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拣宝-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摊主滔滔不绝说道:“后来到了太平天国的时候,起义军率众攻陷了金陵,报恩寺塔就毁于战火之中,这些青huā就散落民间了。这就是其中的一块,堪称稀世珍品。”

    王观笑了笑,把摊主的话完全当成了耳边风,只顾看东西。而且,摊主也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又简单的介绍几句之后,就闭嘴不语了。

    过了片刻之后,王观才算是看完东西了,慢慢的抬起头来。

    一瞬间,摊主抓紧机会说道道:“小兄弟,觉得东西怎么样,如果你喜欢的话,我可以便宜一点卖你!”

    “我就是随便看看……”王观坦然自若的把青huā地砖放下了,然后随意说道:“听说永乐青huā地砖的青huā是苏麻离青,非常的珍贵。”

    “没错,就是苏麻离青,那是从国外进口回来的料,价格昂贵就不用多说了,主要是苏麻离青那是郑和下西洋才带回来的东西。一但他不下西洋了,库存的料完用之后就没了。”摊主连忙点头道:“所以才说,这东西是稀世珍宝。”

    “听说用苏麻离青料烧造的青huā颜sè,不仅颜sè发亮,更具有宝石一样的光泽!”适时,王观似笑非笑道:“不过,在这块地砖上,我可看不出这样的特征来。”

    听到这话,摊主也不介怀,反而轻描淡写道:“东西放久了,肯定有些陈旧,回去保养一下,用清水洗洗,再擦一擦就变得鲜亮了。”

    摊主的回答,也在王观的意料之中。如果连几句挑刺、质疑的话也听不进去,那么说明这个摊主肯定是新手。毕竟,看出东西不对的,难免会评点几句;要是觉得东西好,想要买下来的,更会把东西贬得一文不值。

    反正真正有经验的鬼客,就算在地摊上发现了宝贝,也绝对不会大张旗鼓的宣扬,更不会露出半点端倪,而是一脸漫不经心的表情,然后不动声sè的悄悄拿下来。所以摊主口中从来都是好话,而鬼客嘴里却是专门挑毛病的言辞。

    然而,王观刚才的贬低,可不是为了低价买下这个青huā地砖,而是真的觉得东西不对。他可以肯定这东西不是永乐青huā地砖,但是也不是现代的赝品……

    与此同时,看到王观没有放下东西,甚至还在反复观察,摊主自然是以为他心动了,又连忙开口说道:“小兄弟,东西真的很好,错过了这村,就没有这个店了……”(未完待续
第374章 潘家园“鬼市”(2)
    在摊主的催促声中,王观悠然自得的打量青花地砖,一点儿也不着急。

    反正无论潘家园现在变成什么模样了,但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可没变。只要东西在他的手里没有放下来,那么别人肯定不会上来问价……

    “老板,这个青花地砖怎么卖?”

    王观一听,才想着谁这么不懂规矩,回头一看,却发现是俞飞白。

    “你也来了,看看这件东西吧。”王观见状,立即笑着把青花地砖递了过去。与此同时,看见两人是朋友,摊主也把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

    “他说是永乐青花地砖?”

    俞飞白把青花地砖拿过来,微微打量片刻,就轻轻摇头,低声道:“明显不对嘛,且不说青花的发sè不是苏麻离青,就是是砖头的厚度也不够,真品起码有两三厘米厚,这个却不足一厘米……这些特征,你没有理由不清楚啊。”

    “我当然知道。”王观轻轻点头,轻笑道:“不过,你不觉得这件东西很眼熟吗?”

    “眼熟?”俞飞白一愣,拿出了手电筒,一边照shè青花地砖,一边观察起来。半响之后,他有些茫然道:“从来没有见过啊。”

    “你的记xìng,真是……”王观摇头轻叹,然后提醒道:“我们见过的,在澳门的时候。”

    “澳门?”

    俞飞白眨了眨眼睛,忽然醒悟起来了,恍然大悟道:“那些青花壁砖!”

    “想起来了吧。”王观笑道,当初他们在澳门观赏一些著名景点建筑的时候,就曾经见过类似的青花壁砖。注意是壁砖,贴在墙上的,不是铺在地面上的地砖。

    据说,那些壁砖并不是现代作品,而是当年葡萄牙人占据澳门之后,对中国的青花瓷器极有兴趣。买得多了,葡萄人也想仿制。但是青花瓷器不是那么容易伪造的,他们没有这方面的工艺,最后只能制作出一种青花陶瓷壁砖来。

    “嘿嘿,还是你的记xìng好。”适时,俞飞白笑道:“怪不得感觉这东西不像是现代作品,但是仿永乐青花地砖也仿得太假了。我还在奇怪是谁捣弄出这种不伦不类的东西来,没有想到居然是中西合璧的玩意。”

    “别笑,青花瓷也是中西合璧的东西。”王观随口道:“早期青花瓷的造型和图案。都可以看出明显的西域风格。再说了,大名鼎鼎的苏麻离青,更是进口料。”

    “只不过,我们以前吸收国外的文化、文明,却能够融会贯通,并且酝酿出属于自己的东西。现在恰好相反,越学别人的,越是把自己的东西丢掉了。”

    说话之间,王观也有几分感叹:“诺。就像这个青花壁砖,不伦不类。”

    “别感慨了。”沉默一会儿之后,俞飞白拍了拍王的肩膀。招呼道:“走,去那边,我刚才看到了件非常有趣的东西。”

    王观轻轻点头,把青花壁砖放下之后,就与俞飞白走了。

    见此情形,摊主也没有说什么,更加不会阻拦。毕竟,这是公平的买卖,你情我愿才会达成交易。绝对不可能强买强卖。

    另外,摊主也觉得自己赚大了。尽管王观和俞飞白在小声聊天,但是距离这么近,摊主多少也听见了一些,自然知道了那块青花壁砖的来历。本来摊主一直以为青花壁砖是赝品。打算糊弄一个是一个。没有想到,竟然是真东西。

    这种情况下,摊主自然不能把东西随便卖了,立即把青花壁砖收起来,等到某天遇到一个外国人光顾的时候。再把东西拿出来,添油加醋的漫天忽悠。

    在他的口中,这块青花壁砖自然不是什么葡萄牙人制作的半成品,而是葡萄牙人专门到瓷都窑厂订制的外销瓷,那是中西方文化的交汇,中西方友谊的象征……

    反正一顿忽悠下来,那个老外也晕头转向了,但是感觉东西也不像是赝品,就花了大价钱买了下来,让摊主大大的赚了一笔。

    当然,这是后话了。此时此刻,在俞飞白的引领下,王观来到了另外一个摊位,这里有俞飞白所说的有趣物件。

    王观低头一看,也觉得那件东西真的非常有趣,造型是个小兔子,呈伏卧状,头前探,长耳贴伏于脑后,像极了鼠标。

    “老板,你的鼠标怎么卖?”这个时候,俞飞白半蹲下来,把卧兔物件托在掌心,只见东西憨态可掬,十分可爱。

    摊主的年轻也不大,三十来岁左右,显然对于电脑也不陌生,所以很风趣的说道:“兄弟,你说错了,这不是鼠标,叫兔标。”

    “材料好像是滑石。”与此同时,王观顺手在卧兔上微微触摸,就笑着说道:“做东西的人很有天赋嘛,雕琢得这么形象,堪称一绝。”

    “兄弟,你们喜欢的话,就买回去呗。摆在电脑旁边,与鼠标放在一起,也相映成趣。”年轻摊主趁机推销起来。

    “行啊,多少钱?”王观笑道:“真鼠标最多一两百,你这个兔标可不能太贵了。”

    “不贵,三百块而已。”年轻摊主笑眯眯道:“毕竟真鼠标用久了也会坏的,但是这件东西可以摆上好几十年……”

    “贵了,这是滑石材料,一磕一碰就碎了,比真的鼠标还不耐摔。”王观摇头道:“我看一百块就算是到底了。”

    “一百块太低了,最少要二百五……不,二百四十八!”

    年轻摊主和王观讨价还价起来,也没有什么顾忌。毕竟现在不同往rì,所谓的鬼市已经名不副实,没有必要遮遮掩掩。只要不是大声吼叫,没人会刻意旁听。

    “两百块……”

    “成交!”

    一翻磋商,相互妥协之后,王观掏钱付账,就完成了一笔交易。年轻摊主收了钱,又招呼道:“两位,我这里还有其他好东西,随便看看……”

    王观一眼掠过,没再发现其他让自己感兴趣的物品,就笑了笑和俞飞白离开了。

    “两位小兄弟等等……”

    就在这时,旁边走来一个有几分文人儒雅气质的中年人,笑眯眯的叫住了他们。

    “我们吗?”

    王观回头看向那人,只见他身穿休闲的衣服,右手戴着一串珠环,右手执了一把合起来的折扇,看起来也是个爱好风雅的人。

    这时,中年人微笑点头,彬彬有礼道:“恕我冒昧了,这位小兄弟能不能把手里的物件给我观赏一下?”

    “想看兔标?”俞飞白一怔,倒也爽快,直接把东西递了过去。

    反正这么多人在旁边,哪个敢起歹心,不说潘家园本身的保卫人员了,就是在场的摊主、鬼客,足够让那人吃不了兜着走。别的地方大家可能不会管,但是在这里偷抢,那是犯众怒的事情,绝对没有好下场。

    所以俞飞白非常淡定,另外就是看中年人文质彬彬的模样,似乎也有点身份地位,应该不至于为了区区一枚滑石做成的物件,做出有**份的事情来。

    事实也是这样,接过东西之后,中年人仔细打量片刻,就抬头笑道:“小兄弟,这东西十分有趣,我很喜欢,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割爱,把它让给我呀?”

    “不能。”俞飞白笑嘻嘻道:“我们也很喜欢,打算留着自己把玩。”

    “不知道这东西你们是多少钱买的?”

    中年人微微沉吟,就笑着说道:“小兄弟,你们不妨考虑一下。所谓千金难买心头好,难得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我也不介意出双倍的价钱,希望你们能够成全我……”

    俞飞白继续摇头,反问道:“大叔,你知不知道,自己的举动很让人误会?”

    “呵呵,真的很明显吗?”中年人笑了,微叹道:“迟了一步啊。”

    “先生,这件东西……”

    这个时候,旁边的年轻摊主不淡定了,干脆舍弃了摊位走过来,表情复杂道:“东西只是普通的石雕而已,而且还是最普通的滑石材料,难道说会有什么特殊来历不成?”

    “谁告诉你,材料普通就不能是好东西了?”

    事到如今,中年人也知道,肯定是搪塞不过去了。毕竟大家都不是笨蛋,如果不是很好的东西,他肯定不会在别人买下东西的情况下,刻意去拦人想把东西买下来。

    人就是有这种奇怪的心理,自己觉得不怎么样的东西,别人却争着抢着要,那么自己也会理所当然的觉得东西真的很好,说不定是价值连城的宝贝。

    “当然,要说这是稀世的宝贝,也有些言过其实了。”

    与此同时,中年人脸上带着温文儒雅的笑容,慢慢评点道:“不过,这东西也不多见,能够传到现在更是十分难得……”

    “先生,您就甭卖关子了。”年轻摊主虚心求教道:“请您赐教,实话告诉我,这到底是什么玩意儿?”

    “这是唐代的圆雕作品,是一个席镇。”

    说话的却不是中年人,而是王观,只见他轻笑道:“老板,你应该知道什么是席镇吧?”

    “席镇?”

    年轻摊主愣住了,茫然摇头道:“我就知道过纸镇,不知道什么是席镇。”

    “笨,顾名思义啊。纸镇是用来镇纸的,那么席镇就是来用压住席子的。”俞飞白哔叽啪啦的说道:“古人是席地而坐,就算有床,也是十分低矮的床榻,然后在床榻上铺一层席,或者悬挂帷帐。这东西就是用来压住帷帐或席角的,明白了吧。”(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
第375章 潘家园“鬼市”(3)
    “啪啪……”

    一瞬间,中年人轻轻的鼓掌,轻叹道:“两位小兄弟果然是行家。”

    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王观和俞飞白三言两语之间,就把那件东西的来历交待了清楚,也就能知道他们买兔形席镇并不是单纯的喜好而已。

    “谈不上是行家,就是偶然看过席镇的介绍罢了。”王观摆手道,一贯的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那小兄弟怎么能够确定是唐代作品?”

    这个时候,中年人微笑问道:“毕竟,唐代的时候,胡床也开始逐渐的形成气候,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高坐,而不是跪坐了。席镇的数量也越来越少,最终消失在历史cháo流之中。”

    “有几方面原因,一是雕工……”

    王观慢慢解释道:“唐代的圆雕,重立体xìng,形象鲜明独特,粗犷有气势,雕塑感特强,跟那时期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技法喜加yīn线表现细部,边缘多饰以较长细密yīn刻线,看起来就好像是绘画中的线描手法,却被匠师们运用到了雕件上。”

    大家对比了下,发现王观说得没错。那个滑石卧兔席镇,也没有什么深雕细琢。只是十分简单浅浅的几道线刻,就把兔子憨态可掬的神态,活灵活现的表现出来了。

    “另外就是唐代玉石器里兔子造型很多,这是因为兔子寓意很美好。无论红兔、白兔或者黑兔都被视为太平盛世将临的吉兆。大家觉得兔子代表月亮、光明和再生,所以就成为了当时流行的玉器形象。”

    王观笑着说道:“第三就是唐代玉石少。所以用滑石来替代玉料。这也是为什么,唐代玉器经常被一些藏家忽视的原因。不仅比不上夏商周chūn秋战国两汉,有的人宁愿要宋代的白玉件与宋仿高古玉器,也不看重唐代玉器……”

    “实际上,这是一种偏差。”王观摇头说道:“我曾经见过一尊极大的唐代白玉持珠佛像,通体是和田白玉雕琢,形制之华美。雕工之jīng巧,可谓是匠心独运,鬼斧神工……”

    俞飞白知道王观说的是方明升的金顶持珠玉佛。想到那个卍印记,顿时颇有同感的点头。

    中年人尽管不清楚,但是也忍不住附和起来:“小兄弟说得很对。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特sè,绝对不能轻视。”

    “那……这东西……能值多少钱?”相比之下,年轻摊主更加关心价格的问题。就算是亏了,他也想知道损失了多少。

    “毕竟是普通的材料,价格肯定不贵。”

    此时,中年人微笑说道:“别人我不知道,但是两位小兄弟愿意将东西转让给我的话,那么我可以出一两万把东西收上来。”

    “一两万!”

    霎时,年轻摊主情绪低落,喃喃自语道:“走宝了。走宝了,足足一百倍啊。”

    当然,他只是摇头叹气而已,也没有别的什么动作。这是古玩行当的规矩,鬼客买到了赝品不会声张。算是吃药交学费了。那么摊主走宝了也只有认栽,绝对不会有反悔的情况。

    “两位小兄弟好运气呀,才开始就来了个开门红。”

    这个时候,中年人自我介绍道:“鄙人萧山,经常出没潘家园,也算是一位资深老鬼了。以前没见过两位。可见圈子真是藏龙卧虎,水深不见底啊。有空的话,希望能够与两位多多交流,共同进步……”

    说话之间,中年人取出两张素雅的名片递了过去。王观接下了,也回了一张自己的名片。双方就算是认识了,至于以后是不是经常联系,那就要看机缘了。

    实际上用圈子来形容藏家之间的联系那是非常恰当的语词,本来是萍水相逢的一些人,由于古玩有了接触,然后各自离开。最后会不会由于古玩再次相遇,大家也说不准。毕竟圈子是圆的,只要你一天不离开这个行当,兜兜转转的总有相逢的时候。

    交换名片之后,看见两人没有出手物件的意思,萧山也就悠然走了。

    与此同时,旁边的不少人以羡慕的目光注视两人。尽管一两万在许多鬼客的眼中,也不算是什么大钱,但是就像萧山所说,开门红,好兆头啊。相对屡屡打眼的人来说,不指望拣大漏,能够拣一个小漏就是吃仙丹了,让人jīng神振奋,炫耀好久……

    虽然说拣了个小漏,那也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不过被这么多人围观,王观多少感到有些不自在,连忙招呼俞飞白向人多的地方挤去,瞬间湮没在淘宝大军中。

    “对了,清华呢?”

    适时,王观笑道:“这么久没有动静,该不会是发现什么好东西了吧。”

    “别管他了,有事他会打电话联系我们的。”俞飞白兴致勃勃道:“趁着我们的运气还在,赶紧再拣几个漏才是真的。”

    “我倒也想。”王观叹气道:“问题是一排走过来,一堆堆东西简直就是不堪入目。唯一好点的就是刚才的青花壁砖和这个滑石圆雕了。”

    “也对……”

    又走了一会,俞飞白轻轻点头,摸着下巴踌躇了,忽然指着右边道:“刚才我看见那边的店铺好像也亮灯了,要不我们过去看看?”

    潘家园是个大市场,里面不仅有摊位而已,自然也有店铺的存在。一般来说,开店铺的实力肯定比摆摊位的高一点。当然也不是说店铺里的东西一定比地摊上的好,只不过店铺能摆的东西更多,出现好东西的几率更大一点而已。

    所以,对于俞飞白的建议,王观也没有反对,直接向店铺方向走去。走近地方之后。王观发现那几间店铺是经营古书字画为主,也难怪生意相对地摊来说比较冷清了。

    这是十分正常的事情,要知道判断古书和字画的真伪,需要极高的鉴赏能力,一般人没有这个本事,当然不敢来轻易上门。

    然而,接近第一间店铺的时候。王观却看到了萧山就在里面。

    “两位小兄弟,还真是巧啊。”

    与此同时,听到外头的脚步声。萧山回头一看,立即笑着招呼道:“进来坐一坐,随便看一看。我和这里的店主很熟。你们看中什么东西,直接打个对折!”

    “哎呀,萧老师,你不能这样慷别人之慨啊。”

    这个时候,店主走了出来,手里还拿着一根卷轴,一脸和气生财的笑容道:“我这是小本经营,仈jiǔ折还成,对折的话就是亏本买卖了。”

    “你亏本的话,那潘家园就没有赚钱的老板了。”萧山笑了笑。指着店主手里的东西道:“这就是你新收上来的宝贝?”

    “没错,昨儿才进货的。”店主笑眯眯道:“您今儿来,算是赶上时候了。不然再过几个小时,这东西兴许就不在我这里了。”

    “合着你就没打算留给我呀,亏我平时这么照顾你的生意。”萧山口中埋怨。速度却也不慢,直接把卷轴拿了过来,搁到旁边的桌子上慢慢铺开。

    “萧老师,您冤枉我了。”

    此时,店主笑着说道:“这不,您一来。我就把东西拿出来了……”

    “嗯!”

    萧山微微点头,在铺开卷轴之后,就没再理会店主了,而是专注的观察起来,似乎还有几分沉醉之sè。

    “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王观和俞飞白也有几分好奇,轻轻的走了过去,低头打量起来。只见那是一幅碑帖墨拓,上面的文字错落有致,充满了遒媚多姿、神情骨秀的韵味。

    “永和九年……”

    看开头的文字,王观就知道这幅碑帖墨拓的是流传千古的兰亭集序!

    “神龙本兰亭集序墨拓。”与此同时,店主略有几分得意道:“这是清内府墨拓,出自宫廷大匠的手笔,绝对是和真迹一模一样。”

    “神龙本兰亭集序!”旁边的王观也有几分意外,连忙注意观看卷首,果然发现了唐中宗李显神龙年号的小印。

    这一瞬间,王观也有几分惊喜交集的。要知道兰亭序的真迹传说是随唐太宗李世民埋葬在帝陵里面,从此不再现世。现在流传下来的唐摹本之中,有三个版本是最受世人看重。

    一是唐代大书法家虞世南所临,因为卷中有元天历内府藏印,所以称为天历本。虞世南得二王真传,直接魏晋风韵,与王羲之书法意韵极为接近,用笔浑厚,点画沉遂。所以这个版本是最能体现兰亭意韵的摹本。

    二是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所临,因为卷后有米芾题诗,所以又称米芾诗题本。这个临本笔力轻健,点画温润,血脉流畅,风身洒落,深得兰亭神韵。所以大家觉得,这是最能体现兰亭魂魄的摹本。

    第三,就是神龙本了。这个版本是唐代内府栩书官冯承素摹写,因为使用在当时来说比较先进的双钩摹法。用笔俯仰反复,笔锋尖端锐利,时出贼毫、叉笔,既保留了照原迹勾摹的痕迹,又显露出zì ;yóu临写的特点。

    因此大家觉得,这个版本的兰亭序摹临结合,笔法自然生动,并具一定的存真的优点,所以觉得这是在传世摹本中最称jīng美,也是最接近兰亭真迹的摹本。

    现在这个神龙本兰亭序,已经收藏在故宫博物院里了,一般人不太容易见到,更加不用说买回家自己收藏了。在没有真本的情况下,那么拓本,尤其是制作jīng良的拓本,或者名家临写的摹本,就成为世人争相收藏的目标。

    显然,店主拿出来的神龙本兰亭序碑帖墨拓,就是属于这种类型的东西。当然,这东西到底是真是假,就需要仔细斟酌衡量了。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376章 潘家园“鬼市”(4)
    所谓的碑帖,俗称黑老虎。实际上,碑是指的是石刻的拓本,帖是指的是将古人著名的墨迹,刻在木板上可石上汇集而成。

    说白了,就是在古代没有复印机的情况下,古人只能通过非常原始的手法,jīng心仔细的把珍贵的碑帖拓印下来,或是作为收藏,或是供后人学习之用。不管怎么说,碑的拓本和帖的拓本都是传播文化的重要手段。

    另外,碑帖之所以有黑老虎的俗称,那是由于碑刻墨拓的颜sè为黑sè,而且价值很高,金贵如老虎。但更多是指碑刻拓本制假手法多,辨别真伪难,防不胜防,稍有疏忽便会上当,好像是被老虎咬了一样。

    这也是市场规律了,但凡贵重的物品,总是鱼龙混杂,假多真少。比如说眼前这个神龙本兰亭序墨拓,看起来纸sè已经泛黄,装裱又十分jīng美,甚至还有清宫廷内府的鉴印。

    然而,不论是王观、俞飞白,或者是萧山,也不敢轻易判断这就是真品。

    “萧老师,您慢慢研究。”

    适时,店主也不急,一脸轻松笑容道:“老规矩了,您看好了我们再谈价。”

    “行,你去忙,我确实需要研究一会。”萧山点头道,一边观察拓本,一边陷入沉思。

    旁边,俞飞白看了片刻,碰了碰王观,低声道:“你怎么看?”

    “我对碑帖又不了解,能怎么看。”王观摇头道:“不过。感觉这东西也和字画差不多,无非是从装裱、纸料、墨sè着手……”

    “王兄弟这话很有见地,一言惊醒梦中人啊。”这个时候,萧山回过神来,展颜笑道:“我光顾看字迹和钤印了,却是忽略最基本的东西。”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而已。”王观摆手说道:“而且。知道怎么鉴定是一回事,能不能鉴定得准,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呵呵。这是必然的事情,所以需要小心求证了。”萧山笑道:“据我所知,清代内府拓帖多用薄宣纸和棉连纸。而且用墨胶重烟轻,墨sè现紫光,俗称燕尾sè。捉住这两个特点,就比较容易鉴定真伪了。”

    王观笑了笑,并没有接话茬。毕竟人家没有请自己帮忙掌眼,自己却主动凑上去,那也是属于十分失礼的行为。

    况且,萧山只是在自言自语而已,叨念几句之后,又低头沉浸于碑帖之中。

    “两位小兄弟。想买点什么?”与此同时,店主趁机招呼道:“我这里古籍书法字画,应有尽有,你们随便看看。”

    “好!”

    王观轻轻点头,既然进来了。怎么说也要看一看,翻一翻,这才好意思离开。

    “老板,你这里的字画,似乎也不怎么样啊。”俞飞白目光环视,在店铺墙上悬挂的字画掠过。就摇头晃脑起来,一脸失望的神sè。

    “两位是萧老师的朋友,那我也不隐瞒了。”店主笑眯眯道:“挂起来的东西,自然是用来糊弄外行人。好东西我店里自然也有,就是不清楚小兄弟是随便看看,还是真心想买了。”

    店主这话也是暗藏玄机的,如果这时俞飞白望而却步,或者是受不了挤兑,立即要店主拿东西出来,那么说明他是新手。

    至于怎么对付新手,店主自然有各种手段和方法,做到宰人不见血……

    然而,俞飞白自然不会上当,轻轻摇头说道:“这我可不敢保证,要是合心意的东西,我肯定拿走。要是不合心意的话,我总不能亏待自己吧。”

    “也是……”

    探清了底细,真是圈里人,店主自然有几分失望,不过还是走到内库中拿了两三个卷轴出来,让俞飞白观赏。

    一边,王观却也没有过去凑热闹,而是在大书架旁边的小凳子坐下,随手翻看一堆一堆的老旧书籍。翻看片刻,他发现这里的古书真是包罗万象,不仅有经史子集,还有医书药典,甚至连九yīn真经、易筋经之类的武功秘笈也有好几十本。

    王观兴致勃勃拿了本九yīn真经翻阅起来,发现里面的内容倒也比较玄乎,貌似十分的高深莫测。可惜是简体字,而且印刷质量太差了,居然还有边页没有裁开……

    大失所望之下,王观转移阵地,来到另外一头,才坐下就发现眼前有一堆摆放比较整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