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燕王妃 全集-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灵儿和小玉心下佩服,别看这个王妃仅12岁,言辞之间却透着睿智和周全,有这样的主子,也算是幸事了。

下午,灵儿和小玉在庭院的一角开采出一块菜地,种上了汪林买来的菜种。她们两个对这些活计甚是熟悉,尤其是小玉,干得又快又好,闵雪晴自小在城市中长大,只见过菜场里卖得,没见过地里长的,所以她也感到了好奇,吩咐小玉搬了一把椅子,就势坐在旁边仔细观看。

本来闵雪晴也想进去和她们一起侍弄,可刚进得里边,小玉和灵儿死活不让,她们称闵雪晴是千金之躯,如何能进得菜地,只在旁边观看即可,拗不过她们,闵雪晴便没了动手的份。

傍晚的时候,全部的活计都已经弄好了,她们三个长舒一口气。闵雪晴看着那片开垦的土地,嘴角露出一丝微笑。灵儿和小玉看到王妃满意的笑容,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晚上是灵儿做得饭菜,按闵雪晴的要求,荤素搭配,饭桌之上红绿相间,煞是好看。闵雪晴招呼她们两个一同用餐,二人推辞不过,便坐了下来。

三人坐在一起,其乐融融,刚开始灵儿和小玉略有拘谨,过得一时半刻,看闵雪晴态度谦和,两人终于松弛下来,闵雪晴说话,她们也偶尔搭讪,闵雪晴心里突然温暖起来,没有想到穿越到此,竟然还能如此休闲的吃饭,聊天,只是希望这样的日子长久些才是。

这样平静的生活一直持续了半月之久,她们三人也似乎被王府忘记了一般,竞无一人来看看或者过问一下。其实她们不知,燕成和在空闲之时,会在夜深,偶尔到房顶上看看闵雪晴,看到她生活悠闲自得,每日谈笑风生,燕成和心里虽安慰,却也免不了一丝酸楚。自己牵肠挂肚的人儿难道对自己没有一丝一毫的相思之苦吗?

第四十三章 书斋

闵雪晴惦记着自己对灵儿的承诺,在第二日的时候,便偷偷让小玉去找了汪林,然后把这个情况告知于他,让他尽快安排人手去小梁国接灵儿的母亲过来。

当时汪林略有难色,他坦言:“小梁国和大燕国毕竟是两个过度,人若去小梁国,首先得有通关文牒,说白了,就是需持有小梁国的通行证,然后还得有王爷的手谕,如果没有他的应允,谁敢私自到小梁国去?”

闵雪晴暗自思量,小梁国的通行证应该不难,汪林若以幽兰郡主安排回去,以探亲的名义进入小梁国,拿着自己的牌子应该会给他放行(在古代,每个人都有代表自己身份象征的腰牌,拿了此物,相当于自己亲临,闵雪晴,自然也有刻有幽兰二字的腰牌,闵雪晴刚开始不知是何物,她旁敲侧击问了灵儿,才知道那块牌子的用处),只是此事如何和燕成和讲呢?

闵雪晴眼珠一转有了主意,她凑近汪林小声说到:“你对王爷说,此人乃是本宫的奶娘,对自己恩重如山,如今来到大燕国,日益思念,夜不能寐,万请王爷应允,接奶娘到大燕国和自己同住。”

汪林一怔,“这样可以吗?”汪林知道此人必不是王妃的奶娘,若是对王爷撒了谎,以后查将起来,自己可担不起欺骗王爷的罪名。

闵雪晴自然看出了汪林得意思,她微微一笑:“汪护卫多虑了,此大燕国和小梁国相隔千山万水,据说来回都要走上一个月之久,至于她是不是我的奶娘,相信王爷不会因这等小事到小梁国去核实吧?”

汪林沉吟片刻,“那倒不会,我只是略有担心。”

此时最重要的是要打消汪林的疑虑,否则灵儿的母亲还真过不来,看了看窗外那开得娇艳的花朵,闵雪晴语调低沉下来:“我对汪护卫不必隐瞒此事,可实情告知,此人是丫鬟灵儿的母亲,现已经患了重病,在小梁国无依无靠,无人照料,若再不接来,细心料理,恐有性命之忧啊!”

汪林眼中闪着疑惑:“此人是丫鬟的母亲?”

闵雪晴点点头表示肯定。

汪林的心中突然一热,他在王府中当了15年的下人,虽然紧随王爷左右,王爷待自己恩重如山,可毕竟是王府中的护卫,每天还是需要接触王爷的那些妃妾,她们若有事,也可随时召唤汪林。

虽然她们待自己不会像那些丫鬟般,可眼中的不屑,却终究让自己觉得是个下人。而更重要的是,他从未看到过一个主子待自己的丫鬟如此之好,千里迢迢还要接丫鬟的母亲过来居住,这是何等的情意。

汪林心头一热,竟然有些激动:“王妃想得周全,在下佩服,如果以实情告知王爷,王爷必不会应允,他不会因为一个下人而费此周折,但若说是王妃的奶娘,也许他会应允,我立即去禀告王爷,若有回复,在下立时禀报!”

闵雪晴知道汪林已经应允,心中高兴,“谢谢汪护卫,等你的消息哦!”看到闵雪晴脸上露出调皮的微笑,汪林一怔,随即退了出去。待行至院外,正好碰上从外返回的灵儿。

灵儿看到汪护卫来了,眸子突然亮了起来,她向汪林行了万福,汪林只点点头,两人便擦肩而过。却没曾想,灵儿的心竟然“咚咚”跳个不停,汪林已经走出很远,出了院门,灵儿还站在原地眺望。

闵雪晴看灵儿呆愣着站在院子中间,心下纳闷,忙唤道:“灵儿,灵儿!”直到第二声才听到闵雪晴的呼唤,慌忙回过神来,“王妃,灵儿在!”

闵雪晴掩嘴一笑:“何事如此魂不守舍?”

灵儿脸一红,顾自低下头来:“无事,无事。”

闵雪晴惦记着那柄短刀上的字,也就没有仔细追究,“灵儿,随我到书房去罢。”

灵儿应了一声,随向前扶助闵雪晴的胳膊,两人一左一右沿着曲折小径向右边走去。

走到近前,发现石阶周围到处种上青翠的芸香草,正值旺盛,青葱郁然。旁边放洗砚池一个,更应设一盆池。靠近窗子的地方,养锦鲤五七条,观其自然的生机与活泼。

进得屋子,里边明朗,清净。窗外四壁,藤萝满墙,中间摆的四松柏盆景。书斋中设长桌一张,古砚一方,旧铜水注一只,旧窑笔格一架,斑竹笔筒一个,旧窑笔洗一个,糊斗一个,水中丞一个,铜(或石)镇纸一条。

左边放小木床一张,床下放脚凳一条,床头边放小几一张,上放古铜花尊一只,里边插着娇艳的花朵,眼目清爽。闵雪晴喜到:“这里未曾来过,竟是如此的清雅,花儿是你放置的吗?”

灵儿笑道:“这屋子奴婢和小玉日日打扫,每日都会采集鲜艳的花儿放置此处,奴婢深知公主喜爱读书,也喜芬香气味,故早早布置好,公主可随时来书斋静读。”

闵雪晴微微点头表示赞赏,灵儿站自一侧,闵雪晴继续看书斋的情形。

发现墙壁上还挂着古琴一把,侧面挂画一幅。竟是云霞之中的山水图,栩栩如生,极有意境。木几旁放置着鼎炉,宋瓷鹅颈瓶,匙箸瓶,香盒。旁边还有一把禅椅,旁边摆一拂尘、一棕帚、一竹铁如意。

书斋后边设一书架,书架上陈列《周易古占》、《诗经旁注》、《左传》,《史记》,《吕氏春秋》等书。

闵雪晴心中感叹:“mygod,这书房也太奢华了吧?”

看到闵雪晴脸上的喜色,灵儿在旁说到:“公主以后若有时间,置身于此,或对日吟诵,或秉烛夜读,这里倒也清静。”

闵雪晴点点头,心里暗道:可惜我大字不识一个,真是浪费了这么个好去处,看样子当务之急,得赶紧学习才是,听说闵雪晴可是位才女,如哪天露出了马脚,可就成悲剧了。

闵雪晴坐在案几旁边,这才发现能写字的只有毛笔,自己可不是书法家,毛笔字实在不敢恭维,所以她提起了笔,又缓缓放下了。灵儿刚想研墨,却发现公主把笔又放回远处,疑惑不解的看着闵雪晴。

闵雪晴故作镇静:“今日阳光甚好,我们出去走走罢,看看你们种下的菜可否长了出来?”

灵儿听到此处,掩嘴一笑:“公主,那菜只种下两日,怎会长的出来?”

闵雪晴一愣,随即哈哈大笑:“本宫和你逗笑呢,走罢!”说完此话,先行走了出去。走在前面,心里恨到:“闵雪晴,你今天真是晕了头,乱了阵脚。”

和灵儿走在院子之中,闵雪晴看到地下有个树枝,随手捡了起来,拿在手中把玩,然后笑着问灵儿:“灵儿,你也念过私塾,本宫考你个字如何?”

“公主问得自然高深,灵儿怕答不出。”

“无妨,我先写出来你看看嘛!”

说完此话,闵雪晴拿着树枝在地上写出短刀上的那个字。

第四十四章 出府

灵儿看到闵雪晴写出的字体,脱口而出:“这字奴婢认得,乃是鹰字。”

闵雪晴心里念叨:鹰,鹰,难道那个人叫鹰吗?

暂且放下心中疑惑,闵雪晴向灵儿点点头:“嗯,灵儿天资聪慧,果然不错。”灵儿拜一万福:“蒙公主赞赏,灵儿受宠若惊。”

闵雪晴突然计上心来,她缓缓开口:“灵儿,最近本宫感觉眼睛酸涩,本想多看些书,可惜头也痛的厉害。”

灵儿脸上现出焦急之情:“公主,痛的可厉害,我去求王爷给您找大夫吧?”

“不妨事,偶尔作痛,不必惊动王爷了。”

灵儿还是有些不放心,担忧的看着闵雪晴,闵雪晴莞尔一笑:“真的无妨,我甚爱看书,这几天因为此,便少看了许多,从今日开始,你便读给我听罢,这样也少了本宫许多精力。”

灵儿心中高兴,面上喜到:“蒙公主厚爱,灵儿谨遵公主之命!”能在书斋中和公主共同读书,这是何等的荣耀,灵儿自是万分欣喜。

闵雪晴大学里是中文系的,所以对文字方面还有一些灵性,现代字也是由古代字演变而来,若是没人点化,自己参透很费时间,现在由灵儿日日伴读,闵雪晴半月下来,竟然认识了许多繁体字,有些文章自己也能读一些了,闵雪晴心中高兴,再过几个月,自己再努力些,读这些古代的字体应该是不费吹灰之力了。

上午让灵儿伴读,下午的时候闵雪晴便让灵儿出去,她自己躲在房间里练毛笔字,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好的,半月下来,还是写得歪歪扭扭,闵雪晴心中叹道,灵儿写得都比自己好过百倍,暗自纳闷,闵雪晴的书法怎么没有传给自己呢?

话说汪林回到王府见到了燕成和,把闵雪晴所请之事说了出来。

四王爷听罢,低头思考,汪林站立旁边耐心等待,过得片刻,他抬起头来:“此人真的是王妃奶娘,并且患了重病?”

汪林心中一紧,但脸上波澜不惊:“属下不敢欺瞒,这是王妃亲口告诉属下的。”

四王爷的脸上平静如水,继而说到:“没想到她小小年纪,却也是情深意重,还惦记着儿时的恩情,既然如此,不要拂了她的苦心才是,你安排人手去办理此事吧。”

得到王爷的应允,汪林心中一阵高兴,随向下一拜:“王爷!近日王府中事务不多,不如属下带几个人亲自跑一趟吧。”

看到汪林请命,四王爷微微一笑:“怎么?是否在府中待得烦闷了,想到外边走走?”

他们在一起了15年,汪林什么心思,自然被四王爷一下看穿。的确,近几个月,府中无事,汪林早已经闲得抓耳挠腮,正好有此机会出去,汪林赶紧便赶紧请命。

四王爷看汪林的神态便知被自己猜个正着,不由打趣道:“此等小事,何劳我的汪护卫啊,安排下人去即可。”汪林听到四王爷回复,心凉了一大半,叹口气道:“属下遵命!”

却又听得四王爷哈哈大笑的声音,汪林茫然的看着燕成和,不知道他为何如此开心,四王爷止住笑声,“看看你失望的样子,本王是和你开玩笑呢,既然你想去,那便去罢,只是需要早些回来才是,父皇下个月要出去狩猎,到时候我们都要陪同前往,不可误了大事。”

汪林听此,立刻喜笑颜开:“谢王爷恩典,属下算了行程,去时快马加鞭,估计七日能到,回时有马车,大约半月,现在是月初,不到月底定能返回。”

四王爷点点头:“嗯,正因为不会耽误正事,才同意你前去,切不可在外逗留,接到人之后尽快返回。”

汪林双手抱拳:“属下遵命!”

汪林出了书房,立时吩咐下去:“李力,王玉,马庚和黄岗随我前去小梁国!”

四人立时到齐,并排而站,双手抱拳:“汪护卫!”

汪林点点头,从他们面前一一扫过,“未时出发,大家随同我去小梁国,大家先去准备,一柱香之后在院外集合!”

“是!”

四人纷纷退下,汪林也进入屋子简单收拾一下,其实也没什么,就是拿了几件衣服,在账房拿了盘缠。

然后又到了“静雪阁”告知闵雪晴此事,闵雪晴听后大喜,遂从屋内拿出了一颗夜明珠交给汪林:“此事有劳汪护卫了,这颗夜明珠就当作路上的盘缠吧。”

汪林连连摆手:“王妃,使不得!此等小事,谈何报酬!”

闵雪晴拿珠子的手没有缩回去,继续说到:“此去小梁国,路上舟车劳顿,汪护卫和你的手下自是辛苦,拿了这颗珠子,给兄弟们喝几杯茶,吃几杯酒还是应该的,不必客气,收下吧。”

汪林还是有些犹豫,他知道这颗珠子的价值,如此贵重的礼物,他有点不敢接受,可看到闵雪晴执拗的眼神,似乎不塞给他不罢休,他又有些犹豫。此去小梁国,如果那几个兄弟还能分得一些银两,自是两全其美之事。

在犹豫之时,闵雪晴已将那颗夜明珠塞到了汪林手上。

汪林知道推辞不过,只好收了起来,放入贴身口袋。

闵雪晴又说到:“到小梁国之后,接了奶娘可直接回来,不必去惊动我父闽南王。”

汪林有些诧异,他本以为,闵雪晴会让自己给闽南王捎封书信什么的,或者去给闽南王带个平安之类的,却没有想到,闵雪晴竟让自己悄悄去,悄悄回,这着实有些奇怪。

看到汪林疑惑的眼神,闵雪晴道:“父王公务繁忙,晴儿不想打搅于他,所以不必惊动他老人家了。”

“王妃,我们入城之时,所持您的腰牌,如果守城人员将我们报告给闽南王,到时候恐怕不见也要见啊!”

“从小梁国边界到国都,最少还要走几天的路程,守城人员应该无法立即通知父王,反正有我的腰牌,他们肯定会放行,等你们办完事情返回时,即使父王知晓也晚了,见你们已经离去,他也不会顾自追来吧。”

汪林还是有些不放心,闵雪晴又道:“即使见着父王也无妨,你便告诉他,我差遣你回去办点事情立时返回,由于时间紧迫,无法到府中问候,说我在大燕国一切尚好,吃住均习惯,请他不要挂心。”

临了,闵雪晴又嘱咐道:“千万不要将这里的实际情况告知父王,切记切记!”

汪林退出了“静雪阁”。

第四十五章 民谣

待到院外时,四人已经到齐,李力牵着一匹白马,只见他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

王玉身高近七尺,偏瘦,穿着一袭绣绿纹的紫长袍,外罩一件亮绸面的乳白色对襟袄背子。袍脚上翻,塞进腰间的白玉腰带中,脚上穿着白鹿皮靴,方便骑马。

马庚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外号马太岁。

那身穿水墨色衣、头戴一片毡巾的,生得风流韵致,自然是个才子,此人便是黄岗;号称“智囊先生”。

汪林看人已经到齐,点点头,大家纷纷上马,随着“啾啾”的喊声,骏马前蹄扬起,长啸一声,向远处奔去。此时已经到了下午,街道上人车稀少,他们便甩开了膀子向前冲。

几个人此时是兴奋的,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终日在府中习武,最近几个月竟然难得出来,马儿似乎也憋了很久似的,放开蹄子,健步如飞,如离弦之箭撒了欢向前奔。

行了两日便到了玉顶山下,汪林抬头望去,又想起了闵雪晴那一番话,此时他的心中又多了一些堪忧,如果真的如此,王爷处境甚是不妙啊!

此时他们刚刚吃过午饭,任由马儿慢慢前行,黄岗见汪林默默不语,便凑上前来:“汪护卫,何事烦心那?”

汪林不好明言,只好打岔道:“我在计算何时能到小梁国。”

黄岗笑道:“现在已经到了玉顶山下,前面便是小梁国边界,过了关卡之后,大约走得四五日,便会到小梁国国都了。”

汪林心中有事,并未搭言,他心道:“是啊,即使到了小梁国边界,还要行至几日才可以到国都,那萧妃怎么会到了闽南王府之中呢,这其中难道真的有蹊跷?”

黄岗几位随从看汪林并不言语,大家互相看了一眼,便没有再打扰,不知不觉间,到了关卡之处,守门的人员已经是小梁国士兵,把手中的长矛枪一挥,大喊一声:“此乃小梁国,你们是何人?”

汪林听得断喝,策马前行,然后在楼门外高喊:“我乃大燕国北王府汪林,受王妃差遣,到小梁国办事情!”

楼门之上的人稍微怔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幽兰公主差你们来的吗?”

汪林手一抱拳:“正是!”然后从怀中掏出了闵雪晴的腰牌,举在面前,城楼之上的士兵稍一凝神,看到腰牌上有幽兰二字,自知不假,于是放开城门,汪林一行五人进得小梁国。

这里距离小梁国国都还有一段距离,五人不敢松懈,策马前行,一路上倒也顺畅,虽然此国比不过大燕国的繁华,居民倒也是安居乐业,一派繁荣景象。

他们的坐骑均是上乘好马,日行千里,所以比预计的时间又早了一日,三天之后,他们远远看到了小梁国的国都“梁都城”。

只见城门口进进出出的人络绎不绝,有挑担的,骑马的,坐轿的,还有举着手中的物什吆喝的,看着倒是热闹非凡。

汪林五人牵着马匹进入城中,此时正值清晨,朝霞的光辉映照着繁杂的人群,看着好不热闹,汪林眼里带笑,其他四人也皆是喜笑颜开。

汪林回头:“我们吃过早饭,然后根据提供的地址去找王妃所找之人吧?”

那四人点头应允,他们找了最近的一个饭馆停了下来,刚站住,便有小二走了过来:“吆,客官,看您是外地的,是住店还是吃饭?”

汪林回:“吃饭!”

小二笑道:“哎呀,您算是找对地方了,我们这家店里早上有包子,稀饭,油条,还有油炸的小丸子,应有尽有,您啊,想吃什么有什么!”

汪林点点头,这时有小二过来,把他们手中的马匹牵到了后院,马庚粗声粗气喊了一句:“马走累了,要好生看着点,多喂些好料!”

这一嗓子声音大,并且来得突然,小二没有防备,竞被吓一大跳,身子一抖,楞了一下回到:“客,客官,您放心,我们这里都是上好的饲料!”

马庚的声音他们早已经习惯,看到小二战战兢兢的样子,相识一笑,走入店中。现在正值吃饭时间,里边人声鼎沸,吵吵嚷嚷好不热闹。

选了张桌子坐下,汪林点了5碗稀饭,20个包子,一盘牛肉,外加一碟小菜,小二高喊一声:“好来,客官您稍等!”

店小二刚走,黄岗便说到:“没有想到这小梁国倒也是繁华的很那,我看这“梁都城”也不逊于我们大燕国啊。

旁边的王玉和李力也点头符合,汪林倒是饶有兴致的在听旁边一桌人的谈话。

只见邻座的一桌坐着三个人,看样子像是一些江湖人士,其中一人拎着大刀,另外一人手里拿着板斧,还有一人看着斯文,手里拿着一把折扇。

拿折扇的那人先是叹道:“听说我国的幽兰公主,那生得犹如仙女下凡,堪比嫦娥啊!”

另外一人打趣到:“三弟,人家可早已经远嫁到别国了,难道你还有什么心思不成?”

拿折扇的人轻叹一口气:“即使她不远嫁别国,为弟也有自知知名,哪是我等能高攀的上得,只是为这个公主有些惋惜啊!”

旁边人接了话茬:“惋惜?怎么会惋惜,不是嫁给了大燕国的四王爷了吗?也算是门当户对吧!”

那折扇那人疑惑的盯着旁边那人:“哥哥难道不知幽兰公主的近况?”

那人憨厚一笑:“弟弟当真会开玩笑,我哪里能知晓人家公主的近况?”

拿折扇那人继续说到:“哦,前几日你去了山上找师傅,现在整个小梁国都在流传着几句民谣。”

那人来了兴致:“民谣,什么民谣?”

拿折扇的人轻轻吟唱:

幽兰公主美若仙,

可惜寻错好儿郎,

远嫁到了大燕国,

打入冷宫日日饥,

枯灯面前泪洗面,

身在大燕心已死。

听他吟唱完毕,旁边那人惊到:“竟然有此等事情?闽南王知道了吗?”

拿折扇那人又说到:“现在整个小梁国是妇孺皆知,相信闽南王也已经知晓了吧。”

听完他们的对话,汪林惊出一身冷汗,他不知道为何王妃的事情怎么以民谣的形式传到了小梁国,并且还说得如此凄惨无比,只是不知道闽南王知晓之后,会有什么严重后果,但此刻的汪林知道,这不是一个好兆头。

第四十六章 闽南王

“客官,饭菜到齐咯!”随着小二的一声吆喝,汪林回过神来。

这几日风餐露宿,没有正经八百吃过一次热饭,此时看到包子,牛肉,王玉几个甩开腮帮子吃起来,吃到一半看汪林还愣在一旁,黄岗推推汪林:“汪护卫,看你心神不宁,有甚事情?”

汪林的头转了过来,他表情变得凝重:“哥几个,咱们快些吃,之后赶紧去接人,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大燕国!”

本来难得出来一回,马庚几个在路上早就合计好了,本想在小梁国逗留几日,好好玩耍一下的,汪林当时也欣然应允,可此时,看似有什么紧急的状况发生似的。

王玉关切的问道:“汪护卫,发生什么事情了?”

汪林无需隐瞒,便把刚才所听到的讲于他们听,黄岗沉吟到:“这真是奇怪,王妃被皇后娘娘打入冷宫这才几日之事,即使有民谣传出,也不至于如此之快吧,并且还搞得小梁国妇孺皆知,这?”

汪林想起了那次和闵雪晴的对话,他的眉毛一皱:“这也许是有人在操作此事,故意散布谣言。”

李力点点头:“嗯,我看也是,如若不然,不可能短短几日便满城风雨。”

“我现在在想这些人的用意,他们意欲何为?”汪林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黄岗号称“智囊先生”,他稍一沉吟:“难道是针对王爷?”

几个人惊呼:“针对王爷?”

黄岗点点头:“如果此事传播出去,首先不利的肯定是王爷,若闽南王兴师问罪,那第一个也是王爷。”

汪林:“可王爷不想如此啊,这都是太后的意思。”

黄岗:“不管是谁的意思,幽兰公主是王爷的王妃啊,这是最重要的。”

“难道这些人就想让闽南王找王爷问罪?”马庚粗声粗气的说到。

黄岗摇摇头:“然也,肯定有更深一层的意思。”

汪林他们几个疑惑不解:“到底什么意思呢?”

黄岗突然惊道:“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明白什么了,快点说啊!”他们几个催促道。

黄岗的表情凝重起来:“难道有人在故意散布谣言,挑拨两国关系?”

可汪林在旁摇摇头说:“中蜀国比我们大燕国小数倍,我国雄兵百万,若真是对抗起来,他们哪会是我国的对手呢?”

哥几个点点头,心道,果然是啊,这对他们国家无甚好处呢。

黄岗一时也参透不了,但汪林知道这不是个好兆头。

汪林叹道:“我皇仁慈,不忍将士横尸千里,民不聊生,不想再惹战乱,可树欲静而风不止啊,现在竟有人故意挑起战争!”

这时候站在旁边的马庚喝道:“怕他们作甚,若是打将起来,我国也必将凯旋!”

汪林想起了闵雪晴提起的阴谋,又想起闵雪晴临行前告诫的话,他也终于明白了,为何王妃再三嘱咐不让闽南王知晓自己的近况,她可能早已预料到了什么吧。

想到这里,汪林不禁佩服起来,他只是没有想到,一个12岁的女孩儿家,怎么会预知到这一切?

但现实往往比人的预计还要可怕,闵雪晴不让自己透漏的事情,现在小梁国却已经是人尽皆知。

想到此,汪林再也坐不住,他站了起来,其他几位也随着起了身,店小二跑了过来:“客官,吃好拉?”

汪林从身上拿出2两碎银放在他手上,“不用找了!”边说着边大踏步走出饭店。店小二看到手上的银子,高兴的喜笑颜开:“客官,您慢走,下次再来啊!”

他们问着路人,一路寻了过去,直到中午时分,才找到灵儿母亲居住的地方,远远看到一间茅草屋,汪林喊了几声:“玉娘在吗?玉娘在吗?”(玉娘是灵儿母亲的绰号,年轻的时候,头上经常戴着一支好看的玉簪儿,人又长得漂亮,别人便给取了玉娘的绰号)

但喊了几声,屋里却没有丝毫动静。

——————————————————————————――――

在“梁都城”的正南方向,有一座气势磅礴的宅院,暗红色的大门,高大的围墙透出一种庄严和气派,门墩处有两尊巨大的狮子,张牙舞爪静卧于此,门前的街道行人稀少,即使有过往百姓也是快快走过不敢驻留,门口的守卫身着军士服装,腰挎大刀,分立两旁,抬头望去,“闵王府”三个大字印入眼帘。

进入宅院,此时在正厢房却传来隐隐约约的哭泣声。

屋内站立两人,其中一人身着黄色绣着凤凰的碧霞罗,风髻雾鬓斜插一个金簪子,看年龄约有40多岁,此时却用手掩面伤心痛哭。

旁边一人身材略胖,可举手投足却透着干练和利索,应该是习武之人,看着旁边哭泣的人儿,竟急得抓耳挠腮,不知所措,只是不停的在劝说:“夫人,夫人莫伤心。”

那个妇人转过脸来,抽抽噎噎的回道:“王爷,臣妾怎能不伤心,晴儿7岁入宫,5年来难得见面,我这做母亲的本就心中愧疚,在家只呆了半月,便去了大燕国和亲,本以为,本以为那个什么燕成和会善待晴儿,可谁曾想,谁曾想晴儿遭受这般苦楚,我那可怜的孩儿啊,为娘,为娘的对不起你啊……”

原来此人便是闵雪晴的母亲,也就是闽南王的夫人。

闽南王脸上透出痛苦之色:“果真让我女儿遭受这般折磨,我定然饶不了他!”

夫人满脸泪痕的诉说:“王爷,现在该如何是好,晴儿在那边被人百般折磨,而我们却在这里手足无措,到底该怎么办啊?”

闽南王在房间内来回踱着步子,而后又轻轻坐在太师椅之上:“夫人不必着急,晴儿现在是何种情况,我们谁也不知道,也不知道这个民谣是真是假,所以应该从长计议。”

夫人语气更加焦急:“我怎能不着急,无风不起浪,既然民谣都这般传,那肯定是千真万确了!”

闽南王:“如果是真的,那晴儿为何不给我们来封书信,告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