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张秋生-第3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会议围绕要不要现在就向公司报告讨论,讨论了一晚上拿不定主意。如果谈的买**较大,他们无法做大资金的主,还有国内也需要组织货源。这样最好就要向公司报告。可是现在八字还没一撇,如果没谈成,及早向公司报告了,丢人不说也会造成公司大量人力物力的损失

    五个人都没做过买卖,在这个问题上一点主意也没有。最后还是决定明天先去看看,如果对方意向明确,再向公司汇报也不迟。即使需要签订合同,吴痕也有公司的特别授权。先走一步算一步。

    所谓的星期rì俱乐部,其实只是一帮人在一起喝喝咖啡,聊聊天。他们在娜塔莎家温暖的客厅里,三五成群或站或坐,有的轻声交谈,有的大声辩论。

    张秋生与吴痕去的时候,娜塔莎母亲热情的将他们介绍给每一位客人。为了让张、吴能听懂,她用的是英语。这也可证明在座的都会英语。

    接下来张、吴二人就傻眼了,这些人都是用俄语交谈,叽哩呱啦,他们一句也听不懂。娜塔莎的父亲是一个高大魁梧的中年男人,俄罗斯男人特有的严肃认真,不苟言笑。但对张秋生与吴痕却异常热情。看来,对于张秋生前天救了他女儿一事非常感激。

    娜塔莎父亲用汉语同张、吴交谈,当了解到张秋生的此行目的后,叫了一个粗壮矮胖的人过来介绍说:“谢尔盖,我给你介绍两个来自中国的朋友。这位叫吴痕,这位叫张秋生。这位叫谢尔盖.托米列夫斯基。好了,大家都认识了。中国朋友是来帮助我们渡过难关的。他们有大量的食品、服装及其它轻工业品,这些正是我们所急需的。而他们需要石油、化肥、地膜及机械产品,这些是我们所富有的。我们可以与他们互通有无。事实上这些事已经有人在干了,阿穆尔州和滨海州就干的很起劲,而他们的rì子比我们好过的多。谢尔盖,好好想想。这样的机会给别人抢去,你会后悔的。”娜塔莎爸爸是用英语说这些的,意思是要张秋生也能听懂,也能证明他做事的光明磊落。

    娜塔莎爸爸陆续给张秋生、吴痕介绍了几个商人,都是很有势力的商人,对这个提议都很感兴趣。可又都吱吱唔唔,言不由衷,不尽不实。

    娜塔莎父亲拍拍张秋生肩膀,叹了一口气说:“张,你们还太年轻,可能有些事无法做主。我的意思是,年轻人不太了解社会。苏联社会与其他国家一样,也许比其他国家更**,这一点无法否认。看看苏联现在的状况就知道了,苏联已经**透顶了。每一个掌握权力的人都**。于是,苏联就这样了。”

    娜塔莎爸爸的话,说的也是不尽不实,yù言又止。也许吴痕不懂,但张秋生懂了。毕竟张秋生经历过二十一世纪,中国**到了无官不贪的地步。说白了,与张秋生做这样的项目,他们个人能得到什么好处?尽管他们知道这买卖对苏联有好处。

    张秋生对娜塔莎爸爸说他懂了,知道必要的商业回扣是促进商业项目完成的润滑剂。如果数目不是太大的话他可以做主。我们在中国属于新型的股份制公司,在这方面受到的约束不大。关键是在你们这儿,以什么样的方式才最合适?
第一百四十三章 风雪遇故人
    梁司剑也不太懂,虽然他文凭高学识高,但毕竟没有干过商业工作。他只是因为在深圳待过一段时间,看着那些最早下海吃螃蟹的老板的一些做法,隐隐的觉得不太好。然后自己找书研究,算是边干边学吧,终究还是没有实战经验。

    梁司剑也尝试着让张秋生出一个计划书。让吴痕在出发前组织一个会议,小组成员全部参加,讨论一下对此次任务的认识、目的,制定一个粗略的纲要。

    但其他股东们说:唉,孩子们嘛,还能指望他们能做出什么惊天伟业?让他们出去闯闯,碰碰运气。运气好就订一两份合同回来,运气不好就当是让他们出去玩玩了。股东们还有就是对张秋生盲目的相信。一个初中毕业生,能白手起家,从拣废铁到卖烧烤,到建立烧烤一条街,再到餐饮一条街。这可是相当不简单的,可他还是没少玩,也没少读书。

    对这样的马马虎虎,梁司剑也无可奈何。反正五大股东,各家孩子都有,花些差旅费也不失公平。梁司剑不是那种轻易妥协的人,否则也不会一怒之下而辞职下海,同事的挽留与母亲的哭闹都动摇不了他的决心。之所以让步,还是因为他也相信秋生的运气好办事能力强,说不定还真给孩子们闯出点明堂。

    张秋生在前世不屈不挠,定杀王绍洋一伙为家人报仇,说明他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今世虽然定下快快活活做人,让家人邻居朋友都过上好rì子的目标,但这种百折不挠的xìng格没有改变,虽然表面看起来整天嘻嘻哈哈没心没肺。

    张秋生将尤金娜大婶家那辆破的不能再破的拉达车买下。阿廖沙说这儿地广人稀,很少交通事故。所以jǐng察对车辆与驾驶人管理不严,几乎不查车。也没有车辆依年限报废的规定,车子只要能跑,你就尽管开,没人管你。

    张秋生九点多钟才出门,早了没用,昨天是晴天,伊尔库茨克是大城市,大清早街上都没人。何况贝加尔格勒是小城市,而今天又是大雪天?他的驾驶技术没的说,开着这么个破车,在这风雪交加的西伯利亚,一个半多小时就到了贝加尔格勒。与昨天出租车速度差不多。在一个没人的地方,张秋生将车收进手套。这样比较方便,要用车随时找个没人的地方就可以拿出来,而无需往停车点跑。

    帽子围巾将自己裹的严严实实,在这大雪天很正常。张秋生不怕事,但一般不惹事。我是来寻找发财机会,不是来惹事的。一个偷渡之人,没必要太招摇过市。

    每当一个国家社会遭遇重大危机或灾难时,对于商人来讲就是一个重大商机,这就是所谓国难财。发自己国家的国难财良心上说不过去,可是发别人国家的应当是心安理得。不对,不是心安理得,而应当是势在必得,咱爷们也不是善男信女。

    风息了,但雪未停,由漫天飞舞改为静悄悄的下。密密匝匝的雪花像雪的幕帘铺天盖地,五步以外不见人。

    张秋生不知道贝加尔格…勒的城市规划,完全是信步在街上乱逛。这也有一个好处,让他对这个城市的街道渐渐熟悉起来。直到傍晚才打道回府。现在无需特意找无人之处,这里傍晚静悄悄。这样的大雪,哪怕是西伯利亚人也躲在温暖的家中。有几个像张秋生这样包藏发财的野心,又不怕风雪的人?

    大雪封路,车子非常难开,好几次都陷进雪堆出不来。不过这对张秋生来说不是困难,出不来就出不来好了,右手一挥将车子收进手套,走几步再放出。

    尤金娜大婶惊喜的收到张秋生送来的牛肉、黄油、面粉还有糖。这些东西在食品短缺时期太珍贵了,只有用外汇才能买到。尤金娜大婶觉得这几个中国小伙子太好了,中苏人民的友谊太重要了。

    尤金娜大婶为孩子们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张秋生送给她的东西太好,她必须回报孩子们。

    一连几天张秋生都是在贝加尔格勒转悠,明知道这儿有大塊的肥肉,可是却无处下口。给一般人可能会着急。但张秋生却不,他不着急。有些东西急是急不来的,关键是你努力了。成功了当然很好,如果不成功也没什么。只要你一直在努力,说不定,下一个机会正在等着你。

    张秋生推开一家咖啡馆,这几天每当疲惫时他都会喝杯咖啡。休息一会,让滚烫的咖啡顺着喉咙下到肚子里,再暖遍全身。修真人只是不怕冷,并不是不知道冷。如果修真修到不知冷热像个僵尸,那还有什么乐趣?如果那样,这个真不修也罢。

    张秋生意外的在这儿遇见娜娅和娜塔莎。在苏联他唯二认识的两个人。两个姑娘正与几个男孩激烈的争辩着什么。

    一共五个男孩,都是十七八岁的年纪。染着或绿或蓝的头发剪成鸡冠状,戴着银sè的大耳环,每个人手上都夹着香烟。仅凭扮像就知道这几个男孩没一个好鸟。一个蓝鸡冠的青年突然抓住娜娅的胳膊,引起她的大声尖叫。娜娅拼命的拳打蓝鸡冠,不但无济于事反而引来其他男孩的哄笑。娜塔莎想帮忙,却被另外一个尖鼻子抓住头发。

    “放开她们。”张秋生不想打架,所以这样说。要是这些混蛋抓的是姐姐,早大耳光搧过去,废个什么话。

    五个苏联流氓像见到天下最好笑的事。这么个黄皮肤黑眼睛的半大小男孩竟要他们放开手中的女人。这样大的男孩正是他们平时最喜欢欺负的对象,何况还是黄种人。

    两个女孩看到张秋生,叫他赶快走。娜娅用中文说:“快走,你不是他们对手。他们是黑手党。”

    黑手党?苏联也有黑手党?黑手党不是在意大利和美国吗?张秋生也只是一时的惊讶,他马上就回忆起前世在部队学到的知识。

    俄罗斯黑手党正是崛起于这几年。从八十年代末开始,苏联经济持续恶化,不得不大量缩减军费。军队与克格勃也大量裁员,黑手党吸收了这些jīng锐力量,势力迅速彭胀。暗杀、走私、抢劫、贩毒、买卖人口、收保护费,成为危害社会一大毒瘤。尤其八一九事件后,黑手党就简直是肆无忌惮,光天化rì下就敢当着jǐng察面犯罪。

    一个长得比较粗壮的男孩推了张秋生一下,发现被推的人纹丝不动,自己却“腾、腾、腾”的倒退不止,不由嘴里叽哩咕嘟的骂了一句什么。张秋生不懂俄语,也知道是在骂他。

    张秋生是不惹事,但并不怕事。见这小子竟然敢骂人,不等他再次推过来,左手一拳击中这家伙右下巴。一阵稀里哗啦,桌椅板凳倒了一地,粗壮的男子已栽到地下昏迷过去。

    这群小子被激怒了,在这贝加尔格勒已经很长时间没人敢招惹他们。今天竟然被人打了,打人的是一个看来比他们还小的孩子。

    蓝鸡冠与尖鼻子放开娜娅与娜塔莎,向张秋生扑过来。剩下的另外两个也向张秋生扑过来。他们恨不得将眼前的小子撕成碎片。敢打他们的人,就要让他知道后果。

    尖鼻子最先冲到,挥舞着拳头想给张秋生一个摆拳。张秋生左手托住尖鼻子拳头,进步转身右手抓住其胳膊,一个过肩摔。张秋生的过肩摔质量比宋念仁不知要高多少倍。尖鼻子在地上痉挛了几下昏迷过去。

    尖鼻子倒在蓝鸡冠脚下,蓝鸡冠稍一迟疑,下巴上已中了重重的一记,一个倒栽葱摔倒。桌子椅子连同咖啡壶、咖啡杯打倒一地。

    另外两个害怕了,他们没见过这样凶猛的。他们五人中三个最厉害的,每人都经不住一下。这不是普通人,恐怕是职业杀手,没人规定职业杀手必须是多大年龄。两个人打算逃跑,可是已经迟了。张秋生是研究公平的,既然开打了,那么在场的同伙一个都别想跑。

    刚刚动步想逃跑的两个人,被张秋生抓住脖领,他们脑袋重重的撞在一起。

    张秋生有点犹豫,他想送两个女孩回家,可他不习惯对女孩献殷勤,就这样让她们自己回家又有点不放心。已经有了林玲,他不想泡妞,何况还是外国妞。但是,你不泡她们,就可以不顾她们的安危吗?纠结啊,纠结。

    咖啡馆老板这时出来了,刚才打架时他不知躲在哪儿。咖啡馆老板要张秋生赔偿被打坏的东西。张秋生不乐意了:“应当要他们赔,”他指着躺在地上的五个人说:“要知道,我是正当防卫。”

    “这个我不管,”老板摇摇头:“我只知道,是你们打架弄坏了我的东西。至于进攻与防卫,那是jǐng察的事。”
第一百四十二章 寻找苏武
    娜娅说:“我们昨天阶段考试刚结束,今天放一天假。难道你们没有阶段考试?”

    张秋生想所谓阶段考试,大概类似于我们的期中考试:“哦,有的。我们上星期已经考过了。看来,无论哪个国家的学生,都免不了考试。区别就在于,考试结束放不放假。”

    谈话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并越来越亲切友好。

    待吴痕四人买好鞋出来时,看到张秋生与两个俄罗斯美女谈笑风生,眼镜掉了一地。cāo,果然是能者无所不能啊。就这么一会功夫,他就泡到妞了?还是美女!还是两个!

    张秋生这下牛逼大发了,假装绅士般的给双方介绍:“这是吴痕,我们这次旅行的临时组长,你们可以叫他老吴。这是娜娅.乌丝丽亚,这是玛莎.别列斯卡。”

    吴痕还不如张秋生,脸胀的像塊大红布。另外几个,除了宋念仁好点,都不是泡妞的料,别看他们平时油嘴滑舌。真正面对女孩,结结巴巴话都说不完整。

    不善于同陌生女孩说话,与很少与女孩打交道有关。更重要的是吴痕与李满屯出身于修真世家。为防情劫,家中长辈与师傅都是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灌输sè字头上一把刀的理念,举出许许多多活生生的因情劫而心火焚身的事例。并且反复教育女人其实没什么,除去那外面的表像,也就是一副骷髅头。

    其实这些教育别说在现代社会,即使在古代也没什么作用。孟子曰:“人少,则慕父母;知好sè,则慕少艾。”这是人的天xìng,靠压制、吓唬是没用的。

    现在造成的局面是,这些孩子都渴望与漂亮的女孩交往,又由于从小的教育使他们不知道怎样与她们打交道。人xìng的必然要求,与这种要求目前难以实现,就形成了吴、李、孙三个兄弟的苦闷。

    要不是后面在张秋生的开导下,不知他们会有什么结局。恐怕只能是不在苦闷中歇菜,就是在苦闷中变态,反倒要经历凶险的情劫。这要到张秋生修真者身份暴露,直接与他们家的长辈说话才行。

    挥挥手与娜娅与娜塔莎告别,仿佛没带走一片云彩。谁知道这两位俄罗斯少女竟然与这几位兄弟有着难解之缘呢?

    贝加尔湖离伊尔库茨克市还有六十多公里,五个人打了两辆出租车,花了一个半小时才到湖边。贝加尔湖目前还没结冰,可能是因为她的水量太大,也可能是她有一百多河流注入活水,所以结冰期比其他河流要晚一点?这个问题,张秋生他们没什么研究,毕竟他们才是中学生。

    兰兰的天空,兰兰的湖水。极目望去,远远的天际早已分不出哪是蓝天哪是湖水,水天一sè大概就是形容这样的美景吧?西伯利亚的寒风吹动着湖面,掀起阵阵狂浪,一时间让人以为是站在真正的大海边。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汇水面积三万五千一百平方公里。也是世界上最深的湖,平均深度七百三十米,最深处一千六百八十米。还是世界上容水最多的湖,总容量二点三六万立方千米,占世界淡水湖总量的五分之一,据说够全人类喝一百年。贝加尔湖的形成距今已有二千五百万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湖泊。

    孙不武问宋念仁:“阿仁,你知道苏武牧羊的地方吗?我们过去凭吊一下。难得来一次,不过去看看他老人家说不过去。”

    宋念仁难为情的说:“对不起,我不知道。贝加尔湖长六百多公里,平均宽近五十公里。这么大的地方,我真不知道苏武在哪儿牧羊。都怪我疏忽大意,没有留神找这些资料。”

    这有什么对不起的?你在为这次出差做准备时,我们都在玩。真要说对不起,应当是我们对不起你。孙不武不会说客气话,只是拍拍宋念仁肩膀。然后像想起什么问道:“阿仁,老张呢?他跑哪儿去了?”

    宋念仁回答:“老张找房子去了,他说这么多人成天在伊尔库茨克城里逛荡容易引起jǐng察注意。不如就在这儿租房子住下,以这儿为根据地。”

    张秋生也确实是这样想的。一时也不知道商机在哪儿,五个人天天在街上晃荡也不是个事。还有布拉维戈申斯克不知有没有通缉,如果通缉了又不知是否苏联全境通缉,存在这么多不安全因素,还是别那么招摇为好。

    孙不武大叫:“别啊,苏武牧羊的地方还没找到呢。等找到了我们再在那儿租房也不迟啊。你们想想看,我们就住在苏老爷子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这样为了这次的任务工作起来也格外有劲不是?每当思想放松时,想偷懒时,干劲懈怠时,想想他老人家就会觉得惭愧不是?这是一种无形的鞭策不是?”

    张秋生被紧急召回,听了孙不武的长篇大论,知道这小子就是想先周游贝加尔湖,然后再干正经活。不过,先找到苏武牧羊的确切地点,好好的凭吊一番是应当也是值得的。再说,阿仁身体还没完全恢复利索,找一个灵气充足的地方让他好好修炼一番也不错。宋念仁不会吸纳灵气,可张秋生有办法不是?

    这儿大概是一个旅游景点,有很多人来游览贝加尔湖,出租车很好找。包了两辆车,开始环贝加尔湖旅行。

    苏武牧羊的确切地点哪那么好找?苏武在中国家喻户晓,在苏联却很少有人知道。苏联英语普及率是高,但也不是人人都会,这语言不通就如同瞎子摸象。吴痕带着宋念仁这么个半油篓子俄语翻译,一路走一路问。越问越糊涂,越走越远。

    终于,吴痕说就这儿了,反正也找不到就在这儿住下吧。张秋生看了一眼里程表,三百五十一公里。稍稍感受了一下,这儿灵气确实十分充足,比贝加尔湖其它地方都充足。为了阿仁的身体,就这儿了。至于任务,再说吧。张秋生前世的一个同牢难友说,运气来了山都挡不住,没那运气非要强求结果都是进大牢。古人早就说过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张秋生有点相信这话。

    这儿的房子很好租,尤其是付美金就更好租。房东是位俄罗斯大婶,不会英语也不会汉语。幸亏大婶的儿子在家,这位上九年级的俄罗斯男孩也因为昨天考试,今天放假在家。

    大婶的儿子叫张秋生直接叫他阿廖沙,他的母亲叫乌娜若娃·尤金斯卡娅,也让张秋生直接叫她尤金娜大婶就行了。

    尤金娜大婶的丈夫和女儿都在离村子五十多公里的贝加尔格勒工作,他们不经常回家。这儿只有她和儿子住,所以多了几间房子。

    尤金娜大婶家烧了一个比张秋生还高的大铁炉子,燃料就是劈柴,那种现在在中国已经很难见到的用整棵树劈开的柴。有了这大铁炉,房间里很暖和,也不缺热水洗澡。

    吴痕很感激张秋生。出差以来,所有吃住行的事几乎都是张秋生在cāo持,而且从没说过一句怨言。都是自觉自愿的去办,甚至他没想到的事张秋生也主动办好。刚才在湖边,吴痕就感觉这儿的灵气比他们家的洞府也差不了多少。于是跑了三百五十多公里后挑选在这儿住下,好每天修炼。这个想法刚冒个头,张秋生就已经将房子租好了。

    吴痕也不会说客气话,也是拍拍张秋生的肩头。其实这五个人没一个会说客气话,说气人话倒在行。

    租了三个房间,实际上就是将尤金娜大婶家空余的房间全租下了。吴痕一人一个房间,孙不武与李满屯一个房间,张秋生与宋念仁一个房间。自从出国以来,今天算是睡了一个好觉。

    第二天清早起来,发现正在下大雪。张秋生几个兄弟们算是见识了西伯利亚的大雪,那是真正像鹅毛一样大的雪花,飞飞扬扬飘飘洒洒从天而降。

    吴、李、孙、宋四个人冒着大雪在湖边练功。这儿的空气可能也是全世界最好的。练完功李、孙、宋回家,留吴痕一个继续在那儿修炼。李满屯就不用说了,连孙、宋都知道吴痕练的东西与普通人不同,除了羡慕之外也只能恨自己无缘了。

    张秋生一人大清早就进城了。这次任务是他提出来的,五联公司也是根据这个提议成立。现在来到苏联了,却两眼一挘冢恢幽亩率帧2皇撬等松夭皇欤谴游凑龉猓恢桓錾桃迪钅恳硬呋搅⑾钤俚街葱校渲忻恳桓龉亟诙家跹觯

    不说张秋生,目前国内大多数商业机构都不知道,都还处于刚刚改革开放,刚刚起步摸索状态。流行的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无论办什么事,第一想法就是找熟人。连国有大型企业都没有正规的商业企划,实行的是领导拍脑袋决策。
第一百四十一章 娜娅与娜塔莎
    宋念仁没说话,两手一摊耸耸肩膀。一副没办法,这个不由我决定的表情。这是宋念仁真实心情的流露,一点都不做作,他现在就想做中国人。

    他妈的,腐朽的没落的帝国主义,该死的美国佬。他居然坐在那儿都不站起来,另外四个人个个抱着膀子,藐视着我——一个苏维埃jǐng察。今天一定要给点颜sè给他们看看,要让他们知道,在苏联就要按苏联的规矩来,你们必须懂得尊重jǐng察。

    照片没问题,确确实实是他本人。签证没问题,明明确确有伊尔库茨克州。入境记录没问题,从阿穆尔州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入境。嗯,还是一年的长期签证。

    竟然挑不出毛病?再看看还是没毛病。算了吧,他们还是孩子。何况他们还是热爱苏维埃的,这从刚才他们唱歌就可以看出来。美国佬就这样,大大咧咧,听说他们对自己国家的jǐng察也这样。还有,那个,那个,美国大使馆可不是吃素的,随便找这几个孩子的麻烦,他们会向莫斯科施压,而莫斯科的官僚们不会放过我。

    “你们到伊尔库茨克干什么?”jǐng察决定向孩子们示好,像狼外婆一样微笑着问,同时将护照还回宋念仁。

    宋念仁收回护照,看来布市还没发通缉,一颗心总算暂时落下:“贝加尔,我们来看贝加尔湖。”

    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jǐng察这次是真诚的笑着说:“嗯,贝加尔是值得去看看。可是你们坐这儿干什么?”

    宋念仁指指对面商店,又指指自己赤着双脚说:“等这商店开门买鞋,我们要换新鞋去贝加尔湖。”

    jǐng察看看其他几个孩子,有四个都赤着脚:“你们原来的鞋子呢?”

    “扔了,”宋念仁还是那满不在乎的样子:“既然要换新的,那旧的还要干什么?”

    jǐng察又忿忿不平。该死的腐朽的没落的美帝国主义。我们现在缺少食物,缺少衣服,缺少轻工业品,而这几个美国孩子却因为要换新鞋就将旧鞋给扔了。这不公平!可是,但是,能问问他们将鞋子扔哪儿了吗?我家的孩子也要换鞋子了。不过,还是算了吧。无论如何,jǐng察的尊严不能丢,尤其不能让美国佬看了笑话。

    jǐng察拖着疲惫的步伐,无jīng打采的离开了。他不是起的早,而是一夜没睡,现在要赶回家睡觉。

    有惊无险,大家舒了一口气。孙不武没心没肺的说了:“阿仁,你刚才唱的歌真好听,继续唱下去。”

    宋念仁说:“唱完了啊。还怎么继续?再重新唱一遍?”

    吴痕也插嘴说:“真的很好听。重新再唱一遍也行。不过,如果你会其他的歌的话,最好换一首。”

    宋念仁说:“不会了,就学了这一首。”

    宋念仁话刚说完,张秋生却唱了起来,用俄语唱的。整首歌曲充满着激情,澎湃着斗志,有一种一往无前敢于战胜一切敌人而不为一切敌人所吓倒的气势。

    兄弟们屏住呼吸,听着这首渴望战斗勇于牺牲的歌曲,直到张秋生唱完。沉默了十几秒,孙不武结结巴巴的问:“老,老张,你,你会俄语?”

    张秋生摇摇头说:“不会。我妈搜集了许多世界名曲,世界名歌,都录了磁带。苏联歌曲是其中重要一部分。我姐要是喜欢哪部音乐或哪首歌,没事就反复放。有一些歌我硬是听会的。我妈说唱外国歌曲就要用外语唱,才能唱出原味。”

    宋念仁问:“你刚才唱的是什么歌?有一种令人发奋的冲动,苏联还有这样的歌曲?何伯怎么没教给我?”

    张秋生说:“这首歌叫《神圣的战争》,被称为苏联卫国战争的音乐纪念碑。它第一次是在白俄罗斯的火车站演唱,当时车站内满是疲惫的红军战士。听到这首歌后,全都站起来跟着一起唱。

    一九四一年十一月七rì,苏联十月革命节这天,斯大林在红场举行庆祝十月革命节阅兵,受阅红军战士就是唱着这首歌接受检阅,然后像滚滚洪流直接开到前线战斗。

    这是一首三拍子歌曲,却唱出了二拍子队列进行曲的气势。具有积极向上的勇往直前的战斗jīng神。这首歌的歌词也非常华丽:让高贵的愤怒,像滚滚的波浪翻腾;巨大的国家,作决死的斗争,要消灭一切法西斯。你们看多带劲?”

    这时的五兄弟没有了平时无事生非,打嘴仗扯皮无聊到蛋痛的样子了。大家认真虚心的讨论起音乐,并进而延伸到文学、美术等等方面。一时间倒将什么修炼,什么习武忘的干干净净。

    原来无聊难以打发的时间,现在过的飞快。对面的商店终于开门了。

    张秋生不买鞋,待在门外没进去。不想买东西,张秋生是从来不进商店门。自从有了秋同,他是连酱油都不用打,所以连家门口的小店都很少进去,除非帮林玲家打酱油。

    两个女孩走过来,典型的俄罗斯美少女。看见张秋生目不旁视,像卫兵又像电线杆一样站在门口,觉得很好玩。一个长着栗sè头发的女孩用英语对张秋生说:“嗨,你站这儿干什么?”

    张秋生木呆呆地回答:“不干什么,就这样站着。”可怜的孩子,两世加起来,除了邻居女孩和班上女同学,他就没认真与女孩说过话。这么个胆大包天胡作非为的人,见了女孩就脸红,说了没人会相信。既使是方爱娟,到今天他都不知道具体长相,因为从来没仔细朝她脸上看过。

    “我叫娜娅.乌丝丽亚。您可以直接叫我娜娅。”这女孩也许是生xìng大方,也许是看这腼腆的男孩很有趣,这才见面就热情的自我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