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女先生之继母难当txt-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先生,这是……嗯,我洵哥哥,是我父亲的好友。”妙姐儿介绍得吞吞吐吐的,莘菲就更加确定了眼前这个男子身份只怕是贵不可言的,也不揭穿,只是稍低了身子,就算是见过了。

    只是妙姐儿的话让她不明白的是,既是侯爷的好友,怎么妙姐儿还会称呼其为“哥哥”呢?甚是奇怪。倒也没多想。

    殊不知这个妙姐儿口中的洵哥哥乃当今皇上的第四子赵宣洵,其母便是当今的皇后,自是贵不可言。因身份特殊,妙姐儿并未言明,但没想到莘菲其实也猜得差不多了。

    赵宣洵看到了莘菲眼里一闪而过的嘲讽之色,再看时,莘菲已然低眉敛首,看不出任何表情了。“呵呵,这个女子有趣的紧。”赵宣洵心里暗自笑道。

    脸上也没表露出来,只是潇洒地挥着折扇,“妙音妹妹,就此告辞。”说完,他所站立的小舟便划了开来,从妙姐儿和莘菲身边划过。

    妙姐儿的眼光却还追随着远去的赵宣洵,莘菲看到了她眼中的些许闪烁,“难道……?不能,妙姐儿才多大的孩子啊,搁在现代社会不过是个小学生罢了。”莘菲在心里做着自我安慰。

    妙姐儿转过身来,看见莘菲正盯着她看,便倏地一下红了脸,“先生,我们也走吧。”也不再看莘菲,吩咐船娘赶紧将船划回去。

    有了这一小插曲,二人也再无游湖的兴致,船儿划回小浦头,二人扶了丫鬟的手下了船。就听到池边的八角亭中一片莺声燕语的,十分热闹。莘菲知道这是各府的小姐们都来了,便欲和妙姐儿避开她们回春华居去。

    谁知妙姐儿倒坚持从亭边过去,莘菲知是她的小孩心性,也就由着她了。二人带着橙香、橙玉并篆儿和书儿,一行人朝着八角亭的方向走去。

    行至亭前,便有眼尖的侍候的丫鬟婆子见了,便急急行礼道:“给大小姐请安!”妙姐儿摆摆手,“都起来吧。”说罢便看向亭中或立或坐的妙龄女子。

    莘菲也随妙姐儿看去,只见一个上着淡粉色罗衫、下系深绯色湖绸八幅湘妃裙的女子正立在亭边,这女子瓜子脸儿,梳着高耸的螺髻,缀着红宝石的分心压住黑油油的发际,髻边簪着镂空的玉兰花珠钗。眉眼长得都颇为精致,樱桃小嘴惹人怜爱,只是脸上的表情看上去有些倨傲,怕是不好相与的。这女子正蹙眉看着妙姐儿一行人,在她身旁的石凳上的坐着的女子赶紧站了起来,拉了拉这女子的衣袖,遥遥地笑道:“如玉见过大小姐。”

    又向那粉衣女子嗔道:“姐姐还没见过大小姐吧,这是侯爷的嫡女,妙音姑娘。”又向妙姐儿说道:“这是尚书府的莺儿姐姐。”

    莘菲这才知道这位看起来不好相与的粉衣女子乃当今尚书黄远道的嫡女黄莺儿。这位尚书乃是皇上身边的近臣,颇得皇上重用。

    妙姐儿也福了礼,“见过如玉姐姐。”那位唤如玉的女子赶紧走下亭子来,扶起妙姐儿,娇笑道:“大小姐客气了。”

    走得近了,莘菲才看见这位如玉姑娘,尖尖的脸儿,一双杏仁大眼倒是灵动,只是眼梢眉角带着一股说不出的轻佻之意,本来也是个清秀佳人,只是上了太多的香粉与胭脂,浓俗之余倒将那清秀也掩去了几分。

    妙姐儿起身时转向莘菲,便不经意地挣开了如玉挽着的手。那如玉姑娘楞了下,眼里的阴鸷一闪而过,便又恢复了娇笑之态。

    “我们正在这儿赏荷,准备作诗玩呢,一会儿妙姑娘不妨也来耍耍吧。”那如玉笑道。

    “我还要去给曾祖母请安,就不打扰各位姐姐雅兴了。”说罢就示意莘菲离开。

    莘菲自是跟着,临行前还看了眼亭子中还有两个姑娘,只是看不清楚长相罢了。

    走过亭子,转过一道垂花门,便到了园子中的花厅,这花厅设在园子正中的位置,不仅是大,更妙的是开阔,就着园子的地势,后靠着园子的后山,因此花厅有着后山树荫的遮掩而特别凉快,花厅三面都打通开来,直接面水,视线开阔,看上去令人心旷神怡。

    莘菲不禁佩服设计这花厅的人,确是会享受生活的人。

    随着妙姐儿走进花厅,厅上坐着几位贵妇人,加上侍候的丫鬟和婆子,满地都是人,穿插着老太夫人的笑声。因此,莘菲只是走了几步便在靠近门口的地方站住,毕竟她只是个伴读的先生,不能僭越了。

    花厅的正面摆放着一张大的湘妃竹榻,老太夫人正坐在榻上,右手边坐着位年约40左右的贵妇人,在老太夫人的下首各摆放着四张稍小的湘妃竹椅,上边还垫着深红松花软垫。几位贵妇人也都安稳地坐着品茶。

    老太夫人今日装扮得十分贵气,大红的妆花缎子的宽袖上裳,下着深枣色的宽幅绉裙,一头银发挽成高贵的堕马髻,枣红色的抹额正中镶嵌着黄宝石。正笑咪咪地看着上前来的妙姐儿。

    妙姐儿赶紧上前给老太夫人行礼,站起身来便黏在老太夫人身上,“这孩子,这么大了还爱猴在我这老婆子身上,叫你表祖母笑话你。”老太夫人对妙姐儿的黏糊样子很受用,也拍拍妙姐儿的手,看向身旁的妇人。

    这妇人便是老太夫人的娘家侄女,嫁与南安侯府的傅晨芝老侯爷为妻。妙姐儿听言便要向傅老侯爷夫人行礼,被傅夫人一把搀住,“妙姐儿这好模样,便叫我想起了我那福薄的表侄媳妇,可怜这么年轻就去了……”说罢拿帕子按了按眼角。妙姐儿也低头红了眼,“嗐,看我这破嘴,白引得我们妙姐儿伤心了。”便从旁边的丫鬟手中接了个檀香木的盒子来,打开来,是一支金镶玉的步摇,做成一只展翅翱翔的凤凰样式,难得的是那凤嘴里还叼着颗又大又圆的东珠,整支步摇看起来既高贵又清雅,十分难得。

    妙姐儿赶紧蹲了身子谢了,双手接过来交予橙香拿好。老太夫人也高兴,看向其他几位贵妇人也一一讲予妙姐儿,一位身材发福的是西定侯府的侯爷夫人韩氏,一位是北全侯府的侯爷夫人黄氏,还有一位和黄莺儿有几分相似的便是尚书夫人小韩氏了,这小韩氏与西定侯府的侯爷夫人是姐妹俩。

    妙姐儿一一给各位贵妇人见礼,也收了各式的玉镯、钗环等自是不说了。

    老太夫人慈爱地看着妙姐儿说道:“今日你莺儿姐姐、如玉姐姐、芳榆姐姐并丽芸姐姐都来了,她们都在前头荷华池边玩呢,你也去同她们一起耍耍吧,只是要小心,别让你姐姐们笑话你不知礼了。”

    “从园子里过来时,就见到几位姐姐了,只是想着先来见曾祖母,才没有同姐姐们细说。”妙姐儿赶紧说道。

    “嗯,好好跟着你韩先生去吧,尽尽咱们主人家的心,别薄待了你姐姐们。”老太夫人吩咐道。

    莘菲听言也赶紧站出身子,领命同妙姐儿一同退出花厅。

 第十一章 赏荷会(下)

    妙姐儿和莘菲一起退出花厅,奉老太夫人之命不得不前去与众小姐打个照面。

    再度来到池边的八角亭,几位小姐正在用穿着鱼食的鱼钩钩鱼玩,刚才只是路过,这会妙姐儿也不得不上前去打招呼了。

    妙姐儿和莘菲走进亭中,几位小姐便都转过身来,黄莺儿和如玉也就是南安侯府的庶出的九小姐,因都已经见过,便福了一礼,“两位姐姐,刚才妙姐儿唐突了,还请见谅。”两位见妙姐儿已然放低了姿态,便也都笑着还礼。

    另外两位姑娘,经旁边陪着的嬷嬷介绍,一位身着淡蓝色长裙,腰系八宝缠丝腰带,垂下两条蓝色丝绦,挽斜云髻,簪五色云彩样式的流苏钗,鹅蛋脸、小巧的琼鼻,显得很是伶俐可爱的便是西定侯府的嫡女张芳榆了,妙姐儿也与她相互见了礼。莘菲随立在妙姐儿身旁,这张芳榆倒是看起来天真烂漫。

    另一位身着紫色云湖缎锦窄袖罗衫,下配同色丝襦长裙,浓眉大眼的姑娘便是北全侯府的二房嫡女韩丽芸了,这韩丽芸的父亲韩定业乃北全侯爷韩定邦的胞弟,许是将门之女的缘故,这韩丽芸生性豪爽,走上前来,不等妙姐儿见礼就直摆手,“就只我们几个女儿家,咱们就别见外了,没的这些虚礼作什么。”说话也是直来直去,让人一见就觉得亲近。

    妙姐儿见如此,便也笑道:“韩姐姐说的是,妙音有不到之处,还请各位姐姐见谅。”

    “才说别作虚礼了,妙音妹妹可是太客气了。”韩丽芸笑着说。说完看向莘菲,“这位是……?”

    莘菲见韩丽芸提到自己,便半蹲下身子,福礼说道:“莘菲见过各位小姐。”妙姐儿因此便说道:“这是曾祖母给我请的伴读先生,韩先生。”

    “哟,咱们倒是本家了。”韩丽芸听罢便朝莘菲仔细打量起来。

    “先生?不知这韩先生可通得四书五经,当得这先生二字吗?”这挑衅的声音便来自那神情倨傲的黄莺儿,此刻,她正斜睨着莘菲,一脸轻视的神情。

    “莺儿姐姐说的是,妙音妹妹,你年纪小,莫要被些子小人哄了去。”那风摆扬柳般的傅如玉握着帕子吃吃地笑道。

    莘菲心里暗自觉得好笑,一群十来岁的小姑娘敢跟她都嘴皮子,拜托,在现代社会生活过30年的她可是个资深的人民教师,说句不好听的话,什么样的学生没见过,还说不过这几个小屁孩吗,白混了她。

    便不卑不亢地说道:“小女子不敢自称先生,虽说不曾通得四书五经,不曾像男儿一样考过秀才,取过功名,但小女子也知道圣人曾言‘朝闻道,夕死可矣’,陪在妙姐儿身边,不过就是伴读,且小女子是奉太夫人之命伴妙姐儿识字明理的,假若是小姐口中的小人,那么敢问小姐,这是在说太夫人不识人吗?小女子不大明白这个理儿了,还请小姐赐教。”

    一席软中带硬的话说得如玉面孔红的像滴血一样,“你……,哼,好生无礼,不过是个下人罢了,敢教训起我来了?”

    一旁的黄莺儿也轻哼了一声,看向妙姐儿,“妙音妹妹,虽说你年纪小,也要管好下人才是,别叫她们爬到你头上来了。”

    妙姐儿也不是吃素的,笑道:“两位姐姐说的有失偏颇了,韩先生是曾祖母赐予小妹的,长者赐,妹妹不敢称为下人。姐姐们说是这个理儿吗?”这话说得莘菲心里十分熨贴,这小妮子还是相当有眼色的。

    黄莺儿也被这话噎了一下,一时也无话可驳,只得讪讪地拉了那傅如玉走到池边假装看鱼去了。

    那张芳榆忽闪着大眼睛看着莘菲,“你说得真真是好,如玉姐姐那样的利嘴也说不过你。你是先生吗,可是什么书都会?”莘菲被她说的苦笑不得。

    “去去,小孩子家家的。”韩丽芸过来看了莘菲一眼,“嗯,你很不错,这话我爱听。是个爽利人。你都会些什么?作得诗吗?”

    还不等莘菲回答,妙姐儿便抢着答道:“先生最是作得好诗了,每每都让妹妹读来回味无穷,口齿留香呢。”

    “哦,是吗?那我今日可要见识见识了。”说完,便望向黄莺儿和傅如玉,“我们要作诗,你们可也要来?”

    两人刚被莘菲和妙姐儿抢白,心里正恼呢,商量着怎么让莘菲出丑,好处了这口恶气,自是满口答应,两人平日也都是有进学的,琴棋书画自是不在话下,也是有些才女名声的。

    众人便商量着要来作诗。正苦无章法时,老太夫人身边的荣嬷嬷引着一行人过来了。

    荣嬷嬷给亭子中的众人见了礼,说道,“今日府上来了位贵客,老太夫人见各位小姐在此赏荷,便让我将这位贵客带到这,与各位小姐一起耍耍。”便将身后的一位女子引了过来。

    众人都好奇这荣嬷嬷口中的贵客到底是何人。便都拥了过来,便见一位女子眉心一点朱砂,淡扫娥眉,一身银丝墨雪茉莉含苞对襟振袖收腰丝制罗裙宫装,雅而不俗,一头锦缎般的长发用一支红玉珊瑚簪子挽成了坠月簪,更显得整个人气质高贵典雅。

    荣嬷嬷向众人说道:“这是跟着洵少爷来的浔少爷的妹子琳姑娘,还请各位姑娘照应着。”

    那琳姑娘便向荣嬷嬷点头致意,“嬷嬷替我拜谢老太夫人的照拂。”态度谦而不恭,却让人无可置喙,仿佛她天生就该如此一样。

    荣嬷嬷恭敬地半蹲了身子,再向众位姑娘致意之后便退下了。

    琳姑娘的出现和荣嬷嬷这模糊的话儿、恭敬的态度立刻引起园中众人的新一轮议论,也让莘菲心里暗自腹诽,“洵少爷?莫不就是妙姐儿口中的洵哥哥,宫中之人?莫非是个公主?”

    莘菲猜得不错,这位琳姑娘正是赵宣洵的嫡妹赵宣琳,大昊王朝的七公主,她更不知道的是,这个赵宣琳的出现,可以说是改变了她在这世的命运,让她的人生走入了另一个新的世界。

    ------题外话------

    新上的文,还在慢慢更新中,各位看官,先收藏起来,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第十二章 献诗

    琳姑娘的到来让几位小姐都不以为然,独妙姐儿看向她的目光更带着一丝欣喜。而莘菲因为猜到她的身份而对她也特别留意。

    妙姐儿上前给琳姑娘行了礼,便笑道:“琳姐姐好气度!可是与洵哥哥一同来的?”

    琳姑娘微微笑着答道:“正是,原是我央兄长带我一同前来的,兄长正与侯爷在外书房说话呢。”

    妙姐儿便将琳姑娘请进亭子,跟着的四个丫鬟连两个神情肃穆的嬷嬷立于亭子外面,皆敛气低首,十分地规矩,看上去也都气度非凡的样子。莘菲心中暗暗称赞,不愧是宫中出来的人,教养果然是极好的。

    黄莺儿并傅如玉对横空而出的绝色的赵宣琳的到来皆有不满,但也都被她浑身的气度震慑,不敢轻易说嘴,也只能装作漠然,对琳姑娘不加理睬。

    那张芳榆还眨巴着大眼睛,好奇地看着赵宣琳,却也不敢造次。韩丽芸也只是向赵宣琳颔首致意,并无他话。

    妙姐儿同赵宣琳说起众姑娘欲作诗消遣时,这琳姑娘笑道:“贵府的荷花开的甚好,咱们姐妹乐呵原也应该,只是要我说,咱们也不用拘着,只随兴就好,不拘是诗、画、琴或是舞也不无不可才是。”

    韩丽芸首先叫好,“就该是这样啊,我就不喜那诗的,要叫我作诗,还不如让我耍套剑法呢。”这韩丽芸乃将门之女,颇有乃父之风。

    傅如玉也娇笑道:“咱们姐妹里头,莺儿姐姐是素有才女之名在外的,莺儿姐姐可得让着妹妹点。”

    黄莺儿脸上尽是得意之色,“妹妹也不必自谦,谁不知咱们傅九小姐也是有着翩鸿之姿呢。”

    莘菲听着二人假惺惺的互相追捧,只觉得幼稚,毕竟还都是小女孩呢。

    妙姐儿便依赵宣琳的意思,好在这八角亭够大,便在靠水的一面置了张梨花木的案几,笔墨纸砚都准备好,在靠花厅的方向设了只矮几,放了张凤尾的蕉叶古琴,撤去石桌上的茶具,摆上香炉,熏上有醒脑提神之效的甘松香。

    布置好,妙姐儿便向众小姐说道:“妙音自知年纪尚小,且不比各位姐姐学识丰富,便在一旁观赏即可,各位姐姐不妨以荷花为题,或诗或画或琴或舞,随各位姐姐喜欢就好。”

    “这是哪的话,妹妹虽然年纪小,可毕竟是主人不是,何况妹妹不是有个伴读先生吗?让我们姐妹也见识见识先生的大才。”这傅如玉定是还记恨着莘菲刚才的抢白,立刻抓住机会回击。

    妙姐儿听言看向莘菲,小人儿眼里全是祈求,与平日里的乖巧懂事不同的她,今日特别的高调和有攻击性。莘菲不忍落妙姐儿的面子,只得微微颔首。

    妙姐儿高兴地答应道:“那就这么定了。”韩丽芸和张芳榆眼里也都是期待,只有赵宣琳,因为来的晚,对莘菲这个伴读先生还是满是疑问,微皱了眉头看着莘菲。

    众位小姐俱屏声敛气,自去安静的角落思索着,莘菲只抬眼望了望满是碧叶红花的园子,心下便有了主意。

    众人并旁边服侍的丫鬟婆子们都安静地悄无声息。却不曾想到花厅后山的山顶的有一处圆阁,也是宝塔的样式,四面的窗扇全部打开,正好将下方荷花池并边上的八角亭中的风景尽收眼底。两个华服男子正立于窗边看着下面八角亭中的众女子。

    手里拿着冻云蕉叶杯,斜倚着窗的正是那倜傥的赵宣洵,另一个身着竹青色长直缀只一根腰带全无装饰的正是侯爷周士昭。

    “啧啧,兄台真是艳福不浅啊,府上这场赏花会只怕是为了让您老人家过过眼吧,环肥燕瘦,真是各具风姿啊。”赵宣洵用酸得令人倒牙的声音说道。

    周士昭面无表情,冷眼看着下方正争奇斗艳的姑娘们。

    “你说,她们知道这是在给你挑继室吗?看那黄莺儿和傅如玉可是势在必得的样子,老兄你可知会小弟一声,中意哪个?”赵宣洵还在打趣,只得那周士昭冷冷地哼了声。

    “那女先生我看不错,挺有趣的,兄台不如让与我,送与我琳妹妹做个伴读吧。”赵宣洵看着那个似乎是胸有成竹,正拿着鱼食撒向湖面的月白色身影,殊不知她身影走过之处,星星点点的四叶草仿佛是随风飘过,说不出的雅致清新。

    周士昭随着赵宣洵的眼神看去,那个小小的曾在他面前差点没掩饰住怒气的人儿立刻出现在他的眼前,“哼,你少打她的主意。”周士昭说道。

    “不过是个下人,让与我又怎样,兄台未免太小气了些。”赵宣洵假装气苦。

    “反正就是不行,妙姐儿可是离不得她的。”周士昭说完这话,心底也偷晒了下,素日里只要是赵宣洵喜欢的,看得上的,他又何曾说过个不字,这小丫头有何不同吗?或许只是为了妙姐儿吗?

    莘菲并不着急,她已经想好了用杨万里的那首著名的咏荷诗好了,但她也不想太高调了,于是只是拿着鱼食在一旁撒着玩。

    那黄莺儿安心要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便在案几上铺开的雪浪纸上作画,傅如玉见黄莺儿选择了作画,她便坐在矮几旁,屏息定心,奏起琴来。

    傅如玉抚的是阳春白雪,虽不十分应景,但好在傅如玉的技艺还是不错的,听来也是令人耳目一新的,莘菲自己借这具身体的主人的福,尝试过弹奏古琴,竟然凭着记忆倒也能弹上几首,只是还有点生疏罢了。

    等到傅如玉的琴声结束,黄莺儿的画也正好停笔,大家都拥过去看画,凭良心讲,黄莺儿不愧为闻名的才女,这幅画中的花和叶的比例,留白的设置都十分到位,确实是幅好画,众人纷纷赞赏,黄莺儿也得意地向众人笑道:“时辰紧迫,随手画画,大家见笑了。”

    虽是谦辞,但语调里的自矜却是掩不住的。众人评完了画,又赞了回傅如玉的琴技。

    黄莺儿和傅如玉俨然已经认为自己就是最好了,也不忘“提携”下其她人,“哎,该你们几位了。让我们姐妹也开开眼界吧。”

    张芳榆红着小脸,“请诸位姐姐见谅,芳榆确是蠢笨,不比各位姐姐,我女红上倒是拿得出手,这会也无法展示,还请各位姐姐饶了我吧。”韩丽芸假意啐了口张芳榆,“你也不用跟我们太过谦了,就把你往日做的那小荷包给我们几个就罢,你的针线上的活计真是鲜亮,我爱得跟什么样的。”

    听到此话,张芳榆高兴得眼睛都发亮了,一迭声地叫自己的丫鬟去取来,“姐姐可是要给我们耍段剑法呢?”

    “哼,咱们可是女儿家,动刀动枪的,实非名门淑女。”黄莺儿嗤道。“就是,咱可不比那些莽汉,还是雅致些好。”傅如玉赶紧附和道。

    “姐姐们这话我可不爱听了,如果不是生为女儿身,丽芸是一定要上沙场杀敌的,护我大昊王朝,为国出力。”韩丽芸正色道。

    “说得好!”莘菲不禁拍手道。见众人都看向自己,莘菲也顾不得了,上前去崇拜地看着韩丽芸,“韩姐姐真乃奇女子,莘菲仰慕不已。”

    韩丽芸也笑了,颇男子气地拍了拍莘菲的肩膀,差点给莘菲拍了个趔踀。引得妙姐儿也笑了。

    “韩先生,该你了吧。拖可是拖不掉的。”傅如玉看向莘菲。

    莘菲也不多说什么,走到案几前,拿起狼毫笔,写下了“毕竟侯府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手漂亮的簪花小楷,连赵宣琳也禁不住赞叹,“好漂亮的字!”

    众人都拥了过来,一个个都赞叹不已,“韩姐姐,这是什么字体,如此飘逸洒脱?”张芳榆问道。

    看见众人都疑惑地看向自己,莘菲哑然,难道这世的人不识得卫夫人的簪花小楷吗?一时之间,莘菲也不知如何回答才好,只好支唔说道:“写得久了自然就这样了。”

    赵宣琳反复吟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两句,“韩先生好字,好诗,实在是令人刮目相看!”

    莘菲微赧,“小女子也是古本上看来的,实当不得琳姑娘如此赞赏。”

    “哪里的古本,我倒是不曾见过,写的好就是好,不必太过谦了。”韩丽芸也朝莘菲道。

    众人纷纷称赞莘菲的字和画,一时之间,倒将黄莺儿的画和傅如玉的琴技都忘在一边了。

    后山圆阁中的赵宣洵和周士昭苦于距离稍远,看不清莘菲的字和诗句。周士昭皱了皱眉,召来随身的小厮培茗,耳语了几句,培茗迅速离开了。

    希望这个女子不会让自己失望吧,周士昭心里想道。

 第十三章 落水

    众人品评莘菲的诗最好,姑娘们纷纷起身更衣,妙姐儿也携橙香橙云起身告罪离去,莘菲便带着书儿、篆儿及府里的丫鬟婆子收拾着案几笔墨等。

    莘菲正指挥着几个婆子将大的梨花木的案几搬开,未曾注意到一个小丫鬟将她刚刚写诗的那张纸偷偷拿起,交给了亭子外等候的一个小厮。

    周士昭手里拿着培茗交过来的纸,展开来看,赵宣洵立刻凑过来伸直了脖子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赵宣洵嘴里念道,“哎呀,好诗啊好诗。”赵宣洵敲着手里的折扇赞叹道。

    周士昭的眼神又更加幽深了,望向亭子里忙碌的月白色身影,“这个女子真是让人越发的好奇了呢。”周士昭心里暗想。

    “这笔字也是清逸得不得了呢,都说字如其人,看来,你府中的这个女先生当真是与众不同呢。”赵宣洵眼神里也满是兴奋。

    这边,两个男人都在为莘菲的诗和字赞叹,那边,黄莺儿和傅如玉却在亭子的一角私语。

    尽管风头被莘菲抢了,但黄莺儿和傅如玉都不甚在意,毕竟在她们眼中,莘菲还只是个侯府的伴读先生,身份低贱的奴婢而已。,犯不着和她计较。她们比较在意的是赵宣琳,黄莺儿和傅如玉早就知道今日来此的目的,她们都是奔着侯爷继室来的,因此对同龄的贵女都十分敌意,张芳榆天真,不足为惧,韩丽芸大意,不符合淑女风范。但后来的赵宣琳却让她俩感觉受到了威胁,因为两人并没有见过赵宣琳,也不知道她的身份,但看府里众人的态度,知道她非富即贵,再加上她浑身的气度,自是把她当成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虽说两人在背地里也是争斗不已,但在对外时却是出奇的一致。两人在私语,“姐姐,这个琳姑娘什么来头,差点将您的风头的抢了。”傅如玉在黄莺儿耳边说,“管她什么来头,她那张狂样儿我看不惯。怎么让她出个丑才好。”黄莺儿咬着嘴唇道。

    “这还不容易吗?”傅如玉笑着看向荷花池,黄莺儿顺着她的眼神看去,初时一楞,转而便笑了,“妹妹好算机,一会还要看妹妹的了。”两人相视而笑。

    赵宣琳正在同韩丽芸看着张芳榆送上的小荷包,果然颜色鲜亮,惹人喜爱。

    “哎哟,姐姐快看,怎的这么大的鱼啊,真真好看,快看快看!”只听得傅如玉走出了亭子在池边连声惊呼。

    赵宣琳和韩丽芸被她的惊呼声吸引,也急急朝池边走去。莘菲听得这声音也转过身来,正好看见傅如玉裙底伸出的脚往赵宣琳绊去。

    而赵宣琳已然走到了池边,全然没有发觉脚边伸过来的另一只脚。

    “糟糕!”莘菲心里大呼,想要紧跑几步过去提醒,却已经来不及了,“扑通”一声,赵宣琳收不住向前的势头,已经跌到水里了。

    在场的众人都被这突然的变故惊呆了,傅如玉和黄莺儿心里暗笑,脸上也都在作惊恐之状,“哎呀,琳姐姐落水了,这可怎么办才好啊?”傅如玉还在假意惊呼道。

    跟着赵宣琳来的侍候的丫鬟嬷嬷闻声也都跑过来了,然而没人会水,便都只在池边哭喊,“快下去救救小姐啊,快叫人来救救我们小姐啊。”

    赵宣琳显然也不会水,在水里被呛得手忙脚乱的,眼看着众丫鬟婆子乱成一团,莘菲叹了口气,只得跳下水去救人。

    看莘菲跳下水去,书儿和篆儿并赵宣琳的丫鬟婆子都拥到池边,一时之间“小姐姑娘”的喊声四起。

    莘菲游到赵宣琳身后,用胳膊挽在赵宣琳的腋下,防止她乱动影响自己,拖着她游到岸边,早有赵宣琳的嬷嬷递过手来将赵宣琳从莘菲受中抱上岸,书儿和篆儿也扶起已筋疲力尽的莘菲。

    更衣回来的妙姐儿见此也赶紧叫人抬了软轿来,将二人抬到春华居。

    后山圆阁上的周士昭和赵宣洵看见了赵宣琳落水的一幕,二人正要下来救人,就见莘菲跳水救人。见二人安然无恙,周士昭和赵宣洵顾及男女大防,还是没有上前来,只吩咐了各自的小厮,叫了服侍的嬷嬷前去照应。

    春华居里,赵宣琳和莘菲在丫鬟的服侍下了换了干净衣服,拿大帕子拧干了头发,各喝了妙姐儿叫厨房送来的姜汤,这才缓了过来。

    恢复了镇定的赵宣琳见了莘菲,眼圈就红了,蹲下身子,对莘菲行了礼,“今日之事,多谢姐姐的相帮。救命之恩,宣琳没齿难忘。”莘菲知道她是公主,自然不敢受此大礼,赶紧上前扶起赵宣琳,“举手之劳,姑娘客气了。”

    赵宣琳也没有多说什么,站起身来,便见荣嬷嬷和红菱搀着老太夫人并一大群丫鬟婆子进来了。

    “琳姑娘可好?可有受凉?”老太夫人还未见到人便急得一迭声的问道。

    看见赵宣琳立在那,便赶紧上前欲要行礼,被赵宣琳止住了。

    “老身罪过,惊了琳姑娘了,若是琳姑娘有个不好,老身真是万死也不能抵过了。还请琳姑娘恕罪。”老太夫人满脸惭愧地请罪道。

    “老太夫人不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