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妻原配手札-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皇子就会网开一面,本王身上会背着无穷无尽的骂名,入不了祖坟呐。”
    “况且即便洪水围困了皇陵,本王也没自信能保住皇陵,一旦皇陵被河水冲毁,或是祖宗的陵寝渗水,本王哪还有脸面见列祖列宗?”
    这些意外,诚亲王如何能不想?
    诚亲王重生后,他着力培养手下,能用到的人比上辈子多了许多,然因为当今皇帝太过精明,皇子们也不是善茬,诚亲王暗地里的势力并没有强到哪去。
    他如今所能调齐的人手并不多,毁坏堤坝可以推脱到乱党身上,但皇陵能不能守住可全靠诚亲王了。
    总不会他大吼一声,洪水就会退去。
    “王爷所言甚是,这件事需要一个缜密详细的计划,贸然行事,难免会考虑不周全。”
    阿琬见诚亲王已经坚定了保住皇陵,坐在他的膝盖上,靠着诚亲王的胸口,低声道:“王爷在大金朝的祖坟恪尽职守的为列祖列宗守灵,我想列祖列宗在天有灵一准会保佑王爷。”
    诚亲王眼睛一亮,明白她所言,祖宗托梦示警若是用得好了,将来诚亲王回到京城必然会受到父皇另眼相看,大金的列祖列宗可不是哪个后代都会关照示警的。
    “本王到是没料到阿琬有诸葛之才。”
    诚亲王扣紧了阿琬的腰身,下额抵着她的肩头,“阿琬还有何好主意?为何上辈子你不说?当年你若是展现诸葛之才,绝妙的医术,本王怎会被曾氏所欺瞒?”
    上辈子商琬太傻,只想着低调融入古代生活,也太过迷恋诚亲王,所以陷入后宅的她哪有机会展现金手指?一个曾柔就够她斗得了,她同曾柔斗了一辈子,结果她惨败**而死。
    曾柔上辈子做过的损阴德的事情还少么?
    想到曾柔的恶性,原本存在阿琬心中对玉城百姓的愧疚彻底的消散了,她这都是跟曾柔学的。
    曾柔上辈子虚情假意,恶毒阴狠,可曾柔上辈子得到了一切,她上辈子到是低调隐忍,收敛了一堆的金手指,可她却一无所得,这辈子她又被曾柔坑了,两世的仇怨让她心火越烧越旺。
    她为什么会输给伪善的曾柔?
    还不是她不够狠,不够无情?
    “因为有上辈子的遗憾,所以老天才给了我们机会重续前缘的机会呀。”
    她自然不能告诉诚亲王上辈子她是穿越的,“王爷,我重获新生后得遇了名师,如今一身的才学多是名师高人所授,不入轮回,自然生而知之,我一心为王爷,恳请王爷相信我的一片丹心。”
    诚亲王抬起阿琬的下颚,轻轻的亲吻了她的嘴唇,“相信,琬琬,本王怎会不相信你?只有你对本王是真心的,无论本王如何对你,你都一片赤诚的为本王着想。”
    阿琬被诚亲王含情的目光注视着,她不由得有点心慌依恋,空气仿佛突然间变得很稀薄,红晕在她脸庞上晕染开来,但因为带着人皮面具。诚亲王自然看不到她的羞涩和欣喜。
    她多想摘掉人皮面具重现绝美的容貌啊。
    可惜皇上有言,如果她摘到人品面具,那么安平侯府便没有必要存在了。
    只有皇上故去,疼爱她的诚亲王位主天下,她才能重见天日。
    遂对帝位的渴求上,她比诚亲王更重。
    “王爷,我明日给您看一物。”
    “什么?”
    “明日您便知晓了。”
    阿琬自信的一笑,“有如此神器相助,王爷的计划会事半功倍的,只要堤坝决口,玉河道台必然会将所有力气用于看守皇陵,您是大金皇子,皇上荣封的诚亲王,玉河衙门的差役,百姓不听您的听谁的?夺了玉河道台的权利,您就是守住皇陵的功臣!”
    “本王没有十足的把握。”
    “王爷,有七分胜算就好,剩下的三分看天命如何?”
    诚亲王想了一会说道:“好,七分把握,三成运道,本王不信天命不在本王这边!”
    “天道如果不在王爷这边,我们又怎会有重活一次的机会?王爷,您注定要治理这天下的……后世会将您看作同当今圣主一样伟大的帝王。”
    阿琬眸子晶亮,笃定且自信的模样让诚亲王心底暗自发苦,一样伟大的帝王?他是被曾柔气死得好不好?他前前后后加起来不过做了一年的皇帝,连他辛苦得到的皇位都由别人继承,他哪来的伟大?
    如果说伟大,那说得是曾柔罢。
    虽然他看得不多,但曾柔秉政后的举措,让他不得不佩服。
    翌日,雨水依然没有停下,阿琬撑着雨伞同诚亲王来到空旷的地方。
    诚亲王见到不远处打起了棚子,“不过去?”
    “进去就坏了,搭棚子只是为了防范雨水,王爷,您见惯了刀剑,不知它的厉害。”
    阿琬拽着诚亲王有退后一步,对着棚子里面的喊道,“按照我教给你们的方法,引燃导火索,然后迅速的后退跑开。”
    “是,阿琬姑娘。”
    随 从在棚子里点燃了烛火,用燃烧的烛火引燃了叫做导火索的东西,随后他撒丫子向外跑,等到他跑出十几步时,听见一声堪比惊雷的巨响,随从感觉背后一阵阵的热 浪,他身体向前翻滚,回头一看坚固的棚子被炸得粉碎,在盖棚子的地上有一个漆黑的大坑,冒起的白烟似能浇灭暴雨。
    如果不是他跑得快,他是不是得同棚子一样四分五裂,尸骨无存?
    诚亲王虽然两世为人,但他没见过这样厉害的神器,他看呆了,指着地上被炸出的大坑,问道:“你怎么做到的?莫非你会引天雷不成?”
    阿琬嘴角得意的翘起,愚昧的古人哪会晓得火药的厉害,记得火药最早出现在大金朝的末年,也是因为造反的人将火药用在攻城上,才摧毁了大金朝抵抗的决心,用火药炸开了牢不可破的大金朝都城!
    在现在这个时代,没有人比她懂得火药!
    阿琬笑道,“哪里是天雷,不过是火药罢了,按照一定比例配置,火药可炸毁最坚固的城池堤坝,而且根本不用投入过多的人手,只需要点燃导火索,到时候轰得一声……河堤自然溃决,就算道台亲自监督河堤的防洪事宜,他对火药也没任何的办法。”
    “你……你是从哪里得来的j□j?”
    诚亲王自然清楚掌握火药对他意味着什么,抓住阿琬的手臂道:“还有谁知晓?传授你绝学的高人隐士?”
    阿 琬摇头道:“他不知道,我以前听说有炼丹的道士被丹炉爆炸炸死了,因此我想到了既然能炸毁丹炉,是不是能炸毁别的东西?您也晓得我喜欢山河地理,也喜欢制 药,前些年一直偷偷的实验,好不容易找准了调配比例。制作火药的材料很简单,谁都能得到,但比率只有我晓得。”
    诚亲王一把抱住阿琬,抱起她在暴雨中转圈子,阿琬手中撑着的雨伞落地,被刮起的风雨吹跑了很远。
    “王爷……王爷……”
    阿琬转得头晕眼花,暴雨浇得她睁不开眼睛,雨水也浇湿了他们彼此的衣服,黏腻的衣服紧贴着身体很不舒服,可阿琬顾不上这些的不舒服,她是被诚亲王抱在怀里的……
    诚亲王紧紧的搂着阿琬,仿佛得了稀世珍宝一般,赞叹道:“我有琬琬相伴,还有什么是得不到的?琬琬,本王对列祖列宗发誓,必不辜负你!”
    诚亲王握着阿琬的手向大金祖坟跑去,他们冒雨跪在祖坟前面,诚亲王再一次发誓永远真爱她。
    阿琬感动得流出了泪水,牵着诚亲王的手道:“我什么都不要,只要王爷能得偿所愿,只求王爷同我是真爱,为了王爷,我愿意忍下些许的委屈……王爷,我们彼此才是天生一对。”
    “嗯。”
    诚亲王点头。
    阿琬耳边还回响着诚亲王的誓言,曾柔,你拿什么同我比?我同诚亲王才是真爱,如果我们之间的感情不是真爱的话,那什么才是真爱?
    同诚亲王同甘共苦的人是她,鼓励诚亲王的人是她,给诚亲王准备饭食的人是她!
    她一定会牢牢把握诚亲王,给诚亲王繁衍子嗣,并教养出最最优秀出色的儿子,比曾柔生养的儿子出色一百倍……将来……将来诚亲王会最喜欢她生的儿子,会倚重看重她的儿子,曾柔便是有嫡子又能如何?还不是她儿子的踏脚石?
    曾柔又阴狠,又愚蠢,她能养出好儿子?
    不争……她根本不用争,只要养个出色的儿子,以江山为重的诚亲王自然会选择最优秀的儿子继承他的事业。
    对一个曾柔来说,看着自己的亲生儿子被庶子践踏,才是最痛苦的吧。
    哪个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得到最好的一切?
    阿琬微微扬起脑袋,上苍保佑,曾柔最好好能平安生产!
    如此,曾柔才有同她继续斗下去的资本,她才能给曾柔致命一击,并让曾柔明白,哪怕她是嫡妃也比不过自己。这辈子曾柔母子会被自己踩在脚下!
    她抚养出来的儿子岂会比曾柔差儿?
    没有这种可能!
    ……
    京城的雨水没有皇陵的大,但绵绵细雨也下了好几日,曾柔更借此机会安心在府邸养胎,只是潮湿的气息让她有点不舒服,有些气闷,怀孕的症状明显起来,曾柔吐得比吃进去的多,她的脾气比寻常时更暴躁。
    好在诚亲王府如今只有曾柔一个主子,曾柔想要做什么都会得到满足,哪怕她提出的要求再刁难。
    诸葛云一直跟随定国公习武研读兵书,可他没有忘记曾柔,时不时的让人偷偷的送来一些好东西,每次吃着诸葛云送来的酸梅时,曾柔暴躁的脾气总会消去不少,她想起上辈子她是怎么折腾诸葛云的……
    她怀胎十月,诸葛云痛苦了一年。
    酸甜的酸梅在口中化开,曾柔能从中品尝出一丝丝的甜蜜。
    曾柔轻抚着微微凸起的小腹,真希望诚亲王等到孩子出生后再回来……那样的话,换子会容易许多。
    她能光明正大的离开诚亲王府就不错了,皇上怎么也不可能让她带着皇孙离开,曾柔又不放心将孩子留在诚亲王府,诚亲王有隐藏的渣属性,偏心得不得了,即便绝了他争夺皇位的念头,他身上也会有爵位的,免不了会争夺一番。
    “只希望你将来能明白,我是疼爱你的。不过,你若是不明白,我也没有办法呢。”
    曾柔只会对孩子解释一遍。
    “李妈妈,王爷那边是不是有消息?”
    “如今道路不好走,说是通向皇陵的大桥给雨水冲垮了。”
    李妈妈从旁也看出曾柔的心给了诸葛云,她想劝自己的主子,可想到诚亲王对主子的冷淡,主子若是还像以前一样一心扑在诚亲王身上,主子的日子会很难过的。
    有诸葛云做个寄托,在李妈妈看来也不错,遂她对主子某些事情保持了沉默。
    曾柔听着外面的雨滴敲打窗棂的声音,“这么说,这场暴雨会引起很大的灾祸了?”
    “您不晓得如今玉河水都涨了不少呢,不过,玉河道台是个能人,他下令百姓上堤坝防洪,听说他自己在堤坝上已经住了一月了。”
    “玉河?”
    曾柔是经历过洪水的,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的生命会显得很脆弱,如果玉河河道道台同百姓众志成城的话,没准会撑过这次洪水暴涨。
    “皇陵,是不是离着玉河不远?”
    曾柔突然想到了前些天接到的消息,给诚亲王送信的人提起过玉河,“李妈妈,快些找地图来。”
    “王妃殿下?”、
    “快去!”
    曾柔没有来的一阵阵的烦躁,胸口沉闷,自古以来军功和救驾之功是最扎实的。
    在太平盛世中,军功和救驾之功很不容得到,可大金皇族的祖坟就在玉河附近,一旦玉河堤坝决口,在任何人看来守住皇族的祖坟都是倾天大功,这份功劳实打实的,是比军功和救驾还扎实的功劳!
    李妈妈从书房找出了地图,铺陈在曾柔面前,“王妃,您看是不是这张?”
    “嗯。”
    曾柔埋首地图,随口对李妈妈道:“挑亮烛火。”
    她的手指在地图上游走,此处是玉河,再往东是皇族祖坟,安葬着好几位帝王,祖坟西边是当今皇帝尚未修建完成的陵寝……如果玉河水到,首先冲垮得是祖坟,然后才是当今皇帝的陵寝。
    当,当,当,曾柔曲起手指敲打者桌子,玉河河道道台是朝野上下公认的治河能人,他到任后玉河十年没有犯过水患,十年间他不停的修缮堤坝,引水畅通河道,这次的暴雨虽然大,然他既然敢向皇上说玉河无恙,显然他是有自信的。
    若是换做寻常,曾柔不会过多关心此事儿,如今诚亲王和她在皇陵守灵,诚亲王的野心曾柔何尝不知?他身边再多个阿琬……难保他们不做点什么事儿来。
    夺嫡之路满是血腥,不是不能有无辜人的牺牲,但曾柔无法接受为了夺嫡这么祸害百姓,一旦玉河漫过河堤,玉城全城百姓会被淹没的……
    “良知,帝位,孰重孰轻?孰重孰轻?”
    曾柔慢慢的合上眸子,今日他可以为了皇位牺牲玉城,明日他会不会为了皇位牺牲更多的人,当为皇位牺牲百姓成了惯性,他又怎么能是个好皇帝?
    正道……正道不能破。
    曾柔突然睁开眼睛,烛火的灯花突然炸开,光亮撒进她眸子,“搅动天下风云,占据正道……诚亲王,商琬,你们不行呢!”
    她上辈子主政天下十几年,一手打造了太平盛世,规范了法典,她比任何人都明白怎么做一个封建统治者,怎么给封建社会留下文明的火种……
    曾柔提笔写了几个字,将纸张封号递给李妈妈,”送去给诸葛云,告诉他,玉河有难,抗洪救灾!”
    “是。”
    李妈妈忙出门,看得出王妃的慎重,因此她不敢劳烦别人。
    她亲自去定国公府门口堵着诸葛云,诸葛云自打拜师后,时常住在定国公府,而定国公几次公开表示很欣赏诚亲王妃,两座府邸时常有走动。
    诸葛云接到李妈妈传来的纸条后,又听了曾柔的话,眼珠微微一转,“好机会!天下风云尽在我手中,我这就入宫请旨,你告诉小柔,我不会让她失望,这份倾天之功,我要了,百姓的感激,我也要了。”
    曾柔用上一世教会了诸葛云,当兵不仅仅是打仗,抗洪救灾,架桥铺路……也是当兵的责任!


☆、第九十九章 抢先
    定国公府静思阁;诸葛云单膝跪在一袭便装的定国公面前请命。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恳请师傅准许我领兵前去护卫河堤,保存皇陵,”
    “师傅;”
    定国公面上带了几许犹豫之色;侧耳听着外面的雨声;淡淡的说道;“从京城到玉河相隔千里,便是皇上将兵士指派给你;你也不一定能赶上最紧要的时候,在无战事的情况下,你带兵在京畿腹地纵横让天下人怎么看你,云儿,你的选择让我很失望。”
    “大金朝多年不曾有一场打仗,兵将白白领着银子,本应该护国的将士被文官集团暗讽为无用。”
    诸葛云扬起脑袋,“?师傅,这就是你的选择的么?您为何上阵杀敌?只是为了今日的荣华富贵?现在您安静老实,不发一言只是为了能在陛下手底下求个善终?您就没有回忆起曾经喋血疆场的事情?没想过战死的袍泽?”
    定国公只要在京城,同任何武将手下都不来往,也从不过问京畿的兵权。
    他手中没有一兵一将,由此当今陛下才能对他放心,在疆场上拼杀出来的袍泽之情被他彻底的舍去了。
    朝中文官弹劾武将的时候,哪怕受弹劾那人是他曾经用过的武将,定国公都不会多说一句。
    眼看着武将被文臣暗讽平庸,他何尝不伤心?
    然他找不到反驳的依据,国泰民安,实在是没有他们的用武之地,况且他想关照武将们,皇上也不会同意,没准更会激起皇上对武将的疑心。
    所以他装作看不到。
    “师傅,多年的马放南山,多年受进文官的嘲讽,您以为将士可还有当年的气血?治国是文臣的责任,谁言我们不能为大金朝做事?”
    “云儿……”
    “若是师傅执意不应允,我去见皇上。”
    “你又在威胁我?”
    “并非威胁。”诸葛云坦言道:“师傅,我需要这次倾天之功,若是将士们再不做出点事情,明年又会有人叫嚷着裁撤骑兵了,虽然如今天下太平,然谁能保证天下一直会太平下去,说句诛心之言,世上就没有万朝万代的王朝,精练的将士是大金朝的屏障。”
    大金朝是全民皆兵,但若是有战乱的话,保护国家平叛还得靠真正的军人。
    诸葛云低声问道:“你确定皇陵有危险?”
    “防患于未然,我想皇上也不想皇族列祖列宗的陵寝有危险,师傅,这是最好的机会!成功救险玉河河堤,以后我再行事就要便利许多,士兵的组织性,纪律性要比百姓好得太多。”
    “可是士兵不是农夫,你让他们用扛枪的手去修缮河堤?实在是有点匪夷所思,你就不怕丢脸?”
    “为国尽忠,平天下安民,有什么好丢脸的?”
    诸葛云洒然的一笑,“我看在兵营里无所事事,整日的摸牌九才丢为将者的脸面。”
    “有几镇人马可听你号令?”
    “只要皇上给我口谕,哪一镇的人马我都调得动。”
    大金朝的兵将以镇区分,一镇标准配置为八千人,京畿腹地共有六镇,分别守护京城四周,统领一镇将士的人称为提督,下设总兵,参将等。
    “你随我进宫。”
    定国公用他那双盲掉的眼睛注视了诸葛云良久,他想看看诸葛云怎么调动镇守京城的镇兵!
    京城的守军大多是骄兵悍将,不让他们服气,便是有圣旨在手,他们也会阳奉阴违,况且让这群骄兵去救险,简直……定国公想着也是该让诸葛云遇到点磨难了,诸葛云这一路走得太顺。
    定国公能看出诸葛云话语里的深意,如果将士能用在抢险处,倒也不至于让文官集团再多嘴,将士又不是服徭役的民夫,救险只是偶尔为之。
    军方不至于完全拉不下脸。
    本在淑妃寝宫安置的皇帝,听见定国公冒雨叩开宫阙,他吓了一跳,披上了龙袍,抱怨道:“柳斐这个混球,你就不能让朕消停两日?”
    淑妃起身伺候皇上更衣,低眉顺目的眉眼间溢满了压不住的笑意,她就差用袖子仰面偷笑了。
    皇帝讪讪的问道:“爱妃笑什么?”
    淑妃慢慢的扣好皇上龙袍上的扣子,似有几分的不甘的说道:“皇上一日不见臣妾无妨,若是您一日不见定国公,您一定会不自在,您同定国公彼此情分太深,臣妾好是羡慕呢。”
    “你这份机灵在朕的后宫里是独一份的。”
    皇帝凝视着披散着头发的淑妃,她已经不如年轻时候吸引人,更不如皇上新纳进后宫里的二八小主们,可她却是皇上最宠爱的高阶妃嫔,哪怕是皇后有时都不如淑妃可心。
    “吃醋的女人朕见得多了,只有爱妃这酸劲儿讨朕喜欢。”
    伸手揽住淑妃的肩膀,皇帝低笑道:“你晓得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时不时让朕有点稀奇劲儿,这点很好!爱妃,小六的事儿,朕其实一直等你为他求情,朕下个月只怕不会再招幸你……你过几日生辰,就没什么同朕说的?
    “臣妾晓得陛下在磨砺小六的性情,小六若是孝顺的,臣妾生日便是他不在京城,也跟在臣妾身边一样。”
    淑妃淡淡的笑道,“看守皇陵可不是哪个皇子都有的机会呢,列祖列宗自然会磨去小六身上的切燥,臣妾只会感谢陛下。”
    淑妃笑盈盈的靠近皇帝,“左右不过是个女子,皇上虽然气小六,但小六是皇子,哪个女人不能梳拢?当然除了陛下您看重的之外……若是因为一个有些名头的女子坏了您和小六的父子情分,您还是臣妾效忠侍奉的陛下么?”
    “聪明!”
    皇帝亲了亲淑妃的脸颊,“果然,朕没看错你,有个聪明的生母,小四和小六自然在朕……哈哈,爱妃,过两日朕再来,你记得给朕做桂花饼吃。”
    “遵旨。”
    淑妃屈膝送走了皇上,好一会站不起身来。
    旁边的宫女搀扶起淑妃,低声道:“奴婢看皇上很高兴呐。”
    “高兴,他可不高兴呗,全天下的人谁敢让他不高兴?”
    淑妃苦涩的叹息,伺候皇上果真是一件极为辛苦的事儿,皇上越是上了年岁,她越要小心。
    外人只看到她是最为得宠的妃子,可谁知道她每一次侍寝都是在玩命?
    她不求皇上的爱慕,只求有朝一日,她不用再一句话琢磨上一千遍才敢出口,时时刻刻小心着皇上的喜好。
    淑妃甚至都忘记了进宫前她是什么样的人了。
    她现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皇上喜欢的……她觉得很累,但如果不承宠,儿子女儿怎么办?淑妃幽幽的叹息一声,“不知小六过得怎样?他可能明白我书信中的深意?”
    给儿子的书信,淑妃是思考了一夜才下笔的,她不晓得皇上和后宫的对手们会不会截下书信,因此她在书信中说得很隐晦,只希望儿子能同心意相通,孝顺她,不如孝顺皇上!
    煌煌宫室,烛火通明。虽外面下雨,星辰无光,但宫室中却不见潮湿,反而干燥温暖。
    皇帝听诸葛云说明来意,他先看了定国公一眼,“柳斐……”
    “皇上,这一切都是他自己想出来的,同臣无关。”
    被皇上紧紧的盯着,定国公一如既往的平淡,自嘲的笑道:“臣的本事,您不是知晓么?如此稀奇的点子,哪是臣能想到的?”
    皇帝大步走到御案前,从金丝金鳞的黄金盒子中取出一块调动兵马的玉牌,在手中掂量了一下,转身扔给诸葛云,“接着。”
    诸葛云反映够快,接住了玉牌。
    “朕准你调动京城西北的第三镇,第五镇兵马,准你所请,开赴玉河。”
    皇帝勾起了嘴角,目光极为严谨,“不过在玉河河堤上,你得听玉河道台的命令,你不懂得修缮河堤,朕更相信玉河道台,还有若是皇陵祖坟出现一丝的危险,诸葛云,你自己割下自己的脑袋给朕送过来。”
    “遵旨。”
    诸葛云眼里闪过惊喜,皇上果然是是做惯帝王的,比磨磨唧唧的定国公爽快多了。
    定国公动了动嘴唇,想说话的时候,诸葛云的脚步声已经远去了,“万一他没有保住皇陵,保住玉城百姓,皇上会宽恕他么?”
    “皇上?”
    定国公听不见皇上的动静,自然也看不见皇上的表情,宫室里多了几分的难言的压抑,定国公打破沉默:“我担心他选择错了。”
    “不会错!”
    皇帝坐在了龙椅上,“是人都会选择保护皇陵,朕的祖坟若是被水冲垮了,朕这个皇帝也做到头了!”
    “柳斐,你也坐下。”
    皇帝让人上茶,低笑中带有一丝的惋惜,“诸葛云不错,不过他姓诸葛”
    “臣一直谨记这一点,也希望陛下能够永远的记住。”
    定国公悠然的宽茶,皇帝笑道:“柳斐,你的心胸不如朕,又生气了,你的眼睛总生气不好。”
    “臣无事。”
    “唉,朕自问可以应付任何人,但拿你是没有一点办法,柳斐,你呀,学学云儿,少想一点,朕也可以放心一点。”
    “臣想的不多。”
    “……”
    皇帝沉默了许久,道:“罢了,你陪朕喝茶罢。”
    说得越多,柳斐越是气人!
    诸葛云手持玉牌,调动两镇兵马,镇兵都督对他颇为轻视,诸葛云也没多言语,直接撂倒了镇兵都督,“现在你们听我的!”
    在军方暴力手段永远比怀柔好用。
    他带人拼命向玉河河堤赶去。
    ……
    暴雨一直下,玉河道台在堤坝上指挥百姓严防死守,不停上涨的河水让他的脸色格外的憔悴,他哪怕心里再着急,此时也得做出一副自信满满能守住堤坝的样子,他晓得玉河堤坝的百姓和差役都看着他。
    “大人,诚亲王让人过来传话。”
    暴雨声音让回话的人几乎嘶喊着,“是诚亲王殿下!”
    玉河道台大声音的问道:“看守皇陵的诚亲王?”
    “是。”
    “请诚亲王的人过来。”
    “是。”
    一名圆脸的汉子走到玉河道台面前,作揖后道:“请大人移步,王爷有几句话让小人转告大人。”
    玉河道台也听过诚亲王有不错的名声,诚亲王被皇帝下放到皇陵,实在是让人意外。
    他虽然耿直,可确是个会做官的人,知晓在皇帝心中他做得再好也是臣子,怎么也比不上皇子,况且他也是担心皇陵的,一旦河水蔓延,必然会毁堤泄洪……泄洪的方向只能避开皇陵。
    哪个臣子都不敢将百姓摆在皇陵祖坟之前。
    民为重,君为轻,不过是说说而已。
    便是百姓对他歌功颂德,皇上说要他性命,也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儿。
    祖坟对民间百姓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何况是皇家祖坟?
    他跟着诚亲王派来的人走进搭建在堤坝上的棚子,棚子里面散乱的摆着碗筷,脸盆,一进来便闻到一股子潮湿发霉的味道,这一个月玉河道台一直住在这个棚子里的。
    “王爷说他昨夜祖宗入梦,警告他有玉河水患,王爷虽然相信道台大人,但先帝的交代王爷不敢不听,王爷的意思说还是让大人疏散玉城百姓为好,万一皇陵有危险,泄洪的方向只能是玉城。“
    “王爷还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做好万全准备,防患于未然,于您也是功德一件。”
    “王爷提醒大人,莫要忘了玉河已经是整个州府注意的焦点。”
    玉河道台紧紧抿着嘴唇,脸上的肌肉绷得很紧,神鬼之说他将信将疑,玉河堤坝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被诚亲王质疑,他很不舒服,但诚亲王说得也有道理,万一守不住呢?
    一连几日的暴雨,不停上涨的河水,以及上段堤坝的状况,容不得玉河道台不多想,玉河上游的支流并没存储水的见减水坝……眼前的严峻形势,让玉河道台的信心有所动摇。
    但如果他疏散玉城百姓,必然会谣言四起,到时候堤坝上的百姓必然慌忙逃命,他制定的防洪战略有可能功败垂成,一旦民心哗变,便是玉河河堤能撑住,也会出现决口的事儿。
    若是不告诉玉城的百姓,万一……他便是自尽谢罪也无法洗清罪孽。
    此时又有先帝托梦示警,虽然先帝是个昏庸之主,但万一先帝去后悔悟了呢?
    玉河道台相信诚亲王不至于在这事上说谎。
    “本官再想一想,你代我向诚亲王殿下道谢、”
    玉河道台想着还是再看一看,根据他的经验,这场大雨很可能是最后一次的暴雨,只要挺过这几天,这次的险情也就过去了。
    “大人……”
    “你不必说了,还请诚亲王守好皇陵,一旦皇陵渗水,可不是闹着玩的。这几日的大雨,便是玉河河堤能守住,皇陵四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