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许仙志-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个时辰,便略微的大了一些,只到星河隐去,那一点青光也随之隐去。
    第二天醒来后,许仙揉揉脑袋,还怀疑昨晚那是一场梦境。突然手边触到一本书,拿起来一看,不正是那本精装的《道德经》吗?虽然一看就是难得的古本,但这个秘籍未免太烂大街了,至少也要给本如来神掌什么的啊!
    许仙隐隐约约记起昨晚的事情,那道士似乎在自己脑袋里放了些什么,但就像他背的那些四书五经,都好像知道,但偏偏什么都不知道,实在是头痛。
    “许仙,赶紧到私塾去,晚了先生要骂的。”姐姐的声音传来。许仙无奈的跳下床,匆匆吃过了晚饭,向着私塾走去,所谓先生,不过是个老秀才,人家都是越老起得越早,他偏偏越来越贪睡,所以开讲也晚。也让许仙这样的懒鬼能够多睡一会儿。
    迷迷糊糊的跟着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孩子摇头晃脑,之乎者也。许仙的心思早已放到了千山万水之外。
    “啪”的一声,戒尺狠狠摔在许仙桌上,许仙那是见过大场面的人,自然不会被这等小伎俩吓到。缓缓抬起头,望向老秀才,一副“你有什么事”的样子。
    这老头最恨的就是这种不尊师重道的家伙,气的胡子打颤,道:“把刚才读的与我背一遍,错一句便是一戒尺。”立刻响起无数孩子的窃笑声。许仙缓缓站起,气度雍容,丝毫没有惊慌失措的样子,这让老秀才的心中更为不满。
    许仙做好了挨打的准备,然后曼声诵道:“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许仙初时还有几分艰涩,但接下来,那些词句仿佛一个个跳到他眼前来一样,轻轻松松的读下去。
    老头的眼睛瞪得越来越大,感觉不认识面前的人了,不过才一夜不见,他学生里最痴傻的一个就能倒背如流了。
    许仙背的爽快,心中暗道:“难道道士那一指是加智力的?呸,这又不是游戏。点石成金啊,将我这块顽石也点成金了。”
    他却不知,那简简单单的一指包含了道士多少的心力。人类修士若想成仙证道,必渡三大天劫,那道士已经渡过了两次,但他自知最后一次无论如何也渡不过去,就干脆找一个传人,将自己道门传承下去,将那一点道性直接渡入许仙的魂魄之中,寻常资质上佳的人,要开始修行的第一步也是千难万险,哪像他睡一觉就入了门了。
    但那一指也包含了莫大的凶险,非意志坚定,福源深厚的人,是万万不能用此术的。但好在许仙本是功德深厚之人,才能承受这一指的威力。心有灵犀,一点而通,那一指的名头却是“开窍”。将道门的心法一股脑的印进许仙魂魄中。只是道士传道的时候,担心许仙分了心思,只传了道,却不传法。就好像习武只练内功,招式全然不懂一样。
    夜色阑珊,别了私塾,回到家中,许仙匆匆的吃过晚饭,将今天的趣事同姐姐一讲,博她一笑,连夸许仙开了窍了。许仙自然却之不恭,连说“就是就是”,让姐姐有恼他不知谦虚,责骂一通。
    吃过了晚饭,许仙匆匆回到他的小屋,高兴的嘴都合不拢了,原来自己真的遇到了神仙了。不由对自己脑海中那些东西用心起来,摆出一个五心朝天的姿势,努力修炼。但腿麻了也没练出点什么来。
    许仙气恼,自己的天赋真的这么差吗?人家一穿越不都是学什么会什么吗?又咬着牙练了半天终归是没半点心得。
    最后终于颓然倒在床上,没志气的想:等我娘子来了,让她教我好了。
    夜色深沉,许仙突然心中一动,自己的道士师傅说不定还在那里呢!穿了鞋子就走出去,桥头空空如也,许仙在两边走了两圈,也没发现一个人影。只是觉得自己的眼神明亮,平常看不清的黑暗处,现在也能隐约看清楚了。
    徘徊了一番,许仙心思烦乱,无奈的趴在桥栏上,望着脚下黑色的河水,寂静的流淌而过。秋风同河水一起穿过桥洞,细细的吟唱着一首不知名的歌,千古不绝。只是在这黑色的河水中,隐隐约约,总有无数点亮光闪闪灭灭。
    许仙猛然抬起头,浩瀚的星河闪耀,天地空旷,许仙烦乱的心思一瞬间变的无比的渺小,不值一提。许仙不过百年之身,河水千年不休,星辰万古长存。
    许仙突然有些明悟,所谓寻仙之道,不就是要弃了这俗世的烦扰,同河水为伍,同星辰比肩吗?只是莫说凡人,就是真正的仙佛,同这宇宙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连其中一点星尘都及不上吧!朝生夕死的蜉蝣,不可语冰的夏虫。人跟仙佛的关系就是这样吧!夏虫嘲笑蜉蝣的同时,他自己又是何等的浅薄呢?吾身也有涯,而道也无涯。以有涯之身寻无涯之道,难道不痴吗?
    人们不会知道,现在所谓黑夜,不过是一粒星辰的影子,而太阳即便在黑夜也并未消失。
    许仙大概想不到,前世所学的那些天文知识,到了今生会有如此的运用,特异的世界观,让他比今生的所谓仙佛们更多了一份特别的明悟。无论道佛,所修本质上就是一颗心字,心境通了,万法皆通。
    在黑暗中,一双眼睛正看着这一幕,心中的震撼丝毫不比老秀才的少,他今晚本想最后指点一下这个弟子,先不现身再测试一下他的心性。许仙很没毅力的放弃找寻,颓然趴在桥头的时候,道士还在失望,有种所托非人的感觉。
    但就在刚才,他亲眼看见许仙魂魄中那一点青光突然暴涨,由青转赤,焕发出炽热的光亮,不再游动,而是立在当中,普照整个魂魄中的黑暗之处。
    “太阳星!真的有人能点亮太阳星吗?”道士喃喃自语。他们这一门,称之为“星宿海”,所练的道法也与星象相合,虽然是同样的法门,但到了不同人手里就会有不同道路。而决定这道路就是那一点青光对应的是什么星,是修行第二道大关,“点星”。
    不同的星有不同的功效,却也能分出个高下,最上者,点亮北斗南斗的十四种星。平常者都是其他的杂星。而有极上者点亮紫薇星帝,那是千年难得一见的事情。星即是性,星即是命,第一颗就决定了一生的修行之道。
    而道士的法号是太阴真人,因为他所点亮的第一颗星是太阴星,也就是俗称的月亮。太阴星光亮无比,还要略高于北斗南斗,但最依赖命数,若是月圆之夜,星力最强的时候,就是紫薇恐怕也略有不及,但若是月初月末,星力极弱,最多只有杂星的力量。而道士算准自己的第三次天劫,正是在星力最弱的时候,那却是命中注定,他自己都无可奈何。
    但又一颗星只存在于“星河”的理念中,那就是太阳。星辰是在夜晚,他们门派修行也是在夜晚,点星当然也是夜晚,这时候太阳隐没,正是极阴之时。
    以他们的理念,太阳已经落下了,又怎么可能点亮呢?许仙竟然在第二天就点星成功,这已经是难得的天资了,而点亮的竟然是太阳这种不可能被点亮的星辰。简直让道士自己也有种不可思议的感觉。
    门中也曾有人试图在白天点星,点亮太阳,但是点亮倒是很容易,都被太阳真火焚化当场。所以再没有人试过。
    紫薇也好,太阴也好,日出星沉,日出月隐。你群星之主又算的了什么呢?在太阳系里,只有那个大火球才是主角。
    道士微微叹息:“似乎收了个了不得的徒弟啊!”本来还想指点许仙一下,但现在看许仙魂魄中那耀目的光彩,竟然有几分意兴阑珊之意。自己的指点恐怕反而将许仙引歧路,就悄悄的隐没在黑暗之中。
    许仙则立在桥头,沉浸于那种奇妙的境界中,直到拂晓时分,许仙感觉身体炽热,才回过神来。现在白日里的太阳还不是他所能承受的。
    赶紧跑回家去的许仙还不知道,他已经为他的修行之道奠定下最重要的一步,主星确定,然后就是建立星宫了,但是若将太阳作为主星,群星隐没,又该怎么建立星宫呢?这是道士唯一的担心。却并不让许仙烦恼,一夜悟道,他感觉自己的心神从未有过的开阔,很多介怀的东西,现在都能够轻轻放下,感觉身心都轻松很多。
    现在生活的贫苦他也不是没有烦恼过,还想过抄几首诗词改善一下生活,但对这么一个孩子来说,盛名之下却未必是好事。所以一直犹豫着,但现在的许仙却能够下定决心,就这么安安静静的过自己的日子。未来还长着的,不是吗?
第五章 仙路
    许仙静静的躺在床上,胸口一点赤色,散发出的光芒照耀全身,而此刻他的意识无比清楚。
    脑海中那些东西不再浑浑噩噩,而是恍惚间有几分清楚。那些修行的法门不是文字,也不是图案。文字图案终归还是为了传递某种信息,但在传递的过程中必然造成扭曲和误解。
    但现在许仙感觉,那些道士注入自己脑海中的东西,一个个都准确明晰,却像是直接把那种信息传递给了自己,不借助任何中介,就算是目不识丁的人也可以明白。
    许仙除了赞叹道家法术的神奇之外,对于这些东西更是无比的用心。成仙做佛,大概是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的情结吧!只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然现象能够被人解释,这种东西渐渐被归于迷信,渐渐的消散于现代人的心中。
    但梦中可曾有过这样的情景,竹杖芒鞋,行于名山之中。轻衣长衫,游于尘世之外。踏遍青山人未老,那是何等的逍遥。
    当发现这些都是真的的时候,谁又能不心动呢?许仙也不例外。
    静静的躺在床上,细细地品味着脑海中那些玄妙的法门,他渐渐明白,自己所处的程度是“点星”的阶段。主星确立之后,就该不断的强化主星,到一定程度再建立星宫。但那一点光芒却和任何描述都不相符。
    虽然蚩尤星也做赤色,但蚩尤星带着凶杀血光之意。但却不像自己那一点赤星,虽然光芒微弱,却浩然光大,生生不息。
    许仙想来想去,总是不太明白,只能按着描述的方式上感天象,不断的吐纳。只感到那一点赤星不断的从外界汲取极微小的光点。
    在搞不清楚自己的主星是那一刻的情况下就能吸纳星力,这本来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太阳作为太阳系的主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它的力量即便是在黑夜也起着极大的作用,所谓日光普照,无处不在。
    旁人要引那千万光年外恒星的星光积累星力,而太阳的光芒到达地球却不过是几分钟时间。这其中自然是天差地别。
    不过许仙也感受到,越接近黎明,星力就聚拢的越多越快,但到了真正日出,却又灼热的无法承受,那不是身体上的灼热,而是精神上的灼热。他尝试着抵抗这股灼热感,坚持下去,但只坚持了一会儿,却感觉魂魄似乎都要被蒸发,连忙停下,起身时已经是满身大汗。
    推窗望向天边,只间红霞若烧,东方欲晓。
    许仙隐隐约约间有些明悟,原来自己的主星是天上的太阳,再感觉魂魄中那一点赤光,本来只有小米粒大小,现在却有大米粒大小。明明天快亮的时候才增大了不过一点,现在竟然突然增大这么多,委实不可思议。原来天快亮的时候坚持那一会儿竟然有这样大的功效,如果能在正午修炼一会儿,那岂不是立刻就地飞升了!
    这却是许仙痴心妄想了,如果真在正午修炼此法,立地飞升不可能,自焚倒是真的。平常人死还能入轮回,最惨不过是魂飞魄散,他那样直接连魂魄都烧个一干二净了。不过许仙想想他坚持那一会儿就是这样的苦楚,也不敢强自修炼。
    许仙起来洗洗干净,赶去私塾。虽然实际上是一夜未眠,但却精神矍铄,浑身上下仿佛有用不完的精力和力气。
    先生姓宋,每天都要照料他那几盆花草,许仙来了,老头依然低头浇水,许仙无论是哪辈子都没指望过获得老师们的青睐,也不以为意,只想着赶紧走过去,别人不理睬他,他也没兴趣贴上去。
    “许仙,来了啊!”老头突然冒出来一句,虽然没看许仙。
    “啊?恩,来了,先生。”许仙一愣,赶紧躬身回礼。不知道这老头犯了什么毛病,想走,又有点担心,小心翼翼的问:“先生,您今天没事吧!”
    老头刚要发怒,想了想摆摆手说:“赶紧进去吧。”
    许仙不明所以的走进去坐好,他却不知道,昨天的表现已经被先生看在眼里,感觉此子虽然厌学,但天资却是最好的,自己应该好好将他引向正途才是。他一生屡试不中,也总想教出个厉害点的徒弟。
    但科举取士,那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比前世的高考还要难上无数倍,又谈何容易。但凭着“过目不忘”四个字就占了天大的便宜。
    科举分为童生试,乡试,会试几个步骤。前面所考的大多是书上的东西,只不过翻来覆去,相互交杂,没有一个好脑子是不行的。
    童生试过了就是秀才,而大多数读书人一生就卡在乡试上,过不了就永远是布衣之身。手不能提,肩不能抗,又大多瞧不起行商做买卖的,只能潦倒做个教书先生而已,好一点的能去做个师爷,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这么说的。正是个谁都瞧不起的穷酸秀才。
    但如果能过了乡试,那就是举人老爷,就算无官无职,也可以见官不拜,每年还能吃国家的俸禄。乡里都要攀附的,而许仙过目不忘的本事让他过乡试如探囊取物一般。
    宋老头美滋滋的想:那时候我就是许仙的授业恩师,还不人人敬服,就算屡试不中也算是我时运不济,而非学问不行。所以对许仙就亲切起来,只是爱惜面子,一时还拉不下脸对许仙太好,但心情早就改变了。
    于是乎,许仙今天过的就十分奇怪,先生时时点他回答问题。让他颇有些受宠若惊的意思。不过他现在神思清明,过目不忘,回答问题也是倒背如流。倒让宋先生越看心中越喜,当作得意门生一样。
    小小的私塾里,朗朗的读书声。
    许仙还是不爱读书,只是过目不忘的本事慢慢传遍开来。有时候姐姐回来,还会高兴的说今天买菜谁多给了颗葱,哪个有夸许仙了。连洗衣场的工头也不再多加刁难。
    许仙就笑笑说:“一颗葱怎么够,我今天把《左传》也背下来,让他们明天给你两颗。”许仙的姐姐就笑着说好。
    只是也有些许烦恼,许仙姐姐本来已到了婚配的年龄,只是带着许仙这个拖油瓶,长的也只是周正,高不成低不就,就迟迟没有婚配。现在许仙神童的名声一传出来,钱塘县的媒婆就一起挤过来。
    许仙姐姐一概推拒,那些媒婆见说好的不行,就难免有些讥刺之言,结果被许仙姐姐持着门闩统统打了出去。市井之中,家里没有男丁,如果不泼辣些,早就让人欺到门上了。
    许仙好笑问道:“姐姐怎么不选一选。”
    “有什么好选的,不是瞎子就是瘸子,像什么王公子,张先生的,家里连小妾都不知几房了。去去去,你个小猴子别管我的事儿,把你的书读好了,将来做了状元,我也跟着封着诰命什么的,就不枉我吃了这么多苦。”她识字不多,文化有限,说出来的话都是直来直去,但那心肠比那些学富五车的人不知道要好多少。
    许仙无奈苦笑,哪有说的那么差劲,里面也有好人家的。许仙后来才知道,姐姐本就有个追求者,不过只是个寻常的小捕快,也是贫苦人家。许仙心中一动,原本的剧情,许仙的姐姐不就是嫁了个捕快吗?虽然没有大富大贵,只是小康之家,但却是和和美美的过了一辈子。那样就是最好的结果吧!
    宋先生近来也颇不痛快,竟然有人想跟他抢学生,许下了许多好处,不但不收学费,还包吃包住。虽然被许仙婉拒,但还是把老头气的不轻。不过对许仙倒是加倍的和颜悦色起来。
    成为香饽饽的许仙就这么过他平静的日子,每天的修行是必备的功课,对这件事他可比读书要上心的多。每天都感觉有所增益,虽然不大,但总感觉自己有些变化。
    这种变化缓慢而微妙,就好像蛹中之蝶对于展翅高飞的等待,之前的无数个日日夜夜里,蝶的美丽无人得知,甚至连蝶自己都不明白吧!
    只是当蝴蝶展开双翅飞向蓝天的时候,可还记得那蛹中的自己吗?是毫不留情的捐弃呢?还是对着空蛹留下一丝怅然。
第六章 人道
    许仙信了师傅的话,自己的天资不好,不会有什么大的成就。但他并不在意,他本不求什么成仙做佛,只是本着自己的兴趣一步一步的修行而已。就算没什么结果,也可以强身健体不是。
    却不知道,这种随遇而安,无欲无求的心境正合了修行之道,他实际上的进境倒也不慢。只是他孤身修行,没有做比较的对象,就总以为自己是那慢的。唯一可以借鉴的就是看的小说里那些穿越人士,哪个不是一年半载的功夫就飞升仙界,无敌于天下了。
    他的主星是太阳,星宫无从建立,就只是一味的强化这颗主星。
    几年的修行,这颗星有珍珠般大小,赤色的光芒也越来越强烈,隐隐透出一丝金光。本来瘦弱的身体,几年时间里竟然变得格外强健,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还要大上两三岁,已经是个朗朗的少年了。
    童生试是县里举行的,县令做考官,许仙这些年已经颇有神通的美名,凭他过目不忘的本事,写出来的东西虽然不能说是花团锦簇也是有板有眼,一个童生试自然难不倒他,轻易考中。虽然名词只是中流,但凭他的小小年纪又是声名大噪。
    毕竟这么年轻的秀才可不多见,宋先生那是老怀大慰,发榜那一天许仙的姐夫做东请他喝酒,老头又哭又笑,喝的酩酊大醉,直夸许仙是文曲星降世。
    只是许仙一边搀扶着老夫子一边心想:您老人家这可是搞错了,我儿子才是文曲星降世呢!
    只是想到文曲星下凡的儿子,许仙就不由气闷;如果没这个儿子,白娘子还不一辈子被压在雷峰塔下,而许仙就真的吃斋念佛度日。
    在本来的剧情中,许仙可以说是个废人一样,除了心肠好点,基本上什么忙都帮不上,还净添乱。今天被吓死了,明天怀疑自己的老婆啦!简直就是生活不能自理。
    而白娘子照顾这个废柴简直费尽了心力,闯地府、盗仙丹、斗妖魔、漫金山,最后还被压在雷峰塔里。
    本来应该报完恩就走白娘子,却一直没有离开。穿越后的许仙怀疑,以前是不是白娘子母爱泛滥,感觉自己一走,许仙就活不下去,才宁可放弃她千年的追求来照顾许仙
    不过这些东西现在的许仙都无从测度,只是感觉自己总要显得有用点,才对得起那个女子的一番深情,才不算辜负这一段命中注定的情缘。
    科举无疑是最适宜的一条道路,别说在官本位的古代,就是在现代社会里,公务员也是香饽饽。只要中了举人,立个门户,过个小康生活就不成问题了。别想原来的许仙似的,明明家里有个法力通天的老婆,但到外面见个芝麻绿豆的小官都跟孙子似的。
    这样也避过了同白娘子结亲后的第一遭劫难。那时候就是许仙想要自立门户,结果没钱,用了小青盗的库银,被发配姑苏。如果许仙能够自立,又何苦这一遭呢?
    现在的许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了做一个更优秀的小白脸而努力着。
    ————————————————————————————
    浩浩荡荡的钱塘江水自西南而来,拐个小弯复向西北而去。奔流不息的江水每年总有几日翻涌。那就是天下闻名的钱塘江大潮。
    每逢这时候,本来清净的钱塘县就变得纷扰起来。天近正午,天边一道白线涌来,游人聚在岸边高声赞叹。只是那潮水在远处还不觉得,但到了近处,铺天盖地而来,又猛烈的拍打在堤坝上发出惊天巨响,真是动人心魄。
    游人都站在安全处,但到了大潮来时,还是纷纷躲避,等到潮水退去,又再一次围上来,虽然明知无事,但到下一次却又难免心惊胆战,不由自主的躲开了。面对天地之威,人力的渺小显露无疑。
    只是人群躲避之时,总有些少年郎性子执拗不肯躲开,任凭水花水雾溅湿衣衫,方显得自己勇武过人。虽然也是面色苍白,但总会大笑几声,故做豪爽。每每引得那些出来游玩的姑娘小姐发出惊呼,心中不由更加得意起来。
    这时一个少年从湿滑的堤坝上匆匆走过,身边滔滔的江水却似完全不放在心上,容貌只是平常,却带着一种质朴洒脱的味道。旁人看的担心,劝他赶紧下来,若是一不小心跌下去那就完了。少年回头善意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却并不多做理会。
    这少年正是许仙。
    今天宋老头安排了一桌饭局,要见一个什么学政大人,本来算好的时间,却没想到街上如此拥挤,只有这堤坝上走的还能快些。至于这大潮,他年年都要看,却不像那些游人那么惧怕,刚好取巧,走了个捷径。
    望江楼正是观潮的最佳之处,每年这时,只有提前订下雅座,才能在二楼占一个位置,不必和旁人拥挤,轻轻松松的饮酒观潮,只是这位置自然也价钱不菲。
    一个中年人站在望江楼上,看着滚滚的潮水,不禁叹息道:“浩浩荡荡,横无际涯啊!当年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在这钱塘,现在世事变迁,只有这江水不改啊!是吧,老师。”
    “是,是。”旁边一个老者连忙点头赞同,想要说几句风趣的话,但到这时候偏偏说不出口,面前这个人早已不再是吃自己戒尺的顽童,而是身系无数民众的上官大人了。虽然是叙旧,自有一种不怒而威的气势。他这种升斗小民,话未出就馁了。
    这位王大人是杭州府新任的学政大人,恰逢钱塘江大潮,就来观潮。县官作陪,王大人是官宦世家,幼年曾随父在钱塘县生活过一段日子,恰好就学于宋先生,虽然不过短短一年,但王大人念旧,就点名让他来作陪。
    其实这种启蒙老师,同学生之间并无多少情谊可言,不过是一方出钱,一方出力而已。
    衙门里来人说的时候,老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询问了一番,再三又回忆了半天才想起来自己还教过这么个学生,不由欣喜若狂。
    许仙的姐夫也是衙门里的人,知道这件事就请宋先生带许仙去见见世面,宋老头考虑一番后,觉得是个机会。那王大人刚好也想见识一下钱塘的后进中的佼佼者,才有了此事。
    “老师,那个许仙到了吗?”虽然是询问,但目光隐隐有了责备之意。古代最讲礼数,特别是官场中人,更是如此,小人见大人是万万不能延误的,如果恰逢上官心情不好,问个不敬之罪也没人能说什么。
    身边的长随立刻道:“还没有,大人。“
    “快了,快了。”老头一边擦汗,一边替许仙圆场,心中也是急得不得了,恨不得将许仙狠狠打一顿才解气。
    而此刻许仙心中又怎么不急,潮水虽然险恶,但只要小心就是了,人间这些门道,一旦触犯了,却比潮水还要险恶的多。能中的也让你不中,不过是人家嘴皮子一翻的事情。
    由于他那个师傅只交给许仙最根本的道法,又说许仙天资不行。许仙修行数载,积累下深厚法力,却没有施展的法门。而那道法却是以练魂为主,强身为辅,结果许仙也没感到自己有多少特异之处,还是想靠着科举混口饭吃,等着认识了白娘子就离法海远远的,然后舒舒服服的过完这一生就是了,却没想着成仙做佛。
    既然要走这人间道,就要遵人间的法则。
    许仙紧赶慢赶,好容易挤过一群诱人,才微微松一口气,望江楼就在眼前,现在还不算晚。
    许仙正想一鼓作气的赶过去,却见前面围着一群人,许仙只想低着头赶紧走过去,但耳朵却是闭不上的。众人的议论声传入许仙耳朵“太可怜。”“又是这李四。”“真是可恨。”
    许仙本来沿着人群的边缘走过去,此时叹口气,自言自语道:“罢了,罢了,赶紧了结就是了。”就这么推开人群,向着核心走去。
第七章 不平
    “干什么呢?”“后来的站后边。”被许仙挤开的人顿时发出不满的言语。
    许仙仗着年轻力壮,也不管这些抱怨,只是向前。直到感觉身前一空,来到人群中央。见一个卖鱼的老汉向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苦苦哀求,这汉子正是钱塘县里有名的地痞李四。
    许仙早已在人群中将事情听的明白,这卖鱼的老汉桶里的鱼跳出来,打在这李四身上又溅了他一身的泥点子。
    这样的事儿,寻常人不过是自认倒霉,那苛刻的也不过是骂几句。但遇到李四这种无理也来事儿的混混,那简直跟天塌下来一样。说自己这衣服是如何的金贵,硬要老汉陪他二两银子。
    这老汉卖一天的鱼也收不了二两银子,哪里有钱有钱赔给他,只能跪在地上一个劲哀求。这李四平日里横行乡里惯了的,难得有机会如此有理有据的敲诈别人,当然不会轻易的放过。
    还大大咧咧的向着四周作揖道:“大家可都是看见了,这可不是我李明德挑事儿,是这老头儿的鱼粘了我一身腥气,我这身衣服别看着不起眼,那可是上好的料子,而且京城里的大师傅订做的,要他二两,我可是赔钱的。”
    大家都素知他为人,谁会信他的,但平日里都畏他如虎狼,不敢和他争辩。有那不明所以的游人想说话,让他三角眼一瞪,都缩了回去。都只是低声议论而已。
    “李四,你这衣服还是去年坑老王家裁缝铺子的布料做的,现在都没给钱,还好意思说是京城里的大师傅做的。”一个声音突然压过众人的议论声。全场为之一滞,看客们更加起了兴致,仿佛这比那大潮还要好看的多。
    李四眼睛斜过来一看,十几年的乡里,谁不认得谁啊。“我道是谁啊,原来是许家的傻小子,赶紧滚回去吃奶吧!别耽误你爷爷的事儿,滚滚滚滚滚。”
    眼中的凶光直直的逼过来,但落在许仙清澈明净的眼眸里,却丝毫没有面对普通人那种效应。
    许仙只想赶紧把事情解决,也不理会那些污言秽语。“衣服脏了,人家帮你洗干净就是了,你那身衣服就是做新的也用不了半两银子,更何况还是旧的。做人是要讲道理的。”
    “你他妈的,还敢教我做人的道理,别以为有个当捕快的姐夫老子就不敢动你,你叫声四爷老老实实的滚蛋,否则老子废你一条腿,看你怎么科举。”李四说着从腰间掏出一把牛角刀,闪着寒光。
    “啊!”人群发出惊呼,立刻有散开一大圈。认得的纷纷相劝。
    二人都是钱塘县的明人,只不过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