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重生贾母荣华录-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情,就更好了。

贾敏把自己的打算跟丈夫一提,林海自是十分赞同。作为一个开明的男人,他很是赞赏荣府教育孩子的法子,尤其是女孩儿。

却说次子和女婿同科全都高中,荣府自然要宴请亲朋好友。男人们在前面觥筹交错,女人们则说着轻松却一点都不简单的话题,比如明年又是新一轮甄选女官的时候了。

不过贾史王薛四家,再加上个甄家的女孩子们至少得等到下下回,才有人够了年龄。

不过荣府和史家都自恃身份,这么多年都没动过送女入宫的念头,可这两家偏偏有爵位有实力还有体面,进宫面见太后、皇后求个恩典,可并不是难事。

于是几家太太便着力奉承起来,只想史令仪进宫后能探听些消息告诉她们就好——当然,必有回报了。

史令仪重生过一回,知道如今让不少人家趋之若鹜的皇子们在今后竟有泰半都不得善终,作为他们的妻妾,只能享受短暂的荣华岁月,之后……要么陪着圈禁,要么便是在痛苦与惊恐中早早离世。

即使这一世,荣府改变了自身的命运,但皇子夺嫡这场大戏仿佛是注定的一般,迟早都会上演。

不过她前世的二儿媳王夫人此番相求,还是让史令仪感慨了一阵:甄元春打算进宫为自家搏出份“荣宠显贵”来,既然目标已定,自要早作打算。

王夫人客气至极,“我们老爷想着,元春能在皇后娘娘身边长些见识就最好了。”抛开同乡,甄应嘉还是北静王的门生,这个关系也的确能让她试探着提些要求,成不成当然另说。

史令仪直截了当道:“这要看你们元春的造化了。”

王夫人也有眼色,见状忙道:“只想请您帮着看看皇后娘娘身边都是何等女官。”

皇后身边的确不要出身高贵的女官,因为女史除了到了年纪放出宫,便是让圣上以及皇子们收用,鲜少有人做得成正室,除非立有大功劳。

只是,就算摸不到圣上的边儿,也可以伺候太子啊,这就是甄家夫妇俩的打算……

作者有话要说:甄元春和宝钗都会进宫,所以她俩免不了也得比一比,不过保证她俩不会是一个丈夫。

………………………………………………………

截止至四十一回的人物名单:

荣府:

贾赦与水凝夫妇共有一子一女,长子贾琏,长女贾瑛(迎春)。

贾政与王咨夫妇共有二子一女,长子贾珠,长女贾瑗(元春),次子宝玉。

贾代善庶弟的女儿,嫁给了薛家二公子(也就是宝钗的二叔),育有一子一女,即薛蝌和薛宝琴。因为薛二公子在四十多岁的时候中了进士,做了官,所以宝钗因此做了女史,而非以宫女身份进宫。

宁府:

贾敷柳氏夫妇,一子,贾珞。

贾敬张氏夫妇,一子,贾珍。

甄家:

甄应嘉与王夫人夫妇,一子一女,长女甄元春,长子甄宝玉,另有庶出儿女,甄探春与甄环。

其余人物都与原著相同或近似,就不一一列出了。

☆、第42章

想攀高枝儿;也是人之常情。

张家若非因为恭王;也就是先帝的十皇子;无论如何不会有今时今日的风光,虽然因为“太出头”,而让圣上削过几回,可比起送女进宫之前的情形;还是发达太多了:当年张家可是连刺史都没出过一个;而恭王生母进宫得宠并生育,如今恭王的娘舅可是正经的堂官了。

再说就算一时艰难些又如何;只要恭王不倒,张家便无人敢轻侮,也总有爬得再高些的那天。

有这样的人家做实例,不怪京里那些四五品官员连同他们的妻女动了心思——到了三品就是堂上官;而从四品到三品对大多数人来说就是一道天堑,终其一生都迈不过去。

不过他们还可以照搬张家的青云路……

大约从甄应嘉三年之前,中了进士,却没考中庶吉士,只得外任知县时始就开始仔细谋划了:正所谓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如内阁,甄应嘉深知只靠自己拼搏八成前程有限,必须借股东风才能“豁然开朗”不是?

依史令仪的眼光看来,甄应嘉夫妇灌注在女儿元春身上的心血一目了然。纵是京里堂官们的女儿也未必比得过甄元春的气度和谈吐,又容色娇美,身段窈窕,既然非要进宫搏一场富贵……可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又不是我的亲孙女亲外孙女,真犯不着拦着。

史令仪痛快地点了头,“我尽力而为,万一不成你们也别怨我。”甄元春约莫十二三了,明年参选正合适。

王夫人连忙起身,满面笑容,“婶子这样说,可是折煞我了。”贾史王薛四家的老太爷当年曾以兄弟相称,王夫人称呼一声“婶子”倒也妥当。

得偿所愿如此顺利,王夫人神清气爽,又客套了一阵发觉史令仪微露倦意,便主动告辞,离了荣府花园里最气派也最精致的凉亭。

在长廊另一端闲坐的王夫人长姐,薛姨妈等来了妹妹满面春风地坐回她身边,左右没外人,便轻声问道:“应了?”

王夫人应道:“可不准了。”又由衷道,“那位看着对谁都不冷不热,倒是个好说话的慈善人。”说着,又附耳在亲姐姐耳边,“求了这么多人,也只有这位给了准信儿。”

其实王夫人还曾走过丈夫甄应嘉座师北静王的门路,北静王这边大门是进去了,可北静王妃就是慈眉善目,无论怎么许诺奉承,人家依旧八风不动。至于其余进宫还能说得上话的诰命,就不是王夫人能结交得到了。

薛姨妈恭喜了妹妹两句,心里却在琢磨宝钗的前程:她忖度过丈夫的心意,大约也是想让女儿进宫,就算伺候不了贵人,也能跟贵人攀攀交情,女儿若是当了女史就是正经有了官身,出宫求配也容易得多,将来也好提携她兄弟。宝钗比元春还小上两岁,本来明年也可候选女官,只是同年参选,像是自家跟妹妹打擂台似的,等上三年也使得。

再者,姐妹俩先后去求荣国公夫人,还显得贪心。

只是想到自己的长子薛蟠,薛姨妈不由一叹,再疼爱这个儿子,也知道这孩子不成器。

却说院子里甄元春、王熙凤以及贾瑗正说着话,而站在花丛边的宝钗与宝琴姐妹含笑望着她俩。

托妹妹宝琴的福,她比表姐王熙凤和甄元春更常来荣府做客,宝钗对此颇为感激,她更是早早便知道了父母意愿:希望她进宫或是嫁入豪门,除开皇子们,宁荣两府的男孩也的确是极好的选择。不过心思细腻的宝钗自然也看得出,宁荣两府的少爷们待宝琴更亲近同时也随意一些。她该用什么法子,让他们对自己另眼相看呢?她思来想去,觉得还是该从贾瑗贾瑛姐妹这儿入手,与这姐妹俩稔熟,与她们的哥哥也有些往来可不就水到渠成了?当然……宝钗笑容渐深:黛玉与湘云也不该忽视。

而前方不远处,察觉宝钗目光的黛玉也微微一笑,拈着开着鲜花的矮枝儿遥遥回礼。之后,黛玉便顺着自己心意,往假山处走去,她刚绕过山石,想在湖边凉亭坐一坐,宝玉简直如影随形似的,这就寻了来。

表兄妹两个一个七岁,一个六岁,肩并肩坐在一处,两个人贴身的丫头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因为年纪小,这两位“玉儿”在二少奶奶房里吃饭时,也是这样随意坐着,所以她们任由两位小主人说话,只求别因为玩耍跑跳而闹出岔子就成。

只是这回略有些奇怪,宝玉沉默了一会儿,才问,“妹妹,我要走了。”

她这个宝玉哥哥偶尔会说些奇怪的话,黛玉早都见怪不怪了,“你要去哪啊?”

宝玉想了好一会儿,答道:“不知道。”

黛玉又好奇道:“你怎么知道要走啊?”

后面的事情对于六七岁的男孩儿女孩儿有些复杂,宝玉嘟囔了半天,却怎么也说不清楚,急得他连小眼圈儿都跟着红了。

直到贾琏与贾珠兄弟也寻到院子里来,又问又猜还带自己琢磨,才算勉强弄个明白:原来宝玉的乳母,有亲戚在甄家,宝玉听了一耳朵闲话,就以为他父亲考中了进士,就要向甄家叔叔一样,带着妻儿一起离开京城,过上好几年才能回来,而林妹妹的爹爹也是如此。

一想到见不到林妹妹,宝玉便万分难过,他这才特地跑到园子里寻林妹妹,告诉她他们即将要分别,他极舍不得妹妹。

没有长辈的溺爱,宝玉依然温柔宽和,无论是对小姐还是丫头,也像前世那样对正经的仕途经济不甚感兴趣,还甚至有些不屑,却并不任性,也鲜少不听话。

不过黛玉在听懂宝玉哥哥的意思之后,却道:“我爹爹和娘都不走啊。宝玉哥哥,你想得太多啦。”

宝玉却是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那我也不走了!”

怎么向六七岁的弟弟妹妹解释姑父身为今科探花直入翰林院,而自家二叔或是父亲则要考过庶吉士才知道离不离京呢?贾琏与贾珠兄弟俩一时面面相觑。

几棵梅树之后,宝钗却望着他们兄弟,若有所想。

其实,宝玉真的不必烦恼,因为他爹贾政顺利了进入翰林院,和妹夫林海从同窗变成了同僚。

荣府看似样样如意之际,一墙之隔的宁府内书房,贾代化与贾敷父子也在说话。

贾敬的学问与贾政还在伯仲之间,贾敷更在这两个兄弟之上,只比林海略逊一筹。而贾代化与贾代善兄弟更是早早就商量好,这一年安排贾政与林海参考,贾敷与贾敬下一科再来。原因无他,贾家人一次全都“上阵”,学问最差的贾敬没准就要落第。

像宁荣两府这样以军功起家的勋贵,当他们表明自己的忠君之心,愿意交出兵权,整个家族都由武向文,圣上自然乐见其成,也不会吝惜赏赐——即使贾家两代人全中进士,还是远远不及那些诗书传家的文官家族。可是,圣上却是有偏好的。

比如谦和的林海,圣上钦点了翰林院编修,这些日子便时常面君;贾政为人敦厚,却也能简在帝心……贾代化眼力不错,知道儿子贾敷足以入圣上的眼,至于次子贾敬,他却是不想再提了。

话说这么多年来,忠顺王府门下那位大将在北疆甚至没能笼络住过半的将领。其实,这个位置本就是荣府与忠顺王府暂且妥协的结果,于是这位门下大将就任北疆上将军之时比起前世早了数年,因此资历不足,不能震慑住众将;而荣国公回京又步步高升,深得两代帝王的信任,他留在北疆的旧部如何能随随便便就能让忠顺王府的人说服买通?

怎么看都是继续跟着荣国公才更有前途!枢密使乃是三朝元老,德高望重,可是老爷子都七十多了,而荣国公才刚五十出头。

也正是借着荣府的威风,宁府也是蒸蒸日上,只是贾代善与贾赦父子一直低调收敛,而贾代化与贾敷更是闻弦歌而知雅意,唯独贾敬在受到父亲敲打后,仍旧不安于室。凭他宁府二公子的身份,他的确帮恭王争取了若干年轻的军官,平时亦和南安王世子也有些往来。

不止是贾敬,连他十多岁的长子贾珍……在母亲的溺爱之下,有些无法无天了。居然因为好奇,而强命小厮带他“游览”了一番南馆子,至于~勾~栏就更不说了。

而贾敬与张氏夫妇听说,除了教育了一番,更是由张氏赏下了两个娘家~调~教过的娇俏丫头,给儿子做通房。贾珍自此心思便再不肯放在读书骑射之上,只是和堂兄弟们一起在荣府跟着先生学习时他也不敢造次罢了。

贾代化一直冷眼旁观,还劝慰妻子史氏,儿孙自有儿孙福,实际上他是真的打算不再照拂次子了,而这一回,他更是要提早吩咐长子,并现下就着手压制住次子,最起码别给敷儿惹麻烦拖后腿。

父子刚说上几句体己话,就见史氏青着张脸闯进门来,说话都有些气喘,“老爷去瞧瞧!我是管不得了!”

原来贾珍借口身子不舒坦而逃课在家,他跑到自己的书房,吩咐一个丫头与小厮当着他的面演上一场活~春~宫,不知他是不是也想参与其中,正要“提枪就上”的时候,被他的祖母抓了个现行。

贾珍脾气颇为暴躁,因此他的命令下人不敢不听,可说句良心话,十岁出头的少年更多的还是好奇,他那处地方想正经使唤,还得等上两三年呢。

挨了祖父结结实实一椅子,肿了身子的贾珍哭丧着脸,老老实实地在祠堂里跪着。

而贾代化在书房里把书案拍得梆梆响,“谁家姑娘厉害,给我速去打听,我要找个厉害的媳妇儿制住他!”醋缸最好!

贾敷的长子贾珞的婚事早就定了,对方是内阁学士的嫡长孙女儿,因此如今就给贾珍说起媳妇也是顺理成章。

厉害的姑娘当然有啊,王家的大姑娘王熙凤就是。

史令仪听到宁府有意与王家结亲时,惊讶不已,之后还不由叹道:“什么缘分!”

贾代善眼皮都没抬,“我看他们还挺合适。”荣国公派了人随便一查,就知道了王家大姑娘的本色。

宁府刚和王家换了庚帖,甄家也在举家喜悦,甄元春果然中选,做了东宫的女史。

作者有话要说:三点半爬起来写,五点收工~~

………………………………………………

我真觉得贾珍和王凤姐某种程度上还是挺配的。

能伺候东宫不算啥,获得东宫的宠爱,才能勉强算得上春风得意啊~~

☆、第43章

元春能入选东宫;还真全是史令仪的功劳。

进宫向皇后请求;让甄元春留在中宫,这不是给皇后添堵吗……史令仪晚上就跟丈夫说了实话:“我真舍不下这个脸。”

这话难听理却不糙;贾代善也道:“意思到了就得了。”说完,翻个身就搂住媳妇睡觉了。

其实重生之后;史令仪自觉最长进的地方就是在朝政党争夺嫡以及用人之上,都有了些独到的见解;即使只是懂了点皮毛,也知道了哪些就是雷池,最好连目光都别往那里停留。

行事时就算有一二不到之处,还有这个一肚子鬼心思的狐狸丈夫保驾护航,他长寿就比什么都要紧,史令仪便往丈夫怀里贴了贴。

谁知在被窝里;贾代善偏用脚丫上的两根脚趾在媳妇腿上夹了一下。还真是巧了,那地方在艾灸时正好不小心烫伤了一小块肉,气得史令仪连踹丈夫两脚。

等她进宫,跟皇后聊起女官候选时也提了下甄家大姑娘,史令仪诚恳道:“甄家这姑娘我也见过,知书达理,这一家人刚回京,便求到我面前,只说别放到那宫里就好。”

这世上谁能没有几个不对付的人家?如今宫里还真有位有宠但无子的妃嫔娘家跟甄家不太合得来。不过这位贵人都快四十了,估计今后也生不出来了,所以甄应嘉并没怎么放在心上——后宫敢把手伸到朝堂上,可注定没有好下场。

史令仪却专拿这位贵人说事,只为大大方方地向皇后求恩典。皇后一听,这要求也不过分啊,便点头应了。

荣府上下都是“帝~党”,只要太子别故意得罪折辱,他们就会自然更倾向于太子。再说荣府可从没表示出要送自家的女孩进宫的心思,这样懂分寸知进退的人家,皇后定是要成全他们的。

虽说皇后不是什么长袖善舞、能说会道的人物,却胜在脑子清醒,目光精准:圣上身子康健,这会儿别说是其余皇子,就连太子拉帮结伙收买笼络文臣武将,乃是圣上大忌。

因此,这些年二皇子招兵买马的架势一摆出来,皇后就知道这孩子成不了大气候,不仅全无紧张之意反而轻松了不少,暗地里更劝界儿子:不要急躁,这天下都是你爹的,他答应给你,你才能拿走,不然……且等着看看你二弟的下场就知道了。

可惜贾代善与史令仪夫妇不知道皇后这番举动,否则单看在这位睿智又有远见的皇后身上,也会多与太子亲善一二。

等采选的旨意下来,甄元春入选东宫,连甄家人在全家欢喜之余都承认荣府的确面子够大。之后,甄元春便带着父母的殷切期盼以及一大卷银票,在兴奋与不安交织之中,踌躇满志地步入森严的宫中。

随后的一年里,北狄犯关比以往频繁了许多。本来北疆平静了多年,北狄也休养生息,国力恢复得差不多,便想着要再惊起些波澜了。

先帝是个守成明君,却不善兵事。

今上则允文允武,少年时便显露才华,深得太祖皇帝喜爱,如今又登基多年,正趁着国库丰盈之际大展拳脚——顺便把西边那几位桀骜的藩王也拉进来,若是他们真能幡然悔悟就接着当一家人,若是……正好借着北疆大军迎战北狄之机,削了他们的爵位、兵权和封地,还能以儆效尤。

于是身为枢密院副使的贾代善这些日子早出晚归,偶尔还要在宫中留宿。

而圣上劳累了一整天,也想松快松快,便去了跟甄家不大对付的宠妃那儿。宠妃一副受宠若惊、险些泪光盈盈的模样恰好取悦了圣上,在她亲手替圣上按揉解乏的时候,还轻声道:“留宿宫中,也不知那几位大人安歇得如何。”

皇后还在,这些“琐事”还真是不劳你这位妃子操心,圣上却也不明说,只是闭目静听。

这位皓齿星眸又冰肌玉骨,偏偏脑子一向不甚灵光的宠妃断断续续地告诉圣上,她觉得不好让几位重臣孤枕难眠……

圣上微微一笑,没搭理她:如今在家里宴请宾客,席上都不大用自家的丫头伺候而改为小厮,就是不想给各家太太们添堵,也省得到时候说不清。

圣上转念一想:甄家那姑娘进宫了?你想让我把她赏给贾代善?这主意要不是你自己想的,就是跟你有仇的人出的。圣上忍俊不禁,身边聪明人太多,偶尔来个傻瓜就显得这般有趣。

荣府里史令仪却有些孤枕难眠。

前世丈夫常年在边疆驻守,回京没过几年就撒手人寰,史令仪约莫有一半人生都在守寡,按说早习惯了孤单一人,结果丈夫头一天不在府里,不在她枕边,她就一整夜都没能睡熟。

早晨过来请安的儿媳妇们一瞧:婆婆一直坦荡,连黑眼圈也没心思掩饰。妯娌俩心中默契,赶紧去搬小姑这位救兵吧!

贾敏带着一双儿女一同回到娘家,先打发女儿黛玉去和哥哥姐姐们一块儿读书,刚两岁的儿子铮哥儿让她哄睡了丢在暖阁,她就坐在母亲身边吃着核桃、花生和榛子,边吃边感慨,“还是娘这儿舒坦。”

女儿吃炒货的“咔咔”如此清晰,史令仪佯怒道:“别咬这么响。”

贾敏闻言,还往母亲那儿凑了凑,“咱们娘俩说说话,娘就不烦啦。”

她明知母亲心情不佳的缘由,却还敢调侃一下:她和哥哥们自小就看着爹娘如何相处,各自成亲之后,从爹娘身上学来的法子一股脑儿全用在了妻子、丈夫身上,而后兄妹三个日子都过得很是滋润。

话说甄元春如愿进宫,薛家果然也步了甄家后尘。

贾代善的侄女儿,薛蝌与宝琴的母亲先来打了头阵,她其实也是硬着头皮上阵,当着一向偏疼她的伯娘更是毫不掩饰,“宝钗的出身差了些,想进宫做女史定要捐官,宝钗的父母倒是不吝惜钱财,只是……”

史令仪笑问:“没门路?”

侄女儿却讪讪道:“可不是。”

“你们可是舍近求远了,让薛二爷考中比什么不强。到时候哪怕捐官,也不能轻易小瞧了薛家。”

侄女儿瞬间露出惊喜之色,声音都有些颤,“多谢伯娘!”

史令仪轻声道:“谢我做什么,你最该谢你大伯。宝钗丫头的事儿……还是那句话,成不成的我可不敢担保。”

贾史王薛,再外加一个甄家,史家过得很好自不用提,剩下那三家里也只有王子腾与薛二公子能入得贾代善法眼。不过天下有才的人多得是,荣国公可没有那副好心肠无缘无故地就要提携一把,所以得益的也只能是沾亲带故的侄女婿,薛二公子了。

“回头叫我们老爷来给大伯、伯娘道谢。”侄女儿执意大礼拜谢,之后又闲聊了一回才美滋滋地回家去了。

听完母亲的讲述,贾敏也笑道:“我这个堂姐一直是个明白人。薛家大姑娘的事儿,也只能辛苦娘一回。”她喝了口茶润喉,又道,“早点进宫去也好,省得再琢磨琏哥儿和珠哥儿。”

史令仪微微一笑,“咱家也就是条后路罢了。”说着,端着女儿的小脸仔细端详了一番,“这么贪嘴,怎么也不胖,别是又有了吧?”

荣国公夫人堪称铁嘴神算,准得不得了。大夫一诊脉,果然是喜。贾敏笑逐颜开,挽着母亲的胳膊又开始撒娇耍赖。

而得到消息,赶来道喜的水凝和王咨也是真心替小姑高兴:两人本来心胸就都不错,又是儿女双全,压根犯不着嫉妒。

傍晚,还是林海亲自来接了媳妇回家。他陪着贾敏一起坐车,怀里一边女儿,一边儿子,身畔的媳妇肚里还怀着一个,皇上钦点他为探花的时候都没有如今满足又开怀。

数天后,贾代善回府了。熬了好几天的荣国公先是好好睡了一觉,等早晨醒来就拉着媳妇一口气过了两回瘾,看着媳妇梳洗之时,他翻个身就又睡着了……

几位重臣和圣上商量调兵遣将、排兵布阵并军资补给,短短几天就有了眉目,已经很是了不起。

话说圣上决心从禁军、以及各府卫兵中抽调部分精英,成立了一支新军,并任命了新军大将,之后又订下了此次北疆大帅的人选。此人将掌控新军与原本的北疆守军,当然是备受圣上信赖的心腹。

这一回对北狄圣上也是下定决心,不敢说一劳永逸,至少打得他们二十年内不敢再犯关才好。

自始至终,贾代善几次荐人都公正无比,甚至没有让儿子贾赦加入新军——全无让儿子借机捞取功勋的心思。此举颇得圣上欣赏,他便想着北疆荣国公的旧部尽量保留,他们若是立下大功,便稍微多褒奖一下就是。

至于忠顺王府也摩拳擦掌,笃定此番定能捞得大实惠,事实也是如此。王府着力栽培的门人果然大放光彩,忠顺王府也随之声势渐起。

忠顺王府再怎么风光,宁荣两府还是一切照旧:因为想让忠顺王府发达的正是圣上。

转年年初,贾敏再次生下一子。这回林海不止笑得合不拢嘴,更是扬眉吐气:自家再也不会人丁单薄了!岳父岳母两个大舅哥因为子女全都是嫡出的缘故,数目不多,但绝大多数都活了下来,还活得很是“硬朗”,按照媳妇娘家的法子教养儿女,他们的孩子也准能健康长大。

于是林海殷切的目光便落在了正逗黛玉说话的贾攸身上,荣府当之无愧的孩子王眨了眨眼,“姐夫,你怎么看得我脊背发寒呢?”

林海与贾敏的次子周岁之后,便是又一年春闱。今年贾敷、贾敬与薛家二公子一同参考。结果也没有任何意外,只除了贾敬似乎深受打击:贾敷二甲第二名,薛家公子二甲倒数第二名,贾敬却沦落到了三甲,虽然是三甲靠前。

贾敬好歹也琢磨过味儿来,明白圣上对他行事有了不满,在收敛之余却难免消沉。而他爹贾代化却在暗暗叫好:次子好像还有救。

不过很快就出了件大事儿:忠义王反了,还跟北狄人勾结,放了人家的骑兵进关,虽然没能“纵横”上多远,甚至没到京郊便被北疆大军派援兵阻击个正着,可圣上还是大怒不已。

因为贪功气盛的二皇子被俘虏了。

而禁军郎将贾赦在带兵追击时,原本伤过的肩头又中了一箭,伤上加伤,他便只能无奈地回京休养了——不为了去营救那个满脑子浆糊的二皇子他还至于这般不要命,虽然他并不负责二皇子的守卫,这里面也的确没他的责任,可还是会担心圣上迁怒。于是回京的一路他都有些茶饭不思。

而太子在听到二弟被劫的消息后,多喝了几杯,之后便收用了甄元春……

作者有话要说:先更新,回来再捉虫……

…………………………………………………………………

PS,下章宝钗也会入选东宫。

☆、第44章

正所谓几家欢乐几家愁,元春得宠的消息传回甄家;甄应嘉与王夫人皆是一身喜气;唯独他们的弟子甄宝玉有些郁郁寡欢:清透得胜过宝石;熠熠生光的好姐姐……也要变得他都认不出;像那污浊的婆子一般了吗。

越想越是悲从中来;甄宝玉这些天连身边俏丽的丫头都没心思搭理了。

除了宝玉,甄应嘉的姨娘们,尤其是有了孩子的姨娘们心思也活了起来。这时候,想害死正室和嫡出子女;然后自己扶正的姨娘还是相当罕见的;但是琢磨着多奉承;多表现;借机多捞好处的姨娘可就比比皆是了。

每个秀丽的姑娘身后必有一个帅爹;而甄应嘉正是个货真价实的美男子,家世又在这儿摆着,自然也免不了风流多情,王夫人嫁进来的时候就得面对新婚丈夫的三个“屋里人”,如今十几年过来,院子里姨娘都有六个了。

当然,这里姨娘只是客气的称呼,她们其实都是通房。这不,生了女儿的姨娘便跑到太太跟前,献起殷勤:太太进宫探望大姑娘元春时,若能带上自己的女儿,万一遇见贵人呢……

这样大喜的日子,王夫人也不想搅了好心情,只是这姨娘们实在可气又好笑:进宫?她都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女儿一面!

而甄应嘉却在琢磨,再多给女儿送些金银,好笼络收买些用得着的人物,得宠只是头一步,尽早怀孕并获得晋位才是更要紧之事。看来,又该让妻子去荣府转转,向荣国公夫人打听些消息也好。

以荣府今时今日的地位,哪用在乎太子宫中某位女史是否得宠?

当史令仪听说长子回来,旧伤之上再添新伤,史令仪端着茶盏的手当即就是一抖,险些让碗中的热水烫伤手指。

长子前世与她不亲,可这一世她改正了自己的态度,又有丈夫亲手~调~教,长子贾赦不仅与前世自私无能的样子大相径庭,更是与她这个亲娘处出了实实在在的母子情分。

得知儿子再次受伤,她的心硬是砰砰一阵乱跳,这份心悸愣是让她一时都说不出话来。

媳妇这脸色……贾代善还是觉得心病还需心药医,干脆带着她一起去看儿子,纵然有事也让她一清二楚,省得胡思乱想反倒憋出病来。

因此贾代善几乎是亲手搀着媳妇上了软轿,夫妻俩赶到长子的院子之时,贾赦靠在床上,水凝就坐在他身边,贾赦还用他能动弹的那只手牢牢攥着媳妇儿的小手。

小两口四目相对,温情脉脉,尤其是贾赦居然又有了劫后余生之感,他正要开口逗上小脸微白的媳妇两句,就听他们房里的大丫头匆忙禀报:老爷太太来了,太太还是坐着软轿过来的……

贾赦一听,赶紧挣扎着起身,腰杆挺得笔直向匆匆赶来的父母请安,身侧水凝也连忙道了万福。

本来史令仪胸口生疼,进屋就看见儿子这副样子,心瞬间就静下来了,旋即就是气不打一处来,抄起身边的引枕,就往儿子身上招呼:臭小子,吓死我了!既然没什么事儿,跟你亲娘还敢传那么唬人的消息!

贾赦肩上绑得严严实实,连带着那只胳膊也不能行动自如,他只得单手护住脑袋,亮出整个后背先让母亲消消气才好:除了肩膀,他虎口也破了几个口子,而大腿根也磨破一大块皮……不过这些对于武将来说,真是小伤,不值得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