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尘世人生-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呵,不懂了吧,这玩艺儿叫甩棍。中国限制私人拥有枪枝,也不允许有管制刀具,咱们虽然是保安公司也不能例外,所以这东西就是咱们保护自已的最重要武器。你看这玩艺好象不起眼,那是因为你还没把它展开。”谭宇笑着解释道。

    “展开?难道这玩意儿是伸缩的?”释天生把甩棍顺过来用手向两边试着拽了拽,甩棍纹丝不动。

    “呵呵,不是这么用的。我给你示范一下。”见释天生找不出展开甩棍的方法,谭宇笑着从释天生手里拿过棍子用右手握住,棍头向上,先将手迅向上一抖,然后猛然向下一顿,两节钢棍便从柄里伸了出来,连同原来的手柄形成了一根长近四十公分的短棍。

    “怎么样,不错吧。”在空中挥了两下,咆咆风响,而棍梢没有半点抖动或是摇晃,显然几节钢棍之间的连接处非常牢固结实。

    “哈,真是个好东西,你是怎么弄的?快教教我。”二节棍见过,三节棍也见过,但这种伸缩棍还是第一次见到,释天生大感有趣。

    “呵呵,这是最基本的出棍方法,此外还有下出棍,侧出棍,还有出棍时兼且完成第一击的快出棍法,”把甩棍收回,谭宇示范着各种出棍的手法,至于出棍后如何攻击防守,那就不需要他来指点了,因为释天生这方面比他内行的多。

    “谭宇,释天生,到办室来!”就在两个人在宿舍里研究甩棍的用法,门口上方的喇叭传出李队长的声音。

    “可能是有任务了。”

    把应有的装备都穿带好,两个人离开宿舍,很快来到了队长办公室。

    办公室里除了区经理外还有四个押运二队的人,其中还包括他们两所在小队的小队长陈浩南。

    “李队长,您找我们?”谭宇轻轻敲了下门后小声问道。

    “对,进来吧。”李队长吩咐道。

    两个人于是进去,和其他几个站在一起。

    “好了,人都到齐了,现在说明任务。鼓楼博物馆有一批文物要转送到石景山博物馆参加展览,你们的任务就是配合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押运这批文物安全送到目的地。都清楚了吗?”李队长简单地讲解着任务。

    “清楚了。”众人齐声答道。

    “好,陈队长,释天生刚刚加入,这次是他第一次参与执行任务,你要留意一下儿。”点了点头,李队长叮嘱道。

    “队长,您放心,我会照顾他的。”陈浩南大声答道。

    “嗯,释天生,第一次执行任务是不是有点紧张?”转过头来,李队长微笑着问道。

    “嗯,是有那么一点儿。”释天生点了点头:虽然先前的培训课上讲说了许多押运保卫的常识和案例,但这和亲身参与其中终究有着本质的区别,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在明白自已马上就会和其他队员一起去持行真正的任务,释天生心情不由自主地激动起来。

    “呵,不要紧张。今天的任务是押运队常规任务之一,类似的任务每个月总少说也会有几十次,以后经历的多了,自然就不会紧张了,而且有陈队长带着更不用担心了。”李队长笑着为释天生解压。

    “嗯,我明白。”释天生点头应道。

    凡事都有第一次,只要有过第一次,再往后的事儿就简单了,对这他很有自信。

    “队长,不用担心,小师叔有我在旁边看着,保证出不了错。”站在旁边的谭宇笑着插口道。

    “呵呵,好,这可是你自已说的,他要是出了什么事儿,我可就全放在你的头上。”李队长笑道。

    “啊?!不会吧!谭宇夸张地叫道,当然,谁都知道那只是在耍宝。



………【第五十七章 干练的年轻人】………

    乘坐公司的押运车来到钟鼓楼,这是北京市二环内旧建筑保存较多的地方之一,明清时的城墙高高竖起,灰色的城砖每一块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而一片片,一座座的低矮平房和不远外的高楼大厦交互映衬,在这座现代化的都市里倒也别有一番味道。

    押运车拐了几个弯驶上了一条小路,不远处,一座雕梁画栋,飞檐走壁的青砖大院出现在视线之内,院里两株足有四五丈高的杨树枝繁叶茂,树上的绿叶被风吹得瑟瑟抖动。

    “看,那就是钟鼓楼博物馆。”副驾驶座上,陈队长伸出右手指着那座显得非常古旧的房屋说道。

    “哇,这房子这么旧,简直比我们村里大耳爷爷家的房子还旧。”谭宇叫道。大耳爷爷是谭家峪村里的一位老人,今年八十多岁,是村子里年纪最大的人,据说他的祖辈是家大地主,现在住着的那间瓦房还是他爷爷留下来的呢。

    “呵,那是当然,这儿是博物馆,越老越旧才越显得有格调。如果装潢的象酒店大厅,里边摆着的却是一大堆几百,上千年的玩意儿,那跟吃面包抹臭豆腐也差不了多少。”陈队长笑道。

    车子继续前进,不大一会儿功夫就到了博物馆门口,停下车,陈队长从上面跳了下来,“谭宇,天生,你们俩和我进去,其他人守在车上。”

    听到命令,谭宇和释天生也从车上下来,跟着陈队长走进博物馆的大门。

    和门口的工作人员打了个招呼,三个人一前两后进到博物馆里边,和外面陈旧的建筑外观相反,博物馆内的装潢却是非常现代,头顶是日出柔和光线的日光灯,脚下是明可鉴人的大理石地面,室内各处摆着各式各样的玻璃展柜,里边摆着不知道已经存在了多少年的老旧文物,墙壁上则粘贴着对应文物的说明介绍。也许是时间还早,也许是博物馆本来就是这个样子,若大的大厅里加上他们三个也只有区区七八位。

    “哇,就这么一个碗也这样供着,咱那里崔六叔喂狗的碗比这还漂亮些呢。”看到其中一个展柜中摆着的一个青瓷碗,释天生扯了扯谭宇说道,说实话,他是搞不明白城里人怎么这么奇怪,明明是一堆老旧残破的东西还要象宝贝似的供起来,只许看,不许摸,要是他,这些东西送给他还嫌占地方呢。

    “小师叔,别老土了,那个碗怎么和这个比?那个碗是崔六叔用五斤小米跟人家换回来的,这里的东西随便哪个拿出来都是精贵的不得了,要是缺了一个角,咱们干保安干一辈子也赔不起。”谭宇小声答道,脸上的表情说不出是羡慕还是叹息,或许他心里也在想村里崔六叔喂狗的碗要也是文物该多好。

    “真的?这东西真有那么值钱?”释天生惊讶叫道,干一辈子往少里说也要有三十年吧?三十年就是三百六十个月,自已现在一个月的工资是七百,三十年就是三百多万,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青瓷碗真能值这么多?

    “他的话虽然有点夸张,不过倒也和事实相差不远。你们现在正在看的是宋代官窑产的青瓷龙纹笔洗,虽然还算不上是上品,但如果拿到黑市上去卖,一百八十几万应该不是太大的问题。”

    正在两个人为展柜里那个小碗到底价值几何讨论时,一个声音从背后传来。转过身去一看,一位上穿浅兰色衬衫,下穿咖啡色西裤,胸前挂着一个小牌牌的年轻人正微笑着向三人走来。

    “你们好,自我介绍一下,我是鼓楼博物馆的李文博,请问你们是不是盛世威扬保安公司的?”年轻人问道。

    “你好,我们是盛世威扬保安公司押运二队第三小队的,我是队长陈源礼,他们俩是我的队员谭宇,释天生。”陈队长礼上往来,也把自已和自已的手下向对方介绍。

    “呵,你好,你好。你们来的很准时,和预约时间几乎完全一样。”和三个人一一握手致意,李文博笑着称赞道。

    “我们公司执行的是半军事化管理,守时是基本原则。请问我们什么时候出?”陈队长问道。

    “呵,我们现在正在办文物转移手续,估计再有十分钟就可以办妥。”李文博答道。

    “请问文物有多少件,预计的行车路线是怎样?”公事公办,陈队长问道。

    “文物总共有二十三件,分别装在十二个铝制转运箱中。转运车是一辆十六人座中型红叶客车,车现在正停在博物馆的后门。至于行车路线是”李文博将押运物品的情况还有行车路线详细说明。

    “请介绍一下博物馆方面参与这次行动的人的情况。”陈队长接着问道。

    “噢,人员方面一共有四个,一个是司机负责开车,两位是搬动工,负责搬运文物,还有一个就是我,是这次行动的负责人。”李文博答道

    两位行动负责人之间的对话还在继续,陈队长问的非常细致,李文博的回答也是非常干练精明,显见是一位很有能力的人。

    “小师叔,好好学着点儿。”悄悄捅了一下释天生,谭宇小声说道。

    “学什么?”释天生不解地问道。

    “还用说,当然是陈队长了。你要记下他执行任务时的一举一动,以后等咱们单独带队的时候就用得上了。”



………【第五十八章 意外事件】………

    因为事先把大部分手续办完,所以释天生他们并没有等太长时间,约莫过了十来分钟,李文博带着几人来到库房,把博物馆馆长亲笔签字盖章的出库单交给保管员,于是保管员按照列在出库单上的文物一一取出,至于清点,登记,装箱,封存这些工作自然有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负责处理,释天生他们只需要站在旁边盯着就行了。

    交接无误,在保安公司押运员的保护下,两名工作人员用手推车将十二个转运箱运到博物馆后门的中巴车上。

    一切准备停当,押运队就此出,陈队长带着释天生和谭宇随文物同行,其他人则乘坐保安公司的车跟在后边,两车之间的通信是通过对讲机来进行。

    离开鼓楼博物馆,两辆车按照预定路线向前驶去,可能是他们选择的行车路线比较好,今天的路况不错,一路上基本没有碰到堵车的情况。

    “呵,不错,照这样情况看,大概用不了一个小时就能到地方了。”看了看手表,再看看车外的建筑标识物,李文博笑道,他是一个很健谈的人,不喜欢长时间保持沉默。

    “嗯,差不多吧。”陈队长估算了一下答道。

    “呵呵,这次主题文物展的规模很大,参展文物很多,总件数在七百件以上,时间跨度从先秦到明末,真称得起是丰富多彩。有兴趣的话你们可以来看看。”三句话不离本行,李文博介绍起展会的情况。

    “李研究员,说实话,那些东西真的有那么贵重吗?我看里边好多东西也没什么稀奇呀,就象那个绿杯子,我们那边合作社里卖的玻璃杯比这个漂亮多了,也实用多了,一个杯子彻好茶可以喝半天,那个杯子个又小,样子又难看,怎么就那么值钱呢?”释天生好奇地问道,他到现在还想不明白,这些普普通通的碟呀,碗呀之类的东西怎么就那么贵重。

    “呵呵,如果说这些物品的本身价值的确是算不了什么,现在商店里随便转一圈就能买到更好用,更美观的替代品,但是,如果把时间向前推百年,乃至千年呢?那个时候并没有现在的现代化加工工具和工艺技术,制造同样的东西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不可同日而语。另外,文物本身还记录了历史展的印记,从这些文物上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先辈进步的足迹,再有,古代工匠的高明也是出常人想象,有些工艺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传,比如你刚刚说的那个绿杯子,那叫做凤翡翠琉璃杯,表面看起来似乎很普通,但当倒进水时,杯壁就会浮现出四只展翅翱翔于云层之上的凤凰,而随着倒进去的水颜色不同,四只凤凰的颜色也会不同,有时是红色的,有时是绿色的,有时又是黄色的,千变万化,奇妙之极,我们曾组织相关方面的专家进行研究,但讨论来讨论去,还是搞不清楚八百年前的古代工匠是通过什么方法做到的”说起了自已的专业,李文博是侃侃而谈,说起话来是引经据典,引人入胜,听得车上几人眼睛都不眨一下。

    “哇,李研究员,你知道的真多呀。”谭宇钦佩地称赞道。

    “呵呵,这是我的专业,算不了什么。要说博古通今,知识渊博,那还得说我们馆的馆长。那才是真正的学者呢。和他相比,我差的还远着呢。”李文博笑道。对他而言,刚才说的那些只是研究历史文物的常识,对业内人士而言只是基础。

    “呵呵,李研究员,您可真谦虚。”释天生佩服的说道,他对这种有学问又有修养的人很有好感。

    说说笑笑中,车队快向前,一路畅通无阻,很快便驶出市区,前面的视野渐渐开阔,路边开始出现连片的土地和庄稼,而空气也变得清新起来。

    车开的正顺时,一头黑狗从路边的庄稼地里溜溜嗒嗒地小跑着出来,可能是现马路对面有一头漂亮的母狗,兴奋地汪汪叫了两声便猛然窜了去过,

    “小心!”开车的司机连忙脚踩刹车,转动方向盘,千钧一时刻没有撞上这头了情的黑狗,不过由于车停的太猛,车里的人都不由自主地向前倒去,摞在一起的押运箱也倒了下去。

    不顾自已也是重心不稳,李文博连忙伸手去扶押运箱,所谓事不关心,关心则乱,其实这些铝制的押运箱外壳坚固,内里塞满了柔软的填充物,不要说只是这样摔一下,就算是从十层楼上扔下来也未必有事儿,只是情急之下他根本没时间想到这些,生怕万一文物有个闪失。

    “哎哟!”坐姿本就不稳,加上动作太猛,押运箱虽然扶住没倒,但李文博的腰却被闪了一下,顿时疼的是满头直冒虚汗。

    “怎么样,腰受伤了?”连忙把押运箱重新摆好,释天生关心地问道。

    “是,哎哟,这一下还真够劲儿。”一手捂着腰,李文博皱着眉头说道。

    “文博,伤的重不重?要不要去看看医生?前边不远就是钢医院,一拐弯儿就到了。”开车的司机把车停在路边回过头来问道。

    “不行,还是送文物要紧。我的伤没事儿,就是动作大了点儿把腰闪了,先把文物送到地方,等回来的时候再去医院吧。”

    这一车上装着的东西往少说价值也在几千万以上,多一件事儿就多一重风险,腰疼疼不死人,万一因为去医院而使文物出了意外,自已非得给后悔死了。

    “噢,那你忍着点吧。”司机应了一声,汽车重新向前驶去。

    虽然嘴上坚强,但腰上的痛并不是因他的嘴硬而减轻半分,随着汽车的轻微颠簸一阵阵痛感袭来,李文博头的上虚汗越来越多。

    “李研究员,疼的厉害吧?要不要我帮你揉揉?我们练武的人经常会碰到这种事儿,没伤到骨头的话只要把淤血揉开,让经脉通畅就不会那么疼了。”看出李文博疼的厉害,释天生说道。

    “哦,你会推拿按摩?”李文博半信半疑地问道。

    “呵,李研究员,你就放心吧。推拿按摩我小师叔那可是行家里手,他要是肯开店营业,估计少说能挤倒七八家医院。”谭宇笑道。

    “真的吗?那就试试吧。”离到目的地还有一段时间,腰上的疼感却是越来越重,死马当成活马医,李文博这个时候也没别的选择。



………【第五十九章 释大夫】………

    说干就干,大家一起动手,把几个押运箱摆在两排座位间的空地上,再摘下几个座位的椅子罩铺在上面,这样一个简易按摩床便搭了起来,虽说下面硬邦邦的,而且也不是太稳,不过现在也只能凑和一下了。

    “李研究员,趴在上面吧。”释天生试试临时按摩床,觉得经受李文博的体重还不成问题,于是示意让他上去。

    把衬衫从腰带里拽出,李文博小心翼翼地趴在按摩床上,“兄弟,我这一百多斤交给你了,你可要上点心呀。”临了他还不忘调侃一下儿。

    “呵,放心吧。”笑笑答道,释天生挽起袖子,把两只手合在一起用力搓了搓,轻轻把李文博的衣服再往上抻了抻,将受伤处露出来,只见在李文博的腰上青青的一片,看起来足有巴掌大小。

    “疼不疼?”用手指轻轻在青紫处按了几下,一边按一边询问李文博的感觉。

    “疼;不疼,哎哟,疼。”随着释天生手指的移动,李文博做出相应的反应。

    “嗯,问题不大,和我猜的一样,只是闪了一下腰,没有伤到骨头,把瘀血揉开就没事了。”检查过后,释天生说道:扭伤,摔伤以后不能急着按摩散瘀,正确的作法是先要确认伤没伤到了骨头,如果不明就理便急着按摩,搞不好会使患处伤上加上,对于没有诊断能力的普通人而言,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冰块冷敷,待表面浮肿消退后再采取进一步措施。

    “呵,那就好。”得知没有伤到骨头,李文博的心里塌实了许多,特别是释天生熟练的检查手法还有信心实足的语气,使他觉得这位年轻的保安员是值得信任的。

    查清楚伤处情况后,释天生开始动手治疗,按、摩、推、拿、揉、搓、掐、点、施力时重时轻,手法干净利落,李文博感觉好象有一股暖流从释天生手掌按处释放出来,暖流所到之处热乎乎的好不舒服。

    “好啦”,直起身来,释天生说道。治疗这种小小的扭伤对他而言实在是太轻松了。

    从按摩床上爬起,李文博试着左右活动了一下腰,果然,刚才那种疼痛的感觉神奇般地消失了。

    “咦,厉害啊,这么揉了两下就一点儿事儿也没了,太神奇了。”李文博惊喜地叫道。

    “呵,这算什么。我小师叔学的可是少林正宗推拿术,治你这样的伤还不是手到擒来。”谭宇笑道,他可一直以有这样一位有真本事的师叔为荣,托这位小师叔的福,连他在公司里的知名度都大大增加。

    “少林正宗推拿术?你在少林寺学过艺?”听得出这两位保安都是河南人,而少林寺就是在河南境内,李文博虽非武者,不过少林寺的名字在国内恐怕很少有人不知道。

    “嗯,是的。我在那里学过几年。”释天生答道。

    “呵,我小师叔是在登封少林寺总院学的艺,可不是那种满大街都是的少林武校哟。”谭宇在旁边强调道:就算同样是烤鸭,全聚德出品就是比路边饭店烤制的贵近一倍,何况这是武术。

    “我说呢,太谢谢你了,经你这么一揉,不仅腰不疼了,而且好象比原来更有劲儿了。”李文博笑道。

    “呵,我现在只是暂时把伤处的瘀血揉开,但受伤的经络不会那么快就能好,过一段时间还是会疼的,不过不会象刚才那么疼了。可惜现在手头没有药酒,要不你的伤会好的更快些。”释天生笑道。

    “药酒,那东西药店里就有卖。”李文博说道。

    “呵,药店里卖的那种药酒算什么,天晓得兑了多少水,药力差远了。我小师叔的跌打酒可是他亲手上山采药,亲手泡制的,那可是少林寺不外传的秘方,哪儿是药店里的那种大路货能比的。”谭宇笑道。

    “真的?”李文博对药酒没什么研究,不过他是搞文物研究的,知道民间有许多用现代科技所无法解释的秘技。

    “是的。我从家里带了一瓶到北京,现在还剩下小半瓶。我正打算找时间去药店买些中药再泡几瓶呢。”释天生点头答道。

    “呵,厉害呀,又会按摩,又会配制药酒,你可真是个全材。依我看你可以开家跌打医馆了。”李文博笑着赞道。

    “呵,我也就会治治跌打伤,其他方面的就不行了,对了,你家住的离佑安门远不远?如果不远的话可以顺路去我们公司一趟,我帮你再好好按摩一遍,到了明天估计就能好利索了。”释天生笑着说道。

    “佑安门?,远是远点儿,不过没关系,我有车。那说好了,晚上我到佑安门找你们去。”李文博笑道。很多中国人都对医院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尤其是年轻人,最不喜欢的就是进入医院,平日了生了病宁肯自已到药店买点儿药吃,也不愿意去医院被大夫数落,而李文博就是其中的一个,所以释天生主动提出可以为他疗伤他当然非常乐意。

    “好,那就说定了。”释天生应道。助人为快乐之本,何况是帮这样一位非常有学问的人,释天生也很想从李文博那里多学点知识。



………【第六十章 新玩意儿】………

    天暗下来了,吃过晚饭,释天生和谭宇在操场上散步消食,象他们这样的保安其实过得相当不错,不需要象普通保安那样盯班站岗,没有任务的时候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比起工地的生活好的不是一星半点儿

    “天生,天生,门口有人找!”正散步间,传达室处有人大声叫喊。

    “哎,来了。”知道应该是李文博,释天生应了一声,和谭宇一起来到大门口。

    大院门外停着一辆银灰色的现代车,车里坐着的正是李文博:把文物送到目的地后,完成任务的保安公司人员自然功成身退返回驻地,而李文博则留在那里布置展位。临时分手时,李文博和释天生约好了晚上什么时间继续下一次的治疗,现在他就是来治腰伤的。

    有释天生来接,门口岗哨放车进入,把车在楼后停车场停好,三个人一起回到宿舍。

    “呵,条件不错,比我想象中要好的多。”看看屋里的摆设情况,李文博笑着说道。

    押运队的宿舍是四个人一个房间,此时另外两名室友在娱乐室看电视,屋子里并没有旁人。

    “呵,这儿也没什么好招待的,凑和着住吧。”倒杯白开水递给李文博,谭宇笑着说道。

    “腰还疼不疼?”释天问询问着伤处情况。

    “还有那么一点儿,动作不敢做的太大,不过走道,开车倒是没什么问题,看来你的按摩真的很有效。”李文博答道。

    “嗯,那就好,这次有药酒,再按一次应该就能好利落了。”释天生从床头柜的抽屉里取出一个玻璃瓶摇了摇说道。

    “呵呵,那就太好了。”

    把释天生的床当做按摩床,李文博撩开上衣趴在上面,释天生检查了一下,青瘀还在,不过比下午的时候已经浅了许多。

    把药酒涂在伤处,释天生开始按摩治疗,这一次的按摩床比较稳定结实,能够使上力气,另外还有药酒在起作用,李文博的感觉更加强烈,受伤的地方简直就象是一块烧红的烙铁在来回滚压,于是不由自主地叫了起来。

    “是不是感觉伤处很热?那就对了,这说明药酒的药力已经完全挥出来了。”谭宇在旁边做着说明。

    “呵,这个我明白,不过哎哟,不过,还是真够劲!”李文博咧着嘴答道,知道原因是一回事,但疼痛却不会因为知道原因就有所减轻。

    “呵,你们城里人就是娇气,这么一点疼就受不了了。”释天生一边继续按摩一边笑道,练武的人摔摔打打,磕磕碰碰是家常便饭,如果受一点儿小伤就象李文博这样,那也甭谈什么练武了。

    “啊,没办法,象我们这种搞研究的人除了睡觉,一天一大半的时间都是坐在办公室里研究资料,难得有体力运动的时间,身体是比较虚。”李文博自嘲的笑道。

    “呵,你是该多锻炼一下了。你腰上的肌肉几乎没什么弹性,怪不得那么容易扭伤。好了,应该差不多了。”按摩结束,释天生拿起一条毛巾一边擦手一边说道。

    从床上爬起,李文博先扭了扭腰,觉得没有问题,再哈下腰做了几个伸腰运动,一点痛感也没有了。

    “呵呵,真是妙手回春呀。看来我应该给你搞一个疗伤圣手的扁额给你送来挂上。”李文博笑道。

    “呵,千万别,你就算送来我们也没地儿挂。”谭宇笑着说道。这是保安员宿舍,不是医馆药店,真要挂上那么一块牌子得成什么样子。

    “呵,那倒也是。对了,不知道你们保安公司晚上让不让出去?”一边整理衣服,李文博一边问道。

    “噢,那倒不是。我们是押运队的,原则上只要不耽误任务执行就没关系。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传呼机,公司有事的时候会呼我们的。怎么,有事儿吗?”谭宇问道。

    “呵,你们治好了我的腰伤,于情于理我都要表示表示,嗯这样吧,咱们到迪厅玩玩怎么样?”李文博笑着提议道。

    “迪厅?迪厅是什么地方?”释天生挠挠脑袋问道。

    “呵,迪厅呀?迪厅就是舞厅啊,在那里可以跳舞,可以唱歌,可以喝酒,总之,就是很多年轻人在一起玩的地方。”李文博笑着答道。

    “跳舞那玩意儿我不会呀。谭宇,你会吗?”舞和武虽然同是一个音,但本质却完全不同,释天生武技虽然高强,但说到舞技就完全为零了,尽管他脑中所想的舞和李文博所说的舞本就不是一个概念。

    “你不会,我也不会。不过我在看视上看过,就是一群人扎在一堆,又是扭**又是晃脑袋,看起来就象打了鸡血似的。”谭宇答道。在这件事上,他比释天生强点有限。

    “呵呵,好好的舞厅叫你这么一形容就好象到了精神病医似的。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等你们真到到了那里才会知道多有意思。不过这身制服不行,那里是休闲娱乐的地方,制服太惹眼,会让人误会的。”李文博笑着催道。

    “怎么,去吗?”释天生拿不定主意。

    “嗯见识一下也好。”谭宇好热闹,有人请客,他当然是来者不拒了。

    意见取得一致,释天生和谭宇于是脱下制服换上便装,三个人离开宿舍,坐上李文博的现代车驶出公司大院。



………【第六十一章 迪厅】………

    **迪斯科广场,建成于一九九年年,是北京地区最早的一家迪斯科舞厅,也是继上海,广州之后国内第三家大型**迪斯科广场同前两家迪斯科广场一样,北京**保持了**魔幻般的统一风格,总面场约一千六百平米,光内部装修投入便花了两百多万美元,舞池四周上上下下共有三层,配有不同式样的座椅。一层多为吧台式的高背椅,适合年轻人的口味。二层三层有非常舒适的沙,坐在这里能够静静观看别人的疯狂舞姿,放松自已的神经,把白天的工作压力释放出来。平台的围栏全部由金属制成,除了保护在二三层观看舞池的人们的安全外,锃亮的镀层,别致的场景布置都能让人感受到浓烈的欧美气息,墙壁上是荧光粉的画和字,在室内彩灯的照射下出点点微光,细看起来,似乎还有那么一点抽象派的味道。除了中央大型舞池外,各层还设有包间,不想跳舞的话,三五好友可以聚在这里一展歌喉,至于唱的好坏悉听尊便,当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