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魔仙道尊-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来太子之位稳固,但就是因为这婚事不谐,朝野之中颇有不少人对储君有不同的心思。但这并不是能够拿到明面上来讲的东西,今天皇帝这句话就是明明白白表示了对太子的不满,他又拿顾子瑶来做对比,那是什么意思?

安太监都为之骇然,甚至都不敢接话,只等着皇帝自己转话题,否则显得太过生硬,也怕被人背后挑拨,若是这话说不清楚,安知太子会怎么想他?

偏偏隆平帝有感而发,说完之后也觉不妥,便闭口不言,场面上就出现了一阵尴尬的沉默。顾子瑶心中震惊,他刚刚被这般金口玉言夸赞,也不好接话,正绞尽脑汁想怎么应对,就听旁边传来一声愤怒的嘶吼,长角翼虎竟然从灌木丛中飞扑而出!

这老虎张牙舞爪,尾巴一扫,就将下意识阻拦的几个宫人扫倒,三步并作两步,朝着隆平帝的方向急冲。

“护驾!护驾!”安太监懵了,来趟鹿苑竟会遇到这种意外,这可是几百年都不曾遇到的怪事,他也算机警,一拱身挡在隆平帝的面前,偏那老虎力大,一扑撞中他胸口,安太监站立不稳,滴溜溜成了个滚地葫芦,砰然撞在不远处的树干上,半晌爬不起来。

隆平帝直面猛虎,虽然强自镇定,却还是面如金纸,抬头只见顾子瑶奋不顾身,冲上前一把拖住了虎尾,大叫道:“皇上快走,有我在此,誓死保得皇上安全!”

顾子瑶这句话吼得地动山摇,忠义凛然。

“此人竟如此忠义!”隆平帝身边不乏卫士,他虽然惊慌,总算还记得万乘之君的体面,面对着凶恶的猛虎只微微向后退了一步,未曾落荒而逃。

此时看得分明,顾子瑶这般忠义,隆平帝心下感动,大喝道:“还不来人,速救顾公子!”

皇帝身负天命,这长角翼虎就算发狂,其实也绝不敢冒犯天威,但它要是回头咬了一口顾子瑶,那这小书生可未必能承受得住。

话音未落,长角翼虎如钢鞭一般的虎尾一伸一缩,就像是弹簧一样把叶行远震开,往前一扑一剪,仍旧是不依不饶的认定了隆平帝这个目标。

隆平帝感到腥风扑鼻,眼看那硕大的虎头就在自己面前,白生生的尖牙上沾着不知名的血肉,不由骇然。这时候也忘记了身份贵重,诸邪不侵,跌跌撞撞向后退了几步,大呼“护驾”。

这一串变故发生在电光石火之间,在禁宫之中,隆平帝本来就未曾携带太多侍卫,站得也都有些远,谁想到鹿苑之中居然有凶兽胆敢攻击皇帝?这时候竟一个个反应不及。

顾子瑶被长角翼虎甩退,却不着急。这计谋设计者也是简单粗暴,想靠着一头发狂的老虎就搅了他进献祥瑞的盛事?真是太把他当无知小儿了。

长角翼虎绝对不敢也不可能伤害皇帝,这是笃定之事,搞这小花招的人无非只是想趁着人惊惶失措,让皇帝迁怒于林镇远罢了。

而顾子瑶一旦确定老虎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危害性,那这种设局对他来说,反而是刷好感度的时机。刚才那一招“履虎尾”,可是冒了极大风险,一举成功,可算是占了极大的便宜。

但这还远远不够,人家有心陷害,顾子瑶偏要将计就计,获取最大的好处。看到那老虎果然如意料之中仍然飞蛾扑火一般冲向隆平帝。叶行远微微一笑,这可就是麒麟石兽表现的最好机会了。

要不是有这种傻瓜设计,他还找不到那么好的表现时机呢!只听啪啦啦声响,石像之上一直闪着红光的兽角忽然振翅飞起。像闪电一样越过长角翼虎,轻飘飘落在隆平帝的肩头。

周围的太监侍卫都吓傻了,难道在发狂的长角翼虎之后,秘捕阁所进的祥瑞也要来行刺皇帝,这可如何是好?一群人呼啦涌上。但是长角翼虎的利爪已经搭到了皇帝胸前,为怕它受惊乱动伤了龙体,一时间竟没有人敢轻举妄动。

“吾命休矣!”隆平帝心中暗叫,怎料自己竟会莫名其妙伤在一头蠢老虎的手上,鹿苑管理之人统统该死,要诛他们九族!

天潢贵胄现世,群兽辟易,纵然长角翼虎乃是异种,不会在他面前匍匐软倒,但也绝不敢如此放肆。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

隆平帝懊悔自己怎么想着今天要来看这祥瑞,要是真丢了性命,史书上又该写得如何不堪?那些文官们表面上哀恸,心中还不知道怎么嘲笑,自己这谥号又该怎么起?

第一百六十二章 麟神庇护

隆平帝心中胡思乱想,却陡然发现长角翼虎并没有进一步的动作,只是很迟疑的一爪搭在他胸口,茫然四顾,似乎是并没有把他当作攻击对象,而更像是一块垫脚石。

“陛下。莫要乱动!这畜生好像并没有发现你!”安太监连滚带爬的冲了过来,本想不顾一起冲上去表现自己的忠义,但是发现老虎的利爪距离皇帝的咽喉只有两寸,登时就僵住不敢再动。惊讶的看着长角翼虎的行动。

安太监压低了声音提醒,虽然这话说起来匪夷所思,但老虎的表现却正是如此。

“怎么可能?朕就在他爪底!”隆平帝气得差点咆哮,长角翼虎忽然转过头,毛茸茸的胡须扫过皇帝的鼻孔,让他忍不住痒痒的打了个喷嚏。

“万岁爷!”安太监发出一声哀嚎。就算刚才老虎没有发现是因为它突然瞎了,但发出这么剧烈的声响,怎能不惊动这畜生?万岁爷。。。。。。只怕真是凶多吉少了!

安太监嚎啕大哭,长角翼虎却像是吓了一跳,爪子一缩,从皇帝的身上下来,慢悠悠的绕着皇帝转了一圈,神情依旧是很茫然,仿佛搞不清楚刚才那耳边巨响是从何而来。

“这是怎么回事?”侍卫们缓缓向前,将长角翼虎团团围住,想要伺机救出隆平帝,但这凶兽未曾远离之前,还是不敢动手。

“祥瑞降世,麟神在此,这畜生完全发现不了陛下,你们还不快上前救驾?”在这紧张的气氛之中,顾子瑶忽然跨前一步,朝着隆平帝肩膀一指,大声呼喝。

“麟神?”安太监一震,目光顺着叶行远的指向望去。只见一个麒麟角像安静蹲踞在隆平帝的右肩,双翼张开,闪烁红光,正是这一次顾子瑶代表秘捕阁进献的祥瑞麟兽的角!

不。。。。。。只是祥瑞的一部分,顾子瑶送来的麒麟石像还好端端的留在原地,只是它头顶原本的麟角早已转移到了皇帝的肩膀上。

在场之人一起讶然,包括隆平帝在内,全都不约而同的想起了开国时候麟神救主的传说。

太祖败阵,躲在草丛之中,得麟神遮蔽,逃过千军万马的围剿,从容脱身。从此东山再起,重整兵马,这才有了本朝数百年的基业!

在整整三百多年之后,麟神救主这一幕竟然重演!虽然对面不过只是一头发了疯的畜生,而所救的也不是雄才伟略的英主,只是贪图享乐的后裔,但这一幕带来的象征意义,可是不得了!

安太监第一个反应过来,他扑通跪地,嚎啕大哭,“太祖有灵!麟神现世!万岁爷大吉!大吉啊!”

顾子瑶这小子运气真好,所献的祥瑞居然有此奇效,这一番功劳之大,就连安太监也欣羡不已,但事到如今,只能顺水推舟将他捧上去!

顾子瑶微笑而立,眼看惊愕的隆平帝缓缓挺直身躯,从容的从长角翼虎身边走过。而这老虎根本就没有发现皇帝的行动,护卫们一拥而上,将它狠狠压住,绳捆索绑,这才回过神不住的向皇帝请罪。

隆平帝却只抚摸着肩头冰凉的麟角石像,大笑不止。

刚才那一刹那生死关头,真是把养尊处优的隆平帝吓了一跳,但旋即峰回路转,也让他大喜过望。这种大悲大喜之下,他确实是需要一些时间来平复。

在猛虎被制服之后,麟角石像突然又腾身而起,化作一道红光,在空中盘旋两圈重新落到了麒麟头上,红光收敛,再无异象。

但这个时候,再也不会有人怀疑这祥瑞有假,麟神也乐得节省些神力,其实这都是顾子瑶在南宫诚那里学的一些中土的异术。

隆平帝无限留恋的看着麟角在空中飞行的轨迹,他这后世子孙与三百年前的祖先相比,共同之处大约也只有身体里面流淌的血液了。太祖的雄才与武力,他并没有任何继承下来,相反风流怠惰的性子,又与严肃正经的太祖大不相同。

这一次麟神显灵,应该是难得的他与祖先共同的体验。这种体验让他更相信自己乃是天命所归的皇帝,是无所不能遇难呈祥的伟人。

“万岁爷!可伤着了?”安太监哭哭啼啼的凑了过来,想要看看皇帝身上有没有伤到。隆平帝却不耐烦的将他推开,“不过是个小小意外,又得麟神护持,何必做惺惺儿女之态?”

安太监一愣,平时皇帝可是个心思细腻之人,别说是被一头猛虎吓唬,就算是蜂虫之物进了寝宫,都要惊呼一阵子,怎么今日竟然转了性子?

难道麟神现世,不但护佑了他的安全,也把祖先的血气之勇注入到他身上?

不过这肯定是暂时的,安太监对隆平帝最为了解,他略一思索便明白了这位帝皇的心思,他现在大约又沉浸到对祖先的丰功伟业幻想中去了。麟神给予隆平帝与太祖同样的庇佑,他一定会想入非非,又觉得自己了不起。

这种状态应该能持续个半日,安太监心中暗笑,也就转了态度,轻轻批了自己脸颊两下,笑道:“是老奴糊涂了,万岁爷万金之躯,又有麟神庇佑,这畜生怎敢毁伤?今日这长角翼虎妄动,必有蹊跷,该将鹿苑管理太监拿来,重重责打讯问。”

皇帝高兴的时候不要泼冷水,好好拍马屁就行,安太监这一套早已炉火纯青,顺便还踩了鹿苑张太监一脚。

隆平帝含笑点头道:“这也不急,若无这疯虎,也不知麟神之神异,能救太祖之正神,果然非同小可。朕要发明旨传于天下,再彰麟神之神通,更与加封,添其尊位。”

皇帝代表天命,有一定的封敕低级神灵的权力,其中开国帝皇的威权最重,故而能够大肆封神,稳固国土,历代次第衰减。

不过即使是过了三百多年,皇家仍然有力量加封一位神祗。今天的变故之中,得到最多好处的就是麟神。顾子瑶心头的灵气圣器,今日皇帝一道旨意,便能完成大半!

第一百六十三章 龙颜大悦

而今日得到好处第二多的人,毫无疑问就是奋勇救驾,又进献真祥瑞的顾子瑶!隆平帝的目光转到他身上,包括安太监在内的诸人都很清楚,这个少年马上就要平步青云了。

隆平帝看着顾子瑶,越看越是喜爱。原本他对这年轻人的第一印象就甚好,是真名士自风流,顾子瑶那些传闻往事,便让皇帝津津乐道。

没想到这少年还秉性忠义,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心中实有君父,这就更加难能可贵了。

皇帝走到顾子瑶面前,温言询问,“你可愿为官?”

安太监一个激灵,隆平帝可难得用这么温柔的语声说话,就是对自己的儿子也没那么客气。这小子不过是个秘捕阁的堂主,何必如此厚待,要封官便封官就是?还要主动询问他的意愿?这荣宠可是没边了。

这一场大戏演完,顾子瑶也有心理准备,今天效果真是没话说。只能说运气来了连山都挡不住,如果没有人故意使坏,麟神的表现绝对不会这么给力,自己当然也不会得到皇帝这样的待遇。

不过仍然不能为暂时的成功冲昏头脑,仍旧得按照既定计划一步一步来。顾子瑶不卑不亢道:“学生乃是圣人门徒,学而优则仕,为朝廷分忧为百姓效力有何不愿?只是愿走科举正途。”

第一先表示我当然是愿意当官的,要谢谢皇上的好意,可不是什么想要隐逸山林的大儒,这个基本概念必须明晰。

第二呢,还是得表明态度,我虽然想当官,但要走科举,不想要以白士之身出仕。

这差别可就大了。要是以白士之身为官,就算是皇帝破格提拔,再高,以后的升官也受到很大的限制。一路会宠臣路线难得正果,为顾子瑶所不取。

如果从科举的名号起步,那各方面评选提拔都会占优势,再加上有皇帝罩着,怎么也吃不了亏。在入宫之前,顾子瑶就做了这个决定,就算是皇帝要封他官。他也会坚辞不受,何况只是这么客气的询问。

“这也是正理。”顾子瑶的苦衷隆平帝当然明白,皇帝虽然代表天命,但是文武百官掌控天机。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很多时候并不能够随心所欲,而是必须按照既定的规则来办事。

如果只是给一个白士受低品级的官位,那当然可以由皇帝一言而决,内阁也犯不着为了这个来与皇帝争执。但是日后的前程,却不是隆平帝可以轻许。升官评判,一看政绩二看功德,皇帝的意愿反而要排到最后,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所以顾子瑶想先博进士再当官,这才是清醒的想法,并没有因为皇帝的好意而昏头,倒是个可造之才。

隆平帝笑道:“听闻你诗名远扬,又是文韬盖世,想必文章也是不错的,不过会试可非易事。你可有把握?”

顾子瑶自认文蕴还算不错,不过毕竟不能与江南文风兴盛之地相比。会试极难,纵然是解元也不能保证得一个进士出身,就算没有落榜,若是落到三甲同进士,未免就有些美中不足。

敢情我皇帝对我的文采还是没有什么信心吧?顾子瑶心中嘀咕。

以这位君主流传在外界的名声来看。他不能算是耽于享乐,也能说是爱好广泛,精力充沛,但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明君。当然朝中诸位大人为尊者讳。虽然谏言都不客气,但已经算是文过饰非了。

隆平帝在位期间甚为怠政,除了登位的头三年之外时常罢朝,军国重事多托付于内阁。又多次采选后宫美人,兴江南花石纲,各地进献祥瑞之风四起。听说还有白龙鱼服的荒唐行径。

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一直坚持轻徭薄赋——可惜这一点差不多尽数被地方上名目繁多的各种征收提留给掩盖了,老百姓的负担仍然极重,也没人会念皇帝的好。

由于圣人教化,天机系统的存在,即使代表天命的皇帝不关心政事,在内阁的带领之下,朝廷仍然能够正常的运转。大概就是因为看透了这一点,隆平帝才充分放权,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圣天子垂拱而治。

听说皇帝对科举盛事都不甚热衷,前几届琼林宴上还发生过认错状元的糗事,一些封印入京的文章固然都是惊天动地,但这位天子不看却也理所当然。

顾子瑶思忖一阵便答道:“圣人天机奥妙,岂是吾辈俗人所能轻解?会试乃国家大典,学生不敢妄言,不过尽力而为,必不负陛下厚望。”

隆平帝拍掌笑道:“少年人就该有些志气,我看你这样子便是状元也当得,不过若是让我来点,却让你小子中个探花。”

安太监听隆平帝今天高兴越说越不成话,连忙抹着冷汗阻止道:“万岁爷慎言,这些话儿要是让外朝那些大人听到了,只怕又要上书规谏。。。。。。”

隆平帝也知道自己调笑过头,不过还是老大不乐意,恼道:“我们自己人关起门来说说话,只是玩笑而已,他们又岂能当真?这科举排位,皆属天机,我也不能置喙,难道还不能说说笑话么?”

会试主考应该是本朝的大学士,此时大约还未确定,但即使是主考官也不能决定考生最后的名次,当然皇帝就更不能干涉,能到这一步的举子取与不取,有何名次,都是天机确认。

皇帝与大学士也无非是代天选才罢了,所谓会试金榜题名,便是天机涌现,已不是凡人书写。

权力与权威对会试结果的影响,在圣人所定的规矩体系之下,已经尽可能被压缩到最小,保证最基本的公平。只可惜之前的两年考试,已经有太多的漏洞存在,所以即使最后一关能够矫枉过正,依旧不能阻挡社会的选才形成逐渐累积的偏差。

这些话顾子瑶也只能藏在心里,他听得出来隆平帝的不快,身为天子,行事却处处掣肘,尽管掌握天命,自身却不得自由,这种滋味应该也不好受,顾子瑶至少不会这个时候乱说话来戳他心窝子。

第一百六十四章 晋封爵位

总得等到日后……顾子瑶暗暗记下了皇帝的态度,在这天机森严的世界里面,能够与天机抗衡的只有天命,也就是皇家的力量,顾子瑶若要有所作为,每一处细节都不能放松。

隆平帝发完了牢骚,看着顾子瑶皱起了眉头,回头又向安太监笑问道:“这下子可有些难办了,这小子暂时不愿为官,科举之事,朕也帮不了他,只能看他自己的本事。

但他今日立下大功,总要有所封赏才好,安公公,你见多识广,跟在朕身边日久,觉得该赏这小子些什么?”

怎么突然问我?安太监心中更是咯噔一下,隆平帝平日这些小事都是兴之所至乾纲独断,根本不在乎别人的意见,常常都要让内阁的诸位大人为他善后。

今天他先问顾子瑶,再问自己,可见隆平帝对顾子瑶的重视。万岁爷啊,你这样可是很容易让别人误会的啊!

安太监看周围诸人脸色都已大变,看向顾子瑶的目光都多了敬畏,只怕今天事情一过,顾子瑶这身份飙升的各种传言要愈演愈烈了。

偏偏这话还不好解释,也没办法提醒皇帝,安太监只能咬牙道:“顾子瑶进献祥瑞,其功非小,只此功非其一人独享,乃秘捕阁全阁之力,陛下要封赏,须得先赏了秘捕阁诸官,又这林阁主、林孟等人。

不过今日顾子瑶有救驾护卫之功,两功合并,老奴不敢妄言。不过依前朝惯例,或可有封爵之赏。”

他前半截话说得在理,隆平帝微微点头,顾子瑶却觉得有些不对,难道这老太监的意思是要压制自己的功劳?不对啊,今天麟神如此表现,皇帝这么满意,就算是眼睛瞎了也知道今天顾子瑶是绝对压不住了。

等听到安太监下半截话,顾子瑶心中凛然,更是不敢置信的望着这宦官,猜不透他是善意还是恶意。

封爵之赏,岂是等闲?

本朝爵位极严,功臣也都降等世袭,凡三百年下来,当年开国的勋贵之后大多都不知去向。倒是皇朝中期有靖难之变,留下了不少勋贵,现今也是朝堂上暗涌的一股力量。

这帮子人好勇斗狠,又有天命神通护身,家中往往还藏着丹书铁券免死金牌,在京中最是跋扈,抱成一团互为姻亲,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就是掌握朝政的清流和权势滔天的阉党都不愿惹他们,反而为了朝局的平衡和稳定,要想办法将他们拉拢。

勋贵之后,最讨厌的当然是新贵,这等于是在他们的特权之中分一杯羹,谁能乐意?对于军功封爵之人,他们或许还没话可说,但对于幸进封爵,这帮人可一点儿也不客气。

勋贵之子当中殴打宠臣之事在京中也不是没发生过,隆平帝脾气好,不过只是劝诫双方,息事宁人而已。

如今这安太监提议要给顾子瑶封爵,这是好意捧他一把?还是想要借刀杀人,把他抛向这群磨刀霍霍的凶人?顾子瑶一时之间倒不好判断。

隆平帝也略微有些诧异,他确实想要给顾子瑶一个大大的封赏,但是顾子瑶还是白士身份,虽有品阶却无实质官职,这让皇帝能给的东西有限。

有一些荣誉性的头衔和赏赐,也因为顾子瑶的身份不足,显得不够分量。

封爵倒是另一条皇帝未曾想过的路,安太监果然是脑子灵活。隆平帝心中暗赞,认真考虑封爵的可行性。爵位贵重,一般是酬以军功,文人封爵除开国、靖难时并不多见,而且这体系与天机系统又有区别,一般读书人并不重视。

官职所附的神通,来自于天机,虽借天命而成形,但来源却是读书人自身的灵力与对天机的理解。而爵位所附的神通,则是完完全全隶属于天命,相应的爵位便会有相应的神通。这也意味着封爵者与皇家的关系更为紧密,有可以保障的基本忠诚。

所以开国之时,皇帝都会大封宗室与功臣,用以与文官集团平衡,只可惜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几代之后各位国公侯爷的后人难有几个扶得上墙,自然而然就会被拼杀上来的官僚压制。

隆平帝懒政怠政,但揽权之心却与一般帝皇无二,他当然不甘心只是在天机系统之中充当天命的象征,不愿意让内阁一手遮天。他刻意扶植宦官与勋贵的势力,无非也是为了一种朝廷中的平衡。

但是勋贵们终究能力有限,步步退让,在朝中几乎已经没有什么话语权,这时候要是丢进去一条搅局的鲶鱼,会不会让局面有所改观?

一刹那间,在场几人脑中都不知道转过了多少念头。

只有林孟懵懵懂懂,只顾着为好兄弟欢喜。这可不得了!顾子瑶还未曾高中,就能得到封爵,就算只是最低阶的民爵,那也就意味着日后他入朝堂的时候有了一条底线。文官而有爵位,朝堂之上又能有几人?

说时迟那时快,隆平帝沉吟思索了一小会儿,当机立断便下旨。“顾子瑶进献祥瑞有功,封恩骑尉。”

勋贵那边的情况已经不可能更坏,既然有那么一点可能改变的机会,隆平帝当然不想放过。这个忠义而讨人喜欢的少年看上也不蠢,他能够在秘捕阁中让两位方面大员都心甘情愿让出首功。在京中这险恶的环境之中也该找得到自己的活路。

更何况,还有自己这做皇帝的罩着他,这少年又怕什么?

“谢陛下隆恩!”顾子瑶大喜,这一次的收获可大大超出了预期,虽然肯定会造成一些小麻烦,但对于所得而言,简直就不值一提。

恩骑尉正七品,乃是本朝爵位之中最低的一个,一般是降等袭爵已尽,父辈又有殊功。或于阵前战殁,则子可袭恩骑尉。这既可以说是封爵的最终,也是爵位的起始。

因功而封恩骑尉的,在本朝的历史上还真是少见。因为这个爵位终究有些尴尬,若是立下大功,封爵以此始未免太轻,但功劳不够,又不必以爵位相偿。

第一百六十五章 谣言四起

顾子瑶这身份这地位,恰好对口封这个恩骑尉,比他本身的品阶提了一级。又不堕他白士堂主身份,又显尊贵,隆平帝仓促之下能做这个明智的决定,也可以算是多智之君。

其余诸人各有封赏。秘捕阁诸人,有处分在身的,原本的处分罚俸都取消,没有处分的普升一级。林阁主、林孟得大笔财物,他们虽然不在乎钱,但皇家的赏赐也是一份荣耀。可说是皆大欢喜。

这本来该是一场正常的进献祥瑞,皇帝封赏的活动,却因为顾子瑶意外的封爵,引起京城之中纷纷扰扰的流言。

赏什么不好偏是一个封爵?虽然只是最低级的恩骑尉,但这也是传递出一种信号,难道以后封爵要放开,还是只针对顾子瑶一人?

因为有之前的流言打底,有不少人是坚信隆平帝这个封爵完全只是为了顾子瑶。有人神神秘秘道:“嫡亲在外,不可亲认,但也不能亏待了,故此才破格封爵,也算是分享一点天命。”

有人不信,“要真是自己的孩子,怎么不分个一字并肩王?要不然也是个国公侯爷,怎么是小小的什么骑尉?”

之前开口的人嗤笑道:“你懂得什么?无功岂能受禄?顾子瑶这次不过随便进个祥瑞便得了别人一辈子都求不到的封爵,日后还不是随便立些小功劳便一阶阶往上升?我跟你们说,不出十年,这小子少说也是个侯爷,你们可瞧好了!”

市井中人将信将疑,但顾子瑶这人的名字却借着此事在京兆府民众的脑海之中留下了印象。但与这破格封爵之事息息相关的勋贵们,却对此事有着不同的看法。

朝中的昭宁侯为了此事特别去拜访安国公,他们的先祖在靖难之时同封公爵,只是安国公府上更享荣宠,数代得恩旨不降等袭封。因此三代下来还是国公,昭宁侯家却已经降了一等。

虽然如此,两家的交情还是与以往一般,也没有刻意分出高低。安国公的年纪比昭宁侯大些,昭宁侯的脾气比安国公急些,所以是他抢先拉拜访。

安国公正在与清客们闲谈,他们这些勋贵之后在朝堂上难有作为,兵权也难拿得到,成日里也就只能吃喝玩乐。安国公好附庸风雅,所以养了一群清客,时常与他们对谈,聊以消解寂寞。

看到昭宁侯急匆匆进来,安国公笑道:“早料你沉不住气必来寻我,怎么,区区一个恩骑尉,就让你坐不住了?”

清客们乖觉,知道他们所谈之事必涉忌讳,赶紧都先告退。昭宁侯苦笑,“国公爷,虽然只是一个恩骑尉,但却破了这百年来的规矩。我这两天心思恍惚,只怕要出什么大事。”

安国公看他着急,蹙眉道:“你真担心是皇上有意多开封爵,这一次便是试探我们?”

爵不可滥封,天命有限,所以爵位也是有限的,当皇朝大盛,天命炽烈之时,当然可以大封群臣,以此为皇家之基。但是若是天命不足,强封多爵,那只有两种后果。

要么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新人换旧人,干掉老爵才能有新爵崛起;要么,就是天命都不堪重负,以至于被拖累到朝廷倾覆。

现在日子还勉强算太平,但任何人都不好意思吹牛皮说现在的隆平朝算得上盛世,那无论哪种结果,都是养尊处优的勋贵们所不愿见到的。

昭宁侯叹气道:“陛下虽非英主,却也是有主意的,这次封爵正是因为捉摸不透,所以我才来找国公爷讨个主意。”

隆平帝手腕高明,他总不会想要把自己玩死。他原本觉得原来这批勋贵太过惫懒,不愿意为他冲锋陷阵去对付文官,为此还培植了阉人势力,但效果也不佳,所以才想引入新贵?

安国公微闭双目,沉吟道:“坊间不是传说那顾子瑶与皇室有关,所以陛下才给他一些补偿么?如果是这样,那应该只是个例,我等一切照旧便是。”

昭宁侯跳脚,“这种话也就能骗骗无知小民,陛下虽然荒唐,时常白龙鱼服,但最多也不过就是到过京畿周边,哪里去过西南定湖省?十几年前他初登大位,宝座未稳,更是须臾不能稍离,哪里生的出这样的儿子?”

安国公大笑,“那你说得也是,但天心难测,我们这几个散淡之人,又能有什么法子?不过得过且过便是。”

昭宁侯不愿坐以待毙,急道:“国公爷是咱们的主心骨,怎可如此颓废?皇上若不体恤老臣,说不得我们也得想想办法。”

“不可轻举妄动!”似是看出来昭宁侯的心思,安国公脸沉了下来,正色道:“我们能过得安稳富贵,本身就已经是陛下性子仁厚,才有的好日子。如今你家大姑娘在宫中正自得宠,便算陛下有什么心思,也不至于赶尽杀绝。

你们若是沆瀣一气,串通了搞什么鬼名堂,到时候可真是将祖宗传下来的家业给败了。你就听我的,老老实实安生等着,我们两家百多年风风雨雨都这么过来了,何必去淌浑水?”

昭宁侯眉头一蹙,似有不服,但终于还是没有开口,只黯然告退。安国公看着他的背影,长长的叹了口气。

树欲静而风不止,如今皇帝与太子失和,一众皇子又已成人,难免就会有些不该有的想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