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楚汉争鼎-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但是,项庄所不知道的是,钟离昧的确遇上麻烦了,而且是大麻烦!

    说起来,挖掘河堤似乎很容易,不就是在河堤上挖个缺口,然后大水往下一冲,缺口越来越大,最终洪水不就冲垮大堤了吗?

    其实,事情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

    因为这个时代的淮水并没有真正的河堤,整个河道都是自然冲刷形成的,钟离昧要想决开淮水倒灌寿春,就相当于改变淮水的河道,你说难不难?

    钟离昧带着八百青壮挖了整整五天五夜,几乎挖开了半个山坡,才终于在淮河南岸开了个小口子,在河水的冲刷下,缺口越来越大,眼看就要洪水泛滥了,却冷不丁冒出来两块大石头,一左一右卡在了缺口两侧,这下完了。

    任由洪水冲刷,两块大石头只是岿然不动。

    这就麻烦大了,不把这两块大石头搬掉,缺口就不会溃烂,缺口不溃烂,仅凭现在这点水量,就是倒灌一年半载,只怕也淹不到城外的汉军。

    重新选一个地方再挖读书定来不及了,现在只能想办法敲掉其中一块石头!

    可问题是较小的石头也比房子大,按照常规的办法,用铁钎、铁锤砸,就是三个月也未必能敲碎,可寿春最多只能坚持半月,怎么办?

    紧要关头,钟离昧没让项庄失望,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用火烧!

    先把较小石头顶上的泥土清空,然后架起干柴烧,等石头烧得通红了,再用冷水泼,反复几次,石头表层就脆得跟泥巴差不多了,再用铁钎、铁锤砸,很快就敲掉了厚厚一层,这样的速度,比起用铁钎、铁锤生敲可是快多了。

    整整烧了三天三夜,左侧较小的石头终于被削去大半,然后在洪水的不断冲刷下根基逐渐松动,某一刻,伴随着哗啦一声巨响,剩下的小半块石头终于滚下了山坡,霎那间,滔滔洪水便如脱了缰的野马,奔腾而下!

    失去了巨石的禁锢,滔滔洪水便彻底失去了限制,前后不到半个时辰,缺口就已经由最初的不足两丈扩大到了五十多丈,并且仍在迅速扩大,滔滔浊水正从缺口倾泄而下,形成了一个个巨大的洪峰,向着低处咆哮而去。

    钟离昧站在山顶上往下望去,只见山下已经成了一片汪洋!

    ##########

    李左车睡梦正酣时,突然梦见自己掉进了千年冰窟,遂即猛然惊醒,结果却无比震惊地发现自己居然泡在水里!

    李左车正欲召来亲兵问个究竟时,帐帘却被人猛然掀了开来。

    旋即亲军校尉已经神情凄皇地闯了进来,又仆地跪倒,惨然道:“将军,祸事了!水,到处都是水!”

    李左车顿时心头一凛,不及披挂便匆匆冲出了大帐。

    出得大帐,李左车从亲兵手中夺过一枝火把往四周一燎,只见四周尽是茫茫水面,而且就刚才这一会,水位就从脚踝没到了小腿肚,而且仍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上升,看到这一幕,李左车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么大面积的积水,不消说,读书定是淮水决堤了!

    楚军竟然真的掘开了淮水!?楚军竟然真打算玉石俱焚!?

    李左车的第一反应是他派出去的骑兵巡逻队遭到了楚军的伏击,只有这样楚军才能无声无息地掘堤放水,不过很快李左车又觉得不对,巡骑在两个时辰前还刚刚回报一切如常,而楚军绝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掘开淮水。

    唯一的解释就是,楚军的掘河点至少也在五十里外!

    可问题是,从这么远的地方掘开淮水,居然也能淹到寿春!?

    这一刻,李左车不禁连肠子都悔青了,早知这样,当初就该多派骑兵,对远近百里的河道都加以控制起来,只是现在后悔也晚了。

    当下李左车浩然长叹道:“唉,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必有一失哪……”

    “将军,赶紧走吧!”亲军校尉惨然道,“如果再不走,恐怕就走不成了!”

    李左车急低头看时,只见水位已经没过膝盖快到大腿了,当下惨然说道:“传令,全军往西北方向转进,快!”

    当下李左车带着亲兵营往西北方向急走。

    可是黑夜里哪有那么容易辩认方向?走着走着,方向感就全没了!

    这时候,整个汉军大营已经全乱了,除了李左车的亲兵营还能勉强保持镇定,别的营、部、曲已经完全乱了建制,数以万计的汉军将士正在积水中无头苍蝇般东奔西跑,而且全都发髻凌乱、衣衫不整,神情也是无比凄惶。

    李左车连连大吼,试图阻止混乱的漫延。

    不过很快,李左车就发现这根本是徒劳,既便他拔剑连续斩杀了数人,也依然无法阻止混乱的漫延,到最后,甚至连他的亲兵营也有了不稳的迹象,李左车终于知道,汉军大势已去,到现在,他已经不可能有效掌控这支军队了。

    “走,不管他们了!”李左车当下带着亲兵随便选了个方向狂奔而走。

    在黑暗中不知道走了有多远,水位就渐渐地漫过大腿到了腰部,这时候人在水中走就非常之吃力了,就在李左车自忖必死时,却发现水面奇迹般地下降了,不过很快他就发现不是水位下降了,而是脚下的地势在增高!

    “将军,高地!我们上到高地了!”不少亲兵顿时喜极而泣。

    李左车连滚带爬上了高地,再回头看时,只见身后已经只剩不到百人了,其余的亲兵估计不是被淹死就是中途走失了。

第27章 大破汉军(恳求推荐票)

    在高地上呆了不到半个时辰,天色就渐渐地亮了。

    借着薄薄的曙光,李左车放眼望去,只见前方已经完全成了一片泽国,方圆估计都有上百里之广,远处水雾中,隐约可见寿春城,其城墙都被淹了近半!看到这一幕,李左车心头顿时一沉,积水如此之深,驻扎城外的大军又岂有幸理?

    回想数日之前,自己率大军出征之时,还满心以为可以一举剿灭楚军残部,多多少少斩获一份战功,却万万不曾想到,五万大军竟在一夜之间葬身鱼腹!想到这里,李左车顿时万念俱灰,当下拔出佩剑便往自己脖子上抹去。

    “将军不可,不可呀!”亲兵校尉赶紧扑上前来,死死摁住了李左车。

    李左车叹息道:“遭此大败,五万大军仅剩百人,我又有何面目回去见大王?”

    “将军,三思哪。”亲兵校尉凄然劝道,“胜败不过是平常事,只要将军还活着,就总有打败楚军、擒斩项庄的一天,可将军今天若是自刎了,可就永远没有这个机会了,也就永远无法洗刷今日的耻辱了!”

    李左车半晌无语,亲兵校尉便趁机夺了他的佩剑。

    众人正仓皇无助,不知道该何去何从时,一名眼尖的亲兵忽然大叫起来:“将军,那边有个小岛,上面好像有人!”

    这时太阳已经升起,水雾也渐渐散开。

    李左车及随行的近百亲兵这才发现一望无际的水面上,原来还散布着几十个零星的“孤岛”,所谓的“孤岛”,原本不过是些小山或者土坡,现在整个寿春县都被淹了,这些小山或者土坡便成了泽国中的“孤岛”了。

    离得最近的那个孤岛上大约只有几丈方圆,却挤了不下百人。

    这时候,孤岛上的人也发现了李左车他们,旋即有个头戴皮弁的屯长越众而出,向着这边连连招手道:“将军,救救我们,救救我们……”

    众人正无计可施时,李左车却发现山中似有毛竹,便赶紧吩咐亲兵校尉道:“快,你带人去那边砍伐毛竹,扎竹筏救人!”

    “诺!”亲兵校尉揖了一揖,点起五十亲兵走了。

    ##########

    寿春城内,五千楚军分乘几百只竹筏,已经横戈待命!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可看到大水几乎淹没了城墙的一半高,项庄还是不免感到吃惊,而且这也给楚军的出城带来了麻烦,由于四座城门全部被淹,不得已,项庄只能选了一段原本就已经严重破损的城墙,强行破墙而出。

    站在城头,望着城外的汪洋泽国,项庄的心情也不免有些沉重。

    淮水泛滥,遭殃的可不仅仅只是寿春城外的汉军,寿春县、曲阳县乃至整个九江郡只怕也要跟着遭灾,尽管九江郡算不上人烟稠密之地,可至少也会有几十万人流离失所,沦为无家可归的难民,这些可都是心怀故楚的百姓啊!

    武涉却显得有些兴奋,望着茫茫水面,大声说道:“不敢相信,简直不敢相信,钟离昧从五十里外掘开淮水,居然也能淹了寿春!?哈哈哈,李左车出身将门又如何?他的五万大军不照样葬身鱼腹了?痛快,太痛快了!”

    自从被掳之后就从不主动跟项庄说话的尉缭似乎也被触动了某根神经,忽然说道:“上将军可曾想过,这场大水冲下来,城外的汉军固然绝无幸免,可整个九江郡的二十多万百姓只怕也要无家可归了!”

    项庄神色似铁,冷然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尉缭眸子里顿时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异色,心忖这个项庄还真是心狠手辣的主,几十万故楚百姓的生死存亡,竟然全不放在心上,这样的性格,虽不免有失冷酷,倒也是成大事者的必备素质,这一点,却是比西楚霸王项羽强多了!

    说话间,那段原本就已经严重破损的城墙已经破开,旋即桓楚、季布、萧公角、虞子期四将便已经各率本部人马,纷纷逾城而出,虞子期率军最后出城时,项庄特意叮嘱道:“子期将军,你就不必去追杀汉军残部了。”

    “那末将该做些什么?”虞子期不禁有些茫然。

    项庄指了指城外水面上漂浮的零星麻袋,说道:“看见那些麻袋没有?你的任务就是打捞汉军的辎重,尤其是粮食!尽管这些粮食已经被水浸泡过了,不过只要拿回来炒一炒,还是能够充当军粮的!五万汉军,粮食可不少!”

    “诺!”虞子期轰然应诺,旋即领命去了。

    ##########

    将及中午时分,李左车的亲兵终于扎好了十几只竹筏,离得最近的两个孤岛上的百余汉军残兵也已经被接应上了岸,正打算继续接应稍远那几个孤岛上的数百残兵时,远处水面上忽然顺水漂来了十几根枯木,还有十几颗人头在水中载沉载浮。

    李左车急让亲兵乘竹筏将那十几人救起,却是靳歙以及随行的亲兵。

    看到李左车,靳歙不禁悲中从来,惨兮兮地道:“将军,完了,全完了,两万大军就这几个人了,剩下的全没了呀。”

    李左车自己也是心中悲凉,却还得耐着性子安慰靳歙:“靳将军,胜败乃兵家常事,将军可不必挂怀,再说这世上从来就没有常胜将军,大兵家孙武、吴起不也吃过败仗?今天吃了败仗,来日再赢回来就是。”

    话虽然是这么说,可李左车心中也着实茫然。

    今日之败,的确是惨了些,也不知道齐王还会不会像以前那般信任他,更不知道将来还有没有机会率大军出征,也许,永远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

    “将军快看,楚兵!”

    “真是楚兵,楚兵追过来了!”

    “将军快走,赶紧走,不然就走不成了!”

    李左车正感到茫然时,亲兵忽然惶然大叫起来,急回头看时,只见数以千计的楚军已经撑着上百只竹筏逶迤而来,这时候,竹筏上的楚军也发现了岸边的汉军残部,当即不再理会孤岛上的汉军残兵,掉转竹伐往这边杀了过来。

    “走,我们走!”李左车知道,再想救出被困孤岛的残部已经不可能了,当即带着近百亲兵以及被救出来的百余残部向着曲阳方向仓皇败走,结果在半路上又遭遇了钟离昧的八百青壮,一通混战,最后李左车、靳歙仅率几十人逃回曲阳。

    ##########

    垓下,汉军大营。

    刘邦再次召集韩信、彭越、英布等各路诸侯,在大帐置酒高会。

    自从打败项羽,击灭十万楚军之后,这半个多月来,刘邦几乎每天都要筵请各路诸侯王以及统兵大将,一来是犒赏他们,二来是为了稳住他们,因为接下来就要分封王侯再削夺兵权了,既然要夺兵权,自然就不能再让各路诸侯带兵返回各自的封地了。

    各路诸侯王及统兵大将其实也都知道刘邦要干什么,可他们都没在意。

    不得不说,刘邦这个市井无赖还是很会笼络人心的,不仅韩信,就连彭越、英布、韩王韩信等人也都相信,刘邦真的会跟他们分享天下,反正整个天下都是大家伙的,兵权在谁手里不都一样?真有战事,刘邦不还得派他们领兵出征?

    这么多文臣武将,也就陈平、张良心里跟明镜似的。

    陈平知道自己资历浅,远远不足以威胁刘邦的地位,所以他毫无压力。

    张良知道自己名气大,一身所学也深受刘邦忌惮,所以他现在已经在想着怎么找个借口走人了,既便刘邦不放人,那也得想个法子撇清自己,譬如潜心修道什么的,总之一定要打消刘邦的顾虑,否则必定性命不保。

    如果历史不出现拐点,一切必定会按照刘邦的设想进行。

    韩信将被改封楚王,他会痛痛快快地交出兵权,再高高兴兴去楚地就国,彭越将被封梁王,英布将被封淮南王,他们也一样会交出兵权,然后刘邦会安排陈平、张良进言,劝自己即皇帝位,刘邦自然会再三推辞,最后才“勉为其难”地登基称帝。

    只可惜这一次,刘邦的全盘计划却注定要被项庄这个穿越众给破坏了。

    刘邦举起酒觞,遥敬韩信、彭越、英布等各路诸侯,正欲掩袖畅饮时,夏侯婴忽然跌跌撞撞地闯进了大帐,惨然喊道:“大王不好了,曲阳飞骑来报,李左车、靳歙在寿春吃败仗了,五万大军全完了,全完了哪!”

    “啊!?”刘邦闻言顿时大吃一惊,酒觞也落在了席上,张良、陈平、韩信、彭越、英布、张耳、韩王韩信等人也是面面相觑。##########ps:感谢淡然读';书';阁';、刀殛、1314亲切亲切、╆纳兰布衣╅、纯情小猪猪、秋风起叶落舞、独孤思琴、宋秉书、mo本是道、拭剑心伤等书友的慷慨打赏。

第28章 尉缭的顾虑(三更,求推荐票)

    “这不可能!”刘邦很快回过神来,霍然起身道,“绝不可能!”

    英布也跟着霍然站起身来,失声说道:“夏侯婴,你是不是弄错了?李左车、靳歙足有五万大军,且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之师,而楚军却不过几千残兵!你竟然说楚军残部灭了李左车的五万大军?这这这,这怎么可能!?”

    “是啊,这怎么可能?”刘邦也是失声附和。

    彭越、张耳、韩王韩信等各路诸侯也是连连点头,都不读书相信。

    “唉。”夏侯婴叹了口气,当下将李左车、靳歙兵败的始末原原本本地说了。

    刘邦闻言顿时默然,好半晌后才以莫名的语气说道:“水淹?楚军竟然掘了淮水?”

    各路诸侯也是相顾骇然,水淹之策他们并不陌生,可一家伙就将方圆几百里地域淹成泽国的例子,却是从未听说过!项庄这厮,竟恁地心狠!整个九江郡几十万楚人,他说淹竟然就淹了?这个心狠手辣的屠夫!

    好半晌后,张良才道:“先是以火攻大破樊哙,今又以水淹大破李左车,这个项庄,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狡猾了?”

    “也变得比以前更加骁勇了!”陈平沉声道。

    “这个项庄,还真成气候了。”韩信说罢便要起身请战。

    忽听“平”的一声大响,梁王彭越已经拍案而起,厉声喝道:“汉王,小王愿提本部十万精兵,即刻杀奔寿春,誓斩项庄小儿!”

    看到彭越抢先请战,韩信皱了皱眉头,又坐了回去。

    刘邦沉吟不语,眼角余光却扫向了右下首的张良、陈平。

    陈平只是摇头,张良在摇头之余又向刘邦做了个手势,刘邦心领神会,当即抽出佩剑一下就斩在了面前的酒案上,只听嚓的一声清响,酒案已经被生生斩下一角,刘邦又提着剑大声喝道:“孤当亲提大军前往讨伐,诸位可随孤一并出征!”

    “诺!”韩信、彭越、英布等各路诸侯纷纷起身,朗声应诺。

    ##########

    当刘邦整顿大军准备亲征时,项庄已经带着楚军进了大山。

    回望身后,寿春方圆数百里已经完全成了一片泽国,从此中国的地图上永远都不会再有寿春这个地名了,取而代之的很可能是寿野泽,或者是寿湖。

    算算时间,现在刘邦应该已经知道李左车兵败的消息了。

    再接下来,就该轮到韩信出马了吧?或者刘邦亲自领军出征?

    想到这里,项庄也是不免心头沉重,跟韩信或者刘邦相比,李左车也就是小鱼小虾,樊哙更是不值一提,尤其让人绝望的是,当韩信或者刘邦到来时,随之而来的必定还有数以十万计的庞大军队,那绝不是楚军能够正面抗衡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不正是项庄所希望的吗?

    早在东城整军时,项庄就已经想好楚军今后的战略。

    第一步:偷袭拿下寿春,获取粮食、军械等急需的补给!

    第二步:以寿春及附近山区为依托,打几个漂亮的胜仗,一来鼓舞楚军的士气、重铸战心,二来打疼汉军,引出韩信或者刘邦的大军!

    第三步:以广阔的大别山区为依托,跟韩信、刘邦的大军打运动战,等到韩信、刘邦的大军被拖疲了、拖累了,粮食吃光了,被迫撤军了,再回师江东!

    现在,前面两步战略已经完成,就剩最后也最为关键的一步棋了!

    不过,项庄总觉得自己制定的三步战略存在问题,但具体哪里存在问题,他一下子也是找不出来,他只是有种模糊的感觉而已,项庄虽然是后世穿越来的灵魂,比古人拥有多出两千年的见识,可见识多并不意味着战略眼光就高明。

    战略眼光这种东西,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并不是见识所能替代的。

    眼看天色将近傍晚,项庄遂即下令宿营,然后把武涉、尉缭叫到了跟前。

    项庄故意当着两人的面把自己的三步战略说了,然后问武涉道:“先生,如果我军能够从刘邦、韩信的几十万大军的围剿中幸存下来,再迫使他们退兵,然后再回师江东,大楚是不是就有复兴的希望了呢?”

    “这个……”武涉讷讷地道,“希望当然是有的。”

    武涉嘴上说着有希望,语气却很不读书定,显然,他并不认为楚军能够从刘邦、韩信几十万大军的围剿中幸存下来。

    不过,项庄真正要问的人并不是武涉,而是尉缭。

    在问武涉话时,项庄的眼角余光始终在留意着尉缭的表情,当武涉说完时,项庄分明注意到尉缭的嘴角轻轻地牵动了一下,那分明是不屑的哂笑,显然,尉缭同样不看好项庄,更不看好楚军这五千多残部。

    项庄当即问道:“尉缭先生以为呢?”

    尉缭面无表情,仿佛根本没听到项庄的问话。

    项庄不禁有些挠头,毫无疑问,尉缭绝对是孙武、吴起级别的大兵家,他不仅是战术大师,更是战略大家,尉缭读书定知道三步战略中所存在的不足,可遗憾的是,尉缭根本就不愿意为他效力,也不愿意替楚国出谋划策。

    不行,必须得想个法子,必须得让尉缭为大楚出谋划策!

    正所谓,只要是人就有弱点,尉缭尽管是个大兵家,可他同样会有弱点,只要找到他的弱点就一定能够说服他,可问题是,尉缭的弱点是什么呢?

    女色?尉缭年过花甲,还会被美色所诱惑?

    功名?尉缭弱冠入秦,辅佐赢政兵吞六国,这是多大的功名?

    利禄?尉缭曾是大秦太尉,当时家资何止巨万,还会在乎利禄?

    显然,以上这些都不可能是尉缭的弱点,那么尉缭的弱点到底是什么呢?

    倏忽之间,项庄的目光停在了荆迁身上,荆迁身上背着个鼓鼓囊囊的麻袋,那里面装着尉缭所著的《尉缭子32篇》。

    项庄心头顿时一动,是了,尉缭的弱点就是《尉缭子32篇》!

    当下项庄命令荆迁解下麻袋,又从中取出一卷兵书,然后对尉缭说道:“尉缭先生,把你请来军中也已经有一段不短的时日了,想来你也已经考虑清楚了,现在,本将军想郑重地问你一次,你愿不愿为楚国效力?”

    尉缭捋了捋长须,淡淡地道:“不愿意。”

    “好。”项庄点点头,淡然道,“那就别怪本将军心狠了!”

    “上将军这是要以死相胁了?”尉缭哂然道,“老朽年近七旬,弃世只在旦夕之间,又岂会在乎这个,呵呵。”

    眼看项庄跟尉缭越说越僵,武涉不禁大急,赶紧劝项庄道:“上将军,万万不可对尉缭先生失礼呀。”说罢,武涉又劝尉缭道,“尉缭先生,上将军也是情急之下说的气话,并非有意冒犯,还望先生不要见怪……”

    项庄却一把将武涉拨开,冷冷地道:“军中不养闲人!”

    说罢,项庄又将手中兵书扔给荆迁,喝道:“荆迁,把这老家伙绑在那边大树下,由他自生自灭,再把这几十卷兵书烧了,反正留着也是没用。”

    尉缭先是冷笑,待听到项庄要烧兵书,却顿时变了脸色。

    荆迁自然不会管那么多,当下带人把尉缭绑到了大树下,又把麻袋里的几十卷兵书哗啦啦地倒在了地上,旋即用火石引读书阁松明火把,举火来烧兵书,尉缭见了顿时大急,他并不怕死,可他害怕《尉缭子32篇》失传,那可是他的毕生心血!

    “慢着,住手!”尉缭见状顿时急得直跺脚,“快住手,不能烧哇!”

    项庄微微举手,荆迁手中的火把便猛然一顿,此时火头距离兵书仅差毫厘。

    尉缭这才长长地松了口气,旋即又以略带哀求的语气跟项庄说道:“上将军,你可以杀了老朽,却不能毁了老朽的心血哪,这部《尉缭子32篇》乃是老朽晚年所作,不仅对前作多有修改,尤其这第32篇,更是从未曾传世,你不能烧哪!”

    “哈哈哈。”项庄大笑道,“先生,你终于承认自己是尉缭了么?”

    尉缭默然,事到如今他就是不想承认也不行了,保住毕生心血要紧哪,尉缭可不认为项庄是在吓唬他,这家伙绝对是个心狠手辣的主,寿春满城壮丁,说屠也就屠了,九江郡二十多万故楚百姓,说淹也就淹了,这天底下有什么事情是他不敢做的?

    项庄却又变了脸,冷冷地道:“不烧兵书也行,你得答应本将军一个条件。”

    “你!”尉缭顿时蹙紧了眉头,颇为不悦地道,“上将军,你这不是强人所难么?”

    “那你倒是说说,你为什么就不读书为楚国效力?”项庄冷然道,“就因为是我大楚灭了大秦?所以你对大楚怀恨在心?”

    尉缭默然,这虽不是主要原因,却也是原因之一。

    项庄又道:“还是你担心,大楚跟大秦世仇未解,夙恨未消,一旦大楚复兴,先秦遗民就会惨遭灭族之祸?”

    尉缭顿时心头一凛,项庄这话却是切中了要害。

    大秦跟大楚之间的仇恨,在尉缭看来的确是无从化解了,先是大秦灭了楚国,然后楚国遗族项氏又灭了大秦,现在,先秦遗民又扶助汉王重创了项楚,将来,一旦项楚复兴,又岂读书轻易放过先秦遗民?作为先秦遗民的一员,尉缭又岂读书助纣为虐?

    见尉缭神情有异,项庄就知道让他说中了,敢情还真是这么回事啊!

    不过要想打消尉缭的顾虑,并不容易。

    事实上,大秦跟大楚之间的仇恨的确结得很深,要想化解绝非易事,既便项庄是上将军甚至是楚王,也很难消弥秦楚之间的仇恨,项庄他不在乎秦楚间的仇恨,可他麾下的将士却非常之在乎,先秦遗民更不会忘记项羽在关中欠下的累累血债!##########ps:今天,楚汉争鼎的势头很不错,一度还冲上了周点榜,真是让剑客惊喜不已经,不过剑客更希望,这不是昙花一现,剑客更希望,楚汉争鼎能够长时间地留在周点榜上,甚至冲上推榜,拜托大家了!

第29章 战略决策(上)(求几张推荐票)

    当下项庄命令荆迁放了尉缭,又把所有人都赶到了百步开外。

    尉缭揉了揉手腕,苦笑着道:“既然上将军什么都明白,就不必再让老朽为难了吧?再说老朽年近七旬,行将就木,实在是帮不了上将军什么忙了。”

    项庄摆了摆手,说道:“尉缭先生,现在这里只有你我,再无他人,有什么话尽可以挑明了说,我可以明白无误地告诉你,我非常向往大秦帝国的雄风,对大秦遗民也不仇恨,我也从不认为始皇帝是暴君,更不认为大秦法度是暴政!”

    尉缭闻言不禁愕然,项庄这话倒是真的出乎了他的预料。

    一直以来,关东义军打出的旗号就是诛暴君,除暴政,而楚、汉两军就是义军中最有影响力的两支军队,也是现在逐鹿天下的两大力量,现在项庄居然说始皇帝不是暴君,也从不认为大秦是暴秦,这是在否定整个义军!

    “我知道先生心里在想什么。”项庄却是淡淡一笑,接着说道,“不瞒你说,我从不认为关东义军是上应天意、下合民心的仁义之师,事实上,所谓的义军就是一群暴民,大秦之所以灭亡,全是因为二世胡亥以及奸臣赵高!”

    “唉。”尉缭忍不住叹了口气,项庄这句话却是说到了他的心坎上。

    秦始皇兵吞六国之后,不仅统一了文字以及度量衡,同时也把秦国森严的法度推广到了整个天下,结果自然遭到了六国遗族的极力抵制,但是关东六国连国家机器都被秦始皇的大军毁灭了,区区遗族的抵制自然是根本成不了气候。

    正如卫鞅变法时,秦国老世族阻止不了新法的推行一样,关东六国的遗族也同样无法阻止大秦法度在全国的推行。

    但是,就在关东百姓慢慢适应秦法,就在六国遗族慢慢丧失影响力的时候,秦始皇却突然驾崩了,而且,由于秦始皇没有册立储君,结果就给了赵高这个奸臣以可趁之机,凭借拥立二世胡亥的契机,赵高迅速掌握了大秦帝国的权柄。

    再然后,在赵高和二世胡亥一连窜的倒行逆施下,关东百姓不胜其苦,大泽乡暴乱终于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几乎已经丧失影响力的六国遗族趁机加入其中,结果这场原本不值一提的暴乱就成了燎原之势,很快就波及了原关东六国的所有地区。

    但既便是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