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拣宝-第2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池子已经废弃了好久,本身就铺满了灰尘,这话自然含有歧义。当然,王观故意这样说,主要是想暗示俞飞白,在人家的地盘上,不要乱折腾。

    “我是想看看,这里有没有酒曲。”俞飞白随口道:“毕竟传说在用了好久的老酒窖之中,也就是储存酒水的窖底软泥中,就积累了大量的微生物,可以用来酿造好酒。”

    “你这是从哪里听来的谣言?”

    “什么谣言,不是有种老窖酒吗。”俞飞白横了一眼道:“你去查一查,但凡是名牌名酒,哪个不是通过老窖泥的微生物研究出特殊的酒曲出来,然后再利用这种酒曲酿酒,味道要比普通的酒更加醇香。”

    “好像也是。”王观想了想,确实听说过这样的事情。

    “什么好像,这是真事好不好。”

    说话之间,俞飞白摇头道:“不过可惜了,这酒池显然闲置了好久,池底都干硬化了,再多的微生物也存活不了。”

    “知道就好,所以就别白费这个劲了。”话是这样说,王观还是轻跃到池中,随意打量起来,顺便踩了踩池底,果然感觉十分的坚硬。再拨开灰尘一看,居然是一层石板。

    见此情形,王观立即笑道:“得了,底下是一层石板,肯定没有你说的老窖泥,你也可以彻底死心了。”

    “我本来就没抱什么希望……”俞飞白嘀咕一声,然后忽然感觉到脚下有些硌硬,好像是踩到了什么东西。当下移开脚掌一看,发现是一枚石头,就顺势一踢。

    咕噜一声,东西就滚到了王观的旁边,也让他下意识的低头打量。这个时候,拱门外有阳光斜照了进来,东西微闪了一下,居然有光泽折射。王观见状,心里多了几分好奇,也用脚尖拨弄了下,感觉好像是一枚圆润的鹅卵石。

    可能是源于某种本能,反正王观也不知道出于什么样的心理,就弯腰顺手把有些圆润的石头拣了起来,还没有细看就听见俞飞白的招呼:“打好酒了,我们回去吧。”

    “哦。”

    王观应声,也跟着走了出去,再顺手帮老人关上了拱门。

    把木条栓上之后,王观一边向村落走去,一边摊开手掌观看。现在是中午,阳光明媚,他自然看得十分清楚,圆润的石头确实很像是鹅卵石,但是颜色却有些特殊,居然有几分净白之色,隐约有莹光散发出来。

    “不像是石头,反而有点儿像是玉料……”

    正是有了这样的想法,王观也没有把小石头扔了,而是随手塞到了口袋之中,然后笑容可掬的向香气飘散的美味大餐走去。

    此时此刻,在几个村民巧手烹饪之下,山鸡野兔已经变成了一盘盘珍馐。严格来说这些菜肴的手艺肯定不能与大酒店的大厨师相提并论,但是贵在味足鲜香,这就足够了……(未完待续。。)
第771章 回青料
    ps: ; ;月下旬求月票,谢谢大家的支持了。

    大盘大碗大块肉,这就是山里人做菜的风格。

    肉是山里猎取的,菜是新鲜的山笋,还有在山地种的疏菜,热祸的油更是用自己种的油菜和花生压榨出来的,绝对纯天然绿色无公害。反正大盘大碗的菜摆在桌上,绝对让人垂涎欲滴,忍不住大快朵颐。

    “酒来了,辛苦您老了……”

    看见几人回来,一个人连忙从老人手中接过大葫芦,然后帮每人倒了一碗酒。只见酒液呈乳白色,有点儿浑浊,但是酒香却十分浓厚,让倒酒的人不断吞喉咙。

    菜做好了,酒也打来了。有酒有肉,那还等什么,自然是吃啊。

    叫上几个帮忙做菜的村民,再夹了几根鸡爪鸡翅兔腿骨让几个小孩子拿去啃,大家就围坐了起来,二话不说举碗就干。

    就像老人所说,这是自家酿造的酒,肯定比不上市场上的名牌名酒,但是口感比较温和,就算不会喝酒的人,大口大口的灌也不易醉。

    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豪气!

    这种感觉,很得慕容光等人的欢心。其实对于衣食不愁的人来说,再美味可口的食材也吃了不少,所以除非是生平只爱吃的饕餮客,不然也不会很执著于美味佳肴。

    对于这些人来说,是不是美味佳肴并不是很重要,只要不是非常难吃,沾嘴就想吐出来的食物,他们都可以吞到肚里,不会硬性规定一定要很好吃。相反他们觉得,味道是次要的,最重要的还是气氛。

    就好比现在,气氛很好,菜肴的味道也不差。大家自然吃得很开心。大半个小时过去,不仅是几大葫芦的米酒见底,连桌上的大盘大碗也干干净净了。不过可能是吃得太饱,好像有些撑着了,不少人都站不起来,只有抱着肚子哼哼,慢慢地消化。

    王观比较注意节制,倒是没有这样的情况,看见老人招呼村民在收拾盘碗,也顺势起身帮忙。但是才拿起一个大盘。那种质感就让他心中一动,忍不住低头打量起来。

    打量了片刻,王观目光一凝,然后悄悄地碰了碰俞飞白。

    “怎么了?”俞飞白回头看了过来。

    “去,帮老人家洗盘子。”王观笑眯眯道,直接把大盘子递了过去。

    “你为什么不去……”俞飞白肯定反驳起来,不过目光也随之落在大盘上,然后马上改变了主意:“行,我去。”

    说话之间。俞飞白拿着大盘子去洗了。用水冲洗表面的油腻之后,再用抹布擦拭干净,然后仔细地研究起来。

    这是一个青花大盘,敞口、弧壁、圈足。盘形硕大,内外壁描绘有青花纹饰。盘内中心用双圈围起来,绘有六只仙鹤纹饰,盘外壁则是缠枝莲纹。不过可能是由于使用久了。这些青花的纹饰有些磨损,釉层面白灰色,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光彩。

    反复打量片刻。俞飞白轻轻把王观招来,然后小声道:“没款。”

    “那说明是民窑的东西呗。”王观轻声道:“其实也不是说没款,底足有些磨损了,露出胎骨来,我怀疑是洗刷的过程中,无意中把款识刮去了。”

    “嗯,有道理。”

    俞飞白看了看,轻轻点头表示赞同,然后琢磨起来:“大盘硕大、厚重,造型还算工整,应该是不错的东西。可是一时半会的,也不好断代。在你看来,是什么时候的东西?”

    王观沉吟道:“不好说,但是可以肯定是明代的东西。”

    “为什么?”俞飞白询问起来:“这种青花大盘的造型很普遍,在明清两代十分盛行,你怎么能够确定就是明代的东西?”

    “看青花的颜色啊。”王观理所当然道:“清代多用国产的浙料、明珠料,色调青翠明亮,与这大盘的青花发色不匹配,很容易判断出来。”

    “对啊。”

    王观一说,俞飞白就想起来了:“明代初期永宣年间,用的是进口苏麻离青,到了成化年间用的是平等青,正德之后就是回青料了。”

    “回青料!”

    说话之间,俞飞白把大盘托起来,迎着阳光照看,顿时若有所思道:“颜色清幽,蓝中隐约闪紫,看起来挺像呀。”

    “像不像等下再说。”这个时候,王观微笑提醒起来:“我觉得你现在应该先把大盘子放下来,没注意大家都在看你吗?”

    “他们爱看就看……”俞飞白也不在意,只是向老人走去,然后笑眯眯道:“老人家,你这只大盘子卖不卖?”

    “什么?”

    一瞬间,不仅是老人,就连旁边的慕容光等人也一阵迷惑,不明白俞飞白怎么平白无故的看中这个大盘子了?如果是买猎鹰那叫正常,但是买盘子,那就让人很不理解了。

    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俞飞白坦然自若道:“老人家,如果我没有猜错,你这个大盘子应该也是祖辈传下来的吧。”

    “咦!”

    听到这话,有些人明白过来,这个大盘子可能是古董……

    想到这里,也有几个人走了过来好奇的观看大盘,可是他们又不是行家,也看不出什么端倪来,只是觉得大盘残损,品相不太好。

    “飞白。”

    与此同时,慕容光小声道:“你觉得这是古代的青花瓷?”

    “对。”

    俞飞白肯定道:“你看这胎,修刀不规整,有明显的跳刀痕,这绝对是手工制品,只有古代的作坊才会有这样的工艺。如果是现代的工厂,那肯定十分精细……算了,说了你也不明白,反正只要知道,这是建国以前的东西就行。”

    再无知的人,恐怕也清楚建国以前的大盘子,肯定属于古董的范畴。就在这时,一个人笑道:“可惜欧阳没来,不然他肯定能看懂。”

    “欧阳?”俞飞白一怔,不知道这个欧阳是什么人,不过听那人话里的意思,欧阳应该也是个行家,至少懂得鉴定瓷器。

    “欧阳是我们的朋友。”慕容光解释道:“他很喜欢古墓瓷器,所以在家里专门建造了一个收藏馆,里面摆放了几千件瓷器。”

    “哦,那有机会要去拜访一下才行。”

    说话之间,俞飞白回头道:“老人家,您还没说呢,这东西是不是祖辈传下来的?您愿不愿意转让给我?”

    “你要这盘子?”

    此时,老人才回过神来,不过还是有几分迷糊:“这是古董?”

    “没错。”

    俞飞白笑道:“这是你家里的东西,难道你不知道来历吗?”

    “我真不知道。”老人比较诚实,有些惊喜,又有些迟疑道:“东西不是祖传的,而是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上头组织大家修路,在忙完之后就给大家发米肉,还有脸盆、盘子、盅之类东西。我得到了这个大盘子,对了还有一个胶桶,不过已经坏了……”

    众人一听,就觉得这事有些靠谱。

    毕竟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发放物资是最常见的手段。而且也要说句实在话,我们国家真是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家里有什么东西,不管是自愿,还是被自愿,反正都拿去支援国家建立了。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所谓的祖传之物,就变得很不靠谱起来。

    相反像老人这样,由国家分发下来的东西,往往有可能是古董。

    要知道在那个时期,大家对于古董的概念十分淡薄。才不管是什么时代的东西,只要结实没坏可以使用,而且还是上头给的,那就用呗。

    就是这样,老人使用大盘子几十年,从来不考虑它的来历。直到现在,听俞飞白说这玩意是古董,这才有些惊喜和庆幸,庆幸几十年来,没把东西磕碰碎了。

    “既然是古董,那是不是很值钱?”老人问道,也有几分高兴。

    毕竟相对来说,这个就是意外之财。盘子在他看来,就是日常用具,就算经常使用,也没有日久生情的说法,卖了他也不心疼。

    不像猎鹰,那是生物,能够与人互动,老人的年纪大了,与猎鹰相处日久,也习惯了它的存在,自然比较难割舍这段感情。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很正常的情况。

    与此同时,对于老人的提问,俞飞白不至于撒谎蒙骗,但是肯定也不会全盘交底,只是含糊其辞的笑道:“值不值钱,这要看盘子的质量。”

    “这倒也是。”

    旁边有人点头道:“其实什么东西都差不多,东西很新,保存得很好,肯定比较值钱。如果东西旧了,残损了,肯定影响它的价值。”

    这是最通俗易懂的道理,也适用于古玩之中,所以老人也理解点头。

    也就是有这话为基础,那就比较方便交涉了,与老人商量了片刻,俞飞白就以一个合适的价格把大盘子买了下来。

    买下大盘之后,慕容光等人也觉得消化得差不多了,又立即兴致勃勃的去狩猎,一直到晚上才返回营地。由于猎鹰的帮助,一行人收获也不小,慕容光更是如愿以偿拿下了猎王的荣誉称号,得到大家的一致赞扬。

    之后大家热热闹闹的举行了一场篝火晚会,玩得十分开心,直到深夜才各自散去……(未完待续。。)
第772章 万历青花
    ps: ; ;二更了,继续求月票,大家多多支持吧。

    第二天早上,在俞飞白的提议下,大家又去到医院探望了俞方楷夫妇。

    这个时候小婴儿也逐渐长开了,白皙粉润的脸蛋,加上一双漆黑清澈纯净的眼睛,显得非常的可爱,让人忍不住想去捏一把。

    不过十分可惜,在俞母的严密防守下,无论是俞飞白,还是慕容光,都没有得逞,只得眼睁睁的看着可爱的小婴儿,望洋而兴叹!

    不管怎么说,看到新生婴儿健康成长,大家也十分高兴,所以逗留到了中午,这才离开。回到庄园,吃了午餐之后,时间才算是比较充裕,俞飞白立即拿出青花大盘研究起来。

    “回青料。”

    俞飞白沉吟道:“那是正德以后,万历之前,这一段时间最流行的青花料了。也就是说,这个大盘可能是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个时期之中的某个时期的东西。王观,你觉得是哪个时期的可能性最大?”

    “应该是万历早期的东西吧。”王观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俞飞白自然询问起来:“理由呢,有什么依据?”

    “从盘胎的情况来看,这是典型的民窑作品。”王观分析道:“胎体十分厚重,圈足的足径比较大,而且还是粗砂底,有火石红的存在。这些特征,都是万历民窑的显著特点。”

    “是民窑的没错,说是万历时期的东西我也赞同。”

    适时,俞飞白好奇道:“不过,你怎么确定是早期的东西,而不是中期或晚期的?”

    要知道万历皇帝在位四十八年,是明代皇帝之中在位最长的人,自然造成每个时间段的瓷器风格特点也各不相同,所以俞飞白才有这样的疑问。

    “你就记得万历用回青料。却没有留意在万历二十四年的时候,回青料已经枯竭,窑厂开始使用国产的浙料。”

    王观笑道:“你仔细留意万历二十四年前后的青花颜色,就可以发现十分明显的差异。这个大盘的青花尽管也有几分偏淡,不过那是由于经常使用而形成的磨损。”

    “如果仔细观察,也能够感受到釉面的细腻肥厚,泽度强烈,玻璃质感极好,尤其是青花的发色浓重艳丽,蓝中泛紫。所以我才可以肯定,这是万历早期的东西。”

    王观声音刚落,却突然听见有人拍手叫道:“说得真好,没有想到在这里能够遇上行家。”

    “什么人?”

    一瞬间,王观和俞飞白转头看去,只见在慕容光的陪伴下,一个三十多岁,戴着一副无框眼镜的人走了过来。

    要说现在的眼镜造型也是日新月异,有框架的、半框架的、无框架的。林林总总,根本叙说不尽。现在这个人就是戴着无框架的眼镜,两片方形镜片搁在鼻梁之间,显得很新潮。再加上一脸笑眯眯的表情。也比较容易让人心生好感。

    “他是欧阳。”与此同时,慕容光引见起来,示意道:“这是俞飞白,我妹妹的小叔子。还有他的朋友王观……”

    “王观!”

    就在这时,欧阳眼睛一亮,一边伸手。一边笑道:“我知道你,京城拾遗阁的大东主。店铺开张的时候我在场,金山胜迹图、铜雀台瓦砚非常好,真想买下来,可惜却是压堂之物。没有办法,只好买了一件清代瓷器聊以自慰。”

    听到这话,王观就可以肯定,这人真的知道自己,而且真去过拾遗阁。当下也热情的回应起来,不过也有些迟疑道:“欧……”

    欧先生,还是欧阳先生?

    察觉王观的纠结,欧阳立即笑道:“欧阳,复姓欧阳。单名一个杨字,欧阳杨,边塞白杨的杨。由于两字同音了,所以朋友叫我欧阳。”

    “欧阳先生。”王观这才笑容可掬的回应:“多谢关照,以后再去的话,给你打折。”

    “哈哈,那就谢谢王东主了。”欧阳大笑起来,又与俞飞白握手,问候两句,注意力很快就转移到桌上的青花大盘之中。

    “容光,这个就是你说的大盘吧。”

    此时,欧阳有几分见猎心喜,回头看向王观和俞飞白:“能让我上手看看吗?”

    “请便。”

    俞飞白点了点头,也看向了慕容光,眼神有几分疑问。

    “人不是我叫过来的。”

    慕容光悄声解释:“可能是昨天的几个人,知道欧阳比较喜欢瓷器,就把这事当成趣事告诉了他,没有想到他居然直接找上门来了。”

    俞飞白恍然大悟,不过也有些理解欧阳的举动。毕竟对于真心喜爱的东西,不请自来是最基本的情况,有些还干脆赖着不走了呢。

    “果然是古董。”

    这个时候,得到俞飞白的允许,欧阳小心翼翼的捧起大盘观赏起来。那种厚重的手感,以及强烈的青花质感,让他可以肯定这绝对不是现代工艺产品。

    打量片刻之后,欧阳笑问道:“刚才王东主好像说,这是万历早期的东西?”

    “没错。”

    王观点头道:“要是欧阳先生觉得我的判断不对,还请多多指教。”

    “我怎么敢。”

    适时,欧阳连忙摇头,据实笑道:“你是真正的行家,我才玩了两三年瓷器而已,还是属于初学者,怎么敢在你面前班门弄斧。

    敢情在欧阳的心目中,已经把王观当成是家学渊博,从小耳濡目染接触古玩的行家了。对此俞飞白心中暗笑,觉得如果让欧阳知道王观入行的时间,肯定要傻眼。

    当然,俞飞白也不会去戳穿,毕竟这样不仅打击欧阳的信心而已,在某种程度上也很影响自己的积极性。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何必呢。

    “欧阳先生客气了。”

    与此同时,王观也笑道:“大家多多交流,这样才有进步嘛。”

    “这话很对。最重要的是交流。”

    欧阳深以为然,随后叹气道:“不过在西北地区,收藏瓷器的人相对来说比较少,想找个人交流也不容易。不是说没有,而是我的朋友圈子之中,就我一个人在玩。带他们去参观,就知道点头,根本听不懂我在说些什么。”

    “喂,你这是在埋怨我们吗?”

    此时,慕容光不乐意了。斜睨道:“那我也实话告诉你吧,如果不是你硬拉着,我们也不愿意去参观呢。”

    “我这不是报怨,而是在陈述事实。大家兄弟一场,别那么小气嘛。”欧阳立即笑眯眯道:“大不了回头我请客,感谢你们多年来的支持。”

    “这还差不多。”慕容光这才满意道:“好了,你们慢慢聊,我去泡茶。”

    慕容光离开之后,欧阳也放下了青花大盘。然后求教道:“王东主,类似这样的大盘我见过很多,家里也收藏了不少。但是我感觉有些青花的发色都差不多,看不出有什么区别来。不知道除了通过青花料判断时代以外。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这个简单。”

    说话的不是王观,而是俞飞白,只见他指着青花纹饰,随口说道:“除了青花料的色泽变化。就是要注意青花纹饰的描绘效果了。”

    “怎么说?”欧阳连忙追问起来。

    “首先你要知道,万历青花构图繁密,稍显凌乱。很多器物里外满工。绘满了装饰图案,甚至在一件器物上绘了不同内容的二十几种吉祥图案。”

    俞飞白解释道:“比如说这个青花大盘吧,尽管是以仙鹤纹为主,但是其中也有许多缠枝莲纹、疏果纹、祥云纹为铺,内容都很丰富,更是那个时期的典型特点。”

    “另外就是描绘纹饰的手法了。”

    与此同时,王观补充道:“万历早期的青花线条有阴阳深浅之分,也有一点预留空白……”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许久之后,欧阳感叹起来:“以前我也和人交流过,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把话说得像两位这样透彻,让人一听就懂了。”

    “欧阳先生是自学成才的吧?”王观十分肯定。

    “差不多。”欧阳不好意思笑道:“不过有时候,也去聆听一些专家的讲课。”

    果然不出所料……

    王观了然点头,自学成才有个比较明显的缺点,那就是理论十分丰富,但是一联系实际就容易出问题。他一开始的时候也是这样,后来在钱老等人的提点下,才算是逐渐地把理论和实际完全联系起来。

    至于专家讲课,也不是说没用,只能说作用不会很大。专家讲述的肯定是比较大众化的东西,不可能很深入,毕竟讲得深奥了,大部分的人肯定听不懂。就算你专门去请教,但是非亲非故的,人家肯定有几分保留,不可能把压箱底的诀窍传授给你。

    所以说尽管欧阳入行两三年了,水平却始终处于初级阶段。已经入门了,但是却在门口徘徊,没有达到登堂入室的地步。不过看在慕容光的面子上,对于欧阳的一些疑问,两人也不介意认真解答,就当是一个温故而知新的过程吧。

    时间也在不知不觉之中流逝,很快就是黄昏时刻。瞄了眼天边的夕阳,欧阳立即起身说道:“请二位给个机会,去我家作客怎么样?”

    “怎么,和我抢客人呀?”慕容光笑道:“在我这里不行啊,偏要去你家?”

    欧阳连忙解释起来:“你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主要是请二位到我家里去看看我这些年来的收藏成果……”

    “嗯。”

    王观和俞飞白对看了眼,顿时大感兴趣。(未完待续。。)
第773章 永乐青花荔枝绶鸟图大盘
    ps: ; ;三更了,求月票了,请多支持。

    之前听慕容光他们提起过,欧阳家里有一个收藏馆,里头陈列了几千件瓷器。现在他又开口邀请自己去参观,王观和俞飞白也颇有兴趣,自然不会拒绝。

    看到两人答应下来,欧阳也十分高兴,立即引请起来。

    不久之后,几人来到了欧阳的家中。这里距离慕容光的牧场较远,就是城市这头到另外一头的距离,不过路途倒是十分通达,大半个小时就到了。

    与慕容光的大庄园相比,欧阳的别墅也不逊色,座落在一片郁郁葱葱的山脚下,环境十分清幽雅致。无论放在哪里,都能够称得上是豪宅。

    此时,通过了豪宅铁门,车子缓慢停在别墅大门之前。欧阳连忙下车把大门打开,然后笑容可掬的招呼道:“大家进来吧。”

    一进别墅大门,里面就是一个宽敞的大厅。巨大的水晶吊灯,光洁锃亮的地板,另外在中央居然还有一个微型假山流水的池子,美不胜收。

    这样的布置,还是比较少见的。一般来说,假山流水的场景,应该是安排在前院或后园。然而却偏偏出现在大厅之中,自然让人感到意外。

    当然,在意外之余,也觉得比较养眼。毕竟在假山流水的旁边,也摆放了许多盆景,与假山流水相映成趣。相对一成不变的现代家具来说,人坐在客厅之中,就能够欣赏到这些“自然”的景观,肯定感觉很舒服。

    “大骚包。”

    在王观和俞飞白惊叹之中,慕容光不无嫉妒道:“这个景观的造价起码要超过一百万,简直就是穷奢极欲……”

    “哪有这么贵。”欧阳反驳起来:“就是挖个池子,堆几块石头,加上一套抽水过滤设备。几万块就行了。”

    “你那几块石头就过百万了。”慕容光撇嘴道。

    王观和俞飞白一听,自然感到十分惊讶,忍不住走近几步观看起来,想知道什么石头这样贵,居然价值百万以上。

    细看之下,俞飞白目光一闪,有些恍然道:“这是酒泉玉?”

    “俞兄弟好眼力。”

    适时,欧阳立竖起大拇指笑道:“没错,这些石头就是酒泉玉的石料。石纹极具观赏性,再有潺潺清水流淌而过。色彩相互交融,构成精美绝伦的图案,很有意境。”

    王观仔细打量起来,发现欧阳说得没错。

    假山是由几块大小不一的石头堆叠形成的,山顶有一个人工小泉眼,不断的冒涌出清澈的水流,然后在各种浅绿墨绿的石头上浸落下来。石头表面温润,又充满了变化莫测的纹理,经过清水浸泡之后。在阳光下泛出十分绚烂瑰丽的色彩,的确非常美妙。

    当然,王观也觉得慕容光说得很对,用玉石料堆成假山。确实是很奢侈的行为。不过只要他不偷不抢,就算用黄金白银铺地,这也是他的自由,王观也不会多管闲事。

    “好了。你不要总是惦记我这几块石头。”

    就在这时,欧阳摇头笑道:“回头挖到这样好的石料,就第一时间给你送去。”

    “你这话都说几个月了。却一直没有动静。”慕容光一脸不信的表情。

    “这主要是资源匮乏,山料和山水料倒是挖出不少,但是籽料比较稀少了。”欧阳无奈叹道:“估计过不了几年,酒泉玉就该枯竭了。”

    “你这个几字,少了一个十字吧。”

    慕容光笑道:“你家有十几条矿脉,至少可以再挖几十年吧。”

    “差不多……”

    欧阳笑了笑,又继续招呼道:“大家过来坐,喝点什么?”

    在假山流水的左边,就是三排沙发,围着茶几摆放。另外在角落,却是搁着一个大冰柜,里面各种饮料琳琅满目,茶酒咖啡一律不缺,只不过是罐装或瓶装而已。

    见此情形,王观和俞飞白依稀之间有几分熟悉。仔细一想,这分明就是陆崇明的习惯,只追求方便简捷,从不考虑营养均衡。

    对此,慕容光也忍不住摇头。不过或许是已经说得太多了,他也不想再多费唇舌,只是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