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梦]红楼小婢-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桑隆却对周鸿颇有赞赏,道:“就是从军才好,不然哪里轮到咱们玉儿?他们家是书香世家,几辈子子孙都从科第出身,周鸿聪明过人,本来被家中寄予厚望,偏他自小有主意,竟投笔从戎,喜坏了我,却气得周大学士叫嚷了好几年。前两年该说亲了,他们看重书香门第,想找个这样出身的媳妇,偏文人觉得武官粗野,门当户对的人家虽慕他家门第,又带着一股子清高之气,觉得周鸿玷辱了书香二字,不肯以女匹配,恼得周大学士至今不曾给他定亲,求得了圣意之后,我去信给他,来信说周夫人见过玉儿,很是愿意。”
桑母抚掌笑道:“若是周家愿意那便好了。我们玉儿出身书香世家,品貌一流,又有嫁妆,嫁到他们家不会给他们带来什么烦恼,但凡略聪明些,就只有愿意的。”
直到此时此刻,黛玉的婚事才令桑母放下了心来。
周鸿其人,桑母见过,也是看着他长大的,今年十九岁,人品才貌与黛玉十分相配,就是年纪略大了几岁,不过夫君老成些懂得疼媳妇,这样一来,倒比十七岁的荣盛更好些。
桑隆道:“圣人最怕文臣武将双双联手,偏周大学士是文,周鸿是武,打从一开始周大学士就曾私下跟我说过,不能给周鸿定下娘家太过显赫的媳妇,故我才选中了他,本是他们心甘情愿,日后也不会怪玉儿没有娘家依靠。”
桑母十分赞同,道:“结亲是结好,若是心不甘情不愿,岂不害了玉儿?周家倒好,我心里也觉得愿意,谁不知道周大学士和周夫人伉俪相得,几十年风风雨雨不离不弃。圣人可说几时下旨赐婚?要不要先告诉玉儿?”
桑隆合眼道:“先别声张,等旨意罢,今年没有,便是明年,横竖双方都心照不宣了。”
桑母笑道:“不知周鸿可知道此事?”
桑隆立即睁开眼睛,笑道:“他进京述了职以后才来的,能不知道?”
桑母莞尔不已。
如桑隆所言,周鸿的确知道了这件婚事,他母亲说打听过黛玉的为人品貌极好,堪为良配,他私下也悄悄打探了多时,闻得黛玉才貌俱全,鲜少有人能及,他本人文武双全,总有几分遐思,如何不生倾慕之心?
偏他离京只落了桑母等人半日,好在他乘马而行,反比他们先到山海关。
周鸿早知前面是桑母一行人,途中经过第一处驿站时,见到驿站的婆子在车房捡了一块手帕,他料想是桑母中的谁遗落的,便花钱买下,一看其诗,登时想起打探黛玉时,曾听友人说在荣国府哥儿扇子上看到几首海棠诗,这首恰是其中之一。
他心想莫不是黛玉之作?果然风流别致。本是一番猜测,不想停驻第二处驿站时,遇到丫头来找帕子,听到了婆子言语,便知自己所料不错,不由得珍而重之。
作者有话要说:是否有点狗血?可是我看古代戏曲小说神马的,都是各种狗血有木有,真心不想磨灭林妹妹身上的灵气,而且曹公也狗血啊,小红遗帕惹相思,宝黛共读西厢记,私赠旧帕子等等。
40
在桑家吃过饭回到帐营里;周鸿取出藏于荷包中的手帕摊在眼前;就着灯光;逐字逐句读了两遍;越发觉得自己并没有猜错,他晚间没有喝酒,眼前一片清明;和他抄录的另一首桂花词一对;根据种种蛛丝马迹他可以确定这首诗出自林姑娘之手。
能做出这样的诗;必然是个纤尘不染的聪明女子。
海棠诗和桂花词宛然便是出自一人口气。
林家累世书香,门风清正;周鸿有所耳闻;并不因为林如海已逝便对无人继承的林家有所轻慢,对于这个自小寄人篱下却依旧玲珑剔透的女子;情不自禁地生出几分期待,不知道她这样出身的千金小姐,听从赐婚,是否会嫌弃自己乃是兵士之身。
由不得他多想,毕竟是长乾帝赐婚,而非她本人之意,若是瞧自己不起,终究没意思。
文臣向来看不惯武将的喊打喊杀,他弃笔从戎,志在保家卫国,然而在一干文臣眼中却是自甘堕落,不少才子借机讽刺,令他父母兄弟几番受辱,像林姑娘这样出身的女孩子,大多有此同感,当初的赵家小姐便是如此。
他长到如今十九岁,一般人家早就在十五六岁成婚了,说不定儿子都抱上了,他之所以尚未娶亲,皆因十六岁那年发生过的一段事情。
三年前,他母亲取中了赵御史之女,赵家亦是书香门第,名声极好,但是人丁略有单薄,官职最高的便是赵御史,他父亲位列正一品,娶三品官宦人家的小姐,且是派遣官媒登门求亲,先前亦同赵夫人通过声气,给了赵家十二分的颜面,不想赵御史竟斥他有辱斯文,不肯以女相配,尔后更说除非是趋炎附势,否则书香门第的小姐绝不会配给他这样的人。
赵御史并非同他父亲生有嫌隙,而是极重名声,过于固执罢了。
从此以后,他在婚事上便不上不下,他父母想为他求娶一位书香世家的小姐,这样不会因为文武殊途而生嫌隙,他毕竟不是一般武将,自小聪敏过人,亦是满腹经纶。奈何赵御史有言在先,三品以上世家不愿结亲,以免落下趋炎附势之名,三品以下又多非世家,他母亲难以看中,故此耽搁了下来。
他母亲性情刚毅,为此气怒伤身,病了几个月才起身,后来便发下重誓,一定要为他寻一个根基、门第、出身、才貌、品德皆超凡脱俗,胜过赵家小姐十倍的好女子为妻。
他母亲曾道:“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我如何处置乎?拾得曰:你且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再看他。赵御史有眼无珠,辱没我儿,若想解心头之恨,我儿娶妻之后,善待妻子,要让她一生过得如在蜜罐之中,夫妻同心,其利断金,过个几年,你看他赵家悔是不悔!”
这番话是赵家小姐两年前许给赫赫有名的大清官杜学士之子,人人都说他们门当户对乃是天赐良缘时,他母亲告诫他的,然后命他洁身自好,绝不做任何风流浪荡之事。
眼下定了林姑娘,他母亲亦曾跟他提起。
母亲见过林姑娘,桂花词便是她在永昌公主府里抄录回来的,等到圣意下来才拿给他看,由诗词可观其人品性,母亲既然说林姑娘极好,想来果然是好,否则不会有如此赞誉。
周鸿淡淡一笑,收起诗词,他出京时,他父亲已经得了长乾帝透露的意思,虽未下旨,却亦不远了,林姑娘年纪尚小,倒也无妨,眼下正是自己建功立业之时,如母亲所言,暂且不必为儿女私情所扰,唯愿三年后更进一步,风风光光地娶妻进门,让当初那些人后悔莫及!
山海关是天下第一关,管城镇守东北,起与龙头,连于长城,关外便是鞑子之地了。
自太祖皇帝起,朝上便有数十万大军戍守东北,单是山海关便有二十万大军,派元帅桑隆并两位大将军镇守,丝毫不敢轻视这支出自白山黑水之间的剽悍之族。
每天一早桑隆必须视察将士操练,城墙修护,并策马巡城,还要登上山海关城观察敌情,派遣探子查看动静,作为其麾下四品武官,周鸿更不敢懈怠半分,这两年鞑子虽然没有什么太大的动作,但是经常有一些鞑子骚扰边境百姓,周鸿须得带人巡查,并将其或杀或拿。
巡查完边境,打杀了数名骚扰商贾的鞑子,周鸿禀告给桑隆知道。
桑隆皱眉道:“又有鞑子来骚扰百姓?”
周鸿面不改色,唯有一双眼眸更如鹰般锐利冷硬,闪过一丝浓重的杀气,沉声道:“如今寒秋已至,隆冬在望,鞑子似乎颇有些蠢蠢欲动,企图掠夺关中粮食财物。”
桑隆手指敲了敲大案,道:“加派巡逻士兵和次数,留心他们的动静。”
周鸿道:“是。眼下正是狩猎之时,为了采买关外的皮子和各样人参鹿茸,关内的商贾经常出入关城,关外的鞑子也常常进关,必须杜绝有人趁机浑水摸鱼。”
桑隆赞许道:“你说得极是,城门处加派人手细查来往过客。”
周鸿应是。
桑隆又问了其余人等关于伤兵的身体状况,以及各处查探到的敌情,城防的布置修护。
处理完一切公务,众人散去,桑隆单独留下周鸿,打量了一番,然后含笑道:“昨儿个狩猎你得了许多猎物,你打算如何处置?尤其是那一头猛虎,我已叫人把皮剥了下来,十分齐整,等硝制好了叫人给你送来。”
桑隆越看周鸿越是喜欢,这样的孩子,的确堪为黛玉良配。
周鸿听了桑隆的话心中微微一动,脸上依旧没有半分动静,道:“闻得老夫人昨儿抵达边关,我瞧着寒冬无情,皮子就孝敬老夫人做个褥子罢。”他年年打猎都有所得,年年孝敬家中父母,今年不送家里也使得,横竖桑家和他们家也有多年交情。
桑隆呵呵一笑,走过来拍拍他的肩,道:“你不算是外人,那我就收下了!”
周鸿听了,面上顿时掠过一丝不自在。
桑隆对此却是十分满意,显而易见,周鸿并不抗拒这件婚事,这样就好,即使两家长辈都愿意了,又有当今赐婚,可到底得他们自己心甘情愿才能过好日子。
转头过了一个月,等虎皮硝制好了,桑隆连同几张鹿皮、狐皮一并给了黛玉,黛玉十分推辞,桑母却笑道:“你伯父年年打猎,年年都得,家里不缺这些好皮子,你好容易来一趟,眼瞅着要入冬了,这又是今年的新皮子,你留着做褥子或是冬衣罢。”
黛玉舍不得将虎皮分割,亦未添里子,以整张虎皮作褥子,家常坐卧时用。
对于这张虎皮,黛玉十分喜欢,一日都离不得。
雪雁却用鹿皮给黛玉做了两双小靴子,又用狐皮给她做了一件袄儿和一条裙子、一件褙子,道:“干娘还说山海关冷,我瞧着还不如京城里冷,倒是听说关外极冷。”
黛玉低头给桑隆做手闷子,抿嘴笑道:“冷不冷,经过才知道,现今刚进十月呢。”
说完,黛玉放下针线,抬起头揉了揉脖颈。
不知不觉她们来到这里已经一个月了,不比在荣国府里的拘束,桑母经常带她出门,或去别的将领宅邸做客,或去山寺焚香,偶尔还能登高望远,亲眼见到了渤海之浩瀚,角山之险峻,这样雄奇之景,绝非大观园堆山凿池之色可以比拟的。
看到这样的景色,她心胸眼界大为开阔,诗兴大发,每回游玩归来都做得诗篇,山水城楼风俗遗迹皆成诗句,被雪雁录成集册,说等明儿回京拿给姐妹们看。
黛玉自负其才,对此自然得意不已。
雪雁道:“这里环山绕水,又有山海关城挡着东北寒风,吹在脸上倒比京城里软和些。”
虽然尚未落雪,但是刚一入冬,黛玉便换上了棉衣。
看着黛玉坐在虎皮中间,把两只虎前腿皮搭在肩上,身形娇小,面容红润。雪雁只觉得目眩神夺,分外好看。猛虎珍稀,能猎到猛虎的人少之又少,反而猛虎下山容易伤人,虎皮极为罕见,她在贾母房中倒见过一回,论起齐整却不及眼前这张。
黛玉虽然灵透,毕竟年幼,只顾接受桑隆和桑母的慈心好意,当是桑隆打猎得来,这一个月里桑隆又去打了两回猎,不怪黛玉不知。但与她相比,雪雁没忘记这些皮子似乎是那位叫周鸿的四品武官打猎得来的,并非是桑隆所得,桑隆打了几回猎物,其中并没有猛虎。
把周鸿猎来的皮子送给黛玉,这是什么意思?
四品武官也算是一名将军了,位列武官中游,可是他年纪轻,雪雁曾听婆子说过,周鸿今年十九岁,十九岁的四品小将,并非倚仗门第而全靠自己在战场上立功,显然很有真本事,贾政做了几十年的官,现今还是从五品,今年依靠元春之势,方点了外任,并未升官。
和贾政相比,周鸿真真称得上是年轻有为。
雪雁觉得桑隆夫妇两个年高德勋,不会无缘无故地如此行事,奈何她虽然是一肚子疑问,却不知问谁,亦不好开口,只得暗暗观察,意图得到解释。
桑母很快察觉到了雪雁的疑惑,不禁一阵失笑,说给桑隆听。
桑隆并不在意,道:“如海信中着重点明这丫头极为要紧,看着她对玉儿忠心耿耿,我倒放心了。难为这么个伶俐丫头为玉儿处处费心,何况这件事已有八、九分了,不过因为旨意没下来,只咱们两家心知肚明,不好告诉玉儿知道,但是叫她早些明白好。”
桑母笑道:“也好,鸿哥儿都知道了,哪能瞒着咱们玉儿?”
说着,次日便叫来雪雁,如此言语一番。
雪雁闻言一呆,她虽然隐约猜到了两分缘故,但还是没想到黛玉的婚事这么快就定下来了,能让桑隆夫妻如此乐见其成,想必周鸿极好,想到平常和婆子们闲话聊天,她们口中都对周鸿有所赞誉,不禁先放下心来。
桑母笑道:“你心里知道便罢了,平时留心些,别做出什么出格儿的事情来。”
雪雁犹豫了一下,道:“是否告诉姑娘一声儿?”
桑母抿嘴一笑,道:“你这么个伶俐人儿,怎么倒糊涂起来了?”
听了这话,雪雁会意,桑母是让她叫黛玉知道,但又不能明说。
桑母道:“那些皮子和别人有什么瓜葛?我有许多,用不着这些,方给了你们用,给你们姑娘做衣裳时,难道你们就没得?别人都不曾留意,偏你仔细。”
雪雁笑道:“我们姑娘待我一向好,给姑娘做衣裳时,我也做了一件大毛的坎肩儿呢,真真出的好风毛儿,倒便宜了我!只是我们姑娘谨言慎行惯了,我须得小心些儿,以免出了什么事情妨碍到姑娘身上。听太太这样说,我也就放心了。”
对于她的忠心,桑母没有丝毫怀疑,点头微笑道:“这些是鸿哥儿特特孝敬给我的。”
雪雁一听,眼睛微微一亮,满心欢喜。
桑母如此言语,那就是告诉她周鸿自己对这件婚事十分满意。
当今之赐,两家长辈之愿,周鸿无有不甘,这件婚事已是十拿九稳,只等着降旨赐婚了,到时婚事一定,黛玉备嫁,终于不必落得泪尽夭亡的下场!
雪雁喜出望外,出了桑母的屋子,去外面找桑家的婆子说话,先说起山海关的山海景色人文风俗,然后不经意地打探关于周鸿的年纪品性为人,桑家的婆子常常出门买菜,又对这里极熟,几乎没有她们不知道的事情,闻得雪雁对此好奇,都一五一十地告诉她。
雪雁来了一个月,原本听说过周鸿,只是那时不知两家婚约,不似今天打探得详细。
把该知道的事情都打听到了,雪雁略一忖度,见婆子们不知道别的了,便起身告辞回房,找容嬷嬷打听周大学士家的境况。这些婆子知道周鸿,却不知周家根底如何,因此她只能来问容嬷嬷,容嬷嬷对于京城各家各户知道得十分清楚。
容嬷嬷听了她问的话,诧异道:“你怎么想起来问这个了?”
可巧黛玉刚做完了针线,正倚窗看书,闻言好奇地看着她。
雪雁眼珠一转,胡乱找了个借口道:“听说在这里的周都司就是周大学士的长子,十分骁勇善战,所以白问问,以科举出身的周家,怎么偏出了一位武将。”
容嬷嬷素知她从来不做无用之功,虽不知她是何意,仍是告诉她道:“说起来,京城中顶尖儿的书香门第又做到位高权重的有三家,一家是和姑娘交好的张家,张家的事情姑娘和雪雁都知道,不必我细说了。另外一家是荣家,荣大学士桃李满天下,门生故旧遍布半个朝堂,唯有一件不好的就是荣家虽然枝繁叶茂,嫡系长房也就是荣大学士却是年过四十方得一子,今年十七岁,已经考进了翰林院,谁见了都说一声年少有为。”
黛玉对此很是避讳,忙道:“嬷嬷只管说他们家就是,何必说人如何呢!”
容嬷嬷一怔,随即点了点头,道:“知道了。最后一家是周家,位列一品的文臣便只这三家的老大人。周家传到周小将军大约是第七代,祖上虽非封侯拜相,却皆是科举出身,他们家门风很正,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便是他们家有一条家规,除非四十岁无子,否则不许纳妾。”
喜得雪雁顿时对周家另眼相看,道:“竟有这样的规矩?外人难道就不笑话他们家?”
若真有如此家规,对于黛玉而言却是意外之喜了。
虽然黛玉并不在意姬妾丫头的存在,但是雪雁经历的是现代社会,面对的是男女平等,心里总是希望黛玉遇到一个洁身自爱能与她心心相印的夫君。
周鸿文武双全,文能同黛玉吟诗作画,武则添阳刚之气,不似宝玉那般俊秀文弱。
虽然世人以宝玉这般形貌为美,但是对于周鸿,雪雁更加满意。
只听容嬷嬷道:“笑话他们家做什么?哦,我知道了。你在荣国府里见惯了是是非非,姑老爷为了子嗣计也有几房,因此你当大户人家皆是姬妾成群了,怕别人笑话周夫人是不是?你却多虑了,自古以来,并非如此,洁身自好的人好多着呢!周家便是其一,许多人家女儿都以嫁入周家为幸。”
黛玉顿时听住了,不觉放下手里的书,怔怔出神。
雪雁亦觉惊诧,她常听人说“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皆是读书人”,但凡听说的和荣国府有所来往的,哪家没有几房姬妾?就是林如海,也有三四房呢。赖尚荣才捐了几年官,也有两个屋里人,她在赖家曾经见过几回。没想到并不是人人都纳妾的。
容嬷嬷似乎看出了她们的想法,轻笑道:“怨不得你们不知道,外头的事情你们哪里知道,平常来往走动的各家主母也不会带着姬妾随行。”
雪雁叹道:“到底是我们见识少,竟有些儿大惊小怪了,还请嬷嬷教我们知道。”
她觉得是自己把封建时代的女子太过妖魔化了。
容嬷嬷摇了摇头,道:“你们只是没经历过罢了。其实反而是根基浅薄的穷官儿纳妾多,你听说哪家官员两袖清风,连吃食都不够,你就晓得其家风如何了。”
黛玉和雪雁同时瞪大眼睛,齐声道:“这又是何故?”
尤其是雪雁,只觉得匪夷所思,难道清官反而纳妾众多?
容嬷嬷道:“其实并不尽然,我也说不好,大户人家多是三房五妾,可是洁身自好的不是没有,穷官儿两袖清风,姬妾成群的也多,无非是看男人端得住还是端不住罢了。但凡当官的,单是俸禄很够一年丰衣足食了,可是他们偏偏挨饿,不过是因为纳妾多了,不够吃的。”
说得黛玉和雪雁扑哧一笑,道:“还有这样的说法不成?”
容嬷嬷见二人一笑,如春花初绽,也笑了,道:“古往今来,清官的太太不好当,若是既要好名儿,又想好人儿,光靠一点子俸禄如何养活得起?纳妾还得花银子买呢,全靠太太张罗。还有一干人,因出身穷酸,一朝得以为官,便想着样样比肩权贵,唯恐失了面子,他们不知大户人家的规矩礼仪,便把姬妾成群金银满屋当作是体面了。因此,这些都是说不准的事情,不论文臣武将,谁知道他们会不会纳妾呢?端的得看这做妻子的手段如何。”
她知道黛玉婚事已有了眉目,这些事情都不瞒着黛玉,饶是如此,亦羞得黛玉不禁捂着脸道:“快别说这些了,正经问嬷嬷些事情,嬷嬷偏扯出这许多话来。”
容嬷嬷笑道:“说这么多,无非是说周家立下这样的家规,在当世十分罕见。”
雪雁道:“嬷嬷说的不是,听闻周都司今年十九岁了,素来严于律己,既他们家这样好的家风,如何到这时候还没有定亲?我不信他们家这样根基门第家风没人觊觎。”
容嬷嬷叹了一口气,道:“说起这个,就要追溯到三年前了。”
说着,将周家和赵家的瓜葛娓娓道来。
虽然因为周鸿现今的职缺和赵御史的那么几句话,导致有几户世家裹足不前,但是还有很多三四品官宦之家愿意和他们家结亲,毕竟周家门风着实是好,偏偏周夫人性子刚硬,定要寻个比赵家小姐好的,便没有答应这些人家。
周夫人和永昌驸马沾亲带故,时有来往,所以容嬷嬷对于此事比外人了解。
黛玉蹙眉道:“这赵家竟是俗人,为了名声反看低了人,倒把名声看得过于重了些。人常说,英雄不问出身,他们倒好,不嫌根基门第如何,反嫌别人弃笔从戎,好没道理!若没有这些戍守边疆征战沙场最终马革裹尸的将士,他们这些文臣如何能在京城里高枕无忧?”
雪雁在一旁赞同不已,幸亏赵家有眼无珠,不然哪有黛玉的这段缘分。
周鸿洁身自好,为人刚直,家风清贵,门第显赫,和黛玉简直就是天生一对,就是不知道他的家人性子如何,从前她陪着黛玉和各家应酬交际时,和周家没什么来往,故不甚清楚,不过倒是在永昌公主府上赏桂花时见过周夫人一面,是个极和蔼极温柔的女子,还拉着黛玉说了好一会话儿,还看了当日黛玉做的桂花词。
对于黛玉做的诗词赞叹不绝,周夫人并不在意黛玉满腹经纶,雪雁想到这里,看了黛玉一眼,那时周夫人是否已经知道了这件婚事,所以去相看黛玉?
周家是文,荣国府是武,两家素无来往,又没有圣旨,所以周夫人没有冒昧去荣国府。
听她问起周夫人,容嬷嬷定定地看着她,见她瞅着黛玉眼里蕴满笑意,蓦地明白了几分,忙含笑道:“周夫人原是书香世家的温婉女子,最是知书达理,深明礼义,和周大人多年来相濡以沫,不知惹得多少人羡慕呢!周大人膝下共有三子一女,周小将军是长子,下面还有二少爷和三少爷都是读书人,情性谦和,周小姐倒和姑娘差不多年纪,极像周夫人。”
说完又道:“周家上下都很好,历代以来读书明理知事,不是那些尖酸刻薄小气的人。”
雪雁听完,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这就好了。”
黛玉满头雾水,道:“什么好?我到现在仍不知道你巴巴儿地打探这些做什么。”
雪雁笑道:“怎么不好?我为姑娘打探,姑娘却不明白我?”
黛玉何等聪明,闻言登时福至心灵,一点红晕渐渐染上腮,又羞又恼,恨得拿书去敲她肩膀,道:“你这多嘴多舌的小蹄子,我非撅了你的膀子不可!”
雪雁一面避让,一面讨饶,道:“好姑娘快息怒,我出去一会子。”
说完,一溜烟地跑出去了。
房内只剩下黛玉手足无措,细想雪雁的一言一行,她绝非无的放矢之人,既有如此言语,想必已经定了八、九分,从她话里,对于周家,自己竟然不知不觉就知道得一清二楚了。
回头看到容嬷嬷笑容满面,黛玉愈加羞怯,掀起帘子进卧室躺着去了。
雪雁跑出后院,一时无处可去,想了想,便去集市上顽耍,因这里民风淳朴,关外又是蛮夷杂居,规矩上并不严谨,常有丫鬟出门,雪雁对此十分喜欢。然而她行事却很小心谨慎,叫了一个粗壮的张婆子跟着,以免落了单,惹人生出不轨之心。
她出来过几回,但是见到集市上人来人往,关外和关内以物易物,仍是觉得新鲜。
雪雁模样长得标致,打扮又出色,比千金小姐都不差,早引得许多人注意,但是这一带军营规矩极严,常有士兵巡逻,他们看到雪雁是从桑老元帅宅邸里出来的,身边是元帅宅邸里常出来采买的婆子,都不敢如何为非作歹。
走了半日,突然见到前面有人骑马巡逻,身后带着一队士兵,雪雁忙避让一边。
她常见有人巡逻,此时亦不在意,可是等人走近了才发现竟然是那日在驿站里见过的年轻人,此时身披铠甲,系着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看来果然如桑家的两个婆子所言,的确是关城的将领,坐在马上,英姿勃发,十分威严。
张婆子见她好奇地看着周鸿,便笑着告诉她道:“那是周都司。”
雪雁吃了一惊,回头问道:“就是周大学士的长公子?”那不就是黛玉未来的夫君?没想到她竟然早早在驿站中见过了,虽未见到真面目,但是身形气势却骗不了人。
想到这里,雪雁忍不住回过头,在和她一样避让的人群中偷偷打量周鸿。
想是出征打仗的缘故,他看起来比十九岁老成些,一双眸子锋锐炯亮,很难从中看出什么心思情绪,一身刚硬气势却让人望而生畏。他皮肤黝黑,五官俊朗,浓眉利目不似宝玉眉眼含情,秀美夺人,但是雪雁偏偏觉得这样的人配上娇柔可人的黛玉,真真是天生一对!
周鸿骑马过去,完全不知他未婚妻的贴身丫头在人群中看到了自己。
等巡逻的将士过去了,街道上恢复了原先的喧哗热闹。
雪雁望着周鸿离去的背影,脸上露出满意之色,一刚一柔,真是绝配!
张婆子不知雪雁在想些什么,笑道:“姑娘在想什么?快别想了,不如去前面走走,说不定能碰到关内卖瓜菜的人,买些瓜菜回家,林姑娘只怕能比吃肉多受用些。”
雪雁一想也是,遂叫她指路过去。
山海关虽然热闹,终究比不得京城,这里瓜菜本来就少,到了冬天,除了白菜萝卜,更难见到其他瓜果菜蔬的影儿,每每一出来就被抢了个精光,有时比肉还贵。因为桑家是老元帅的府邸,所以每每军营里有什么瓜果菜蔬同粮饷送到,总会送桑家一些,所以桑家不缺这些东西,可是到底不似京城中那样由着黛玉在房里天天摆着瓜果鲜花。
这里卖皮子的多,卖药材的多,唯独卖瓜菜的不多。
雪雁走了好一会儿,只见到有卖干菜的,并没有卖新鲜菜蔬的。
她想起刘姥姥送东西时,那些干菜姑娘们都爱吃,黛玉也一样,眼下既无新鲜瓜菜,便捡各样干菜买了一些,又花十几文钱买了一个篮子装着。
又逛了半日,雪雁方回去,心理对这里皮子的价格已有了成算,比京城里便宜许多,而且皮子非常好,她打算下一回出门时买些皮子带回去,也提醒黛玉买些,回去送人或是自己用,都十分体面,再过几日市面上的皮子会越来越多,而且初冬的皮子更厚实些。
雪雁打定了主意,得去看看自己还有多少积蓄,一路回到桑家,却见角门停着两辆大车,车上东西皆已搬尽,过去问门房道:“谁家的车停在这里?”
门房忙答道:“是送瓜菜来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