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权贵娇-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离开紫宸殿的时候,沈度额头还是一片汗迹。这其中,有自然而出的,也有他用内力逼出来。在殿中的时候,并不觉得有什么,出来了才觉得粘腻得难以忍受,令得心头都是逼仄。
离开宫城之后,沈度没有去中书省,也没有去方家,而是径直回了沈家,还是朝沈家东园而去,直至见到沈肃,他才觉得心中逼仄退了去,呼吸也畅顺了很多。
沈肃还在养伤,虽然须发已经白了,但是气色已经渐渐好起来了。没有那日日内力撕裂经脉之苦,他神容的阴冷狠毒也少了很多,看着越来越像一个普通老人了。
“父亲,我回来了。”沈度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笑着跟沈肃打招呼。
沈肃见到沈度匆匆赶回来,当然很意外。尤其是沈度眼中有少见的惊惶,就像当年那样。
“发生什么事了?你害怕什么?”沈肃站了起来,语气紧张地问道,还将他转过身仔细打量了一番。
沈度带着虎贲士兵去方家,沈肃当然知道。那些黑衣人,肯定不是虎贲士兵的对手,计之这是怎么了?
被沈肃这样一问,沈度才回过神来,然后才发现掌心全是汗。心中这种逼仄肿胀的感觉,是害怕吗?沈肃是他的父亲,永远都是他信心和力量所源,他才会急急赶回东园来。
是害怕啊……
沈度捂住脸,试图掩住自己难看的脸色,声音瓮瓮地道:“父亲,方集馨活不了多久了,我下的手。”
他将在方家所做的事情一一道来,包括方集馨的脊椎、方密和方克的伤重不治,还有郑杏林被虎贲士兵激去紫宸殿,并紫宸殿中与崇德帝无形的较量,当然,还有崇德帝的退让。
“你做得很对,这没有什么好害怕的。方集馨在尚书令一职上够久了,其所作所为,迟早荣断。从他藏着那些士兵开始,他的结果已经注定了。”沈肃回道,声音依旧冷硬。
方集馨现在这个样子,沈肃觉得完全没有什么好说的,自作孽天不活之,如此而已。若不是为了劝慰沈度,他连方集馨三个字都懒得说。
方家这件事情,唯一能让沈肃在意的,就是沈度的害怕,至于方家的人,都不在他的考虑范围。而紫宸殿的那位主子,沈肃也拨在了一边。
“那些黑衣人,没有一个活口,身上也没有任何标记。就算我知道了他们是军中的人,也奈何不了。我最怕的就是,方集馨从黑衣人事摘出去之后,皇上会以此对付傅家,军中血腥又起。”沈度继续说道,将对崇德帝的推测说出来。
“他不会。方集馨成了一个废人,他就不会。他是疑心重,却不是蠢。”沈肃“桀桀”笑着,眼中闪过一抹厉光。
方家这场血案,若是硬栽在傅家头上,也不是不可以。但方集馨太了解自己的学生了,这种欲加之罪。这种会让声名有污的事。那个人是不会做的。
毕竟,若是那样做的话,栽赃的意思就太明显了。这和他想要将西疆卫夺过来不一样。朝中的官员都不是脑残,大多数人都看得清是怎么回事。那个人,不管是做什么事都是无暇的。千古一帝,是他的执念。现在自己这样一个残躯,还享受着帝师独一无二的尊荣。不就是说明了这一点吗?
沈度点点头,沈肃所说的,他都明白。正因为如此,他才令陈维做了那些事。只是……只是什么呢?
“是孩儿想多了。”沈度郝郝道。想明白了自己的害怕所为何来。他既对方家出手,就应该循着自己心中的方向去走,而不应该有半点游移。在方集馨之外。他仅对以计谋见长的方密和准驸马方克下手,心中主意早定了。
“皇上虽然退了。但肯定会有人借着方家血案对付傅家。这一事,尚未了解的,你要小心。”沈肃拍拍沈度的肩膀,提醒道。
方集馨是站不起来了,对皇上来说,是废人一个了,但对有些人来说,这样一个废人是有莫大用处的。
沈肃所料无措,此刻在太平前街的成国公府,就有人奉命来到了秦绩的书房。约半个时辰后,秦绩身边的谋士李楚就将人送了出来。
“谢长史请放心,三殿下既有令,世子必定会将此事办妥的。”李楚边送着来人,边这样说道。
来人点点头,很快就离开成国公府了,至于他奉谁的令,说了些什么,已不言而喻。
而另一边,秦绩想了想,还是迈步往秦邑的书房走去。这事,他还要听听秦邑的想法,看看怎样才能完成三殿下的交代,又能挽回一点损失。
秦邑这会儿正在书房中,而且像秦绩所预料的那样,秦邑的脸色异常阴沉,可见心情是大大不妙。
秦邑的心情,已经跌到谷底。这一年来成国公府事事不顺,现在又添了方集馨这一桩不顺,秦邑现在是见谁都不瞬间,就连身边最得看重的死士刘戟都被他训斥了几句。
原先,秦邑还想着让方集馨吃尽苦头,他打算在最后关头才出手的,不想,方家现在的局面竟然是这样!
他从郑杏林那里得知,方集馨的伤是好不起来的了,就算他在精养,都没有什么用了。方集馨已经站不起来了,永远都站不起来了!
一个无法站起来的人,对秦邑来说就是个废人了!他会出手救方家,前提是方集馨还有用,尚书令之位还能保住,尚书省的势力也能维持。现在,就变成了白搭!
如果方集馨不再是尚书令,那么这个人对成国公府来说还有什么用?!成国公府花了那么多钱财和精力,才推出一个尚书令,才能把控着尚书省的势力。现在,眼见着大厦将倾,眼见着权力从手中白白流失了!
成国公府在尚书省当然还有其他势力,但都没有方集馨来得位高和好用。品阶不仅仅是用来显示官员地位的,它还非常好用。有很多事情,是要有一定的品阶才能做到的。比如随时出入宫禁,从二品的官阶就异常顺利。
就算现在成国公府再有钱财和势力,都很难再推出一个从二品的尚书令了!
一想到这种种损失,秦邑就觉得心底生痛。方集馨怎么就脊椎出事了呢?怎么就站不起来了呢?还有方集馨那个以计谋见长的次子,怎么就死了呢?还有准驸马方克也死了,太意外了,太不可能了!
“刘戟,你去查!查方密和方克死因,我怀疑他们的死别有内情。还有方集馨的脊椎伤,倒在石阶上也能将脊椎摔碎了?不可能!”想了想,秦邑这样吩咐道。
那些黑衣人是方集馨藏起来的,这一番扑杀方家人,必定是苦肉计。既然是计,就一定不会伤及根骨,可是现在方密死了、方克死了,方集馨也废了。这绝对不是那些黑衣人做的,这当中肯定出了什么问题。
只可惜,方家重要的男丁死的死,伤的伤,那些黑衣人又没一个活着。当时方家发生了什么事,成国公府竟不得而知!
刘戟领命而去后,秦邑才将目光落在秦绩身上,语气有些冲:“绩儿,你来为何?”
“父亲,方集馨废了,成国公府没了一个尚书令,却还是能够挽回一些损失的。”秦绩开口道,并不在意秦邑略冲的口气。
“这个怎么说?”秦邑问道,能为成国公府带来好处的事情,秦邑绝对有兴趣。
“黑衣人是刺杀傅铭的人,这事有谁知道?方家出了这样的血案,凶手会是谁呢?方家究竟得罪了什么人,这都是京兆官员感趣的事情,而正好,方集馨先前在朝堂上针对傅家……”秦绩慢悠悠地说道。
只要将那些黑衣人说成是傅家派去的,事情就转了个弯。如此一来,傅家在被皇上猜忌的同时,还多了这样一桩命案,那么傅家插翅难逃!
傅家一落败,西疆卫就是三殿下的囊中之物,原先商定好的接替人选,也可以迅速顶上。这样也算是接上了那位大将军的计谋。这中间,有没有方集馨都一样。
秦绩越是想,就越是觉得计划可行,不由得双眼都放光。
可是,秦邑听了秦绩的计划,却没有丝毫喜意,反而摇摇头说道:“此计划不可行,人证、物证都没有,以风闻将傅家定罪,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秦绩所说的计划,秦邑早就想过了,在昨晚见到虎贲信号的时候就想到了,最终还是否定了。这一桩命案,不同于宣政殿上的弹劾污水,没有真凭实据,刑部和大理寺的人是绝对不立卷宗的。
更何况,以俞恒敬那个老狐狸的性格,若成国公府真的上这样的奏言,会将成国公府弹劾至死!秦绩很少怕人,却独独十分怕俞恒敬源源不断的口水,一块永恒深情款款的牛皮膏药,想想都打冷颤。
“这样都不行的话,那我们岂不是白白损失了一名尚书令?!父亲,这可不行!”秦绩低低吼道。
是啊,没有了尚书令固然不行,但是当下,有什么办法?秦邑背着双手,眉头深深皱了起来,再一次觉得自己的势力正在被人一点点砍掉。
(章外:今天更9000字,希望明天能继续。发现不少盗版书友催更,心中惴惴地想:正版订阅的书友不催更,是心疼我还是已经不看了啊?55~~)(未完待续)
ps:感谢saly1121的两票粉红,我继续努力呀~
219章 最后的荣显
方家的事情传到尺璧院的时候,着实令顾琰吃了一惊。短短半夜,方家已翻天覆地,在她让风嬷嬷去刺探方家之时,她绝没有想到事情会进展成这样。
一大早,沈度就遣了如年来报平安,并且说了方家的情况。说起来,她比秦邑等人更早知道方集馨的结果。
方集馨废了,方密、方克死了,方家最出色的三代三人折损,意味着煊赫一时的方家已经败了,也代表着尚书省即将换主官。后者,才是更多人落眼所在。
真没想到,方家会这么快就落败。
前一世,因为有三皇子府和成国公府护航,方集馨这个尚书令一直做到崇德十五年,是荣退病死的;至于方密,后来成了废太子朱宣明的谋士,在三初宫变中被诛,现在……
事事已变,体悟到这一点的顾琰异常欣喜。已变,那么前一世的惨况就不会出现了。真好,真好。
虽则欣喜,但不知为何,她心底却有一丝忧虑。方家的血案太突然了,也有太多诡异之处。从种种迹象来看,那些黑衣人原本就藏在方家的,极有可能就是在西山刺杀表哥的人。这些人,为何会对方家下杀手呢?
兜来兜去,这事的源头仍是傅铭遇刺一事,仍和傅家有关。究竟背后是谁在布这么大的局?这事,最后会不会祸及傅家呢?
顾琰的忧虑,很快就成真了。在方家血案发生没有多久,就隐隐有一种传言,道尚书令大人不知得罪了什么人,惹下这血海深仇;又道那些黑衣人个个精悍。一看就知道长期训练有素的;最后道尚书令大人最近弹劾傅家,莫不是……
这样的传言,听在官员耳中,就等于是直白地说:方家血案就是傅家干的!傅家不满方集馨的弹劾,于是派了西疆卫夜半屠杀方家。
又是傅家,真是躺着都中枪!
这些隐言的威力十分强大,不过一两日时间。就已经传遍了京兆。而官员们对此也异常感兴趣。一场名之为“猜方家凶手”的游戏开始盛行,就连中书省官员都热衷于此。
“胡闹!这样的事怎么能作戏?真是胡闹!”难得待在中书省的裴公辅听了这些话语,当场就厉声喝止道。
见到裴公辅阴沉的脸色。中书省官员都噤声不语,脸色涨红涨红的。
那什么,朝堂谁都知道裴公辅和方集馨不和,现在方集馨出了事。中书省官员面上虽然不说,但心底隐约有那么一点幸灾乐祸的意思。他们见到主官在。讨论得也热烈了点,不料这拍马屁拍在了马腿上,失策!
“为官当慎言!方家此事非同小可,朝廷没有定论之前。任何人都不得再说!”裴公辅厉眼扫了一遍官员们,才挥手让他们离开。
裴公辅是和方集馨不和,却更多是他看不惯方集馨持媚居高位。又厌他无德霸权势,所以很多时候和方集馨对着干。但他心底。倒不曾赌咒过方集馨废死。
现在方集馨出了事,再也站不起来,裴公辅心里也颇为唏嘘。朝官第一又如何?权位最高又怎样?还不是落得如斯田地!方家究竟得罪了谁呢?惹下这血仇?
要说方家血案和傅家有关,裴公辅是万万不信的。傅家是有这个本事,却绝不会这样行事,戮杀当朝重官之家?这得多没脑子!傅通那个老狐狸,会做这样的事?
况且传言也快没边了,方集馨只在朝堂上说过一句“臣不敢置喙”,又何来弹劾傅家之言?只可惜,低下的官员却不会相信,传言只会越来越烈。
这样下去可不行,军中已有起伏,尚书省又激烈动荡,朝廷此时可谓多事之秋,可不能再增加风浪了,不然大定这艘船真的会晃会沉。
想了想,他迈步出了中书省,往旁边的门下省走去。
王璋此时也在门下省,也是刚刚训斥完门下省的官员,令他们慎言慎行,尤其是在方家一事上,最好是一个字都不要说。门下省出掌王言,一字一句都有莫大的影响,王璋可不想属下惹祸上身。
平素这个时候,王璋是不会出现在门下省的。现在尚书省的主官出事了,他掌管的门下省更不能出事了。坐镇,亦是一省主官之责。
一夕之间,什么都变了。方集馨此时,定是宁愿死了也不愿这样废着吧?就算皇上派再多的太医,赏下再多的珍宝,都没有什么用了。不管怎么样,朝廷不会因为一个人而停滞,而身为中枢重臣,也有该尽的责任。
“唉……”他叹息一声,正想去找人裴公辅说道说道,就见到裴公辅来了。果然,他们两个所忧虑的,都是同样的事。
王璋和裴公辅两人在门下省嘀咕了好一会儿,却给主官大人斟茶的八品门下主事,只见到两颗花白的脑袋凑在一起,像两个小孩儿似的。
没多久,这两尊大神结伴去了紫宸殿,道有事启奏皇上。至于他们两个人在紫宸殿说了什么,当然没有人知道。
但很快,京兆关于方家和傅家的传言就像风一样消散了,也没有官员再玩“猜方家凶手”的游戏了,特别是中书和门下两省的官员,嘴巴闭得比河蚌还紧。
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约束和谨慎。如果没有裴公辅和王璋的训斥,没有他们前去紫宸殿,想必这谣言也没有快就止住了。
紧接着,紫宸殿下了一道口谕,口谕的内容是和方家血案有关的。这口谕的内容除了禁止朝臣非议方家血案外,还有对方家血案的处置,最重要的就是对尚书省的安置。
其中有言是“良才痛损,朕心悲戚,令太医全力救治……尚书六部二十四司一应如常,各尚书宜劳心……尚书令一职,暂且阕如,容后再定。”
这个口谕一下,就有不少人定了心。方集馨骤逢此灾,只能一直躺着,但尚书令却不能没有的。现在皇上有了指示,说明尚书令暂时不会有,那么底下的人也就没必要争斗或忧虑什么了。
说到底,如常尽职才是正道。
于是,在口谕下达之后,朝官那一点点蠢蠢欲动的心思便按下了。当此际,什么都不动才是上策。
便如此,朝官们能平静地看待如潮水般涌入方家的珍宝,对皇上加恩方家的举动没有丝毫言语。他们知道,这是方家最后的荣显了。(未完待续)
ps:感谢floodjiang、水璃6133的平安符,感谢火火小青子青、這壹世輪回、yunshan80、delia_liao的粉红,感谢大家!
220章 傅家收尾
往日的辰时,嫔、美人和才人等后宫妇人,都会来到永和宫给淑妃请安,这是永和宫最热闹的时刻。但是今日,这里异常安静。
没有了各式美人逢迎讨好的莺声,也没有了来往宫女上茶递盏的响声,只闻得一阵“嘤嘤”的哭声。这哭声在安静的永和宫响起,听得人心里发怵。
淑妃穿着一身明霞牡丹云锦,斜靠着金丝鸳鸯锦枕,凤目半眯着,看着心情不错。
这柔美闲适的姿态,却有一股威严的气势,压得宫女内侍们连大气都不敢出。就连跪在她面前的人,也极力压抑着哭声,却仍是一顿一顿地抽噎。
这跪着抽噎的人,正是安荣公主,那位刚刚和方家议亲的安荣公主。她深居宫中,消息闭塞,昨晚才知道自己的未来夫婿已经死了,心中又急又悲,一大早就来永和宫这里哭泣了。
安荣公主没有安昌公主那么多心思,却也知道现在后宫中真正能主事的人是谁。这人不是掌管风印的皇后,而是握着实权的淑妃,是以她没有去坤宁宫,而是来了永和宫。
她跪在永和宫这里,自然是请求淑妃怜惜,为她的婚事作主。原本她是高兴不已的,能嫁给尚书令的嫡长孙,这绝对是一门好亲事。可是现在人都死了,这简直是天大的不幸!
“好了,此事本宫已经知道了。哭哭啼啼的做什么?没出息!”淑妃凤目一张,出口便是训斥,语气相当严厉。
合该安荣公主触霉头,这会儿淑妃的心情正不好,还特地散了各位来请安的嫔妃。不想安荣公主便来哭诉了。
她轻蔑地看了安荣公主一眼,心里嗤笑了几声。皇家女儿金贵,断没有去嫁给一个死人的道理。这点,安荣肯定也清楚,她来这里哭诉,无非是多得一些好处罢了,眼皮子浅的东西!
若是以往。淑妃还会好好说上两句。以更好利用这些公主。但此时,她差点想赏安荣两巴掌。哀哀啼啼的,连永和宫都多了一分晦气。
淑妃的心情如此暴躁恼怒。还是和方家有关。方集馨是站在三皇子这一边的,尚书令的助力正是三皇子最需要的,为此淑妃多番筹谋,特意将安荣公主许给方克。以更好拢络方家。
她还想着方集馨会有大用的,可是。现在还有什么用?安荣的亲事可以另外择人,但三皇子这边还去哪里找一个尚书令?一想到此,淑妃就郁结难纾。
“好了,下去吧。本宫会为你另择一门亲事的。不会委屈了你便是。”淑妃的语气柔了下来。这些公主,将来还是有些用处的,她不想将话说得太绝。
安荣公主离开后。淑妃轻轻地抚了抚尾指上的护甲,淡淡问道:“那边可有什么动静?”
“回娘娘的话。皇上最近去坤宁宫的次数渐多。但那位的肚子仍没有动静。奴才已经派了人去谢家,查探那位是不是有毛病,娘娘请放心。”回话的,是淑妃身边的大宫女青萝。
淑妃点了点头,凤目中还是漏出一丝嫉恨。在她眼中,皇后谢姿除了年轻些,并没有什么值得忌惮的地方。但是皇上去坤宁宫的次数多了,还是让她起了危机感。
男人好少好色,就算是皇上也不例外。只是韶华易逝,最是人间留不住的,就是朝颜美色。再过几年再看那谢姿,必也是色衰的。她担心的,还是谢姿的皇嗣问题。
谢姿入主坤宁宫快三年了,却不曾有孕。这一点,淑妃固然欢喜,却起了疑心。这谢姿,莫不是身体有疾不成?若真是,这就是欺君的大罪,这皇后她也休想再当了!
谢姿仍无孕,大概是淑妃近来唯一的乐心事。
青萝见着淑妃这个样子,心知只有提及最出色的三殿下,才能让淑妃郁结消散便开口道:“娘娘切勿心忧,待会三殿下就来了,三殿下还须娘娘代为筹谋呢。”
听了青萝的话语,淑妃的眉头才稍微舒展。是了,现在不是抑郁之时,为皇儿筹谋,助他登上帝位,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只要皇儿登位,不管是谢姿,还是方集馨等人,全都不足为忧。
没多久,三皇子朱宣明就来到永和宫了。他是自己一个人来的,三皇子妃张妙木呆寡言,并不得淑妃喜欢,言辞间对其便多有挑剔。除了新婚那几次请安,现在张妙都很少进宫了,令双方都得宜。
朱宣明此来,除了给淑妃请安外,还有要事和她相商。淑妃虽是宫妃,本事却很大,因其在宫中的耳目众多,所得消息也甚广,尤其是与紫宸殿有关的事情,淑妃比宫外的重臣所知的还多还快。
朱宣明能有今日之势,与淑妃的本事是分不开的。就算他已经出宫开府了,还是少不得淑妃的襄助,当下便是这样。
“母妃,现在方集馨出了事,当初的计划有碍。不知现在父皇是更在意尚书令,还是更在意傅家?”请安过后,朱宣明这样问道。
只有清楚父皇的心意,才能开始下一步。至于父皇的心意,就要问母妃了。
“尚书令的人选不用着急。方集馨刚出事,这个时候就谋划接替人选,皇上肯定不会喜欢。皇儿你要紧记,皇上不喜欢的事,切勿不能做。顺着皇上的喜欢去办,才能成事。”淑妃这样说道。
她将崇德帝在紫宸殿斥责韩士元、的事说了出来。他们两个会受斥,是因为这两人明里暗里提及尚书令,道这位置太重要、请皇上早日定尚书令云云。
由此可见,崇德帝下的那一道口谕,是他最真实的心意。当此时,的确不宜谋划尚书令人选,按兵不动才是最好的。
而且在出了方集馨这件大事后,皇上还多次召见兵部尚书霍韬,询问就他有关十六卫大将军的情况。如此,事情就很明朗了。
“孩儿知道了,看来父皇仍是在意傅家。可惜的是,方集馨出事了,还没来得及推荐西疆卫接替的人选,这事有些难办。”朱宣明想了想,不禁皱眉道。
那边和方集馨的计划,朱宣明是知道的。想着过几天就收网了,即可捕得西疆卫这尾大鱼,却不想临时有了个缺口。如何将缺口迅速补起来,是现在朱宣明在意之事。
方集馨位置太高,当初打算着让他直接推荐那个人,父皇就会考虑的。现在直接推荐人选已不可行了,那么怎样才能父皇特别考虑和接受那个人呢?
“这一点,皇儿可放心。那边已有消息来了。霍韬有个幕僚已经被收买了。那个人的名字,肯定会在霍韬的上奏之列。在傅通来到京兆之前,人选必已定下。”淑妃微微一笑道。
那边的消息会最先送来永和宫,这和虎贲士兵对各皇子府的监察不无关系。崇德帝是允许成年皇子出宫建幕,但他毕竟春秋鼎盛,对于皇子们“关心”不少,特别是外地送去皇子府的信件,总会引起虎贲士兵注意。
况且朱宣明知道自己乃众所瞩目,这等消息互通的事宜,还是转折一下更为安全。
朱宣明听了淑妃的话语,眼神忍不住亮了亮。那边果然有办法,事实俱考虑周全,就算方集馨出事了,最后的结果还是不变。
“那边还说,接替了西疆卫之后,你在军中的助力就更多了。立太子、登帝位就是接下来的事。”淑妃笑吟吟地说道。
对那边的说法,淑妃是深信不疑的。现在的皇子当中,能比得上她皇儿的人,真是没有!
“多谢母妃了!孩儿登基之日,便是那谢姿毙命之时,请母妃放心。”朱宣明说道,他知道淑妃最在意什么。
太后之尊,他一定会让母妃如愿的!
因着朱宣明的到来,永和宫这里便热闹了,偶尔还传出了阵阵笑声,一如往常。
与此同时,兵部尚书霍韬看着手中的名单,头都大了。连日来,他综合十六卫大将军的情况,翻查这十六人往年的战绩功勋,还梳理他们背后的关系,以便找出最合适的西疆卫大将军接替人选。
可是,他比来比去,还是觉得傅怀德最适合当西疆卫大将军。呜呜呜,这可怎么办?
霍韬叹息一声,双手挠了挠头发,一对豆眼仍在盯着这份名单。皇上再次问了人选的事,他已经不能再拖了。
见到霍韬如此苦恼,他身边的幕僚便劝道:“大人,请考虑属下先前的提议。这个人,各方面都合适,最重要的是,熟悉西疆卫,也能适应西疆的苦寒,接过西疆卫之后会更容易些。”
这个幕僚跟了霍韬很多年了,每有不决事,霍韬也会询问他的意见。先前他已经向霍韬建议了一个人,但霍韬不太满意。他最满意的,还是傅怀德啊,啊啊啊~
“大人,最后的人选,是由皇上定夺的,大人先将名单呈上去,便不用如此苦恼。夫人都说大人消瘦得厉害,还将属下责怪了一顿。”幕僚又殷殷劝道,一副为霍韬着想的样子。
霍韬将豆眼从名单上移开,思考了良久,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章外:章尾念叨道:“我很勤奋我很勤奋……”——祥林嫂附身中。)(未完待续)
ps:第二更送上,感谢saly1121、小金虫虫牛的粉红票,谢谢大家!
正文 221章 接替人选
(4000字大章,继续勤奋,求表扬求表扬!)
霍韬在苦恼西疆卫大将军的接替人选,顾琰和沈度两人也在谋划着此事。最新章节全文阅读
方集馨出事之后,长隐公子再一次给沈家送来消息,提醒沈度:傅家西疆卫大将军之位不保,宜早作打算。
沈肃知道长隐公子的提醒后,便对沈度说道:“看样子,皇上欲在傅通到达京兆之前,就定下西疆卫大将军的人选。看来,事情颇为紧急。你们考虑得如何了?”
他问的你们,是指沈度和顾琰。他知这对小儿女经常见面,还知顾琰在运筹帷幄上极为出色,以计之的性子,不和顾家小姑娘商量此事,那是不可能的。
沈度郝了一下脸,随即正色道:“尚未有合适的人选,找出升任西疆卫大将军的人,太难了。”
他说得没错,找出一个合适的接替人选,真的太难了。不然霍韬也不会掉这么多头发。西疆卫太重要了,是大定的门户,谁来守着这扇门,半点轻忽都不能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