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贵娇-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法无大师的话,秦邑并无多少在意,真正在意那句话的,是他的夫人仲氏。他会答应让蒋钦去提亲,主要还是因为秦绩说的那一番话。

    “父亲还记得当初妖孽之事吗?这顾家姑娘,听说能知将来之事,就和那个被烧死的韩妩一样。虽然后来司天台呲斥这为无稽之谈,皇上下令不得再谈论此事。但孩儿认为,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因为……孩儿谋划顾家的事,没一件是成的!”秦绩这样说道。

    如今顾重庭死了,顾琰妖孽的事也淡去了,但秦绩一直记得此事。不管那顾琰是知未来还是有大本事,都是秦绩很感兴趣的。而且,她也是她现在需要的,因为仲氏正在急着为他物色妻子。

    因此,才有蒋钦去顾家一事。

    秦邑认为顾霑敢有不乐意就是太不识相了,但是秦绩却早有所预料,因而并不恼怒。于是,他耐心地问着蒋钦:“那么,顾霑是否说何时有答复?”

    “这个他倒是没有说,只是说会考虑。在下便按照世子所说的,道成国公府会进宫请旨,就见到顾霑脸色变了。只是……在下在离开成国公府的时候,见到了傅通。”蒋钦这样说道。

    蒋钦会提及傅通,不是没有原因的。傅通这个人威名在外,有他在顾家,说不定顾霑还真敢拒绝这亲事,他担心这一点。

    “傅通啊,西疆卫自身难保,还能为顾家做什么?他既来了京兆,就别想像在西疆那样耀武扬威!”秦邑怒气冲冲地说道。

    这样的话语,秦邑平时是不会说出口的,但在儿子的亲事上,他尤其沉不住气。

    “父亲切勿恼怒,若是顾霑真是拒绝,大不了进宫一趟便是了。请旨赐婚,这太简单了。”秦绩笑着安慰秦邑,并不在意顾霑的拒绝。

    在他看来,那顾琰的确不简单,这亲事可能会遇到拒绝,但这都没什么大不了,请旨赐婚就能解决问题了。在这一场亲事里,唯一让他难受的是,三皇子竟会如此热切地促成此事。

    而在沈家,沈肃听着曲禅转述的话语,不由得“哈哈”地笑了出来:“成国公府敢打阿璧的主意,我就叫他们连皮都扒一层下来!”

    曲禅也扬起了笑意,心想这下有好戏看了。少主的顾姑娘,竟还有人觊觎,找死!

    (章外:我稀罕沈肃……哈哈。第四更,我真勤奋~~啦啦啦)(未完待续)

    ps:四更!感谢香香1221、virgo安、小小吴423、卿卿泠泠的月票,感谢茶灯和floodjiang的平安符!不知网站出了什么问题,还有一些亲投了票却没有显示,真是无语。感谢没有显示id的亲!
247章 金刚杵
    (一更!)

    在顾家人心忧着拒绝成国公府亲事的时候,顾琰却去了叠章院,请傅氏允许她去定元寺礼佛。

    傅氏自是不肯的,现在成国公府上门提亲,阿璧最应该做的就是在尺璧院中,免得引起更多注意,又怎么能外出礼佛呢?

    最后,还是傅通发了话,对傅氏说道:“让阿璧去吧,去上上香也是好的,说不定佛祖庇佑,阿璧这亲事能顺利解决呢。”

    傅通这话,当然是说给傅氏听的。他之所以会答应,是因为顾琰告诉他,她去定元寺是有所筹谋,请他相助云云。

    傅通便只好答应了,却无奈地叹了一口气,这个外孙女心眼正,都说了让她不用操心,她还是有了打算。

    顾琰在一旁听着,眉眼弯弯地笑。外祖父说得很对,她去定元寺,可不正是求佛保佑?

    只是,此佛非彼佛。

    定元寺和许多寺庙一样,依山而建坐北向南。它是大定的护国神寺,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大”和“多”,占地极大,僧人香客极多。

    它的山门,就是一座巍峨的殿堂,上面挂着的“定元寺”三字,是太宗皇上的御笔,这在大定寺庙中是独一份,可见朱氏皇族对定元寺的推崇。

    定元寺虽最得大定权贵喜欢,却是佛法广施普渡众生,是以它香火极盛,尤其是初一、十五礼佛之日,香客信众更是络绎不绝。

    顾琰去定元寺礼佛的日子,就定在五月二十八。这个日子,因是临近六月初一,定元寺的香客比往日都少。以至。顾琰在经过山门殿的时候,还能看清楚殿内的两尊金刚力士像。

    这两力士,一怒目张口一怒颜闭唇,俱是高大威武,有镇恶除魔之意。顾琰见了,不由得垂首低眉双手合十。

    是了,菩萨尚有金刚怒目。以震慑妖魔。她一介凡人。为了保自身护亲人,也可以这样举金刚杵。

    顾琰怀着虔诚之心,一路参拜着。经过了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和藏经阁,最后来到禅堂前,然后站住不动了。

    禅堂,乃僧人打坐习静之地。也是修禅人居住的地方。早前急入定元寺清修的朱有济就在其中,当然还有别的人。顾琰知道。这里有一间特别的禅堂,除了安静清幽之外,还异常舒适……

    “姑娘,您来禅堂这里。是要拜访什么人吗?”月白这样问道。除了她之外,还有杏黄和靛青两个丫鬟。她们两个专在尺璧院内,没有随顾琰外出过。但这一次特地带了她们来。

    带着三个丫鬟来定元寺,这很不寻常。就算顾琰没有说什么。杏黄和靛青都知道此来有别的事情办。

    “不,我不拜访人,我们返回去吧。”顾琰摇摇头,这样说道,然后转身返回。

    在定元寺禅堂这里,她没有人可以拜访,会来这里拜访人的,是另有其人。她只是来这里看看而已。

    月白等三个丫鬟安静地跟在顾琰身后,让她们意外的是,顾琰所说的“返回”,并不是回到山门殿,而是在大雄宝殿前庭的经幢旁边停了下来。

    这六层八角的经幢十分高大,光是莲花基座都比她们高很多,也很大,她们在经幢的后面,只听到脚步声、人语声,却看不见进入大雄宝殿的人。

    姑娘站在这里,又是为何呢?月白这一次没有再问了,却听到了顾琰在问话。

    “月白,去年赏花宴上,你见过安国公夫人,你还记得她的样子吗?”顾琰这样问道。

    安国公夫人管氏,长隐公子的祖母,去年赏花宴的东主,月白还记得她吗?

    月白去年随顾琰去了赏花宴,在花渚亭旁边,见到过安国公夫人。那样华贵的人物,月白还记得,于是她点点头。

    “等会你去天王殿旁边看着,若是看见她出现了,便急来报我。杏黄和靛青,就留来这里,我有话和你们说。”她这样吩咐道。

    月白、杏黄和靛青俱是点点头,然后按顾琰的吩咐行事。月白去了前面的天王殿,杏黄和靛青则等着顾琰说话。

    可是顾琰却沉默了,她仰头看着幢身刻着的陀罗尼经文,眼神暗了下来。陀罗尼,能持、能遮,令善法不散,令恶法不起。今日她在这陀罗尼经文下行这等事,总非正道吧?

    此刻她内心,却没有多少畏惧之意,她想到了山门殿的金刚力士,便低下了头,将目光从经文移到了两个丫鬟之上,开口说话了。

    ……

    ……

    没多久,山门殿外面就出现了一位老妇人,她身后跟着两位仆妇并几名护卫。这老妇人出行虽轻装简便,衣饰打扮也不见多华贵,但周身气度一看就知道身份不凡。

    这个老妇人就是安国公府夫人管氏。每月的二十八,她总要来定元寺一趟,来看望一位在此礼佛的好友。为了不引起更多注目,她总是简行而来,这一次也不例外。

    她对定元寺太熟悉了,不需要僧人引领。定元寺中的僧人当然知道她,见到她时,只是双手合十行礼,并没有多说什么。

    此时定元寺香客不多,这也是管氏选择来此的主要原因。像往常一样,她先是参拜,然后才去禅堂见那位好友。

    只是今日有些不一样,她在经过大雄宝殿前的经幢时,听到了几句话,正是这几句话让她停住了脚步,还示意仆妇护卫们安静勿动。

    这几句话从经幢后面传出来,听着是两个丫鬟在闲聊,其中一个人说道:“这肯定不会错的,我家少爷亲眼见到秦世子进了楚衍楼……”

    另一个丫鬟惊呼一声,讶异地说道:“那楚衍楼是最大的小倌馆,秦世子怎么会这种地方呢?快别说了,让人听见就不好了……”

    紧接着,听到远远一声唤,随即听到一阵匆忙的脚步声渐远,显然是这两个丫鬟跑远了。

    管氏朝一个仆妇看了看,那仆妇便会意,追着那两个丫鬟而去。在经幢前面的管氏,脸上却带了一丝莫名的笑意。

    《商书?伊训》中有“三风十衍”,其一就是比娈童,这楚衍楼可真是直白。秦世子,京兆被称为“秦世子”的,就只有一个人而已。仲氏可知道她的宝贝儿子去小倌馆?

    管氏眯着眼,心情陡然变得很好。她看着这大经幢,脸上的笑意怎么都藏不住。

    这两个丫鬟在经幢背后说这样的话,肯定不会是巧合。但这些话语很合管氏的心意,不管是谁示意的,她都打算将这些话听进去。

    她和仲氏不和已久,仲氏仗着自己年轻,又仗着成国公府势盛,在管氏面前多有嚣张跋扈,这点,管氏忍她很久了。

    听到这样的趣事,管氏觉得接下来就有好戏看了。

    管氏带着仆从进入大雄宝殿之后,顾琰才现身出来,目光深思悠远。

    前一世,她曾在这里见过管氏几次,那时候她还跟在婆婆仲氏身侧,听得仲氏嗤笑道:“没想到她还是二十八来这里,呵,安国公府还是败了,没有用!”

    其实,还是有用的……

    (章外:第一更。)(未完待续)

    ps:一更!感谢香香的打赏,感谢a、vvbb、花开蔷薇、对啊买不起、水果水果、书友090526145822890、魅琴姬的粉红票,谢谢大家!还是有些书友投票了没有显示啊~~~
正文 248章 皇家秘辛
    (二更!求订阅求票票!——每日都念几遍,哈哈~)

    正如顾琰所知道的那样,定元寺禅堂当中有一间很特别的,除了清幽安静之外,还异常舒适。

    此刻,安国公府夫人管氏就在这里,正与她的好友在说着话。她的好友不是别人,正是在定元寺清修的郑太后!

    郑太后的年纪和管氏相仿,即使一头白发,样子还是比管氏好看太多,年轻时想必光艳照人。许是常年礼佛的缘故,她周身气息极为清冷,就算是听着管氏逗趣,脸上也无波无浪,彷如一潭死水。

    管氏现在说的,是有关崇德帝情况,这些情况,都是她孙儿从宫中得来的,也是经了崇德帝允许的。——这也是她每月一来的主要原因。

    “这个月,宫中没有什么事,皇后娘娘仍未有孕。前廷特别忙,听说皇上时常批阅奏疏至深夜……”管氏这样说道,希望从郑太后脸上看到关意来。

    然而不管她说什么,郑太后的脸色始终冷淡,至多是回应一字“嗯”,对这些漠不关心。

    管氏想了想,还是开口劝道:“娘娘,适合和口劝勉道:“娘娘,还有不到两月就是中秋了。皇上甚是希望您能回宫团聚,不如今年就回宫吧……”

    “不必说了,我不想回去。不说这个了,说说别的事情吧。”郑太后眉眼垂着,阻止管氏继续说下去。她自称“我”而不是“哀家”,可见并不在意自己的身份。

    管氏见此,知今年和往年还是一样,太后娘娘是不会回宫的了。这些年来,太后所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将侄儿安置在西疆。别的。根本就不在意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溶解寒冰也非一时一刻之功。就算郑太后这样冷淡,该劝的事情,管氏还是要说。

    “阿婉,你这是何必呢?母子之间能有什么无法跨故去的阻隔?何苦这样对待自己和皇上?”她换上了闺阁时的称呼,就像几十年前一样。

    郑太后是崇德帝的生母,原是先帝的一位嫔。后来崇德帝登基。她才被尊为太后。只是,在崇德帝登基那一年,她就离开了宫中。来到定元寺清修礼佛,一晃就是十年了。

    这十年来,郑太后见崇德帝的次数寥寥可数,多是无法避免的时候。比如先帝八十冥寿。私底下,这一对皇家母子就没见过面。

    事实上。当年郑太后出宫之时,曾语气冷淡地对崇德帝说道:“皇上,我们母子,不及黄泉就不用见面了。”

    昔日。郑庄公对其母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现在郑太后反而对儿子说这样的话。这种绝情背后是深深的痛恨,这当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当中的内情。管氏多少知道一点,才会想着劝郑太后。见她的神色还是那样,管氏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后,再次说道:“阿婉,那个人已经死了,你总得想一想活着的人。”

    这一下,郑太后的脸色终于有了变化,哀伤从她脸上一闪而过:“你别说了,再说,我连你也要恨上了。当年的事,安国公府也参与其中吧?”

    管氏一听此言,脸色顿时涨红,又羞又悔道:“阿婉,当时我并不知道……”

    等她知道的时候,事情已经发生了,局势已经定了。她虽然是国公夫人,又能做什么?

    郑太后点点头,表示相信这些话。若非如此,她就不会见管氏了。其实再说这些已经没有什么用了,人已经死了,就是什么都没有了。

    就算她在定元寺吃斋念佛,就算她一夜白头,日日在这里忏悔,又有什么用呢?死去的人再不会活过来了,又有何用呢?

    她脸上的哀戚太明显,让管氏见了心生不忍。禅堂乃习静之地,但娘娘这样,何曾有片刻心安宁静?

    别的劝慰已不用多说了,现在管氏只想转移话题,让眼前这人能好些。她忽然想起了刚才经过经幢时听到的事情,便笑眯眯地说道:“阿婉,适才我听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原来成国公府那秦世子,喜欢去小倌馆……”

    为了吸引郑太后的思绪,管氏将刚才听到的话语说了出来,末了还幸灾乐祸地说道:“若是仲氏听到这些话,估计会气得话都说不出来吧?我倒是想看看笑话,省得她再那么张扬!”

    说起仲氏,管氏的语气高亢了很多。她打算回到府中之后便将这些话传开去,叫京兆贵妇人都知道秦世子原来好这个。难怪,那个秦世子一直没有成亲,真真是!

    郑太后听到“成国公府”这几个字,眉头动了动,轻声问道:“这个秦世子,就是秦邑的独子?”

    管氏点点头道:“就是他。对这个独子,秦邑异常看重,一早就请封世子了,现在还在三皇子府当差。”

    “你回去见皇上,就说我在寺中听了这些话,让他好好管教这些勋贵们吧。”郑太后轻飘飘地说道。

    这意思,说要将秦世子好小倌的事传到皇上耳中了!此前郑太后从来没有话对崇德帝说,如此一来,皇上定必会重视此事。这下,真真是有好戏看了!

    管氏点点头,刚才她就想着将此事传得人尽皆知,现在有了郑太后这些话,事情就太好吧办了!

    她迫不及待想看到仲氏的反应了。这好小倌可不是什么好听的事,仲氏可不得担心死成国公府香火的问题!

    管氏很快就回到了安国公府,唤来了孙儿长隐,将此次去定元寺的经过告诉了他。——进宫将郑太后情况告诉崇德帝,当然是长隐公子。

    “祖母,孙儿晓得了。祖母再与孙儿说说经幢那里的情况吧,那两个,是谁家的婢女?”长隐公子这样问道。

    “不知是谁家的婢女,直到她们离开定元寺,都没有看见她们的主子。但听管妈妈说道,那两个婢女身上衣裳的料子不错,头饰也颇为精致,想必主家非富则贵。”管氏这样说道。

    那两个丫鬟很快就离开了定元寺,管妈妈便没有跟着了,这有些惋惜。

    “谁家婢女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们说的那些话。娘娘既然有令,那么我们便讲这话传出去便是。”管氏端坐着,语气十分正经,一点都看不出她存着看笑话的心思。

    “祖母说的是,孙儿会将这些情况告诉皇上的。”长隐公子微笑道,恍如天人一样。

    这是谁家婢女呢?看样子是针对成国公府的。若是说别的也就罢了,单单说秦绩好小倌一事,有什么目的呢?

    当长隐公子听到属下汇报,道成国公府让蒋钦去了顾家提亲的时候,他就猜到那两个是谁家的婢女了。

    原来背后是顾家的小姑娘啊,他的救命恩人。秦绩竟然想娶那个小姑娘啊,这亲事……远在襄阳卫的计之若是知道了,会怎么想?哈哈。

    既是这样的话,他倒不介意援上一手。

    (章外:二更。作者君穷疯了,将高岭之花放出来吆喝一声:订阅、票票!哈哈~)(未完待续)

    ps:二更!呃,这一次不用写什么了,555~~~
249章 还有一手
    (三更!)

    长隐公子在进宫之前,让属下去办了几件事,让他们去了楚衍楼一趟,还让他们见了一些消息很灵通的人。他既然打算援一手,当然要将此事坐实做大的。

    好小倌虽不好听,却不是什么罪,想要凭这个就拒了亲事,除非这个事足够大,这个势足够压,光有传言还不够,光是祖母告知贵妇人也不够,暗中,还要做别的事情才行。

    最关键的,就是皇上的态度。有了太后娘娘那些话,这个最关键的事也不难办了。

    太后娘娘在定元寺礼佛,这谁都知道。但这个顾家小姑娘很显然知道别的,譬如,知道太后娘娘和皇上的死结,才会借用娘娘的口,将此事送到皇上面前。

    如此,真让人好奇了。顾家,就算是顾霑,想必都不清楚这些事情的,顾家小姑娘怎么会知道这么多?——让婢女传话这种小手段,一看就知道是姑娘家所为。

    若是有机会,倒要问一问她了。想到她对自己有救命之恩,长隐公子便按下了这些疑惑,当日响午过后,便进了宫。

    崇德帝在等着长隐公子。现在,郑太后肯见的就是安国公夫人管氏了,崇德帝很想知道生母的情况如何,很想知道她是否会回宫,很想知道知道她的心……是否软了些。

    “听祖母描述,娘娘气色很好,心境也很平静。只是祖母在提及中秋团圆时,娘娘仍不愿意回宫。臣想着,娘娘还需要时间吧。”长隐公子这样说道,江管氏所见的一一道来。

    听到这些话,崇德帝颇为失望。十年了。母后的气还没消,他什么办法都试过了,母后就是不肯回宫,连他也不愿见。想到郑太后在出宫前说的那句话,这个铁血帝王神色也不由得黯然。

    不及黄泉,就不用再见了。难道母后真的这么狠心,至死也不愿意见他?现在只希望管氏的劝说能有多少作用了。虽然已经十年了。但崇德帝还等得起。

    果然,这一次他觉得自己等到了。母后已经有所松动,虽然是为了别的事情传话。但他也见到了希望。

    “母后真是这么说的?让朕管教勋贵们?”崇德帝问道,并没有多少在意楚衍楼和秦绩,反而在意这句话。他觉着,郑太后必是关心他。才会有此言。

    “是的,娘娘的确是这么说的。祖母说。娘娘当时甚是生气,想必不乐意听到这些事。”长隐公子补充道。

    “不乐意?母后为何会不乐意?”崇德帝问道,他并没觉得此事有多重要。好男风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

    “按臣猜测。娘娘是在担心皇上,给皇上提个醒吧。臣出自勋贵之家,最知道皇上对勋贵的厚遇看重。臣铭感于心。娘娘是担心有勋贵恃宠而骄,处事会让皇上为难。”长隐公子继续说道。

    他平静的语气很有说服力。听着就是这么一回事,这也令崇德帝有所思考。

    勋贵之家,会有什么令朕为难之事?崇德帝这样想着,心中起了警觉和提防。

    长隐公子没有再说话了,这些事情点到即可,说得太详细直白,反而不好。

    现在,就等着外面的情势传到紫宸殿,到时候皇上就知道为难之处在哪里了。

    定元寺这些事情,秦绩等人并不知道,但此刻的成国公府并不平静,因为,顾霑真的拒绝了府中的提亲!就在今天早上,顾霑通过蒋钦表明了意思,道是孙女太小顾家有丧,此事并不适合说亲。

    拒绝,顾霑竟真敢拒绝了!

    秦邑怒极反笑,笑吟吟地道:“如此,我倒真想儿媳妇是顾家那个姑娘了。”

    他这样的笑,让身边的幕僚死士心里发怵,这当中的狠意,太明显了。那个姑娘嫁入成国公府,日子肯定很难过了,谁叫顾家如此不识相呢?

    秦绩的怒意也忍不住,虽然他一点都不喜欢顾琰,但被真是被顾家拒绝,这在他看来是一种耻辱,这口气他无论如何都忍不下去了。

    “父亲,准备进宫请旨吧。这个顾琰,孩儿是娶定了!”秦绩这样说道,请秦邑进宫请旨赐婚。只要有了赐婚旨意,不管顾家是否愿意了,顾家难道敢抗旨不成?

    “明日我便进宫求见皇上,将赐婚的有旨意请下来,放心吧。”秦邑说道,也打算这么做。

    这个事情,在秦邑看来是相当简单的事情。成国公就秦绩这一个儿子,而且他这个岁数了还没成亲,难得有了成亲的人选,皇上定会美成此事吧?

    他万万没有想到,此时成国公府外面已经风云变色,一件关于秦绩的事情,正在京兆沸沸扬扬地传着。

    事情的开始是这样的,楚衍楼的小倌得了一件珍贵的玉佩。这事,不知道怎么的,就传了开去,这个玉佩被越得来越神奇,就差说是和氏之璧了。

    这个玉佩,自然也引起了有心人的细究,就见官宦子弟都去一看。这一看,就看出门道来了。这个玉佩。他们有人是见过的,正是成国公府秦世子的贴身玉佩!

    秦世子的贴身玉佩怎么会在楚衍楼小倌手中呢,有好事之徒细一问,才知道这玉佩是一位恩客春风一度后留下来的,小倌并不知道这恩客是谁,也不知道这玉佩的意义,才会将此事扬了出去。

    与此同时,京兆的权贵夫人们,也从安国公夫人那里知道了一些事,两相佐证,这事就很清楚了,原来秦世子是好男风之人,真是没有想到。

    成国公夫人仲氏听到这样的传言,气得脸色都发绿,唤来秦绩一问,才知道玉佩无端端不见了。很显然,这是有人布了一个局,就是为了针对她儿子!

    任仲氏解释得声嘶力竭,这样的传言还是越来越烈,到最后还有内宅妇人说道:“原来这秦世子是好男风的,只是成国公府的香火怎么办?若是成国公府相中了哪家姑娘,也不知道是福还是祸了。”

    这话,传到仲氏耳中时,直让她岔气晕了过去。香火,成国公府的香火……这下,成国公府倒成了京兆笑话了,人人都说上一两句,无他,就是为了取乐而已。

    当然,这些话就是私底下说说而已,当着成国公的面,他们是万万不敢说什么的。

    这事,也传到了国子祭酒叶端的耳中,顿时令他眼神一亮,连老脸都发光。当下便急急回到家中,召集了那一二三四五个儿子,商量着怎样才能将此事……闹大!

    忘了说,叶端此人最记仇,去年他的女儿叶稳被三皇子看中了,为了推拒此事他被迫说女儿不能孕育。这个事情,他一直记着,现在终于有办法可以回击一手了!

    他只知道三皇子好龙阳,没想到这个秦绩这是一样,可不是,他们走得最近!

    (章外:我始终觉得,一件事得成,是需很多人共同作用的。顾琰虽然重生了,却不是无所不能,她只能做一部分事,另一部分事由别人去做,就这样。)(未完待续)

    ps:三更!感谢温雅、望月如梦、书友090428180738524、jeany的月票!谢谢大家!
250章 处子之身
    (一更,求票求票,悲催地发现不写这句话的话,大家就路过了,555~~)

    崇德帝听到谢姿的话语,简直不能相信,沉声问道:“你说的,可是真的?”

    张氏嫁入三皇子府已经两个多月了,若还是处子之身,那么……崇德帝不由得想起了京兆的传言,一双眼眸深沉得好像噬人一样。

    谢姿看着十分惧怕,却还是回道:“凌太医是这么和臣妾说的,但他没为三皇子妃号过脉,因而不确定……”

    谢姿会知道这个情况,倒不是那个黑袍殿下给的线报,而是另有人送来的。她这话也留了后路,不管张氏身子状况最后怎样,她都能圆了过去。

    “皇子娶妃是为了繁茂皇嗣,如果这是真的,那可不行!”谢姿继续说道。她作为皇后,当然有责任去管这个事情。

    “明日你将她唤进宫来,让凌太医给她把脉。朕倒要看看,朕的好皇儿好儿媳究竟是怎么回事!”崇德帝这样说道。

    两个多月前,他还手书了一副“佳儿佳妇”的字样,令人装裱了送到朱雀东路。佳儿佳妇,他还真要看看是不是如此!

    谢姿低头领命,掩住了眼中的笑意。佳儿佳妇,当时她就觉得很讽刺。若是明日把脉过后,真是如她所愿的那样,那就太好笑了。永和宫真是有趣呀,好戏不断上演,她都看不腻。

    坤宁宫的口讯传到三皇子府的时候,着实令朱宣明不解,还有一丝莫名的慌乱。谢姿唤张氏去坤宁宫做什么?

    “这个妾身可不知道。妾身最近连宫门都没进过,谁知道是什么事情?”张妙不甚在意地道,一点都不关心坤宁宫何以有召。

    她对朱宣明的一切。都不甚在意。如果一个女人心中有了人,任是别人再如何龙章凤姿权势滔天,都入不得她眼。张妙对朱宣明,就是如此。

    即使朱宣明没有近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