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都市邪才-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日后,又是三塘集赶集的日子。

    朱司其早早就来到了集上,先是到三塘药店拜访了那里的坐堂大夫邓大夫,邓大夫知道是以前在这里摆摊看病的了凡师傅的徒弟,很是客气,听说这个年轻人也要这里摆摊,心很诧异,倒不是不相信,别人可能不了解,他是知道了了凡的本事的。只是惊奇于他的年纪,才十几岁!

    知道他的来意后,邓大夫就在药店后给他找了二把椅子和一张桌子借给他。

    朱司其谢过邓大夫后就搬起桌椅来到距三塘药店不远的地方摆起了他人生的一摊,为什么要离药店这么近,其实他心里也有想法的。来三塘药号的人都是来看病抓药的,自己离的近也会有人看到的摊位,无形之借了三塘药店的名气了,真是大树底下好乘凉。

    再到边上捡了一块小木板,把一张白纸贴在上面,拿出毛笔在上面写个‘看病开方’四个字立于桌上。干嘛不写‘华佗在世’、‘扁鹊复生’‘专治疑难杂症’这样的字眼呢,他心里也有想法,自己太过年轻,写的再好不如自己开的方子好,如果写那样的字人家不相信倒不要紧,怕的是以为自己是骗子那今天就只能关门了。

    时间慢慢走过,集上的人流开始多了起来,人们经过他的摊位时,一看到他的‘招牌’眼睛一动,再一转头看到他年青的样子又转过身向前走了,就算有人想走近来问一下,边上也有人拉住不让过来,都直接去了三塘药店。

    朱司其看到这种情况心里也暗暗着急,年轻也不是我的错呀,难道年轻就不能给人看病?看到不远处的三塘药店里人山人海,里面的人连立脚的地方都没有,只能在心里叹气。

    这时从三塘药号里挤出一年年妇女,一只手抓着几包药,另外一只手还接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她是这附近的一位普通农家妇女,由于年青时淋的雨水多了,到现在得了风湿,每到阴雨天气双脚的膝盖关节处就如有万把小针在刺一样,疼的难受,在三塘药店里抓了几次药了也不见起色。看到不远处有这么一位摆摊的小伙子,怀着多看一家对比一下无所谓的心情来看一下。

    朱司其看到有人走来,知道是来看病的,心里高兴,终于开壶了。

    年妇女走到摊位前问道:

    “小伙子,你是一个人在看病还是替你师父守摊呀”年妇女想应该还有个师傅在的吧,医看病没这么年青的。

    “大婶,就是我一个人在看病,你放心我还是有几分本事的,要不哪敢来摆摊啊!”

    年妇女虽然不怎么相信,但已经来了就随便看一下吧。

    “你这里开一个方子多少钱呀?”农村里都是一分钱掰成二分钱花的主,末看病先问价格。

    三塘药店里开一个方子是三块钱,本来朱司其想定价二块,但一看到这么久无人问津,又是一个病人,就说道:“一块钱”。

    年妇女听到价格便宜,这才走到桌子边的椅子上坐下来,把手伸出来放在桌上,也不说话,想试试他的水平怎么样。

    朱司其看到年妇女把手伸了出来,也没多想,伸出三根手指搭在她的脉搏上,一把脉知道她是寒气入侵双腿,应该是风湿,但为了更加把握,又送出一丝真气到年妇女的体内,一查看确实是风湿,风湿这个病是常见病,但也非常难以根治,当然对于朱司其来说如果用真气的话那是小菜一碟,但那样的话马上就得暴露自己身怀内力的事,这是他不想干的,看来只能针灸了。

    松开搭脉的右手,对着年妇女说:“大婶,你这个应该是早年寒气入侵体内,年轻时没感觉,现在变成风湿了。”

    年妇女一听到朱司其说的对,连忙对他说“那你可有好的方子,能根治吗?”

    “你这个方子无需再另外吃药,就用你手上的药就可以了,我给你用针炙,几次下来应该就会全好的。”朱司其早看到了她手上提着的药包,闻着药味,再感知一下,知道那是对风湿规矩的药物,配合自己的针灸应该治好没问题。

    听到这个年轻人说的这么有把握,年妇女立马信心大增“那好,现在可以给我用针吗?”

    “可以”说完拿出以前师父行医时的一套针,叫年妇女把脚伸过来,也不要叫她把裤脚拉上去,凭他的感知能力,顺着裤子里细小的缝隙就把几根针插在了她双腿膝盖处的几个穴道。

    年妇女看到他的动作很快,一闪几根针已插在自己的腿上,感觉到有点麻麻的,这才有点相信这个年轻人有点真本事。

    过了十几分钟,朱司其把针都拔了出来,对年妇女说:“大婶,您这次的针灸就算完成了,下次赶集的时候再来这里我再给你再做一次就行了,你手上的药回去后还是接时吃。”

    “谢谢,小伙子,如果我的腿好了,下次我就给你介绍别人来你这里看病”说完递过一块钱给朱司其就离开了。

    “终于开张了,终于赚到我人生的一块钱了”朱司其心里很高兴,在内心大呼!

    有了一个,后面的人也不怕了,毕竟这里便宜呀,只要一块钱,边上有个男子看到那个年妇女离开马上就走了过来坐在椅子上。

    这次很简单,只是一个感冒,一挥而就开了方子,但钱也只给了一块钱,朱司其这下也没撤了。只能接受这个现实,以后都是一块钱开一个方子。

    赶集的人慢慢少了,朱司其又治了几个病人,看到天色将晚,就准备收摊了,把桌椅还回邓大夫那里,顺便把自己的笔纸等东西也寄放在他那里,就开始往山上走了,这次他没有买任何东西,因为是他每一次赚到的钱,他舍不得花

    收藏啊!收藏啊!收藏啊!



………【第九章小有名气】………

    朱司其喜滋滋的回到山顶,看到洞内有灯光,知道是师父,连忙跑进去,边跑边叫道:

    “师父,今天徒儿看了好几个病人呢,你看这是我今天赚到的钱”跑到了凡面前把今天赚到的几张一元纸币拿出来给师父看。

    “不错,继续努力”了凡夸奖道。

    “知道,师父,虽然今天只有几块钱,但我相信下个赶集日肯定比今天要好,我有信心”

    “有信心就好,但下次回来的时候要买米了,山上的米不多了,还得买得油”

    听到师父如是说,朱司其心里淡了一下,是呀,几块钱买点米和油就用完了,什么时候才能赚起一百块钱呀,想到这里就想回房里继续看医书,结合今天的病例,再看医书的话又有一种不同的感受,以前只是看着就记得,但现在再看的话好像书上的字都活过来一样,特别生动,因为有了一手的资料,所以特别注重于常用病的研究,对医书上的内容体会的更深入了。

    不知不觉几天的时间就过去了,又到了三塘集赶集的日子,朱司其这次是天刚亮就下山了,早早就来到集上,来到三塘药店门口,他们也才刚开门,坐堂的邓大夫也还没来,但店里的伙计上次已经认识了朱司其,没有多说什么,就让他把上次的桌椅和他自己的东西搬了出去,还是在老地方摆上了他的摊子。

    清晨在集上走的人都是本集上的人,一般都是出来买菜,有点起的早的菜买完了就出来吃早点,要不就是从外地赶来的商贩在摆摊。等了一个多小时,等集上的人买菜都基本买完了,而两边的商贩也排起了长长的一条线,出来赶集的人才慢慢多了起来。

    这次朱司其的一个病人是一个老大爷,晚上睡不着觉,经常头晕眼花,属于常见的老年病,朱司其休谅老人的病痛,给老人做了一次针灸,又给他开了一张方子,本来是要收二元的,也只收了一元。

    接下来的是一位青年,开始还不相信,想去三塘药店看病,那一个看病的老大爷可能也认识他“石头,这个小伙子看的不错,你也到这里也看吧”这个青年听到老人这么一说也停住了脚步,在摊位上坐了下来,也没什么大病,只是有点烧,拉肚子,朱司其马上给他开了一张方子。

    没过多久,上次的那个年妇女又来了,边个还有一位老奶奶。一见到朱司其就说“小兄弟,你上次给我做的针灸效果太好了,前天打雷下雨时我的腿也疼的不像以前那么厉害了,基本上能撑得住,这不,一吃完早饭我就赶紧到集上来找你了。”

    “那快坐下,我再给你针灸一次吧”听到年妇女说效果很好,朱司其心里也很高兴。

    做完针灸后,年妇女站了起来,对朱司其说道:

    “小兄弟,这是我婆婆,她得风湿也有几十年了,药吃了不少,但见效也不大,请你也给他们做做针灸吧”

    老奶奶坐在椅子上,把手也伸在桌上。

    朱司其一把脉,情况和那位年妇女的差不多,只是时间更长,而老年人的体质又较衰弱,比她儿媳妇的要麻烦一点,但也难不住他。

    朱司其一样的对这位老奶奶进行了针灸,但在下针时他输入了一股很微弱的真气在老奶奶身上,虽然对朱司其来讲只是一股微不足道的真气,但老奶奶明显感到膝盖部位特别麻,还有点痒,而且也没有了以前那种湿湿的感觉,好像一下子就把腿上的湿气抽出来了一样。做完针灸后又给老奶奶开了张方了,也没用年妇女的药方,用的是比较平和的药,怕老奶奶身子弱,受不了。

    全部搞完后,老奶奶明显感到身体有劲了,从腿上传来特别真实的感觉,这是好多年都不曾有的事了,对年妇女说了自己的感受。俩人都向朱司其道谢,朱司其连忙谦虚,不用,不用。俩人付完疹金三元就离开了,边上看到的人也都觉得这个小伙子本事不错,能耐不小,慢慢的也和自己旁边的人说起他来了,国人在那个年代本来就没有多少谈资,碰到一件无聊的事都要说上几天,何况这个真人真事呢,山里人淳朴,只要你有本事,只要你能治病,他们就会给别人介绍你,给你做免费广告!

    上午又治了几个病人,都是些常见病,朱司其也根据各人的病症给开了方子。其还有二个小孩子烧,由家里人带来看,当时他看到小孩子的情况也把一些常识告诉了他们的家长,小孩子在烧时要松开衣领,最好别穿鞋袜,如果有酒精或高度白酒的话就用毛巾沾上擦病人的额头、后颈、脚心等部位降温,如果没有用冷水也行,小孩子烧升温升的很快的,如果没有及时降下来有可能会留下后遗症。

    小孩子的家长听到他这么介绍也很感激他,山里人碰到这种情况除了马上到医生那里去看病,根本就不会采取什么措施。拿着朱司其给他们开的方子马上就到药店里去买药了。

    上午6续还来了几个病人,朱司其都是手到擒来。马上到午了,看到今天的收入不错,他也到小吃饭花了一块钱吃了碗面条。

    午过后,集上的人流明显减少,要买东西的人都基本买完了,赶回家去吃饭,山里人不会为了一碗面条而花上一块钱的,宁愿饿着赶回家去生火做饭。

    下午只治了四位病人,也基本没什么大病,治了一天朱司其心里也有些心得,基本上来看病的都是些常见病,自己为什么不做些专治常见病的药丸来出售呢,这样也省得病人们再去买药回家熬药汤了。

    想到这里心思就往山上跑了,恨不得马上回山做药丸,看到集上人流也稀疏了,朱司其就收了摊,再到上次的粮油店买了十斤米和五斤油,在边上的商店里买了二瓶瓶装的白酒回去孝敬师父,就急匆匆的往山上赶。

    回到山上,放在东西把买完东西后剩下的十来块钱交给师父,就回到自己的房内查医书,看准备做哪些药丸。根据书上的方法,结合自己这二次看病的经验还有附近山上的药材情况,他决定做四种药丸:一种专治感冒烧的、一种止泻的、一种消炎的和一种增强体质保健药丸。

    二天一早就到森林里去采集所需药材,凭他的感知能力,没有什么他需要的药材能跑出他的手掌。采完后把药材全部洗净,切碎,才想起没有器材,下午又下山了一趟,买回一口大锅和四个塑料瓶子。

    三天就是制作了,把所需切碎的药材放入大锅内煮,成糊状后捞出没煮化的药材根什么的,等冷却后再做成一颗一颗的药丸,这样的事情一共做了四次,为了好分辩药丸,每种药丸的颜色都不相同。

    赶集的日子又来了,这次朱司其学乘了,在山上吃完早饭等天亮了才提着四个塑料瓶往山下走。来到集上的时候正是集上的人买完菜,商贩们开始摆自己的摊的时候。

    到三塘药店拿来桌椅,把塑料瓶往桌上一摆,人往椅子上一坐,他就只等生意上门了。

    这次来的人早,而且也多了许多,人们听到集上有一个十几岁的小伙子在治病开方的事,都很新奇,有病的来看病,没病的也来看看热闹。这下朱司其在三塘集算是小有名气了。

    看到有人来看病,他才不管围观的人多不多,把脉,开方,如果是他的药丸可以治的病就劝说他们买自己的药丸,一开始大家都不想买,以为他是从哪里买过来的药丸到这里来卖,还是觉得到药店抓药靠得住,后来听说是他自己亲手制成的,才开始感兴趣,药丸卖的很好,就连边上看热闹的人也有人买了,回家备用,指不定哪天有个感冒、烧的也不用来看了,在家吃点药丸得了。

    这一天朱司其忙碌的很,一边开方子,一边卖药丸,还要和别人解说哪种药丸是做什么用的,怎么个服用法,一直到下午才基本上没什么事了,今天他是午连碗面条都没时间吃,但心里比吃了十碗面条还舒畅,到现在他清楚自己应该赚了9块钱了,他的记忆力特别好,哪个人买了什么药丸,买了多少他虽然没用笔记,但心里清清楚楚。

    看到人流已不多,正准备收摊时,来了一位带眼镜的年男子,看他面色清瘦,但双眼有神,而且带着一股书卷之气。

    来人坐在椅子上,朱司其一把脉,现这个人的病情和以前所有人的都有点不一样

    收藏啊!收藏啊!收藏啊!



………【第十章旁听生】………

    这位病人应该是肺部有问题,手指再输入一股真气进入这位年男子的体内,运行到肺部一查看,现肺部内膜上有好多白色的灰尘,而且肺部左边的肺叶有一块明显的黑块,真气运行到黑块里一探究竟,现那是更多的灰尘还有很多病毒。既然真气进去了干脆就来个全身检查,现他的腿部也有点问题,但并不是风湿,而是由于长期站立形成的骨质很脆,并且增生了一些不存在的小骨头块。

    “请问您是从事什么职业?”朱司其问道。

    “我是这边上学里的老师。”

    “怪不得,我看你的肺部有点问题,你平时应该吸入的灰尘比较多,另外你的腿骨也不是很好,应该是骨质增生,看样子你平时站立的时间很长。”

    “是啊,我天天上课,擦黑板时粉笔的灰尘肯定会吸入肺内,而且每天教学时间也比较长,这腿也是老毛病了。”

    “我给你开二张方子,一张用来治肺部,一张治腿,治疗的时间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你不宜再工作了,应该休息一段时间”

    年男子一听这话急了:“这可不行,再过二个月就要考了,学生没有我的辅导成绩肯定不会很理想”

    “那就尽量缩短上课时间,平时要多坐少站,这一点你应该可以做到吧?”朱司其看到他这个样子,想起了在小时候记忆的父亲,眼前这个年男子和自己的父亲有点相似。记得自己小时候被赤褐蚣咬了之后,当时父亲也没在家,在学校给学生辅导功课。

    “也只能这样了,还有二个月学生就毕业了。”年男子无奈一笑。

    听到年男子这么一说,知道他很难按自己说的去做,看来他是为了学生才会这样,看到他这个样子和自己小时候的父亲何其相似。想到这里就想好好帮他一下。本来年男子的病情只能是按时吃药,减少接触灰尘的机会,慢慢调理,凭朱司其开的方了最多半年也就会基本痊愈的,“看来只能用内力帮他调理一下了”朱司其心里想,但因为怕暴露自己有真气的话,所以只能改个说法用针灸了,毕竟现在自己的针灸还是有点名气了。

    “那这样我就先给你做个针灸吧,但汤药还是得按时喝”

    在年男子的胸前下了几针,随着针的插入他自己也送了几股真气到年男子体内,现在年男子的肺部就像马路边上的墙壁一样,因为天天有灰尘,壁上有一层厚厚灰浆,其左肺叶部分就更加严重,像起了霉一样。而朱司其输入的真气就像高压自来水冲洗一样,把他肺壁上的灰尘都冲了下来,并用真气把冲下来的灰尘包起来,通过胃部,送入他的大肠,这样他下次排泄的时候就会把这些灰尘都排出体外了。

    而年男子看到朱司其把针插在自己胸前后,就感觉肺部暧洋洋的,好像多年的堵塞突然通了一样,特别舒服,呼吸起来的时候也不会像以前那部肺部有疼痛的感觉。等朱司其把针拔出来后,这种暧洋洋的感觉没有了,但呼吸就跟没教书之前差不多了,这种感觉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了。

    对他腿部下了针,对骨质增生一时也没有太快的办法,只是用真气把他增生的地方的细胞杀死一些,并帮他磨平了一些骨刺。虽然朱司其以为对腿部效果不大,但那年男子却实实在在感觉到了腿上好像有人在给他帮按摩一样,很舒服,也没有以前胀的感觉。年男子知道,对面的小伙子可能在用气功给自己治病,要不效果不会这么明显,看到朱司其没有对他说明,他也没有讲出来,只是在心里感激他。

    “小伙子,你的针灸确实很有效,我现在感觉好多了,好像回到了年青时的样子。哈哈”年男子高兴地说。

    “对了,你是不是用了气功给我治疗?”年男子还是忍不住问道。

    “不是,我哪会气功呀,只是用针刺激你的穴位,让你本身的穴位活跃,这样你可能会有被气功治疗的感觉,其实是你自身穴位激的功效”听到他这么一说,朱司其马上掩饰道。

    “哦,原来这样呀,我还以为你这么年青就会气功呢!”年男子也没多想,一般人也不会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听到他这么解释也就释怀了。

    “对了,我看你年纪不大,怎么就没读书了?像你这样的年纪应该在课堂上上课才对呀!”年男子现在缠绕多年的病痛一下子基本感觉不到了,心里特别高兴,和朱司其聊了起来。

    “我从来没有进过学校。”朱司其答道。

    “什么?现在在社会上如果不读书的话是很少有出路的,我看你毛笔字写的不错,听你谈吐你的学修养也还行,如果现在不上学,以后等你再大一点就算想上的话也没有机会了。”年男子一说到自己的本行,就把朱司其当做一名逃学的学生来教育了。

    看到朱司其不以为然的样子,年男子充分扬他的教师职业精神:“我姓刘,叫刘轩,是三塘学毕业班的数学老师,你虽然有学底子,但你还得接受其它方面知识教育才行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个你应该知道吧。”刘轩语重心长地说道。

    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没听说过”朱司其缓缓的摇了摇头。他看的要么是佛经,要么是医书,要么是外语等杂学,数理化方面的书籍还真没接触过。

    听到朱司其这样回答,刘轩有点不知所措,难道真的从末进过学校?只好耐心地跟随他解说道:“数:就是数学,你计算你自己一天的收入就要用数学,建房子也要用到数学,办工厂也要用到数学,就算现在种地也要用到数学,而且你开方子也用到了数学呀。至于理:是物理,人为什么可以走路,开为什么可以行走,般为什么在水上不会沉下,人为什么可以开着飞机在天上飞都要用到物理,化就是化学,我们吃的饭,喝的水是怎么构成的,你开的方子上的药材为什么可以治病,我们吃的盐是怎么制成的都要用到化学呢”

    听到这位刘老师这么介绍,朱司其还真提起了兴趣,这些都是师父从末教过他的东西。

    “但我现在要摆摊呀,而且我的师……家里人也不一定会同意我来上学呀?”

    “这好办,你告诉我你家在哪里,我亲自到你家里和你的家长谈谈”看到朱司其开始感兴趣了,刘轩更是有一种成功的感觉。

    “还是我先回去和家里人先商量一下吧,到时候我再来找你,可以吗?”朱司其可不想要别人知道自己的家里人其实是自己的师父,而且住在一般人都不能上去的山顶。

    “好吧,如果你是白天来找我,就到学校里来就行,你随便问一下学校里人老师或同学就说找初三的刘老师,他们就会告诉你我的办公室在哪,如果是晚上的话你学校后面的那些人家一问就知道我家在哪里了。”

    “那谢谢刘老师了”朱司其看到刘轩这么热心,心里也很感动。

    “不用,而且今天我也要谢谢你呀,折磨我的肺和腿都让你给我治好的差不多了。这是今天的疗费二元”说完刘轩拿出了二元钱递给朱司其。

    朱司其现在哪还想要他的钱呀,连忙推说不用给了。

    “今天你给我治病就得给钱,而对你入学的事是我作为一个老师该尽的业务。”刘轩坚决要给钱。

    最后还是没办法,朱司其只好接过了钱,心里暗暗想到,一定要帮这位好心的刘老师彻底根治他病。

    看到刘轩老师已经走了,朱司其也开始收了摊子。

    回到山上,已经天黑了,看到师父正准备亲自做饭,朱司其连忙放在自己的塑料瓶,接过师父的家伙什开始做起饭来。

    吃完晚饭,朱司其把今天遇到刘老师的事和师父原原本本的说了一次。

    了凡沉默了一会,对朱司其说道:“徒儿,你也开始长大了,师父该教你的东西基本上都教完了,你要想以后在社会上出人头地确实还需要学会各种各样的知识,师父支持你去上学,另外你的摊子也别摆了吧。”

    “师父,我一定会用功学习的的,至于摆摊的事我还想继续摆下去,毕竟担误不了多少时间,五天才一次,您应该相信弟子的能力,绝对不会比别人差的。”

    看到朱司其这么说,了凡也没有坚持。看来徒弟慢慢开始成长了。

    二天朱司其甚至没有心思去配药丸就下山了,来到了位于三塘集最南边的三塘学。三塘学校并不是很大,可以说是简陋,总共只有一栋教学楼,一共三层,每层三间教室,在每层的两端都在教师办公室,另外在教室的后面留了空间建了二间教师办公室,一间要从教室里面才能进入,一间可以直接从走廊走进。

    进入学校正好是课间时间,问了一位同学知道刘轩老师在三楼间靠走廊的办公室里办公。

    刘轩正好在,另外还有一位年轻的老师。刘轩看到朱司其来找他了,对他笑了笑然后说“看样子你家里同意你来上学了,进来坐吧,对了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呢?”

    “我叫朱司其,司令的司,其的其。”

    “你的情况今天早上我和校长谈了一下,我带你去见校长。”

    “谢谢刘老师”说完二人起身,刘轩带他来来三楼东头的那间办公室。那间办公室是校务会的办公室,校长、副校长、总务、团委书记、教导主任、政教主任都在那里办公。

    一进门,看到校长在,刘轩对校长说:“杜校长,我今天早上和你谈到的那位学生来了,你见见吧,他叫朱司其。”

    杜校长年纪也不大,四五十岁的样子,个子不高,但很敦实。头有点早谢,前额头的头已经不多了,但人很好,是解放初期的正牌大学生毕业,受革所累一直没有提上去。

    杜校长看到朱司其,对他道:“欢迎你呀,朱司其同学,听刘老师说了你的情况,而且现在国家也规定必须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了,所以如果就算你的家长真的不同意,我们学校也会派人去你家了解情况的。刘老师说你的学底子不错,但没有接受过其它方面的教育,我看你就先到初一插班吧”

    “好的,谢谢杜校长。”朱司其在集上也看了几次病了,接触的人也很不少,所以没有约束的感觉,不像其它有点学生,看到老师说话,低着头,话也不敢大声说。

    杜校长对他的表现很满意,转头对总务朱老师说道“朱老师,你算一下他现在插班得交多少学费?”

    杜校长又回头对朱司其说“朱司其,你身上带了钱吗?如果没有的话明天再来交也行。”杜校长知道现在一般家长不放心孩子都带钱在身上,善意的问了一下。

    这时总务很快就算好了“杜校长,书费叫学费加蒸饭费一共6元。”

    朱司其正想说话,听到总务如是说,正好昨天赚的九十几块钱忘了交给师父,正好带在身上,就对杜校长说:“杜校长,我身上有钱。”

    总务听到朱司其说有钱,对他说“那你到我这里来交钱吧,书费是o,学费是4,行的蒸饭费是元,对了你午要蒸饭吗?”

    看到朱司其有点疑惑,总务马上解释一下,学样的学生一般都是从家里带一个瓷杯来,只带洗好的米就行了,午在食堂有师傅给你蒸好饭的,你另外再带点菜就行了。

    朱司其听到总务这么一说,就点了点头,把6元也递了过去,总务数好给他开了张收据。

    这时朱司其突然想到还要摆摊的事,忙向杜校长说:“杜校长,我到赶集的日子还要去摆摊,你看行吗?”

    杜校长听到朱司其这么说,考虑了一下,他知道现在一般农村的人都很穷,不想要小孩来上初的原因有大部分是因为学费难以负担,另外家里也少了个劳动力,他以为朱司其也是这个情况,心想他现在还不算是正试入编的学生,能将就一下就将就一下吧,可能这样也会解除他家里的后顾之忧。想到这里就对朱司其说道“这样的话你的学籍就不好正试入编了,你和家里商量一下现在我们可能考虑给你这个机会,但到了初三一定要全脱产入学,不然到时候你的初毕业证也拿不到的。”

    “好,我会么家里商量的”朱司其心想我还不知道能不能在这里读上三年呢,到时再说吧,可能到时候早就离开了也不一定。

    “那这样的话你就不能算是插班生了,只是算是旁听生,朱老师你那里改一下。另外刘老师再辛苦你一下,你带朱司其到初一一班的班主任谭老师那里去领一下书,就到他班上旁听吧。”

    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