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文青修仙实录-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卧槽,唐子奕想要仰天大笑,遇到这位可比那正德皇帝还要让他惊喜,自己果然是王八之气侧漏,随便救个人都能救到这等人物!
第25章 吟诗对词
此时的张璁看起来略显沧桑,40多岁的人看着像50岁的,经常性失血的病症让他的皮肤惨白中透着黄,原本想挣扎着起身向面前的小公子道谢,结果却因为动作过大而头晕目眩。
唐子奕连忙上前扶住对方,他可要好好跟这个人培养下感情。如今的唐子奕身份地位都不够高,就算是遇到类似正德皇帝那样的大人物,自己也只能处于被利用的位置。那么,在这个等级社会他将很难把握自己的命运。
可是眼前这个张璁就不一样了,未来的张阁老啊!发迹之前,就是个家境还算不错的普通书生,虽然少小成名,但长大后运气不佳,考了好几次会试都没能金榜题名,这会甚至差点客死他乡,想到这里,唐子奕笑眯眯道,“张叔客气了,对于您来说,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好好休养身子,不过……听说您和陈二哥是老乡,怎么会重病昏迷在应州那家客栈里?”张璁闻言脸上迅速闪过尴尬。
唐子奕不过是随口问问,想要打开双方的话匣子,没想到对方却露出紧张的表情,唐子奕微微挑眉,哦呵呵,有猫腻!
双方之间沉默了片刻,张璁透过马车窗户看着外面商队众人努力工作的场景,缓缓吟出一首七言律诗,“寅晓初闻鸡鸣诉,十里商队入卧牛。山中枯木听冥风,几声鹰啼破冬静。一二梅落待君望,三四雪飘拟卿凝。寒窗苦读六次觞,一缕清魂客他乡。”
这诗虽然略显粗糙,说的却是此时晋商彭家的商队经过层层山路进入有蜗牛城之称的临汾,然则对比眼前的热闹,张璁的心中却愈发的凄苦,家中妻儿孤单守候,自己不但一直没有中进士,还差点死在外面,面对面前的黄口小儿张璁难掩悲伤,“秉用自幼时考上秀才至今,也有二十年了,明年就是新一轮的科举,我却已参加过六次科举,屡屡落第,明年就是第七次!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秉用打算出来走走看看,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放弃科举了。”
别啊!您可别放弃啊,他好不容易勾搭上个绩优股,下次再想遇到这么合适的,还不知道要等多久,以后等自己长大了,朝中有人好办事啊!唐子奕轻咳了一声,“张叔莫嫌我小,倒是觉得张叔此次大难不死,相信必有后福!”
此话一出,绝望中的张璁仿佛抓到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尤其这话还是出自疑似下凡仙童之人的口中,“小公子何出此言?!”
唐子奕沉吟了片刻,既然眼前这货是个喜欢吟诗作对的文艺老青年,想要获得对方的好感和认同,还得投其所好,“冬后雪融现春情,昨夜梦回望辰星。天枢北转谁命定,却听得锵锵锣镲声。”吟完这首回应对方的词,唐子奕默默在心里为自己点个赞,卧槽,现场作词啊!为了收服未来的张阁老大人,老子也是蛮拼的!
唐子奕的词压的ing音,最后一个“声”还不够完美,不过这已经让素有才名的张璁惊讶不已了!第一句虽然说得是眼前场景,却也是借诗安慰他,未来还有更加美好的事,后面三句似乎说的是这孩子做的一个关于张璁金榜题名时的梦!难道是预知梦?
思索到这里,张璁激动的拉出唐子奕的胳膊,“小公子!您说的可是真的?!秉用还应该再继续考会试吗?”
“参加!当然要参加!”唐子奕高抬下巴,用一副“我看好你哦”的表情伸手拍了拍对方的肩膀,暗示道,“不过小子夜观天象,你的第七次会试之路略曲折,我只能说,站队很重要!”多了不可说,否则就是大忌讳了。
张璁此时很难将眼前的唐子奕当成普通的6、7岁小娃,想当年他也是被称为“神童”的,但如今40多年过去了,再回想小时候对比面前的孩子,张璁顿觉羞愧不已,货比货得丢人比人得羞死啊,“多谢小公子为秉用指名方向!”
等等,唐子奕猛然一拍脑袋,好你个张阁老,真的是有够狡猾的,自己刚才可是在问他一浙江的书生怎么跑到山西边境这边来了,对方居然不知不觉就把话题绕开了!
“没事没事,话说张叔啊,”唐子奕裂开嘴眼睛笑成了一条线,掩盖了眼底的精光,“从浙江到山西很远呢,不知道张叔是否有何收获?可否分享给小子听听?”语气中特别强调“收获”二字,唐子奕是个性格执着的,一旦想要探得结果便不会轻易放弃,当然另外一个方面也是为了试探一下张璁对自己的信任度。
话题又扯了回来,听出唐子奕话语中的暗示,张璁有种看到狡猾小狐狸得意摇着尾巴的既视感,不过那个东西可是自己豁出性命才弄到的,怎么可能轻易说出,于是轻轻摇头道,“只是单纯的游学罢了,遇到你,得到之前那番指点,便是我最大的收获!”
好吧,既然对方还未完全打开心房,唐子奕也不强求,毕竟双方也不过刚刚认识,什么“以后这条命就是他的了”,都只是空话套话,想要这人真正发自心底信任自己,还需要继续努力。
唐子奕随便说了几句,便告辞离开驴车,在往母亲郑氏那边走的时候,唐子奕抑制不住心底的激动,微微勾起嘴角来,刚才看似他没能套到对方的话,却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对方用被子遮盖住的一角露出了半本书,隐约写着“铜人腧”三个字,让他瞬间联想到了某本奇书。
尤其脑海里那只天禄诡异的没有得瑟,要不是在看到的瞬间,这货下意识抖了下毛,唐子奕可能真的以为天禄不在乎那本书。
临汾周围梅树特别多,尤其到了冬季,唐子奕感觉似乎整个临汾城都洋溢着梅香。母亲郑氏这会也在帮忙做点小事,不好完全依赖商队。唐子奕问了几个人后,很快找到愁眉苦脸的郑氏,连忙迈着小短腿跑了过去。
郑氏看到唐子奕跑出马车,连忙将人拉到自己身边,“你这孩子,不好好睡在马车里,怎么又乱跑了!”
唐子奕对于母亲郑氏对自己的过度保护有些无奈,连忙岔开话题,“娘,我刚才看到你在发呆,可是有难事?”
郑氏知道她这孩子素有主见,看到唐子奕睡醒之后气色很好,这才放下心来,“听杨家嫂子说,今晚会有个重要的人来商队里跟三管事谈生意,对方说吃腻了临汾的饭菜,想要尝尝大同的味道,但是商队行走路上,怎么可能会带那么多食物,杨家嫂子已经匆忙去买菜了,也不知道这个时候还能买点啥回来,娘在想做什么好。”之前的食物翻来覆去就是什么面汤、烙饼之类的东西,用这些招待那个重要客人,肯定不行的。
唐子奕看了看周围摊开的食材,不是面粉就是腌制食品,在冬天行走的商队能有这些就不错了,那个客人分明是故意为难彭家商队。这本来跟他们母子两无关,可是那对姐妹花和姐妹花的母亲确实一路上很是照顾他们母子,这个人情不能不还。
唐子奕摸了摸下巴,一张小脸皱在了一起,小小人儿严肃的模样逗乐了周围不少人,尤其不远处正在走来的一行人,打头的那个恰好看到唐子奕摸下巴对着一大堆食材思考的小模样,顿时大乐,朝身旁的三管事笑道,“没想到你这商队还带着这么小的娃娃,是打算让这小娃娃为老夫准备晚餐吗?”
第26章 伺候吃货
一般商队自然是不可能带着这么小的孩子上路;唐子奕母子是阳高县令夫妇托付给彭家三管事的,如今居然在他商队里做事;这要传到阳高县令夫妇耳里,那就不太合适了,尤其那孩子似乎不太一般,一路上的表现让三管事暗暗心惊;对待这对母子的态度也愈发的尊重。
三管事朝着身边的富态男人告罪一声,匆匆走到唐家母子身边;“哎!唐家娘子、小公子你们这是做什么;这么冷的天;快赶紧进客栈吧!我已经让客栈老板优先为你二人准备好住处。”
郑氏从思索中抬起头见是三管事,刚要开口打招呼;没想到对方身后便走来好几个陌生男子;郑氏皱了皱眉头,下意识的往后退了几步。
一旁的唐子奕见状,连忙走到母亲身前,用自己的小身体隔开双方距离,微抬下巴,不得不用仰视的角度注视三管事等人。唐子奕表面一副小大人的淡定模样,心里早就骂开了,个子高了不起啊!古代人普遍个子矮,回头得赶紧找点羊奶牛奶补充钙质,不然以后自己这个个子要是长不高就郁闷了。
“杨大娘去买菜了,我和我娘帮她想晚上的菜色,一点小忙没什么的。”明朝还是讲究男女授受不亲,百姓之间虽然较为宽容,但如果能避免还是尽量避嫌的好。别看唐子奕的这个身体只有7岁,在父亲死后,他就是这个家的户主顶梁柱了。
“你这小娃娃甚是有趣,叫什么名字啊?”先前和三管事说话的富态男子笑着开口,年龄不算小,身上穿着昂贵的蚕丝织品,看着不太像普通商人。
明朝开国的时候,朱元璋对于人们的着衣有严格要求,普通百姓非但不能穿正黄正红之类的衣服,甚至连昂贵的丝织品、锦缎什么的,都不可以越级穿,否则会被处罚,但是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钱但地位低的人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只在里面穿着昂贵衣服,这样别人既看不到,自己又穿着舒服。但是到了正德时期,不知道是因为正德皇帝这个上梁一直没正过,还是其他什么原因,百姓们在穿着衣物方面越来越大胆,几乎都是越级穿着,也没什么人管。
不过即便如此,如此光明正大穿着丝织绸缎的商人,还是比较少见,唐子奕淡淡的瞥了一眼对方,不卑不亢道,“小子姓唐,名子奕。”这人就是杨大娘所说的客人吧,目光略过对方的脸部,唐子奕同母亲郑氏准备先行离开,毕竟一个女人当众跟男人对话,这样不太合适。郑氏摸了摸自家儿子的小脑袋,挎起一个已经拣出不少食材的篮筐,朝三管事等人弯腰道别,然后往客栈的厨房方向走去。
目送唐家母子二人离开,富态男人捋了捋自己不算太多的胡子,“三管事,你们商队来了个有趣的小家伙啊。这让我更加期待中午的饭菜,至于那个东西嘛……心情好自然才好办事嘛,哈哈哈!”富态男人仰头大笑,声音传到了已经走出一段距离的唐子奕耳中,令其脚步微顿、继而又继续行走。
商队并不是每次都在驿馆休憩,如果抵达类似临汾这样的大站,多数是会选择进城,一来自然是安全问题,二来则是便于谈生意。为了节省成本,商队一般是租借客栈的厨房自己做饭。当郑氏走进厨房的时候,那对姐妹花已经开始忙了,不过由于厨艺一般,只能负责商队伙计们的食物。
唐子奕跟在母亲身边看着他们做饭做菜,明朝的灶台看起来跟现代乡下的锅台区别不大,都是用石砖垒成方形,后面有添柴用的灶眼、前面上方有不同大小的圆形孔洞,有的放置烧饭烧汤用的大锅,有的放置炒菜的小锅,并非唐子奕先前以为的“不管炒菜还是做饭都是用大口锅”的印象。
“唐嫂子!你在吗?”商队里年龄最小的伙计小宁子急冲冲的跑了过来,见到郑氏后就像见到救星一般,“您赶快好好想想中午吃什么,三管事说,这事要是办成了,他付您2两银子作为报酬。”
2两银子差不多相当于现代的1300多元,看似不多,也不过是帮忙做个饭而已,对于郑氏来说,这可是绝佳的赚钱机会,多少能贴补一下家用,于是点头道,“我会尽力的,不过眼前就这点食材,我恐怕也做不出更好的了。”也不知道杨家嫂子能买到些什么。
小宁子跟着苦笑了一下,“我会努力想办法的,其余的就麻烦嫂子您了!”这家客栈的备用食物也很普通,用来招待客人略显不够。
然而这事比唐子奕母子想象的还要麻烦,那个人是彭家商一直想要搭上线的大主顾,可惜一直找不到机会,这次没想到会在临汾相遇,据说是三管事死活把人拉来的,成败就看这顿饭吃的开不开心了。
三管事表面上陪着笑,心底却焦急不已,时不时看向守在外面的小宁子,用眼神确定晚饭的准备进度。这位沙老板一直在扯七扯八,每当他想把话题往盐引上套的时候,那人就又绕开,分明是不想把盐引买给自己。
彭家主要经营潞绸和山货药材,一般是把山西的特产运送到江浙一带行销贩运,之后再在上海浙江那边进标布和食盐、米粮等物运回山西边境。其中利润最大的就是食盐,有2倍以上的暴利!
但是想要去江浙一带的盐场得到食盐,必须有政府授予的盐引。而盐引获取一般是需要运送布匹粮食去边关给军队,然后折算成盐引发给那些商人。彭家也有这么做,但如果单纯算运货一趟获取的盐引利润,其实是有些小亏本的。那是那句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沙老板,我彭家的声誉您也是知道的,如果咱们以后合作……”三管事再一次把话题往盐引上扯,结果对方笑而不语,待三管事说不下去以后才吹了吹手中的热茶,微微抿了一口道,“听说彭家家主素来讲究吃穿,老父倒是想领教一下。”
这态度分明是故意为难三管事,明知道这会冬天食材少,他们又是走在贩运路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足够的食材怎么做出让对方满意的饭菜啊!三管事是真的摸不清对方的想法了,如果是想拒绝,那还应邀过来干嘛?反之又为何故意为难他们?
太阳接近正午的时候,饭菜终于陆陆续续摆上桌子,有春不老炒冬笋、油炸烧骨、凤髓、银苗豆芽菜、烧脏肉酿肠儿,有荤有素,看着相当不错了。
那春不老就是常见的雪里红,通过腌制以后可以在缺少蔬菜的冬季食用,另外还有豆芽菜,能弄到这么多很不容易,是那杨家嫂子跑了好几家买来的。至于那烧脏肉酿肠儿,其实就是猪大肠洗净后,抹上盐淹着、之后再用酒泡着,最后再爆炒烧制。那会唐子奕看到郑氏从坛子里拿出猪大肠的时候还愣了一下,原来这个时代已经有人在吃猪大肠这些“脏肉”。
三管事看到桌上的这些菜色稍微安了点心,杨家婆娘的手艺如何,吃了这么多年三管事熟悉的很,肯定不会让沙老板满意,那会看到唐家娘子在处理食材,突然想起阳高县令夫妇似乎夸赞过唐家娘子的手艺,连忙抓住救命稻草拜托对方来准备饭菜,可是三管事那心底还是紧张的。
如今可以微微松了口气,三管事笑眯眯的招呼沙老板入座,为对方斟上已经烧热的水酒,“沙老板,您尝尝,有没有喜欢吃的?”
那个富态男人也不客气,用茶顺了顺口便拿起筷子分辨夹取菜品试吃,吃了几口之后便放下筷子,微笑着看向紧张的三管事,“这菜准备的倒也有些意思,尤其那烧脏肉酿肠儿最近在一些狂书生中倍受欢迎,还有这凤髓也是那些书生们喜欢叫的称呼。三管事啊,这是把老夫当书生还是你请了个经常给书生准备食物的厨娘?”话里的调侃让人听不出情绪来。
三管事抹了抹汗,“沙老板真是观察入微,居然从菜色上就推测出那么多,确实如您所说,准备这些菜的人是个秀才娘子,对方和我们商队的准备饭菜的杨家嫂子关系不错,所以来帮忙的,不知您有没有喜欢的菜色?”
躲在外面看热闹的唐子奕也好奇的看着那富态男人,听说了这人来此的原因,唐子奕觉得对方要的可能不是菜色是否合心意之类的,而是其它什么东西。
果然那个沙老板听完三管事的问话,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依旧端坐在那里笑而不语,可把三老板急坏了。难道是嫌弃菜色太过普通,没有山珍海味?偷瞄了眼对方的表情,似乎又不是这样,他可是特地打听过,这位沙老板似乎吃多了昂贵的食物,如今非但腻歪了,还得了奇怪病症,一吃就会脚痛,所以三管事还特地嘱咐过,家常菜即可,想出奇制胜,没想到还是失败了。
唐子奕歪着脑袋想了想,啊!他怎么把这人突然出现在临汾的事给漏了!连忙在窗户外给三管事打了个手势,让他稍安勿躁,自己马上就来!
第27章 商会雏形
唐子奕在外面偷瞄的行为并没有刻意隐瞒;不光三管事看到,就是富态的沙老板也早就瞄到了那小人儿;看到对方给三管事做的手势,顿觉有趣极了,聊到现在那三管事也没能明白自己的真正意图,还以为他真的是为了吃到好吃的为难他们;沙老板还挺失望,这会见到貌似一个小娃娃居然懂了自己的想法;有趣;太有趣了。
过了一会;一个漂亮的7岁小娃小心翼翼端着托盘走了进来,托盘上放着热气腾腾的汤品;微微散发出梅花的香气。
三管事连忙上前端起汤品;清淡的汤水中飘着淡粉色的梅花,看着漂亮极了。这玩意就能让沙老板松口?三管事没想到自己不但看不透沙老板的心思,这会连个小娃娃的想法都弄不明白了。将汤品放在沙老板面前,三管事努力扯出看似自信的笑容,“您尝尝这个。”
沙老板笑着用白瓷勺子搅了搅汤水,里面被做成梅花形状的面皮随着水流飘动,看起来更漂亮了,“不愧是秀才娘子做的饭菜,可有名字?”
唐子奕点点头,“这道主食名唤梅花汤饼,出自宋人林洪所写的《山家清供》,临汾是梅乡,这会又是梅花盛开的季节,加上梅花本身理气和胃,用来调理冬季大补后的肠胃最是合适。底汤是檀香鸡汤,檀香本身是清肺的,搭配鸡汤会特别鲜美。”说完特地瞥了眼一旁的三管事。
沙老板听完唐子奕的解说,点了点头,“杨诚斋曾诗云,脱蕊收将熬粥吃,落英仍好当香烧,说的便是梅粥,要我说,这梅花汤饼更有意境。”
这段话听得唐子奕嘴角直抽抽,古代不管老少,这文艺青年就得动不动吟两句吗?唐子奕没有理会对方扯出来的诗句,而是站定在那里等着三管事说话,结果那家伙依然一副雾煞煞的表情,回神发现唐子奕和沙老板同时盯着自己,连忙笑道,“沙老板您觉得好吃吗?”
此话一出,唐子奕和沙老板同时扶额叹息,这一行为倒是让这一老一少产生了阶级感情,双双对视一眼蓦地笑开。沙老板示意唐子奕也坐到饭桌前,还贴心的让人在椅子上又放了个小板凳,唐子奕坐上去,高度正好。
“小娃娃,你说说,为何要准备这道梅花汤饼?”沙老板笑眯眯的为唐子奕夹了一小块排骨到碗里,之前唐子奕的解说就已经让沙老板疑惑,这么小的娃娃怎么可能会知道他的心思,但是刚才两人同时对着三管事叹息的动作让沙老板心中暗暗吃惊,连忙套起话来。
唐子奕原不想参合这事,不过那三管事一路来的照顾让唐子奕有些不忍,另外,这三管事的为人其实相当不错,如果自己以后想要做生意什么的,有个稍微知根知底的合作对象会更轻松些。想到这里,唐子奕抬头看向沙老板,“梅花是本地特产,梅花汤饼看似简单,实则背后需要多道功夫才能化繁为简,如果这道鸡汤不是杨大娘提前炖好,我娘也没办法那么快做出这道汤品。”说到这里,唐子奕停顿了一下,反过来套对方的话,“那您是如何看待这道汤品的?”总不能什么话都自己说了,如果他猜错了呢?
沙老板真真的是要叹息了,眼前的这个孩子哪里像个6、7岁小娃,分明是他平日里经常遇到的那些喜欢话说一半的竞争对手,“要我看,想要快速做出这道梅花汤饼,需要很多人的分工,如那梅花得有人去外面采摘、梅花面皮要是有模子快速压制会更漂亮、檀香鸡汤也得有人专门熬制,可是费了那么大功夫,最后做出来的汤品却只需要几口,就能迅速吃完……”
“这样实在不符合商人利益。”唐子奕接话到,“商人逐利,很多东西其实是有利可图的,但由于生产过程过于复杂,以至于成本过高,所以,您不会是想……?!”
成立商会吧!这句话唐子奕没有出口,实在是如果对方真的那么想,这人也太有远见了吧!自己是未来世界的人,能够站在纵观的角度看待问题,解决困难的方法靠的是“经验”,但是对方如果是打算成立商会,那可就相当于“创新”了,就某种程度而言,创新可比利用经验难多了。
沙老板没有说话,他已经彻底傻了,瞪着唐子奕半天合不拢嘴,最后憋出一句,“你到底是什么人?!”
“聪明人!”唐子奕被对方莫名其妙的话逼的憋出了这么一句,擦,又忘记自己是小屁孩身份,“沙老板没兴趣继续聊的话,小子先行告退了!”说完准备离开,反正话都明示到了这个程度,一旁的三管事再怎么死脑筋,也应该悟了吧。
“我有兴趣!小娃娃你别走!”沙老板也不看看自己的爪子多厚实,一巴掌拍向唐子奕的肩膀,“自古英雄出少年,这话还真没错,来来来,我们再多聊聊这梅花汤饼。”
一旁的三管事也露出祈求的表情,说实在的,唐子奕说了那么多他还是没听懂沙老板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对于自己竟然还不如一个小娃娃懂得多的事实,三管事表示,凡人不跟仙人比。这会在他心中,已经彻底把唐子奕当做下凡仙童,估计看着小,其实年龄可能比他们都大,知道的多也是正常的。
唐子奕不知道这会他已经被某位不开窍家伙当成了披着小孩壳的老头,不过他也确实对沙老板想要组建商会的事略感兴趣。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最早的商会雏形大约是在明后期万历年间,这玩意可以说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一种体现,可惜后来由于明末清初的战乱以及清朝统治者重农抑商的政策,生生扼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进而导致我大天|朝越来越落后。
一老一少聊得可谓停不下来,两天话匣子打开后,干脆就着商会彻底研究起来。
原来那沙老板早就发现了独立门户的手工作坊成本太高,商人之间多为竞争,少合作。他倒也不是说要成立“商会”,沙老板的心中还没能出现这个词,不过那种商会雏形已经有了,所以他此次便是想要利用手头上最大筹码——盐引,来勾搭他觉得比较适合合作的对象,恰好遇到路过的彭家三管事,临时起意,便想来试探试探。
没想到素来有过于耿直名声的彭家还真是从上到下一根筋,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把生意做那么大的!商会合作还需要摸索,他现在需要的是可以为了那个目标能够一起努力的合作对象,而非连商会是什么都完全没概念的小伙伴,所以才故意出了这么一个难题,想要考验彭家三管事,其实在等待午饭的时候,他都暗示过好几回,无奈对方根本听不懂啊!
沙老板本来已经准备放弃,没想到彭家突然冒出来一个小娃娃,居然能够跟他大谈特谈商会雏形,如果不是之前已经确认三管事完全不懂这些,恐怕他真的会以为彭家那么厉害,连个小娃娃都有新型商业模式的概念。
当唐子奕笑眯眯的把心满意足的沙老板送出客栈,一回头就对上表情恐怖的三管事,对方那目光简直是要把自己给吃了,“额,我先回屋午睡了,中午不睡下午受罪。”说完迈开腿颠颠的跑回屋子了。
三管事没有阻止唐子奕离开,站在原地愣了半晌。
唐子奕回到屋里时,母亲郑氏已经吃好午饭正在做手工绣活,江南特有的苏绣融合山西造型夸张的刺绣风格,使得她的绣品有种英姿飒爽的感觉。跟郑氏打了个招呼,唐子奕便拿着书准备看一会就午睡,谁知道这个时候房门被敲响,郑氏放下手中绣活起身开门,见到是那对姐妹花,连忙将人迎了进来。
姐妹花经常会来找她谈论些小女儿家的事,郑氏也不觉得奇怪,直到二人送来一个小匣子,说是三管事感谢小公子和唐夫人的,结果打开一看,里面不光有10两白银锭,还有一副金镶玉手镯。
郑氏连忙推却,“之前不是说2两吗?怎么会这么多,我不能接受。”姐妹花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办,具体她们也不是太清楚,是三管事特别吩咐是给小公子的,郑氏不愿意收,她们也不知道从何劝起。
唐子奕瞄了一眼,嘴角勾了勾,“娘,没事,这是咱们应得的,收着吧。”对比他帮三管事谈下盐引购买的生意,这点金银算什么。
按造小引制度,1000盐引相当于20万斤的食盐,刚刚那沙老板愿意卖100盐引给三管事,2万斤食盐的暴利不知道是这匣子里金银的多少倍了,唐子奕拿着一点都不觉得亏心。
郑氏估计她这儿子肯定又做了什么“好事”,摇头叹息,“你也别太乱来了。”儿子聪明有才华是好事,但要是聪明过头引来太多人捧杀,那可就不好了。
唐子奕听出郑氏的担忧,对于他这个母亲愈发的敬重,连忙点头表示自己明白,考虑着自己应该赶紧习惯小娃娃身份,他已经不是二十多岁的成年人了。
可惜,事态总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唐子奕原本就是个比较随性的人,当事情在眼前发生的时候,让他装作啥都没看到,唐子奕很难做到。
第28章 阴风恻恻
麻烦还是出在张璁身上;半夜的时候天禄突然叫醒了唐子奕,夜深人静的,有个声音在脑海里阴测测的喊着;还真有些吓人。
合衣起身,夜晚的寒风让唐子奕抖索了一下,母亲郑氏睡在旁边的床上;唐子奕看了一眼后,悄然下地离开房间。走出房门之后;唐子奕紧了紧身上的衣服;“天禄;发生什么事了?”
“嘘!别说话;对了;你拿好我的窝没?那玩意关键时刻能护着你。”天禄这会再出现在唐子奕的脑海中,已经不是雾状形态,而是非常完整的小怪兽模样,憨头憨脑,两个鼻孔非常大,一只小角顶在头上有点像独角兽,仔细一看,那角尖朝着的方向恰好跟独角兽是相反的,猛然一看有种莫西干发型的感觉。
最让唐子奕无语的是天禄脖子上那一圈金制孔方兄,一下子把天禄的土豪气质衬托到了极点,还有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