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拣宝-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
高德全满意点头道:“飞白,这方面你就要向王观看齐了。既然决定学了,那就要深入进去,努力的钻研。知道那些古玩商最喜欢哪种人吗?”
高德全自问自答道:“就是你这种半桶水,懂一点,又不完全明白,才最好忽悠。”
“知道了,我一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俞飞白叫道,倒也不怕打击,颇有几分屡败屡战的jīng神风采,而往往能够获得成功的,恰恰是这类人。
说话之间,三人回到了游客接待中心。
下了车,俞飞白问道:“德叔,时间还早,接下来去哪里?”
“反正还有两天清闲,难得来到龙虎山,肯定是四处走走,看看风景。”
高德全笑道:“不过,我年纪大了,身子骨不行。爬山探险的事情不合适我了,就在附近随便看看。至于你们两个,爱干嘛就干嘛去吧。”
“德叔哪里是年纪大,分明是玩腻了,没有兴致而已。”俞飞白笑道,不过好像就在等这句话,聊了几句之后,一转眼就不见了人影。
“这小子,跑得这么快,真的以为我不知道他是把妹纸去了。”高德全低声骂道。
一旁,王观听得目瞪口呆,没有想到,高德全这样年纪的人,居然也知道把妹纸的词。
见此情形,高德全也意识到,这有损自己英明神武的形象,整理了下衣领,干咳了声,问道:“王观,你打算去哪?”
“也是随便走走,买些礼物寄回家。”王观说道。
“很好嘛,比俞飞白那小子强多了。”高德全笑道:“你可以去上清古镇,在那的嗣汉天师府里,可以买到一些比较有特sè的东西。”
“谢谢德叔指点,那我就去了。”王观说道,在站点上了观光车,朝上清古镇而去。
不久之后,王观来到了小镇之中。可能是游客较多的原因,这个古镇并没有宣传照片那样安静祥和,反而有些热闹。
古镇上的名胜古迹很多,不过最为有名的,还是上清宫,嗣汉天师府。
随着人流,王观走到了一条长二里,布满了古建筑的长街上,脚上踩着光滑溜圆,扁长不一,密密地排列有序的鹅卵石,眼中望着栉比鳞次的古老建筑,多少有几分莫名感触。
不过,行人游客太多,熙熙攘攘,热闹喧嚣,加上街头摆卖的商品,让人已经感受不到古镇的岁月风韵了。
走了一会,王观就来到了大名鼎鼎的天师府第。
在古代,上到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知道北孔南张两大世家。北孔,指的是曲阜孔夫子孔家,而南张,自然是说张天师张家了。
能和孔圣人家族相提并论,可见张天师的影响力,该有多大了。从某种程度来说,孔家走的是上层路线,衍圣公的招牌,只要是读书人,包括皇帝,也要给面子。
而张家,走的是基层路线,在民间的影响力,恐怕连皇帝也要忌惮三分。
毕竟,张天师对于百姓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信仰。
当然,再显赫的家族,在历史长河的摧残下,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如今的天师府第,已经没有了往年的风光得意。
与许许多多的建筑一样,天师府第已经沦落成为古迹景区,供人游玩、瞻仰。
带着几分感触,王观走进了天师府。
话说当年,整个天师府第,规模宏大,雄伟壮观,建筑华丽,工艺jīng致,是一处王府式样的建筑,也是中国现存封建社会大府第之一。院内豫樟成林,古木参天,浓荫散绿,环境清幽,昔有仙都,南国第一家之称。
据说当年张天师选址于此颇费心机,其门临泸溪河,背依西华山,左右青山环抱。正是我国古代前有照、后有靠、青龙白虎两边抱的风水宝地。
选好地方之后,再按照八卦形状设计,分头门、仪门、私第和后院,素有南国无双地,西江第一家的美誉。
可惜,几经战乱之后,天师府第毁于战火之中。建国之后,又得不到重视,几乎荒废了。幸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chūn风,天师府才得到逐步的修复。
。。。。。。。。。。。。。。。。。。。。。。。。。。
三江推荐期间,急需收藏、推荐票、三江票,请大家多多支持。
第48章 一条明代的玉带
'''CP|W:210|H:140|A:C'''进了天师府门,里面建筑红墙绿瓦,脊兽腾飞,王观看得津津有味。不断的深入其中,很快就过了二门,来到一个大院之中。
院内有合抱樟树十余株,枝叶繁茂,十分葱翠。院内二门两厢设有品茶亭和小卖部,摆放着龙虎山的各式特产,供游客休息、品尝。
不过,最吸引王观注意的,还是院内的一口大钟。听附近的工作人员介绍,这口大钟重达九千斤,是元代至正十一年铸造,距今已经有七八百年的历史了。
望着古拙的铜钟,王观心中一动,待游客较少的时候,他慢步绕行,好像是在打量铜钟的纹理构造,实际上已经使用了特殊能力。
一瞬间,一抹金黄灿烂的宝光,立即映入在王观的眼中。
“好浓厚的气息。”
王观仔细打量,发现宝光浮动的铜钟上,布满了金黄sè的宝气。
见猎心喜,王观不再迟疑,意念一动,眼中气机扑了出来,把铜钟内的宝气源源不断的吸到眉心,储藏在松果体内部。
一缕缕宝气融入,王观又敏锐发现,盘踞在眉心松果体的半透明赤黄金钱,又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金钱的光芒,又有几分强烈,而且方圆的钱身上,出现了丝丝纹理,使得金钱变得更加jīng致生动起来。
“嗡!”
很快,铜钟上的宝气被王观吸取干净了。就在这一时刻,铜钟突然凭空鸣响起来。好像有人撞击一样,声音洪亮悠扬绵长。
与此同时,王观也感觉到共鸣,心神恍惚,思维一下子扩散起来,就宛如湖面上的波纹,一圈一圈的在整个大院中浮动。
无形无质的思维,扩散了十几米,碰上了一层厚厚的屏障,又反馈了回来。
这样的变故,也让王观彻底的清醒过来,凝神向四周望去,立即发现特殊能力的强度,似乎又有了一点儿提升。
眼中看到的范围延长了,立体画面也变得更加清晰透明,甚至于在一瞬间,王观感觉自己的目光,犹如实质一样,能够穿透铜钟厚厚的内壁,看到了对面。
“怎么回事?”
就在王观暗暗研究能力之时,附近的游客,也听到了铜钟的鸣响,有些人更是被吓到了,纷纷走过来围观。
在一些有信仰的游客眼中,铜钟自鸣,可以归类于神异现象。
毕竟,在铜钟自鸣之时,附近的几个行人,包括最近距离的王观,都是手无寸铁,连木棍也没有,赤手空拳的,当然不可能敲响铜钟。
所以,钟声一响,这些人立即涌来,颇为虔诚的礼拜。
然而,游客中也有见多识广的人,也不等旁边的工作人员出面,就笑着解释起来,这是所谓的共振现象,肯定是在外面某个地方,有人打铁或者敲钟,声音传播进来,形成了某个介点,恰好与院内大铜钟共振……
不管是科学形成,还是神异现象,反正好热闹的游人,一窝蜂似的涌了过来,反而把王观挤出了最外层。
看到熙熙攘攘的情况,天师府的工作人员,连忙上前维持秩序。有些管理人员,心里却在窃喜,暗暗琢磨着,以后要不要时不时来个自鸣,增加噱头……
此时,作为罪魁祸首的王观,却乐得轻松自在,快步走开,远离这个是非之地。
“叮叮铃铃……”
就在这时,王观听到手机响了,连忙拿出来一看,来电显示人是俞飞白。
“喂……”
王观有些惊讶,立即接听起来。
“王观吗,是我啊,你现在在哪里?”俞飞白问道,声音似有几分着急。
王观有些不解,据实道:“我在嗣汉天师府参观呢。”
“天师府,这么巧?”
俞飞白一怔,随后欣喜道:“那太好了,我现在也在上清镇,你快来……”
飞快报了个地址之后,俞飞白结束了通话。
“咦!”
王观放下手机,感觉有些惊奇,没有想到,俞飞白也在上清镇。带着几分迷惑,他转身出了天师府,一路问人,走了片刻,就来到俞飞白所说的地方。
这里是个古玩店,在店的外头,整齐有序的摆放着一块块石头。这些石头有大有小,表面是蜡黄的颜sè,看起来纹理细密,应该是属于观赏石一类。
走来的时候,王观眼睛一瞄,看见标签上写的是黄蜡石。可是他顺手在那些石头上一摸,石头表面光滑,可是却有磨手。
根本不用特殊能力,王观就知道,这些石头的质地肯定不怎么样,说不定只是普通的鹅卵石而已,再用化学染料上sè,就变成了所谓的黄蜡石。
不过,听到旁边有游客在店主讨价还价,几十上百块不等,王观就明白过来,这些石头属于旅行纪念品之类,尽管不值钱,却不算是蒙骗大众。
毕竟,来旅游的人,心里应该有数,东西这么廉价,肯定不会多好。
当然,真有人花几万块,买这样的石头,只有两个可能。要么是你眼力够好,能在一堆破石头中发现宝玉。要么是你糊涂了,被人忽悠上了大当。
但是古玩行当中,不管哪个原因,交易就是交易,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也怨不了别人,更不可能事后反悔,秋后算账。
“王观,你来了。”
就在王观忖度之时,俞飞白在古玩店里走了出来。
王观回神,微笑道:“你不是去把妹纸了么,怎么会在这里?”
“什么把妹纸,我是去打听消息好不好。”俞飞白傲然道:“如果不是我牺牲sè相,怎么可能知道,在这间小店之中,竟然会有这么好的东西。”
“打听消息?”王观惊讶道:“怎么回事?”
“哼,我就知道,你和德叔一样,都认为我去泡妞,不务正业。却不知道,那美女可是当地人,消息灵通,哪里有什么好东西,她可是一清二楚。”俞飞白得意笑道:“这家店就是她介绍我来的,别看这店简陋,可是一样藏有宝物。”
“是什么宝物?”王观好奇问道。
“是一条明代的玉带。”
俞飞白也没有卖关子,悄声道:“东西看起来不错,革带已经碎了,不过玉带板却保存完好。不过,我有些捏拿不准,所以找你来看看。”
“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情况,我可是初学者啊,你居然让我掌眼?”王观神情古怪道:“干嘛不去找德叔?”
。。。。。。。。。。。。。。。。。。。。。。
求收藏,推荐票,三江票,请大家多多支持。
第49章 来帮忙掌眼
“买了之后,去找他鉴定还行。买之前,肯定是要自己判断,检验自己的眼力。不然,事事依赖德叔,怎么可能有长进。”俞飞白郑重其事道。
王观点头,觉得有理,但是也奇怪道:“不是说要靠自己吗,那你怎么找我?”
“大家都是初学者嘛,应该相互交流学习。虽然不想承认,不过,你的眼力,确实是比我好一点。”俞飞白不好意思一笑,然后催促道:“不要磨蹭了,店主也该等急了,快跟我进去看看吧。”说话之间,就匆忙拉着王观进去。
王观也不好挣脱,只能跄步跟上,进了店中,穿过了大堂,来到后面的房屋。
“这就是你朋友?”
这时,店主也迎了出来,上下打量王观,眼中有些狐疑。
店主年纪不大,也就是三十来岁的青年,身上衣服比较朴素,好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军大装,应该有些年头了,洗得边角都发白了。
不过,从他脚下穿着的光亮皮鞋,以及腰间挂着的新cháo手机,就可以知道,店主可没有与社会脱节,身上那套老旧的衣服,有可能只是工作服而已。
王观暗暗的揣测,却听俞飞白说道:“老板,你开价太高了,我一个人吃不下来,所以叫上朋友来分担。赚了当然最好,亏了,也能减少风险。”
口中说着,俞飞白朝王观眨了眨眼,让他不要露馅。
王观心领神会,也笑着说道:“听他说,老板这里有宝物,而且是镇店之宝,我非常的感兴趣,就急忙赶过来了。”
店主释然,又强调道:“我这可是真东西,你们买了,绝对不会亏的。”
“那么,能不能也让我看看。”王观趁机说道。
“当然可以。”
店主爽快道,引着两人,进了房间坐下,然后他走了出去,一会儿又捧着一个盒子过来,放在桌子上,示意他们观看。
俞飞白开了盒子,转身道:“我已经看过了,你来上手吧。”
“好。”
王观带着几分好奇,仔细打量起来。
盒中,整齐的摆放了一块块玉,有圆桃形,有方形,有鱼尾形,大大小小,王观细数了一下,一共有二十块。
在王观打量之时,俞飞白在旁边说道:“这是玉带的带銙。古代人衣着佩束的腰带大致有大带、革带两种。大带以布帛制作用于束腰紧身,革带多以生革制成,主要用于系佩组绶、印章、囊、刀剑之类的东西。”
“这样的革带也就分别称之为玉带、金带、银带等等,其中以玉带最为尊贵,一般只有官员才能使用。”俞飞白轻声道:“而且,革带的演变,到了明代的时候,已经形成了一套森严的规章制度,甚至不象唐宋时代那样起束腰作用,而变成纯粹装饰的用具了。”
王观微微点头,又听俞飞白继续说道:“根据典籍的记载,明代的玉带,带銙的形制、数量、组合非常有规律。其中革带前合口处曰三台,左右排三圆桃,排方左右曰鱼尾,有辅弼二小方,后七枚,前大小十三枚。”
“由此可见,标准全套的玉带带銙的数量应为二十块,包括两块铊尾、四块辅弼、六块圆桃、八块排方。”
俞飞白列数道:“盒中的带銙,都符合这样的标准。而且,带銙上的雕花纹饰是云龙纹。五爪为龙,是皇帝专用。四爪、三爪为蟒,是皇子王爷、公侯贵族,以及一定品级的高官,才可以使用。”
“这是四爪的。”王观拿起一枚圆桃形的玉块,细致的打量上面的纹饰。只见纹饰上的云龙纹,龙为四爪,龙身细长盘曲。纹饰及边框边缘磨掉了锋棱,呈现出较为光滑的轮廓线,细致的抛光,使带銙正面及侧面的莹润光泽完美的体现出来。
在阳光照shè下,这枚圆桃玉带銙,晶莹剔透,非常的完美无暇。
“这是和田玉料。”
俞飞白又在旁边说道:“白中泛青,应该是属于青玉,玉质表面有柔和光泽,晶莹润泽,带着玻璃的质感。而且刀工雕刻,玲珑浮突,显得云龙纹非常的层次,具有立体效果。”
王观点头,拿起其他玉块,逐一观察起来。
不久之后,王观把玉块放下,俞飞白急忙追问道:“你觉得怎么样?”
“该说的,你都说完了,我还有什么好说的。”王观笑道:“我认为,这东西是确实是明代的玉带。”
之所以这么肯定,那是因为王观在察看玉块的时候,已经使用了特殊能力,在每块玉块上面都看到了一层明黄sè的宝光。
有了这个依据,王观自然可以肯定,这些玉带銙,绝对不是赝品。当然,在检查的同时,他也没有忘记,吸走了玉块上的宝气。
得到了王观的肯定,俞飞白也彻底松了口气,脸上掠过一抹兴奋之sè,随之又镇静下来,转过身,以商量的口吻道:“老板,这东西很好。不过,价钱是不是太高了。”
“五十万,不算高啊。”
店主振振有词道:“品相这么完好,二十块带銙全部齐全的玉带,大多数有保存在一些博物院里,在市面上非常罕见,就算有钱也未必能够买得到。”
尽管承认店主说得有理,不过该砍价还是要砍价的。俞飞白耐心的与店主磨起来,先把五十万砍去大半,然后从二十万开始,一点一点的往上添加。
几分钟之后,店主有些不耐了,摆手道:“我们出去喝茶,慢慢谈。”
“也好。”
俞飞白欣然点头。
三人走了出去,来到店面会客小厅,店主泡了壶茶,一边喝茶,一边继续协商。
之后,俞飞白与店主你来我往,王观时不时在旁边帮腔,一壶茶见底,才算是达成了交易的最终价格,三十九万元。
谈妥之后,店主叫伙计看店,自己带上玉带,与俞飞白出门了,到银行转账去。
王观逛了半天,也有些累了,也懒得跟上,坐在店中休息。干坐了一会儿,王观感觉有些无聊,开始慢慢的打量这家古玩店的藏品。
古玩店不大,大致有二三十平方的空间,店中摆放了两排架子,以及四个玻璃柜台。在玻璃柜台里面,陈列着一些翡翠玉器之类的,相对比较珍贵的首饰。
而两排木架上,堆放的东西,就显得比较杂了。
。。。。。。。。。。。。。。。。。。。。。。
新书榜上,又有大神开新书,来势汹汹啊。求收藏、推荐票、三江票支援,请大家多多帮忙。
第50章 三足金蟾(1)
其实,王观清楚,摆在店面的东西,肯定不会是什么jīng品。真正的好东西,必然是藏起来了,等到需要的时候,才会拿出来。
不过,有些无聊了,王观也不介意随意看看,在不能特殊能力的前提,考验自己的眼力,增加一些经验积累。
王观站了起来,向木架走去。玻璃柜台的翡翠玉器,已经一目了然,无非是真或假而已,显得比较单调。
相对,木架上的杂物,有石头的、木头的、、陶瓷的,金属的,品种比较多样。每件东西的来历、文化内涵,都各不相同,更具体研究的价值。
放在最显眼位置的,是几个青花瓶罐,王观一眼望去,只见瓶罐的上面,书写有至正、至元、天顺等等文字。
王观清楚,这些文字,都是元代皇帝的年号。
元青花?
一下子,王观很想直接将几只瓶罐忽略过去。不过,出于小心谨慎,还是拿起了一只青花瓷瓶,仔细打量起来。
一上手,王观就发现,瓶子的分量很沉,把他的手腕都压下了几寸。再看底足,机器打磨的痕迹还在。
看到这里,王观就知道,不用再看出去了。
王观摇头叹气,就算是赝品,拜托你也要仿得有诚意一些。这样粗制滥造的东西,再看下去,不仅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更是对自己眼睛的一种侮辱。
把瓶子放了下来,王观又继续观看。
几个佛陀、观音、罗汉造型的木雕摆件,看起来似乎不错。可惜,都是新东西。看背后的切口,就知道是用机器切割出来的,不然也不会那么光滑利索。
而且,摆件的木料,也只是普通的木头,放久了,都有细微的开裂。买回去,又不注意保养的话,最多三五个月,就会四分五裂了。
一件一件的否决下去,王观很快把木架上层的东西全部看完。在木架的下层,就是一些比较笨拙的物件了。
有厚重的陶俑,有绣迹斑斑的铜钱,以及一些石头雕刻的砚台、摆件。
王观蹲下来,拿起这些东西,一一上手细看,也发现了几件,他觉得有些意思,应该是真品的古物。
然而,这些古物,并不怎么值钱。反正,没能让王观动心,产生买下来的yù/望。
“王观,在看什么呢?”
就在这时,俞飞白与店主回来了,看两人喜形于sè的模样,就知道他们心里肯定都觉得,这笔生意是自己赚了。
“在淘宝。”王观笑道。
“哦,淘到什么宝贝了?”俞飞白好奇问道。
“宝贝不少,不过没有合我心意的。”
店主就在旁边,王观自然不会那么直白,多少注意修辞,免得让人家听了生气。
不过,店主是生意人,哪里听不出王观的言下之意,也没有生气,反而笑呵呵道:“我店里的确还有不少宝贝,就是不知道你们还有没有兴趣了。”
王观看了眼俞飞白,看他微微摇头,就知道店主口中的宝贝,应该不怎么样。最起码,没能入得了俞飞白的眼,不然他也不会只买玉带而已。
连俞飞白都看不上,更加不用说,眼界很高的王观了。
所以,王观微笑推托道:“宝贝再好,可惜钱不够了,不如不看。”
“哈哈……”
店主了然大笑,回头就与俞飞白到柜台开交易凭证去了。
至于王观,也趁着这个机会,使用特殊能力,把木架上的物件全部包裹起来,以便验证自己的眼力,是不是都看准了。
一层扫过,几只元青花瓶罐,没有任何的异样。
王观满意点头,再继续观看第二层的佛像木雕,结果正如同他的鉴定,都是些新东西,身上没有丝毫的宝光。
直到第三层的时候,才在几枚铜钱之上,看到了一层淡淡的白sè光芒。
事实证明,王观的鉴定,并没有出现错误,这让他很高兴,就准备收了特殊能力之时,眼睛余光一扫,落在了第四层的角落。
陡然,一抹紫金灿烂,犹如朝阳明霞的宝光,映入了王观的眼中,让他彻底惊楞住了。
呆滞了半响,王观才回过神来,左右看了下,发现没人注意自己,连忙一勾手,在木架的角落,把那件沾满灰尘的东西拿了出来。
轻轻捧着这东西,王观心情颇有些激动,眼中尽是紫金光芒,甚至于他可以看到,东西身上散发出来的宝光,十分灿盛,几乎充塞了整个店面空间。
要知道,以前王观看到的宝光,不管是白sè或者黄sè,甚至紫sè,最多是环绕在物件的四周浮动,升腾几厘米而已。
就算珍贵的李廷珪墨,散发出来的紫金宝光,也是半米的直径。可是眼前这件宝物的紫金sè光芒,竟然扩散了十几二十米,好像天边云霞一样绚烂美丽。
看见这个情形,王观心里已经明白,自己手里的东西,要比之前发现的李廷珪墨,还要珍贵几十上百倍。
也就是说,如果李廷珪墨是罕见珍品的话,那么这件东西,就是稀世珍宝了。
“王观,你手里拿的是什么啊?”
与此同时,俞飞白走了过来,看到王观木讷的模样,觉得有些奇怪。
“嗯……”
王观惊醒,眼中的紫金宝光消退,视力也恢复了正常。此时此刻,他也总算是看清楚了,手里拿着的东西,竟然是一只三足金蟾。
王观轻轻抹去灰尘,仔细打量。这只三足金蟾摆件,造型十分普通,前面两条腿,后面一条腿,睁大眼睛,稍微抬头的蹲着。
不过,与一般叼钱,或者吐钱的金蟾造型不同,这只三只金蟾的口里,却念着一枚珠子。蟾口半开,露出缝隙,好像要把珠子吐出来似的。
“咦。”
这时,俞飞白在旁边看了眼,猜测道:“金蟾吐珠?这类的造型比较少见,反正我是从来没有见过,可能是臆造品。”
“嗯,我也是觉得比较稀罕,所以拿出来看看。”王观不动声sè道。
“这东西的材质,好像是……石头吧。”
俞飞白伸手一摸,笑着说道:“颜sè乌黄,和外面的石头差不多。年代嘛,不好判断,不过看起来,也老不到哪里去。唯一的优点,就是雕工还是比较jīng细的,把石头上的小坑,巧妙的修饰成为蟾蜍的皮……特别是蟾蜍吐珠的形态,十分自然,栩栩如生。”
。。。。。。。。。。。。。。。。。。。。。。。。。
貌似天天吼,大家也烦了。不过,请原谅一个作者对于新书成绩的期盼。该喊的还是要喊的,求收藏、推荐票、三江票啊啊啊!
第51章 三足金蟾(2)
“这当然是好东西。”
这个时候,店主走了过来,睁着眼睛说瞎话道:“这三足金蟾,也是我们店里的宝物。是用黄蜡石jīng心雕刻而成。黄蜡石你们知道吧,就是外面的那种,也叫黄龙玉……”
“行了老板,真以为我们不懂啊。”
俞飞白鄙视道:“黄蜡石与黄龙玉,可是有区别的。黄蜡石可能有黄龙玉,但是黄龙玉,绝对不可能是黄蜡石。”
“而且,黄蜡石质地以润滑而细腻,不管透明还是不透明,石sè都非常纯正。可是你外头摆着的石头,虽然是黄sè的,但是质地一般,恐怕不是黄蜡石,而是上清河里的鹅卵石吧。”
俞飞白轻笑道:“最重要的是,这只三足金蟾,石sè乌中发灰暗黄,质地更加的粗糙了,连一般的鹅卵石都比这强。”
“嘿嘿,你是行家,那何必要我多说。”
店主也不觉得尴尬,反而笑道:“不过,你也别小看了这些石头。这些石头,的确是从上清河里拣回来了。但是,上清河已经流了几千年,更是龙虎交汇之地,加上张天师坐镇,河水有了灵气。那被河水浸泡冲刷的石头,多少也点了点灵xìng,或许能够驱鬼辟邪……”
俞飞白笑而不语,涉及到张天师,尽管他不相信这个,但是在人家的地盘上,还是少说两句,免得招人白眼。当然,现在是新时代了,店主的年纪又不大,最多是打着张天师的招牌赚钱而已,实际上也没多少虔诚信仰。
看见俞飞白沉默不语,店主也识趣的转移话题道:“这三足金蟾的石料,确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