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拣宝-第3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字罐。

    反正在古玩行当之中,成化斗彩天字罐的名声。远远胜于宣德青花蛐蛐罐。主要是这东西十分难得,比宣德青花蛐蛐罐还要难得。

    而且与蛐蛐罐相比,天字罐更具备几分神秘色彩。五百年来,天字罐一直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这种罐子的具体用途,至今也没人能够说得上来,或者说缺乏让世人认同的证据。关于这种天字罐的来历,大家众说纷纭,自然增添许多附加价值。

    天字罐的底款为什么写“天”字呢?有很多种推测。

    一般来说,是按照《千字文》排列。《千字文》开篇就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所以我们常说天字第一号,所以罐底的天字就是这么来的。

    问题在于,在同时期的瓷器之中,却没有发现地字、玄字、黄字这些排列,那么这个猜测又有些站不住脚,十分容易让人质疑。

    另外就是这种罐子的用途了,有人说是安放油盐,有人说是安放杂物,有人说是安放粮食米面,反正也没有一个定论。唯一可以知道的是,这罐子属于实用器物,不是观赏品。

    而且天字罐是成化首创,不是到了今天才珍贵,历史上就特别珍贵。

    在清宫文献上有过这么一段记载,乾隆九年六月十九日,由养心殿造办处发来一个缺釉成窑天字罐,并传旨让唐英补釉。

    接到旨意之后,唐英非常紧张,把东西带回御窑厂,研究了两三个月,却不敢补釉,而是重新仿制了几个罐子,连同原罐给乾隆皇帝送了回去,另外附上请罪的奏折。

    不是唐英技术不行,主要是天字罐太珍贵了,他不敢轻易冒这个险,不然把罐子弄坏了,他的人头估计就要落地。由此大家也可以猜测,天字罐在成化年间肯定不多,所以流传到清代的时候已经少之又少,所以才会那么珍稀,受到乾隆皇帝的器重。

    不过话又说回来,就是太珍稀了,连唐英都弄了几个仿品出来献给乾隆皇帝,那么民间造假的情况也可想而知了。

    “孔兄,听你的意思,这东西似乎有什么问题?”

    此时,常老询问起来,皱眉道:“难道是仿品?”

    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成化天字罐与宣德青花蛐蛐罐有所不同,大家都知道蛐蛐罐被砸得差不多了,造假的人反而少了。但是成化斗彩天字罐却一直流传下来,有实物可以仿照,赝品自然比较多。

    所以看到东西之后,大家情绪是有些激动,但是也慢慢地冷静了下来,开始考虑其中的真假仿造问题了。

    “我们仔细研究过了,感觉不像是仿品。”

    这个时候,孔老先生没说什么,旁边的余味却肯定道:“无论是胎体,还是釉料工艺,都与真品相符,充满了时代的特征,不可能是赝品,或者仿品。”

    看得出来,这个天字罐的鉴定工作,应该是余味,或者他的朋友之类负责的。反正与他息息相关,自然要辩解起来。

    “不急,先看看再说。”

    这个时候,周老站了出来,打算片刻之后就笑道:“一直说成化无大器,不过这个天字罐明显就是例外嘛。”

    “不是无大器,而是少大器,没有宣德年间那样多的大器。”

    常老更正起来:“而且不要看成化彩器在古代好像很珍贵的样子,实际上才烧造出来的时候,却没有受到世人的认同,直到万历年间,大家才认识到东西的珍贵,然后就出现了一系列仿品。”

    从万历开始,就有成化瓷的仿制品出现,尤其是到了清代以后,以康熙、雍正时期摹仿得水平最高,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有的仿品甚至比成化瓷器本身更为精美。

    “这也正常,任何新的事物出现势必要受到质疑,甚至抨击和诽谤。”周老微笑道:“毕竟当时的人们更加喜欢素雅的风格,但是到了万历年间,社会富足了,大家的审美风格自然发生了变化,自然偏爱色彩缤纷的东西。”

    “至于仿品,这也是难以避免的事情。”

    适时,周老继续笑道:“新来陶器仿前朝,混入成宣价更高。只要有足够的利益,不要说仿成化瓷了,就是黄帝时期的东西也能仿……”

    王观等人顿时笑了,知道周老是在暗讽某些粗制滥造的人,造假也没有诚意,居然随心所欲的臆造。这样做不要说内行人摇头,就是外行人也要笑死。

    “当然,东西到底是真是仿,则需要细心验证。毕竟仿制品终究是仿制品,总会有一些细微的破绽。如果我们细心观察、潜心研究,就不难分辨。”

    说话之间,周老专注研究起来,许久之后才恍然道:“孔兄,你觉得心中不安,是不是由于胎体的问题?”

    “胎体有问题吗?”

    孔老先生一听,急忙询问起来。要知道他并不是真的觉得东西有问题,只是感觉有些不安心而已。现在听周老一说,心里反而急了。

    “胎体坚实,胎质纯净精致,底足露胎而无釉,有较多的黄褐色斑点,也就是所谓的米糊底。与文献资料中记载的成化瓷器特征相同,能有什么问题?”余味皱眉道,东西他研究好久了,从来没有觉得胎体有什么异常。

    “你说得对。”

    周老笑道:“不过你忽略了一点,成化时期的瓷器是用麻仓土烧制而成,所以这一时期的瓷器胎体具有在光线下呈肉红色、透影为牙黄色的特点。后世的仿品由于麻仓土已经用绝,所以改用其他瓷土制瓷。那么这一特点也不复存在,瓷器胎色透光一般为青白色。”

    “你现在来看看,这是牙黄色,还是青白色?”

    在周老的示意下,余味连忙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脸上表情也随之阴晴不定。

    “真的是仿品?”

    刹时,孔老先生的表情也变得不好了。他这种心态也颇有几分矛盾,开始的时候觉得东西可能不对,现在真的确定东西不对了,心里又要纠结起来……(未完待续。。)
第897章 我能说吗?
    ps: ; ;这个月的月票有些少,难道是这书的潜力已尽,求大家多支持啊。

    “是不是仿品,现在说这个有些早。”

    看见孔老先生急了,周老开始有些含糊其辞:“我毕竟不怎么擅长鉴定瓷器,真正的专家是他们。王观,你也看看,年轻人就该多历练。就算判断错也不要紧,最重要是吸取教训,从中有所收获……”

    “好。”

    周老需要人顶缸,王观也不推托,立即站了出来接手他的鉴定工作。再说了,在旁边看了半响,王观也有几分跃跃欲试了。

    成化斗彩天字罐,尽管京城故宫博物院也有,不过那属于顶级珍品,一般人隔着玻璃柜观赏没问题,但是想拿出来上手观赏绝对是痴心妄想。现在有这样一个近距离接触的机会,王观自然不会错过。

    然而,就算周老已经提出证据质疑天字罐的真仿问题,他也不会先入为主。是真东西,还是仿制品,还是自己来寻找答案比较有成就感。

    想到这里,王观定了定神,认真地开始打量天字罐。上手观看和在旁边观看绝对是两种不同的感受,首先可以确认天字罐的分量不轻。这不是废话,东西的分量其实也是鉴定真仿的重要依据之一。

    比如说罐子,那是用来盛放东西的实用器具,那么肯定需要一定的重量,而且也要比较厚实,这样才能够放得稳,不易磕碰碎裂。罐子的重量,一般来说肯定在瓶子之上。如果哪天发现一个轻飘飘的罐子,那么充分说明东西有猫腻。

    不过十分明显,这个天字罐的分量,在王观的感观之中不轻不重,倒也比较合适。

    掂量了片刻之后。王观又继续研究下去。如果是按照以前的习惯,他现在应该察看胎体的情况了。只是有周老的金玉良言在前,他就直接跳了过去,免得受到影响。不是不看,而是留到最后才看,免得在鉴定的过程中被干扰了。

    暂时掠过胎体情况,王观目光落在釉面上,研究釉料及图案纹饰。

    在观看的时候,王观也顺便问了一句:“钱老,成化天字罐纹饰。好像有海马纹、花草纹之类,惟独没有人物纹吧。”

    “没错。”钱老点头道:“至少在目前为止,以及文献资料之中,从来没见过成化天字罐有人物纹的记载。说起来,这也是天字罐的谜团之一。”

    “嗯。”

    王观轻轻点头,只见罐子上描绘的是海马纹,倒也没有什么破绽。这些纹饰是由青花料和彩料相互配合,最终成型色彩斑斓、争奇斗艳的图案。

    其实成化彩瓷,与其说是斗彩。不如说是青花斗彩。

    以釉下青花为骨架,构成了整个图案的框架,然后送到窑里烧造好了,得到一个半成品。再在框架之中填入彩料,二次送窑低温烧制,最终得到了一件完美的斗彩成品。工艺复杂,色彩又艳丽多姿。丰富鲜明,自然具备极高的经济艺术价值。

    不过,仔细触摸这些艳丽纹饰。王观却若有所思。低头考虑片刻之后,又小心把罐子翻转过来,仔细观看底足的情况。

    底足有些黄褐色的斑点,这是成化瓷最显著的特点。米糊底看似粗糙,实际上温润细滑,并没有涩手的感觉。但是最引人注目的却是天字款,款识无拦无框。

    尽管从万历起,到康雍乾三朝,屡见天字罐的仿品。但是这些仿品之中,却书写大明万历年制、大清乾隆年制字样,属于很厚道的仿古瓷一类。然而民窑就不那么讲究了,底下就是一个天字,摆明了要存心糊弄人。

    “怎么样?”

    与此同时,余味好奇问道:“小兄弟你看出什么情况来了?”

    “不是仿品。”

    王观想了想,一脸肯定的表情:“绝对不是仿品。”

    “嗯?”

    众人闻声,反应不一。周老愣了一愣,偏头一想之后,又忽然笑了。而他在他旁边的余味却是喜形于色,为多一个人支持他而高兴。

    不过下一秒钟之后,余味就高兴不起来了。因为王观的话才说了半截而已,这个时候才慢条斯理补全:“不是仿品,而是赝品!”

    “赝品?”

    一瞬间,峰回路转,不少人感到一阵错愕。毕竟仿品也分老仿和新仿,但是赝品绝对是假东西无疑了。而且听王观的语气,也是斩钉截铁,十分肯定,不留任何余地。

    “王观,我们知道你不是信口开河的人。”

    与此同时,常老探问道:“你说东西是赝品,那么就拿出证据来,免得大家以为你跟飞白一样瞎扯……”

    “凭什么我说的就是瞎扯,他说的就有人相信?”俞飞白小声嘀咕埋怨,心里十分透亮,这是实力的差距,更是王观一年以来逐渐积累下来的口碑。

    大家没有理会俞飞白,而是继续看向王观,想要知道他的解释。

    王观也没有卖关子,直言不讳道:“第一点刚才周老已经说了,是胎体的问题,那么我也不再重复。我想说的是第二点,却是釉面的问题。”

    “釉面有什么问题?”

    余味眉头一皱,忍不住反驳道:“成化瓷器的釉是白釉,施釉的方法也得到进一步改进,使得釉面肥厚滋润、细腻平滑,亮洁无瑕,如脂似玉。釉色温婉柔物中和、晶莹润泽。严格来说比永宣时期好多了,能有什么问题?”

    “或者你是想说釉下的青花料?”余味摇头道:“你刚才也说了,到了成化年间,进口料苏麻离青已经枯竭,所以成化瓷器使用的是国产料平等青。”

    “平等青含铁量较少,烧成后,色泽淡雅、清丽而明澈、晕散不严重,呈色淡雅青亮,与永乐、宣德浓重青翠的苏麻离青截然不同。”

    说话之间,余味示意道:“看这个罐上的青花发色就知道了,呈色蓝中泛灰青。清澈而明晰,充满了淡雅的意味。与浓艳的苏麻离青相比,这种淡雅的色调,更加符合文人的审美情趣,所以成化瓷才在短短几十年之间,取代了永宣瓷的地位,成为了主流。”

    “不过与苏麻离青差不多,平等青的使用时间也不久。”

    余味回忆道:“根据文献资料记载,在嘉靖二十年的时候,瓷都的瓷业工人与雇主之间发生了一场惨烈的争斗。当时有千人以上参与仇杀,使得许多作坊暂停经营,更让平等青的来源都断绝了。等到恢复生产的时候,就改用回青料了。”

    “也就是说,平等青料就是成化、弘治、正德,再加上嘉靖前期,就是这段时间才普遍存在,后来基本上没用了。”余味较真道:“所以在我看来,这个天字罐无论是釉料。还是青花料,甚至斗彩的矿石彩料,都充满时代气息,你凭什么说是赝品?”

    “他这样说。肯定有理由。”俞飞白倒是很有信心,同时也驳斥道:“古代失传的釉料,在现代照样能够找到。重要的不是釉料的相似度,而是烧造之后所展现出来的效果。”

    “没错。我就是想说这个。”

    王观赞许笑道:“我要说的第二点,就是釉面的干涩程度。众所周知,斗彩瓷器需要经过两次烧造。所以水分蒸发得更加彻底,使得胎质釉面比较干涩。对于这个情况,想必大家应该没有什么异议吧?”

    “干涩……”余味沉吟了下,直接伸手在釉面拂过,顿时皱眉道:“有摩挲的感觉,难道还不够干涩吗?”

    “确定有摩挲的感觉吗?”王观郑重问道:“这很重要,希望你能辨认清楚。”

    “我可以肯定,非常肯定。”余味确信道:“釉面光滑,但是指尖拂掠的时候,却充满了丝丝阻滞感,很涩手。”

    “那就没错了。”

    一时之间,王观仿佛松了口气,脸上露出笑容道:“我还以为判断错了呢,没有想到你也赞同,那更证明东西有问题了。”

    “什么?”余味瞠目结舌,莫名其妙地看着王观,怎么也想不通,自己明明是反对,怎么到了他口中就变成赞同了?

    然而这个时候,钱老等人眼中却掠过一抹笑意,微微地点头,似乎很满意王观的判断。

    “为什么?”

    适时,俞飞白挠了挠头,错愕道:“我怎么听不太明白,你不是说干涩是成化瓷器的显著特征吗,现在怎么又改口了?”

    “干涩是正常的,但是太干涩,却是比较明显的破绽。”

    王观笑了笑,直接解释道:“你要知道,成化至今已经有五百年了。这么长的时间之中,无论东西是传世品,还是出土文物,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干涩的程度肯定不会十分明显。但是这件东西的釉面却出现摩挲阻滞的情况,足够说明其中的蹊跷了。”

    “当然……”

    知道余味要辩解,王观又抢先说道:“如果单单是这一点,也不能说明什么情况,但是与周老的判断综合起来,问题就大了。另外我还有关键的证据……”

    “什么证据?”余味急忙追问起来。

    “这个……”

    王观有些踌躇,迟疑问道:“钱老,我能说吗?”

    听到这话,不仅是钱老目光一闪,旁边周老和常老的表情也微变。

    “时间不早了……”

    适时,钱老忽然笑道:“孔兄开业庆典,我们也没带来什么像样的礼物来贺,所以干脆合计一下,在我家略备薄酒,想请孔兄移驾赏光一聚,不知道你意下如何?”(未完待续。。)
第898章 不去英国不行了
    ps: ; ;才九号,月票已经投完了吗?求大家再支持一下,拜托。

    钱老突如其来的邀请,却是让孔老先生微微一怔。毕竟按照刚才的议定,应该是他请客,并且已经在大酒店定好了位置,等大家过去就直接开宴了。

    然而,孔老先生也不是食古不化的人,最重要的是察觉钱老语气中的深意。当下肯定是顺水推舟,笑容可掬道:“钱兄有请,我怎么能够推托,自然是却之不恭了。”

    “既然这样……那就走吧。”常老站了起来,大咧咧招呼道:“对了,把天字罐也带上,以便助酒兴。”

    这话有些牵强了,罐子又不能说话,更不会轻歌曼舞,怎么可能助酒兴。不过有些事情大家心里明白就好,没有必要说破。毕竟戳穿了也没有什么好处,反而会得罪人。

    接下来也不必多说,一行人浩浩荡荡离开了贵宾室,通过内部专用电梯直达地下停车场,然后在钱老的指引下,过了半个小时左右,就抵达大宅门之中。

    下车之后,打量气派清雅的大宅门,孔老先生羡慕叹道:“钱兄老福气啊。”

    人老了就喜欢怀旧,就算孔老先生在国外享受奢华的生活,但是居住的地方却是西方式别墅。以前也没觉得怎么样,现在看到古朴自然的四合院,小时候的记忆一下子就涌现出来,自然有几分莫名感叹。

    “孔兄觉得不错,不妨在这里留宿几天。”钱老微笑道,伸手迎请起来。

    这个时候,孔老先生也暂时把心头的迷惑抛开,兴致勃勃地走进大宅门,饶有兴趣地参观浏览起来。前院后院转了一圈之后,这才意犹未尽走进了客厅。

    分主宾坐下之后,王观和俞飞白配合默契。一个烧水沏茶,一个清洗茶具。为了照顾孔老先生的口味,两人特意彻了一壶滇红。毕竟身在国外,应该比较喜欢喝红茶吧。

    沏好茶之后,不知道合不合孔老先生的口味,但是余味确实是喝得津津有味。

    “钱兄。”

    与此同时,孔老先生抿了口茶就搁下杯子,轻微笑道:“这里没有外人,刚才不方便说的话,现在可以说了吧。那个成化斗彩天字罐。到底存在什么问题?”

    “天字罐的问题不大,关键是东西的背后,问题却十分严重。”钱老沉声道:“孔兄,恕冒昧问一声,你的天字罐是怎么得来的?”

    “收上来的。”

    知道东西有问题,孔老先生表情却十分沉稳:“三百万欧元,在一个同行的手中盘下来。就是由于价格比较便宜,所以我总有些不放心……”

    “那个同行是你朋友吗?”常老追问起来。

    “不是。”孔老先生摇头道:“只是偶尔打过交道。”

    听到这话,尽管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不过王观等人还是不可避免一阵失望。

    见此情形,孔老先生终于忍不住问道:“钱兄,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感觉这件事情好像有什么蹊跷。能够告诉我吗?”

    “还有你刚才想说的第三点是什么?”余味看向王观,补充道:“现在应该不用吞吞吐吐地隐瞒下去了吧。”

    “那就由我来解释吧。”

    适时,王观示意孔老先生把天字罐拿出来,然后捧在手中掂量了下。再指着罐子表面一片海草纹饰道:“余先生,你看这里!”

    “这里怎么了?”

    余味凝神打量,只见纹饰是一簇从岩石旁边冒出来的海草。那处形态好像是随着海水波浪摇曳,几根细长水草交杂了起来,显得有几分杂乱。

    不过,在余味的眼中,这是十分正常的情况,无论如何也看不出什么端倪来,反倒有些怀疑王观是不是在故弄玄虚。

    “啊。”

    然而,旁边的孔老先生也随之望了过来,乍看之下他却是一愣一惊一急一震:“朱……是他,难怪了……”

    “咦。”

    一瞬间,王观有些奇怪,惊讶道:“孔老先生也知道朱大先生?”

    “怎么可能不知道。”

    与此同时,孔老先生苦笑起来:“我又不是第一次回国,三十多年前,中国革新初有成效的时候,我就返乡探亲了。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回来了一次,对于那场变故也有所耳闻。不是说已经扫清遗害了吗,怎么还有这样的东西流传?”

    “难得我运气居然这么好,居然碰上了漏网之鱼,怪不得买到东西之后总是心神不宁。”孔老先生摇头叹气,在开车过来的途中他心里也已经有了准备,现在只是确定下来而已,倒不至于有什么惊怒,最多是一阵无奈失望,自认倒霉。

    这个时候,王观等人也恍然大悟,还以为孔老先生是初次回国呢。没有想到人家是经常回家,而且对于当年的秘闻也了解清楚。

    不过知道自然最好,也省得大家多费唇舌解释朱大先生的“丰功伟绩”,而且如果不是想在孔老先生口中得到更详尽的情况,也不会考虑告诉他这件事情。

    当然,也有不了解内幕的人,比如说余味现在就是这样,一头雾水道:“什么朱大先生?他是什么人,又和这件天字罐有什么关系?”

    “一个仿造瓷器的高手。”

    此时,王观解释起来:“天字罐就是他精心制作的赝品,而且并不是当年的漏网之鱼,而是最近才新做出来的东西。”

    “什么?”

    孔老先生和余味同时一惊,但是惊的方向却不一样。孔老先生是在吃惊朱大先生再次重出江湖,这是大危害。余味却是在吃惊天字罐真是赝品,而且还是新做的东西。

    随后在王观的仔细解释下,余味才算是知道了朱大先生的来历。

    “不可能……”

    了解前因后果,余味的第一反应是表示怀疑,不相信有朱大先生这种造假高手的存在。毕竟这事未免太骇人听闻了,一个能把历代名瓷仿得以假乱真,极少人才能发现破绽的人,怎么听怎么感觉有些玄乎。最重要的是,这大大颠覆了他多年以来形成的观念。

    年轻人还是太嫩,不知道朱大先生本身就是毁三观的存在。

    俞飞白的目光略带同情,浑然忘记余味比他大二十多年的事实。当然,就算知道他也无所谓,或许还会振振有词反驳,年龄不是区分能力的标准,达者为师啊。

    余味不信就算了,感觉孔老先生心中还有两分疑虑,钱老直接挥手道:“王观,你去把东西拿来,让他们看看……”

    王观轻轻点头,招呼俞飞白同去。不久之后,就带着几件东西回来了,逐一摆放在桌上。只见这些东西非常精致,有明代祭红天球瓶,清代八骏图瓷板画,包括前不久才在汕头海关带回来的永乐青花绶鸟大盘,以及瓷母。

    看了一眼,余味表情就变了,忍不住看了眼钱老,眼中透出钦佩之色,感觉钱老不愧是大收藏家,随便拿几件东西出来,就是宣德青花蛐蛐罐一个级别的珍宝。

    然而孔老先生却多想深了一层,打量着这些平时难得一见的珍贵瓷器,迟疑揣测起来:“钱兄,你的意思是,这些东西都是……朱大先生的杰作?”

    “没错,就是一年以来,我们在各地收集到的东西。”

    钱老脸色也有几分沉重,毕竟这些东西是王观遇到,发现是朱大先生的赝品,这才收集起来了。反过来一想就知道了,王观遇上的就这么多了,那他没遇上的呢,又该有多少?

    “钱老,你的意思是说,这些东西都是……赝品?”与此同时,余味傻眼了,不可置信道:“怎么可能是假的。”

    “为什么不可能。”俞飞白笑眯眯道,感觉余味已经站在悬崖边上了,立即过去推一把,将桌上东西的破绽列举出来,包括一个个暗藏起来,却又完全相同的朱字暗记。逐一点明,再示意余味看清楚。

    “……居然是真的!”

    片刻之后,余味彻底崩坏了,一脸茫然的表情,饱受打击。

    “飞白,不要胡闹。”钱老轻斥起来,随即认真问道:“孔兄,那个卖你天字罐的人,能和我们细说他的情况吗?”

    或者说那个人也是受害者,未必就是朱大先生,但是好歹也是条线索,更是调查的方向,自然要了解清楚。

    “那个人的具体情况,我也了解不多。”孔老先生迟疑道:“那是在去年,我到伦敦参加一个聚会……”

    “等等,伦敦?”

    听到这话,俞飞白怔忡道:“王观,看来你不去英国怕是不行了。”

    “什么意思?”

    钱老等人有些迷惑不解。

    “一会儿再说。”俞飞白卖个关子,又好奇道:“孔老先生去伦敦参加什么聚会?”

    “瓷器研究交流探讨会。”

    此时,余味表情有些黯淡:“那个聚会是我召集的,没有想到居然给孔老带来了损失,真是对不起你。”

    “与你无关。”孔老先生摆手道:“是我眼力不行,打眼也是正常的事情。”

    “过程是怎么样的,能和我们说说吗?”俞飞白小心翼翼试问起来,毕竟让人讲述打眼的过程,简直与在对方伤口上撒盐差不多。

    事实也是这样,孔老先生情不自禁皱起了眉头,不过倒也能够调节情绪,仔细叙说起来:“参加聚会的时候,恰巧在我旁边坐了一个华人……”(未完待续。。)
第899章 复杂的关系网
    ps: ; ;已经是第二更了,哀嚎半天一张月票不涨,可怜啊,求大家多支持。

    “你们也应该知道,在国外的研讨会,一般是西方人居多,能够看到华人,也算是一件比较幸运的事情。”孔老先生回忆道:“毗邻而坐,我们自然友好闲聊起来。在聚会结束之后,他又热情邀请我去他的家里一坐……”

    “当时我没有什么事情,觉得多个朋友多条路,就顺势答应了。然后直接来到了他的家里,就看到了他摆在客厅中的成化斗彩天字罐。当时我见猎心喜,忍不住打量起来,越看越觉得喜欢,就向他问价。”

    “开始的时候,他摇头拒绝,表示这是他的珍藏,不愿意出手。可是我当时好像魔障了似的,不断恳求,最后说动了他同意将东西让给我。那个时候,我心情无比舒畅……”

    说到这里,孔老先生十分感叹:“现在想起来,这分明就是环环相扣的圈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