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祸到请付款-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 ⌒┃ 好書盡在書香→ //。。 … m。。 …
┃● ●┃
┃” ω ”┃ 此書由浮光未暖。整理與發佈 o(≧v≦)o
┗○━━━○┛
━━━━━━━━●●━━━━━━━━━━●●━━━━━
=================
书名:祸到请付款
作者:梧桐私语
文案:
嘴贱的物理学家靳怀理因为较真在电视购物上买了个电压力锅,没想到却随锅附送了一个不着调的媳妇儿,最后还被她强行拉去开起了一家不大一样的心理诊所。
阮立冬叫嚣着他们店的口号:送祸上门,祸到付款,保质保量,斩草除根。
靳怀理拆分二极管时斜了阮立冬一眼:我像杀手?
阮立冬摇头:No,你是祸首。
内容标签:业界精英 制服情缘 都市情缘
搜索关键字:主角:靳怀理,阮立冬 ┃ 配角: ┃ 其它:医用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基本演绎法
=================
☆、第1章 主持人
第一章主持人
阮立冬拿着东西走出花店,特意看了眼手机上的时间,晚上六点三刻,还有二十分钟才到上班时间,不自觉的她放慢了脚步。
早上的天气预报说今天是个晴天,可这个时间沭封市却下起了小雨,阮立冬想起了一句她妈告诉过她的话:男人的嘴和天气预报员的一样,都不牢靠。她心想着真就这么回事,萧逸树的嘴就是用来跑火车的,没几句靠谱。萧逸树是沭封电视台的主持人,负责每天新闻后的天气播报工作。
阮立冬到了单位,身上倒真被淋个半湿,她看眼怀里被包装纸包着的东西,好在包的严实,东西没被淋坏。
她扫扫头上的水珠准备上楼,在电梯口,遇到了正出电梯的萧逸树,这个时间,萧逸树刚好下班。
见了阮立冬,萧逸树一把扯她到了墙角,萧逸树小声对她说:“立冬,我可听说了,你们那个栏目最近业绩不好,老于下午才被台长训了一通,估计一会儿他就要来找你了。”
萧逸树是阮立冬在台里唯一的朋友,萧逸树一脸紧张兮兮,阮立冬却听得心不在焉,等萧逸树说完,阮立冬就“哦”了一声表示她听见了。有人在等萧逸树,她只能看着阮立冬慢悠悠地进了电梯,压根儿再没时间说其他什么。
老于真挺生气的,按理说他们这个城市频道该是很火的频道,可偏偏他被总监打发来负责了电视购物这么个连鸡肋都算不上的栏目。这星期台里统计各部门业绩,“电视购物”作为垫底被点了名。
老于不认为自己有问题,他把责任归咎去了阮立冬这个主持人身上,他觉得阮立冬在介绍产品时候不够尽力生动。
他在总监办公室接受了半小时的训话出来,就气呼呼的去录影间。他进门时,阮立冬正背对着他在弄什么,老于直接走过去冲她一顿吼,可吼了没几句老于就觉得不对劲儿。
“什么味儿?”他问。阮立冬转身,捧着手里的花瓶,笑眯眯地看他:“于主任,为了增加节目气氛,我买了束百合,打算一会儿摆上……”
她话没说完,老于一个喷嚏就打了出来。“我……阿嚏……我花粉……阿嚏……过敏……你不知道啊!”
老于喷嚏打得几乎窒息,没等阮立冬回答,他就捂着嘴巴跑出了房间。
阮立冬瞧着老于踉跄的背影,吹了声口哨:“我当然知道啊,不然干嘛买,一束好贵的。”
怎么说呢,阮立冬是个大聪明没有小聪明一堆的人,所以她是打算在辞职前办件大事的,没理会其他同事讶异的目光,阮立冬按照自己准备的那套词介绍起了手里的这款产品:“这款电饭煲智能高效,可在短于同类商品三分之一的时间内煮熟食物,并让营养加倍,说明书是这样说的,至于是不是真的,我是不信,你如果想确认一下,倒是欢迎你做个傻帽买一台回去试试。”
阮立冬说完这句,放下手里的锅,又去介绍下一个。
这次录的是周四播的,节目录完,负责录影的小刘一脸为难的对阮立冬说:“冬姐,你这个介绍词,主任那儿肯定不过。”
“压根儿没想他过啊。”阮立冬扬着手出了录影间。那天,连同那束百合花一起,阮立冬还放了封辞职信在主任办公室的桌子上。
辞职信最末,阮立冬手绘了一根中指。
阮立冬在家睡了一天一夜,如果不是阮圆丢到她枕头边的手机一直在响,阮立冬还真不不知道人会睡到什么时候。闭着眼,她迷迷糊糊听着萧逸树叽叽咕咕和她说了好大一通,可她一句没听清。啧啧嘴,阮立冬抹掉嘴角的口水:“台长平时咋教导你的,播音员吐字清晰、字正腔圆、不疾不徐……”
萧逸树向来最瞧不上她这种天塌下来也得把手洗了再逃命的大小姐性格,她早不是什么大小姐了好不好。可萧逸树也最羡慕她这点,叹口气,萧逸树真就放慢了语速:“阮小姐,那麻烦你现在打开电视看下城市频道好吗?出事了!”
萧逸树是看不见阮立冬现在这副德行,否则非要被她“准奏”的嘴脸气晕。
阮立冬卧室里有个小彩电,她打开,调到城市频道,上面播的是电视购物栏目,主持人是她自己,她身后是一束略眼熟的百合。啧啧嘴,她说了句:“咱台的摄影机该换了,把我脸都拍圆了。”
萧逸树翻个白眼,那不是重点好吗!
“老于花粉过敏请假,总监临时有会出差去了外地,结果没人审片就播了你录的这条,这是播报事故……”萧逸树和阮立冬解释事情始末,在她看来相当严重的事阮立冬却不那么在乎,她打个哈欠:“和我有关系?”
当然有!萧逸树心里想,嘴上说的却是:“你都辞职了,自然和你没关系了,不过……”
然后萧逸树听见电话那头一阵嘟嘟嘟的忙音声。
阮立冬!萧逸树快哭了,其实一个电视购物节目的失误说大不大,前提是如果没有一个较真的顾客买了这款主持人宣扬过并不好的产品,还买了不止一个。
萧逸树也想不通这个冤大头质疑要见阮立冬的理由。可她再拨阮立冬的电话,对方却已经关机了。
阮圆略微惆怅的看着阮立冬:“你这个脾气就不好改一改啊。”
重新蒙着被子的阮立冬回了句:“改了。”
“可是没改成。”她补充。
阮立冬再醒过来时,阮圆已经下班回了家。阮圆在厨房做饭,香味儿勾起阮立冬的馋虫,她才想起来自己似乎已经错过至少四顿饭了。
风卷残云的吃了一顿饭,阮立冬觉得她吃撑了。饭后半小时,阮圆整理好厨房再出来,阮立冬还扶着腰在客厅练“孕妇步”,阮圆皱了皱眉,直接打发她去超市买东西。
阮立冬倒真有段日子没进超市了,买了阮圆交代的东西,她推着小车在超市里慢慢转悠,临近歇业,卖果蔬的地方聚了不少人,都是在抢减价菜的老人和主妇。
如果来的人换成是阮圆,十有□□她也会凑过去买点儿。阮立冬这么想她姐时,她人正朝着远离果蔬区的地方走着。
经过厨卫区时,阮立冬奇怪的发现那里聚了不少人,几个穿着蓝色制服的超市员工正在一个男人的指挥下动手搬着一个个的电饭煲到一台小拖车上,拖车上已经堆了不少牌子不一的电饭煲。
阮立冬听见负责指挥的人问,“其余几个牌子的您也要吗?”
阮立冬这才注意到男人旁边还站着个人,那人戴副金丝框眼镜,眉眼细长,穿着件淡蓝色衬衫,袖子挽到小臂上方,露出一截胳膊,是个有点儿书生气的男人。阮立冬听“书生气”说:“要……要……都要……,还、还有,你们……这……有XX牌的吗?”
阮立冬惊讶于“书生气”是个结巴之外,也很意外的听到了XX牌的名字,那是她最后一次录节目里贬低过的那个牌子。阮立冬见被问话的那人摇头,看样子是没有,她松了口气心想:那坑爹的东西还是少买的好。
她准备离开,离开前想起什么,推着车走去了书生气旁边。阮立冬也没看他,就是站在他旁边自言自语似的念叨:“电饭锅这东西够用就行,XX牌的不好不说,有买锅的钱还不如花去治病呢。”
然后阮立冬转身就走开了,她推着车步子卖得很大,因为她觉得自己就是个做好事没留名的雷锋。
萧砚盯着阮立冬的背影,眼睛眯了起来。虽然他没看清那女人的脸,不过她的声音和身材他可是认识的。如果不是她,他何至于被打发出来一天搜集各种电饭煲啊!
萧砚正不乐意,他口袋里的电话响了。没看来电显示萧砚直接接了电话,“催……催……催什么催啊,快、快……了。”
“我只是提醒你,再有一小时我就要睡觉了,如果你不在半小时内回来,那就请你带着那些锅先回你家,明天再送来。”
萧砚来气,他恨透了这个作息时间超级规律的男人,而且问题的关键是,坚持要买锅做类比质量分析的不是他啊。他想控诉,可对方没给他机会。电话那头像是发生了一起小型爆破,萧砚听见男人发出啧啧声,然后说:“一个每天固定在夜间会结巴的人是没资格发脾气的,因为实在缺乏杀伤力。”
然后男人直接挂了电话。对于这个朋友,萧砚实在是生不起气来,因为生了也是白生。
那天,也是倒霉,回去的路上遇见交通事故,等萧砚载着一车的电饭煲赶到了地方,宅子的大门早关了。
没办法,他只好载着一车的电饭煲回自己家。
☆、第2章 专访
第二章专访
接下来的几天,阮立冬过得有些无所事事。她是个不大会理财的人,之前攒的那些钱都被姐姐阮圆收管着。阮圆知道她在电视台做的不开心,所以对她辞职这事儿,阮圆没多说什么,只是偶尔提起的一句该找份工作做做,也随即被阮立冬以休息几天为理由给打发了。
阮立冬这个“几天”终于在一个阳光算不上明媚的清晨被打断了。
这天,阮圆工作的事务所有会,很早就出了门,出门前,她叫阮立冬起来吃饭。
早上,阮家客厅里电视开着,播放的是天气预报,阮立冬在卫生间刷牙,听见门铃响个不停。她端着漱口杯出了洗手间,站在门口透过猫眼往外看,门外站得是连续打个几十个电话给她的萧逸树。
阮立冬皱着眉,心里琢磨着要不干脆装成不在家算了。门外的萧逸树也在琢磨着阮立冬,她连敲了几下门后对着门里的阮立冬她喊:“阮立冬你再不开门上次你借我的东西我可就不还了!”
“一万多块的包说吞就吞,有人性吗!”门开了,萧逸树看见门里的阮立冬朝她翻着白眼,两只手各拿着一只牙刷还有漱口杯。
萧逸树倒是没有进门的意思,她靠着门口,手指勾着手里的包,上挑的眉角像在说终于舍得开门啦。阮立冬服了她软磨硬泡的功夫,“播报事故是台里的问题,我现在不是台里的人了,还找我干嘛?”
萧逸树摆摆手,“不是那事儿,那事儿解决了。”
“那还找我?”
“台里一直想做一位物理学家的专访,可惜对方是个怪人,压根儿没接受,不过最近倒是有个机会,可这事儿得你帮忙。”
阮立冬不信,她知道萧逸树的嘴最会忽悠人。
“别不信,这事儿还真就你行,你不知道,那位物理学家刚好就是买锅那位,而且对方就只见你。”萧逸树看阮立冬随手要关门的样儿,忙伸手拉住门:“不让你白干,总监说了,这事儿成了就不追究你播报事故的责任,而且还批准你调离电视购物栏目的申请,岗位任选!”
萧逸树了解阮立冬这人,知道她是个现实派,所以她觉得阮立冬接下这活儿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阮立冬真就停下了关门的动作,萧逸树准备松口气,要知道,为了专访这事儿,她已经被领导找谈话几次了,说是一定要让阮立冬帮这个忙。
可萧逸树发现哪里不对,阮立冬怎么皱起眉了?
“这条件你不会还不答应吧?”萧逸树问。
阮立冬摇摇头,“不是。”
刚才光顾着说话,阮立冬把嘴里的刷牙水喝了。这个味儿啊……
阮立冬做事情不爱拖拉,所以一天后,她拿着萧逸树留给她的地址,站在中山东路77号门前。
77号是栋占地面积不很大的独体建筑,四周围着铁栅栏,栅栏内侧有块一米见方的草坪,带着新鲜的草茬,在钢筋混凝的建筑前,这一小抹绿多少显得有些儿突兀。房子是尖顶的吕贝克式建筑,倒很符合整条马路上的德国式气息。
房子东侧是个外文书店,店门前挂着营业中的牌子,透过玻璃窗看得到里面不多的几个顾客。
西侧是条小路,蜿蜒的上坡尽头是座教堂,塔楼上正敲着钟,是咚咚的闷响声。阮立冬向来分不清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区别,所以她并不清楚这座教堂里的人们信奉着什么。
房子对面倒很热闹,两家大型的购物商场毗肩而立,没到购物的高峰时期,两座大门前却早架起擂台,看起来又是要打价格战了。
阮立冬有些不懂了,在她的印象里,怪人不都该是窝在深山老林里,在个少有人烟的地儿自诩清高吗?可她今天要见的这位怎么选了这么一个地方呢?阮立冬不自信地又看了眼手上的地址,没错啊,中山东路77号。
她正想着,冷不防身后有人说了一句:“阮小姐,你总算来了。”
听这话的意思,对方是认识阮立冬的,可阮立冬也确信,她没听过这声。她回头,看见一个带着金丝框眼镜的男人提着公文包笑眯眯的看她。别说,还真有点眼熟。
阮立冬盯着那张脸一秒钟,猛地想起来。
超市里买锅的结巴!
“你不是结巴吗?”阮立冬说话向来直接。被问话的萧砚笑笑没解释,直接推开铁栅门让阮立冬进去,“我是萧砚,靳怀理的朋友,老靳等你好几天了。”
萧砚个子不高,比阮立冬高半头的样子,眼睛也不大,圆脸,说话时总笑眯眯地,也许是第一印象就觉得有这种长相的人不是坏人,所以阮立冬并没太反感萧砚这种“熟稔”的做事方式。
靳怀理就不一样了。
靳怀理是业于斯坦福大学的物理学博士,凭借着毕业论文里提出的三角反常推论获得当年由国际理论物理中心授予狄拉克奖章,成为夺得该奖项的第一个亚洲人,也是台里这次派阮立冬来游说的目标人物。
他是个怪人。
据说他是在获奖后拒绝了美国几家一流科研机构的邀请低调回国的,回国后他开始在国内的大学执教,地点不固定,资料表示这位靳教授已经先后在国内的三所大学里任教过了。他很怪,上课时除了他的学生外,其他人不能进他的课堂,据说他性格相当古怪,不接受任何外媒的采访,更加奇怪的是,即便记者想从他的学生那里得到些有关他的信息,得到最多的答复是“他是个很不一样很不一样的教授,至于其他无可奉告”。
这就像有人对你说“我有一个很大很大的秘密,可我就是不告诉你”是一样的,可媒体人面对这种难啃的“硬骨头”,往往成了“贱骨头”,收视率下挫不少的情况下,台里让阮立冬来找靳怀理。
带着好奇心进到房子里的阮立冬,却没觉得这房子有什么不同,一楼是左右贯通的三间房,依次是厨房客厅和间类似办公间的房间,有三扇偏小的窗子,中间那扇的光刚好照在半截楼梯上,楼梯通向楼上。
屋里的陈设也都简单,除了厨房比较显眼的流理台外,再有就是客厅里的三人座沙发,浅灰色的,东向摆放,对着厨房,沙发和厨房的中间位置是个电视桌,一台算不上新的电视机摆在上面。
进门前,阮立冬注意到萧砚并没拿钥匙开门,她觉得奇怪,于是和萧砚确认:“他不锁门的?”
“是啊,他觉得开门麻烦,就是每天晚上才关门。”
听这意思,来这里的访客似乎挺多,不过他就不怕贼吗?阮立冬想。萧砚看出了阮立冬的疑惑,他出声解释:“Pigy会帮忙看家的。”
萧砚话音才落,从房间的墙角位置传来嗡嗡的金属转动声,顺着声音,阮立冬看到一个铁饼似的东西正朝他们这里滑来,铁饼样子很怪,两侧各支着一根金属手柄,此刻,手柄上端夹着东西,是拖鞋。
萧砚弯腰接过鞋,不免摇摇头,“他这是又给Pigy加了个功能了,你好,Pigy递鞋工。”
他就势拍拍铁饼的头,“铁饼”滴滴叫了两声。
萧砚介绍说Pigy算是靳怀理养的宠物,一个小型机器人,经常被靳怀理设置些稀奇古怪的程序,譬如递厕纸,再譬如递鞋。
“它有声音记录功能,你和它说次话,下次它就记得你了。”萧砚把鞋递给阮立冬。阮立冬还真学着萧砚刚刚的样子,弯下腰笑笑的朝铁饼招手打招呼:“嗨,二师兄……”
然后她看着铁饼头顶那俩指示灯闪了一下后,铁饼扭头滑走了。
萧砚是真心的佩服阮立冬了:二师兄……她怎么想的呢。
就在这时,楼上突然砰的一声,阮立冬吓了一跳,人怔着,半天才反应过来:这是什么爆炸了吧……
还真是爆炸,萧砚让阮立冬在楼下等,他自己上楼看看。
萧砚下来的很快,他说刚刚是靳怀理在做完实验,他说靳怀理让她上去。阮立冬眨眨眼:那么大动静,做实验这人确定活着?
本来萧砚是要送阮立冬一起上去的,可家里来了人,找萧砚的。阮立冬没多想,自己上了楼。可上了二楼,看着面前闭拢的几扇门,阮立冬这才想起,她忘记问萧砚具体是哪间了。
她寻思着下去问问萧砚,冷不防有声音从头顶传进耳朵。阮立冬仰视天花板,听那个声音说:“做事情没条理,没条理不说还想不到最快的解决方法,脑细胞都在休眠吗?”
阮立冬觉得自己眉毛抽筋了,他是在嘲讽自己没脑吗?阮立冬压着火气,翻个白眼问:“教授是你吗?”
可对方像没听见她的问话似的,自顾自念叨着阮立冬听不懂的东西,什么“抗压性”、“对撞”、“帕斯卡”之类的。阮立冬听着这个算不上难听的男声神叨叨念了十几秒,才听见他回神似的“唔”了一声,看样子他总算想起她了。
“左边第二间。”他说。
虽然是答非所问,不过阮立冬还是进了那间房。
那是间装潢明显比楼下好很多的房间,欧洲风格的装潢,有壁炉、油画和挂毯,甚至还有烛台。
房里并没人,阮立冬进去停步在墙上那幅画前,那是幅绿色基调的风景油画。她伸手想摸摸,手没碰着画,刚刚的声音就又响了起来。
“我是你,我会管好自己的手。人手分泌汗液,在特定温度湿度下会破坏油画画质,你会因为这幅《瓦兹河畔欧韦的风景》而被索赔300万美金,当然,按照你的穿衣打扮来看,一条价值在200元左右的牛仔裤,估值300的T恤,再一双年纪比我侄子老点儿的牛皮凉鞋,要你拿出300万,那就是灾难。虽然你之前的家境该是不错的,不过也绝对是场灾难。”
阮立冬家庭的变故在沭封市算不上秘密,所以靳怀理说她的家境并没让阮立冬意外,她无所谓地耸耸肩,不就是幅画嘛,不摸就不摸。
“领导说你找我?”她说,可她没想到靳怀理找她的理由竟然这么奇怪。
“加热、保温、安全系数,你推销的那台电饭锅都相当差劲,我做了200组实验,它的加热速度比平均值慢12个点,保温时常短19分钟,至于安全方面,在电压不稳定的供电条件下,它存在爆炸的可能,爆炸比例是百分之2。5。”
男声突然变小了,阮立冬听见类似“炸了我三次”这类的话,可是她不懂。“所以呢?”
“所以你的推销语言不精确,需要再纠正一下,这个锅远简直糟糕透顶,完全不值那个价。”
所以,他的意思是让推销栏目里尽可能的往坏里说产品,是这个意思吗?阮立冬觉得脑细胞休眠的该是他才对,不过她还是应付性的答应,“好吧,我会和台里反应。”
阮立冬说:“靳教授,你看我也按照你的要求来见你了,不知道你能不能也帮我个忙,接受我们台的采访呢?”
“当然。”靳怀理的回答相当干净利落,阮立冬没来得及高兴就听到他又说:“不能。”
嘴巴贱也就算了,基本礼貌缺乏也算了,可说话大喘气这事阮立冬忍不了了。被气着的阮立冬出门走人。可出了门,她就觉走廊不一样了。
当然不一样,他家可是有两条走廊的。
三楼,头发被炸成鸡窝的靳怀理拿毛巾着脸,房间的窗帘拉着,仅有的一道光从窗帘照进来,照在男人半张脸上。可以看出他有着很宽的额头,高颧骨,嘴唇不厚,习惯性紧抿着,他手指细长,指关节因为风湿关系,略微有些变形,不过在他有意识的恢复训练后,关节变形已经好很多了,他放下毛巾,用余光看着面前电脑屏幕里的那个身影。
画面里迷路的阮立冬样子懊恼。靳怀理舔了下嘴唇,拿起话筒,“楼梯在右手门后。”
然后他看着照做的女人如期一头撞在了门后的假门上,靳怀理“啊哈”了一声,拍着手仰靠在身后椅子上,心情不错。
这时,处理完事情的萧砚推门进来,他没看到阮立冬下楼,以为她还在和靳怀理说话。
萧砚是在美国读书时候认识的靳怀理,两人一同回国,现在他的心理诊所暂时的借住在靳怀理家楼下。
靳怀理还没来得及和萧砚分享他的好心情,人突然就不开心了。
他说:“萧砚,我要接受采访,我还要这个叫阮立冬的采访我。”
萧砚很意外,靳怀理一向对这种事儿没兴趣的。
等他仔细看了靳怀理几眼后,懂了。十指交叉托着下巴看电脑屏幕的靳怀理嘴里嘀咕着:她把我门拆了,这个女人。
画面里,阮立冬正拍着手上的灰,她旁边摆着一扇中欧风格的门。
靳怀理这人记仇。
☆、第3章 杀人楼(1)
第三章杀人楼(1)
初步的采访日定在周末,阴天,阮立冬的心情和这天气一样,算不上愉快,倒不是因为她又要去见那个讨人厌的靳怀理,而是出门前她被姐姐阮圆训了一顿,起因是阮立冬前一晚又向姐姐要零花钱了。
阮立冬自认她现在比较之前手紧了许多,橱窗里的名牌包名品鞋子什么的,她最多就是多看上两眼,用眼神给那些个皮具做做表面抛光,她觉得自己已经脱离Prada、Lv的新款很久了。阮圆批评她时,阮立冬就拿上面这套说辞说给姐姐听,阮圆更气了。
“那你钱花哪去了?”阮圆这个月是给阮立冬预留了三千的零花呢,现在还有十几天才到月末。
阮立冬揉揉肚子,冲她姐笑笑:“吃了。”
阮立冬一直觉得奢侈品是精神食粮,是可以戒掉的,而胃往往最实际,她不忍心太苛责自己的胃。可工作同样面临变故的阮圆最后只给了阮立冬五百块,阮立冬就不大乐意了。
初次视镜地点定在靳怀理家,阮立冬和负责摄影的师父到达中山东路77号时,天开始飘起雨,雨丝很细,黏腻着人脸,凉凉的倒没有不舒服。摄影师父拿着器材,阮立冬让她先进,隔着铁栅栏,阮立冬看见一个人蹲在院里那块草坪旁正发呆,虽然蹲着,可依然看得出那是个身量很高的人,人瘦,穿件不大合身的外套。那人的头发倒理得精神,短发带点小卷。他低头看着草坪,阮立冬看不清他的脸,只注意到他手里拿着把剪刀。
也许是来找萧砚看病的病人吧,她想。来前她和萧砚通过两个电话,知道了他的职业是个心理医生,和阮圆的老板是一个职业。
阮立冬没多想,跟着摄影师父进门。
萧砚在一楼,这个时候他没病人,正坐在椅子上看本心理学杂志。阮立冬和他打招呼,问:“靳教授在吗?”
“他出去遛弯了。”
“可我们约好了这个时间来采访的。”靳怀理这人在阮立冬心里的估值评分又下降了好大一块。萧砚看出阮立冬不高兴,他笑笑看看手表,“离你们约定的时间还有一分钟,放心,他那个人很守时。”
“现在下雨了。”阮立冬没好气的说,窗外,刚刚的小雨又大了些,遛弯的人指不定去哪儿避雨了。
“他就在门口,你进来时没看着他吗?”
“没有,门口就一个人拿把剪刀,看样子是在锄草。”阮立冬想说那是找你看病的病人吧,可萧砚却“哦”了一声,“那不就是老靳吗?你可能不知道,老靳这人不爱运动,说的遛弯就是锄他那块草地。”
阮立冬愣了半天才说了句:“这真是个很特别的运动项目。”
“事实上,锄草这个爱好一点不特别,1782年,美国一位生物学家在思维桎梏时,曾经坚持两年,每天倒立一小时,后来因为脑出血终止了这项爱好,还有爱尔兰一位光电学家曾经假想通过光学原理控制昆虫行为,养了几千只苍蝇,后来很成功的被传染了疾病,目前听说在瑞士治疗,和他们比起来,我的要环保健康的多。你这话缺乏事实根据。”门口传来说话声,阮立冬回头,因为是背光角度,她只看见一个轮廓高大的男人快步走进屋子,他先脱了外套扔在沙发上,接着人也随着坐在了沙发上。
这下阮立冬看清了他的长相,他有着宽宽的额头,鼻子很挺,嘴唇不厚,高颧骨,这些组合起来,竟是个长相不错的年轻人,说他是年轻人,是因为靳怀理实在比阮立冬想得要年轻。他像有多动症似的,放在膝头的手不停做着变换交叉动作。
“不是采访吗?开始吧。”阮立冬是没见过科学家,不过她真觉得这个科学家的生活节奏和自己不一样。她拿出一张纸,“这是我草拟的几个问题,您看看,酝酿下,一会儿我们试录一下。”
靳怀理眼睛快速浏览了一遍纸张,阮立冬做的这行是受过速读速记训练的,可她发现靳怀理眼球的运动速度快的吓人,也就五秒钟功夫,靳怀理放下纸,他以一种太过小儿科的眼神最后瞥了眼纸,自言自语似的回答起上面的问题:
第一,我并没觉得物理这个学科有多高深多高尚,它对我是和锄草一样,是打发时间的兴趣爱好。为什么从业?擅长。再有,我不是不喜欢接触媒体来往,我是不喜欢和人来往,思维模式大多同一的人群对我丝毫没有助益,只会分散我的精力。至于你提的其他问题,我没兴趣,不回答。
阮立冬盯着起身进了厨房泡茶的靳怀理,眉头皱得紧紧的,这真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吗?人类怎么能做到这么讨人厌!
录像的师父早料到没那么简单落到采访,可他怎么觉得这位靳教授有点刻意刁难的感觉呢?采访怎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