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尘世人生-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色的封皮。”蔡晓娟恍然答道。
“什么这下完了。”听到这个消息,唐思影傻了眼,文件送到董事长那里,给她再大的胆子也不可能跑到董事长办公室里去把东西偷回来。
“什么完了?你要给我看的东西呢?”蔡晓娟追问道。
“刚才还在,不过现在没了。好啦,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就当我没说过吧。”证物丢了,与其说出来让蔡晓娟多心,还不如听天由命,任其自然呢。
………【第一百一十七章 不合格的文件夹】………
黄海涛,中天集团的董事长,今年五十二岁,小时父亲早亡,母亲又体弱多病,单靠政府的一点补助根本无法维护生活,只好靠捡废纸,垃圾勉强度日。由于家境贫寒,小学毕业后家里就更也供养不起他继续上中学,那时还没有未成年人保护法,街道照顾让他进了一家塑料玩具厂当学徒工,挣的虽然不多,生活却总经比以前要强上一些。但这样的日子他也没过上多久,时值市场经济大萧条的玩具厂没有熬过后资不抵债而倒闭,没有了这笔虽然微薄但却非常重要的工资进账,一家人的生活马上陷入了困境。不甘心就这样苦熬下去等救济的黄海涛一咬牙,一狠心,把工厂倒闭时的遣散费留在家中,自已只带着路费和几天的干粮便跟随南下打工的人流来到深圳特区闯荡。为了生存,几乎没有什么工作他没做过:搬运工,单员,站街郎,业务员,吃的苦,受的累那就甭提了,最惨的时候曾经两天只吃了一个包子,饿得差点没当了路倒。不过黄海涛是一个意志非常坚定,也非常能吃苦的人,来深圳前他就暗自誓,如果不能混出个人样,宁肯饿死在外也绝不回家。就是在这种坚强的意志下,他熬过了刚开始最艰难的几年,终于在深圳站稳了脚跟,靠着他的聪明才智进入一家商贸跑业务,三年以后,凭着跑业务得来的经验还有人脉开始自已单干。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人在异地他乡想创出一番事业谈何容易,新公司没撑过半年便倒闭了。第一次创业没有成功,反而欠了一**的债,但这样的打击并没有使他丧失信心,而是将这次失败视为一次宝贵的经验牢记心中,一边打工赚钱,一边寻找着东山再起的机会。
蒲松龄曾经用一副对联自勉:有志者;事竟成,破斧成舟,百二秦关中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黄海涛并不知道有这么一副对联,但他却是按照对联中的寓意在做。
说是皇天不负苦心人也好,说是瞎猫碰到死耗子也罢,耐心的等待寻找,终于让他找到了一次机会:在一次和客户的闲聊中,他得知那位客户的家乡由于供电不足经常断电,常常导致家里的电器损坏,于是,他把自已半年多攒下来的钱,再加上从朋友那儿借来的钱一股脑全部买了不间断电源,然后亲自押货到了那位客户的家乡推销。因为商品对路且价格便宜,这批电器很快便销售一空,而他也淘到了一生第一桶金。
从此以后,黄海涛的事业可谓一帆风顺,先是做商贸,后是搞制造,再后来经营房地产,他的公司也越来越大,最终变成了现在这个跨行业,跨地区的大型企业。
虽然现在家财亿万,但黄海涛却还保持着年轻时那种俭朴的作风,与人和善,真诚待人,称得起是德高望重。
此时的黄海涛正站在自已的公室的窗前向远处眺望,右手中食二指间夹着的香烟冒出淡淡的青烟并散出柔和的烟草香味。
“当当。”办公室的房门轻轻敲响两下儿,随后房门推开,一位身材高挑的年轻女职员从外边走了进来,脸蛋白皙柔嫩得仿佛婴儿的皮肤,齿如扇贝,眉似弯月,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妩媚中透着几许高傲,乌黑的青丝则用一个银色的卡松松地别在脑后,随着轻盈的步履而有节奏地左右轻摆,显得典雅又不失活力。
“董事长,您怎么又抽烟了?医生不是说了您的肺不好,尽管不要吸烟的吗?”看到黄海涛正要把烟放在嘴边,这位年轻的女职员不满地嗔怪起来。
“呃嘿嘿,被你给逮到了。好,不抽了。”被女职员责怪,黄海涛不好意思地笑笑,回到办公桌,将手里的烟头按熄在烟灰缸里。
“您呀,都这把年纪了,怎么还象个孩子似的。不让您吸烟是为了您的身体健康,让您这么一说,倒好象是为了我们似的。春明离开的时候千叮咛,万嘱咐,让我一定要照顾好您的身体,您说,万一您身体出了点儿问题,等春明回来的时候我怎么向他交待。”黄海涛已经认错了,但这位年轻的女职员却还是不依不饶地数落着。
黄海涛是中天集团的董事长,居然有人能这样数落他,大概没有几个人敢相信,不过这的确是事实,原因其实很简单,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纯的上下级。
黄海涛年轻时创业艰苦,所以成家的时候很晚,到了三十多岁才有了子嗣,取名叫做黄春明,后黄春明十岁时妻子突患急病去逝,而黄海涛也没有再娶,父子俩相依为命,一直到现在。为了弥补失去母爱的损失,同时也是为了弥补自已幼时失学的遗憾,黄海涛对儿子的学习是不遗余力,给他请最好的家教,上最好的学校,黄春明也非常争气,无论是小学,中学,大学,他的成绩一直在班内名列前茅,最后还如愿以偿考上了剑桥大学,此时正在英国读工商管理。
而这位年轻的女职员名叫陈辛娜,是黄春明大学时的同班同学,同时也是黄春明的女友。大学毕业后,黄春明到英国继续深造,因不放心父亲的身体,便安排陈辛娜当黄海涛的秘书,专门照顾黄海涛的身体。陈辛娜的家境其实非常好,想要工作的话,随时都能给她单开一家公司,但为了让男友在国外安心读书,陈辛娜还是接受了黄春明的安排,因为她觉得照顾好自已未来的公公就是对自已未来老公最大的支持。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两个人在公开场合明着是老板和秘书的关系,但暗底却是未来公公与未来的媳妇,所以,陈辛娜才可能放心大胆地数落黄海涛,而黄海涛也乐于听陈辛娜的数落,虽然每当陈辛娜不在的时候他还是该怎样就怎样。
“呵呵,收到了,下回注意,下回注意。”黄海涛满脸笑容意地保证道。
“您的注意指的大概是指下次抽烟找个更隐蔽的地方,不要被我现吧?哼,就知道是这样。香烟没收充公!”陈辛娜把左手伸到黄海涛面前不满地哼道。
“呵呵,给,交公。唉,这还没过门儿呢,就把公公管成这样,要是过了门儿唉,看来我得找机会和春明好好聊聊了。”把一包烟从口袋中掏出放在陈辛娜手中,黄海涛是苦着脸叹道。
“嘻嘻,那最好了,看到时候他是帮我还是帮您。”调皮地做了个鬼脸,陈辛娜把手里的绿色文件夹递了过去。
工作了,黄海涛在椅子上坐下,随手翻阅着里边的文件,刚翻没有几页,几张打印纸从里边掉了下来。
“工作这么不认真。”黄海涛脸色微微一变:正式文件,怎么不装钉好了就交上来?幸亏这是内部自已人在看,要是碰到有客人在旁边还不得让人家笑话。
打印纸在空中打了几个转儿,随后落在地上。
………【第一百一十八章 长相一样的人】………
东西掉了,当然要捡起来陈辛娜连忙绕过桌子俯下身去把几页纸拾起,再转手交给黄海涛。
接过几张纸,黄海涛扫了一眼,“这是什么?”
很明显,这几张纸不是他需要查看的文件。
把几张纸拿回来,陈辛娜翻了两翻,“好象是个人资料吧,人力资源部最近好象搞了一个智能评测系统,这可能就是那个系统的评测结果。”
“哦,是吗?让我”想起朱柄文的确向他汇报过这回事儿,黄海涛把表格要过去重新翻阅。
前几页倒也没什么,都是一些诸如情绪类型,行动指数,人际关系指数之类的分析,虽然很有意思,但对黄海涛这样的集团最高层领导而言也不过如此:中低级干部的培训,任免用不着他去管,假如象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也需要他来批示,恐怕他早就被累得进了医院。
翻到最后一页,是一份应聘人员个人资料,最近进入视线中的是表格右上角的那张一寸免冠相。
“咦?”黄海涛微微一愣。
“董事长,这个人有问题吗?”注意到黄海涛的表情,陈辛娜好奇的问道。
“哦,那倒不是,我只是觉得这个人的长相和春明很象。”黄海涛答道。
“真的吗?”听说这个人和自已的未婚夫相貌相似,陈辛娜也来了兴趣,赶紧凑过去仔细查看,果然,照片上的人五官端正,气宇轩昂,和黄春明至少有**成的相似,如果改一下型,配上一付眼镜,肤色再稍稍白些,只怕除了特别亲近的人就没谁能分辩得出来了。
“嘿,天底下居然还有长的这么象的人,要是告诉春明他肯定不会相信。”陈辛娜惊奇地叫道。
“呵,不仅长的象,而且年纪也一样,都是八六年的,只不过春明的生日是五月十二,他的生日是七月八号,差了两个月。”再看了看资料栏,黄海涛笑着说道。
“真的吗?嘻嘻,有意思。”陈辛娜想着黄春明回来的时候,突然看到有一个人和自已长的几乎一模一样,不知道会不会被吓一大跳。
“呵,是呀,长的这么相,那也是一种缘分。嗯释天生,这个名字不错,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回,兆头不错。”所谓爱乌及屋,因为相貌相似,黄海涛对相片上的人有一种直觉上的好感,连带着这个人的名字也欣赏起来。
“哈,您要是觉得有缘,不如通知人力资源部把他留下来得啦。”同样,陈辛娜对这个长得象自已未婚夫的人也很有好感,中天集团这么大,多一个人不多,少一个人不少,安排着职位还不简单。
“嗯这样不大好吧。怎么说这是朱炳文负责的范围,我直接插手不太合适。”想了一想,黄海涛说道。他是一个非常有原则的人,公是公,私是私,分得向来清楚。对释天生有好感归有好感,但工作就是工作。大企业,大公司,最重要的就是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最忌讳的就是上司直接插手下属的工作。
“呵,您就放心吧。只要您觉得可以,不需要您亲自下令,这种小事儿我就替您办了,而且保证不会让人认为您在越权指挥。”陈辛娜笑道。
在她看来,黄海涛的担心未免太多了些,他是中天集团的董事长,可以说整个中天集团都是他的,不过是个储备干部,哪怕直接任命这个释天生到哪个下属分公司当主管又有谁敢说个不字?
“真的吗?你保证?”黄海涛笑着问道。他是从社会最底层摸爬滚打才到达今天的地位,自然熟知人情世故,他很清楚,有些事情不是权力越大,职位越高的人越好办,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有的时候小角色才能办大事情。
“嘻嘻,我保证!”举起右手二指向天,陈辛娜调皮地保证道。
“呵,好吧,那就交给你好了。记住,如果这个人不符合格准就不要难为朱炳文。做不了储备干部可以另安排别的工作。”黄海涛笑着叮嘱道。儿子出国留学,一年下来最多也就回来一次,人上了年纪就容易感到孤独,看不到真正的儿子,偶尔看看这个替身多少也能安慰一下吧。
“黄伯伯,我办事您还不放心吗?保证办得漂漂亮亮,让您挑大拇指的。”陈辛娜笑道。
她是个非常聪明的姑娘,方才从黄海涛看照片时的眼神就知道他在想念自已的儿子,只不过一向以强人面目出现在其他人面前的他不愿意表现自已感情上的脆弱罢了。所以她这个晚辈一定要想办法让自已未来的公公开心,这是她的任务,也是她的责任。
“呵,你这个小丫头,真是个鬼灵精。”黄海涛心情大好。自已儿子的眼光真是不错,有这么一个聪明能干,而且还善解人意的儿媳妇,这辈子还有什么遗憾的?
“嘻嘻,黄伯伯,我可不是小丫头。好啦,黄伯伯,我把这份问卷送到人力资源部,顺便把事情办好。”做了个鬼脸,陈辛娜拿起桌上的资料转身离开了董事长办公室。
………【第一百一十九章 奇怪的简历】………
离开董事长办公室的房门,陈辛娜的形象也为之变化,甜甜的笑容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丝不苟的冰冷表情,会说话的眼睛那种顽皮不翼而飞,现在给人的感觉只有精明和干练。^
都说人有两面性,一个是真实的自我,另一个则被戴上了假面。这个理论是否准确不得而知,不过用来形容陈辛娜却是再准确不过。
她很温柔,也很调皮,她很体贴,也很感性,但这些都是在她的亲人,好友跟前;而在外人面前,她理智,沉稳,果断的一面便显现出来,如果不是和她非常亲近的人,是不可能知道这些,只会把她当成一位严厉且又苛刻的职业女性而敬而远之。
来到人力资源部,也不需要别人通知,陈辛娜径直走向经理办公室,没有人敢向她主动搭话,因为她身上带着的那种居高临下的高傲气质就象一股强大的力场,能让靠近她的人自惭形愧。
“她怎么会来这里?”坐在自已的位子上,唐思影也看到陈辛娜进来的身影,疑心生暗鬼,心里不由得嘀咕了起来。
“当当。”伸出手来,陈辛娜在门上敲了两下。
“进来。”屋里传出朱炳文那尖细却又想装出威严的独特嗓音。
推开门,陈辛娜迈步进门,只见朱炳文正低头在看办公桌上的一张报纸,报纸上端红色的两个大字“彩票”虽然离的很远也能看得清清楚楚,以为进屋来的是他的下属,朱炳文也没抬头,仍然埋头研究着彩票号码,不时还把想到的一些数字记在旁边。
工作时间居然研究彩票,这是什么样的责任心?陈辛娜微一皱眉,“朱经理,工作很悠闲是不是?”
呃?谁敢这样和我说话?朱炳文心中不悦,这里他是最大的头,这样没大没小,语气中还带着几分嘲讽,还打算不打算干下去了?
把手里的笔重重往桌上一扔朱炳文就想作,可是当他的抬起来看到陈辛娜那张冷冷的脸时,心里顿时是一哆嗦。‘我的天,怎么是她?幸好脾气还没来得出来,要不然麻烦可就大了!”
董事长秘书,论级别这不是一个很高的职位,算起来比他还要低两级,但有一句话说的好,宰相门前七品官,陈辛娜手里是没什么权,但架不住她天天都跟在黄海涛身边,惹着了她,不用别的,只要随便在黄海涛耳边吹吹小风就够自已喝一壶的了。
“呵呵,原来是陈秘书,请坐,请坐。不知道是你过来,失礼了,失礼了。”赶紧把桌上杂七杂八的东西收起来,朱炳文赔着笑脸说道。
“不必客气,我过来也不是作客的。这份问卷是黄董事长让我送过来的。”没心情和朱炳文这种靠关系才坐到这个位置上的人多废话,陈辛娜直接把释天生的那份问卷放在朱炳门面前。
拿起问卷看了一眼朱炳文就是一愣,他当然知道这是他力主研的那套智能评测系统的产物,只是不明白离刚才第一次使用还不到半个小时,这份问卷怎么就跑到董事长那里去了。
“你也不用惊讶,董事长觉得智能评测系统还是有可取之处,至少通过这份问卷可以了解不少应聘者的实际情况。董事长希望你能妥善应用这项新技术,他也很想知道通过智能评测系统评选出来的人才和他通过自已的眼光看到的有什么不同。”绷着脸,陈辛娜毫无表情地例行公式一般说道。
“是,是,谢谢董事长关心,请你转告董事长,我一定尽心竭力,为公司选出最好的人材。”朱炳文连声保证。
“好,问卷我已经送到了。您继续工作吧。”用眼角扫了一眼匆忙收起,还有一角露在抽屉外边的报纸,嘴角掠过一丝不易觉察的冷笑,转过身来走出经理室。
“是,你走好。”朱炳文连忙赶到门口,目送陈辛娜的背影消失在大门外,心里这才踏实下来。
回到办公桌后坐下,朱炳文把陈辛娜送来的问卷反复看了几遍:这是很普通的一张问卷,从系统给出的评分来看似乎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怪了?应聘公司储备干部的问卷有好几百份,为什么只有这份问卷到了董事长手中?难道说董事长在人力资源部安插了他的亲信,而这个叫释天生的人和董事长又有什么特殊的关系,所以董事长才特别关注于他?
想到这里,朱炳文背后不自觉地冒出一身冷汗。
翻到简历那页再看,只见在学历一栏中填的居然是业大,后边还打了个括号,里面两个小字“正读”。
老天,我的眼没花吧?
朱炳文把眼睛揉了再揉,但看到的还是相同的东西。
怪事,怪事,绝对的怪事!
朱炳文的脑子更乱了。
中天集团是个大公司,要招收的职位自然很多,但不论招收什么职位总还是有个门当户对的范围吧?假如招收的是货运工人,那什么学历不学历的都扔一边,只要身体够壮,有力气就行;如果招的是会计师,那么注册会计证则是最起码的条件;如果招的是外贸通关人员,最少也得有个英语六级证书吧?
调查问卷上写的很清楚,这次中天集团要招收的是储备干部,换句话说,就是以后在集团各个部门当主管的人,正常情况下,应聘这种职务的人总会先掂量一下自已的份量,看是不是那块料:储备干部是什么?那就是白领精英,高学历,高智商的象征,在这个大学生随便一抓一大把的时代,一个正在读业大的人居然敢堂而皇之地在数百人中去竞争那区区十个名额,这种人如果不是疯子还会是什么?
假如是手工阅卷,假如这不是陈辛娜亲自送过来,朱炳文的第一反应肯定是一把将张问卷撕的粉碎再扔进废纸篓里。
但那只是假如。事实是这份问卷已经通过了电脑的初判,而且也的确是陈辛娜亲自送过来的!
这倒底是怎么回事?
朱柄文的头都大了。
伸手抄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一个号码,“南怀仁,到我这儿来一趟”,朱炳文吩咐道。
………【第一百二十章 狗头军师】………
南怀仁,人力资源部的一名讲师,专门负责新进员工的培训,今年三十多岁,个子很高,大概得有一米八几,可惜稍稍有点驼背,要不然能到一米九也说不定,身体很瘦,细细的胳膊,细细的腿,站秤上称一称,体重了不起也就在一百二三十斤上下这样的身材如果脑袋小点儿倒也耐看,可偏偏他的脑袋比常人还要大上一号,架在肩膀上就象一个大号的冬瓜,看他在前面走路,后边的人都不敢叫他,因为大家都怕他回头动作大了,那个大脑袋会从细细的脖子上掉下来,所以,公司的同事给他起了一个非常贴切的绰号——南瓜仔,灵感大概是来自于西方万圣节的人偶吧?
不要看南怀仁其貌不扬,形象搞笑,但他的头脑非常灵活,眼珠子一转就是一个主意(虽然那些主意未必称的上高明),兼且口才过人(这大概也是身为讲师的基本条件之一办事圆滑,非常会拍人马屁,所以很得朱炳文器重,将之视为心腹,有些什么搞不清楚或者拿不准主意的事总要找他商量商量。
接到朱炳文的电话,南怀仁不敢待慢,连忙放下手头别的事情来到经理办公室。
“把门关上。”朱炳文吩咐道。
看来是要谈很重要的事。南怀仁脑子转的很快,从朱炳文的表情和语气上便觉查到了不同。
关好门,不仅如此,为了防止有人突然闯进,他还把房门的锁给挂上了。
“经理,什么事呀?”趴在窗口向外张望,确定没有人注意这里,南怀仁在朱炳文对面坐下后问道。
“你先看看这个。”朱炳文把桌上释天生的问卷递了过来。
接过问卷,南怀仁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上面的综合评分——六十一。
这份问卷是李文博和谭宇揣摩着释天生的想法做的,但正所谓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他们俩再怎么对释天生了解,也不可能准确回答诸如‘路上迎面遇到一位美女,你第一眼看的是对方身体哪一个部位”之类的问题吧?又不能去问释天生,于是只能以自已的理解去填。然而这两位的意见又常常相左,谁也无法说服谁,于是最后想出一个解决的办法——猜拳!谁赢了谁就按谁的想法去填。可想而知,这样一份搀杂了三个人特点的问卷会有什么表现?如果是由人工判定的话,搞不好没到一半就会被评判人员当成精神病患者了。
“怎么才这么点儿分?这套考卷咱们不是事先做过评估,正常人得分在七十到八十之间,比较优秀的人才得分在八十到九十之间,精英级的则在九十以上,六十一分,刚及格啊?!”南怀仁是朱炳文的心腹,开智能评测系统的时候自然也有参与,因此对许多数细节方面的事情很清楚。
“你看看简历就知道为什么会这么低了。”朱炳文提示道。
往后翻了几页,于是南怀仁也明白了朱炳文所指为何,“啊,业大,还正读!就这学历也敢报来咱们公司应聘?!经理,您从哪里找到这么一块宝啊?”他的惊讶比刚才的朱炳文也没小多少。
“我找的?我傻啊!”朱炳文没好气儿的说道。
意识到刚才自已的嘴太快了,南怀仁心里直抽自已的嘴巴:朱炳文特意把他叫道办公室来看这么一份糟糕的答卷肯定不是为了让他笑笑,没搞清楚这份答卷的填写者身份,背境之前就先表态实在是大大的失策。
“经理,您让我看这份卷子是”错了就赶紧补救,南怀仁小心翼翼地试探道。
“我找你来就是想让你帮着分析一下,事情是这么回事”朱炳文把方才陈辛娜突然到访,又把这份卷子送回来,以及他自已的几种猜测都原原本本地讲述了一遍。
“经理,依我分析这里边是大有”听完朱炳文的讲述,南怀仁习惯成性地摸着下巴缓缓说道。
“废话,要不是知道里边有我没事儿把你叫来干嘛到底都有什么”朱炳文气道。
“是,是。经理,您想,这份答卷在所有的答卷中也应该算得上是极品了,假如是董事长安排在咱们这儿的眼线交上去的,五百多份,哪儿就那么容易拣到这份?因此我觉得,这个释天生肯定是董事长早就盯着的人,所以他安插的人才单独把这份问卷拿走交上去。按这个思路想下去,这位释天生说不定是董事长的晚辈又或者亲戚之类的人呢。”南怀仁想了想答道。
“嗯,你说的我也想过了。可是如果他真和董事长有关系,董事长要在公司里给他安排个位置还不简单,犯得着又做答卷,又参加面试这么麻烦,搞不好还会被刷下淘汰。”点了点头,朱炳文又摇了摇头,他姓朱,但他的脑袋不是猪头,虽然并不常用,但也不是一点儿用处没有,关键时刻也能想想问题。
“啊,对了,淘汰,就是淘汰,我明白了!”被朱炳文的一个用词启,南怀仁兴奋地大叫起来。
“经理,正常而言,一个学历只有业大,而且还是正在读业大的人肯定不会到咱们这样的大公司应聘储备干部这种职位,因为但凡有点儿常识的人都知道那是绝不可能成功的,但这位释天生不仅来应聘了,而且还大大方方的把业大而且还是在读填在履历表中,连一点掩饰都没有,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他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这个职位!”南怀仁信心十足地说道。
“嗯对,有道理,有道理,接着说下去!”被南怀仁这样一说,朱炳文的脑子仿佛也有点儿开窍了。
“经理,咱们都知道,董事长他年幼失学,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打工赚钱养家,所以文化程度很低,连小学都没有毕业。所以他本人对学历这种东西向来是不太在意的,最重视的就是人的真正能力。这位释天生上业大,而且还是在读,经理,您想想,真有这样的人会来咱们这种地方应聘吗?所以,我敢大胆断言,释天生九成以上是董事长派来考察咱们人力资源部工作情况的特派员,故意把学历写的那么低,回答的问卷又乱七八糟,连普通人都比不上,为的就是麻痹咱们的思想,不引起咱们的注意,从而暗中考察咱们的日常工作,再回去向董事长报告,您看是不是这个理?”南怀仁问道。
常言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人们在分析问题的时候总习惯于把自已代入到里边去思考,从而得出自已认为合理或不合理的结论,而此时南怀仁就正在做这样的事情。
………【第一百二十一章 养虎遗患】………
,听完南怀仁的分析,朱炳文真的含糊了。
自家是自家知,不要看朱炳文在下属面前吆五喝六,好象多威风似的,但他知道自已是一块什么料。大公司里的职务升迁无非三种,一种是真材实料,为公司创造出成绩的人,为了留住人才,令其挥出更大的作用,公司才提升其职务,待遇等等;一种是熬日子熬出来的,所谓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没有疲劳,还有牢骚,在公司干了很多年,虽然没什么才能,没有什么抢眼的表现,但兢兢业业,任劳任愿,公司一样会给予相应的职务调整,做为其为公司付出的鼓励;第三种则是既没有真材实料,又没有什么资历,就靠着溜须拍马,拉关系,走后门儿上去的。
到这三种通过不同方式升职的员工,他们的心态也是不尽相同的。第一种自信心最强:没办法,谁让人家有真本事呢!这家干的不顺心,大不了跳槽到另一家公司,说不定干得更好。第二种其次:公司的展是他们一天天的辛苦工作才实现的,现在的位置是他们多年付出的回报,坐在上面他们问心无愧。至于第三种,则是最难安心的一群人,因为他们靠的是关系而不是实力,凭的是人际而不是功绩,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旦他们的靠山支柱没了,或者靠不住了,他们的下场会是怎样?
非常可惜的是,朱炳文就是这第三种。他之所以能坐在今天的这个位置既不是因为他能干,也不是他资格够老,而是因为他能拍。
早的时候,他只是销售部的一名小小职员,业绩平平,每个月的成绩总是排在倒数第一名,时刻面临着被辞退的危险。但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在一次公司组织的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