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拣宝-第2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我明白。”王观微笑道:“我在附近找旅馆投宿就行。”

    “嗯。”

    冯辉轻轻点头,然后笑道:“现在也不急,先到我家作客,吃了午餐再说……”

    冯辉的家,就在海关附近的小区,那是机关单位楼。夫妻两人住在三楼的三房两厅居室之中,远谈不上奢侈。至于孩子,已经上中学了,在学校寄宿,周末才回来。

    应该是提前打了招呼,冯辉的妻子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看到丈夫领着客人回来,一番客气又不缺热情的问候之后,立即在厨房中端出饭菜。

    与此同时,冯辉也拨打了下电话,等到饭菜整齐的摆放在餐桌上之时,外门又有一个客人到了。一个身材微胖的中年人,脸上挂着笑容,很和气的样子。

    适时,据冯辉介绍说,这人姓余,是负责后勤工作的科长。尽管什么也没提,王观却也有几分了然,估计这位余科长就是主持物品拍卖的负责人了。

    当然,介绍王观的时候,冯辉也不会多说什么,只是随口表示这是自家晚辈侄子,让余科长有机会的话,就多多关照一下。接着更不用提了,大家直接围坐在餐桌旁边,立即开了一瓶酒,觥筹交错之间,尽在不言之中。

    酒足饭饱之后,又小坐了片刻,两人就起身告辞了。

    没错,就是两个人,一个是王观,另外一个自然是余科长。冯辉也没有阻拦,只是开门送他们离开,之后的事情他就不想多管了,更不打算掺合。

    一转眼就是晚上,在余科长那里得到了满意的答复之后,王观也随之在附近旅馆投宿,再在第二天清早,精神抖擞的来到了一家拍卖公司之中。

    术业有专攻嘛,海关的领导也不笨,当然明白专业的事情,自然要交给专业人士来处理,所以把这方面的业务交给拍卖公司打理了。

    此时,在余科长的带领下,王观轻而易举进入了拍卖公司的一个库房之中,这里陈列了海关大半年来查获的走私物品。

    古董瓷器仅是一部分而已,另外还有许多东西。王观一眼看去,就发现了许多电脑、手机等数字产品,甚至包括了红酒、名表等奢华物件。

    反正走私的物品千奇百怪,不过都是比较值钱的东西。之所以要走私,无非是两个原因而已。一是为了逃避关税,第二则是违禁物品。

    当然,现在拍卖的东西绝对没有任何违禁品,根据余科长解释,对于查获的文物、毒品、濒危动植物以及枪支弹药,肯定是统一移交给行政主管部门,让他们斟酌处理。

    对于查获的反动宣传品、淫秽物品,送检不合格或无法取得卫生许可证的进出口货物,本地海关自己解决就行,一般是直接无害化销毁。

    另外还要排除走私成品油、走私香烟等商品,这些东西是要移交给地方专卖局处理的,剩下的才可以拍卖。尽管如此,这些东西也不少,几乎把整个库房堆满了。

    “这不算什么,记得曾经有一年,三五个库房也装不下。”余科长笑了笑,然后指着一个柜架说道:“诺,你想看的古董瓷器就在那里……”

    “麻烦余科长了。”

    王观定了定神,立即轻快向柜架走去。

    看了一眼,王观就发现柜架上的瓷器果然不少,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却是一个青花大盘。将近六十厘米的直径,搁置在那些花瓶、盘碗之中,相当于庞然大物,想让人忽略都难。

    “你看中了这件东西?”此时,余科长也走了过来,有些惊诧道:“听说这个大盘很贵的,至少能卖几千万。”

    王观笑了笑,避而不答,只是问道:“余科长,能告诉我,这个大盘是怎么查获的吗?”

    “这个我还真知道。”毕竟东西十分值钱,余科长肯定要了解情况,所以也不用问人,就直接回答起来:“这是在一艘渔船上查获的,据值班的同事说,当时发现一艘渔船在海上诡异的游弋,他们就想去盘问一下。”

    “没有想到才示意渔船停下来,那渔船反而飞奔逃跑。看到这个情况,也不用多说了,肯定是做贼心虚。同事们立即追上去拦截,一番追逐之后,才把渔船堵住……”

    说到这里,余科长也有几分好笑:“那些人也是蠢,一艘小渔船也想逃脱快艇的追击,真是痴心妄想。”

    “船上的人逮到了吗?”王观关心问道:“他们是什么人?”

    “那些人是当地的渔民。”余科长随口道:“经不住别人的诱惑,答应帮人走私。念他们是初犯,视情节的轻重,或是罚款教育,或是拘禁一段时间……”(未完待续。。)
第796章 只是巧合罢了
    ps: ; ;换地图了,有点小卡,需要捋清楚思路。今天只有两更了,大家见谅一下。对了,另外还有件事情,下个月网站要办都市月活动,只要都市分类月票挤进前十五都有奖励,所以预定一下明天的月票,拜托大家支持一下,谢谢了。

    听说只是渔民而已,王观自然有几分失望。不过转念一想,朱大先生组织严密,做事更是小心谨慎,不可能这样轻易就泄露了行踪,当下也就释然了。

    适时,王观也不多问了,只是小心翼翼的把青花大盘搬起来,再搁到中间的桌子上,准备仔细鉴定其中的真伪。哪怕心里已经确认这是朱大先生的赝品,但是该看的还是要看的,这是态度问题,不能忽略。

    “老余……”

    然而,就在王观细看之际,库房之外也有几个人走了进来。其中一人应该是余科长的同事之类,看见余科长也在,一怔之后就很自然的招呼起来。

    “年处!”

    余科长回头一看,却是十分恭谨的叫唤起来。十分明显,来人是他的上级。

    “嗯。”

    年处微微点头,自然注意到王观,随之看了眼余科长,也没有什么责怪的意思,相反还心照不宣的一笑,再回头引见起来:“老余,过来认识一下方老板。”

    “方老板。”

    余科长肯定从善如流,连忙上去握手问候。

    “余科长是吧,以后请多多关照。”方老板敷衍一笑,直接撇开余科长,表情十分惊诧:“王观,你怎么也来了?”

    不仅是方老板惊诧,王观也感到十分意外,感叹天下何处不相逢,没有想到居然在这里遇上了方明升。

    王观心里暗暗摇头。表面上却不动声色,随口笑道:“方老板能来,我就不能来吗?”

    “当然不是。”方明升摇了摇头,目光一闪,然后笑道:“只是万万没有想到,你的来意也和我一样啊。”

    “什么意思?”王观一怔,随之反应过来,有些惊讶道:“方老板也是为了这个永乐青花荔枝绶带鸟大盘而来?”

    “没错。”方明升大方承认道:“昨天我在揭阳谈生意,恰好听说了这个大盘,所以就过来看个究竟。”

    “哦。”

    王观一笑。也看到在方明升的旁边,不仅是随行的保镖而已,另外还有一个五十岁左右,身穿绸丝白褂,气质沉着的人。隐约之中,他也能够猜测出几分,这人应该就是方明升请来鉴定大盘的专家。

    察觉王观的视线,方明升顺水推舟介绍道:“王观,这位是古先生。揭阳首屈一指的瓷器鉴定大师……”

    “方老板过奖了,首屈一指不敢当。”古先生摆了摆手,表现十分谦虚。国情就是这样,但凡有几分真本事的人。清楚自身的不足,所以从来不敢把话说满。倒是那些半吊子,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行,所以习惯上的满嘴跑火车。

    谦虚之余。古先生也顺势打量王观,多多少少也有几分好奇。

    “古先生,这位是王观……”

    此时。方明升继续介绍,意味深长道:“别看他年轻,但是很有能力的。反正他手头上的宝贝很多,着实让人眼馋。”

    “方老板就是喜欢开玩笑。”王观轻飘飘把话带过,然后递上了名片,微笑道:“古前辈,以后有空到京城的话,就请多多关照了。”

    “……拾遗阁!”古先生接过名片一看,立即知道王观是同行,当下展颜笑道:“果然是年轻有为,大家相互关照……”

    客套的闲聊两句,古先生的注意力也转移到了桌面的青花大盘上。

    “永乐青花……”

    这个时候,方明升仔细打量大盘,越看眼睛越亮,到了最后忍不住赞叹起来:“果然是名不虚传,真是太漂亮了。明明是一个大盘,我居然觉得十分秀雅精致。”

    “这就是极考验绘图师傅功力的事情。”

    与此同时,古先生笑道:“御窑厂的绘图师,在内行人看来,绝对是不逊色于任何一个大画家的人物。甚至到了清代时期,给精品瓷器描绘纹饰的,本身就是宫廷大画师。比如说朗世宁、潘廷章等等,都曾经按照皇帝的旨意在瓷器上绘画。”

    王观轻轻点头,知道古先生说得一点也没错。清代的宫廷画师,确实有这样的“兼职”,所以清三代精品瓷器的价格才会那么昂贵。究其原因,名工名画也是其中一部分因素。

    眼下这个永乐青花大盘也差不多,描绘青花图纹的人,肯定是个功力深厚的高手。在巨大的盘面之中,青花纹饰勾勒细致,尤其是盘心中的荔枝,以及绶带鸟,不仅枝叶十分清晰,鸟身羽翼丝毛更是精致入微。

    东西体型硕大,绘饰却自然细腻,青花色泽浓艳,纹饰晕散,有水墨画效果。造型工整精致,风格敦厚古朴,线条圆润柔和,体态秀美俊丽,不愧为中国青花瓷的作巅峰代表作。

    这话是出自古先生之口,显然经过一番鉴定之后,他觉得大盘是真品。属于举世罕见的国宝级珍品,很值得拥有。

    对此,王观也不好做什么评判,毕竟换成是他,如果按照真正的实力来鉴定,估计也会得出同样的结论,并且用书面语作以下陈述。

    永乐青花荔枝绶鸟大盘,胎质白腻,青花发色浓艳……一切工艺均符合时代特征,经鉴定为明永乐年间精品青花瓷,因体型硕大,举世无双,估价为xxxxxxxx元。

    如果上了大拍会,或者不仅是八个x,还有可能是九个x。

    当然,世事没有那么多如果,在方明升和古先生观看大盘的时候,王观也利用异能悄悄地给大盘做了个详细扫描,证实了东西确实是赝品。另外就是在大盘弧壁一簇青花纹饰之中,也有一个不怎么起眼。却十分清晰的暗记。

    见些情形,王观完全可以肯定,东西真的是朱大先生的作品。或者之所以这么轻易的被海头堵截查获了,就是朱大先生故意漏下来的。

    其中的目的,就像是王观猜测一样,纯粹是为了较劲。你不是在西北缴了我一个大盘吗,那我就干脆再送一个过来。绝对是送,而不是卖。

    毕竟东西拍卖之后得到的钱,那可是要上交国库的。

    换句话说,如果不是王观偶然在冯辉那里听到消息。匆匆忙忙赶过来了,或者东西如期拍卖,不知道坑了谁。然而不管坑了谁,反正东西拍卖之后,肯定会引起业界轰动,那时就算王观等人知道这事也已经太晚了。

    当然,就算知道有人被坑了,只要这人不是自己,王观多半不会很在意。但是钱老他们肯定会闷闷不乐。这是观念的不同,在王观的心里,多少还有几分唯己主义的心理,不像钱老等人那样顾全大局。具有主人公的精神。

    古往今来,总有那么一小撮人,视天下为己任,觉得能力越大。那么不用别人提醒,他就自觉的承担起一些责任。比如说二十多年前针对朱大先生的严打行动,又比如说现在发觉朱大先生死灰复燃。又急忙追查线索……

    或许朱大先生也明白钱老等人的心理,所以才会制定这个损人不利己的圈套。哪怕不能给钱老等人造成任何实际上的伤害,却可以给他们心头添堵。

    不过,那是王观事后分析出来的结果,此时此刻他却是很犹豫不决,到底要不要揭穿这个永乐青花大盘的底细呢?

    也难怪王观有所顾忌,如果旁边没其他人就算了,可是古先生才说东西是真品,他却开口说是赝品,那岂不是当面打人脸?然而沉默不语,眼睁睁地看着东西被当成真品拍卖,他又有几分不忍心。

    要知道这是赝品,却被当成真品拍卖,那就是几千万的巨款。在中国这个地方,再财大气粗的人,估计也没人能够无视几千万吧?

    或许有这样的人,但是绝对不是王观,而王观又喜欢以己推人,想到要是自己损失了几千万,恐怕连撞豆腐自杀的心思都有了,估计别人也差不多。

    想到这里,王观最终还是开口了,不过却没有直来直去,而是比较委婉问道:“古先生,你听说过朱大先生吗?”

    王观决定了,如果古先生知道朱大先生,那么就解释讲述下去。如果他根本不清楚朱大先生的底细,那就当自己什么也没问过。

    “朱大先生……”

    此时,古先生目光一闪,眉头不自觉微微皱了起来。这样的表情,也让王观摸不清楚,他到底是知道,还是什么也不知道。

    “等等。”

    然而,王观却算漏了一人,就在这时方明升脸色一变,声音也低了几分:“王观,你说这东西是朱大先生的……赝品?”

    “方老板知道朱大先生?”王观有几分意外。

    “我怎么可能不知道……”方明升表情有些阴沉,那是一种悔恨交加的神色。很有可能,他也曾经被坑过。

    当然,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方明升肯定不愿意多提,只是慎重问道:“王观,你能够确定吗,这东西真是那人的赝品?”

    “我敢这样说,多少也有几分把握。”王观微笑道:“既然方老板知道朱大先生,那么应该清楚他的独门暗记,你看这里……”

    说话之间,王观摸出一块高倍放大镜示意起来,方明升凑近一看,立即吃了一惊,然后十分激愤道:“没错,真是赝品!”

    “方老板,不要急着下结论,说不定只是巧合罢了。”(未完待续。。)
第797章 化干戈为玉帛(求月票)
    ps: ; ;大家应该知道了吧,这个月都市月票榜竞争激烈啊,不过要前十五名才有奖励。如果大家手头上有月票的话,请投给我吧,急需要大家的支持,大家多多帮忙,拜托了。

    “可能只是巧合。”这个时候,古先生忽然说道:“只是几条线,或者是画师无意中勾勒形成,根本不代表什么含意。”

    “嗯?”

    一瞬间,王观愣住了。听这话的意思,古先生应该知道朱大先生,但是他为什么不承认东西是赝品呢?难道是有什么蹊跷?

    事实上王观也猜对了,所谓的蹊跷其实就是面子问题。

    实际上海关查获了许多古董瓷器之后,立即聘请了一帮专家过来鉴定。这些专家之中就有古先生,尤其是这个永乐青花大盘,更是他亲自鉴定,最终肯定是真品的东西。另外也是他告诉方明升,海关要拍卖这样的珍宝。

    可是现在王观却说是赝品,试想在这样的情况下,叫古先生怎么能够淡定得下来,所以不假思索就反驳起来。

    然而,话一出口,古先生也有几分后悔,但是让他承认自己的错误,他也落不下这张脸,只得死撑下去,继续说道:“你觉得是赝品,有什么证据吗?”

    王观微微皱眉道:“古先生,暗记本身就是最大的证据……”

    “这话不对。”古先生立即摇头,驳斥起来:“鉴定东西是一件非常严谨的事情,你可以从造型、胎质、青花料、纹饰描绘等等情况来判断真伪,不能只凭借一个莫名其妙的记号,就觉得东西是赝品。”

    也要承认,明知道古先生在强词夺理,但是这话未尝没有道理。不过他以为排除了暗记,就找不出假的地方来了?那太小看王观了。

    “既然古先生有心指教。那我就说说自己的看法。”

    此时,王观胸有成竹道:“众所周知,永乐朝跨越了二十二年,而且随着瓷器业的昌盛繁荣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永乐一朝前后期瓷器质量发生很大变化。”

    “永乐早期制品基本接近洪武朝后期,而后期制品则与宣德早期相接,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永乐瓷器的详细断代具有一定的困难性。毕竟在瓷器底足写款,那是从永乐开始的,但是永乐时期的瓷器底足。未必都写有款。”

    这个时候,王观微笑道:“当然,这个大盘是例外,它是有款识的,底足是永乐年制四个篆书款,就是这个小小的款识,却开启了明清两代官窑器物书写朝代年款的先河。”

    “你是想说,这个年款不对?”古先生皱眉道:“虽说永乐瓷器款识较少,缺少了十分直观的对比。但是我们可以肯定,这不是仿款。

    所谓的仿款,那是指仿古瓷中出现的款。仿制永乐瓷器的事情,在正德年间就开始了。不仅是仿制瓷器,甚至直接书写永乐年款。从正德开始,一直到嘉靖、万历、康熙、雍正,甚至清末民初都有这样的仿款出现。

    然而。历代的仿款有青花写款、阴文刻款、阳文刻款三大类,字体和写法也各不相同。但是由于是臆造的仿款,所以与真款比较有显著的差别。

    不过。古先生却是觉得,只要能够确定不是仿款,那就是真款了。

    这样的结论,王观不置可否,只是笑道:“我没说这是仿款,而是伪款。你没有觉得这样大的一个巨盘,款识却只有方寸大小,就显得非常不协调吗?”

    “当然,这只是其一。”

    在古先生反驳之前,王观继续说道:“接下来,就是谈谈胎质问题了。”

    “永乐年间,属于烧造青花瓷的发展时期。尽管可以烧制永乐甜白这样的精品,但是由于工艺还不成熟,所以精品往往十分稀少。在大部分的情况下,永乐时期的瓷器,胎质很白,却并不是纯白,而是接近象牙白色。”

    王观笑道:“所谓的象牙白,其实也略有几分黄色。尤其是这样的大盘,由于施釉技术不完善的原因,当时只能刷釉,所以容易造成釉面厚薄不均匀的情况,并且随着釉厚薄程度而产生一定的呈色变化区间。”

    “这是洪武、永乐、宣德时期瓷器最大特点,一直到成化年间,改用吹釉法施釉以后,才没有了这样的状况。”

    说话之间,王观示意道:“但是你们注意看,这个大盘通体洁白无暇,就算有橘皮釉痕迹的存在,但是却没有任何色区渐变,这也足够说明问题了。”

    常说领先半步是天才,领先一步就是疯子。

    瓷器也是一样,肯定有时代工艺的限制,如果超脱了这个工艺的范畴,直接来了一个大跃进,那绝对有蹊跷。要是小盘子,或者还可以用偶然现象解释,但是直径六十厘米的大盘,对于工艺的要求更高,不可能完全没有丝毫瑕疵。

    “古先生,你怎么看?”王观觉得自己已经讲述得十分清楚了,这也多亏了当日钱老的指点,他才轻易发现这个明显的问题。

    当然,要是古先生依然嘴硬,那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鉴定东西本来就是要讲理,可是人家都不打算讲理了,直接无视你的论点,你说得再有理也没辄。

    毕竟王观这番话,估计只有内行人才听得懂,外行人绝对是一头雾水。比如说方明升、余科长他们现在就是这样,知道王观在挑毛病,但是这些毛病挑得对不对,他们自然弄不清楚,也有几分将信将疑,不约而同看向了古先生,看他有什么话可说。

    此时,古先生没有说话,也摸出了一块放大镜,然后根据王观的提示,仔细的在釉面上观察起来。好久之后,他的表情不变,心里却开始犹豫起来。

    尽管在这个时候,古先生看起来很沉着的样子,实际上心中也有几分挣扎之意。过了片刻之后。他才轻轻吐了口气,目光透出复杂的神色:“后生可畏……”

    一句话,却是承认了王观的判断,却是推翻了自己之前的鉴定结果。其中的反转,绝对不是那么轻松自如。不过也可以证明古先生的节操还在,并没有睁着眼睛说瞎话,而是默认了青花大盘是赝品的事实。

    对此,王观还是比较高兴的,同时也理解古先生的心情。

    感觉古先生的人品不错,王观想了想之后。忽然摸出手机打开了相册,再微笑示意道:“古先生误会了,不是我厉害,主要是有前车之鉴啊。”

    “什么意思?”

    古先生一怔,自然而然看向了手机相片,马上就注意到相片中的青花大盘。乍看之下,他肯定有些不理解,毕竟两个大盘一模一样,他当然以为是王观刚才拍摄的相片。

    可是随着王观手指的滑动。相片也跟着呈现出局部高清细节,也就是盘面的微缝,以及盘底的锔纹情况。

    “咦?”

    这一瞬间,古先生惊愕道:“这是怎么回事?”

    “这是另外一个大盘。与眼前这个大盘相同,只不过是开裂的,又故意用锔子钉起来。”

    王观轻声解释,大略的把自己前来的目的交待清楚了:“听说这边居然有同样地大盘。我就意识到不对,然后按照钱老的吩咐,连忙过来看个究竟。仔细观察之后。发现果然不出所料,东西真是赝品……”

    “原来如此。”古先生一听,心里顿时感觉舒服多了。不是年轻人厉害,而是他早知道东西是赝品,所以用怀疑的目光看待问题,自然能够挑出毛病来。

    “等等,你刚才说钱老……”

    与此同时,古先生也反应过来,连忙问道:“瓷都的钱老吗?”

    “嗯?”

    王观一怔,有些好奇道:“古先生认识钱老?不过他去年就搬回京城住了。”

    “搬回京城了?”古先生惊讶道:“我倒是没听说这事。不过在前年的时候,倒是有缘与钱老一晤,承蒙他老人家的指点,让我对于瓷器的鉴赏能力精进了不少。不知道小兄弟你与钱老又是什么关系?”

    “他是钱老的门生。”

    就在这时,方明升哈哈笑道:“古先生,刚才我不是说过了吗,别看他年轻,但是眼力却不一般。我的唐代白玉持珠金顶玉佛的奥妙,就是他第一个发现并且破解的。”

    “什么。”

    刹那间,古先生的态度截然不同了,忍不住感叹道:“真是名师出高徒啊。”

    方明升收藏的白玉持珠金顶玉佛,古先生自然清楚,对于光影凝聚形成的卍符号更是赞叹不已。扪心自问,如果不是方明升主动揭示,他都不知道玉佛居然还隐藏了这个玄妙状况。但是万万没有想到,这个状况居然是王观发掘出来的。

    听到这话,古先生首先表示怀疑,接着又觉得方明升没必要在这事上撒谎,所以就信了,然后肯定是十分感叹。不过深入一想,觉得王观有钱老这样厉害的老师,那他眼力再高明也是可以理解的。

    心念百转之间,古先生也变得十分热情,关心地打听道:“小兄弟,钱老最近怎么样,身体还好吧?”

    “很精神,十分硬朗。”

    两人笑语晏晏,颇有几分化干戈为玉帛,一团和气的情况。然而旁边却有人不淡定了,小心翼翼的问道:“那个……古先生,这件东西真的是赝品?”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本来古先生就想淡化这事,免得自己丢脸,没有想到居然有人这样不识趣问了出来,心里肯定有几分不爽……(未完待续。。)
第798章 亏了九千万
    ps: ; ;今天的第二更,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大家有月票的就请多支持,拜托。

    回头一看,发现问话的是余科长之后,古先生也明白他的心思。

    如果这个青花大盘是假的,那么好几千万就打了水漂。尽管这钱并不属于余科长,但是也影响他的政绩,自然格外的关心。

    当然,明白归明白,古先生却也没有办法。与其等到东西拍卖被爆出来是赝品,不如现在就推翻自己之前的判断,将危险扼杀于萌芽之中。尽管这样做也有些丢脸,但是总比日后被人唾弃强吧。

    想到这里,古先生也有几分庆幸,还好王观过来了。不然的话,方明升真的听信他的建议把这个大盘买了下来,又发现东西是赝品,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适时,古先生坚定了信念,毫不犹豫道:“余科长,真是抱歉,由于我的一时疏忽大意,却是误将赝品当成真品了,对此我抱以诚挚的歉意……”

    古先生只能表示歉意,却不敢说赔偿损失之类的话。毕竟好几千万的东西,除非他打算倾家荡产,不然真的赔不起。

    与此同时,余科长真想回一句,如果道歉有用的话,那还要警察做什么?可是碍于上级在这里,他又不好报怨,只是脸色变得很难看就是了。

    最重要的是,指出东西赝品的人是王观,而王观又是他带过来的,要是盘根究底的话,那岂不是自己也有责任?

    不得不说,当官的人,想法就是比较复杂,反正余科长越想越头痛,干脆问道:“年处,你说这事该怎么办?”

    如果年处作出了指示。那就好办多了。不管最终结果是什么,余科长也可以推托是领导的决定,与自己无关。

    然而,余科长聪明,年处自然也不笨,听到这话就明白了他的小盘算,当下笑眯眯道:“这事好办,按程序来就行了。”

    这话相当于没说,程序?什么是程序?对于体制内的人来说,领导的话就是程序。领导不说话了,摆明了就是不想沾这事。所以余科长很无奈,更加不敢多问了。毕竟再问下去,就有拿领导来顶缸的意思了。

    自古以来,从来都是下属帮领导顶缸,敢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