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道战无敌-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城一怔,随即反应过来,只怕柳随风也误会什么,连忙问道:“什么事情?怎么鲁莽了?”
柳随风笑道:“白师弟性格豪爽,自然不觉得鲁莽,柳五失言了。”
说罢,他洒然一笑,转身离去,留下白城目瞪口呆。
白城还想再找人问个清楚,场中众人忽然全都安静下来,他抬头望去,南霁云不知何时已走上高台。
无奈之下,白城只得先行坐下,打算等课业结束之后,再去打听消息。
南霁云站在高台之上,双目一扫场中学员,大声说道:“某家南霁云,奉卫大将军之命,特来为诸位学员传授兵法,废话我也不多说,咱们今日正式开课!”
一句话说完,江湖一脉推荐的学员都还罢了,世家一脉推荐的学员,除了事先知道南霁云身份的几人之外,其他人莫不满面惊讶,窃窃私语。
白城耳边传来身后两人对话。
其中一人惊道:“南霁云?莫非他就是鼎鼎大名的魏州南八?”
另一人叹了口气,说道:“天下虽大,但也没有第二个南霁云!”
先前那人说道:“卫大将军果然厉害,连南霁云这等人物,也能请来授课。”
另一人嘿嘿一笑,再不说话。
白城心中一动,他本以为南霁云只是寻常教习,如此看来竟是军中名将,只可惜他对陈****略不熟,不知此人的身份来历。
南霁云大手一挥,台下众人全都安静下来,高声说道:“卫大将军本来是找虞将军为你们传授兵法,不料前些日子,眉州突发战事,虞将军脱身不得,所以才临时换了某家。不过某家传授之前,却有件事情需要你们去做,做得到的留在这里听课,做不到的趁早走人!”
众人全都安静下来,不知南霁云要大家做些什么,白城也有些好奇。
南霁云接着说道:“这事说来简单,做来却不易,就是要你们从现在开始,把以往学过的兵法全都忘记!”
众人全都一怔,眼中露出狐疑之色。
南霁云说道:“某家知道你们不少人都是军中子弟,其中还不乏名将之后,都是自幼学习不少兵法!只是某家的兵法与众不同,你们要是忘不了以往的兵法,那么不但学不成某家的兵法,就连以往的兵法也会搅的稀里糊涂!”
白城这才有些明白,以武道而言,不同的功法有不同的理念,若是修为不够,强行修炼两种理念不同的功法,不但不能有所助益,反而会互相影响,看来兵法也是一般。
众位学员并无一人离开。
南霁云点点头,说道:“既然你们都答应了,那我就开始授课了。某家少年时曾苦读兵书,中年时曾身经百战,数十年下来,只有一个感悟,那边是千章万句,不外乎制人而不受制于人!”
南霁云这句话,白城深以为然,武道兵法都是一理,占据主动者纵然一时势弱,但终究能够取胜,被动应战者即使实力强大,最终也难逃败亡。
这话场中众人也都明白,只是要做到这一点,却是难如登天。
南霁云似是能看出众人所想,说道:“要做到这点其实一点不难,只要能做到分别奇正、指画攻守、亦易主客三件事即可。”
这句话说得也明白,自古兵家争胜,向来是以正合,以奇胜。简单来说,想要打赢一场战斗,就要在正面战场扛住敌军,稳住阵线,然后以奇兵从其他方向突破对手防线,取得胜利。
这句话也算是老生常谈,没有什么稀奇之处,台下不少学员已露出失望之色。
南霁云似是没有看到众人的脸色变化,哈哈一笑,说道:“但在某家看来,这句话还不够明白,某家以为善用兵者,无有不正,无有不奇,故正亦胜,奇亦胜!”
一语出口,学员之中懂兵法的人,无不面色大变,就连白城也是一惊。
白城虽不通兵法,却想起清晨见南霁云时,他使得那一套矛法来。
白城当时以为那套矛法是在煌煌大势之下,暗藏汹涌波涛,以正合,以奇胜。但现在想来,他眼中的煌煌大势未必是真的煌煌大势,更可能是潜藏的杀机,他所谓暗中波涛也未必是暗中波涛,更可能是故意造出的声势。
南霁云乃是兵法大家,他看了一次,便以为自己看明白南霁云的兵法,现在想来,当真可笑。
南霁云兵法玄奇,又层身经百战,讲起课来内容详实,一上午时间不知不觉便已过去。许多学员直到课业结束,方才反应过来,只觉得时间过得太快。
白城本打算在课业结束之后,找个学员问一问关于自己有什么传言。
不料,课业甫一结束,众人便纷纷离去,他竟未能拦下一人。
白城无奈,只得转回辰己小院,推开院门,赵五已洒扫完毕,沏了一壶茶,正在院中休息。
他见白城推门进来,劈头一句便是:“白校尉,这事你确实做的鲁莽!”
第九十七章 各自盘算
白城不但不怒,反而哈哈大笑,说道:“总算遇到个明白人,五哥赶快给小弟说说,你到底听说了什么!”
赵五一怔,问道:“白校尉自己做的事情,难道不知道?”
白城眨了眨眼睛,笑道:“小弟知道的和五哥知道的,恐怕会有所出入。”
赵五迟疑说道:“不会吧,这可是沈副总管亲自传出来的消息,陆总教习、南宫副总管也都没有否认,难道还会有错?”
白城笑着问道:“什么消息?”
赵五并未直接回答,而是问道:“据说,昨日有个叫吴惊涛的学员曾跟白校尉约战,不知可有此事?”
白城点点头,说道:“不错,确有此事。”
赵五说道:“那就是了!据沈副总管说,这个吴惊涛早年因为修行进度过快,受过些暗伤,这些年一直没有恢复。昨日他与你约战时,甫一动手便暗伤发作,当即就想认输。你却不依不饶,非要与他缠战,以至于他伤势发作,重伤而亡!”
白城眉头皱起,问道:“这是沈副总管亲自说的?”
赵五连连点头,说的:“不错!”
白城心中一动,问道:“陆总教习和南宫副总管也没有否认?”
赵五说道:“据说有几个江湖一脉的学员去问了,他们两人不说是,也不说不是。”
白城沉吟不语,心中暗自盘算。
昨日,吴惊涛身死一事,陆总教习先是吩咐沈崇天善后,又警告他们三人不许把佛、魔两门参与的事情说出去。
不过,吴惊涛身死之事,沈崇天势必要给众位学员一个说法,于是就编出这样一套言论,既解释了吴惊涛的死因,又解释了白城被贬为旁听学员的原因,也算是一举两得。
陆总教习与南宫烈不否认这个说法,是因为此事已全权交给沈崇天处理,处理的结果也是按陆孤帆的意思来的,所以他们也不便再多说什么。
只是江湖之中讲究扶危济困,最恨趁火打劫,他这一番言论虽然解释的妥帖,却将白城名声毁尽。
白城今后在白虎堂算是举步维艰,沈崇天翻云覆雨的本事果然了得!
赵五见白城久久不语,问道:“小人说的与白校尉知道的可有不同?”
白城笑道:“其中差别极大。”
赵五面色一喜,说道:“以我看来白校尉也不是这种人,那到底是怎么回事?”
白城呵呵笑道:“此中内情无法多说,只看五哥信不信小弟的人品!”
赵五哈哈大笑,说道:“白校尉的武功小人是亲眼见过的,要杀那吴惊涛只怕不费功夫,又有怎肯自毁名声,去做趁火打劫的事情?小人自然是肯相信白校尉!”
乙木小院。
李沉舟双目微闭,盘膝坐在院中,一语不发,似乎在思考什么。
赵师容指如青葱,从碟中拈起一块蜜饯,轻轻放入口中,舌尖与蜜饯轻触的瞬间,面上浮现出极为满足的笑容。
柳随风本在一旁看书,似乎有些心神不宁,时不时放下书卷,向李、赵两人瞧去,刚刚一回头,正瞧见赵师容吃蜜饯的模样,不由脸颊微红。
赵师容浅浅一笑,问道:“五弟,你在想什么?”
柳随风神情一乱,随口说道:“我是在想,师姐既然喜欢蜜饯,为何每日只吃一颗?”
赵师容目如秋水,瞧着柳随风笑道:“蜜饯虽好,却不能多吃,万事万物都是一样的道理,凡事太尽,缘分容易早尽。”
柳随风似有所悟,点了点头。
“南霁云的兵法确实厉害,不是泛泛之辈!”李沉舟忽然睁开双眼说道。
赵师容转过头去,笑道:“原来沉舟大哥是在研究兵法。”
李沉舟点点头,说道:“人力有时而穷,一人之力再强,也难当滔滔大势,唯有集结千万人之力,方才能够扭转天下乾坤。咱们江湖子弟修为虽然都不错,但对兵法战阵却了解太少,纵然有些研究,也都是读死书,及不上世家一脉。”
柳随风说道:“沉舟大哥说的不错,否则当年道门也不会在高层实力占优的情况下,拱手将中原让给北魏。所以,咱们在白虎内营也得扩大势力,集结人马才成。”
赵师容笑道:“五弟这是话里有话啊!”
李沉舟目光一闪,说道:“五弟,你有话尽管说便是,咱们自己人还隐瞒什么。”
柳随风沉吟片刻,说道:“我是想问问沉舟大哥,白城一事咱们是否要伸出援手?吴惊涛因他而死,世家一脉势必会全力针对他,咱们若不出手,只怕他终究难逃一死!”
李沉舟缓缓说道:“此事已引起世家一脉的公愤,便是咱们江湖一脉也有不少人对他有些不屑,却是不大好办。”
柳随风问道:“那咱们放手不管么?”
李沉舟摇了摇头,说道:“此事也是一个机会,咱们只要能护他周全,何愁名声不立?”
柳随风说道:“既然如此,柳五现在就去与他商议!”
李沉舟笑道:“你先不要着急,锦上添花怎能与雪中送炭相比?”
柳五轻叹一声,随即明白过来。
一阵清风吹过,几只鸟雀南飞。
方应看放下手中茶盏,说道:“这么说主意你是出的?”
瘦弱少年低低声音,说道:“沈副总管本来也在头疼如何对外公布吴惊涛之死,属下便给他出了这个主意。属下擅自行动,还请小侯爷责罚!”
方应看面上露出一丝笑容,说道:“此事一举数得,有功无过,谈不到责罚二字。”
瘦弱少年似乎有些诧异,说道:“属下只看到此事能打击江湖一脉的声望,却不知还有别的用处。”
方应看笑道:“打击江湖一脉声望是其一,收拢世家一脉人心是其二,最重要的是李沉舟一定会出手立威,护住白城。”
瘦弱少年似是有些不解,问道:“李沉舟实力不弱,咱们如何去做才好?”
方应看笑道:“据我了解,李沉舟虽然想护住他,但一定不会现在出手,他会等到白城支撑不住再出手,咱们要做的就是在他将要动手之际,一举斩杀白城。”
瘦弱少年似乎恍然大悟,说道:“如此一来,李沉舟自然名声大损,再无法与小侯爷争锋!”
第九十八章 王寇
天色尚早,残雾未褪,飞鹤桥边独自站着一名蓝衣青年,身姿挺拔,有如劲松。
他约么二十不到的年纪,白白净净的面皮,一头少见的短发,根根如钢针般扬起,一双眸子精光四射,不住的向四周扫视,嘴角叼着根草枝,露出似有似无的笑意,身上肌肉匀称有力,腰间别着把短刀,没有刀鞘。任谁瞧上一眼,便知他是极为精明强干的狠角色。
这人姓王名寇,表面身份是京兆府的一名捕快,暗地里却兼着京中三大****帮会之一“七尺竹林”的护法一职,但更少人知道的是他还有一重身份,那就是刑部飞鹰楼秘密训练的青年杀手。
他出道不过区区数年,却已抓捕过十余名江湖巨寇,其中三人还是他亲手格杀。这些人都已纵横多年,武功修为、江湖经验全都在他之上,但却没有一人能从他手中逃走。
王寇的耳朵忽然抖动了一下,他脸色骤然一变,左脚向前一滑,身形向后一转,右臂抡开,一记劈拳猛然向身后砸去。
他将刑部嫡传的三种擒拿拳法融合,练就一种独特的近战搏击之术,一招之间,攻守兼备。
在他身后,不知何时,已无声无息的多了一名瘦弱少年,这名少年面色苍白,似是有些虚弱。
但他面对王寇的拳头,却不慌不忙,抬起左腿轻轻后撤一步,动作不紧不慢,堪堪躲过这一拳,轻声说道:“王师兄,这里是白虎堂,很安全的,你不必这么紧张。”
王寇一拳抡到空中,却不发怒,反而满脸堆笑,说道:“我当是谁!原来雪岸兄弟来了,倒是吓我一跳!”
他的脸色刚才还十分严肃,霎那之间却堆满笑容,一双大大的眼睛满是笑意,脸上两个深深的酒窝更是讨喜,不像是六扇门的高手,倒像是大饭店的跑堂。
瘦弱少年似是有些羞涩,说道:“王师兄莫开玩笑了,小弟这点微末本事,哪里能吓的到王师兄。”
王寇摇了摇头,说道:“雪岸师弟的武功是小侯爷亲自指点过的,王某哪里比得上!不知雪岸师弟今天约王某过来是有什么事情?”
瘦弱少年低声说道:“不是我的事情,是小侯爷有事请王师兄去做。”
王寇脸上露出惊喜之色,问道:“小侯爷有什么吩咐,王某必定做的妥妥当当!”
瘦弱少年轻声说道:“王师兄,小侯爷昨天跟我说,吴惊涛虽然不成器,但终究是咱们的人,不能就这么白白死了,想请王师兄收拾了这小子。不过也不用弄死他,只要把他逼出白虎堂就可以了,剩下的事情小侯爷自有安排。”
王寇脸上笑容更盛,说道:“小侯爷可真会给人出难题,在这白虎堂中,其他人是赶人容易杀人难,王某却是杀人容易赶人难。”
瘦弱少年说道:“王师兄是老江湖了,对付他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还不容易?”
王寇摇摇头,说道:“哪里哪里,现在的少年一个比一个厉害,早不是我们这种老江湖斗得过的啦!雪岸师弟,这白城的本事到底怎么样?”
瘦弱少年轻声说道:“他是苍州飞星门的弟子,据我所知,飞星门从未出过炼神宗师,甚至连无漏境的练气高手都没有出过。”
王寇哈哈一笑,说道:“王某明白了,雪岸师弟就等我好消息就是!”
瘦弱少年问道:“不知王师兄需要多少时日,我好给小侯爷禀报!”
王寇想了想,正色说道:“快则三五日,慢则七八日,王某必然给小侯爷一个交代!”
瘦弱少年点头说道:“小弟就等王师兄的好消息。”
王寇大笑一声,转身大步向小镇走去,片刻之间,没入薄雾,再也看不到身影。
瘦弱少年待他走远之后,方才低声说道:“难题?再不给你出难题,只怕你就要爬到我头上了!整天在小侯爷身边晃悠,难道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打的什么主意?”
说到这里,他苍白的脸上忽然露出笑容,低低声音说道:“沈崇天遮遮掩掩,跟我说的恐怕也不是实话。吴惊涛深藏不露,却死在白城手上。正好让你去跟白城死磕,探探他的底细!”
说完,他转身向另一方向走去,身法轻盈,落地无声,就好似幽灵一般。
王寇离开飞鹤桥,大步走入小镇之中,脸上笑容忽然收敛起来,向瘦弱少年所在的方向回头望了一眼,喃喃说道:“我若真相信吴惊涛是旧伤复发而死,那才真是傻子,只怕这白城不好对付吧。”
明堂之内,宫室之间。
一位冯姓教习坐在台上讲课,大多数学员在台下都有些昏昏欲睡。
这位冯教习身材瘦削,头发灰白,一张狭长的马脸毫无血色,一只眼睛睁开,一只眼睛微微闭着,睁开那只眼睛呈现出死灰色,闭着那只眼睛已然看不到东西,说起话来面上肌肉僵硬不动,语气也十分冷淡,看起来不像活人,倒像是地府中爬出来的冤魂,让人十分心悸,。
据说,他曾是军中的风纪官,主管军中纪律,在战场上被流矢射中,一只眼睛废掉,这才退出战场,在太尉府任个闲职。后来不知何故,他偶然被卫大将军看重,便请到白虎堂中,为学员教授军纪。
军中纪律本就枯燥,他讲的更是平淡无奇,大多数学员都已听不进去,但与其他人不同,白城却听得津津有味。
他前世所在的地球,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获取极为方便。他虽然没有参军打仗,但也了解过一些基础的军事常识,深知一支军队是否强大,人员、装备、补给都是次要因素,最为主要的因素则是军纪严明。
赏罚分明、不偏不私,便是许多百战名将的要诀。但若是军纪不严,其余种种皆是镜花水月,不堪一击。
一上午时间眨眼即过,课业结束之时,冯教习片刻也没有耽搁,一声解散之后,转身离开宫室,大步向明堂之外走去。
他是白城见到的,第一个住在明堂之外的教习。
白城伸了伸懒腰,有意无意的向宫室一角撇去。
前两次来这里时,他曾在哪里遇到一个神秘老者,传授给他一本《军略奥义》,只是不知何故,近几次过来,再未能见到这个老者。
第九十九章 涂鸦之作
白城起身离开明堂,漫步向辰己小院走去,望着沿途遇到的一位位学员,面上带着少许无奈之色。
因为吴惊涛之死,不但世家一脉的学员对他怒目而视,就连江湖一脉的学员对他也不甚客气。
在江湖一脉的学员之中,有一个姓乌的矮胖汉子,因当日在醉仙楼上与他有些口角冲突,本已对他充满敌意,如今找到借口,更是不住对他言语挑衅。若非碍于李沉舟定下江湖一脉不得内讧的规矩,只怕他早已要与白城约战。
不过这些事情,白城也懒得理会,每日研习课业的时间尚且不够,哪有精力与这些人置气。
白城脚程不慢,不大会功夫已赶回小院,推开黑漆院门,绕过石头屏风,他不由怔了一怔。
院中早已站定一人,背身对着自己,双手负在身后,正在低头欣赏石缸中的锦鲤。这人身材又高又瘦,一身宽袍大袖,白虎堂中绝无第二个人是这般模样。
白城拱手笑道:“弟子白城,拜见周教习。”这不是别人,正是主持过前两次测试的教习周进。
周进回过头来,一双眼睛精光四射,直勾勾的盯着白城,劈头问道:“你觉得你冤不冤?”
“周教习的话,弟子怎么听不明白?”
“佛门弟子是要杀你,吴惊涛也是要杀你,他们一死一伤本都是咎由自取,并与你无关,但因为沈崇天放出的假消息,让你陷入不利境地,不但被剥夺了学员身份,还要遭受众人嫉恨,难道你觉得不冤?”
“弟子不冤。”
“你莫要在我面前故作大方,若是有什么冤屈尽管说出来就是!”
“弟子是实话实说。”
“怎么讲?”
“要杀弟子之人,既能从北方招来佛门弟子,自然是身份极高,权势极重之人,白虎堂要是不想惹麻烦,只需将在下逐出此地,任弟子自生自灭便是,又何必将弟子留在营中?白虎堂如今这么做,名为怀疑,实为保护,为弟子担了天大的干系,弟子又岂会觉得冤枉?至于沈崇天,他并不代表白虎堂,他的话也不代表白虎堂的意思,这一点弟子还分得清楚!”
“果然是一个明事理的小子,不枉我来此一趟!”
“孰轻孰重弟子还是知道的。”
周进面上露出一丝笑容,从袖袍之中取出一个青布包裹,伸手递给白城,说道:“再过几日,白虎内营会为学员配福利,包括丹药、有秘籍、有银两。你如今是旁听学员,正式放的福利没有你的份。不过你放心,你的福利以后由我亲自放,绝不会比任何一人差。”
白城目光一闪,伸手接过包裹,深施一礼,说道:“多谢周教习栽培!”
周进点点头,袖袍一甩,转身离开小院。
送别周进,白城反手关上院门,走入房中,将青布包裹打开,平摊在几案之上。
包裹里面的东西一览无余,两只白色瓷瓶,两本书卷,还有一只寒铁制成的小哨。
两只瓶表面分别写着朱红色的小字,一只写着“护心”,另一只写着“生血”。
他拔开瓷瓶上的木塞,只见写着“护心”两个字的瓷瓶里面,是一丸丸青色的丹药,另一只瓷瓶里面则是赤红色的粉末。
这两种丹药他都听说过,分别是“护心丹”和“生血散”,一内服一外敷,都是军中常用的疗伤药物,只不过这瓶丹药制作优良,并非寻常军用药物可比。
放下两只小瓶,他又拿起那只寒铁小哨,铁哨仅有一寸多长,光华隐现,在铁哨侧面篆刻有“惊风”两个字。
他不由一怔,这铁哨竟是一种法器!
南霁云讲兵法战术时,曾经提过这种“惊风哨”,乃是军中斥候的一种标配法器,一旦吹动便能引天地元气的波动,从而出巨大的声音。只不过这种声音寻常人听不到,只有携带有配套法器的人才能听得到清楚。
白城放下惊风哨,心中忽然一动。
无论是护心丹、生血散还是惊风哨,全都是用来保命的东西。看来6孤帆是认定自己还会遭受攻击,所以才周进送来这些东西,但6孤帆与他并无交情,为何又对他如此重视,要想法护住他的性命?
难道是因为他,白城脑海中忽然浮现出灵图道长的面孔,隐隐觉得这两者之间脱不开干系。
看过丹药、铁哨,包裹里还有两本书卷,一薄一厚,厚的有两寸多厚,薄的不过一指。
其中那本厚厚的书卷是蓝色封面,封面上写着百战剑谱四个字。
他大概翻了一遍,这本百战剑谱将军中常用十八种剑法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集录成一册,又经过高人一番批注,对每一种剑法的优劣之处全都评判,一招一式都批注的极为详细。
这十八种剑法倒还罢了,还算不得太过珍贵,但这一份批注却十分难得。批注之人修为极高,一字一句意境深远,若是落在有心人手上,单单这本书已足以在江湖之中创立一家剑派。
他之前所得的太上剑经虽然高深,讲的都是剑法至理,但他剑法修为有限,要想通盘理解,不知还要多久。如今得了这本剑谱,讲的全是实战招法,两相对应之下,顿时觉得思路清晰不少。
粗略翻开一遍,白城放下百战剑谱,又将另一本薄薄的书卷拿了起来。
这本书是黄色封面,封面上歪歪扭扭的写着符文两个字,就好似小二涂鸦一般。
白城心中顿时一喜,他对符文之术早已十分垂涎,只可惜无处学习,没想到今日周进竟送来一本符文方面的秘笈来。
他打开一看,心中不由凉了半截,只见书中字迹凌乱,涂抹之处举不胜举,甚至有一行字写完,又用墨笔全部涂黑的情况,而且字句不通,前后文之间也不连贯,与其说是一本秘笈,倒不如说是一沓废纸。
白城眉头皱起,心中暗暗奇怪。
周进此行必是6孤帆的意思,以6孤帆的为人,绝不会跟他开这种玩笑,给他一本涂鸦之作,这本书必然另有奥妙,只是一时之间看不不明白罢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章 夜访
白城捧着这本薄薄的《符文》,眉头微微皱起,心中暗暗揣测。
这本书字迹潦草,涂抹随意,说明写书之人在书写时并不是胸有成竹,想好了才写,而是边写边想,边写边改,才会有许多错乱之处。如此看来这本书也并非是成书,而是一份手稿,而且还是一份未完成的手稿。
他想到这里,略略有些失望,但随即又暗骂一声,符文之术何等重要,岂会轻轻松松便传授与人,能有份手稿已算不错,岂能挑三拣四。
白城心绪既定,便将护心丹、生血散以及惊风哨全都贴身收好,又将《百战剑谱》放在几案一角,这才摆上一张木椅,沏好一壶清茶,端坐在窗前,仔细研读起这本《符文》。
这份手稿虽然写的凌乱不堪,但在他的仔细研读之下,还是看出了一些东西。
据书中所言,在上古年间,人族饱受洪水地震、妖魔邪祟、疫病饥寒等诸多劫数,寿命不过五十,终生痛苦不堪。直到后来,天上神人心生怜悯,自三十三天而降,传下三千六百种符文,方才破空而去。
这三千六百种符文全都直通大道。每种符文都其神奇之处,有些能变幻虚实,有些能沟通阴阳,还有些能聚集元气。
修行者只要在心中观想符文,便能显化出种种不可思议的效果来。不止如此,修行者若能依照法度,将不同的符文组合排列,便会产生更加神奇的叠加效果,威力之强,甚至能够翻天覆地、焚山煮海。
上古之民习得符文之术后,不但凭借此术操纵天时,改变地利,斩妖除魔,而且仗着此术互相攻伐,以至于生灵涂炭,更甚于昔日,惹得天怒人怨。
经过无数征战之后,通晓符文之术者,大多都已互相攻伐而亡,符文之术也都遗失殆尽,逐渐成了一个传说。
直到数千年前,佛道两门逐渐兴起,两门祖师根据传说,找到了一批从上古年间遗留下来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全都表面铸有符文,只不过不过年深日久,大多数都已残缺不全,无法直接用于修行。
两门祖师都是智慧通天之人,他们根据不同的理念,用不同的方法,竟将这些符文一一修补,重新显化出不可思议的效果来。
只是修补之后的符文,与原先的符文相比,都已是面目全非。
故此,两门祖师给重新补齐的符文分别都起新名字,佛门的叫做梵文,道门的叫做鸟篆,名称虽不一致,但实质都是对符文的修改。
此后,历经数千年发展,符文之术与两大宗门合为一体,所谓佛法、道术,实质上都是对符文之术的运用。
白城将这本书略读一遍,心中对符文之术已有了初步了解,发现了修行符文之术,最为关键的是两个因素。
第一便是符文数量。修行者掌握的符文数量多寡,直接决定了修行符文之术的潜力。这是因为每种符文都有不同妙用,若是掌握的符文数量不足,任你智慧通天,也研究不出多少法术来。
实际上,符文是道门各大支脉的最高机密,掌握符文数量越多的支脉,往往实力也越强,掌握符文数量越少的支脉,往往实力也越弱。最弱的便是九仙观这种没有任何符文传承的道观。
第二便是组合方法。佛法、道术的实质都是对符文进行排列组合,从而产生出不同效果,而排列组合的方法就是其中的关键。一模一样的符文,通过某些方法排列,便可以翻江倒海,而通过另一些方法排列,却只能吹起一阵微风。
事实上,这种排列组合的方法也是佛道两门机密,只不过常有些才华横溢之人,可以根据手头上现有的符文推陈出新,研究出更好的排列组合方法,故此才没有像符文那样列为最高机密。
一本《符文》翻完,白城如醍醐灌顶,只觉得此书说尽了符文之术的实质。只是他却不知,佛道两门,甚至于两门之下的各大支脉,对符文的来历都有不同的解释,这本书中的解释,正是其中最为离经叛道,不为人所接受的一种。
这本书字迹凌乱,语句不通,极为难读。白城足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