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好事多磨-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
  在前面领路的王妈妈忍俊不住,“扑哧”一声笑出声来。
  梁幼惠恼羞成怒:“好生走你的路!”
  沈穆清强忍着笑意,拉着梁幼惠往前走。
  见过了冯氏,沈穆清原准备也向王温蕙去辞行的,但一想到梁幼惠那个未曾谋面的二嫂蒋双瑞,就放弃了这个打算。
  妯娌俩,总不能厚此薄彼吧!
  梁幼惠亲自送沈穆清出了二门,殷殷嘱咐她:“你一定记得要给我下贴子哦!”
  沈穆清连连点头,梁幼惠亲自扶她上了马车,看见马车骨碌碌地驰出了偏门,才垂头丧气地转回了内宅。
  ******
  马车出了南薰坊延着东长安街向东,走了不到三刻钟的,就到了沈家位于明时坊的椿树胡同。
  沈穆清一路上都在想杜姑姑的事。
  她有一种很不妙的感觉,觉得杜姑姑肯定有什么非常重要的事瞒着她,而她却找不到原因。因此见到李氏的时候,她的笑容就有些勉强。
  李氏见沈穆清这么早就回来了,神色之间全无一点欢喜雀跃,不由十分担心。用一种试探的口吻问她:“梁家不好玩吗?”
  沈穆清自然不能让李氏担心,叽叽喳喳地讲起去梁家的所见所闻来,特别是梁家太夫人:“……一点也不像我想像中的那样刻板、无趣!”
  李氏听着,不住地微笑点头,最后还问她:“那你觉得梁家还不错喏?”
  虽然三代同堂,但比起其他的公卿之家来,好像更有人情味。
  沈穆清笑着点头:“他们家的人都过得挺亲热的。”
  李氏就别有意味地笑着点了点头。
  沈穆清觉得李氏笑的有点异样,正欲相问,却有小丫鬟进来禀道:“太太,周管事回来了!”
  周木百的爹回来了!
  沈穆清一听,来了精神。
  还好今天出了岔子,要不然,就赶不上周管事回来的时候了。
  沈穆清暗暗庆幸着,梳洗的干干净净的周管事拿着一个毡包就进来了。
  他给李氏和沈穆清请过安后,把毡包递给翠缕:“太太,这是江南十八家绸缎铺子今年的帐册,还有调回来过年的银票。”
  沈家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江南的这些绸缎生意。
  翠缕收了毡包,李氏客气地说了声“辛苦了”。
  周总管自然是连称“不敢”。
  李氏又问了问他江南的情况。
  周总管也来事,说了几件江南官场最近发生的趣事。
  李氏和沈穆清听得津津有味。
  眼看着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周管事也打住了话题,笑道:“眼看着要过年了,我就想求太太一个恩典!”
  李氏打趣道:“连过年都扯出来了,那定是件了不起的大事!我可以仔细思量思量了。”
  周管事就笑和李氏拉家长:“您也是知道的,我一年四季都在外面跑,家里的事也管的少。这次回来,猛地一看,那流鼻涕的小子如今都长成人了。就想请太太给拿个主意,指个可心的人给他,也让他再稳沉些,好踏踏实实地跟在老爷身边办差。”
  李氏沉吟道:“我要是记得不错,翻过年,百木应该有十九岁了吧!”
  周管事笑道:“太太记忆可真好。”
  “怎么不记得!”李氏回忆道,“他出生的那年,天热的连蝉都不叫了。我们老爷刚任了山东参政,天天下乡去看田里的庄稼……那时候,我们家秋哥还活着,天天围着你们家那口子转。听说得了个哥儿,非把自己的金锁片给他不可……”说着,眼泪就涮涮地落了下来,“一眨眼,百木都要娶媳妇了!”
  周管事也抹着眼睛:“可不是。说起来,百木这名字还是少爷给起的。说什么,虽然是家生子,但也不能放任自流,要跟着学认字,学规矩,以后才能跟在他身边,帮他管事……太太教的好,哥儿从小就有见识……”
  就有人嘤嘤地小声哭了起来。
  一时间,屋子里一片愁云惨雾。
  汪妈妈忙道:“周秉,你在这里胡说些什么呢?”
  周管事听了,就朝着李氏露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脸:“看我,说着说着就不着谱了,尽干些惹太太伤心的事。”
  沈穆清一边从衣袖里掏了帕子给李氏擦眼泪,一边瞟了周管事一眼。
  也不知道这家伙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先勾了李氏的伤心事拉上关系,然后再求亲,李氏的心一软,那肯定是予取予求了。
  李氏接过帕子,叹了一口气,道:“这也不怪你,是我放不下!这也都是过去的事了!既然你提了,也是眼中有我。百木娶媳妇的钱,就我来出吧!”
  “那怎么敢!”周管事一脸紧张地推脱。
  李氏的眼泪又流了下来:“你就当是秋哥赏你的吧!”
  周管事忙跪下来磕头:“我替百木谢谢少爷,谢谢太太了!”
  沈穆清就斟了热水给李氏:“太太喝口茶吧!”
  李氏摸了摸沈穆清的头,神色稍有缓和,问周管事:“你可有中意的?
  周管事斟酌道:“自家的孩子,自家心里有数。我们家那个,是外勤内懒,老爷一点点吩咐,日夜都念着的,自家的事,却是横草不拿竖草不捏。我就想找个家生的,知根知底,也免得别人嫁过来了嫌我们家百木懒。”
  李氏点了点头:“我看着百木平日里百伶百俐的,哪有你说的那样不堪。不过,妻好一半福,我看着他长大,自不会亏了他的。说起家生子,我屋里的翠缕不错。年纪也相当,性情也还稳重,在我屋里这么多年,一直管着钥匙,做事认真、仔细……”
  一边的翠缕已含羞带笑地低下了头。
  沈穆清暗暗喊了一声“糟糕”。回头看珠玑,她已面如缟素,整个人如石化般地呆立在了那里。
  她再看周总管。
  一直带着笑意的脸上变得有些僵硬。
  看样子,周家也是中意珠玑的。
  沈穆清就拉了拉李氏的衣袖,抱怨道:“太太偏心!”
  李氏愕然。
  沈穆清娇嗔道:“提到家生子,太太就记得翠缕,不记得我屋里的珠玑了!”
  “哎哟!”李氏呵呵地笑,用安抚着小孩子的口吻安抚着沈穆清:“可不是,我怎么忘了你屋里的珠玑。”
  “我屋里的珠玑也挺不错啊!”沈穆清就笑着对周管事道,“说话又温和,长得又漂亮,做事又伶俐……配你们家百木不委屈他吧!”说着,还朝周管事使了一个眼色。
  周管事见了,精神一振,笑道:“不委屈,不委屈。姑娘亲自调教出来的人,能嫁到我们家来,那真是我们家祖坟上冒青烟了……”
  李氏失笑:“她一个小姑娘家,懂什么。这么大的事,你怎么能顺着她胡闹。”
  周管事很委屈地道:“姑娘是太太一手调教出来的,我难道还信不过吗?”
  李氏就调侃他:“听你这口气,你是准备让姑娘给你做主了!”
  周管事很认真地点了点头,语带哽咽地道:“我就想着,我们百木原是给秋哥留着的,姑娘和秋哥是一母同胞的,能娶了姑娘屋里的,也算是亲上加亲,自然再好不过了!”
  “好,好,好。难为你还记得当年秋哥要你们家百木做随从的戏言。”李氏立刻泪盈于睫,“我就依你的,把姑娘屋里的人许给百木。”说着,就喊了汪妈妈:“去,把珠玑的娘、老子喊进来!”
  汪妈妈笑着应声而去。
  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沈穆清不由暗叹:真看不出来啊,周百木的老子是个人才啊!
  她一转眼,却看见了翠缕那张幽怨的脸。
  (PK结束了,希望姊妹们一如概往地支持吱吱,谢谢大家!)
  ——————————
  推荐朋友力作:《妾大不如妻》
  书号:1362433
  作者:一个女人
  一句话简介:穿越女玩转大宅门,看大妾、小妾俯首称臣
  欢迎奉场!
  
第五十章 是祸是福
    当天晚上,周管事的老婆就领着儿子来给李氏磕头谢恩。
    李氏受了他们的礼,留了周管事的老婆说话。
    沈穆清知道她们要商量婚事,就趁着这机会告退,去了九思斋。
    沈箴才刚刚回来,满脸的疲惫,看见女儿来了,不免打起几分精神来。
    沈穆清就商量他:“我屋里的珠玑配给了百木。到时候一定会来给您磕头的。我想,你不如给他们订个成亲的日子。”
    沈箴很快就明白过来:“你是说,把日子定在十一月二十四日镇安王王妃生辰那天。”
    沈穆清点了点头:“虽然说珠玑和百木都是下人,可毕竟是家有喜事,到时候你再挡一挡,说不定太太就改变主意了。”
    沈箴思忖了片刻,觉得这事可行:“我原准备让刘大人以太太的病情为由,让她那几日在家里修养,现在看来,你这主意更好。”
    沈穆清听了,松了一口气。
    沈箴却有了几份伤感:“要是你四哥活着,只怕早就娶妻生子了……说起来,太太一向教子有方,几个孩子都很听话,孝顺,聪明……”说着,眼角有晶莹闪现。
    毕竟是夫妻。今天两个人都想到了那个和百木差不多大却早逝了地孩子。
    沈箴少年丧父。中年丧子。在李氏又……沈穆清听着。眼泪就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看见沈穆清跟着伤心起来。摸着她地头。露出一个不太自然地笑来:“珠玑出嫁了。你屋里地人还够用不?”
    沈穆清心里难受。也希望沈箴不要再提类似地话。现在沈箴主动转移话题。她自然是尽力地配合。
    “够用!”沈穆清和沈箴闲唠。“太太前几天给我买了六个小丫鬟。其中有一个叫湘莲地。和姨娘原来屋里地大丫鬟一个名送给了姨娘。其她五个。都在我屋里呢!加上原来地落梅几个。到处是人。有时候还嫌闹得慌。”
    沈箴从没有和儿女聊天地经历有些手足无措。干巴巴地说了两句“那就好!那就好”后。就没言语了。
    沈穆清只好继续充当话唠的角色:“珠玑一直管着我屋里的钥匙,她现在又嫁的是百木。我屋里一直没有管事的妈妈,我就想让珠玑结婚后当我屋里的管事妈妈。我把这事跟太太说太太笑得不行,说,哪有这么年轻的管事妈妈。”
    沈箴笑道:“太太说的对管事的妈妈还是年纪大一些的好。”
    这样一说一应,两人的话渐渐多了,气氛渐渐变得温馨和谐,颇有些聊天的样子了。
    沈穆清见着气氛好转,渐渐把话题扯到了杜姑姑的身上,把自己和梁幼惠做的事说了一遍:“……现在人在梁幼惠的奶兄那里,我却像手里捧了一个烫手的山芋似的,总觉得不妥当!”
    沈箴听着,眉头渐锁,表情也有些肃穆起来。
    沈穆清以为沈箴会暴跳如雷或是狠狠地训斥她一番,沈箴却道:“你这事虽然做得有些鲁莽,却也不失亦子之心。感觉事情不妥当,及时商量长辈,处理危机的能力也不错。听你这么一说这件事的确有些蹊跷……我看这样。你暂时别告诉杜姑姑,等我去宫里看看后,咱们再做打算。”
    没有像沈穆清想像的那样粗暴,沈穆清有些如释重负,感觉和沈箴又亲近了些,心底的话也就很流畅地说了出来:“那您得快一点。她多在我们手里一天,我就多担心一天。”
    沈箴哈哈大笑起来,揉了揉她的头发:“现在知道怕了!”
    沈穆清讪笑。
    沈箴见她在自己面前一副小女儿态,心里也暖洋洋的,突然间兴致勃勃起来。
    “走,我们去太太那里——周秉家的一定还在那里和太太商量婚事,何必等着百木来给我磕头,现在就把日子定下来,也免得夜长梦多。”
    沈穆清见沈箴不仅采纳了自己的建议,而且行事还雷厉风行,颇有点以前在公司受上司重视的感觉,人也跟着精神起来,她笑盈盈地点头,和沈箴去了李氏那里。
    离李氏的二门还有一射之地的时候,沈穆清突然瞟到二门旁那棵合抱粗的大树后面好像有个黑影。
    这个时候,内院早就落了匙,怎么会有人躲在那里。
    她心中一悸,紧紧抓住了沈箴的衣袖,惊呼一声,指着那团黑影道:“那是什么?”
    前面挑着灯笼的水香和木香一听,立刻围了过去,沈箴也紧紧握住了女儿的手。
    那团黑影就哆哆嗦嗦地从树后面挪了出来:“是,是我!”
    水香和木香挑高了灯笼,沈穆清就看见一张幼稚的小脸。
    “沉香,你在这里做什么?”
    沈箴也暗暗惊讶,却不动声色地打量着沈穆清和沉香。
    沉香看见站在沈穆清身边的沈箴,两
    就跪了下去:“我,我,我……”
    “我”了半天,也没有说出一句话来。
    “水香、木香,你们看看周围还有什么人没有?”沈箴声音低沉如水,在这寂静的夜晚里显得阴森而冷冽。
    沈穆清知道沈箴动了气,想着这个时候,沈家的内院除了通往李氏那里的门,都落了锁,他如果因为窥视受了什么责罪,也不算是冤枉了,逐默默地退到了沈箴的身后。
    沉香能在九思斋服侍,自然是个伶俐人,加之对沈箴也算有所了解,听音就明白了沈箴的情绪。所以沈箴的话音一落,他立刻朝沈穆清跪爬过去:“姑娘,姑娘,我来给您报信的。”
    沈穆清满脸惊:“给我报信?报什么信?”
    她的话音刚落,沈箴已抬脚踹上了沉香的心窝:“狗东西,敢胡说,乱棍打死。”
    沉香“哎呀”一声,捂着胸口就倒在了地上。
    水香和木香听着这边的动静,却眼不抬头不回,只顾提着灯笼四下找人。
    沈穆清没想到沈箴的反应会这么大,她既怕沈箴盛怒之下把沉香给踢死了,又怕沈箴怀疑她与沉香有什么勾搭。略一思忖索性走过去扶了沉香:“这倒底是怎么一回事?”
    沉香也知道,今天要是答不好,怕是过不了这个坎了。因而忙道:“姑娘,是百木让我来给您报信的。”
    沈箴一听,心中已是千回百转急步走过去,蹲在了沉香的身边:“报些什么?”
    沉香轻声呻吟了一下,才道:“就说了一句话,让我告诉姑娘,周总管准备等他的婚事完了再回庄子。”
    沈穆清立刻明白过来。
    肯定是珠玑已经把自己的意思告诉百木了百木帮着问了周总管回庄子的时间,苦于消息递不进来,又怕耽搁了事,就让只是个童子的沉香来报信的。
    沈箴喊了水香和木香:“你们两人给我在这里守着。”又叫沈穆清:“你随我来。”
    沈穆清心中忐忑不安地随着沈箴去了二门旁的一个厢房。
    天寒,两个守夜的婆子正坐在火盆旁说说笑笑的,满屋子弥漫着烤红薯的香味。
    看见沈氏父女进来,两个婆子吓得屁滚尿流在地上磕头如捣蒜:“老爷饶命,老爷饶命,奴婢再也不敢了!”
    沈穆清一看,那火盆旁还烫着两瓯酒。
    沈箴哪有心情管这些,阴着脸:“给我滚出去!”
    两个婆子一听,立刻手忙脚乱地爬了出去。
    沈箴坐到火盆旁的小杌上目光如鹰地盯着沈穆清,沉声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沈穆清不敢有片刻的迟疑,将李氏对锦绣的处置告诉了沈箴:“……因是让周总管带回庄子的,我就找了百木给周总管带个信别那么早回庄子,最好能拖一段时间也好找个合适的人把锦绣嫁了。”
    沈箴的神色更是阴郁:“家里的事是太太管,自然由太太说了算,你怎能私做主张,还指了外院的管事帮你做事……你跟在太太身边这么多年,别的没学会,就学会了这些鬼蜮伎俩!”说到最后,已是声色俱厉。
    沈穆清静静地望着沈箴,没有丝毫回避的意思,淡淡地道:“如果我连自己身边的人都不能保护,别人凭什么为我卖命。”
    沈箴大怒:“这个家是龙潭虎穴吗?你要人为你卖命作什么?”
    沈穆清挺直了脊背,表情疏冷地站在那里,没有回答。
    一时间,屋子里静悄悄的,只听得见木炭在火盆里燃烧而发出的劈啪声。
    沈箴望着眼前自信淡定间却面带着几分孤傲的女儿,突然间只觉得头重脚轻,天旋地转。
    什么时候,女儿已觉得这个家不再让她感觉安全,需要用自己的力量去保护自己的前程和未来……是自己纳妾的时候,还是大舍出生的时候……如果年幼的女儿都有这样的担心和害怕,那太太呢,是不是也过得很惶恐不安呢……
    他被这突然冒出来的念头吓呆了。
    那些被他深深埋在心底的面孔突然都出现在了他的眼前……活泼可爱的金哥,少年老成的秋哥,还有在他怀里痛苦地哽下了最后一口气的贵姐……
    他颓然的坐在小杌上,双手捂脸,把头埋在了膝间。
    沈箴的反应,让沈穆清吓了一大吓,考虑到他的年纪,沈穆清忙跑过去跪在了他的身边:“老爷,你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沈箴维持着那个姿势,没有任何反应。
    沈穆清脸色瞬间煞白,又考虑到沈箴的年纪大了,万一是脑溢血呢……因此不敢动他,一边抓住他的手腕给他把脉,一边高声地喊水香和木香。
  
第五十一章 沈箴之念
    水香和木香听到动静,立刻就冲了进来。
    沈穆清正要吩咐他们去喊人,沈箴突然闷气闷气地道:“你们都出去吧!我和姑娘还有事商量。”
    他的声音低沉、暗哑,带着几分伤感。
    水香和木香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沈穆清犹豫了一会,朝着水香和木香点了点头,示意自己会在这里照顾沈箴,两个人这才轻手轻脚地退了下去。
    “老爷,您这是怎了?”沈穆清只得轻声细语地劝着沈箴,“是不是生我的气了?要是我有什么做得不对,你直管责骂就是,可别气坏了身体……”
    她说着,沈箴猛地抬起了头。
    他的头发有凌乱,两眼也是红红的,在炭火的照映下显得苍老而颓废。
    “你可有人选了?”
    “什么?”沈穆清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你说想把锦绣嫁给家里地小厮。可有人选了?”沈箴又问了一遍。
    这算不算是对自己行为地默认呢?
    沈穆清一时心情大好。神采飞扬。
    “没有。”她笑颜如花。“我也只认识百木一个。百木连自己地事都搞不定。更别说是别人地事了。再说。就算是有人选。也要观察观察。免得所托非人。毕竟结婚是一辈子地事。我不能把她从这个火坑里再推到另一个火坑里去吧……”话到这里。沈穆清突然觉查到自己说错了话。
    火坑、火坑地。难道在沈家当婢女是在火坑里不成……
    她不由讪笑。
    好在沈箴是心神不宁,没有过多地去注意她的字眼,只是觉得自己的态度一转,女儿立刻象活过来了似的,活泼飞扬,生气勃勃。
    沈穆清见沈箴盯着她看,立刻心虚地道歉:“老爷,我不是有意要违背太太的意思……太太背着我要送锦绣走,就是不想让我知道。我要是和太太说这些,怕太太误会有人特意串着我和她做对……”
    沈箴摆了摆手:“你别说了,我明白。以后,不能跟太太说,就跟我说。你这样,落到有心人眼里到太太那里去嚼舌根,只怕太太会更伤心的。”
    沈穆清当时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可她实在是没有办法了……说到底,她还是有着先入为主的狭隘思想,小瞧了沈箴以为他是个受封建教育的男子,未必就会管内宅的这些事。
    她有些后悔,也对自己的伪善有些赦然。
    沈穆清性格中“时刻自省”充分的发挥出来。她很快调整了自己的思路和做法极寻求沈箴的支持:“锦绣太漂亮了,放出去了,只怕有怀璧之罪。原想把她送给闵先生那里做个贴身的丫鬟……”
    “闵先生?”沈箴然。
    当然是不能让沈箴知道锦绣曾经去求过闵先生——要是让沈箴认为闵先生和自己女儿身边的贴身婢女眉来眼去的,那可就糟了。
    沈穆清点头:“是啊没有机会和闵先生说,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来和闵先生说。”
    沈箴却是眼神微动:“那个锦绣,性情如何?”
    沈穆清听着沈箴这口气,好象并不排斥自己的这个主意。
    她笑道:“很温顺,而且女红也好。”
    这样的推荐好象太平常了些。
    念头闪过,沈穆清又补充道:“模样那就更不用说了。要不然人家镇安王府的人怎么一见就想抢回去。”
    沈箴微微点头,道:“好了这件事我知道了。”
    说着,两人鼻子里同时闻到一股焦味。
    沈穆清大笑:“她们一定是在火盆的炭灰埋了红薯。”又想到现在珠玑的婚事定了下来,锦绣的未来也看到了一丝曙光,杜姑姑的事也有了解决的方案无债一身轻,心情前所未有的舒畅,拿起火钳开始扒红薯。
    沈箴又好笑又好气,拉她:“你这像什么样子。要吃,我让人专门烤给你吃。我们还要去太太那里呢!”
    也是。而且两个婆子还衣衫单薄地立在寒风中呢。
    沈穆清笑着丢了火钳。
    沈箴摸了摸她的头,和她出了厢房。
    沉香还蜷缩在原地,看样子动也没敢动一下。
    沈箴看也没看他一眼,只是吩咐水香:“给他请个大夫。”
    虽然没说会怎样处置他,但好歹性命保住了。
    沈穆清松了一口气。
    父女俩并肩进了二门。
    他们刚走上抄手游廊,就听见周秉家兴高采烈的声音:“……虽然我是做人家娘的,可要是没有太太,没有姑娘,哪有我们站着说话的份。那羊还有反之恩,我受老爷这么年的教导,难道还不如一只羊!”
    两人面面相觑,就听见李氏笑道:“什么羊啊牛啊的。那句话是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意’。”
    “哎呀!就是这个话,就是这个话。”周秉家的笑道,“我可不懂这怎么这事得求太太做主呢!”
    沈箴不由一笑,快步朝着正屋走去。
    外面的媳妇忙向前内通禀:“老爷和姑娘来了!”话音未落,沈箴已进了屋。
    屋子里灯火通明,李氏坐在西稍间临窗的大炕上,周秉家的坐在炕下一张黑色的小杌子,两人正说着话,见沈箴来了,周秉家的忙垂手立在了炕前,恭敬地喊了一声“老爷”。
    沈箴轻轻颌首,笑着和李氏打招呼:“怎么,在商量珠玑和百木的婚事啊!”
    屋子里的丫鬟妇纷纷给沈箴行礼。
    李氏就笑望沈穆清,嗔道:“不是你这个小耳报神?”
    沈穆清不说,朝着沈箴嘻嘻地笑。
    沈箴见女儿一派天真烂漫,嘴角翘了翘地去了睡房。
    陈姨娘忙跟过去给沈箴更衣。李氏就拉了沈穆清上炕:“你周妈妈说,百木的婚事,想让你帮着操办呢!”
    “让我帮着操办?”沈穆清很意外。望了望满脸堆笑的周秉家,又望了望李氏,“怎么让我来操办啊!”
    周秉家谄媚地道:“我这不也是想太太、姑娘指缝里沾点福气嘛!”
    沈穆清想到了李氏的承诺恍然大悟,道:“你这哪里是想从我指缝里沾点福气,你这是想从我指缝里沾点银子。”说着,不解地望着李氏:“太太,是不是你给的钱太少了啊?”
    李氏就戏谑地望着周秉家的。
    周秉家的倒也是个人物,竟然大大方方地道:“姑娘愿意再赏点,那这婚事就办得更体面了。”
    沈穆清为之气结。
    想到珠玑的老子只是沈家外院一个喂马的,娘是洗衣房帮粗工的……她瞪着周秉家的道:“百木是老爷屋里的小厮,没人操持,找老爷去。我只管珠玑。”
    她话音刚落,李氏就忍俊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周秉家的却是一派欢天喜地:“全依仗姑娘了!”
    沈穆清望着这诡异的场面,感觉到自己上当了,可又说不出上了什么当。
    她正发呆沈箴穿了一身宝蓝色的万字团花直裰走了过来:“笑什么呢?”
    李氏指着沈穆清道:“看你的这个傻闺女,也没有听清楚别人说的是什么,就胡乱应了了。”
    周秉家的就笑道:“我想着珠玑老子、娘做不起人她既然是我家的人了,我也不能让她丢这个脸。就求太太,把原准备赏给百木的银子转给珠玑,请姑娘帮着操持操持让她嫁的有体面。太太不同意,说,赏百木的是赏百木的,珠玑那里,自然有姑娘。让我就求姑娘去。
    姑娘倒也是个火眼精精的,一眼就看穿了我的心事……没等我说完就同意帮着珠玑把这事办了。”
    沈穆清明白过来。
    这完全是李氏在误导她嘛!
    她一把抓住李氏:“太太,你怎么能这样作弄我!”
    李氏又是一阵开怀大笑。
    虽然被作弄但看到这样有精神的李氏,沈穆清不由眉开眼笑只希望李氏能永远有这样的好心情。
    沈箴虽然没有明白,但看到妻子一反常态的兴高采烈也觉得高兴,笑道:“日子订下来了?”
    “还没有!”李氏脸上还残留着刚才的开怀,“珠玑的娘、老子说,随周秉定,周秉又推到我这里来了,我正叫汪妈妈去拿皇历了。”
    沈箴点头:“有钱没钱,娶个媳妇好过年。百木是我们看着长大的,这两年家里也没做过什么好事了,我们也图个喜庆,把婚期定在年前,家里热闹热闹。”
    周秉家的忙行礼道谢。
    李氏也点头:“那就选在年前。”
    正说着,汪妈妈抱着皇历进来了。
    沈箴和李氏翻着黄历。
    李氏看了几个日子,都被沈箴那些“天干地支”的数法给搅黄了,好容易定下了十一月二十四日,李氏犹豫道:“这天是镇安王妃的生辰……”
    沈箴不以为然地挥了挥手:“他们那天高朋满座,多我们一个不多,少我们一个不少。可百木的婚事就不一样了。少了我们两个,哪里还有什么意思!”
    周秉家的没想到沈箴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听这话音,沈箴也会出席婚礼似的。她立刻跪了下来:“这可真是天大的体面了。太太老爷可让我们老周家长脸了……”说着,竟然激动的哭了起来。
    李氏一看,自己还真不好反对了,只得对着沈箴嗔怪道:“这可是你说的。到时候,有什么闲话闲语的,你可得挡着。”
    “你放心!”沈箴道,“我什么时候把你推上前,自己躲在后面了。”
    李氏笑道:“那倒也是。”
  
第五十二章 身边之人
    沈穆清见珠玑和百木的婚期定了,这下子心也安了。
    李氏和沈箴商量婚事的一些细节:“……周秉住的是个三间,后面只有个两间的退步,这日子订得急,只能暂时先住着,开了春,在正房左右各盖幢三间的厢房,这样一来,以后就是添了孙子,也够了……打家具是来不及了,开了库,把前年穆清屋里不用的先挑一些出来,等春天房子盖好了,再请了师傅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