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郑之我是郑克臧-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中在江南、福建、赣南、广东、广南、湖南、云南等位置重要、地形复杂、地域广阔的省份各有两个驻防师,在浙西、浙东、江西、广西、贵州、叙永、益东等或地域狭窄或交通便利或位置不慎重要、经济总量有限的省份各有一个驻防师,因此事实上真正能用于北伐的只有五十四个师。
这五十四个师中有七个位于西川,钉死清军关中集群,有五个在江北驻防,有一个在荆州准备接应川中、湘北,有三个在辽东半岛牵制清军关外集群,其余全部分布在湖广的南阳府、中州的颖汝地区以及原来的淮南。
换成以往的朝代,对于外重内轻的局面早就出现了质疑的声音,不过华夏朝的军事体制与以往不同,更接近另一个时空中更加成熟的组织体系,因此不虞出现兵为将有的郑克臧才能放心的让臣下们执掌一面。
“北伐的日子看来是越来越近了。”郑克臧感叹了一句,但还没容得边上的高级武官们兴奋起来,他却话锋一转。“三十八万马步军,好大的数字,这人吃马嚼要多少钱粮,北地又缺乏河流,不能用船运粮,为这些健儿运输粮秣又要动用多少民夫,这些人的吃用,又将要花多少钱呢?”这几句话唬得众人脸色煞白,是的,光光扩军和造林开渠就把华夏的国库榨得一干二净了,更不要打起仗来,钱如流水了。“朕姑且如此,虏酋康熙在北地维持三十五万新军,不知道他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听话听音,射声军第一师统制陈乐眼珠转了一转:“圣上的意思是,清虏一旦无以为继,必然倾国南下?不过如此也好,我师以逸待劳,定能一举击溃清虏,厘清河山。”
边上的武臣们立刻附和道:“陈大人所言甚是,如果说我军北伐尚有困难胜负未卜的话,那么以逸待劳迎击清虏大军则必定能将来犯清虏杀得片甲不留。”
听着边上的豪言壮语,不想泼冷水的郑克臧轻笑道:“尔等有这个信心甚好,但形势未必如卿等所料,康熙也是一代雄主,未必就会孤注一掷了。”
说到这,郑克臧的目光落到骠骑军第三师统制留劭阳的脸上:“北地宽阔,关键还是骑军,朕想知道,骑军对战的话,我师有没有必胜的把握。”
郑克臧是不准备给康熙负隅顽抗的机会,但要打乱对方的节奏关键还是得自己给力,然而令他失望的是,留劭阳却给不了他这个答案:“臣不敢打这个保票。”
留劭阳解释道:“我师虽言有七万铁骑,然人足马不足,若只是用蒙古马凑数的话,未必就能胜过了从马背上长大的蒙古人。”
羽林军第二师统制黄涛反驳道:“清虏势蹇,那些最会见风使舵的骚鞑子又怎么会一门心思跟清虏走到黑呢?”
对此留劭阳只回答了一句:“庙算者,算多胜,算少败。”
看到下面人要争论,郑克臧摆了摆手:“留卿说得有道理,朕还等的急,就再给清虏几年好时光吧”
明郑之我是郑克臧 正文 524。放手
视察完了淮北的防务,郑克臧又渡过淮河视察了淮南煤矿的开采情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