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郑之我是郑克臧-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诸葛枫叶之前在西渤泥当过一任长史,因此刚过完年,诸葛枫叶就奉命南下,正好赶上新年后第一班补给船队
诏书下达完毕了,但诸葛枫叶却没有立刻返回国内。一方面他需要等待刘翔的舰队集结完毕,另一方面他还要亲自鉴证淩牙门郡的开基仪式。
“淩牙门郡,地位险要,虽然泰西各国尚未涉足,但北方半岛各国以及苏门答腊诸国多有争夺,本官出京时王上颇有担心。”诸葛枫叶扫了扫面前的各位殖民地官员。“第一个担心,是担心你们守不住淩牙门,堕了本藩的名头;第二个担心是担心你们为了守住淩牙门,过渡抽调西渤泥的兵马,导致都护府不稳,那就得不偿失了。”
“诸葛大人请放心。”由于感受到郑克臧的重视,因此银振东的表情比较严肃。“申请跨海开郡之前,下官等已经筹划好了方案。”银振东本来不需要向诸葛枫叶详细介绍的,但诸葛枫叶此刻等于是郑克臧的耳目,因此才认真解说。“梁司马,烦扰你为诸葛大人说明。”
明郑如今的都护府、大都护府体制比之前都督府的时代有了绝大的改变,可能是因为出于分权的目的,因此除了最高长官都护和大都护是由蕃洋列国衙门派人出任的外,负责领导政事的长史是由吏部调派、负责军务的司马是由枢密院派出的,而驻军则挂在水师西洋舰队的名下,殖民地财政收支除自行满足的部分以外其余则有兵部和蕃洋列国衙门分摊的。
虽然看起来有些凌乱,但是枢密院掌军的宗旨却没有变动,所以就见梁姓司马和长史郑琼对视一眼后站了起来报告道:“诸葛大人,如今西渤泥共有龙骧军八百二十七人”
随着都督府改制为都护府和镇守府,龙骧军也一分为二,其中挂在舰队和都护府名下的继续称为龙骧军,而挂在镇守府以下的则称为伏波军,伏波军没有师级编制,最大的镇守府也只辖一个旅,最小的不过只辖一个团,其番号为镇守府加上旅或团,譬如大衢山镇守府辖一个团,该团便称为伏波军大衢山团,又如松(江)太(仓)镇守府辖一个旅,因此该旅第一团便被称为伏波军松太旅第一团。至于挂在都护府名下的龙骧军与舰队名下的龙骧军的区别在于舰队名下的龙骧军都是整师的编制,而都护府名下的龙骧军因为各种原因都是畸零不符合师旅团的正规编制,通常只是若干哨队的集合,西渤泥都护府的情况也是如此。
“另外西渤泥方面还有独立的船队一支,共有三千料软帆巡航通报船和一千五百料软帆通报船各一只、三只五百料单桅软帆海防巡检船、二千五百料大福船和大广船各一只、三千五百料大鸟船两只、小型渔船十一只。”梁司马继续报告道。“淩牙门开郡之后,都护府将调拨其中福船一只及龙骧军二百员携大佛郎机及小型红夷炮各一位常驻淩牙门。这样一方面可以应对苏门答腊及马来各国的武力试探,另一方面可以节约粮食及海上补给的压力。”
计划是不错,但这么一来淩牙门郡的规模将很小,当然这也比较合符当前西渤泥的人口情况,想来随着招揽人口及开垦田亩的增加,解决了粮食问题的驻军将适时增加。
诸葛枫叶还没有点头,梁司马言道:“至于调走两百战兵后西渤泥的防御问题,我等也是考虑过的,西渤泥这边除了国内调遣的戎兵外,还有地方乡勇,这方面的情况就让兵房区主政为诸葛大人介绍吧”
兵房区泳萍含笑站了起来:“梁大人点名,下官就僭越了。”
欧主政随后报告道:“西渤泥如今治民八千七百二十四户,其中汉民三千另七户,其余为黎、苗、瑶、山哈各族及归划的本地土著。归化土著和山哈姑且不言,汉、黎、苗、瑶各村均承担军役,当然咱们这地方不比国中,养不起那么多兵,所谓军役就是初一、十五按时操训,以为土人来犯时守备各自村寨的力量。”
由于老弱病残大都无法适应漂洋过海的煎熬以及到达后的水土不服,因此西渤泥的移民基本上都是青壮年,所谓户也是由一对夫妇加上若干新生儿组成的。同时鉴于婆罗洲的土著们对明郑的屯驻多有戒心,因此时常会有傻乎乎的部族冲出来劫掠。这些部族自然将遭到驻军的严厉打击,但为了应对突发事件,西渤泥实行的是全民皆兵的政策,男性户主都是民兵乡勇,而龙骧军则是机动打击力量,所以机动兵力少一点最多战时调动起来比较紧张,倒也不会影响各处村寨平时的防务。
区泳萍说完后还补充道:“当然,若是藩上能多调些援兵来就最好不过了。”
“援兵是会有的。”诸葛枫叶虽然不是兵部的人,但兵部正在想办法安置被削减下来的新附军及清军俘虏的消息却也有耳闻,其中一部分人据说要派到开矿、一部分要派去修建夏王城,但是可以肯定有一部分中下级军官将被遣送至海外都护府,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诸葛枫叶才会大胆许诺,当然这也跟郑克臧重视淩牙门开郡有关,正所谓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有了郑克臧的关注,不但兵部要多派兵马,蕃洋列国衙门也好想办法多派移民。“只是从国内调转费时费力,还要多靠自己。”诸葛枫叶说了几句官面文章,随后又问道。“淩牙门牵涉西洋列国,几位大人又如何保证在筑砦之前,几方不出手呢?”
“这就希望诸葛大人跟刘大人打个招呼,让他的船配合咱们在淩牙门外海多逗留些时间。”梁司马如是提议道。“只要截断了岛北面的海峡,马来方面短时间就过不了海,至于南面,海峡远比北面要宽阔,想来苏门答腊各国一时也无法顾及。”
刘翔的船?诸葛枫叶砸吧一下嘴,这倒是个办法,虽然整个船队只是两个小型炮船,但军用运输船上也有一些大炮,对方泰西舰船或许不足,但对方那些苏丹的破船却可谓手到擒来,于是诸葛笑道:“刘大人那,本官可以帮忙说说,不过听说刘大人的亲哥哥就在西渤泥,几位大人可别光顾着指望本官,也让那位刘大人去帮帮腔啊!”
“刘翎刘大人那,下官会安排的。”银振东也笑了起来。“不过用私情去劝说,怎奈大人用大义相责呢。”
诸葛枫叶眼皮一跳,他分明听得出西渤泥方面也对刘翔有些不感冒,不得已他只好和稀泥道:“刘忠武还是识大体的,也罢,本官且去探探口风”
正文 407。金兰之行
泰顺元年三月十六日,诸葛枫叶乘坐的护航通报船【白沙岛号】在完成了淩牙门北海峡警戒任务、淩牙门南岛慑服土人任务以及呔泥采买货物任务之后驶入金兰湾。在这里,诸葛枫叶将完成他南行的第二件使命,而刘翔率领的运输船队将略作停靠后随即北返。
至于诸葛枫叶如何回国,那也简单,一来往来金兰贸易的国内船队远比西渤泥要多,想必那些船主很乐意为一位钦差服务;二来若是不想扰民的话,金兰也有水师常驻的舰队,到时候抽调一艘通报船便是了。
“臣等恭迎王使!”诸葛枫叶下船的时候,从先期入港的【燕子矶号】获悉有武昌使节抵达的金兰大都护府的一干要角已经等候在港口了。“臣等恭请王上金安!”
“王驾恭安!”诸葛枫叶肃然的回应道,随后忙不迭的摆出一副笑容来。“几位大人快快请起。”金兰是郑藩四处海外殖民地中唯一的大都护府,大都护与通政院行人署郎中俱为从四品,诸葛枫叶自然不敢怠慢这位能跟自己分庭抗礼的一方大员。“下官虽是传达王命,但也绝非钦使,叶大人,叶兄,你太过客气了。”
“这如何使得。”金兰大都护叶永康赶忙谦逊着。“大人既然传达王命,就是钦使,应当的,应当。”两人站在码头上说笑了一会,叶永康突然间仿佛想起了什么。“诸葛兄,你看我糊涂的,这么热的天让你站在毒太阳下,真是失礼。”叶永康随后命令道。“来人,送诸葛大人去休息。”说罢,叶永康又回过头来对诸葛言道。“诸葛兄,晚上小弟已经摆下接风宴,万万请勿推托啊”
吃过接风酒,转眼间就是第二天的,不过由于这道旨意需要当众宣示,因此诸葛枫叶还需要等待路程较远的几家内外藩属的到来,因此有些余暇的诸葛枫叶便在大都护府派来的从事的陪伴下游览金兰市面。
诸葛枫叶谢绝了乘坐仿造泰西式样的轻便敞篷马车的提议,以步行的方式来到港区商埠。虽然正值商埠内此时人流量不算太多,但诸葛枫叶还是一眼就看出了几分端倪。
“庄大人,这里的颜色可是分明啊。”
“那是。”庄姓的从事得意洋洋的回应着,在他口中诸葛枫叶了解到,经过郑藩十余年开发建设的金兰已经超过广南沱瀼港成为仅次于广南会安、暹罗的阿瑜陀耶港和马来的呔泥港的中南半岛第四大商港。“咱们金兰可有白红黑棕四张脸。”
诸葛枫叶了然的点点头,所谓白脸自然指的是国内来人的脸,虽然同样是被海风吹得黝黑,但是只要停下来将养几日,这张脸自然要比那些黑不溜秋的土著白皙许多。
至于红脸,指的是原来的北俱芦洲的水手商人,或许这些自称英圭黎、法兰西、丹麦的北俱芦洲人不会同意中国人的观点,但在东方人的审美眼光里,这些脏兮兮的泰西人被太阳晒得发红的脸蛋根本不能说得上白净二字。
事实上,被金兰人说成红种人并不影响这些北俱芦洲人的到来。随着港口的名气上升,那些因为荷兰垄断北河对外贸易、葡萄牙垄断广南对外贸易、暹罗排挤法兰西商人而无法进入中南半岛的泰西各国商船便自然而然的将金兰港视为进入封闭市场的桥头堡、敲门砖,因此为了闪闪发亮的金币、银币被人说两句又算得了什么。
土著的脸虽然黑,但肯定黑不过那些来自西贺牛洲的昆仑奴,因此只能称为棕脸。
而那些被郑克臧安置在此的西种昆仑奴们由于依旧承担大都护府的军役和警务,因此也时常出现在商埠内外………作为早期奴隶以及奴军的一部分,因为替明郑流过血,所以重获自由的西种昆仑奴们因为本身的文明还处在游猎阶段,所以并不是一个好农夫,只能胡乱种点什么吃食过日子的他们没几天就过不下去了,最终只能重新以出卖武力的方式从原先的都督府、如今的大都护府获取相应的报酬。
“四张脸,说得倒也贴切。”说话间,两人拐进了交易所,交易所可是明郑外贸的一大特色,是明郑官方专门调节外销货品的一大手段,凡是准予对外贸易的港口都必须建立有海关衙门监管的交易所,金兰自然也不例外。“货物倒是琳琅满目。”
扫看着挂满胡椒、象牙、水银、黄金、苏木、槟榔、燕巢、花梨、鱼翅、犀角、鹿筋、冰糖、白糖、宝石、靛青、铅、豆蔻、海参、红木、烧酒、五色纱缎、棉缎、布匹、百味药材、纸、线、香油、各色纸料、金银线、各色丝线、各色颜料、各色衣服、鞋、袜、笔墨、针纽、各样台椅、各项纱抄、各样锡铜、各样磁器、瓦器等等几十种商品,甚至还有芙叶、柑、橙、梨、枣、柿饼、米帛曲、灰面、米丙食、咸榄、头菜、鰔油、姜、酱、酱腐豆、金针、茶、木耳等食品报价牌子的墙壁,诸葛枫叶连连点头。
“不简单呢,未必比我在广州看到的货品牌子少了。”诸葛枫叶一回头,发现那位庄从事人影一晃,诸葛枫叶急急叫住他。“庄兄,你这是去哪?”
“诸葛兄可不要见怪,”因为要掩饰诸葛枫叶的身份,两人约定在外面的时候就彼此称兄道弟,所以此刻庄从事便如此称呼这位郎中大人。“小弟我刚刚去帮你问了问牌价。”
“帮我问牌价?”诸葛枫叶有些不解。“这是何意?”
庄从事说了一番让诸葛枫叶瞠目结舌的话:“老话说的好,千里当官只为财,但本藩对此监管甚严,所以诸葛兄千里迢迢从武昌来此传旨,大都护也无甚心意可送,所以着小弟帮诸葛兄问一问货价,临走时请诸葛兄进上一批,回了国中,必然有几分利益。”
看到诸葛枫叶脸色有点发青,庄从事又道:“若是诸葛兄出来时没带钱财也无妨,大都护府可以出借一笔货款,只要诸葛兄将货物在广州发卖后,将本金还给当地的蕃洋衙门即可,这绝非损公自肥,诸葛兄千万不要推托。”
诸葛枫叶苦笑的摇摇头,这么一来他岂不是跟西渤泥的几位一样了嘛。到这个时候,他忽然警觉,看起来利用公帑发私财的情况在几个殖民地很普遍,这是不是一种新形势下的腐化呢?他有些拿捏不定。
可是边上的庄从事还在等他回复,于是他只好推托道:“现在订货是不是早了,还是等这边事情完毕,国内又来了货船再说吧。”
但这么一来,诸葛枫叶的游兴大减,匆匆再走了几步,便以有些累了回客栈休息了。
第三天,诸葛枫叶也不出门了,躲在院子里听庄从事给他讲解金兰的现状,这些东西虽然藩上都已经知道,但万一需要向郑克臧当面汇报,他也好心中有底。
“如今金兰大都护府北界广南、东南至大海,西与真腊想接。”庄从事照本宣科的解说到。“其中占城已经向本藩称臣,为本藩外藩,国王婆索(posot)受领占婆观察使、资治尹、上轻车都尉、大中大夫、定远将军、占城王的头衔。”
这个头衔乱七八糟的是个大杂烩,其中占城王是本爵,证明其是占城的君主;资治尹和上轻车都尉是勋号,此处是指占城王的地位相当于国内从三品的官;大中大夫和定远将军是从三品的文散官和武散官,原来是作为寄禄官发薪水的凭证,但在占城王身上却是体现外藩的等级;至于占婆观察使更是胡闹,明清两代都没有这个勋、散,郑克臧是特意搞出来的,意在表明除了占城一地外,占城王还对整个占婆族有照顾的义务,以后占城王可以籍此想明郑请求援助,金兰大都护府也可以籍此对广南阮主动手动脚。
可以想象,这个大杂烩的外藩封赏体系在郑克臧建立新朝后一定会改变,不过现在,就如泰西各国君主头上有几十个头衔一样,听起来够臭够长,足以唬人就是了。
“除了占城这个外藩以外,大都护府治下还有嘉定、美兰、美荻(美拖)、边和、河仙、定祥等六个内藩,其中河仙啵现鬣|玖受领土副将、美兰黄氏受领土游击、边和杨氏和嘉定陈氏分别受领土总兵、美荻陈氏受领土参将、定祥李氏受领土守备。”
这些氏家之主都是从不愿降清从国内跑来的,其中有三藩的旧部也有朱成功时代的郑氏旧部,虽然如今他们都在郑藩旗下,但独立甚久,让他们放下手中兵权和领民成为流官显然是不愿意的,因此郑藩就将他们当作国内土司看待。
不过,金兰大都护府显然不愿意他们听宣不听调,因此在兵权上还是有所拿捏的。
“此外,大都护府下还有金兰、东浦、象林(柴棍、西贡)、茶荣、永隆、后江、硕庄、明海、金瓯(歌毛)、同塔、富国岛等十一个郡。”
当然,这十一个郡是有大小的、人口的多寡也有很大的区别,其中大郡如金兰有一万户,小郡如富国岛不过五百来户,比之国内一乡一镇都有所不如。
“户籍上来说,全金兰共有六万户二十万人丁,这个数字不包括占城的一万二千户,也不包括六家内藩隐匿的广南移民人口”
“从兵力上说,除了大都护府直属的一千三百一十九名龙骧军外,还可以征调西种昆仑奴军二千九百余名;六家内藩也能凑四、五千兵马,占城王这边也能出三千余人。不过后两者的战力实在不能保证”
“广南当然对金兰垂涎三尺,但是对于本藩的兵锋,他们委实有些畏惧,因此如今主要是冲着真腊下手;真腊,真腊这边却是无能,不但西面和西北面的国土被暹罗大肆侵吞,在东北面也挡不住广南人的蚕食,东面啵弦舱套疟痉牧α慷哉胬岸郑旧厦挥型庠幕埃浮⒍改昃捅凰牧诠戏滞瓯狭恕
正文 402。西渤泥都护府(5)
“我种了一千亩剑麻。”鲜康如是回答道。“种了四年多了,收益还可以。”
西渤泥这个地方的土著原本不事生产,饿了,地里拔几根木薯或是砍到一颗西米棕榈就是吃食,渴了,树上有椰子之类的水果,想要换口味了,河里、海边有的是鱼鲜、森林里还有数不清的猎物。既然物产如此丰茂,自然土著就养成了极度懒惰的性格。
移民到此的黎、苗、瑶和山哈各族也是如此,一开始都护府还想让他们学着汉人的法子劳作,结果学了几天,发现自己以前的耕作方式已经足以保证一家人吃饱喝足了,这些少民也开始享起福来,只是比土著多了一项依据各自民族传统饲养牛羊鸡鸭而已。
比起不成器的学生,汉族移民却不一样。尽管并非所有人都是好农夫、但凭着数千年积淀下来的精耕细作加上一年可以四熟的地理环境,汉族移民一旦站稳了脚跟,每季恐怖的稻米收获量,就让四邻的土著国家视为神迹。
不过,人的**是无止境的。没粮食的时候就想着有一天能不愁吃喝,等满足了口腹之欲后却又觉得粮食太多太贱卖不出价钱。于是,在保证吃饱喝足的前提下,西渤泥的汉族移民自然而然的开始种各种植经济作物。
那种什么经济作物呢?首先郑藩需求量最大的棉花是无法种植的,倒不是西渤泥缺水,而是西渤泥的水太多,造成棉田湿度太大,以至于棉花烂铃。棉花没有可能了,另一种纤维植物黄麻也不行。黄麻虽然喜欢高温多湿的气候,但种植环境还要求土质肥沃、排水好的砂壤土。西渤泥虽然土质够肥沃,但却不是沙壤土,因此不适宜种子顶土力弱的黄麻种植。
棉花不行,黄麻也不成,那还有什么可种的。当然有,第一便是剑麻,虽然剑麻跟黄麻名字中都有一个麻,又都是多纤维植物,同样麻绳的主原料,但一个是龙舌兰属植物、另一个椴树科黄麻属,因此是完全两种不同的作物。虽然剑麻也喜欢沙壤土,但并不像黄麻一样要求严格,因此完全可以在西渤泥种植。
“剑麻好啊,现在王上鼓励造船、开矿,麻绳这些东西是少不了的。”
“大人说得是,我现在也后悔种的少了。”鲜同豫笑道。“像孙克尽家就一口气中了五千亩,如今可谓财源滚滚啊。”
孙克尽?诸葛枫叶觉得这个名字听起来好像有些熟悉,好像应该也是第一批老兵中的一员,不过诸葛枫叶没有在意,只是问道:“除了剑麻以外,还有种其他的吗?”
“有啊,藩上不是通过吕宋夷搞来了金鸡纳树的种子吗?我种了十亩,听说这树可是宝贝,不但自家得了寒热症可以医治,干皮、树枝还可以卖大价钱,太医院是有多少收多少。”
金鸡纳树原产自被郑克臧称为南瀛洲的中南美洲,其药用效果早为泰西人熟知,早年还有泰西传教士用其治愈了康熙所患的疟疾,因此当郑藩与西班牙达成贸易协定之后,就第一时间向对方采购,这些年在东宁和琼州也有种植,但一颗金鸡纳树要成长十年以上才能入药,因此鲜康现在还没有获得具体的收益。
“我还种了五百亩桑树。”鲜同豫继续说道。“主要供给自家养的蚕吃,少量也卖出去。”
有人也许会诧异西渤泥产丝不会对国内的丝织品贸易产生冲击吗?这是想当然了。事实上,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禁止过蚕种和桑树苗出境,印度和西域早在中国南北朝时期就已经获得了丝织技术和丝绸生产能力,这种能力顺着丝绸之路一直传入欧洲,但是从未形成过规模,更不要说冲击中国的丝绸出口市场了。西渤泥也是一样,由于没有上好的挑丝技巧和丝织能力,因此当地的土丝的确在椰城、马六甲及都护府周边有市场,但也只是占到了离市场较近、货价较低的便宜,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都无法填饱欧洲商人的胃口,自是更无法做到动摇国内丝绸出口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还种了几十亩椰子树,”鲜康接着又道。“西渤泥椰子虽然不是稀罕玩意,但国内大量收购椰仁,一颗椰子树种下五年可以结果,每年可以摘一百颗椰子,这也是一大笔收益。而且椰子壳外面那层东西可搓制不怕海水的绳、垫、筐之类,也是水师重点收购的物资。椰树汁可制糖和酿酒,大张的椰叶也用来盖屋顶或编织篮筐,家里也用得着。”
“你的小日子过得还可以啊。”诸葛枫叶举起酒杯跟对方碰了一杯。“有这么多的来钱的地方,说得我也想致仕后到西渤泥来长住。”
鲜同豫的脸色突然晦暗起来:“大人呢,您别看着我们现在好像家大业大了,可是烦心的事情也多,别的不说,这一两百号的土人奴隶就不太好管束,一个个懒笨的要死,非得用鞭子抽打才会好好劳作,而雇这些监工,也要花去一大笔的收益。”
监工自然是得用汉人才放心,不过既然每人都有田地可分,又有谁会愿意为人仆役呢,即便那些不想劳作的,也多半出租了田土之外在超勇堡和西渤泥港那边开店或者在土郡和周边苏丹国里贩货,以至于鲜康这类种植园主只能雇佣瑶、苗、黎人来当打手,但这也不便宜。
“还有咱们这些第一批来西渤泥的现在都儿女成群了,这孩子长大了总想让他读书吧,可西渤泥这边除了童子营以外就没有第二家私塾了,可童子营里面也就是能识字、识数而已。”鲜同豫摇头晃脑着。“还有我们也想着落叶归根,可王上这边是什么心思”
话说到这份上,诸葛枫叶也只好劝道:“王上的心思现在还在规复宇内,一时半会还轮不到南面,不过你们的担心王上一定会考虑的,不急的,慢慢来,慢慢来,才十年就已经成了气候,日后一定会更好的。”
鲜康也知道跟诸葛枫叶倾述未必有什么作用,但有些话憋在心里没处说也难过,如今见到旧识了,自然要一吐为快的,说完了,自然也就没事了。于是,在诸葛枫叶的蓄意引导下,两人边吃边聊起以前的往事,时而轻笑时而落泪
等诸葛枫叶回转到都护府内的客房,早已经等候的都护府从事官向他通报道:“诸葛大人,都护大人请大人晚上饮酒,顺便讨论明日祭旗出征之事。”
跟着西渤泥开郡兵马登陆淩牙门并不在诸葛枫叶的行程当中,但西渤泥和国内并无定期航班,他想要回去就必须坐刘翔的船走的,否则又要多留滞半年,而如今刘翔要陪着到淩牙门武力巡航,他自然也只能作为鉴证者参与开郡了。
“你告诉银大人,今日遇到一个故人,已经尽兴,所以酒就不喝了。”出征当然是大事,肯定不会现在还要讨论什么,无非是邀请过去吃吃喝喝罢了,不过这是要引来闲话的,所以诸葛枫叶婉拒道。“明日出征,想来都护府已经全盘计划,我这个不肖子孙就不借祖宗的虎皮过去指手画脚了,只需给个具体启程的时间,本官就断不会睡过头误了王上大事的”
“这位诸葛大人倒是有趣,跑出去会什么旧识,却不想赴咱们的吃请,几位大人,你们说,这该不是看不起咱们吧。”
“区大人,诸葛大人乃是四品大员,看不清你我区区六品、七品也是正常的。”郑长史这番话分明是指区某人不自量力。“再说了,人家可是西渤泥都护府的开创元老,会个把故人难不成还要向你通报吗?”
“没错,人家是元老,是藩中大员,咱们比不上,”区泳萍不知道哪里跟郑长史不对付,因此说话也是阴阳怪气的。“不过我是怀疑诸葛大人到底是不是行人署的,万一不是行人署,而是采访署的,那就麻烦大了。”
通政院行人署是专司负责向地方传达郑克臧王旨的,而采访署是以唐代采访(处置)使的官称建立的一个新机构,主要承担“采风及查访地方政事得失、究劾施政之弊”的责任,是没有御史名义的台谏官。
银振东眼皮一翻:“什么麻烦?即便诸葛此人是通政院安抚司的人,能查到咱们什么。”
银振东冷笑一声:“我们有什么施政不当之处,有什么残民以逞的举动了,至于私下回易,分润利润,咱们的都监大人都不管,通政院凭什么插嘴。”
“这倒也是,我们去国万里来到这个热死人的地方,该做的都做到,一个前任官凭什么歪嘴,真要如此,老子就跟他打御前官司,想来王上未必就会听他一面之词。”
“打什么御前官司,你见得到王上吗?”银振东瞪了发话的人一眼。“没事找事,只要做好了淩牙门的开郡,我们有功无过,说破天去,无非是调一个位置,说实在的,本官还早就想回国呢。”
“大人说得对,现在关键是开郡,只要能开疆拓土,王上不会拿我等功狗如何的”
正文 401。西渤泥都护府(4)(撒泼打滚跪求月票)
西渤泥都护府年前最后一次上报在册人口为八万四千二百七十四口,除了刚刚区泳萍上报的都护府直接管理的八千七百二十四户、二万零三百二十五口移民、移民后裔及归化土著外,其余人口为分属于六位土郡长官的名下归附土著。
归化土著和归附土著的区别在于,归化土著以户或村落为单位居住在西渤泥都护府直接控制区内,向都护府直接缴纳税赋、提供劳役,学习并使用汉字汉语、接受一定程度的汉化并因接受汉民转入的耕作知识、生产力和生产积极性较高;至于归附土著则系部族或邦国的最高领袖因为需要郑军武力庇护而依附在都护府名下的族聚或小苏丹国,其百姓并不向都护府直接纳税和提供劳役,只是通过部族领袖及国王苏丹定期进贡的方式承担都护府的赋,其部族领袖及王公贵族或许开始学习、掌握汉语,但普通百姓因为与都护府之间并无直接联系而汉化程度普遍较低,生产力及生产积极性普遍较低。
由于归附土著在西渤泥的总人口中依旧占有绝对的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