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拣宝-第3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哎呀,那些人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在责怪声中,也有人琢磨道:“那个杯子这样神奇,应该也是古代的奇珍异宝吧,难道就没有什么线索证实东西的来历?”

    民间藏龙卧虎,自然有高人存在。就在许多人绞尽脑汁之时,也有人轻轻松松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而且答案貌似有些靠谱。

    ““唐开元时内府有一酒杯,青色,而有纹如乱丝。其薄如叶,杯足上有镂金字名曰自暖杯。上令取酒注之,温温然有气相吹如沸汤。”

    “自暖杯?”

    “感觉好像是,你们也看到了,杯子注水之后,就会沸沸扬扬……”

    “这是开元天宝遗事的书中记载,除了外形以后,杯子的异状和描述的差不多。可能真是自暖杯。”

    “确实,确实!”

    许多人附和起来,纷纷表示赞同。

    当然,也有人出于谨慎的心理,语气看似是不置可否,实际上充满了炫耀之意:“是不是自暖杯,等我参观之后,再告诉大家答案,期待我的好消息吧。”

    评价旁边。还奉上了一张门票。

    见此情形,肯定是是许多羡慕嫉妒恨。要知道现在希夷博物馆的门票,不是想买就能够买到的,简直比春运的车票还要难求。听说在黑市之中。本来几十块钱的门票,现在已经被炒到了几百块了。而且看趋势涨得比物价还快,据说要破千了。

    就算是这样,但是门票依然是有价无市。不仅是有钱就可以了。还要看运气。

    “土豪,我们做朋友吧。”

    “求票,求票支持啊。还有没有票,给我一张呗!”

    这个插曲出现,使得楼歪了大半,经过一番纷纷扰扰之后,才算是恢复正常。许多人觉得东西很有可能是自暖杯,但是也有人表示不同的看法。

    “自暖杯是加热的,而那个杯子却是转化液体,效果完全不同啊。”

    “况且,自暖杯应该是中国本土酒杯的款式,然而那个杯子却是偏向西式风格,所以我觉得杯子不是自暖杯……”

    “至于是什么东西?说不定是西方教廷的圣杯……毕竟看起来很像……”

    “圣杯?楼主,你想象力太强大了吧。”

    “楼主想象力已经突破天际,与我们不在一个层面上了。”

    “……就是脑残的意思吗?”

    “知道就好,别拆穿啊。”

    此时此刻,翻看了几条评论,王观笑了笑,随手关掉了网页。他相信在不久之后,肯定有人翻开这个评论,并且奉若神明,惊叹不已。

    不过那是以后的事情了,这个时候王观看了眼时间,稍微收拾了下,就出门而去。

    外面阳光明媚,车流人流一切正常,并没有电视媒体中述说得那么夸张。或许真有许多人朝京津地区涌来,但是肯定不会真有几千万。毕竟现在又不是节假日,大家对于那些珍宝再好奇,恐怕也没有多少人真的请假走一趟。

    人生,柴米油盐酱醋茶才是永恒主题,奇珍异宝只是点缀。大家在网上吵吵闹闹,凑个热闹就行了,不可能抛开一切去追逐观赏。

    当然,如果有巡展,想必还是有许多人有兴趣看个究竟的。不过王观觉得这样也挺好,不然真有几千万人涌来,恐怕好事也会变成坏事。

    思绪飘飞之中,王观慢慢开车来到了拾遗阁。抵达地方之后,开门下车一看,只见大门有些冷清,颇有门可罗雀的意味。

    对此,王观也不以为意。毕竟对于古玩店来说,生意好不好并不是按天来算的,而是分每个月,每个季度,甚至每年总结。

    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这绝对不是玩笑话。一整年时间没有什么生意,直到年终最后一天顺利买出去一件东西,说不定以后三年都不用发愁了。拾遗阁不至于这样惨淡,但是也不可能天天顾客盈门,这样不现实。

    “老板你来了。”

    王观下车之后,才走到了门口,还没有进门呢,就被看店的伙计发现了,连忙迎了出来。满脸笑容引请,不等王观询问,就机灵解释道:“大掌柜在楼上……”

    “嗯,你忙,我自己上去就行了。”王观微笑点头,就轻步走了上去。其实今天也没什么事,就是在大掌柜曹祥的强烈要求下,过来巡视一下,了解经营情况什么的。

    反正手头上的事情已经忙完了,闲着也是闲着。王观就过来了。怎么说也是自己的产业,也不好太过漠视了。

    “三哥……”

    来到了楼上,王观随手敲门而进。

    这个时候,曹祥正在看电视,只见宽大的屏幕上正在重播鉴定会的场景,而且是明光铠和唐刀登场的画面。

    曹祥看了眼,迎请王观坐下来之时,也忍不住赞叹道:“东主,从来不知道你的身手居然这样好,随便几刀就把木桩软得七零八落。”

    “不是我身手好。那是唐刀锋利,锐不可当。”王观十分谦虚。

    “刀再好,也要看什么人在用。”曹祥这话有点拍马屁的嫌疑,但是也不否认有些道理。毕竟同一把刀,有人能把木桩劈断,有人连桌角也砍不动,充分说明兵器只是工具,关键还是在于人的能力高低。

    好话人人爱听,王观自然也不例外。但是不至于沉迷。呵呵一笑之后,随口转移话题道:“关扬呢,怎么不见他?”

    “跑生意去了。”曹祥笑道:“也不知道受到什么刺激,突然变得勤快起来。”

    “勤快就好。”

    王观点了点头:“表现怎么样。没给你添什么麻烦吧。”

    “不麻烦,相反还是得力助手。”

    曹祥连忙说道:“开始的时候,或许还有些不熟悉,但是习惯下来了。无论是收货还是谈生意,都井井有条,帮我分担不少工作。”

    尽管两人是朋友。但是在这种事情上,曹祥也没有必要撒谎。毕竟看账目就知道了,在古玩店工作,底薪不算很高,关键是各成提成和奖励。

    就算是关系再好的朋友,曹祥也不可能把自己应得的利益让给关扬吧。毕竟曹祥也有一家老小要养活,偶尔帮关扬一把还行,次数多了他也承受不了。想到这里,王观轻轻地点头,然后伸手接过曹祥递来的账本,仔细地翻阅核对起来。

    曹祥也没有打扰,奉上清茶以后,就悄悄地关了电视,轻步走了出去。

    梳理了账本,再到库房检查了一番,王观也十分满意。正在观赏一件关扬低价收上来的清代漆器的时候,却忽然听到楼下传来了阵阵喧嚷声响。

    “怎么回事?”

    王观微微皱眉,随手把漆器搁下,慢慢走了出去。不过他也长了个心眼,没有直接下楼,而是先在楼梯口观望。一是先看看什么情况,二是如果真有什么情况,那就看看曹祥的应变能力,打算怎么处理……

    看了一眼,王观发现喧嚷的源头是一个二三十岁左右的青年,从面相来看,却是有几分流里流气,眼神不正,给人一种轻浮的感觉。

    实际上也差不多,这人手里提着一个破皮箱,好像正在给曹祥推销什么东西,但是看情形应该是谈不拢,他就趁机吵闹起来。

    “兄弟,不是我们店大欺客。”

    此时,曹祥表情十分无奈:“我们的店铺虽然不小,但是远远谈不上多大。再说了,你这些东西……真的不值这个钱。”

    “怎么不值。”那人叫嚷道:“你没看电视吗,我这些是宝剑,真正的宝剑,和工布剑、赤霄剑一样,削铁如泥,斩钉截铁……不信我可以试给你看……”

    在说话之间,那人直接在破皮箱取出一把锈迹斑斑的长剑,或者铁条。反正东西只有剑的轮廓,锋刃的腐化情况十分严重,布满了坑坑洼洼……

    这样的东西,说它是剑,简直就是对于剑的污辱。

    然而,这人脸皮极厚,根本无视曹祥等人皱眉的神态,而是举起“铁条”,忽上忽下的比划,一脸跃跃欲试的模样。

    见此情形,王观也是微微皱眉,觉得这人不像是上门推销东西,反而像是讹诈来了。(未完待续。。)
第944章 丹书铁卷
    ps: ; ;月底求月票,请多多支持。

    当然,就算是讹诈,王观也能够看出赤霄剑和工布剑的火爆人气,甚至连讹诈的道具都与它们扯上关系了。

    王观皱起眉头,不过却也不着急。因为他相信曹祥,肯定能够妥善解决这事。

    “兄弟,不开玩笑了。”

    适时,曹祥一脸和气生财的笑容:“你看我们店里的东西,多数是瓷器或书画,就知道我们不经营古代兵器物件。不过出门拐角直走三百米,那里有个地方,估计对你的东西比较感兴趣,你不妨带过去看看……”

    “拐角三百米?”王观想了想,脸上多了几分莫名笑容。

    “……那是派出所。”

    显然,那人对于这带的地形比较了解,听了曹祥的指点以后,脸色一下子就垮了下来:“你这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曹祥淡然道:“只是想告诉兄弟你,国家对于管制刀具的控制十分严格,没事最好不要带在街上闲逛。”

    “曹掌柜。”

    说话之间,也是十分凑巧,一个身穿制服的民警在街道旁边路过,远远的就打了个招呼,也没有走过来的意思,就是礼貌的问候而已,却让店中举起破剑的那人脸色变了,急忙把手放了下来,脸上多了几分谄媚笑容。

    “大哥,大哥,我不是开个玩笑,你千万别介意……”

    有些人就是这样,你软他就硬,你硬他就软。这人也差不多,发现耍赖的手段不管用,立即低声下气起来,带着几分求饶的意味:“我也是混口饭吃,你觉得东西不好,那就算了。我立马走,立马就走。”

    见势不妙,那人也十分干脆,直接把破剑扔到箱子,然后拖起皮箱就要离开。没有想到箱子太破旧了,被他这么一拖,拉链就断裂了,哗啦啦的散落一大堆东西。

    众人顺势看去,发现东西真的十分杂乱,不过以刀剑居多。也不知道这人从哪里倒腾来这么多的古代刀剑。长的短的,厚的薄的,各种造型都有,不带任何重复。

    当然,这些刀剑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烂。不仅是破破烂烂的灿,而且品相也很烂。别的不多说,单单是刀剑上的严重锈斑,就足够让人摇头不已了。而且在这些刀剑散落下来的时候。地板上就出现一大片碎屑锈渣。

    看到这个情形,伙计嘴角一抽,好不容易才算是忍耐斥责的冲突。但是不爽的表情肯定溢于言表,没有办法。作为跑腿的伙计,店里的清洁工作肯定是由他负责。本来已经打扫干净了,现在出现这个意外情况,肯定增加他的劳动时间。让他怎么开心得起来。

    虽然心里不满,但是在曹祥的示意下,伙计还是不怎么心甘情愿帮忙收拾去了。毕竟与清洁卫生相比。还是赶紧打发这人离开比较重要。

    “三哥。”

    与此同时,看到这个情况,王观暗暗的点头,本来想返回楼上的,但是目光一扫之间,忽然看到一件东西,顿时心中一动,立即改变了主意,不动声色地走了下来。

    “东主。”

    曹祥连忙招呼起来,顺势解释道:“有人拿东西上门出手,不过感觉这些东西与我们经营的方向有些差别,所以就无奈回拒他了。”

    这番话足够委婉,那人听了就算明白怎么回事,也不会觉得刺耳。但是听到东主两字,也忍不住抬头看了眼王观,在惊诧古玩店老板年轻的同时,也迅速低头收拾东西。

    “这样呀!”

    此时,王观笑了笑,漫不经心道:“这年头大家讨生活都不容易,只要东西不是太差,意思意思收一两件也行。粗略合作一下,就算是扩展渠道吧……”

    说话之间,王观微微指了指地上的一件东西,然后挥了挥衣袖,转身就上楼去了。但是在楼梯转角之时,却深深看了曹祥一眼。

    “嗯!”

    曹祥目光一闪,微不可察的点头。作为一个大掌柜,经常面对不同的顾客,察颜观色是他的本能,怎么可能忽略了王观的暗示。

    当下,曹祥脸上露出了笑容,一脸恭喜的表情:“兄弟,你运气不错。我们东主心肠好,看你……比较顺眼……”

    其实那人也知道曹祥想说看他可怜的,但是他不介意,反而希望别人当他是乞丐,同情心大发的情况下,塞给他几十万什么的。

    当然,这是痴心妄想,曹祥不至于这样好心,只是在一堆东西之中挑出了三四样,然后开价道:“给你两百,够了吧。”

    “两百?”那人一怒:“打发乞丐吗……至少五百!”

    “打发乞丐哪里用得了五百,五十块就绰绰有余了。”伙计在旁边嘀咕起来,那人却是装做什么也没听见。

    “给你三百,行就行,不行就算了。”曹祥眉毛一挑,颇有几分不耐烦之色,显然对于那人得寸进尺非常不满。

    “行,掌柜你说是什么就是什么了。”那人立即软了,欣然表示同意。

    曹祥这才满意点头,在柜台掏钱递了过去,然后说道:“以后有什么好东西……注意,是真正的好东西,可以再拿来这里给我看看。如果真的不错,到时我们会给一个让你满意的价格……”

    说罢,曹祥也不理会那人的谄媚笑容,也带着东西向楼上去了。过了转角之后,他也忍不住拿起手中的东西打量起来。其他两三件搭头不说,那是他随便拿的,肯定没有什么价值。主要是王观暗示的那件东西,却让他颇感兴趣。

    稍微观看了片刻,曹祥若有所思起来,然后忍不住一阵感叹。也难怪人家年纪轻轻就有了一片基业,而且不断捡漏。这不仅是运气,更主要是眼力非凡啊。

    摇头感叹之间,曹祥走到了办公室,开口就是奉承:“东主目光如炬,让人佩服啊。”

    “这么说来,我没有看走眼?”王观轻笑道:“那块铁片,真是什么好东西?”

    “东主,你就甭谦虚了。”曹祥连忙把东西递上去:“这哪里是什么铁片,分明是某件古董的残片。可惜我眼力不行,看不出整器是什么东西。”

    刚才检查的时候,曹祥发现了铁片的削切痕迹,再研究其中的质量,自然可以肯定东西没有表面那样简单。

    “我觉得也是……”王观赞同,并且说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一眼看到这件东西,我就觉得有些特别,因为它十分规整。”

    “不是说规整不好,但是太规整了,就不像是普通的铁片了。特别是这个形状,有点儿像是剖开的竹筒,所以我还以为是臂搁呢,但是现在看来又不像……”

    王观稍微研究,就摇头道:“还是看走眼了。”

    “东主,现在说看走眼有些早了。”曹祥不赞同道:“锈斑有些厚,先清理干净,就知道东西可能是什么了。”

    “也行。”

    王观点了点头,其实东西入手之后,他就知道尽管东西的表面有许多锈痕,但是其中的质感还是比较坚硬的,可见东西还没有被腐化。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东西的质量应该不错,值得深入研究。

    反正也是闲着,王观随手拿起抹布,稍微沾了点棕油之后,就慢吞吞地擦拭起来。一会儿之后,东西表面的锈痕也逐渐消退。

    “咦。”

    就在这时,王观发现东西的表面,隐隐约约有一些比较特殊的痕迹。仔细打量,就好像是一些残缺的笔画。看模样东西的表面应该是绘刻了文字,但是由于年代久远,文字的笔画有几分脱落了,变成现在这样残缺不全。

    “三哥,你来看看。”

    见此情形,王观更多了几分兴趣:“好像有铭文。”

    “真的。”

    曹祥眼睛一亮,作为一个行家,他肯定明白东西有字和没字的差别。如果没字,就算东西再古老,价值也不高。但是有字却不同了,起码让东西的价值翻上几番。

    就好比古代的竹简,流传到现代根本没有什么价值可言,但是如果竹简上有文字,那就是极具价值的珍贵文物。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判断一件东西有没有价值,很大程度上是看它的附加价值。

    此时,曹祥仔细打量,顿时皱起了眉头:“好模糊……”

    “不仅模糊,而且缺胳膊断腿,残缺不全。”王观研究了片刻,忽然笑道:“不过我好像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了。”

    “是什么?”曹祥连忙询问起来。

    “丹书铁卷。”王观沉吟道:“就是不知道,这是左卷,还是右卷。”

    “丹书铁卷?”

    曹祥愣住了,连忙观察起来,只见东西类似竹筒的半边,又是铁质的,表面还有铭文,顿时认同了王观的判断。

    说起丹书铁卷,那是民间常说的免死牌。战国时期,就有类似的铜节,但是真正意义上的丹书铁卷,一般来说却是始于汉高祖刘邦。

    据史料载,早在西汉时期,刘邦夺取政权后,为巩固其统治,笼络功臣,颁给功臣丹书铁券,作为褒奖。史称丹书铁契,或者丹书铁卷。

    注意,这个时期的铁卷,没有什么免死、免罪的许诺,只是作为一种封侯的凭证而已。所以民间传说韩信得了丹书铁卷免死的承诺,刀剑不得加身,吕后为了杀他,就把他用渔网围团起来,再用竹剑刺死……这纯属扯淡!(未完待续。。)
第945章 荣幸
    ps: ; ;有点小卡,今天两更,请大家见谅,继续求月票支持。

    严格来说,丹书铁卷也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样厉害,好像得了丹书铁卷就可以为非作歹,不用负任何责任似的。

    实际上丹书铁卷在古代非常普遍,隋唐以后,颁发铁券已成常制,凡开国元勋、中兴功臣以及少数民族首领皆赐给铁券,也给宠宦、宦官颁发铁券。到宋元明清时期,铁券的颁赐逐渐趋于完备。

    总而言之,丹书铁卷只是皇帝赐给臣下的一种奖赏和信物,或许还能够享受一些特权,但是并没有超出表德彰义,率世历俗的范畴,这与现代的勋章、奖章的涵义基本类似。

    当然,也有能够免死、免罪的丹书铁卷,但是这种铁卷非常稀少。从汉代开始,一直到清代,拥有免罪丹书铁卷的人屈指可数。而且免死和免罪的次数也是有严格限定的,绝对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泛滥。

    比如说唐末时候的吴越国的国王钱缪,在没有立国之前,由于帮助朝廷征伐叛臣有功,所以朝廷赐予卿恕九死,子孙三死的丹书铁卷。不过考虑到当时唐末朝廷的影响力,这块丹书铁卷更是具有象征意义而已,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好处了。

    值得一提的是,开始的时候,铁卷是分开存放的。用一块圆筒瓦片状的铁块,再在上面书写金字,然后从中间剖开,左券颁发给受券人保存,右券藏入皇家内府或宗庙内,遇到特殊情况,将两券合在一起,以检验真假,防止伪造。

    但是到了唐代后期,铁券的分藏制度已有所改变。圆筒瓦形已为覆瓦状,不再对分收藏。所以可以确定,王观手中的半块丹书铁卷,或许是唐代以前的东西。

    “可惜只有半块。”

    王观观赏了片刻,忍不住摇头叹气起来。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得陇望蜀也是人之常情。再说了,对于残缺不全的东西,想要把它补全,这也是很正常的反应,无可厚非。

    “下次那人来了。你旁敲侧击一下,看看他有没有另外的半块。”

    叹了声之后,王观也收拾了心情,随口说道:“如果有当然就好,要是没有就算了,也不能强求。这些文字有些特别,我带回去向钱老请教一下。”

    曹祥当然没有意见,连忙找来盒子将半块丹书铁卷装放起来。

    之后王观又在店里待了半个小时,与曹祥聊了聊古玩市场的最近行情。以及一些经营的状况之后,他就开车离去了。

    不久之后,王观回到了大宅门,这个时候钱老正和高德全在喝茶聊天。

    “回来了。”

    看到王观的身影。钱老立即招手笑道:“巡展的事情已经商谈出结果来了,你也听一听。”

    “这么快?”

    王观有些惊讶:“不是昨天才磋商的吗,今天就有结果了?”

    “他们想要趁热打铁,肯定不会拖延。”高德全笑道:“况且主动权在我们手里。我们的条件也不算苛刻,他们没有理由拒绝。”

    王观一听,也有几分恍然。毕竟巡展珍宝的目的。并不是主了赚钱……至少王观等人不是为了赚钱,所以并没有斤斤计较。

    那些人看到条约这样宽松,也不打算磨磨蹭蹭。要知道现代社会节奏极快,大家也不知道珍宝事件能够火多久,巡展肯定是越快越好。不然又出现什么大事,把公众的注意力转移过去,就有些不利于“弘扬民族珍宝文化”的计划了。

    对此,王观也不置可否,既然打算把诸多珍宝公布于众,他就知道不可避免要陷入世俗化的潮流之中,就好像是焦尾琴。这个时候还在国外展出,根本没有回到他的手中。估计这批珍宝也差不多,肯定要经过漫长的展览时间,才能够返回博物馆。

    另外,对于这种商业细节,王观耐心听了两句,就没有什么兴致了。随手把带回来的锦盒打开,拿起半块丹书铁卷继续研究。与此同时,也成功引起了钱老的高德全的关注。

    “这是什么?”

    钱老眼睛微眯,稍微打量就惊诧道:“丹书铁卷?”

    半块丹书铁卷已经仔细擦拭干净了,表面上只残留少许斑驳痕迹,所以钱老很容易判断出这是什么东西。

    看了一眼,钱老也很有兴趣:“店里收上来的?”

    知道王观出门去哪里了,自然不难猜出东西的来历。不过东西怎么收上来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丹书铁卷的出处。

    “您老看看。”

    此时,王观把东西递了过去,然后有些遗憾道:“只有半块而已……”

    “有半块就不错了。”

    高德全也凑过来打量,闻声笑道:“要知道这种东西尽管在古代不少,但是能够流传下来的却不多。而且只有半块,说明东西年代足够久远……”

    “年代久远不是关键,关键是书卷的内容。”王观皱眉道:“卷面文字剥落得太厉害了,十分含糊不清,看不出是什么内容。”

    “这也没办法。”高德全解释道:“文字是填金,是涂了一层金粉,而不是镶金,肯定十分容易剥落。”

    “所以说,还丹书铁卷呢,居然这样小气……”王观表示了鄙视。

    “呵呵,这是丹书铁卷,可不是小说电视演义的免死金牌。”高德全笑道:“能够涂金也算不错了,有的朝代还涂银的呢。”

    这个也正常,比如说在乱世的时候,偏安一隅的王朝由于实力不足,所以只好打造银字的丹书铁卷了。不过由于王朝实力不行,没过几年就被灭了,那些丹书铁卷也就没用了。

    不管是什么原因,反正丹书铁卷的性质,注定了它要与国同休。皇帝颁发丹书铁卷的本意也是好的,一是封赏功臣,安抚人心;二是树立榜样的作用,让其他人朝这个目标奋进;三是希望享受特权的功勋在国家遇到危机的时候挺身而出……

    前面两点还好说,至于第三点,貌似国家有难,首先避战的就是那些贵族了。

    没有办法,无论古今都是一样,特权滋生**。享受惯了的人,已经成为社会的寄生虫,怎么可能有什么作为。

    “金粉剥落也不要紧。”

    此时,钱老笑道:“涂金的地方,总会留下些许痕迹的。回头重新描摹一遍,就知道是什么内容了。”

    “那就麻烦钱老了。”王观打蛇随棍上,笑着说道:“内容好像是篆书,我篆书不行,就怕描摹错了。”

    “我看你不是篆书不行,而是懒得不行。”高德全取笑起来:“博物馆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了,你也应该清闲下来,正应该找点事情来做……”

    “谁说我清闲了。”王观连忙辩解道:“我可是一直在做准备呢。”

    “做什么准备?”高德全有些好奇。

    “赴台的准备啊。”王观严肃说道,对于朱大先生的事情,他可是一直没有忘记:“钱老,调查一个多月了,有什么线索了吗?”

    “……有点谱儿。”钱老迟疑了下,这才轻轻点头道:“有一个模糊的目标了,但是又不敢确定,害怕打草惊蛇。”

    “真的。”王观有几分惊喜交集。

    “不好说,就怕错了。”

    钱老摇头道:“本来打算让你过去看看的,后来觉得你的目标太大,所以只好让那边的人拐弯抹角调查,进度就慢了点。”

    “我的目标大?”

    王观愣了一愣,然后就醒悟过来。想想好像也是,毕竟朱大先生也不是傻瓜,自己屡次破坏他的好事,想必也注意到自己了。不然在酒泉的时候,也不会有意外的袭击警告了。

    如果自己去到了台湾,以朱大先生的机敏性,肯定逃之夭夭。

    想到这里,王观也赞同钱老的说法,原来自己已经在不知不觉之中,成为了别人眼中忌惮的对象,真不知道是该荣幸呢,还是荣幸,肯定很荣幸!

    “这事你先不要管。”钱老叮嘱道:“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好让他们放松警惕……”

    “明白了。”

    王观恍然大悟,突然理解钱老怎么开起博物馆,甚至连珍宝巡展搞得轰轰烈烈,原来还有这么一层深意啊。果然,姜还是老的辣,一举多得,厉害!

    “对了,你也别躲在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