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拣宝-第2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怕也收不上来。

    “又是张大千……”

    与此同时,王观有些意外,又感觉是在情理之中。
第801章 祸害遗千年
    ps: ; ;今天的第二更,求月票支持。看见更新了,月票却没有什么动静,真是让人心灰意冷啊。大家有票就投几张,安慰激励一下吧。

    在中国的近代画坛,肯定有两个人是绕不过去的。一是大千,二是白石。无论是国内,还是在国外,两个人的字画卖得最好。

    究其原因,肯定有炒作的情况,然而也不能否认,作为近代最富盛名的大画师,两人的作品韵味十足,并不是浪得虚名。不管是从投资升值的角度,还是从收藏观赏的角度从发,两人的作品就是值这个钱,绝对没有多少水分。

    “王观,就是这件东西,你去看看吧。”

    此时,方明升瞄了一眼,立即确认无误。毕竟东西他已经看了不下数十次,其中的细节已经牢记于心,而且更不担心米掌柜敢掉包欺骗自己,所以也不再细看了,只是希望王观赶紧看完,帮自己做一个决断。

    “嗯?”

    听到这话,米掌柜当然很意外,才意识到自己刚才的判断有误。原来这个年轻人真的就是方明升请来看画的鉴赏家。不过,也忒年轻了吧?

    年轻肯定不是罪过,但是年轻人肯定比较让人怀疑。就好比你进医院看病,看到给你诊治的医生是个才毕业的年轻人,估计你也要怀疑三分。

    现在米掌柜就是这样的想法,感觉连曾老也看不准的画,方明升居然请一个年轻人过来帮忙掌眼,这未免太过儿戏了吧?

    且不提米掌柜心里的嘀咕,反正在这个时候,王观也走到了桌子旁边,仔细的观赏这幅让人怀疑真伪的大千画红拂女。

    说起红拂女,如果看过武侠小说的人,肯定不会陌生。要是了解一些唐代的传奇小说。估计对于红拂女的出处更是一清二楚。

    红拂女自然是虚构的人物,来源于一篇唐代传奇小说虬髯客传。小说以红拂女、李靖、虬髯客为主角,合称为风尘三侠。千百年来,这篇传奇小说让红拂女的形象深入人心,金庸更称赞这篇小说是我国武侠小说的鼻祖。

    但是小说只写了红拂的性格,却没有具体描写她的外貌。

    当然,这是好事。因为这样一来,就比较容易展开了。不过也是坏事,毕竟整篇小说不以文字细述美人的外表,却让观众得到最圆满的想象。尽管这是小说家最大的成就。却也是画家最大的困难。所以必需对小说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准确发挥画家的想象。

    常说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红拂女也是这样,读了虬髯客传,在大家的想象之中,就有属于自己的红佛女形象。那么描绘的红拂女,能不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就是一件非常考验画家能力的事情。

    且不提这画的真伪。单纯从作品本身从发,王观觉得这幅图画应该做到了这一点。

    为什么红拂女的形象能够深入人心?王观认为除了外表美丽之外,更应归功于她幅射出的侠女气质。也就是敢爱敢恨,英姿飒爽的气息。

    眼前这幅画。十分符合王观的审美标准。画作并不复杂,构图明快而简洁,整个画面只表现一个仕女。只见红拂女双手撑开披风,抬起头。上身微微倾斜,凸显曼妙俊健的身材,动作都优雅大方。毫不忸怩作态。

    细看的话,就发现她的膝盖稍稍提起,长裙曳地,仿佛翩然而来。并且凤眼圆睁,以坚定的目光迎向观众,神色从容自若,含蓄又不退缩,正如她在小说中迎向李靖和虬髯客,表现出优雅、积极的态度。

    “怎么样?”

    几分钟之后,方明升坐不住了,连忙走过来询问:“有什么看法?”

    “别急呀,我在看。”

    王观继续打量,注意力也随之转移,寻找方明升所说的印章,那枚让人觉得图画可能是赝品的印章。目光搜索,图画不算很大,而且由于这是近代的东西,上面的印章更不算多,所以他轻易就发现了目标。

    “谭氏区斋书画之章!”

    此时,王观目光一定,也忍不住轻吐了口气,轻叹道:“难怪……”

    “唉,没错,就是这枚印章,让大家不敢轻易断定这画的真伪。”这个时候,方明升也皱起了眉头,非常烦恼道:“该死的谭敬,真是害人不浅。”

    提到谭敬,许多人肯定感到陌生,估计根本不清楚这人是谁。但是对于资深藏家来说,谭敬仿制的古代书画无疑是令人非常“敬畏”的存在。

    反正根据钱老讲述,谭敬仿制的一些古画目前被收藏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美国华盛顿弗利尔博物馆等地方,连大博物馆也上当,足见其欺骗性之强。

    不过就是由于谭敬在书画造假上的名气实在太响了,以至于许多人一看到谭氏区斋书画之章就下意识地想到东西可能是赝品。

    其中的原因,就不得不从头说起了。

    谭敬出生于经商世家,有较高的文化修养。由于他的经济实力雄厚,购买字画只问好坏不计价格,所以在很短时间内,就收藏了许多古代书画。

    在这里也有必要再提一提张葱玉。谭敬与张葱玉是好朋友,两人经常有书信往来。之后由于张葱玉破产,手头上的大量书画,就直接卖给了谭敬。

    另外就是在抗战时期,当时南北沦陷,币制贬值,书画无形中跌价。在江南一带,文物多集中于沪城,一时字画充斥市场。而且抗战胜利后,末代皇帝溥仪带往伪满洲的大批书画也有一部分流入市场,都被谭敬趁机收购走了。

    就是这样,谭敬成为了当时首屈一指的大收藏家,并且扬言今日虚斋(庞莱臣)落伍,葱玉无力,沪城之收买宋元字画一门,谁与我敌!

    这话说是猖狂也好,目中无人也罢,反正他手头上有许多好东西是事实。所以自然引得许多人登门拜访,就是为了一睹为快。

    说起来民国时期的文人,也颇有几分古风。不管你认不认识对方,但是只要表示是慕名而来拜访,估计随便也能够打个秋风。更何况人家不是打秋风,而是专门来看画,谭敬更加没有理由将人拒之门外。

    只是前来观赏画作的人太多了,怎么保护书画不使受损伤,就成为了谭敬最头痛的问题。后来经过他的琢磨,干脆找到同门师兄汤安。请他帮忙做个复本,以便应付登门看画的人。

    汤安,字临泽,善篆刻,工书画,尤工仿古。所作鬼斧神工,虎贲中郎,有独步近世为第一人的美誉。他交游广阔,受到谭敬的委托之后。立即请来了一帮朋友,大家分工合作。有人仿画,有人摹款字、有人做印章、有人做旧,有人装裱成轴。

    仿制古画谈何容易。要把流传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书画所经历的沧桑,在很短的时间里做出来,没有几下子是无法达到的。

    但是汤安他们却真的做到了,先把画画好。裱在板子上,用水冲得似有似无。完了以后,又像旧画流传过程那样。反复揭裱,并要像修旧画那样进行接笔补残,最后进行全色,使之古貌盎然。

    当时这事肯定十分隐秘,不过在建国以后自然就流传出来了。据说为了达到自然泛旧的效果,汤安把新做的书画悬挂在天井的墙壁上,任凭雨打日晒,无一完整。

    谭敬觉得很奇怪,认为这样破烂不堪,怕是没用。然而汤安却回答,要的就是它的破烂不堪,只有破烂不堪的东西,取下来修修补补后,才最像是真的。

    就是这样,仿制出来的图画十分逼真,就是吴昌硕这样的名家也曾经打眼,由此就可以知道谭敬这些假画有多么逼真了。

    反正有那么一段时间,书画收藏家们可谓是闻“谭”变色,甚至将钤盖有谭敬收藏印章的书画视为洪水猛兽,根本不敢沾手。

    值得一提的是,谭敬和张大千也是朋友,那么手头上有大千的书画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问题在于这画到底是真迹,还是复制品,那就很难说了。

    “看到了吧,这是这枚印章,搞得大家都不能安心。”

    这个时候,方明升咬牙切齿道:“那个家伙,真是祸害遗千年啊。”

    这话也对,毕竟只要一天不能证明图画的真伪,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真相估计就越弄不清楚了。之后再代代相传下去,可谓是遗害无穷。

    “嗯。”

    王观点了点头,想了想之后,忽然伸手把那枚印章按住,然后笑道:“印章什么的先不去管它,如果东西是真的,印章根本不代表什么。如果东西本身就有假,那么有没有印章也无所谓了。”

    这话说得倒是不差,但是想到谭敬、汤安的仿制手段,叫方明升怎么敢等闲视之。除非有铁证能够证明东西就是真迹,不然的话,谭敬的印章就是一根卡在喉咙的尖刺,让他不上不下,十分的难受。

    不仅是方明升这样想,旁边的米掌柜更是觉得王观在说废话。这枚印章本来就是疑点,现在却要忽略疑点,那岂不是本末倒置?

    然而,王观也没空理会两人的想法,而是继续打量图画,慢慢分析道:“从题款来看,这画创作于1944年,应该是属于大千书画风格求变的转折时期……”

    熟悉大千的人都知道,他一生的画风大抵可分三个时期。第一期遍学五代以下诸位名家,表现清新俊逸的文人画风。第二期上追唐代风格,是大千艺术道路上最重要的转折。第三期则开创泼墨泼彩画风,达到苍浑渊穆的境界。

    十分明显,这幅红拂女画,就是属于第二阶段的作品……(未完待续。。)
第802章 情义就是信仰
    ps: ; ;月票呀月票,除了新书上架的第一个月以外,这个月是最需要月票的时候,大家能支持的话就多多支持,不然错过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求!

    张大千在第二阶段,追求唐代风格,在这幅红拂女图画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不仅是人物是唐代人物,连笔法也是唐代的笔法。这是工笔画,相对大千以后的泼墨画来说,自然更加讲究线条的流畅,以及对于人物细节的渲染。

    “不管这画是真迹还是仿品,但是我们应该清楚,首先是有原本,才可能出现复制品。所以也可以肯定,大千肯定画过这样的画,而不是什么臆造品。”

    看见方明升点头之后,王观才仔细评点起来:“那么我们现在就可以看出来,大千在红拂女中,大量运用了唐代圆润劲健的铁线描,然后针对不同的物象,变化线条的粗细和色彩,以便传达不同的质感。”

    “画中所有的轮廓线都经过至少二次的勾勒,例如人物肌肤是先勾墨线再迭红线,衣带、披风的花纹则先勾墨线再勾泥金等等。这种精致的线描法并不强调快捷奔放的技巧,却让各种物象更加立体与凸出,也让画面更有高古的气氛。”

    需要感谢周老,如果不是他老人家的悉心指点,王观现在也不可能说得头头是道。

    “脸型像一颗鹅卵,轮廓紧饬而圆润。肤色粉嫩匀净,眉毛修长弯曲,再加上樱桃般的小嘴,这分明就是唐代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芙蓉如面柳如眉之美。当然,更是唐画的典型代表,一种十分丰腴的美感,说明当时社会十分富足,所以才有这样的气息。”

    此时。王观继续说道:“不过,由于刻画的是侠女,自然不可能像是唐代画家笔下的贵妇人一样雍容华贵,充满了空虚寂寞冷的慵懒气质,而是显得英气勃发,十分矫健。”

    “说起来,这也是一大突破。毕竟在清代以降,画家笔下的仕女,多半是病态林黛玉型的美人。到了民国以后,有识之士感觉这样不好。想要有所改变。所以大千大胆地突破其中的局限,成功塑造红拂女这样的形象。”

    说话之间,王观也有几分感叹:“为什么人家会成为赫赫有名的大画师,其中的原因无非是创新求变而已。从仿古师古,再到自成一家,最终开创一个流派,这才是画坛巨匠。”

    “王观呀,大千很厉害,这个不用你说我也知道。”

    然而。方明升却有几分不耐烦了,直言不讳道:“我现在想知道的是,这画到底是大千的真迹,还是谭敬、汤安制作的仿品?”

    “庸俗。”王观随口道。自然是在说方明升。

    听到这话,旁边的米掌柜顿时被吓着了,小心肝砰砰直跳。他可是明白方明升的可怕,平时小心讨好。就怕有什么得罪的地方。然而万万没有想到,王观敢这样“不敬”,难道不怕倒大霉?

    实际上正如米掌柜所料。他小心翼翼抬头看了眼,只见方明升眉头一皱,显然是生气了。然而情况又出乎他的意料,方明升居然忍了下来,反问道:“我怎么庸俗了?”

    “不看画得好不好,只顾是不是真迹,不是庸俗是什么?”

    此时,王观理直气壮道:“就算东西是仿品,只要仿得水平很高,反正已经过去几十年,也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直接买回去你也不亏。要是东西是真迹,然而画得一般,属于敷衍了事的作品,那收藏起来又有什么意思?”

    “所以在真正的收藏家看来,作者的名气,以及东西的真伪,那只是一个参考,最重要的还是作品的本身质量。”

    说话之间,王观鄙视道:“你自己扪心自问,想买这件东西,到底是图它的什么?”

    “呃……”

    一时之间,方明升哑口无言。总不能直接说,图它是张大千的画,而且价格不菲,所以拿出去倍有面子吧。

    “这小子什么来头,劈头盖脸一番痛斥,居然没让方明升恼羞成怒?”

    米掌柜心里嘀咕起来,非常的迷惑不解。不过察觉方明升的尴尬,他立即站起来解围,笑呵呵说道:“这位贵客的话真是说到我心坎上了,这画是真的好,不过到底好在什么地方,我也不是很清楚,不知道贵客能不能继续指点一二?”

    “人物外型、神情姿态、画面构图、色彩安排等方面,我也不用多说了,我觉得最妙的地方却是红拂女的身段。”

    王观从善如流,由衷赞许起来:“如果你们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红拂女的体型左右十分对称,又让倾斜的上身和弯曲的长裙连成修长的弧线,不但冲破对称构图的呆板,也烘托出女性优美的姿态。”

    “据我所知,大千先生是个京剧迷,估计就是在京剧之中得到启发,这才构思出红拂女这个类似京剧花旦在舞台上亮相的身段。漂亮,太漂亮了。”

    赞叹之后,王观回头说道:“方老板,如果我是你的话,才不管东西有没有存疑,先下手为强,买回去再慢慢研究。免得被人拦了一道,那就后悔莫及了。”

    “……这话,好像有些道理。”

    适时,方明升沉吟起来,然后招手道:“米掌柜,我们谈谈。”

    米掌柜闻声,也颇有几分惊喜。毕竟已经说明东西有存疑了,方明升还要买,如果事后证明东西就是赝品,那么也怪不到他的头上了。

    当然,也是由于这个原因,这画的价格肯定不高,或者说价格不可能和真迹齐平。所以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两人也算是达成的协议,最终八百八十八万成交。

    这个价位说低不低,但是说高也不高。

    毕竟如果能够证明东西就是真迹,那么以张大千的名气,以及作品的质量,这东西的市场价格至少在五六千万之间。不过要是仿品,那么能值个七八十万就算不错了。一真一仿的差距就是这么大,所以也难怪方明升一直在纠结要不要买。

    不过方明升也爽快,既然决定要买,那么也不会拖泥带水,而是十分干脆利落的付钱,然后就在米掌柜鲜花怒放的笑脸下拿起图画,然后再招呼王观扬长而去。

    “去潮州曾老家。”上车之后,方明升告诉司机要去的地方,然后立即迫不及待问道:“王观,东西是真迹?”

    方明升可没有忘记他说过的话,是让王观替他决定要不要买。尽管刚才王观没有说画作是真是假,但是却暗示把东西买下来。这样的情况下,方明升当机立断,毫不犹豫照办了,充分说明他的……财大气粗。

    毕竟他和王观之间,也谈不上多少信任。如果不是早存了想买的心思,估计也不可能由于王观随意两句话就行动。所以说王观的暗示,只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给方明升一个付钱的理由罢了。

    王观也明白这个道理,也没有正面回答方明升的问题,只是笑道:“如果方老板后悔了,我倒是可以接手。”

    “哈哈,我可没说后悔。”方明升顿时有几分安心,喜形于色道:“听你这样说,东西应该是真迹无疑了。”

    “我觉得是真迹,未必就是真迹。”王观漫不经心道,却给方明升泼了一盆冷水。

    对此,方明升也没有介意,只是兴致勃勃地把图画展开,仔细的观赏起来。看了片刻,他煞有介事的点头道:“没错,东西精美漂亮就成,管它是真迹还是仿品……”

    王观闻声,忍不住暗暗嗤之以鼻。这话说得晚了,就成了纯粹的马后炮。

    “不要以为我不懂。”

    看穿王观的心思,方明升随口说道:“曾老告诉过我,大千尽管也卖画,但是最好的作品仍往往不是为金钱而作。若没有因缘,虽送巨金,大千也不肯下笔。就是有人代为介绍、请托,也常常搁着一年半载,也不肯挥毫。但要是他的好友,则随时可以请他作画,而送给朋友的,又是精品的居多。”

    “大千曾经自述,最好的是友情,尤其是认识得我书画的友人。金钱有什么宝贵?如果金钱是宝贵的,我现在也可以拥着几十万作富翁了。”

    说话之间,方明升也露出几分仰慕之色:“对于真正的朋友,张大千不但是有求必应,甚至不惜花费大量精神和时间,超水准的完成许多杰作以赠人。比如说十分著名的四天下屏、长江万里图等名画,就是他画给朋友的礼物。”

    “这个倒也是。”王观点头道:“有人说情义是张大千的宇宙中最单纯的信仰,这是后人的总结,不过他确实也是这样做的。”

    “那我就没说错了。”

    适时,方明升微笑道:“这画就是大千送给朋友的,所以自然是精品无疑。”

    “或许吧。”

    王观随意回了一句,然后专心看车窗外的风景。

    这下子反而让方明升有些捏拿不准了。难道这画真的有问题?有问题他还让我买,是不是存心坑人?大家关系不算好,他坑我好像也正常?不过他刚才说愿意花钱接手,又不像是在作伪……年纪轻轻,干嘛这样老奸巨滑……

    在方明升的腹诽之中,车子飞快来到了潮州,然后慢慢地来到城市中心的一片高档小区之中,最后在一栋别墅门前停了下来……(未完待续。。)
第803章 印章真有问题
    ps: ; ;才三号呀,就没有月票了吗,求大家多支持啊。

    “到了。”

    适时,方明升开门下车,顺势招呼道:“这里就是曾老的家了。”

    王观也跟了下来打量,也感觉这里的环境很好,尽管旁边都是一栋栋现代化的住宅楼,但是四周的绿化工程不错,花草树木郁郁葱葱,显得十分静雅,确实是颐养天年的好地方。

    在王观参观的时候,方明升根本没有按门铃,就直接在铁栅栏的数字键盘上输入了密码,然后反客为主引手道:“请进……”

    “哦。”

    王观一怔,也意识到方明升和这样曾老的关系非浅,不然的话也不可能这样随便。心里想着,他也不客气,坦然走进了别墅,然后在方明升的引领下,轻快地来到了客厅。

    客厅窗明几净,不过其中摆设的家具却十分复古……不,不对,并不是家具复古,而是这些家具本身就是古董。

    此时,王观目光微凝,仔细打量这些散发出深沉色泽,显得十分古朴的家具,立即判断出这些东西的年龄估计要比自己大上三四倍。

    “你在这里慢慢欣赏。”方明升笑着招呼道:“曾老估计在后头浇花淋草,我去叫他,你也不用客气,随便坐吧。”

    说话之间,方明升转身走了,王观也不介意,反而趁机打量这些家具。上手触摸之后,就知道自己的判断没错,这些古拙大气的桌椅,应该清末民国的东西。而且从质感纹理来看,应该是花梨木。

    尽管已经有几十年,或者将近百年历史了,但是这些家具却保养得很好,就算没有涂漆。表面却透发出细腻的光泽。这是几十年来,一代代人使用而形成的包浆。说明这是传世品,价值比新制作的花梨木家具要高上几倍。

    当然,就算在欣赏家具,但是王观也没有怎么痴迷,毕竟是到人家的家里作客,那么就该怀着一颗拘谨之心。大家的关系又不熟,所谓不要拘束,随便一些,那是纯粹的客气话。谁当真了就是傻子。

    反正王观没有当真,所以也在第一时间听见了门外的脚步声,回头之后自然也看见了在方明升的搀扶下,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走了进来。

    “曾老,您好。”

    作为小辈,王观很有眼力,也没有多看,直接低头问候才是王道。

    “你也好。”

    曾老微笑点头,很慈祥的样子。实际上人老了。心境也会逐渐变得平和起来,无论对谁都是和和气气的神态。

    当然,对于某些老人来说,心平气和并不代表他们不会生气。就好像老实人发火让人害怕一样。这些老人生起气来,那可是雷霆之怒,一般人最好不要触这个霉头。

    “这是王观,是按照钱老的吩咐。前来调查朱大先生事情的。”

    与此同时,方明升在旁边介绍道:“也是多亏了他,我才知道原来海关的那个永乐青花大盘居然也是朱大先生的赝品。”

    “什么。居然真有这事?”

    听到这话,曾老眉头一皱,颇有几分不怒自威的感觉。

    “不仅真有这事,而且次数还不少。”

    这个时候,方明升摇头道:“不信你问王观,他可是遇到了好几次。由此可见事情并不像您猜测的那样,瓷母并不是当年的漏网之鱼,而是最近才新做的东西。”

    “那问题就严重了。”曾老脸上露出几分担忧:“其实早些时候,我也听说了朱大先生复出的事情,但是一直抱着侥幸的心态,觉得可能是当年遗留下来的物品作祟,没有想到居然是真的,看来藏界从此多事了。”

    “您老也不用太紧张,钱老已经着手调查了。”方明升安慰起来。

    “指望别人,而自己又没有行动,怎么能够成事?”曾老摇了摇头:“看来,找个时间我要和大家谈一谈才成。”

    听到这话,王观感到十分高兴。因为钱老也曾经坦言,抵制朱大先生的事情,绝对不是一两个人就能够完成得了的,这需要更多的人联合起来,大家齐心协力,才有可能成功。

    然而,尽管钱老的朋友不少,但是没到知交满天下的地步。影响力,或者说号召力,也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样厉害。

    毕竟古玩这个行当,那是由不同的圈子组成的,这些圈子环环相扣,但是天南地北,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要是以前,敢玩的或能玩的,都有一定的师承。只要一亮名号,就算是八竿子也能扯上一点关系。

    不过现在由于门槛太低了,只要有钱就可以随便折腾,钱老的名号在资深大行家那里比较好使,但是在普通玩家心目中却没有这个概念。就算他老人家站起来号召,估计响应的人也不多。或者还有人觉得一头雾水,不知道这老头子瞎嚷嚷什么。

    再说了,整个行业的环境鱼龙混杂,甚至有些是乌合之众,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钱老才宁愿自己派人调查,也不打算满天下叫人帮忙。

    当然,不叫人帮忙,并不代表不希望别人帮忙。比如说类似曾老这样的大佛,不仅在地方有深厚的影响力,最重要的是清楚朱大先生的危害。如果他愿意出面帮忙,那自然是好事,能够分担不少压力,让人省心多了。

    “说起来,平日素仰令希兄之名,不过倒是从来没有打过交道。”

    与此同时,曾老看了眼王观,脸上带笑道:“听明升说,你是令希兄的弟子,那就要麻烦你牵线搭桥了。给一个联系方式,我与他通个电话,大家相互交流。”

    王观一听,自然是连忙报出了钱老家中的电话号码。当然是座机号码,毕竟老人家用不惯手机,觉得手机花里胡哨的,没有座机方便。

    曾老记了下来,也没有着急打电话,只是和气笑道:“不要站着,坐下来说话。明升,冲茶待客……”

    扶曾老在长椅上坐下来之后,再示意王观坐在旁边,随之方明升也泡起了工夫茶,期间也没有忘记红拂女图画,带着几分炫耀的心思呈献给曾老过目。

    “你真把这画买下来了?”

    看到卷轴,根本没有打开,曾老就知道这是什么东西,顿时惊诧道:“我不是说这东西有几分存疑吗,你不担心是赝品?”

    “不怕。”方明升笑道:“收藏东西,首先注重的是作品的好坏,而不是真伪。”

    一瞬间,王观暗暗翻起了白眼,觉得方明升真是厚脸皮,居然当着自己的面抄袭。当然,他也浑然忘记了,这话可是钱老说的,与他也没有什么关系。

    “……不对。”

    适时,曾老轻轻摇头,浑浊的眼睛仿佛能够洞察一切,瞟了眼方明升,忍不住微笑道:“这种淡泊名利的话,没有六七十年人生经验可说不出来。你年纪不到,不仅没有这方面的感悟,更加没有这种觉悟。说说看,请了哪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