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贵娇-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么,顺势而下,为了西疆的安宁和傅家的存活,傅家让出西疆卫大将军的位置?”沈度苦笑一声,心知现在能选择的,就只剩这个了。

    匹夫之怒,只能血溅五步,击杀二人,而天子一怒,则是流血漂杵,伏尸千里。皇上这个“铁血帝王”的称号,并不是凭空得来的。若是傅家硬与皇权对上,皇上为了将西疆控制权夺回来,必定会挥军西去,到时候西疆必成人间炼狱。

    这个可能的最坏结果,沈度他们根本就不敢去冒险。军权威望,人主之权柄,凡为人臣,又岂能与人主争柄?沈度计算着这种种利害,。才会如此被动,觉处处都被制掣住了。

    “呵,计之,当此际,我倒是深深明白了前朝吴王之举了……非为一人之荣辱,但为一地百姓耳!”顾琰眼中含了泪,忍不住沈度面前痛哭失声。

    究竟,在遥远的西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西疆卫的士兵,怎么会暴动呢?

    (章外:继续三千章,大家觉得,还是虐傅家和顾琰为好吗?哈哈~写书不易,恳请大家正版订阅,盗版书友太多了,真的是很难过~)r1152

    ,阅读请。
211章 暴动真相
    (4000大章,祝大家周末快乐,极需大家的支持!)

    西疆,是大定西北边陲的统称,因此,这里的府衙就名之为西疆府,驻守在这里的军营则名之为西疆卫。'看本书最新章节请到800 ;'

    西疆府地广人茂,再往西北则是大定的邻国大盛,它是大定和大盛接壤之处,因此西疆府的地位异常特殊,相应的,西疆卫的作用也异常重要。

    西疆的府衙和将府都设在腹地西州,西疆虽然苦寒,但西州是西疆最繁华的地方。但凡到过这里的人,大都会有一番感叹:西州虽然比不上国都京兆,但比起富庶的江南,也不会逊色多少。

    此刻,薛守藩就站在西州土地上,观察着这里的风物百姓,真切感受这里的繁华,发出类似的感叹,心情异常复杂。

    他四十多岁了,一生未曾踏足过西疆,一直以为这里是苦寒之地,也以为所见多是民生困苦瑟缩。不想一路所见的,和他所以为的完全不同。风物无太多可说的,最为足道的是这里的百姓。

    这里的百姓异常彪悍,似乎家家户户青壮都会一两招武艺,然并不恃强欺凌,而是有一种克制的温和。看得出,这是由安稳的生活滋养出来的温和。这极强的对比冲击着他的内心,令他不知该怎么做才好。

    傅家治下的西疆,的确地方升平民生安定,这是薛守藩心中涌现的最大念头。——是了,令西疆平治的不是西疆府尹,而是西疆卫及傅家。

    西疆府现任府尹是郑伯安,他是出宫荣养的郑太后的嫡亲侄儿。大定上层的官员都知道,郑伯安为官从政的才能平平,这个西疆府尹纯粹就是皇上对郑家的施恩。

    而郑伯安本人也以平庸为乐,酒色财气无一不耽,在政事上则没花多少精力,每每考课都是郑太后护航才能堪堪通过,此府尹职对西疆的影响实在有限。

    这种种意思几乎可以直接替换成:没有西疆傅家,就没有西疆现在的安宁!

    而这句话,是薛守藩最不愿面对的,因他知道皇上最不想听到的,就是类似的话语。皇上让他来西疆,除了调查西疆卫是否暴动外,更主要的是想知道西疆卫真实的常态。

    他在想,关于西疆的一切,应该如何上报朝廷呢?

    “将军,现如今我们是不是应该去西疆卫将军府了?”在薛守藩怔愣时,随同的都尉李临请示道。

    他们一路急骑来西疆,所连陇西卫都没有停留,就是为了不惊人耳目,以防傅家有所准备。现在他们已在西州暗访数日了,外围所能查探的消息,都知道了,是时候去拜访将军府了,不然他们根本无法接触西疆卫。

    “是时候了,去准备吧,本将登门拜访傅家。”薛守藩点点头,准许李临所请。

    薛守藩想过去拜访府尹郑伯安,但不知郑伯安和傅家的交情,当中是否会有隐匿之言,便干脆想着自己查,会更加准确。txt全集下载他奉王令而来,想要查探些什么,虽然艰难,却不是一无所获。

    他带来西疆的兵士很少,但个个都是虎贲暗部的精英,短短数日,已经探出不少消息了。

    他确认了士兵暴动一事真的发生了,有军眷失去了亲人,也有走卒亲眼见到士兵的骚乱,更有消息灵通的大商人知道来龙去脉。这些消息,薛守藩都收入囊中。

    他准备去拜访傅家,当然不是去查探或责难的,而是……而是什么呢?薛守藩自己也不太清楚了,终归,还是要问一问暴动之事吧。

    傅家,到底会有怎样的说辞呢?

    此刻在西疆卫将军府,老将军傅通召集了兄弟、儿子和孙儿,正在议事堂相商事宜。平素坐满西疆卫将领的议事堂,此刻坐着傅家子弟也不显得太空旷——毕竟,傅家子弟人数也不少。

    傅家是西疆的大族,所谓大族者,时久而人多也。傅家是典型的靠人丁繁茂而崛起的家族,数代繁衍下来,父及子子及孙,不止不息,现在傅家最不缺的就是人了。

    是以三年前,崇德帝令傅铭上京任职以制掣傅家时,就有傅家子弟忍不住嗤笑出声:若是傅家系于一人,那么早就没有现在的西疆傅家了。

    傅通共有兄弟六人,除了盛年战死的二弟傅选外,尚有四个弟弟,弟弟们又各生有嫡子庶子多人;加之傅通自己的五个儿子,除了在京兆的嫡长孙傅铭外,已经陆续有孙子、侄孙成长,能出现在议事堂这里的,都是傅家的佼佼者。

    傅通坐在议事堂上首,环视众人后,笑吟吟地说道:“京兆的事情,想必大家都知道了。铭儿受了重伤,皇上召我进京,西疆这里就交给大家了。”

    他的话一落,议事堂就好像被瞬间注入了活力,话语声开始有了,众人脸上的表情也开始精彩,有不忿,有了然,还有那么一丝丝揶揄的味道。

    傅怀德坐在傅通的左下首,习惯性地抚了抚美髯,然后说道:“父亲请放心,军中的事情我会处理的,父亲且顾着京兆便是。”

    傅怀德长相和傅通十分相似,都极儒雅俊美,一点都不像军中武将——当然,西疆士兵和大盛士兵绝对不会这样认为。事实上,大盛的士兵闻傅通之名而色变,对傅怀德这个名字也心生畏惧。

    这一对父子,真是大盛士兵的噩梦,就连承平时期的例行肃边,都能让大盛士兵脱层皮肉,他们怎么能不怕?

    “皇上的旨意,倒是很有好处的。起码兵部赏赐的军需有不少……”一道懒洋洋的声音说道,着眼于所能得到的好处。

    这说话的人是傅怀律,嗤笑崇德帝御将做法的人就是他,他是傅通的侄儿,同在西疆卫中任职,目前是从四品下的折冲都尉,傅家仅次傅怀德官职的人。

    在傅怀德和傅怀律之后,还有不少年轻子弟出言,所说都是让傅通放心,西疆卫这里有大家同心协力云云。

    傅通听着一众子弟的话语,脸上仍笑吟吟的,心中却不怎么乐观。对未知的危险,傅通总有一种精准的直觉。这种直觉以往让他在战场上活下来,他一点都不敢忽视。

    这种直觉,从他得知傅铭受伤开始便有了,随后收到皇上的圣旨,就更加明显了。想到早前接到的圣旨,傅通的双眸闪过了一抹精光。

    这个圣旨,来得很快,仅比傅家暗卫来迟两天而已,因为前来颁旨的内侍是懂武的,而且走的是军道,不像以前的圣旨到来那样需时大半个月。

    这么迅速的圣旨,本身就说明了很多问题。铭儿的伤究竟有多严重?皇上缘何这么急召自己上京?当中有人促了几手?如今京兆局势如何……

    这些,都是傅通存疑的。而京兆傅家暗卫送来的最新消息,是有关私兵一事。先有傅铭遇刺,后有私兵传言,傅通下意识就觉得这私兵传言是冲着傅家来的,他还没将这个忧虑告诉儿子傅怀德,西疆卫就起了暴动。

    这一次士兵暴动起得十分突然,傅家子弟及卫中将领竟没人提前知道消息,而蔓延得极其迅速,最后所成的规模也不小,这大大出乎傅通的意料。

    这一场士兵暴动爆发的时机十分巧妙,恰好就是一月一度大肃边的日子,傅家的斥候早就查探到,大盛的士兵会在这次肃边中有大动作,因此,傅家大部分子弟都跟着士兵去历练了,暴动就在西州驻扎地发生。

    暴动发生后,傅通出自出马,带着傅家剩余子弟和将领,很快就将暴动压下去了,但这一场暴动毕竟是传了出去,还有很多百姓、商人和走贩目睹了叛兵的暴动。

    主导这一场暴动的,是西疆卫六营的主将章戳,这是傅家完全没有想到的人。傅铭还在西疆的时候,与章戳的感情甚好,卫中士兵也都清楚这一点,当章戳煽动士兵暴动之时,才会那么顺利!

    “我们都看错章戳了!这哪里是铭儿交好的朋友,而是欲置傅家与死地的仇人!章戳心太狠了,背后指使的人太毒了!”当时,傅怀律狠狠啐一口唾沫骂道。

    暴动被压下后,章戳自杀身亡,临死前痛哭长叹道:“铭少爷,我们不能为您讨回公道了……”

    临死,他都扯上傅家垫背,这不是狠是什么?若章戳真的为傅家着想,就绝不会主导这场暴动!以朋友的名义,作出杀戮之事,简直沾污了“交情”这两个字,是以傅家子弟才会对章戳如此怨恨。

    事后,傅家查出,章戳的妻儿早就送出西疆,可见早有准备了。不仅如此,傅家还查出,参与暴动的几个将领,背后还有大盛的影子!

    这一次暴动,竟还和大盛有关!难怪,先前斥候会收到大盛肃边有关的消息,看样子,这消息就是大盛布置的一个局,目的就是为了吸引傅家子弟,以顺利发动这一次暴*。

    但现在大盛边兵那边毫无动静,好像什么事情都和他们武官,而且章戳已死,那几个将领也同样如此,这场暴动是谁在背后指使,目前傅家还没查到,这让傅家不少子弟心惊。

    士兵的暴动并不可怕,真正让傅家色变的,是这一场暴动打着的名号。章戳打着为傅铭讨公道的名义,煽动士兵与朝廷对抗,还被很多人看到了,意味着傅家不能完全压下这场暴动,还会有未知的后续危险!毕竟,只要用脑子想一想,都知道暴动只是开始而已,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

    章戳等人引发这一场暴动,目的是为了什么呢?这一点,傅家还没有最终确认。

    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在不断挖消息,期望能找到一个突破性的消息,可以找出背后指使的人。

    而傅通本人,每日里饶有兴致地和老妻陈氏准备上京事宜,似乎对暴动的后续并不太关心,直到三日后就要出发去京兆了,才召集了族中子弟交代事宜。

    于是,傅怀德和傅怀律等人才会出现在议事堂这里,平时这个时候他们应该在军营中,或应该在离将军府不远的傅家祖宅内。

    “怀德,军中暴动一事,不用再去查大盛边兵了。安抚好卫中的士兵,令斥候关注其余各卫的消息,我想应该很快就会有新的消息了。”傅通这样说道。

    其实,他心中隐隐有一个猜测,这也是他所作的最坏打算,但事情尚未明朗,他亦不想太过让傅家子弟心焦。

    “父亲……孩儿知晓!”傅怀德听了这些话,脸色微微一变,但见到众多傅家子弟在此,也明了傅通的心意,便压下了心中想说,只当什么都知道。

    傅通点点头,目光掠过了傅怀德,落在了傅怀律身上,交代道:“怀律,我先前交代你西疆广种树木的事,绝不能落下。我从京兆回来,就要看到成绩,知道吗?”

    傅怀律略微坐直了身子,声音少有地严肃;:“侄儿都安排好了,西疆府衙对此也很支持,愿转做山林户的百姓也很多,大伯请放心。”

    听了傅怀律的话语,有不少傅家子弟都好奇地扬了扬眉:他们还是第一次听山林户这个名称,都不知道这是什么。

    可是傅通没有兴致为他们解释,在听到傅怀律话语之后,他又陆续点了几位傅家子弟的名字,分别交代了他们不同的事情,所关都是西疆卫的钱粮大事,这是傅通极为关心的事情。

    傅通交代完所有的事情,正想勉励各位子弟一番,不想议事堂的大门被轻轻敲了几下,随即门外有人禀告道:“将军,属下有要事汇报……”

    这敲门说话的,是傅怀德的贴身侍卫傅五。傅五是知道议事堂规矩的,没紧急要事的话,这个时候是不会敲门的,究竟是什么事呢?

    (章外:想必很多书友知道,傅家这样的状态,有点像唐朝节度使的情况,但傅家没有节度使那么逍遥,呵呵。最后ps:本人架空,请大家切勿对号入座~)r1152
正文 212章 西疆傅
    京兆此时如何呢?其实什么也没有发生。最新章节全文阅读

    陇西卫的密报、皇上的打算,这都是绝大多数官员不知道的,而知道的那些人,断不会说出去。因此,京兆呈现出一种恬淡的平静。

    就连每年一度的大赏花,都没有什么可道之处。今年没有了长隐公子这样惊艳卓绝的人物,也没有了三皇子这样的皇家贵胄,就连归善坊的名枝异种都没绽放,京兆贵妇们连谈论的兴致都没有。

    顾琰并不关心大赏花,若不是范仪小姑娘来访,吱吱喳喳说了许多,她还不会知道这么多。自从去年在重华坊出事后,范仪总觉得对顾琰有愧,便粘上顾琰了。

    她时不时给顾琰送来些吃食,又时不时送来信笺道近况,看得出很在意顾琰这位姐姐。对这位比自己小了好几岁的姑娘,顾琰也十分喜欢。这多少有前世的好奇在里面,但更多的,是因为范仪的性格很投她的缘。

    十三四岁这个年纪的姑娘,总会有几个交好的密友,当然顾琰也不例外。只是,现在陆筠她们都不在京兆了。平日来往的那些姑娘,当中有不少人品性情都好的,但顾琰重活一世,很多事情都看淡了,也做不出小儿女的天真浪漫,便没有刻意去结识谁或维系某段情谊。

    范仪的出现,还是让顾琰十分欣喜,尤其是很多姑娘现在对顾家避之不及,范仪的亲近,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这一日,范仪小姑娘又来到了尺璧院,还带来了范家的琼花香膏,这是范家馈赠亲人的珍贵礼物,现在,可不就是琼花盛开的时节吗?

    这琼花香膏,听说有活肤养颜的功效,价值千金,却是千金难求。最新章节全文阅读

    “琰姐姐,这琼花香膏送给你。只要搽一点点,就会很香了,这是我祖母亲自调配的!”范仪笑眯眯地说道,神色满是骄傲。

    顾琰谢过范仪,笑着接下这礼物。范仪的祖母姬氏并不简单,从她带着年纪这么小的范仪参加各种宴会,就可见一斑。

    这个琼花香膏,想必也是得到她首肯,范仪才能将它用来馈赠朋友的。只是不知道,姬氏是不是对范仪的朋友都这么大方?

    “琰姐姐,这个琼花香膏很好的。我说拿来送给好友,祖母还不答应,听说是送给琰姐姐后,祖母才应承了。”范仪继续笑着说道,她这个年纪,就算再怎么自夸家中的礼物,也不会让人觉得反感。

    顾琰的笑意更深了些,范仪这句话,已经为她解了惑。姬氏并不是对范仪的朋友都地方,看样子只是对自己上心而已。

    这一点,顾琰多少也察觉到了。毕竟,范仪最近来尺璧院的次数多了些,以姬氏对范仪的钟爱程度,如果没有她允许,范仪不可能来这么多次。

    范仪年纪太小,可能并不知道姬氏所想,但顾琰却不能不想姬氏的动机。礼于人,但是有所求吧?但姬氏是范家老夫人,相公是当朝礼部尚书,儿孙多有出息,这样的老夫人,有什么求的?

    再说,自己这样一个小姑娘,身上有什么值得姬氏求的?

    可惜,顾琰这样的年纪,不太可能与姬氏接触,傅氏和姬氏又没有什么交情,一时半会倒见不着这个老夫人了。

    不过,迟早就机会的,顾琰这样想着,仍是笑意盈盈听着范仪说话。她虽则对姬氏有种种猜测,但不妨顾琰对范仪的喜爱。

    “琰姐姐这里真有限,不像我在家里,每天都被祖母逼着学这学那的,幸好能来琰姐姐这里透透气,不然我都累死了。”范仪托着腮,语气钦羡地说道。

    在她看来,尺璧院这里的日子最悠闲了。琰姐姐不用绣花,也不用学习什么礼仪,更没有恶嬷嬷时常逼着,就连白绿黄青四个大丫鬟都那么讨人喜欢,不像她家的大丫鬟,只会像虎狼一样看着她。

    幸好,祖母也她经常来尺璧院,道是琰姐姐那一身气度会让她受益不少。这句话,她不太理解,但能经常来尺璧院透气,她就觉得很高兴。

    唉,真想每天都在尺璧院啊,什么都不用干。——这句话没有说出口,但她的眼神已经充分说明了一切,让顾琰忍不住一笑。

    “姐姐也每天要做很多事啊,只是阿仪来了,才暂时停下来。学多点东西总有好处的,有很多人想学都没有教呢。”顾琰笑着安慰道。

    爱之切责之深,姬氏若不是对范仪异常钟爱,又怎么会强迫她学这么多东西呢?前一世范仪能母仪天下,背后最大的功臣肯定是姬氏。

    顾琰想到了她自己,她现在所会的,大多都是在成国公府那五年摸爬滚打学来的,而且都是靠自己。这是一种幸运,但像范仪这样不用走弯路,也是一种幸运。有一个能干又为自己着想的长辈,这才是顾琰羡慕范仪的地方。

    “嗯,琰姐姐,我知道的,我知道祖母最疼我了,我就是这么一说而已。”范仪放下手,吐了吐舌头,眉眼弯弯的,衬着胖胖的小脸,看着真是讨喜。

    顾琰笑眯眯地听她说话,没有再出言说教,又唤杏黄做了好些小食,让范仪小姑娘吃饱喝足舒适自在,简直不想走了。

    “琰姐姐,你听说了吗?安荣公主要和方家成亲了。没想到,安荣公主还在安昌公主之前出嫁。”饱足之后,范仪就开始和顾琰八卦了,说了这样一个事。

    安荣公主和方家的事情,顾琰自是知道的。原本要和方家成亲的,是安昌公主才对。只是现在安昌公主还在定元寺礼佛,三年内都与红尘无缘,这亲事自然和她无关。

    顾琰对安昌公主有着异乎寻常的关注,毕竟,还曾有皇上想赐婚给沈度那一桩事呢。这事最后虽没成,顾琰还是对安昌公主这个人有了一点异样的感觉。

    连带的,也知道安荣公主和方家定亲之事。只是,安荣公主和方家定亲,是在赏花宴后传出来的,这不是什么隐秘的事。范仪说这个事做什么?

    “琰姐姐,我跟你说啊,安荣公主虽然是天家血脉,但嫁给方集馨的嫡长孙,还真说不上下降呢,听说啊,方家都不太在意这事,连礼部的官员去了方家都是静悄悄的……”范仪压低了声音说道,眼神一副看好戏的样子。

    礼部的官员去了方家都是静悄悄的……不知怎么的,顾琰对这句话上了心,总觉得这里似乎有什么不对。

    (章外:来点生活日常,总是打打杀杀也不好,哈哈。)r1152
214章 夜探方家
    范仪离开后,顾琰仍在咀嚼着那句话,却一时无所得。

    礼部的官员去方家相商婚事,方家怎么会是静悄悄的呢?方集馨为人圆滑,不会做这种落人口舌的事情,难道是范仪听错了?

    可是,范仪的祖父范泰言就是礼部尚书,这种消息按理不会听错的。安荣公主、方克、静悄悄的,莫不是方家出了什么问题,不便让人知道?

    “水绿,你去唤风嬷嬷来一趟,我有事找她。”顾琰略思考片刻,还是打算做些什么,风嬷嬷就是最好的帮手。

    现在车嬷嬷管着尺璧院,又有四大丫鬟在,尺璧院中的大小事务,都不用风嬷嬷费什么心,于是她半日用来教导顾琰,剩下的那半日,则是在叠章院陪着顾道行。

    风嬷嬷听说顾琰找她,很快就来到尺璧院了。她知道最近顾琰很忙,现在有唤,想必有事情吩咐她去做了。

    果然,见到风嬷嬷后,顾琰也没兜圈子,直接说道:“嬷嬷,我有事要劳烦您一趟了。我总觉得方家有些不对,麻烦嬷嬷去方家一趟,查查发生了什么事。”

    风嬷嬷笑着应承下来:“好的,我入夜就去一趟放假,再来报与姑娘。”

    “嬷嬷,你就去看看方家有何不同寻常之处,切勿打草惊蛇。若真有什么,请嬷嬷立刻离开,当以性命为重!”顾琰这样再三叮嘱道。

    她知道风嬷嬷武功不俗,方家又是文官之家,才敢让风嬷嬷去一趟,但到底忧心,叮嘱风嬷嬷小心谨慎为上。一切以性命为先。

    “姑娘,奴才知道了,请姑娘放心!”风嬷嬷笑眯眯地说道,脸上的褶子皱在一起,吊梢眉扬起来,看着颇为阴狠。

    人不可貌相,风嬷嬷貌恶。实则内心良善。有这样一位教养嬷嬷,顾琰觉得自己十分幸运。因缘际会,本应在沈度身边的风嬷嬷来到了自己身边埋。世事甚是玄妙,不可言。

    入了夜,玄明大街一带仍有移动灯火,这是各家权贵的护院们在擎着烛火在巡视。白日里还有京兆府的侍卫在巡逻,守卫相当森严。

    这一带居住着京兆重官。尚书令方集馨的府邸就在其中,守卫森严也是理所当然。宵小们都知道这一带的守卫,是绝对不会踏足这一带的。开玩笑,他们又不是想横这里!

    夜还不算深。风嬷嬷一身黑衣,小心翼翼地避开移动的烛火,像一片叶子一样落在方家围墙上。她的武功。比起这些巡守护院来说,不知道高了多少。当然不会让他们发觉。

    风嬷嬷轻轻一跃,悄无声息地飘进方家,然后缓缓地朝方家东南移动,那是方集馨的居所,也是风嬷嬷本次夜探的重点地方。

    远远地,风嬷嬷就见到了东南还有亮光,这在她的意料之内。这个时刻,方家的人应该还有人在守夜;但隐隐飘来的对话声,又令风嬷嬷皱了皱眉,这个时刻,还有人在说话,显然不可能是仆从们。

    以风嬷嬷现在的距离,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她谨慎地停下了脚步,心中作了一番判断,仍在向东南靠近,只不过步子放得更轻,呼吸也调整至最微弱。

    既然来了方家,风嬷嬷就想探出些什么,以对顾琰有所交代。她之所以选择夜还不深的时候来,原因就在此。有时候,值守仆从们交接的话语,会很有价值。

    终于,风嬷嬷离亮光越来越近,近到她听到“那么就这样吧……”的话语,才停下来。她侧着耳朵,屏住呼吸,想听清楚更多内容,却是什么都听不到了。

    突然间,风嬷嬷猛地一扭身子,身体呈现出一种无法形容的扭曲,随后“啪”的一声响,似有什么钉进了她身后的大树。

    风嬷嬷躲避过后,脚步立刻动了起来,片刻就往后飞跃了几步,像飞鸿似地跃离这里。紧接着,一个人影从窗户里面飞了出来,紧紧追着风嬷嬷而去。

    两个人一前一后,寂静无声地在黑暗中奔跑追逐。风嬷嬷是夜探方家,当然不可能说什么,但怪异的是,这追赶的人也没发出声音,并没有大声呼唤着方家的护院。

    这就只有一个可能,就是这个人也不想惊动方家的护院!风嬷嬷很快就判断出这一点,眼看着那人越追越近,风嬷嬷咬了咬牙,然后往玄明大街的那些移动的烛火跑去,便大声喊道:“救命啊,杀人啦!”

    她的声音可以伪装过,在暗夜里听起来就像年轻妇人求救一样。果然,很快就见到那些烛火晃动起来,应该是那些护院跑过来了。

    后面追着的这个人,没有想到风嬷嬷来这么一招,顿时一愣,又被风嬷嬷拉开了不少距离。听着杂乱的脚步声越来越近,这个人停顿了片刻,朝着风嬷嬷的方向“嘎嘎”笑了两声,狠狠道:“算你好运!”

    话音刚落,他就立刻转过身,飞快地往方家遁去。很显然,比起抓到风嬷嬷,这个人更加不想让护院们发现,才会这么干脆利落地离开。

    风嬷嬷轻轻吁了一口气,在大街护院们到来之前离开这里。刚才那个射出来的暗器,夹着极深的内力和罡气。若真的交起手来,风嬷嬷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这人的对手,才会想先走为着。

    没想到,方家还有一个这么厉害的高手!这个人究竟是谁呢?夜色太暗淡,风嬷嬷没有看清这个人的样子。不管怎么说,这一次夜探是不会有什么收获了。

    风嬷嬷匆匆回到尺璧院复命的时候,吓了顾琰一跳。得知风嬷嬷去了方家,顾琰就一直等着,等风嬷嬷回来。

    没想到,风嬷嬷这么快就回来了,神色还如此匆忙。发生什么事了?

    “姑娘,对不起。嬷嬷没用,并没有查到什么,还差点……”风嬷嬷顺了顺气,将在方家的经过详细地说出来,末了还愧疚地说没有完成任务,还惊动了方家云云。

    听完这惊险的过程,顾琰一阵后怕,她上前一步扶住风嬷嬷,自责地说道:“嬷嬷,切勿这么说,这事是我大意了,差点连累了嬷嬷,是我应该说对不起才是。”

    她是推测到方家有什么不妥,才让风嬷嬷夜探方家的。若是她思虑周详,就该想到如今方家和往常不一样,不应该贸然让风嬷嬷单独一个人去才是!

    幸好风嬷嬷没有什么事情,不然顾琰悔责不已。

    “嬷嬷,你先去歇息吧。你已经查到很多了,真的,今晚辛苦嬷嬷了。”顾琰关切地道,让风嬷嬷先回碧海院。

    她说的,是实话。风嬷嬷这一次夜探,遇到这么厉害的一个人,就是查到的收获!方家几代文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