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香火成神道2.2-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人!”立时就有两个精壮的山越勇士上前,躬身问着。
“将这人拖下去,钉在木桩上,我要他流血而死!”呼和铁青着脸,发下号令。
“您的意志,将得到实行!”两个勇士行礼,拖着哭号的侍从,恭敬退下。几步路,就消失在眼际。
远远地,还可听见惨叫响起。
周围其余侍从,都是脸色惨白,连大气也不敢喘,赶紧低下头,恨不得被当作空气。
呼和出了心火,才长舒口气,看着远处天空,脸色,还是前所未有的阴沉。
……
此时,一队隐秘的使者队伍,也到得天弓山脉脚下。
“大人!您是万金之躯,又怎能冒险,还是让属下前去……”一个侍从劝谏说着。
听他说话的,乃是一个少年,书生打扮,但身上的威严气度,却超过了许多人。
这是贺东明,郡望贺家之嫡子。宋玉新任的礼司参事。
贺东明看了这护卫一眼,这是他自家培养的,忠心耿耿。乃是死士一流,便是郡望,也没有多少。
这次老贺见爱子要深入长乐、武夷二府乱地,才派出来,作为护卫。
“无妨!”贺东明摆手。
“我家新附,虽有些功劳,但主公正是用事之时。凭借功劳,可保得一时,却保不了一世!若再不做出些成绩。我这位子,迟早要让贤……”
“我一旦退下,这府里府外,盯着贺家郡望位子的。可不是几个啊……”
贺东明苦笑。
这世家间的龌龊。向来容不得半点温情,他一向不惮以最坏的打算,来揣测其余世家。
贺家虽然杀了朱十六,献上文昌府城,有些薄功,但宋玉将贺东明从一介白身,提升到正八品礼司参事之位,就消耗得差不多了。
毕竟。这可是未来中枢!不知多少世家,都盯着这个位子。贺东明一上去,就暗中得罪不少。
他学识过人,也看得明白,此次主公以重任相托,乃是亲信任用之意,必须誓死拿下,方不负主君期望。
并且,若能说降山越,那长乐、武夷二府,更是不战而下,此乃泼天大功,若是成了,从此贺家地位,就是稳如泰山,怎能不让他拼死一搏!
说得再严肃些,他虽是嫡子,但还有几个兄弟,便是死在这里,也是向宋玉表明忠心,对贺家有益无害。
当然,这些念头,只是心里一转,贺东明神色不变,说着:“为了我家基业,东明万死不辞!”
“老爷若是知道少爷如此!必欣慰不已!”护卫都是说着。
“哈哈……你等随我进山!”贺东明不再迟疑,大步跨入深山地界。
众护卫对视一眼,都是默默跟上。
贺东明既然前来此处,自然有所准备,找了几个向导。
再加上方明暗中关照,倒是一路无灾无劫,到了第二日,就来到天弓部落的大营。
看着连绵的营帐,贺东明倒吸凉气:“早听天弓部落的牧首呼和,乃是火焰下凡,有着神异,渐渐一统山越部落,现在光看营地,就可见得不凡,如此枭雄性子,不到山穷水尽,岂能降我……”
心底,不由漫起一丝阴云。
到得寨门,就被看守的勇士拦下,这时,自有向导上去交谈。
贺东明天资过人,自从接到出使任务,也是精研山越土语,好在同是吴南口音,总有些痕迹,他又极是聪慧,倒也可以勉强听懂。
就听见向导说着:“大乾……大官……使者……”
山越不懂大乾礼仪体制,还需向导连比带划,才勉强明白意思。
来到贺东明几人前面,说着:“你们是大乾的使者,来求见我部首领,伟大的呼和牧首?”
“正是!还请通报一声!”贺东明说着。
这勇士又打量了贺东明一遍,眼中,就有狼的光彩,贺东明面色不变,安静等着。
勇士见此情景,说着:“好!你……还算有些勇气,不似其它乾人,都是软弱的羔羊,在这等着,我前去通报……”
贺东明身后护卫,都是听得怒火大起,但被贺东明以严厉眼神制止,都是憋着口气,涨红了脸,幸好没有动手。
等了片刻,那勇士出来,用奇怪的眼神看了贺东明一眼,嘴里说着:“呼和牧首请你们过去……跟我来吧!”
转身带头进入营寨,贺东明几人紧紧跟随。
贺东明一进营寨,就在暗中打量,和以前书中记载对比,顿觉开了一番眼界。
又旁敲侧击地问些事情,但那勇士不知得了什么指示,嘴唇紧闭,竟是不发一言,让贺东明有些无处下手的感觉。
一行到了牧首营帐附近,贺东明正自焦急,突然间无意一瞥,见得香烟寥寥。
转过头去,就见着十几个山越,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正对着一个泥塑神像,顶礼膜拜!
这神像,却让他有着万分熟悉之感,突然间灵光一闪,找到了根源,顿时心中大定。
又随口问着:“你们山越,不是祭祀图腾的么?这是什么?”
这涉及信仰大事,那勇士只得开口:“伟大的牧首废止了血腥的图腾祭祀,改为信仰城隍天神,城隍天神是宽容、仁厚的神祗,不要我们天弓的血祭,却仍降下祝福……”
这城隍二字一入耳,贺东明心里彻底定下。
“难怪主公吩咐我时,直言这山越,必是一说而下,却原来早就埋下了暗手!”
“如此看来,城隍神祗早在此处扎根,对我出使,却是大大有利!”
“城隍庇佑!!!”
贺家自先祖贺玉清托梦传信后,自然多方打探,最后全族都信奉了城隍神祗。
虽然早就知道,城隍乃是自家主公的盟友,但势力竟然发展到了山越这里,还是让贺东明有些惊奇。
那勇士自从解释了城隍信仰后,就不再多话,将贺东明等人带到一处最华丽的大帐前,说着:“到啦!这就是我们呼和牧首的营帐,只有你一个才能进去,其它人,都得在外面等着!”
“这是自然!”贺东明整整衣冠,对护卫说着:“你等在此等候!”
“诺!”护卫无法,只能答应着。
“请!”贺东明对勇士说着。
“好!我木凯最喜欢有勇气的汉子!”木凯称赞一声,当先进入了营帐,贺东明随后跟上。
一进营帐,就有一股馥郁香气,扑面而来。
“应该是燃了些香料!但品种混杂!”贺东明淡淡想着,扫视一圈。
就见大帐内部,不少面上涂着油漆色彩的山越勇士,各自席地而坐,正冷冷盯着他,几如狼群一样。
上首,一个穿着白袍的中年男子,手里握着一根通体黄金打造的短杖,正俯视而下!
“新安节度府,礼司参事贺东明,见过呼和牧首!”贺东明心中有底,这时深深一躬,淡然素雅,从容不迫,让呼和都不由暗自赞叹。
“你是大乾的官,为什么来我这里?”呼和问着。
山越没有这么多规矩,有什么事,都是直入正题。
“为了与大人结盟而来!”贺东明知晓这些山越,最是尚气轻生,若说自己是来招降的,那立刻就会被拖出斩首,只能换个说法。
反正只要最后得了山越助力,那公文上,自然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难道这些山越,还能看懂不成?
“结盟?”呼和哈哈大笑,问着:“我有勇士上万,你家主人,拿什么来与我结盟?”
“我主宋玉,乃新安镇节度使!掌控新安、文昌、临江三府,麾下雄师十万,上将百员,更有堪平乱世,进取天下的大志!”
“牧首也是英雄,为什么不与我家主公一起,开创盛世呢?到时在座人人都是开国功勋,荣华富贵,锦衣玉食,措手可得。连着山越一族,都可获得大量平原肥地,从此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贺东明从容说着。
他知山越族中,多重实力,故意将宋玉麾下,夸大了几倍,果然震慑了众人。
又拿以后的美好生活许愿,果然听得下方几个头目,就有些意动之色。
“听你所说,你家主公,是乾人中的英雄王者,倒是值得与我结盟,良田美宅,也是不错!但要获得这些,需我山越,付出什么?”
呼和问着,其实心里,恨不得将这使者,直接拖出喂狼,但慑于城隍神谕,也只能屈尊,跟他演一出双簧。
“只需你部出兵,助我家主公扫平吴州就可!只要牧首答应,我家主公,立可送上万亩良田……”
“吴州!好大的口气,那要我天弓,死多少勇士?”
巴颜跳出来,大声说着。(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三章 归降
“贵族的勇士,刚才都是说了,我大乾的官军百姓,都是羔羊,任凭宰割!”
“天弓部落的勇士,既然是豺狼,又怎会惧怕羔羊呢?”
贺东明双手一摊,有些无赖地说着。
“这……”巴颜一时语塞,他本就不擅言语,在耍弄机锋上,又怎么比得过文人士大夫的千锤百炼?
脸色涨红,拳头一捏,就想直接动手!
“好了!”呼和喝止住巴颜,才看向贺东明,“要我出兵助你家主人,也不是不可以,但乾人多诈,怎么证明你所说,乃是真的?”
“不错!乾人狡诈,牧首不可不防!”此话一出,底下族老头目,都是纷纷附和着。
贺东明环顾一圈,突然轻笑一声。
直直盯着呼和:“若是牧首大人有着疑虑,我可以在贵部的城隍天神面前,发下血誓!有着神祗的见证,想必我们两方,都不会违约……”
“他知道了什么?”呼和听着贺东明的话语,特别是其中暗示,有些猜疑。
山越部落,虽然不信大乾之人,但对着神秘力量,还是深深敬畏,贺东明一说此法,喧嚣的族老和头目,都是安静下来,看着呼和,等待着他的决断。
呼和沉默良久,再开口时,声音低沉,竟然隐隐有些发涩:“此事,我还要和族里讨论,还请使者等上几日……”
“当然可以!”第一次会面,就能取得这个成果。已经大出贺东明意料之外,连忙说着。
“好!来人,送使者下去休息。不可怠慢!”
呼和吩咐下去,自有几个侍从,领着贺东明出了营帐。
此时的营帐中,就只剩天弓部落的自己人。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巴颜与呼和有着情分,又脾气最直。出来问着:“伟大的呼和牧首!现在没有外人,您到底是怎么打算的,就和我们说了罢!”
呼和本能就想说出事实。但腹中符文一动,又让他冷静下来。
看着下方这个情感真挚,几乎可以交托生死的兄弟,缓缓说着:“我想过了。山越要发展。族人要繁衍,靠着山里和一些抢来的土地,还是不够!”
众人点头,山越抢的平原,多是靠近山脉,再远些,就容易受得围剿。
这些土地,养上十几万人。就是捉襟见肘,还得不时出去劫掠。才能堪堪满足需求。
要想将山越发展壮大,那平原地盘,乃是重中之重,必不可少。
但山越经过内乱,光是勇士,就死伤不少,实在不能再防御这么大的地盘,说不得,还得收缩一些。放弃几块平原土地,减少消耗。
但这么一来,之前的努力,几乎就是白费,谁肯甘心?
现在不同,只要与宋玉结盟,就可获得大量土地,并且,有着统治者背书,也不需另行驻军保护。
“我们之前,不也受得几家财物,为他们杀人放火么!现在不过是换个主顾,出兵为宋玉打仗,报酬,就是粮食田亩!”
呼和沉声说着。
底下头目,对视一眼,这意思,就是要答应了?不由有些面面相觑。
巴颜就问着:“这些大乾之人,能信么?”
“我们当然要防着一手,最多只能出一半勇士,并且,还需要神祗的见证!”
呼和说着,心里,却有些悲凉。
大乾的宋玉,已经是城隍神祗亲自选定的王者,就算有着反悔,城隍又会拿他怎么样呢?
“好!儿郎们的刀枪,早就饥渴难耐,需要鲜血的灌溉!牧首大人,此次就由我领军吧!”
下面的一个巴鲁特,却是起身说着。
这是新近投靠的山越勇者,叫做喀石,最是好战,就听喀石狞笑说着:“最近有些气闷!正好出去,杀得几个白猪来,散散心……”
这种无脑之辈,连巴颜都是有些不屑,暗自想着:“头大无脑!要不是看在你带来的数百勇士的份上,早就将你杀了,去喂野狼!”
呼和脸上,却是露出笑容:“喀石!你果然是勇士!下次若是打仗,一定第一个叫你!”
“哈哈……那就好!那就好!”喀石哈哈笑着,摸摸光秃秃的脑袋,坐回了原位。
第二日,当贺东明再次前来觐见的时候,呼和就答应了贺东明的请求,并且双方,还在城隍神像下面,各自发了血誓,约定永不背叛!
当日,呼和就派出三千勇士,由喀石统辖,护卫贺东明回去。
这也是政治上的表态。
贺东明疾行数日,到了临江,立刻将此事报知宋玉。
议政厅内,宋玉高坐,周围站着沈文彬和几个参事,都在听着贺东明禀告。
“好!”宋玉颌首,“东明,你此次出使,竟能说得山越归降,当记一大功!”
贺东明此时,哪还不知这是主公特意给的立功机会?眼中泛红,跪下哽咽:“此全主公运筹帷幄!城隍神祗庇佑!下官却是惭愧!”
“哈哈……就算有着布置,也需你前去说动才可,不必太谦了……”宋玉起身,将贺东明扶起,说着。
这少年,本命纯青,乃是一块璞玉,只要稍加磨练,就可大用。
宋玉此次,将这机会给他,也是栽培之意。
有这大功伴身,以后提拔起来,任何人都说不得闲话。
宋玉又踱了几步,才说着:“文彬!立刻发下檄文,宣扬山越归降之事!”
虽然对山越说是联盟,但在外人看来,这就是归降!
“诺!”沈文彬大声答应下来,他熟读几府文档,自然清楚,现在武夷、长乐二府的府治,早就残破,连着知府,都是出逃。
纲纪废弛,就连府兵,几次下来,也是所剩无几。
只需几千军,就可拿下。
只有山越作乱,乃是个烫手山芋,才没人前去接手。
现在山越已经平定,剩下的二府,还敢反抗么?
怕是檄文一到,就会派出使者,带上户籍印绶请降。
“恭喜主公!一统吴南!”沈文彬看到的,孟逐等参事,也是知晓,一齐拜下恭贺着。
“哈哈……”宋玉大笑,却又很快停下。
“这两府,多是残破,要准备粮食救济!”宋玉眉头皱起,这两府,逃亡甚重,百姓困苦,但既然接手,就要治理安定。
要治理地方,光靠嘴是不成的,能依靠的只有军队和粮食。
有着军队弹压,又有着救济,地方自然安定。
“请主公放心,臣已经准备了二十万石粮食,只等一声令下,就可运到二府!”孟逐出来说着。
“再派李大壮带着红巾都前去,有山越军配合,足够厘清地方,肃清不法!”宋玉冷笑说着。
这话语中,就带些杀气。
场上众人,被这杀气一激,都是身子一震,打了个激灵!
知道这二府中的几个世家,如赵家那样,挟山越私用,抗拒王法,又勾结外人,想拖延宋玉脚步,已是引得主公杀心!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宋玉虽然不算天子,但在吴南一地,也是不折不扣的土皇帝,这一发怒,就算不杀百万,但要灭个几族,也是轻轻松松。
“属下遵命!”虽然知道这杀意,不是对他们而来,但众人还是低着头,不敢和宋玉对视。
“至于山越么……”宋玉停下脚步。
已是有了主意:“本镇发下公文,设山越府,六千编制,封呼和为正五品征北将军,统领山越府!其下将领,自行任命!”
看到贺东明,又是一笑。
“东明既然答应了,要赏他万亩良田,本镇也不能食言!孟逐,你在五府各划出二千亩良田,建好庄子,赐给山越!”
“诺!”孟逐心里雪亮。
这是分兵之计!山越经过一场内乱,勇士死伤近半,本来就是元气大伤。
现在又抽调精壮入军,妇孺老弱分到各府,那平均下来,一府还不到两万人,势力顿时削弱到极限,再也翻不出什么浪花来。
山越之所以肆虐二府,就在于人数众多,有着十几万,几乎就是一府人口的半数,其中又多是青壮,有着武力。
依托山脉,难以剿灭,顿时就是大害。
现在分到五府,从山中迁出,来到平原,又多是妇孺,顿时躲无可躲,并且,人数上,也占不了优势。
“属下这就去办!但呼和……能答应不?”孟逐问着。
山越牧首,也不是傻子,这种条件都能答应。
“会的!”宋玉嘴角,泛起笑意。
有着呼和这个内鬼,又广布城隍信仰,掌握一些话语权,这施行下去,还是可行。
孟逐知道主公已经胸有成竹,也不再说,恭敬领命退下。
“好了!你们去忙吧!”
宋玉环视一圈,淡淡说着。
“属下告退!”此次山越归降,实是大事,这些属下,也得下去,收拾心情,并且,随之而来的事务,也是不少,需要准备。
……
几日后,随着一道檄文,整个吴南乃至南方,都陷入巨大的震惊当中!
吴南的山越野族,竟然集体归降了宋玉!
这个消息,顿时让很多人,跌落眼球,甚至郁闷到吐血。
之前还给钱给粮,希望拖延宋玉统一,不想竟是全数付诸流水!(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四章 自立
许多世家,都是损失惨重。
武夷的赵家等几个世家,更是赔上了全族的性命!
三族都被拿下,血淋淋的首级,挂满了城头,被宋玉拿来警告其它士族。
但不管其它世家或惊骇,或痛恨,或咬牙切齿,夜不能寐,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
吴南五府之地,就要完全落入一人之手!
虽然天下已呈乱象,各地藩镇四起,龙蛇起陆,诸侯也在发展,但宋玉此时的地盘、人口、实力,就算在整个天下,也可足足排入前三之列!
据传,消息传至关中朝廷时,小皇帝脸色铁青,太后活活哭晕过去。
便是大将军袁宗,也连摔了好几个心爱的茶盏,但随后,都是无可奈何,反而更专注于宫廷斗争。
此时的双方,已至骑虎难下之局,无论哪方妥协,下场都不会太好。
攘外必先安内,此时的他们,唯有先决出胜者,收拢关中实力,才能对付天下渐起的蛟龙!
倒是各州诸侯,闻听后都有些异动,最多的,就是收集宋玉从幼至今的每一份事迹,不敢稍有遗漏,整理成册,交给幕僚分析……这是以后对手,又占有先手优势,哪个敢怠慢了?
吴州本地,更是风云涌动。
州牧带领百官,先祭拜了皇室宗庙,又冒雨巡视了州兵,并连发三道加急文书,向朝廷求援。
虽然明知此时的朝廷。乃是顾此失彼,又后院起火,根本抽不出什么实力。但不管怎么说。这些姿态,还是要做,不然也必被看成别有用心之辈。
对这些,宋玉凛然不惧。
有叶鸿雁领军一府,镇守青龙关,那不来十万大军,就只能望墙兴叹。
吴南之地。在赵家等几个世家的血色例子威慑下,前所未有的乖觉,真是半点异动都不敢。
每家都是紧逼大门。连着少爷小姐们,都被禁足在家,不敢放出惹祸。
另一方面,在呼和牧首和一些信仰城隍的族老支持下。山越分田之事。还是很快推行下去。
族里虽有些不满,但有呼和镇压,加上城隍势力张目,也终是强行压下。
这也是山越一统,之前的部落习性却没改,整个天弓部,其中多有各部势力,有时还有摩擦交火。
若呼和励精图治。再用上十年时间,或能将这些外部山越彻底转化。成为天弓族人。
到时号令一统,人心归一,搞不好还真有王者之命!
但随着方明的出手,一切都不同了。
呼和受方明钳制,听得宋玉之令,虽有些不愿,最终还是选出族内三千勇士,并上之前喀石带领的三千,凑足一府六千,自己担任都指挥使,前往临江接受整编。
也有些山越族人,听从呼和的号令,从山地平原中出来,搬迁到大乾的平原居住。
山越之前,虽然抢了些平原土地,但多靠近山脉,便于转移。
但现在的土地,就是位于各府中心,要想跑,可就不是这么容易的了。
当然,方明也没打算一蹴而就,宋玉的命令,交由孟逐办理,又面授机宜一番,让孟逐小心行事。
按照宋玉设想,山越先迁出的老弱妇孺,先是安排在长乐、武夷二府,这两府本就是山越故居,搬迁过去,受到的阻力最小。
山中生活困苦,这些野人,到了平原,住上宽阔的大宅,吃得是精米鱼肉,穿得是绫罗锦缎,又怎会抱怨?
有着这些例子,就可将其余山越迁出,运到别府。
务必要保证大乾人口占绝对优势,又占着地利,再调出精壮从军,自不怕这些妇孺有什么举动。
将军百战死,更何况小兵呢?
自可用之,等几次大战下来,山越勇士死伤过半,到时自然不成气候,等到威胁尽去,大可施些恩典,退役为民,给予福利。
山越男丁稀少,劳动力缺乏,只要稍加引导,就可引入乾民,混入血液。
如此下来,山越一族,自会被同化,渐渐并入大乾之中。
几代过去,这些山越,就和大乾百姓无异,山越一族,自然也就成为历史,再也不复威胁。
此计一出,方明就感觉到山越气数大变。
他自晋升正六品神位后,虽然没领悟什么神通,但望气神通威能大涨,对大范围地域内的气运变动,都可感应。
甚至,还可感应到一族气运和龙脉走向。
方明通过望气神通,甚至见得,山越族气,越加羸弱,渐渐并入吴南气运。
山越族气,本来带着蛮荒气息,自成体系,不归正统,玄黑为底,其上有着红白之色,气运升腾,甚至有着黑蛇之形!
但方明此计一出,山越气运丝丝散去,黑蛇不甘咆哮,最终还是散开,不成形态。
黑色迅速化开,变成灰色,与之前白红之气混合,变成一大股白色溪流,只在中心,还有些红色。
这气运如同支流一般汇入吴南气运大河,得此之助,吴南气运,顿时就涨了两成!
气运大河越加汹涌澎湃,盘桓往复,似乎贯穿着过去未来。
吴南的总体气运,却是红白相间,代表着此时宋玉的统治,尚算稳固。
宋玉有着望气神通,对气运之道,摸索已久,也有着不少见解。
人主建立体制,就有气运,但开始之时,地盘不宜太大。
需知气运宝贵,一下铺开,消耗太大,若不能及时得到补充,就镇压不住,徒然消耗了天命,就有着大祸!
宋玉此时身有淡青之色,覆盖到整个吴南,就是红白,政令通畅,百姓安稳。
若是一下铺到整个吴州,那最多是白色,勉强算是合格。
但要是统治整个南方甚至天下,那肯定是黑色,这就是管不过来,刀兵四起,又没有治政牧民的气运补充,最终只有身死族灭的份。
当然,只要管的过来,百姓安定,休整士卒,气运深藏,治而化之,那自有气运生成补充,到时就可进取!
换句话说,此时的宋玉,在气运上,已经可以勉强统治一州。
若在他统治期间,政通人和,根基牢固,实力增长,那自然有气运生成,增强着他的气数。
气运大盛后,再谋求其它州,自不会有着黑色,得了新州后,又要安定地方,获得气运……如此一块块蚕食过去,才不会号令不通,为人作嫁。
“这还是两府新附,法令还未彻底实施下去,若是等到救济结束,官员守备也到任,那吴南气运,至少有着淡红……”
一处高台之上,宋玉观看整个吴南的气运,喃喃自语着。
白气是勉强合格,红气就是地方安靖,可以放心出去征战了。
至于黄气?那是盛世才有着,宋玉现在,根本不敢奢望。
“却是要立个新的名号了!与旧朝完全划清干系,将士才可不受外界影响,努力进取,开创基业……”
宋玉看着这气运洪流,却还是有些受着整个吴州气运的影响,不由眉头一皱,暗自想着。
他起家之时,用的是圣旨之名,自封新安镇节度使。
这是他根基浅薄,不得不假借朝廷大义名分,以便减轻抵抗力度,迅速扎下根基。
节度使的名号,之前拿来号令三府,就已经有些不合时宜了。
现在吴南五府都尽在掌控,确实该到了舍弃的时候!
只有彻底抛弃朝廷影响,才能自成根基,气运也不受朝廷影响,如此,才可出青龙关,争夺天下!
只是,完全抛弃了朝廷大义,这气运,也会受得影响,特别是外人,就有了讨伐的名义。之前宋玉迟疑,就是为此。
现在吴南一统,大敌都被挡在青龙关外,却正是时候!
要将府县彻底私有化,这一步,也是必不可少。
此时,无论自封什么官职,都不合适,唯有以爵位称之,才符合宋玉的身份!
“这里是吴南!我又要出府争夺整个吴州,哪个名号适宜?”
宋玉暗自思索着。
“我此时的气运,要称公称王,却是远远不足,就不要自取其辱了!但若称个候,却是正好!”
宋玉打量着自身气运,随着山越归降,武夷、长乐二府不战而下,他此时的气运,郁郁葱葱,全是青色,与本命纯化一色,几不可辨。
赤色蛟龙在青气中游动巡视,很是欢快的样子。
有着青色,就可称候!
虽然青气,被说成是公侯之气!但宋玉现在,只能算是淡青,称候可以,公就免了。
若要称公,至少要气运纯青才可。
“候……此地是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