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拣宝-第2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桌上有根管形物体,俞飞白立即伸手揪拿起来。这一瞬间,东西立即变了颜色,瞬时把他吓了一跳,差点把东西扔了出去。

    “不要激动。”

    见此情形,王观急忙道:“这是难得的珍宝,你千万不要摔坏了。”

    “珍宝?”

    适时,俞飞白冷静下来,凝神一看,顿时错愕道:“这不是毛笔吗……等等,好像有些不对头,刚才似乎不是这个颜色。”

    一瞬间,俞飞白反应过来,急忙把手中的毛笔放下,立即可以看到毛笔颜色转变的过程,也让他瞠目结舌:“不是吧,这是变色笔?”

    “不是变色笔,而是五色笔。”

    与此同时,钱老目光一闪,语气惊喜道:“这是历代文人梦寐以求的五色毫。”

    “五色笔?”俞飞白愣住了:“好像在哪听说过。”

    “肯定听说过,李白梦笔生花的典故,就提到了五色笔。”王观随口提醒起来:“这可是历代文人口中的仙笔、神笔,要是做梦梦到这支笔,那铁定文思泉涌,成为大文豪。”

    “对了,就是这个。”俞飞白恍然大悟,然后拿起五色笔反复掂量察看起来,同时啧啧称奇道:“奇了怪了,东西怎么会变色?”

    “不是它会变色,而是它本身十分纯净通透,没有任何色泽。”

    王观复述张老的研究结果:“所以东西靠近比较明显的颜色,就好像是变色龙一样,与这种颜色融为一体。”

    “透明纯净?”俞飞白若有所思:“难道是水晶?”

    “不是水晶,却比水晶更加通透,而且还有少许羊脂美玉的质感。”王观挠头道:“至于具体是什么物质,张老研究了几天,却判断不出来。”

    “这么神秘。”俞飞白闻声,立即高高举起五色笔,只见在阳光的映照下,笔管果然十分通透,几乎透明了,只剩下淡淡的轮廓。与此同时,这支笔也吸引了足够的太阳光,竟然散发出五彩斑斓的光泽。或许,这才是五色笔名称的真正来源。

    “宝贝,果然是难得的珍宝。”

    此时,俞飞白十分惊诧道:“龙虎山的人脑子肯定被驴踢过了,他们怎么舍得拿这样的珍宝做租金?难道说山上秘库全是这种级别的稀世奇珍,他们已经不稀罕了。”

    王观微笑问道:“你觉得可能吗?”

    “就是知道不可能,所以才觉得他们脑子进水,彻底糊涂了。”俞飞白叹声道:“这样的珍宝不好好收藏,居然舍得送给你,太奢侈了吧。”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王观说出了笔中有笔的事情,自然又让俞飞白一阵感叹,这样的好事怎么自己从来没有撞上。

    又观赏片刻之后,俞飞白才把五色笔递给了钱老:“您老看看,这笔管到底是什么物质?对了,还有笔锋的毛,十分柔韧光滑,充满了弹性。最重要的是,居然也能变色,真是奇妙。”

    “确实奇妙。”

    钱老轻轻点头,接过五色笔之后认真端详。许久以后,他才若有所思道:“笔管的材料,很有可能是古人书中记载的水精。”(未完待续。。)
第853章 古剑端倪
    ps: ; ;三更了,继续求月票,请大家多支持。

    “水晶?”

    水精和水晶同音,王观和俞飞白自然听岔了。

    不过,听到钱老解释,这是精气神的精,王观依然迷惑不解:“钱老,古代的水精,好像也是现代水晶的意思吧。”

    “这话倒是没错。”钱老点头道:“毕竟根据现代词汇解释,不管是水精,还是水玉,或者水碧、玉瑛,都是指现代的水晶。”

    “哇,这么多别称。”俞飞白眨眼道:“我觉得水碧这名称好像不错。”

    “不仅是几个别称而已,另外还有黎难、晶玉、菩萨石、马牙石、眼镜石、放光石、千年冰、高山冻、鱼脑冻等等名称。”钱老科普起来。

    王观微叹之余,也有些好奇道:“可是听您老的意思,古代的水精,似乎与现代的水晶好像有什么区别?”

    “大体还是相同的,但是确实有几分细微的区分。”

    钱老笑道:“你们也知道,古人对于事物的认知比较含糊。或者说由于认知程度不够,总是喜欢把类似的东西笼统地归成一大类。大部分的水精,肯定是指水晶无疑。但是其中肯定有极少数的水精,与水晶不是一回事。”

    “五色笔的材料就是这样?”俞飞白好奇道:“古人有这方面的记载?”

    “这是当然。”钱老笑道:“唐代诗人王建,曾经作过一首水精五绝诗。映水色不别,向月光还度。倾在荷叶中,有时看是露。在我看来,说的应该是这种东西了。”

    “有吗?”俞飞白挠头道:“我怎么听起来,还是在形容水晶。”

    “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钱老淡然笑道:“你觉得是在描述普通水晶,我却觉得这是五色笔的材料。属于古人说过的水玉精华,所以比水晶通透,又夹带了玉的质感。”

    “水玉精华……”

    俞飞白琢磨起来,点头笑道:“这个词好,比水精好听多了。”

    “名称只是一个代号,也不用怎么计较。”

    此时,钱老轻笑道:“关键还是这件东西承载的文化价值,分量太重了。将近两千年的文化积累,直接使得这支笔成为了无价之宝。”

    “没错。”王观深以为然,且不提东西本身的价值。单单是千古文人的寄托,足够让五色笔的经济价值爆棚,难以估量。

    就好比大名鼎鼎的传国玺,东西说白了就是一块宝玉雕刻的印章罢了。但是经过两千多年的流传,东西也逐渐的神化,被捧上了神坛,成为世人心目中的国宝神器。

    如果真有人把传国玺拿出来卖,那么成交价格高达几十上百亿,估计也没人觉得夸张。或者还觉得卖便宜了呢。这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它的价值。

    “反正,你又拣了一个大便宜。”

    此时,俞飞白叹气道:“这事要让龙虎山的人知道。肯定后悔得连肠子都青了。”

    “互利互惠,互惠互利。”王观笑逐颜开道:“如果不是我,五色笔估计还待在大笔之中明珠暗投,现在让我发掘出来。也算是大功德吧。”

    “少卖乖。”俞飞白撇嘴道:“闷声发大财就好,胡乱张扬会遭报应的。”

    “我肯定很低调,还特意请求张老不要传扬出去呢。”王观笑着说道:“不过这话在你嘴里说出来。我怎么听着有几分讽刺的意味。”

    “滚。”

    俞飞白没好气瞪眼,他当然能听得出来,王观这是在调侃自己。毕竟相对来说,他才是最张扬的那个,一但得到了什么宝贝,恨不能敲锣打鼓弄得天下皆知。

    “知道什么叫做乐极生悲,物极必反吗?”

    此时此刻,俞飞白气呼呼道:“你得到了两件宝物,按照事不过三的铁律,那么第三件东西肯定要悲摧。”

    “听这话的意思……”钱老有几分惊讶:“王观你还带别的东西来了?”

    “没错。”

    俞飞白直言不讳道:“在汉中的时候,他不仅收获了荧光树指而已,另外还买了一把汉代古剑,说是名剑赤霄。我觉得不像,他却十分肯定。”

    “赤霄?”钱老又惊又喜:“真的?”

    “不好说。”

    既然已经说开了,王观也不管什么惊喜了,直接在行李袋中把古剑拿出来。由于古剑没有剑鞘,而且由于剑锈还在,加上时间比较仓促,他也懒得去定做剑鞘了,直接用厚布把剑身缠起来就行。

    此时,王观一边解开缠绕的厚布,一边解释道:“我觉得这是赤霄,然而剑身的锈痕又太厚了些,飞白觉得这与他想象中的赤霄截然不同,所以坚决不承认。”

    “这当然了。”俞飞白振振有词道:“你看看,无论是大夏龙省刀,或者龙鳞匕首,以及工布剑,品相都不差,哪里有什么锈痕。名剑之所以是名剑,那是由于它的品质超群,千年不朽是基本的能力……”

    俞飞白这话倒不是强词夺理,相反还有几分道理。毕竟古代的名刀名剑,绝对不是吹嘘出来的,而是经得住考验,才会留下诺大的威名。也就是说,质量肯定有保证。从这个观点来看,充满了锈痕的古剑,确实与传说中的赤霄差别很大。

    “锈痕厚薄不是鉴别真伪的依据。”

    然而,钱老却摇头道:“不要把名剑神化了,质量再好的兵器,如果保存不当,置身于恶劣的环境之中,那么严重腐朽也不奇怪。”

    “这倒也是……”俞飞白点头之余,也皱眉道:“可是这剑,锈痕太严重了……你看,一拿出来,就哗啦啦的掉锈。”

    哗啦啦这个形容词,肯定是夸大其词。不过王观把古剑搁在桌子上的时候,剑身上确实掉了点儿红黄色的锈屑。

    “我先看看。”

    适时,钱老认真打量,看清楚古剑的模样,也有些理解俞飞白的心情。毕竟在史籍资料之中,关于赤霄剑的描述十分精妙绝伦。

    “绣有花纹、饰有七彩珠、九华玉的寒光逼人、刃如霜雪、光采射人。”

    “刘邦在位十二年,以始皇三十四年,于南山得一宝剑,铭曰‘赤霄’,借以斩白蛇,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诸如此类,等等或是传说,或是演绎的文献资料,完全可以把整个房间堆满。就是这样,大家对这剑的期望值,经过千百年来的积累,就好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现在看到这把不起眼的古剑,很有可能就是赤霄,自然有一种幻想破灭的感觉。

    在这样的情况下,俞飞白选择逃避现实,不承认这剑是赤霄,那也是十分正常的情况。

    至于钱老,毕竟已经经历了许多大风大浪,心理承受能力十分坚强。看到这把古剑,也没有多少失望的情绪,反而以旁观者的心态,专心致志的研究起来。

    乍看之下,钱老点头道:“剑的形态有谱,虽说赤霄是汉剑,实际上应该可以归类于秦剑的样式。毕竟在刘邦建立汉朝之前,他就得到赤霄剑了,所以严格来说,赤霄应该是秦剑。我们所说的汉剑,其实是在秦剑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直到汉武帝时期才算是成型。”

    “如果说,这把剑是汉剑的形制,那么也不需要我费劲了,完全可以断定这不是赤霄。现在嘛,还需要继续研究。”

    说话之间,钱老轻手把古剑拿起来,可能是打算观看剑上的剑铭。然而左右观看却发现剑身上的剑铭,已经被厚厚的锈斑遮挡住了,什么也看不清楚。

    “钱老,你也注意到了吧。”俞飞白连忙示意道:“这锈是不是超厚?”

    “我不是说了吗,锈的厚薄不是问题。”钱老随口道,手掌稍微掂量了下古剑的分量,然后取出高倍放大镜,一寸一寸的观察剑身锈斑。

    “奇怪……”

    打量片刻,钱老微微皱眉,好像遇到什么难题了。

    “奇怪什么?”

    俞飞白急忙追问起来:“钱老,是不是发现什么端倪?”

    “嗯……”

    钱老若有所思,没有急于回答,而是仔细研究锈斑。不仅是用眼看,另外还伸出手指头,稍微捏了点锈屑摩挲。

    “钱老……”

    过了一会儿,俞飞白忍不住了,又开口催促道:“到底有什么发现,好歹给个回复啊。这样吊人胃口,那是很不道德的事情。”

    “别急呀,钱老还在研究,再等等……”

    王观虽然比较淡定,不过也难免有几分期待。毕竟如果钱老有什么发现,可以证实这是真正的赤霄剑,那么也让他省去许多工夫。

    在王观的劝说下,俞飞白只好继续忍耐。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在俞飞白的耐性即将消磨殆尽的时候,钱老终于开口了,抬头示意起来:“王观,去倒杯热开水来。”

    “……哦。”

    王观一怔,又立即反应过来,连忙按照钱老的吩咐,飞快倒了一杯热气腾腾的开水回来。把开水搁在旁边桌子之后,他也有几分惊喜交集和迷惑不解:“钱老,您这是打算做什么?”

    “难道说是用热开水洗剑?”俞飞白也随之猜测起来。

    “差不多吧。”

    钱老一笑,却不是在洗剑,而是在剑身上轻轻刮落一些锈屑洒到杯中。杯中是高温热水,锈屑洒落进去,瞬间就化开了……(未完待续。。)
第854章 血锈
    ps: ; ;今天的第一更,求几张月票,请大家多支持。

    “锈屑有什么问题吗?”

    看到钱老的动作,俞飞白十分机敏地询问起来。

    “不好说,先看看。”钱老随意道,然后仔细观察锈屑在热水中的反应,只见锈屑很快就散化开了,将清澈的开水染成了黄红的浑浊之色。

    适时,俞飞白碰了碰王观,悄声问道:“这应该算是正常的情况吧?”

    “不知道,我化学不好。”王观茫然摇头,也不太清楚锈屑融化在热水中之后,是不是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文科生就是弱……”

    注意到王观瞥来的目光,俞飞白没好气道:“我没说你,自嘲不行啊,我也是文科的。”

    王观忍不住笑了,也懒得理会俞飞白,而是转头问道:“钱老,这锈好像有些古怪。”

    “哦。”

    此时,钱老饶有兴趣道:“有什么古怪?”

    “您老又考我。”

    王观小心谨慎道:“我刚才看得十分清楚,您是把几块小锈片扔到热水中的。一般来说,锈片应该含铁,不至于融化得那么快。可是现在这些锈片一扔到杯中,好像很快就散开了。”

    “咦。”

    这个时候,俞飞白也醒悟道:“确实不对劲,剑上的锈斑我研究过,尽管有锈屑掉落,但是总体来说,应该十分坚固才对,怎么遇水就散化了?”

    王观微微点头,认同俞飞白的话。毕竟他也检查过了,锈斑确实是牢牢地依附在剑上,给人顽固污渍,清洗刮除不了的感觉。当初他还考虑着,是不是要打磨呢,没有想到用高温热水就可以泡化了。

    当然。发现这个情况之后,王观也非常欣喜。毕竟打磨有风险,而且会在剑刃上留下一些磨痕。相对来说能够不费力气化解剑上的锈痕,对他来说简直就是意外的惊喜。

    果然在关键时刻,还是钱老靠得住啊。

    “钱老,这锈可以能热水洗干净?”俞飞白十分惊喜,提起水壶就要去打水烧。

    “没那么简单。”

    然而,钱老却轻轻摇头:“这些锈斑至少凝固了千年以上,不可能轻易化散。高温热水也没用,需要高温烈酒才行。”

    “烈酒?”

    一瞬间。王观和俞飞白都有几分吃惊意外。

    “钱老,这法子管用吗?”俞飞白自然有些怀疑:“没听说用烈酒可以除锈的。”

    “钱老怎么说,那就怎么做吧。”王观沉吟道:“况且古剑上的锈斑,好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锈,或者说与普通的锈有些区别。”

    “你看出来了?”俞飞白错愕道:“有什么区别?”

    “不知道,你问钱老,我先去买烈酒。”

    说话之间,王观匆匆出去,在附近的商店购买了一箱高度白酒返回。却发现在他出去的这段时间,钱老和俞飞白已经在宅院坪地架起了炉灶,又搁了一口大锅,就等他的烈酒了。

    见此情形。王观有些惊讶:“这是要煮酒,还是把剑和酒一起煮?”

    “先煮酒。”钱老想了想,微笑道:“用高温烈酒擦剑,如果还是不行。那就像你说的,把剑放到锅里煮。”

    “别废话了。”

    适时,俞飞白有些兴奋激动。急忙催促道:“赶紧过来帮忙倒酒啊。”

    说着,他把两瓶白酒打开,一手抄起一瓶,然后对准大锅稍微倾斜,瓶口就咕嘟的流出刺鼻的酒香,让旁边的人也忍不住动了动鼻翼。

    王观上去帮忙,不大的工夫,就把半箱白酒倒入锅里了。然后再用猛火烧煮,才几分钟而已,丝丝缕缕的蒸气就冒了出来,一时之间宅院可谓是酒香四溢,十分浓郁诱人。

    酒香诱人是诱人了,不过这可是度数极高的白酒,非常伤身伤喉,一般人可承受不住。尤其是经过蒸煮以后,烈酒的特性更是完全发挥出来,恐怕更加容易醉人。

    温酒易醉,这也算是常识。不过大家现在煮酒,那可不是为了品尝。看到锅中白酒已经沸沸扬扬,钱老立即把准备好的白纱布浸到锅中。

    纱布浸透醮满了烈酒,钱老又扯了出来,飞快折叠成块状,然后小心翼翼在剑身上拂过。轻轻地一抹,洁白的纱布马上就染了大片红黄锈屑。

    这是十分正常的情况,王观和俞飞白也不会在意,只是仔细观察起来。只见在钱老的擦拭下,剑身上的厚锈果然有融解的迹象,一点一点地剥离……

    随着时间的推进,钱老一连换了七八条白纱布,古剑身上的锈斑也越来越少少,只剩下了浅浅的一层。在这个过程之中,大家也亲眼目睹这把古剑由斑驳不堪的模样,慢慢地演变成为挺秀不拔,极具韵味的状况。

    如果说之前古剑还是古剑,那么现在清理了大部分锈斑,这剑怎么看都像是新剑被束之高阁置放十几年的模样。一把千年古剑,在短暂的时间之内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模样,这绝对是极大的进步。

    另外就是,清除厚锈之后,剑身上的铭文也随之渐露出来。

    “剑铭是什么?”

    此时,俞飞白十分激动,连忙凑近观看。不过十分可惜,尽管厚锈没有了,但是剑上还有一层薄薄的锈膜。

    这层锈膜是擦拭不去的,就好像一件穿了几年的衣服,哪怕是天天清洗,但是在衣领中还是残留一些暗黄色污渍。这是最顽固的污渍,无论怎么揉搓也洗不去。

    就是这层锈膜,使得铭文模糊不清,若隐若现,给人在雾里看花的感觉。

    “这是篆字……”

    俞飞白睁大眼睛努力观察,甚至伸手用手指头感触。不过由于铭文比较浅显,尽管觉得文字很像是赤霄,但是他又不敢肯定。

    还是那句话,尽管古剑现在变了模样,显现出几分不凡的气质来。然而与传说中的赤霄名剑还有很大的差距。

    “这剑看起来挺不错的,在以前说不定也是一把名剑,不过肯定不是赤霄,起码两个篆字不像……”俞飞白分析道,底气却有些不足。

    “不要嘴硬了,这把剑绝对是赤霄无疑。”王观反驳起来,又微微皱眉道:“不过这层锈膜确实比较碍眼。钱老,就没办法解决它吗?难道真要打磨?”

    “不能打磨。”钱老毫不犹豫摇头:“一磨就破坏了剑的古韵美感,其实这样也挺好的呀,光芒内敛,朴实无华。现在是新去锈,等过一段时间,剑身适应四周的环境了,或许会有幽光浮现出来。”

    所谓的适应环境,应该是指重新氧化的过程。又或者是指王观经常把玩,那么剑身自然形成包浆。然而不管是哪个可能,都不符合他的心理预期。

    当下,王观目光一闪,迟疑道:“钱老,您说直接煮的话,能不能把锈膜化开?”

    “或许能……”

    钱老不确定道:“不过你也应该明白,烈酒本身就有一定的腐蚀性,虽然十分微量,但是经过高温加热以后,尤其是把剑搁到锅里煮,可能对剑身产生一些影响。至于是好的影响,还是坏的影响,就有些不受控制了。”

    “很有可能是把锈膜化开,也有可能破坏了剑身的稳定……”

    钱老微笑提醒道:“你想清楚了,如果是前者,肯定是皆大欢喜。要是后者,我也不知道这剑会变成什么样子。”

    “钱老。”

    王观斟酌了下,干脆问道:“您老到底是怎么看的?还有就是,这锈斑又是怎么回事,我从来不知道,金属锈痕居然也可能能用烈酒擦拭化去。”

    “呵呵……”

    适时,钱老轻轻一笑,居然不等王观选择,就直接把长剑搁到大锅中,然后顺手将锅盖给合上了,只剩下半截留在锅外。

    “钱老,您这是……”

    霎时,王观感到十分意外,随即又有几分欣喜道:“您老也觉得,这是赤霄剑?”

    “不知道。”

    钱老淡笑道:“一会儿才能够知道结果。”

    “钱老,您都这样说了,那么结果肯定是十拿九稳。”一瞬间,俞飞白精神一振,密切关注道:“把锈膜煮开以后,是不是恢复赤霄剑光彩照人,刃若霜雪的模样?”

    “这个还真不好说。”钱老沉吟道:“我只是知道,剑上的锈斑确实有问题。那不是普通的金属锈痕,而是血锈……”

    “血锈?”

    乍听到这词,王观和俞飞白难免有些吃惊,有几分惊悚的感觉。

    “血锈是什么,血化成的锈?”俞飞白推测起来:“血液凝固在剑上,然后经过长时间的氧化,就成为一层锈斑?”

    “没错。”钱老点头道:“看情况应该是这样。”

    “血锈的依附力有这么强吗?”俞飞白还是有些奇怪:“居然凝结得这么厚……这该需要多少血……”

    “等等!”

    忽然之间,王观回想起来了,表情古怪道:“钱老,您好像说过,赤霄之所以名为赤霄,似乎是由于剑纹的吸附力……”

    工布剑的细微剑纹,能够将清水牢牢吸附在剑身,久久不滴落。如果赤霄剑的吸附能力更胜一筹,把血液如附骨之疽一样凝聚起来,这好像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与此同时,王观也隐约明白,为什么一些文献资料上会记载,赤霄剑需要十二年一加磨莹了。磨莹未必就是打磨,也有可能是清洗血痕……(未完待续。。)
第855章 真正的赤霄
    ps: ; ;二更求月票,大家有月票就投几张,谢谢支持。对了,还有推荐票,现在已经二十九万张推荐票,正向三十万冲击,希望大家多帮忙。

    此时,王观脑海中闪过一些画面。锋芒毕露的赤霄剑斩去,把敌人的铠甲破开,直接刺进身体之中。热血一下子喷洒出来,滴染到如霜雪般明亮的剑刃上。

    剑刃表面看似光滑如波,实际上暗藏了许多细微而又隐秘的缝隙。血液渲染而过的时候,剑刃自然截留了少许。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时间一长,暗红色的血液凝固在剑上,自然使得雪白莹亮的赤霄剑透出红色光华。

    或许宝剑本来无名,就是有了这样的特性,看到红色光芒冲霄,才有了赤霄这个名字吧。这也不是纯粹瞎编,毕竟剑上铭文十分浅显,看起来很像是宝剑铸成以后,才添加上去的。

    就在王观思潮起伏的时候,俞飞白有些忍耐不住,想要揭开锅盖看看情况。

    “不要急。”

    钱老伸手阻拦道:“再等等……”

    “我不急,就是看看,看看火候。”俞飞白笑嘻嘻道:“钱老,这火势是不是有些小了,要不要调大火?”

    “温火就好,火势太猛烈了,也不是好事。”钱老笑道:“说是煮,实际上是在焖。让剑身受热均匀,这样才能够把锈膜化开。”

    “什么化开?”

    就在这时,唐清华在外面走了进来,看到宅院的一口大锅,顿时惊诧道:“你们这是在做什么?中秋已经过了,还打算煮粽子?”

    “不是端午才煮粽子吗?”俞飞白不答反问起来:“你们家中秋煮粽子呀?”

    “对。”

    唐清华点头道:“家里老人想吃,就直接包粽子煮了。现在还剩下很多,滋味还算不错,回头送你们一些尝尝。”

    “免了。”俞飞白嘀咕起来:“不做月饼包粽子。还真是稀奇。”

    “你们不煮粽子,却在煮一大锅酒,我才觉得稀奇呢。”

    在进来之前,唐清华也闻到了浓郁的酒香,进来以后,才发现酒香来源于锅中,他自然感到十分奇怪:“好端端的煮酒做什么?”

    “不是在煮酒,而是在煮剑……”王观解释起来。

    “煮剑?”

    适时,唐清华也注意到锅盖外头的半截剑柄,肯定让他感到更加惊奇:“怎么回事啊?这剑好像是金属吧。也能拿来煮?”

    “肯定是有需要才煮啊。”俞飞白摆手道:“少废话,你又不了解情况,一边待着看热闹就行,免得暴露你的无知。”

    唐清华瞬间无语,以杀人般的目光瞪了俞飞白几眼,但是以他厚脸皮的程度,区区的目光根本奈何不了他。

    见此情形,唐清华无奈摇头,直接向王观打探情况。

    王观笑了笑。随口解释起来。

    “赤霄!”

    霎时,唐清华也有几分惊叹:“真的假的?”

    “就是不知道,所以才在验证啊。”

    说话之间,俞飞白又打开揭开锅盖察看里面的情况。不过这一次。钱老却没有阻拦了。在俞飞白拿开锅盖的一瞬间,只见一蓬蘑菇云似的蒸气立即升腾出来。

    片刻之后,等到蒸气散开,大家才看清楚锅内的情况。

    此时。锅内的酒水还在沸腾,不过本来清澈透明的酒液,在这个时候却多了几分暗红色。然而大家仔细打量。却发现剑身的锈膜还在,没有消退的迹象。

    “看来是火候不够啊。”

    俞飞白皱起眉头:“还要继续煮下去才行。钱老,你觉得还要煮多久啊?”

    “差不多了吧。”

    钱老考虑了下,立即挥手道:“去打一桶清水来。”

    “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