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佛引修仙传-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缕佛光一入身体,丁修立时觉得即将用竭的灵力,似复活过来般涌遍全身,转瞬间竟周身满盈,比之自己灵力最盛之时,旺盛了不知多少倍。

不仅如此,丁修此际神识中金光闪耀,却是万般真言入耳,梵音阵阵,更是禅法定心,比之往日的闭关修行,神识空灵无物,境界提升何止一筹。

当丁修消化掉这突如其来的福份,缓缓睁开双眼时,这大雄宝殿前的广场已经空无一人。缓缓站起身,一股由神识涌出的喜悦牵起他的嘴角,旋即荡漾开来。

这是何等的机缘,会被自己赶上,丁修实在不敢相信,这短短的片刻光景,自己筑基初期的修为,竟然面临着突破。刚才起身的一刻,他真切的感受到自己筑基初期的境界已经水到渠成,只需按多年来保持的习惯静坐修行,恐怕只需数日光景,便可进入筑基中期境界。

福至心灵,丁修感觉着原本在体内经络之中,一直以液态流淌的灵力,已经大部份融入周身血脉。估计突破筑基中期之日,便是这灵力尽皆融没之时。

有心长啸一声舒解心头的喜悦,却又怕惊扰这应是寺院的,众僧们的清修。丁修悠然感叹似有所悟,略一沉吟间,直接朝那大雄宝殿的北侧,上书天王殿的殿门口走去。不知为何,他的神识忽有所感,仿佛那里有什么事情在等着他。

与大雄宝殿遥相侧立的天王殿旁,与丁修在峰顶巅尖遥遥观望又不一样。这处佛塔高耸,殿宇重重,左方似为僧侣寝居的处所,右边则为斋堂、客室等建筑物,规模宏大。

入得天王殿来,丁修见到殿内中供大肚弥勒,背塑韦驮,左右分列四大天王,东西南北各护一天。塑工精绝,形神兼备,生动逼真。只是,这些并不能牵扯住他的心神,早在进殿之时,丁修便被那大肚弥勒下的,改换了白衣僧袍,黄带束腰的中年僧者所吸引。

一炷清香,点燃着插在供奉的鼎炉正中处,送出香气,弥漫佛殿。那中年僧者默然结迦跌坐于旁,就像多出来的一尊菩萨塑像,令人在视觉上丝毫不感突兀,有如融浑进广阔的庙堂空间,反倒是丁修站在门口,感觉上与庙堂的氛围格格不入。

好在丁修早去了初入世时的浅薄,深知这中年僧者绝非寻常人,所以恭敬的在一袭白衣的中年僧者三四丈左右的距离,悄然站定,束手而立,不言一语。

当清香袅袅燃尽,却听那中年僧者低喧佛号,失笑着摇了摇头,站起身朝丁修缓步走近,直至身前站定。

双手合十施了一礼,那白衣中年僧者往丁修瞧来,眼神变得深邃莫测,圣光灿然,微笑道:“小施主身承道门衣钵,却与佛有缘,更助贫僧突破五眼六神通的大乘金刚境界,贫僧这里率先谢过了。”

“大师谦让了,其实应该说是晚辈适逢其会,得益菲浅才对。”

丁修见中年僧者如此,急忙还礼,不敢少了半分礼数。见那中年僧者微微一笑,他反倒尽去紧张情绪,笑应道:“不知大师如此称呼,这寺院又是何处?说实话,应该是晚辈丁修谢谢大师才对。”

淡然一笑,那僧者缓缓言道:“贫僧普照,负责本寺僧众的饮食起居,倒让施主挂心了。施主所在的寺院,被外界称之为须弥梵音寺,在天兰国度不隶属于任何门派,所以少有人知。由于与世隔绝太久,恐怕修仙界不少人都将这一脉遗忘了吧。”

低喧佛号,那普照大师脸上不见半分伤感,有如古井无波。只见他淡然一笑,用手一指丁修继续言道:“丁施主应是天门中人吧,贫僧观施主身上灵气波动,隐现剑气,应是有自主灵性的法器,急需认主之兆,丁施主可知此事?”

“哦?”丁修被普照大师的一席话吓了一跳,疑惑着从储物袋中将那柄青光闪烁的青灵竹光剑取出,持在手里观瞧。既然这普照大师指出自己剑气显露,那定是这青灵竹光剑所发。这青色小剑丁修近日来一直没有动用,如果不是普照大师提醒恐怕丁修仍不会取出查看。

青灵竹光剑一如往日的青光流动,剑体灵气弥漫,但比之往日不同的是,剑身中多了一些奇妙的金光。丁修百思不得其解之际,却听普照大师咦了一声凑上前来,望向青灵竹光剑的眸光中满是异色。

“丁施主?”

普照望向丁修目光竟然现出了少许犹疑,许久才接着道:“丁施主,不知这剑可是道门元婴级别的高手炼制的极品灵器?”

见到丁修点了点头,普照细观青灵竹光剑亦是点头道:“佛道本源如一,却都是另辟异径寻灵证道。贫僧观此剑灵气逼人,具有莫大神通,却偏偏无杀伐之戾气,实令人费解。要知剑之一道,灵性初识,便天生杀伐之意,可此剑则有不同,剑灵清明通透,难怪能与佛印真如相通,使得灵性具足,竟能鸣音显露认主之兆。”

丁修早被普照大师说得糊涂,见普照有所领悟,急忙再问究竟。

普照见丁修一脸求知之相,反倒是目露赞赏,他单掌问讯冲着丁修施了一礼才笑答道:“如果贫僧猜的不错,炼制这柄灵剑之人,应是精通佛宗秘法,故能在炼制灵器之时,以梵音秘法,佛家真言为引,自身精血为灵,纳天地精纯灵气才能铸成此剑。贫僧观施主修为,应达至道家筑基之境,虽说不能施展出此剑夺天灭地的威能,倒也可尽展其剑灵的不少威力。”

说到此处,那普照望了丁修一眼,沉吟片刻再道:“单凭如此,恐怕丁施主仍不能驱使灵剑认主,成为自己的本命法宝。这其中恐怕还有其它因缘,使得灵剑灵性大增,对施主有了认主的渴望。至于为何,便非是贫僧能够解答,唯有施主自知了吧。”

丁修此刻内心的震憾,绝对可以用惊天动地来形容。普照大师的一番指点,令他对青灵竹光剑的来历有了全新的认知,此刻才知自己能力实则浅薄,根本不能将这灵剑的全部威能发挥出来。

灵剑通灵,居然有了认主的意愿,实在让丁修不敢想象。不过,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像这种美事既然落在自己头上,哪还有绕开的道理,当下,丁修再同普照大师问个清楚,转身来到天王殿外。

      第三十六章 须弥梵音

按普照大师的指引,丁修寻得僧众休息之所,简单沐浴更衣,临时换了一身白衣僧袍。

再来到这殿前,丁修盘腿端坐将青灵竹光剑放至地面青石,取白布轻拭剑体,随即诵读咒诀驱灵力相附,然后按普照大师所授的真言手印,打出数道法诀直奔面前的青灵竹光剑。

当法诀没入剑体,在灵剑通体流传的青光之上泛起金光之时,丁修待得咒诀吟诵完毕,猛地咬破舌尖,将一口精血喷至青光流转的剑体。却见那青灵竹光剑蓦地青光大盛,绿意波荡与青光交相辉映的同时,点点金芒附于其中,光芒掩映。接着,那青灵竹光剑,在丁修神识一探之下,鸣叫抖颤竖立竟似欢叫好一阵子,才光芒渐收,立地青石地上。

丁修此刻早上前将剑抄起,神识轻轻与剑灵相拥,手心处一股熟悉之极的灵气潮涌而来,竟与那剑峰灵气极为相似。

“恭喜丁施主灵剑识主!”

齐刷刷的一阵呼喊,把喜不自胜的丁修吓了一跳,回转头时,却见那些僧众不知何时,俱都来到身前,齐声为他喝彩。

丁修急忙还礼,对众僧不敢缺了礼数。说来,这些人在不久前助普照大师突破境界时,还曾帮了他的大忙。

“丁施主,贫僧在突破境界之前,曾注意到施主遁光玄妙,但如今有了灵剑这本命法宝,以后可以以剑光远遁,功效自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一旁的普照,见丁修对灵剑把玩不止,忍不住作出提醒。

再一次谢过大师,丁修感觉来到须弥梵音寺之后,一切都像是在作梦般,美事连连。

众僧施礼而行,目光中虽然不无羡慕之色,但众僧的眸光清澈直透心扉,却无一人有贪婪之色。丁修便觉心性宁静无波,身居这须弥梵音寺间,丝毫没有入世之时的防范之心,不由生出暂居此地的心思。

此时,往那一旁的普照大师望去,正遇大师充盈超越世情,智能深广的眼神,似是能瞧透丁修心内每一个意图,无有疏忽,无有遗漏。

心神一动,丁修恭敬朝普照大师施礼,心中话还未及说出口,便见那普照大师欢颜跃动,笑道:“施主有心驻留,应是本寺的幸事;不瞒小施主说,本寺有外人来此居住,已经是五百年前的事情了。”

丁修被普照大师似未卜先知的举动弄得目瞪口呆,怔怔间,见大师微笑在前面引路,急忙跟了过去。

自打在寺院住下,丁修通过寺内众僧总算是对这须弥梵音寺有所了解。原来,丁修所处的这座山峰已经处于天兰国度的边缘,与宝象国度仅一江之隔,而两山之间的碧蓝江水便是两个国度之间的界线。

这山峰因奇峰罗列险奇危峻,故罕有人迹,所以寺中众人偶现身迹,便被当地人视作山内有神仙居住,故山下多有寺庙供奉诸佛,且香火极旺。

据众僧所讲,这寺院的山水、殿堂,乃是当年创建此寺诸位长老之一的智通神僧,百年间逐一而建。据传这智通神僧,一身神通无可比拟,兴建完此寺的数年之后,在某天夜里,忽有所悟,竟达到佛宗秘法,破灭金刚的境界,就此得证大道,立身成佛。智通神僧寂灭成佛之后,其肉身坚逾钢铁,其颜不变,后被寺内僧众渡以金身塑像,成为须弥梵音寺的一个传奇,是为佛宗第一人。

不过,须弥梵音寺在修仙界却称之为合光寺,这缘于众僧面临境界的突破时,均采取齐众而出,凭借众僧的佛门金刚法阵,及佛家的真言咒法,共同达到修为提升的目的而得来的。关于这点,丁修身受莫大异处,故深有体会。

须弥梵音寺少有人知,人数也相当稀少。全寺现在只有僧众二十余人,尚有数人在外世修行,全部加在一起也不足四十人。据普照大师讲,本寺的主持及数位长老均闭关修行,所以,在孤峰巅顶,极少能见到更多僧众的身影。

丁修安心在此居住不过半月有余,日夜专心修炼。这一日,忽感周身经脉跃动,竟然是要突破筑基中期境界。心中狂喜之下,正寻思此事应不应该告知寺内的众僧一声,佛号传来却是一僧,邀丁修外出一行。

天王殿前,早已经众僧齐聚,为首的正是普照大师。其它僧众,杂七杂八各自跌坐,却于散乱中隐见章法可循。

这时,便听普照大师笑言道:“贫僧等在此为丁施主护法,施主可自行修炼突破境界。施主的道家修为,却可与佛宗秘法相融,使贫僧等对道家的白日飞升,还有佛门的顿悟成佛,殊途同归更有所悟。由此可见,贫僧诸人通过施主的修炼,对佛家真义有更深的理解,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丁修默然点了点头,如当日普照大师一样,盘坐于众僧之间。此时,这孤峰巅顶天空一如往日般朗清,没有任何变化。随着丁修吐纳调息,于神识万空灵透之时,他的周身血脉,及尚余少许的液态真元开始沿经络自行流淌。

此际,天空中不知何时,现出朵朵棉絮状的雪白云团,与当日里普照大师冲突瓶颈之时的云彩颜色正好颠倒过来。

云团漫空飞聚,不多时却也形成一个漏斗状的云朵,只是这漏斗却与当日普照大师冲突瓶颈时的漏斗,在比例上小了数倍,漏斗尖亦是直指殿前盘坐的丁修。

云团不断的变小,却越发的浓密,巅顶此时的灵力被云团吸引,纷纷化作缕缕白丝朝漏斗凝聚。漏斗状的灵云,越发低沉,乍一看去,好像一朵怪异白云徐徐落至丁修头顶之上。

怪异一幕就在此时发生。

只见丁修一直掐着法诀的双手,漫天飞舞,种种以灵力书就的符箓,瞬间没入灵云不见。紧接着灵云中似泛起耀眼的白芒,漏斗尖位置徐徐引下一丝灵气,没入至丁修头顶的天灵穴。这丝灵气连绵不绝,似不断注入他的体内,而随着注入的越多,那灵云也同时变小。

这异状着实让丁修四周的众僧迷惑不解,还是那普照大师犹疑片晌,率先诵读真言经文,引领众僧在丁修的四周形成一个金光环绕的罩壁。

奇异的一幕再现。就在灵云最后几丝注入丁修的体内后不久,身旁诸僧皆以为他就此功成之际,盘膝而坐的丁修双手突然变幻莫测,接连结出数种不知名的手印。这一怪异现象不禁让身旁的普照大师脸现异色,但诵经吟咒之声却更急了。

      第三十七章 真言咒法(第二更!)

此刻的丁修处在一种奇妙的状态下;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只知道,当冲击筑基中期的瓶颈即将水到渠成之时,自己似突然化身于物,融入整个孤峰巅顶之中。

奇异的幻境之中,自己仿佛就是那巅顶的一方巨石,与天地同其寿量,与日月同生共灭。这种玄妙感觉由内而外,将他神识化为其中。耳边忽然传来佛语真经,字字清晰莫名。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不着他求,全由心造;心外无法,满目玄黄,一切具足。”细听之下,却是普照大师真切的声音。

只听普照大师继续诵道:“诸法如梦,本来无事,梦境本寂,非今始空,梦作梦受,何损何益,痴迷之为,情忘即绝。”

丁修于似茫然实清明的心境重拾神识,奇异的幻境立时缓缓自感官中消去,不过那化身为石的玄妙感应却是再清晰不过,逗留心境之中,化为印迹。

吟诵再响,却是众僧齐喧佛号,丁修蓦然回道间,竟见众僧皆面露得色,喜不自禁的一般模样。

旁边,普照大师亦是红光满面低喧佛号,从容言道:“恭喜丁施主突破修为瓶颈。”

见丁修略显茫然,普照大师笑而言道:“老衲等人由打施主修行之际,对佛法参悟之多实非初时所想,恐怕在场众人均需一段时日消化所得。此次得益之大,实是良多,贫僧代众人向施主致谢了。”

周围众僧皆合什施礼,倒把连忙回礼的丁修弄得手忙脚乱。随着众僧逐一告辞而去,丁修蓦地想起一事,急忙朝普照大师施了一礼道:“大师,晚辈还有一事,能否请大师指点迷津。”

丁修自储物袋中取出一枚鳞片,交付大师手中,还未及说出问题,却见普照大师又双目圆睁惊喧佛号,失言而呼。

“竟是丹青?”

见普照大师识得此物,丁修急忙将当日得此的缘故大致讲了一遍。对着普照大师,丁修却是对当日之事没有半点隐瞒,不知为何,他对大师有着绝对的信任。

普照闻听丁修之言后容色渐缓,却是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此刻,仅二人在这天王殿前,丁修索性直接问道:“大师见多识广,能否告之晚辈,这丹青缘何贵重无比,又如何而来?”

失笑摇头,仿佛是责怪为自己为外物所迷,普照大师轻诵了一段经文,才一整面容,对丁修道:“丁施主若在俗世之中,又或修仙界当真要小心谨行,不要轻易显露此物,否则恐怕会招来不测的大祸。”

见丁修点点头,普照大师思量片刻才道:“丹青一物,在修仙界可谓奇货可居,实在罕有。因此物需集天时,地利,人和才能制造良机,更需有五行配合,及怨气相附,才能夺天地之气而生,故万般尝试都恐无一而成。”

轻抚鳞片,普照大师一叹再道:“刚才小施主所讲经过,却因缘而成,恰好符合这此许条件,当真是异数。”

丁修抓了抓头,感觉自己仍是一头雾水。还待再问,普照大师见他如此,却率先解释道:“按老衲猜想,施主凭灵剑攻敌之时,正值巨蛇灵性渐复之际,才大功告成。施主不知,灵叶涧的寒潭巨蛇本是上品妖物,灵性十足。这巨蛇喜寒畏热,多时都在寒潭底结眠而修,如不触怒于它,轻易不会攻敌。这也是灵叶涧一层多有低阶修真者前去,却少见被袭的原因。

据丁施主所讲,那使笛之人应是凭借秘法,强行将巨蛇召唤而出,并以精血饲喂,该是独门驱使之术。可是,此人为你所灭杀之时,巨蛇灵性未复,迷茫间,见灵剑袭来,唯能使其强大的本命灵识驱精血化为鳞盾,以挡这致命一击,却不料因缘巧合成就丹青此物。”

“大师,这丹青究竟有何用途,会这么贵重?”丁修总算解去心中迷团,适时再提一问。

普照大师淡然一笑接道:“丹青乃是身具灵识之物的精血所化,故一旦形成,本身便具有其主原有的五行属性。像这寒潭巨蛇的丹青,便会拥有巨蛇的种种属性功效,只需在修真者的本命法宝淬炼时加上少许,便可多了数种强大的威力,这是何等的容易。

另外,丹青一物,还能用于炼化修真者体内因修行而产生的煞气;施用于炼丹之中,更是催化药力的绝佳药引,有着事半功倍的神奇效果。这回施主知道这丹青的重要了吧?!”

与普照大师再探讨一些修真的常识,丁修回到自己居住的禅房心中却是庆幸不已。回想起当日斩杀寒潭巨蛇的一幕幕情形,他不禁长嘘口气,为自己的好运兴奋不已。

对普照大师的感激是发自内心的,虽然大师百般婉拒,丁修还是坚持将三枚丹青鳞片赠与大师,以谢对自己的百般照顾和诸般指点。

数年一晃而过,每日里静心潜修的丁修与须弥梵音寺的众僧谈经论道,对佛道两家的渊源及修炼的途径都有了相当的了解。在普照大师的细心教导之下,丁修苦修天门九传真传的闲暇之余,修习了佛家密宗的真言咒法,竟然有着神速的进步。

真言咒法与道家诵咒借符施力有着同样的玄妙功能。真言咒法主要通过双手配合,结出九字真言手印,通过人体而与宇宙沟通,达致天人合一之境,明心见性,即身成佛。所谓密言入耳,意有所感,指的便是真言咒法与神识之间的紧密联系。

一念不起为坐,见本性不乱为禅;外不著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禅内定,故名禅定,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当普照大师讲解至此处时,丁修便对真言咒法有了领悟,从而对自己拥有的玉简中,那《五行咒法》及《咒诀详解》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不仅大幅提升了丁修驱使法器的速度,还对他的神识有着翻天覆地的影响。

如今,丁修地祭出法器之时,不再特意吟诵,而是直接以神识借真言咒法施展,凭借真言咒诀的九字真言,替代冗长的咒语,其意到器至的快捷迅速,连他自己都触目惊心。

神识的愈加强大可以说是丁修意外之得。不知是否与众僧共同修炼的原因,初来时,神识只能察探这峰顶的一小部分的丁修,如今完全在喘息之间遍扫山峰巅顶,无有遗漏,比之初来,不知强大了多少。

最让丁修得意的,却是驱使自己的本命法宝青灵竹光剑。如今,他已经不必再将这认主的灵剑放入储物袋里,而凭借着小剑的自主灵性隐匿于右手的手臂之中。青灵竹光剑与他血脉相通,灵性相知,丁修右手只需做剑指一挥,便可驱使出来。再加之受普照大师指点,对灵剑的认知,丁修再施展此剑,比之以前威力何止大了几倍。

由于身受丁修三枚丹青鳞片的恩惠,普照大师盛情难却,自身除一枚本命佛珠之外,无物可送,竟私下传授丁修须弥梵音咒,以作补偿。这须弥梵音咒,只得三音,又称三言咒,是真言咒法中最为高阶的佛宗秘诀。施用时,以音取意,以意取神,以神入谛,形而上第一义谛,是佛宗珍藏密传的秘技,达至最高境界,可得天大神通。

不过,这梵音咒的超难理解,给丁修带来诸多难处,修习起来,也只能是强记下来,以待日后,再融会贯通。

      第三十八章 显威

这一日,丁修修行之时心中一动。掐指算来,自己入世之行,竟然已临十年之期。这些年来,在这寺院静心苦修,与众僧结下了深厚情谊,如今起了远行之念,内心竟现留连之意。

心念才现,丁修神识却是一动,旋即苦笑。普照大师的神念竟然已经得知他的心意,这般佛门神通当真是上天入地,无所不在。

与众僧依依相别,普照大师轻喧的佛号之中,丁修怀揣诸位大师所赠的一枚极品灵石,沿巅顶盘旋一周直落而下。

如今,凭借灵剑遁光,丁修的遁速只余一道淡淡的青光,比之以前快了何止数倍。感觉着自己的进步,他心神尚在那须弥梵音寺余音环绕的钟鸣之声中,体会着超脱于世的那份惬意。

依稀的两山夹一江,还是那般模样,但丁修回首凝望,却见峰顶云朵悠悠,绿树苍苍,不知何时才能再回来与众僧相聚。

一路遁光,丁修再返秋枫谷却是感慨万千。昔日十余日走完的路程,如今自己只需二天功夫就已经到达,任谁也会浮起几分得意感受。

秋枫谷一如昨昔,满山枫红,只是巨峰孤立,倒是显得孤零。丁修远望当日自己险被结丹期高手击杀的山丘万般感触。只是心里,依然那般恬淡,仿佛这些往事跟自己毫无关系。

越过谷口的禁制,一以贯之的街道两旁与丁修记忆中一般无二。只是,这里现在离坊市之期尚有两日,大多数的经营者尚未来到这里。

丁修轻摇了摇头不禁苦笑。一路行来,丁修计算时日以为自己会恰好在坊市之期赶到,不料想,还是算错了日期。看来,自己还要在秋枫谷呆了几日。

不远处,那灵器百宝堂豁然在望,丁修想起当日与孙掌柜的一番交易,居然阴差阳错的引自己胡乱而行,反而在须弥梵音寺渡过了数年光景,嘴角不由牵起淡淡的思忆微笑。

穿门过厅,丁修在惨淡的大厅中没有驻留,直接来到内堂找个位置就坐,静静地守候着店主的到来。

四周呈现出不同的灵压,即使是以丁修现在的修为,仍能感受到对方的修为境界较自己要高上不少。不过,他并没有动,只是静静的坐在那里,仿佛自己本身就是厅堂中的一件物品。

厅堂中仍是没有第二个人出现,但四壁相连的位置不约而同的显示出惊异的语音。显然丁修的这份守静功夫大出暗中之人的意外,不知不觉中显露了身迹。

“咦?这位是……,啊?是……是丁兄弟!”孙掌柜熟悉的语音响起,惊诧的语调传达内心中,对丁修的出现是何等的惊喜。

两人一番寒喧,反倒是丁修对孙掌柜过于激动的表情感到疑惑,不禁提出了疑问。

孙掌柜不禁苦笑,待刚刚沏上两杯香茗的侍从,从内堂退出后,他才感叹道:“丁兄弟你有所不知,当日你离开秋枫谷,因本店的一位结丹期高手获悉了丹青出世的消息,对你展开追杀,你二人打斗之后,此人便从此消声匿迹再无消息。可是本店由丁兄弟手中获得丹青之事,却流传开来,引起了修仙界的轰动,惊动了不少高阶的前辈。更为奇怪的是,从那时起,两大仙迹均纷纷指派门人对兄弟你四处寻找,引得修仙界大乱,两大仙迹与四大门派就此产生纠纷,就此争战不休,使得天兰国度修真者死伤无数,弄得各派均元气大伤。”

一拍身前的平台,孙掌柜对听得瞠目结舌的丁修再叹道:“在下的这个店铺,因这几枚丹青虽然收益颇厚,但因数量有限,被不少元婴级别的高手威胁,也着实吃了一些苦头。丁兄弟音讯皆无这几年,两大仙迹因强硬态度拒与四大门派和谈,被四大门派携邻国的修真门派各自围攻,不能联同作战,故一直处于下风。所幸两派万载基业,也非这几派在数年内轻易吞得下去,故一直僵持着。现在,天门和紫府的门下弟子均各自据守门户,等闲是见不着的了。也就是在那时,在下才听说丁兄弟竟是天门弟子,真是失敬失敬啊!”

闻听孙掌柜的一番解说,丁修再难保持心境平和,起身而立。将自己不在这数年发生的事情俱都打听清楚,丁修才知秋枫谷近年来,虽然坊市照开,却越来越惨淡,反倒是不少常用的低阶物品,在此地大受欢迎。

询问之下,丁修发觉孙掌柜手里居然仍有不少高阶的符箓,和一套中阶上品的法阵时,他再也坐不住了,直接用三块丹青鳞片俱都换来,还捎带着不少进修而用的灵药。

在秋枫谷逗留半日,做了一番准备的丁修决然上路。不过,有了上次的前车之鉴,他可是学了乖。在私下底购得不少派别的服饰,他不料更换服饰,潜踪匿踪离开秋枫谷很远后,才借遁光直奔天门所在的云断山。

离云断山尚有半日路程之时,丁修路过一片树林上空之时,却见树林内灵光纵横,剑气环空,看样子正有一番大的争斗。

悄然隐于一旁,丁修运足紫瞳睛光朝林中查看。从他这个角度看来,应是四五个人正围攻三个人,不过,由于被围攻者均能凭借着相互间的默契,谨守着一个窄小的圈子,释放出重重光幕,所以一直挺到现在。

神识早已经仔细查探过,场中争斗的诸人,竟然都是筑基期的修为,反倒是人数多的一方,有一老者,一身修为竟然达至筑基后期境界。

丁修仔细观看,发现外圈子攻击的这几人衣饰各不相同,彼此间也极少搭话,不禁心中一动。

“莫非这几人便是四大门派与其它国度的修真者?”丁修心中疑虑众生,又见那苦守的三人防守渐趋焕散,唯有静待三人施展的光幕黯淡,看看里面究竟是何方人士。

叮!一声响动,一道银针突然插入光幕之中,外围五人中的修为最高的老者,冷眼观察良久终于出手,一击果然奏效,直接将三人结成的光幕阻上一阻,只是这片刻光景,便光芒大盛,两把飞速的小刀,及一把泛着红光的小剑,齐奔这扯开的缺口而来。

光幕在这些法器的齐力一击之下,轰然破碎,现出两个道装打扮,一个红衣裙装的天门弟子身形。不过,便在此时,一声惊呼,自林边一角传来,一惊之下争斗双方均住手观瞧。

这声惊呼正是丁修所为。光幕散去之时,丁修惊见三人皆都是昔日故人,正是当年散修所组成的小团伙中,那灵虚道士,苦桑道长及那与丁修关系处得十分融洽的红莲散人。

不料在此等危急时候会故人相见,丁修一扫原本伺机出手的打算,直接起身迎敌。对方五人虽然人数众多,但丁修亦是马上面临后期境界的突破,除了那已达后期修为的老者之外,其余人还真没放在眼里。

不过丁修此时的心里倒还是有些自责的。见到故人失声而喊叫出来,绝对是自己面对一些境况之时,仍未能做到不惊不乱,所以总是浮躁地做出一些幼稚的举动,把自己推向险境。

惊喜的喊叫传来,却是红莲散人的声音。很明显,苦战多时的他们见来了救星,而且还是熟识,自是雀跃不已。

见老者还在沉着脸打量自己,丁修排去杂念却没有丝毫犹豫。双手一挥,一道中阶的剑符破空而去直奔老者的同时,他的头顶之处,悄然浮现出六道清冷的白光。

见凭空出现的青年男子,甫一露面,竟然丝毫不顾自己这方人手众多,率先出手,五人中一名讥笑着的大汉,还未来得及出言讥讽,豁然见到眼前白芒滚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