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宝迷踪之争大漠伏龙-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志远再次站起身来,他这次看得清楚了很多,眼前的这辆吉普车的车头已经被炸得就要同车身分离了,当大门缓缓向两边分开时,由于从外到内时,有一个小小的坡度,所以车身向门外倾斜出了半个车头,大量的水蒸汽和浓烟从翻起的车头盖中冒出,石板上还零星地燃烧着火焰。这部吉普军已经完全报废了,还好油箱中只剩下那么几滴油,否则还可能会发生爆炸。

挡在一边的那辆吉普车则被震得侧翻着,不过看上去一切良好,在远点的那些运输卡车,更是毫无损伤。

李志远欣喜万分,身上的疼痛几乎都要忘记啦,他一下冲出了大门,通道中无数杂乱的光线在他身上晃动着,李志远发出了狂喜的呐喊声,他深深地呼吸着,感受着自由的滋味,但他很快又冷静了下来:“这还仅仅是开始,自己还没有完全脱离困境,现在庆祝还早了些。”

由于有吉普车卡在门边,李志远便不再担心大门会重新关住,他回到石室,开始检查自己身上的伤。

他解开身上的衣服,这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幸运,如果不是他胸前的那块怀表,那么他很有可能会被一块匕首般尖锐的铁片插中,所以那块怀表再也不会动了。至于其他地方,多数是细小的擦痕,衣服上面到处是大小不一的洞,看样子无法穿了。

李志远叹了口气,他恋恋不舍地将那块怀表放进了工具袋中。

李志远望着脱下的军装,不禁皱了皱眉头。这几天来的风尘,让李志远的身上又脏又臭,他是个爱干净的人,可是到了这个环境,又有什么办法呢?也只能忍受啦。

李志远想起在经过的地方所看见的那些藤状类的植物,不禁想:“那里一定有水源。”想到水,又想到自已的这一身,他不禁感到浑身有些痒痒起来。

李志远找到了医药箱,简单地处理了一下身上的伤口,便开始收拾行囊,冲锋枪,子弹、信号枪、匕首、食物、水、火石、药品。。。。。李志远将这些所有的东西都搬上了那辆未损坏的吉普车上,包括大半桶汽油,然后开向外面,但开到石板的尽头时,李志远发现自己的面前横隔着一条深深的沟,原来的石梁不见了,只留下一小截留在他这一边,而对面的那部分根本无迹可寻。

原来只有五六米宽的沟变成了近十米,而深度也更深了,同时出现了涔涔的水流,可是看不见断裂的石梁。

李志远想了一下,明白这一定又是地震搞的鬼,可是他想破了头也想不通的是那架在深沟上面的石梁去哪里啦。

李志远发现上面的光线开始转暗,他习惯地将手伸向怀里,摸了个空,这才打想起怀表已坏了。

李志远心想:“这说明天开始转西了。”然后他只带着一把匕首回到了石室。他将运输卡车上用来固定防水帆布的绳子收集了四条结在一起,足有二十多米长,当他想走出大门时,走廊处一片黑暗。

李志远心想:“算是天黑了吧,那么我也休息吧。唉,真是太累了。”他躺了下,很快睡着了,当他醒来时,也不知道是什么时间,不过看见走廊上光线闪动,他知道现在是白天了李志远负着绳子,带着灌水箱用的胶桶回到了深沟边,他发现下面的水更大了,甚至可以听见清晰的水流声,他将胶桶缚在绳子上,放了下去,打了些水上来,先尝了一口,水很清甜,这样看来,他至少短期内不用发愁淡水啦。

然后李志远脱得赤条条的,开始洗澡,没有肥皂,他便用尖锐的石块在身上刮着污泥,然后又光着脚板对着车上的观后镜,用匕首刮着脸上的胡须。

李志远兴奋地的好像孩子一样,在这种地方,能够痛痛快快地洗上一次澡,那可是一件快意人生的乐事。

李志远重新换了一套军装,那套伤痕累累的衣服李志远一时没敢丢,他还认真地洗了洗,然后晾在了车上。

李志远心想:“要是这边有一个斜坡就好啦,这样我就可以驾车飞过去。”

李志远望望下面的水,觉得最多到脚踝,他打算下到下面去,尝试着顺着水流的方向负重前进。

李志远将行囊精减了又减,但负重还是达到了五十多公斤,这相比他以前训练时还要多了近十公斤。

李志远左看看,右看看,心想:“减什么好呢?都很重要啊。”突然间他笑了起来,他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自己怎么突然一时糊涂起来,以前训练无论是口粮还是有时间都是有严格要求的,可是现在不是训练啊,自己是在逃命,能背多少就多少吧,难道还想着要回来吗?看来自己的思维受德国教官的影响太深了,总是习惯性和公式化,没有改变和创新,由此可见德国人是多么的刻板。”

李志远将绳子缚在残余的石梁上,将绳子在手中试了试力度,觉得要承受百来斤的物体没问题后,就准备先下到沟底看看,这时他就觉得下面的水开始上涌,没错,也不知从哪里来的水,转眼便上了近1米,然后停下来不动啦。

李志远皱了皱眉头,心想:“不是好事多磨吧。再等等看吧。”

李志远在深沟边无聊地待着,一时间也想不出有什么好办法。就这样,时间流逝,天又暗了下来,这一次,李志远没有回石室,他就在吉普车上躺着,迷迷糊糊地睡了又醒,醒了又睡,但深沟里的水不但没退,反而又上涌了一些。

李志远仔细地观察了一下地势,发现这一边明显地高过对面,不禁又惊又喜,心想:“等到水离着沟边不高时,自己就可以很容易地游到对面去了。就算是水位涨到顶,那也要首先淹没对面才有可能淹到自己这一边。可是这水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对面的空间就自己所知,已是无比巨大啦,要淹没它,那得要多少的水啊!都说沙漠中滴水黄金,可是到了这里反而不对啦,现在自己最应该担心的反而是食物啦。”

李志远又不禁开始担心石室中的那六车国宝起来:“除了水灾,这个地方频频有地震发生,要是有一天,石室倒塌了,那可如何是好?”

但他很快又安慰起自己:“没事的,几百年啦,也可能几千年了,这里都一直没事,我担心什么啊?再说,是福是祸,不要说自己,就是老天也无法去控制。除非自己能尽快设法出去,然后再想办法尽快把这批国宝运出去才是道理。与其自己在这里担忧,还不如再多想想办法。俗话说的好,世上无难事,只怕的心人。”

李志远本不是那种喜欢胡思乱想的人,可是在这里,有的只是他一个人,不由得他不想。



三、孤寂的世界(4)

以前,李志远因为太忙,特别是在义父杨增新还大权在握的时候,属于自己的时间少得可怜,他每天都要工作十多个小时,还要在外面跑来跑去,往往家人十天半个月都见不到他一面。所以李志远那时最向往的就是有那么一天,在没有工作的时候,自己可以一个人静静地待在书房里看书,或者躺在花园的草皮上呆望着天空,跟妻儿一起静静地吃上一顿饭。现在这一愿望算是基本实现了,这里十分的寂静,可是这里的寂静却让人感到可怕,连风声也听不见,有的只是自己的呼吸声,没有书,没有花草,更没有妻儿。

李志远突然觉得这种环境甚至比死还要让人难受,在这里,他孤寂得有时什么都想,唯独却想不起自己的妻儿的模样;而有时什么也不想,脑子如同白纸一般空白。更可怕的是,他慢慢失去了时间的概念,分不清自己已度过了多少的白天和黑夜,不知道自己什么要睡,什么时候要吃,什么时候要工作,在他的记忆中,当上面有光线射下时,自然是白天,没有光线时自然是黑夜,可是有时这里的黑夜是那么的漫长和难熬,它一点一滴地榨尽着他的毅力和耐心。有时他会莫明其妙地跟自己说着一些无聊的话题,说完了,他要努力地回忆而且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想起自己所说过的话。如果不是还能够看见光明的话,李志远觉得自己很可能早就疯了。

从李志远在石壁上所刻的线条来看,他已经在这里困了19天了,他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为了打发时间,他先是尝试着将那部已经报废的吉普车拆散来,可是这实在是太脏了,然后李志远就去运输卡车上去看那些国宝,他将那些小件的如花瓶之类的一件一件地小心翼翼地拿出,再一件一件地小心翼翼地放回。他在通道的光线上下欣赏着这些国宝,想像着它们昔日的辉煌,甚至是想像着自己是坐在一堆钞票中时的那一情景。

更多的时候,李志远是眼呆呆地望着那六车国宝,不住地长叹着。在他看来,人恐怕是这个世上最奇怪的动物啦,从古到今,有多少人为了金银财富,宁可性命都不要,如果这也算是理想,那么这种献身精神只能让人婉惜不已。

深沟中的水离着上面越来越近,李志远开始紧张起来,甚至不敢睡觉,守在沟边,但是他还是没能熬住,又睡了过去,当他醒了时,就听见哗哗哗的水声在响起,他从吉普车上猛得坐了起来,上面的光线闪动着,特别的光亮。只见沟中的水正向对面淌着。

李志远不禁高兴起来,他用望远镜向对面望去,对面一片灰茫茫的,但那段三十多米的碎石路还是可以看到,水漫出路面可能只有十多公分高。

就在李志远准备将绑在气胎上的行囊拴到已绑在石梁上的那段绳子上时,一个胆大的想法突然从脑海中跳了出来。

李志远迅速地跑回石室,将所有无用的轮胎都找了来,堆放在沟边的吉普车边,然后又从运输卡车上取下一整块防水帆布。

李志远先将认为可以带走的物品全部用袋子装好,上面再加上一层防水帆布,用绳子绑好。然后他开始将一个轮胎放气,并取出里面的内胎,用一个简易的打气机加气。这个简易的加气机是用千斤顶套上一段吸油用的管制成的,想不到效果不错,很快一个内胎就充足了气。

李志远将这个加了气的内胎绑在吉普车上,然后就去折第二个内胎。李志远一边做一边注视着水位,当他在吉普车的边上加上第五个内胎时,他发现对面的水流开始小了,水声也没有那么大了,但连忙在吉普车的尾部用绑在石梁上的绳子牢牢地捆了几道,还用力地拉拉,试试力量,当觉得没有问题的时候,他便开始慢慢地在吉普车后面推动,车缓缓地被推入了水中,车头向下一沉,但很快便漂浮起来,这让李志远一直紧揪着的心放了下来。

李志远让车身靠近沟边,开始向里面小心地放东西,当所有的东西都放上去后,李志远便开始慢慢地松开绳子,吉普车便顺着水势向对岸飘去,不一会,车身一震,吉普车的车轮便落在了沙石地上,向前滑动了几米,便不再向前移动,而绑在车尾的绳子也断裂开来,同时车尾上的油箱向后滚动,飘在水里,李志远连忙跳下车去捞,便发现水位开始下退,而且非常迅速,一下便露出了沟边,李志远先是游到石梁那边,用匕首将绳子割下,然后推着飘浮的油桶向对面游去,才在水中将油箱推上沟边,水位又下降了二十几公分,李志远连忙扒着沟边爬上了沟岸,然后眼望着水迅速地向下退,不用半个小时,整个沟底又呈现出来。

李志远想不出这水又消失到哪里去了,那沟底曲折地从近似山洞般的沙石壁中平平穿过,可见部分没有什么奇特之处。

李志远将油桶在吉普车上固定好后,沙石路上的水也渗透的一干二净,李志远本担心路面会很滑或很松软,但当吉普车平衡地向前徐徐前进时,李志远便知道自己想错了,但谨慎总是好的。

吉普车在巨大的洞穴中(也有人称天坑)前进着,发出怪异的声音,当经过那座高达六七十米的沙石柱时,震动使上面不时地落下一些沙尘,而那只盘旋在上面天空的雄鹰根本不理会,依然转来转去。

地面上的车轮依旧清晰,李志远决定沿着车印开回洞穴入口处去,他的心中还抱着一线希望,半个小时后,一座沙墙挡住了他的路。

李志远跳下车,站在洞穴入口处,那座沙墙依然存在,同以前相比,没有任何的变化。

李志远想了想,便向右边走了几步,那里沙墙的距离看上去最短,可能也就是一米七八左右,李志远便双手抵在沙墙上,用力撑住,然后双脚踩在另一面沙墙上,然后开始向上攀登。

些沙石并不是想像中的那么牢固,每上一步,沙石便从手中,脚下不停地下落,很难受力,上面的沙土也紧跟着,不停地如同下雨一样甚至是瀑布一般倾洒下来,转眼李志远便成了土人,身上堆积着的沙石也越来越多,重量也越来越重,他的手脚便开始颤抖起来,这样勉强上到七八米高时,便无法再继续下去。

李志远喘着气,费力地向上望了望,上面还很高,而且越高越宽,明显可以感觉到那是个“V”字形,再向上间距肯定会超过二米多,那他就根本可没有借力的地方啦,也就根本谈不上向上攀登啦。

李志远只觉得双臂开始发麻,他深深地吸了口气,开始向下移动,也许是力竭的原因,也许是下时快了些的原因,在离地面还有三米多高时,李志远再也支持不住,一下子从上面摔了下来,还好上面落下的沙土在下面堆积的不少,李志远没有受伤,但是也摔了个头晕眼花。



三、孤寂的世界(5)

李志远喘息了很久,才慢慢恢复过来精神,他揉了揉四肢,心想:“不知道这沙墙有多厚,要不要用吉普车去撞撞看呢?”随后他一拍自己的脑袋:“真是笨死了,车上不是还有那么一把工兵铲吗,为什么不拿出来用?”

李志远将吉普车后退进洞穴中,取下工兵铲,然后脱得赤条条的,他手持着工兵铲心想:“从哪里开始呢?”

最后他选择了洞穴的最左一侧,为了防止上面的沙土一下子塌下来,他先是小心地将沙墙表面的沙一层层地铲去,开始时,上面不断地落下沙土,有时多有时少,但还是很快就将洞穴前面的入口堵死了,李志远就将这些沙土装进腾出的袋子中,然后往洞穴里的空间里倒,反正里面有的是地方,清完了洞穴前的沙土后,再去挖沙墙表面的沙,上面又落下无数的沙来,再次将洞穴前面堵住,就再清理。

如此反复着这个简单的工作,不想一干就是八天,上面便不再落沙土啦,而李志远的食物也越来越少啦。至于水,他反而不担心,每天他都会摸黑地走上半个小时,然后到那条深沟边打水洗澡,开始时,还担心会有什么生物,但几次后,索性连枪也懒得带了。

李志远感觉到沙墙的质量开始越来越硬,变得越来越不好挖,但是有一点让人兴奋的就是他所挖的洞口越来越大,越来越深,而且看上去没有一点会倒塌的危险,又过了三天,李志远已向前挖了近两米长,高约一米的洞穴,他甚至打算,如果确实能挖出去的话,他要将吉普车也带出去。

第四天,李志远的铁铲遇到了困难,铁铲在坚硬的石块上崩射出火星来,而石块也只是划了一条浅浅的痕迹。

李志远的铁铲向着左右扩大,并不只是刚才的位置如此,别的位置也是如此,李志远用手摸了摸面前的石壁,他不能相信,那是坚硬的花岗石类吗?还是近似现代水泥混合物一样的石块,他甚至可以摸到石与石之间紧凑的缝隙。

李志远想用尖锐的匕首插进那条缝隙中去,可是匕首也只进入了不足3公分,便再也无法进入,再用力的话,整个匕首都有可能折断。

李志远曾经到过埃及,他十分惊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不要说建起那么多座宏伟的金字塔,就说单单地要搬动那一整块巨石,从2。5吨到160吨大小不一,不要说人力,就是现有的现代化机械也无能为力。

李志远从不怀疑华夏劳动人民的智慧会比古埃及人差,所以,如果说眼前的这座高达几十米的沙墙实质上是用巨石堆砌的防卫城墙,李志远就算再惊叹也不会怀疑的,那么用一把小小的工兵铲就想挖开可能厚达几米的石墙,那显然是痴心妄想的啦。

李志远不禁有些沮丧,但他不是那么会轻易放弃的人,他又换了一个位置尝试,这一次有了经验,干得快多了,三天后,他再次遇见了石壁。

第三次,李志远决定向地下挖,七天后,在地下三米处,他再次遇见了他最不想遇见的事情。

李志远无力地躺在吉普车上,他的眼睛已经开始深陷,浑身的肌肉在隐隐作疼,由于每天吃得很少却要付出坚辛的劳动,他的体重开始急速地下速。

李志远是人不是神,他的意志再坚强,也会悲观,也会失望,也会唉叹,更会后悔,他想:“要是自己坚持最初的想法,另找出路,那会不会更好些呢?没有了汽油,至少我还有多些的食物,可是现在,白白地耗费了时间和食物,而剩下的这些食物还能顶多少天呢?除非在这鬼地方能找到生物。要是上面的那些狼能出现在下面就好啦,狼肉虽说不好吃,但填真肚子还是可以的。”想到了这里,李志远更饿了。

开着吉普车,李志远退到了那个巨大的洞穴里,那只巨大的雄鹰依然在天空中盘旋,李志远想:“要是我同它一样,会飞就好了。”

那只雄鹰在天空的距离究竟会是多少呢?李志远无法准确判断,他举起一支“三八式”步枪,将表尺框向后立起并将游标上移,使用表尺框板上的另一个缺口照门,此时这个缺口照门所对应的射距为400米。

实践证明“三八式”步枪战斗使用密度最大的距离,通常在200米以内,而真正达到使用密度峰值的距离是在100米左右。所以一旦射程超过100米,再加上外界因素,比如风速,要想准确地击中目标,最主要的还是靠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及判断力。

“呯”的一声,火星闪动,子弹从枪管中飞出,弹壳跳落在沙石地上,在整个空间中产生了一连串的回音。只见那只雄鹰骤然向上拔起,然后如同流星般斜斜地向着一边坠落,一股鲜血先是向外喷射,然后是在天空中飘洒下来。

李志远不禁一拍大腿:“打中啦!”但他话音刚落,只见那只雄鹰的身子又拔了起来,身子摇摇晃晃地向着洞穴外飞去。李志远迅速上弹,瞄也未瞄,又是一枪,那只雄鹰的身子又被打中,又是一股鲜血飞出,并徐徐地在空中散落着几根羽毛,但它还是艰难地飞出了洞穴,不知所踪。

李志远放下步枪,不免有些惋惜,尽管两枪命中,可惜没打中要害之处,这也是“三八式”步枪最大的一个缺点,杀伤力不够大,只要不命中要害,较易医治。所以在抗战后期,中国士兵在弹头上刻槽、削短弹头,就是为了让弹头在敌人体内产生翻滚、爆裂等二次杀伤效应,加大对敌人的杀伤程度,让敌人最大限度地丧失抵抗能力。

李志远决定驾着吉普车向着另一侧方向前进,虽然阿力克多次说过,那里危险,但因为时间原因,详细的情况并没有多说,所以李志远并不知道那里潜在的危险是什么,但他想:“怎么说,尝试一下总比坐在这里等死要好些吧,如果潜在的危险是来自不明生物,那好极!我正饿得慌呢!凭着自己手上的武器,到时不定谁吃了谁!”

吉普车缓缓地辗过沙石,要众多的奇特的石柱中穿过,李志远想通过指南针来确定一下方向,却发现指南针上面的针在不停地旋转,根本停不下来。李志远想了一下,决定不按常理去做。

李志远是这样想的,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但是在沙漠这样的环境中,人烟总是离水最近。所以在遇见有分支时,哪里路烂往哪里淌,哪里困难往哪里钻,哪里有水迹就往哪里走。

就这样,李志远在迷宫一样的洞穴中穿行着,有时,可以看见天空,有时看不见天空,更多的时候是在漆黑中穿行,如果不是那辆吉普车的大灯能够突破黑暗,轰鸣的马达声给人壮胆,李志远也未必敢一个人穿行在这孤寂的世界中。



三、孤寂的世界(6)

突然眼前一亮,亮到刺眼,那是太阳吗?李志远的心在剧烈地跳动着,不错,那正是太阳!当吉普车从洞穴中穿出,它正从高高的天空上照射下来,是那么的耀眼,李志远不禁屏住了呼吸。

一条巨大的峡谷出现在李志远的眼前,而他正处于峡谷的底部,峡谷向前曲折地延伸着,不知尽头是在哪处。

面前的峡谷如同刀割斧削一般,尽是高耸的悬崖峭壁,少说有些百来米高,所有的颜色都是土黄色或者暗褐色。峡谷宽度由十几米到几十米不等,谷底全是由细细的黄沙铺着,十分的柔软,就如同沙漠一样,沙丘起伏,只不过看起来要少的多,小的多,矮的多。

吉普车只开出几米就陷入沙里,李志远没敢继续,他在洞穴附近找了几块看似坚硬的少石块垫在车轮下,费了不少劲才将车倒回了洞穴。

李志远心想:“看来这段路是不适合吉普车走了,但不知道这条峡谷又通向何处,但不管怎么说要比待在黑乎乎的洞穴里强多啦。”

李志远在洞穴附近走出约一里路,想看看是不是有哪个地方可以爬上去,但是他失望了。在这里,想爬上去,同样是不现实的事,而且更加的危险,上面落下的不仅仅是黄沙,更可能是成块的巨石,李志远就险些被一块磨盘大的沙石块砸中。那块沙石块就从他的眼前擦过,尽管是摔在细软的沙子上,也摔成了数十块。

一点点的鲜血突然在眼前出现,李志远用手捻了捻,还十分的湿润,他的心开始剧烈地跳动起来,同时变得异常警觉起来,他弓着腰,掂着枪,沿着血迹向前。

李志远渴望是人类,哪怕是敌人,这样至少他可以知道自己不是唯一孤寂的人。

李志远顺着血迹向前,在高高低低的沙丘间上上下下,又走出近一里路,转过一座较高的沙丘,只见一只巨大的雄鹰正趴在沙丘上,它的头伏在巨大的翅膀间。它的腿伸在外面,上面全是血迹,将附近的翅膀都染红啦。

那只雄鹰听到声响,头立刻从翅膀中探了出来,两只眼睛恶狠狠地盯着李志远,那尖锐的弯钩张开,露出红红的舌头,它的翅膀开始扑腾,扬起了沙尘,身子离开了地面约有1米高。

李志远分明地认出这只雄鹰就是他打伤的那头,他端起了枪,瞄准了那只雄鹰,由于离着只有几米的距离,尘土在他头上刮过,他只觉得两颊有些生疼,眼睛有沙飞进,十分的不舒服,不自主地抬着手,想擦眼睛,枪一时不知瞄向了哪里。

那只雄鹰两只翅膀一开,足有三米长,它一合,向着李志远打来,李志远面前顿时一阵疾风掠过,他向后一退,一只脚陷入沙中,站立不稳,跌倒下去,反而躲过了雄鹰的一击。他蹲在沙里,两手用力一抡,将手中的枪当棍子使,正好打在了那只雄鹰受了伤的脚上,它一声凄鸣,摔翻在地上,但李志远用力过猛,枪也脱了手,落在了不远处。。

李志远奋力扑了上去,骑在了那只雄鹰的脖颈处,他双手使力,将雄鹰的头狠狠地摁进了沙中,那只雄鹰拼命地晃动着颈部想摆脱,便李志远哪里肯放,手上的力也越来越大。那只雄鹰头部动不了,便不停地拍打着翅膀,李志远便紧紧地用两只腿夹住那只雄鹰的脖子,慢慢地雄鹰便没了力气。

李志远也没了力气,他稍一喘息,那只雄鹰的头从沙中挣扎着露了出来,然后耷拉着头,萎缩在沙地上。李志远喘着气,从皮靴上拔下匕首,高高举起,匕首在阳光下闪动着五彩的光芒,就在匕首就要下落的那一霎,李志远望见那只雄鹰的眼里滚出了硕大的泪珠。李志远不禁一呆,手缓了下来,就听见天空中传来了急促的鸣叫声,两只形体很小的雏鹰正在天空中盘旋徘徊。

李志远叹了口气,不由地他想起了自己的妻儿,眼中也不禁充满了泪水,他掏出随身带的刀伤药,撒在雄鹰受伤的脚上,然后用自己的手帕给它缠上。

李志远又解下水囊,在雄鹰的头上浇了两下,然后捡起落在沙地上的枪,头也不回地继续向前。

李志远克制住生存对他的诱惑,因为放过这只雄鹰,他很可能会少去多活几天的机会。他想起了阿力克在天山时就曾放过一只雪鹰,这让他们找到了一枝雌雄一体的天山雪莲,然而今天他并不指望这只雄鹰能为它带来什么。

傍晚,当李志远返回时,那只雄鹰已不见了,沙丘上只留下凌散的随着微风四飘的羽毛和一堆鸟粪。

李志远发现自己的处境比起在洞穴里并没有好多少,但他的心理已逐渐地开始适应了挫折。他决定在洞穴住上一晚后,将义无反顾地向前,哪怕是死,再也不走回头路啦。

难以置信的是,这条峡谷竟是很长很险恶,李志远走了整整一天,算了一下,自己最多也就是走出20多里路,比起在沙漠中行走还要艰苦。

第二天,在走了三个多时后,峡谷出现了岔道,李志远根据太阳的方向,选择了向南。走到下午时,峡谷四周变得无比的广阔,近似一个圆碗状,李志远不由地四下旋转着看了又看,就觉得自己就好像困在巨碗中的蟋蟀,任凭怎么蹦,都跳不出这碗中。

然后李志远看见不远的那座土沙丘的背面,有着一个天然的岩洞,看上去就像是从花岗岩石中凿出来似的。它周围长着几颗绿茵茵、郁葱葱的沙枣树。李志远心想:“自己一定是饿疯了,以至于产生了幻觉,要不就是遇见了海市蜃楼。唉,这种地方能见到绿色,堪称奇迹。”李志远小心地拔开水囊,然后用舌头在上面舔了舔,又慎重地将水囊塞紧。

但奇迹就是奇迹,李志远所见的都是真实存在的,直到他用手触摸到树干时,他才知道一切都是真实的。

树上的沙枣很多但不大,这是一种黑色的品种,人称蜜枣,成熟时,这种沙枣会黑得冒油,如同蜜一样甜。此时树上的蜜枣大多数没有成熟,而成熟的也吃起来十分的涩,这不难明白,没有蜜蜂,没有蝴蝶,没有肥沃的土壤,能在此生存已是奇迹啦。

更令李志远振奋的是,他发现岩洞看上去就像是从花岗岩石中凿出来似的,洞里很是干净,而且旁边的岩石中还有细细的水流。



三、孤寂的世界(7)

李志远吃了些沙枣,喝了些清泉,就钻进了洞里。他并没有看见天上一只雄鹰正在他头上的天空是盘旋着,正用它那敏锐的目光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这个洞并不是很大,也就是一间普通房子那么大些,里面全是软软的细沙。洞里十分的干燥和通风,而且一点也不热,进到里面,所有的炎热一扫而光,李志远将行囊中的一块防水帆布铺在沙上,舒服地躺在上面,全身的肌肉放松着,很快就进入了梦香。

睡梦中,李志远翻了个身,他的手抱住了行囊,头贴了在行囊上。

傍晚的时候,天边飞来了一只雄鹰,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