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天工-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彦此时还不知道徐贵已经被贾之凤弹劾下台,之前的传单虽然引起的反响很大,却动不了徐贵的根本,他只得请夏熙帮忙,通过夏家出面,才将李大为等人从锁钥局要出来。

“贤弟说哪里话,区区这点小事,算不了什么,”夏熙摆了摆手,笑着说道,又向身后看了看,“咦”了一声:“书吉刚才还在,怎么一转眼便不见了?”

李彦伸手请夏熙进屋:“怕是去后院了,莫要管他。”

夏书吉这些日子经常来李家,也不知怎么的就认识了二丫,相处得很是融洽,李彦没觉得有什么,倒是发现二丫开心了许多,这才有些想法。

“元望兄,你这个侄子……”李彦犹豫了一下,他和夏熙的关系不错,但古人讲究礼仪,有些话还是不太好说出口,他总不能直接就问‘你侄子是男是女’这样的问题。

“他还没有娶妻吧?”李彦只好换了一种方式问道。

夏熙看了李彦一眼,微微摇头:“尚未,不过已经与河间府秦家订了亲事。”

“哦!”李彦点了点头,以为夏熙这么说,夏书吉无疑是纯爷们,至于他已经定亲这件事也比较难办,看来要提醒二丫一下。

“三娃,愚兄如今已算是正式从夏家分立,除了大直沽的酒坊,便只有几处宅子和一些银子了,”夏熙与李彦坐下后,便迫不及待地提起了创业的事情。

李彦笑了笑,给夏熙鼓劲:“宁为鸡首,不作凤尾,这样也好,以后自己想做什么做什么,得到的成果也都是自己的。”

夏熙如今也没有回头路,只能坚定地走下去:“南市有家普通的酒楼要转让,愚兄想先盘下来,厨师与伙计都有,就等着你这边拿出菜谱,便可择日开张。”

按照原来的约定,夏熙出资金、场地、负责打理,占有八成份额;李彦设计菜谱、提供食材,占有两成。

李彦在心中默默算了算,也就是十天半月的时间,地窖里种植的韭黄与蒜黄便能开始收割,那个时候开张应该是正好。

“菜谱我有,这两日便整理出来,”李彦示意夏熙放心:“还有一件事,想要请元望兄帮忙。”

“那就好,”夏熙点了点头:“有什么事但讲无妨,只要是愚兄能做到的,决不推辞。”

李彦拱手表示感谢,夏熙这种为了朋友的事,不惧任何麻烦的品格,也是让李彦最为钦敬之处。

“听说夏家有一套木活字,不知道有没有可能转让?”

“确实是有,”夏熙看了李彦一眼,他已经从夏氏分出来,因为他主动放弃一些核心产业,与夏氏的关系倒是没有受到影响,表面上反而要比往日更亲近些,毕竟没有了那些利益纠葛,也算皆大欢喜。

“那套木活字是从江南商人手上买来的,几年前曾印过一套家谱,平常倒是用得很少,我帮你问问吧,”夏熙应道。

李彦与刻工们研究过木活字的开发与使用,刻字及活字的制作倒是不难,但要避免木活字材料本身吸水变形,必须经过特殊处理,用来制作木活字的木板必须经过浸沤,或者与石灰一起蒸煮,再充分晾干,所需的周期相对较长,便想着直接购买一套。

与此同时,李彦也让精作坊尝试铸造金属活字,具体的工艺却要慢慢摸索,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够成熟的。

第二卷 创锁记

第七十七回 二丫的婚事

夏氏收藏的木活字使用很少,但却将其当作家族文化的传承,不愿转让,只因为夏熙的关系,才答应“有偿”借用,报酬是印出的每套书,都要给夏家十本。

李彦暂时还没有想好如何利用木活字,只是用来印刷“技校”的简易教材,并熟悉活字印刷的工艺流程。

李彦这些天都在为技校编写教材,包括作为基础的识字、算术、形学与物理四科,识字的教材打算暂时使用三字经,其它三科的教材都需要重新编写。

对李彦来说,这些学科的基础知识并不难,问题就是太简单了,他担心自己编写的内容别人看不懂,便找二丫和丫头晓云试验,如果能让她们明白,那难易的程度便比较合适。

其中的分寸开始时很难把握,不过用这样的方法互动过几次以后,李彦也逐渐找到节奏,最近编写的内容就很容易被两人接受,其中二丫对形学的理解特别快。

“二丫,你觉得夏书吉这个人怎么样?”这一日,李彦将新编写的内容教给二丫以后,突然和她谈起了夏书吉。

他最近听到一些传闻,说是李家的小姐与夏家的公子好上了,才觉得在这个时代,夏书吉经常往别人家后院跑的举动有些不太合适。

“啊!”二丫低呼了一声,脸颊飘起两朵红云,月牙形的小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三、三娃,怎么说起书吉了呢!”

李彦将二丫的表现看在眼里,犹豫了一下,低声问道:“如果……如果你们有意,三娃可以帮你向夏家提亲的。”

“啊!”二丫张了张小嘴,似乎想要说什么,突然“嘤咛”一声,捂着小脸跑了出去,将不明就里的李彦扔在房间里独自发愣。

李彦觉得二丫和夏书吉这样的交往很好,如果真是情投意合,他会想办法撮合,可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总有些空落落的感觉。

至于夏熙说过夏书吉已经订婚的事情,李彦也不觉得有什么,只是订婚而已,何况他也注意到,夏熙在说这话的时候,有些不太自然,或许是想提醒他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吧,想要与夏氏这样的高门大户结亲,并不简单。

李彦又试图通过丫鬟晓云来了解情况,晓云也是个安静、容易羞涩的女孩,只是惊惶地摇头,说不知道,弄得李彦也是没法。

二丫没有明确的态度,李彦也弄不清这个时代人的想法,顺便向“包打听”提起:“有才,如果说有个少女,你对她讲要给她提亲,这个少女呢什么话也不说,羞涩地跑开了,你觉得她是什么意思?”

“那就是同意了!”包有才愣了愣,突然喜笑颜开,向李彦挤了挤小眼:“少爷,你想啊,要是那女子不同意的话,早就说了,又怎么会羞涩呢?”

“嗯,有些道理!”李彦感觉也是这样,突然看到包有才怪异的表情,不禁讶道:“有才,你这是在干什么?”

“啊!”包有才连忙敛起嬉笑,很快又变得嬉皮笑脸,凑近了李彦,压低声音问道:“少爷,看上哪家姑娘了?”

“去去去!”李彦摆了摆手:“不是我,是二丫。”

“你也知道底下的流言,因而打算给二丫提亲,你看看有什么要准备的,列出个清单,不要怕花钱。”李彦打定了主意,不管夏家什么态度,他都是要为二丫争取的。

包有才脸色顿时有些难看,李彦不悦地瞪了他一眼:“怎么,觉得夏家高攀不上?”

“如今的夏家,确实不是咱们能比的,不过要不了多久,说不定就是夏家高攀咱们呢!”李彦自信地笑了笑。

包有才连忙点头:“那是,少爷天纵奇才,区区夏氏算得了什么?”

“只是……”包有才犹豫了一下:“只是,那个严老鬼说啥也不肯退还婚书了,小的都去过几次了。”

“啥?”李彦愣了愣,这才想到包有才所说的严老鬼就是当初找上门来要退亲的严明:“他怎么又不肯退还婚书了?要钱?那就给他!”

包有才苦着脸:“严家就是见钱眼开,当初看少爷家贫,就要退婚,如今少爷有钱了,他又不想退婚了。”

“这算怎么回事?”李彦恼怒地瞪了包有才一眼,说起来也怪他一直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不想这时候还有这样的麻烦。

“有才,你想想办法,就算多给点银子,也要把婚书给拿回来。”李彦皱了皱眉头,知道事关二丫的名节,也不能闹大。

虽然穿越过来已经好几个月,也经历了不少事情,李彦却还是不太适应这个时代,有的事情束缚太多,而有的事情又完全不受约束。

抛开这些烦恼的事情,李彦一头扎进精作坊。

精作坊最近要做的事情非常多,除了供应锁具坊需要的配件,制作高精度的游标卡尺,还要试制滚动轴承,还有李彦新近提出的链条、齿轮以及金属字模。

徐洪试制出的金属滚柱轴承,在鲁班一到三号锯床上试用后,效果还不错,在运行的流畅与稳定性等方面,都要超出原来的滑动轴承。

虽然金属滚珠轴承的制作也已经接近尾声,不过李彦已经决定以滚柱轴承为基础,来改进鲁班锯床,滚珠轴承的制作效率实在太低。

在比较鲁班锯床的三种结构以后,李彦决定采用二号脚踏式作为锯床的基本型。

与鲁班二号相比,手摇式的鲁班一号,类似于缝纫机结构的踏板式鲁班三号,在施加力量上都有些欠缺。

锯床在锯割木料时,常常需要很大的力度,利用手臂力量的手摇式,以及脚腕力量的踏板式,都是不够。

脚踏式可以利用腿部力量,相比其他两种结构,优势明显,但在锯割木质比较坚硬的树干与较厚的木料时,也比较勉强。

制约锯床力度的另外一个瓶颈就是绳带传动,力量达到一定程度会出现打滑的现象,所以李彦才让精作坊打制齿轮与链条。

第二卷 创锁记

第七十八回 妙计退婚

李彦在作坊与木匠们讨论鲁班锯床试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以确定今后的改进方向,并兴高采烈地说起锯床的前景。

即便是链条与齿轮能够发挥作用,受到人的力量限制,人力锯床锯割大木头依然会比较困难,锯割普通木板又未必快过熟练的木匠。

人力锯床的最大优势在于操作简单,只要稍微接触,便能使用,相比之下,熟练的木匠培养起来并不容易。

然而,李彦自以为美好的描述,并没有引起木匠们的共鸣,只得到几声敷衍式的应和。

只有总是不务正业的李小为显得异常兴奋:“东家说得对,没有这些枯燥的体力活,就能做更多有趣的事情了。”

李彦将其他人的表情看在眼里,也明白他们心中的想法,无非是害怕锯床会抢去他们的活计,不由微微一笑,趁机鼓动道:“小为说得不错,体力活就让那些没有技术的人来做,'奇+书+网'你们只要不断提高手艺便行了,至于活计,以后多的是。”

李彦还想说些话安定人心,突然听到外面隐隐传来锣鼓唢呐的声音,不禁有些奇怪,正要让人去看看是怎么回事,一个家丁急匆匆地跑过了过来,低声对李彦说道:“大直沽严记酒坊的严明到了庄上,说是来提亲的。”

李彦微微一愣,俊逸的脸庞顿时沉郁如水,寒声道:“马上去把包有才给我找来,这个混蛋怎么做事的!”

“都干活去吧,”看着急急忙忙离开的家丁,李彦也向外走去,临走的时候看了李小为一眼:“你也跟我来。”

李彦带着李小为出了工场,便看到北面的宅院门口围了一群人,人群中敲锣打鼓,热闹得很。

李小为小心翼翼地看了李彦一眼:“东家,要不要俺去把人赶走?”

李彦哼了一声,没有说话,而是疾步从侧门进了宅院,从里面绕向大门,路上正好遇到从后院跑出来的夏书吉。

夏书吉穿着一袭白色的儒袍,头戴四方平定巾,手上还拿着折扇,一派玉树临风、潇洒风流的模样。

夏书吉见了李彦,抬起手臂拱了拱手,一叠声地问道:“三娃,外面是在干什么,真的好热闹啊,呵呵!”

“你又来了?”李彦看到夏书吉,脸色不禁又变了变,微微叹息道:“夏公子,外面那些人,是来向二丫提亲的。”

“哦?”夏书吉黑亮的眼珠灵动地一转:“可是那曾经退婚的严家?你可不能允了他们。”

李彦本来心情十分糟糕,闻言不禁心头一松,故作为难地说道:“难办啊,那严明手上还有婚书,若事情闹得大了,怕是对二丫的名声不好。”

李彦说完,便拿眼看着夏书吉,想要看看这俊俏的公子会如何做。

“这倒也是,”夏书吉颦起光滑的额头,黑亮的眼珠迅速转了转,突然用折扇敲在掌心:“有办法了,为了二丫姐,也顾不得了。”

看到夏书吉并没有放弃,而且还说出这样的话,李彦不禁大为放心:“哦,是什么办法?快点说来听听。”

“哈哈,你就放心吧,这事情交给俺便好了,”夏书吉伸出折扇,在李彦胸前捅了捅,得意地说道:“这件事办好了,你可得答应俺一件事。”

“行,不管什么事情,只要是李某能做到的,都答应你,”李彦笑着说道。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夏书吉一甩衣袖,大步向门外走去。

李宅的门口,刚刚闻讯赶来的包有才满脸是汗,不停地拱手作揖,想请严明到一旁说话。

严明却睁着醉眼朦胧的双眼,倨傲地摇了摇头:“包有才,严某小儿与小家小姐本有婚约,今日特来提亲,以择日完婚,快些通报你家主人。”

包有才又气又急,心中早将出尔反尔的严明骂了个狗血喷头,可对方手上确实捏着与二丫的婚约,他也知道事情闹大了不好,只是低声下气请严明到一旁说话:“严老爷,这事的前因后果大家都清楚,咱们到一旁商量商量先?”

“你是个什么东西?”严明突然把眼一瞪:“你不过是李家的一个奴仆,这种事情是你能说话的么?”

饶是包有才低声下气惯了,也被严明刺得脸色忽青忽白,浑身颤抖:“严老爷,小的……”

“咦,这不是严记酒坊的严掌柜么?”李宅门口突然响起一个清脆的声音,夏书吉挺着胸膛,手摇折扇,拾阶而下,端的是玉树临风,卓尔不群。

严明看得一阵发愣,迷迷糊糊就说道:“啊,这位公子是?”

“小生夏书吉,家父夏昊,”夏书吉拱了拱手,淡淡说道。

“啊,原来是夏公子!”严明条件反射似地抬起手,然后突然愣住了,夏昊?那不是夏氏现在的家长么?那这个夏书吉就是夏氏将来的继承人?

不等严明反应过来,夏书吉就走到他身边,似乎是看了看周围的人,才放低声音问道:“严老爷,你这是给哪个儿子提亲啊,不是你家老三吧?”

“啊,夏公子也知道我家老三啊!”严明激动得身体微微发抖,当初他见了夏熙便举止失措,如今听说夏家的人知道他的儿子,更是激动得无以复加。

李彦本想跟上去看看夏书吉有什么办法,又担心被严明看到,会坏了计划,只是犹豫了一会,便见夏书吉甩着衣袖,大步走了回来,身后跟着一脸怪异的包有才。

“人已经走了,等到明日,你们再去严家,定然能要回婚书,”夏书吉走到李彦身前,瞪着黑亮的眼眸:“可别忘了答应我的事情。”

这就行了?李彦惊讶地看了夏书吉一眼,又看了看包有才,后者轻轻点了点头。

“好了,俺还要去和二丫画完刚才那幅图,”不等李彦回答,夏书吉便将袖子一挥,向后院跑去:“别忘了你答应的事情。”

等到夏书吉娇小的身影消失在后院门口,李彦才回头看着包有才:“到底怎么回事,那个严明真的肯退回婚书了?”

包有才脸上露出一丝讥笑,点了点头:“夏公子与那严明说,他妹妹看上他家老三,正打算后天前去提亲,问他现在在做什么,那姓严的便说是给他女儿提亲的,然后就跑了。”

“那严明就相信了?”李彦难以置信地拍了拍脑门,更担心严明回去以后,冷静下来的他会对夏书吉的话生起疑心,然后再一次反悔。

第二卷 创锁记

第七十九回 酒楼遭遇

事情并没有李彦想得那样波折,第二天包有才去了严家,很容易便拿回了那纸婚约,李彦立刻是撕得粉碎。

自那日起,夏书吉似乎来得更勤了些,李彦看在眼里,放在心上,便想找夏熙商量提亲的事。

夏熙忙着酒楼的事情,已经有些日子没有见到,李彦做了点准备,坐船去了天津。

夏熙买下的酒楼位于城南,就在南市的边上,地段无法与南运河那边相比,却也不错,斜对面也有家两层的酒楼太白居,生意很是不错。

酒楼青砖黑瓦,红木为柱,门窗都是细木搭成的棂子,或正或斜的套方巧妙地搭配在一起,衬着夔龙框纹、缠藤挂落,端庄大气中又透出一股灵气。

与对面大开间的太白居相比,夏熙的酒楼楼面要小很多,楼下是大堂,也就摆了七八张四人座的小方桌,两张八人座的八仙桌,楼上是一排三个包厢,根本无法与四海居相比。

“三娃,你来得正好,酒楼差不多都弄好了,就差个名字,你看就叫彦熙楼,如何?”夏熙满面笑容地将李彦迎进酒楼,高兴地说道。

与几日前相比,夏熙微黑的脸膛上掩不住疲惫之色,整个人却又显得很昂扬,看上去精气神很充足。

彦熙楼各取李彦与夏熙名字中的一个字,组合在一起,倒也顺口,李彦点了点头:“彦熙楼听着不错,只是委屈夏兄了。”

“你我之间,还分什么彼此,”夏熙笑了笑,丝毫不觉得有什么吃亏的地方,高兴拉着李彦,给他介绍酒楼的布置及其用意。

“吆嗬,这不是夏三爷,堂堂四海居的掌柜么,怎么跑到城南这旮旯,与咱们这些乡巴佬抢生意来了?”李彦正看得津津有味,冷不防门口响起一个怪里怪气的声音。

李彦不悦地回头看到门口的那个胖子,差点以为是王好贤再度出现在自己面前,与王好贤相比,这个穿着湖蓝色绸子长袍的大胖子,两只小眼却是瞪得滚圆,滴溜溜地转动,打量着彦熙楼的布局。

“原来是太白居的梁掌柜,”夏熙略显勉强地笑了笑,拱手招呼:“贵客临门,彦熙楼蓬荜生辉。”

“啧啧,彦熙楼,这名字可不怎样啊!”梁掌柜敷衍地拱了拱手,摇头说道:“可不如四海居大气,这楼面也比四海居差多了,夏三爷怎么就从四海居到这里来了呢?这岂不是要抢咱们这些苦哈哈的饭碗?”

夏熙脸色铁青,梁掌柜却似没有看到,口中的话语愈加尖刻:“是了,倒是忘了夏三爷已经被夏家赶出来,怕是也不能叫做夏三爷了吧?”

“夏……夏掌柜的,是不是这样?”梁胖子小眼瞪得滚圆,丝毫不遮掩眼中尖刻的嘲讽与敌意。

“你是个什么东西?”夏熙不说话,李彦却看不得姓梁的这副嘴脸,几步跨到梁胖子,把眼一瞪,大声喝道。

梁胖子猝不及防,被骇得浑身打了个哆嗦,待看到李彦怒气冲冲地站在面前,忍不住向后退了一步。

“你、你要干嘛!”梁胖子声音有些发抖,不禁又退了一步。

“呵呵,梁掌柜大驾光临,彦熙楼岂敢不迎?太白居生意这么好,难得梁掌柜还要到彦熙楼用饭,”李彦嘲弄地望着外强中干的梁胖子,又上前一步,伸出手去。

“虽说彦熙楼还没开业,不过梁掌柜来了,总要招待不是,楼上请,咱们好好聊聊!”

“啊,不必了,梁某店中还有很多事情,告、告辞!”梁胖子看到李彦一脸邪笑,顿时心里发虚,生怕李彦拉他上楼,到没人的地方将他痛揍一顿,匆匆扔下一句场面话,掉头就走。

“三娃,多谢了!”夏熙冲李彦拱了拱手,语带萧瑟:“这个梁胖子,曾经在四海居做过管事,因为克扣食材,以次充好,被我赶了出去,转身便投靠了梁家,改了姓氏,成了太白居的掌柜,没想到如今却成了对头,彼此间的身份地位已全然不同。”

“元望兄不必与这等小人一般见识,”李彦拍了拍夏熙的手臂,温声说道。

夏熙点了点头,有些担忧地说道:“夏某个人荣辱倒不要紧,只是这胖子睚眦必报,又容不得人,这酒楼先前的主人,便是给太白居排挤走的,如今看来,选择这样的地方,真是自找麻烦了。”

“元望兄不必担心,只要等上一段日子,便到那胖子欲哭无泪的时候了,”李彦微微一笑,突然想到一个主意,向夏熙拱了拱手:“彦熙楼开张在即,小弟这就回去,待明日带样东西来,定要让彦熙楼旗开得胜、一炮而红。”

等到离了彦熙楼,李彦才想起提亲的事情还没有说,他这个性子,有的时候丢三落四的,真不是个好习惯。

李彦想了想,也没有回头,反正二丫和夏书吉如今相处得挺好,提亲的事情倒也不急在一时,等到李家的家业逐渐壮大,提亲成功的可能也会更大。

不管在哪个时代,社会都是很现实的。

回到月牙河畔的庄园,天色已晚,李彦连夜去了印刷坊,将那些连日来无所事事的刻字工、印刷工召集起来。

工匠们倒是没有什么不满,反而是异常兴奋,都知道工场这里的规矩,平日的工钱低得可怜,倒是有事的时候,奖励很是丰厚,东家这么晚召集大家,定然是有事情了,这正是他们赚取银子的时候。

果然,李彦将他们召集起来,就是要连夜赶印一批印刷品。

第二卷 创锁记

第八十回 华夏商报

李彦将已经设计好的稿子写到誊写纸上,让工匠们依样刻出,因为只有一页,其他工匠便闲了下来。

李彦想了想,觉得放着夏家的活字不用,有些浪费,便试着与那些工匠商量这些木活字能够印刷的事物,渐渐有了些想法。

夏家的木活字用来制版的矩形木盘,也就是所谓的槽版,比一般书籍的版面略大,活字的字体也比较大,而且只有一种,标准排法为一页八行,每行十八字,一页也就是一百四十四个字,要比现代的书籍少很多。

如果是页面的空白,则可以根据情况置入不同大小的“顶木”代替;如果是印插图,则采用套印的办法;如果要印刷页码、边框或其它页边内容,则要制作专门的套格。

套印,大致可以描述为按次序、用不同的印版、在纸上分别印出一部分的内容,最后成为完整的版面,是一种并不复杂,但很精细的印刷工艺。

当然,所谓精细,也要看套印的内容和要求。

李彦让工匠们排出四页标准印版,然后套印在一张比较大的纸面上,这样的难度就不是很高。

这样印出来的一张大纸,拥有四个页面,或者说“版面”,李彦将其叫作“报纸”。

用套印的方法来印刷报纸,显然并不经济,不过李彦是要进行一次尝试,并不在乎这些。

怀着创造历史的高昂情绪,李彦挥笔写下几篇短文,包括一则三四十字的创刊寄语;一篇七八十字但大致交代了天津窃案和弹子锁来龙去脉的“消息”;几则短小的幽默故事;还有一篇介绍彦熙楼的“软文”。

每一个版面又都设计了一幅线条简单的版画。

这四个版面,分别名为“头版”、“要闻版”、“副刊”和“商业版”,而这份看上去要比手抄小报还要粗陋的“报纸”,则被命名为“华夏商报”。

工匠们面面相觑,不知道李彦是在做什么,曾经在德王府做过检字转轮的木匠王海迟疑说道:“东家,要不,还是刻字吧?咱们这些粗人,可都不认得字啊,更别说检字了。”

“哦!”李彦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本来想自己来找字,很快放弃,因为这二万多个木活字是按照韵书,分为上平、下平、上声、去声、入声五部,以平水韵的顺序排列的,另外还有“之乎者也”这些虚词和数词,估计都是乱排。

李彦虽然继承了李三娃的部分记忆,但是对韵书却是一窍不通,只好让人将石柱子叫过来。

石柱子倒是能够背诵流传很广的平水韵,不过他检字的效率也慢得令人发指。

“东家,小的听说这活字排版,熟练的工匠,一天也就能排出大字的书两版,或者小字的书一版,”王海又在旁边说道。

这个时候,李彦先前安排的雕版已经雕刻成功,前后不过一个时辰左右的时间。

抛开雕版制作所需要的时间,仅就检字与刻字来说,刻字的效率甚至要更高。

“好吧,”李彦无奈地招了招手,示意石柱子停下来,然后将刚才的稿子写绘到誊写纸上,交给那些刻字工雕刻,仍旧使用雕版印刷。

彦熙楼定在十月初三日开张,从十月初一日这天开始,天津街头就出现一些人,手上拿着大叠的传单在发放。

说是传单,并不确切,用那些分发者的话来说,那叫《华夏商报》,每一份《华夏商报》又会附带一张彦熙楼的优惠券。

无论是优惠券还是报纸,都是这个时代从来没有过的新鲜物,印刷品的价格也颇为昂贵,但因为是免费发放,在作出最初的试探以后,wωw奇Qìsuu書còm网越来越多的人主动伸手讨要这些纸张。

拿到手的人,多数要先看看那张小些的纸片,只见最顶端几个大字,从左到右依次是“抵银五分”,或“抵银三分”、“抵银一分”。

其下是一幅绘着彦熙楼酒幌的简单图画,右侧竖排写了几列字:凭此页至彦熙楼抵饭钱五分银、一次限用一张!

再下又是一幅标明了彦熙楼位置的简单地图,在右侧竖排着几列字,写明彦熙楼的位置。

页面的最下端则用小字写了两句话:至万历四十七年十月三十日前有效、只可抵扣、恕不兑换,下面还有数字标出的编号。

“这张纸能抵五分银子?”

五分银子,差不多是码头搬运工两到三天的工钱,可以买三升稻米,两斤猪肉,炒一个荤菜。

“这张纸真的能抵五分银子?”有人看清了纸上的内容,却有些不敢相信,回转身追问道。

“那张纸能抵五分银子?”

这令人惊讶的消息,迅速在天津街头传开,人人都在寻找那些在街头“发钱”的人。

拿到与没拿到优惠券的,又会不约而同地问到:那彦熙楼是什么地方,又在哪里?

实际上,拿到优惠券的毕竟是少数,优惠券中拿到五分抵值的少之又少,拿到的雀跃,没拿到的艳羡,还有人嫉妒、嘲讽,不一而足。

但不管有没有拿到,拿到的优惠券面值是多少,大家谈论的话题都只有彦熙楼,可以省钱的彦熙楼。

相形之下,《华夏商报》就显得有些沉寂,几则笑话,一则陈年旧闻,倒是有关彦熙楼的介绍,吸引了更多关注的目光。

也只有极少一部分人,注意到《华夏商报》头版上的那几句话:广载天下近事,则阅者知全地大局,与其日新月异之迹。为士知强盛弱亡之故;为商知食货需缺、价格变化;为农、为工,则知南北作物、海内外奇巧神技……

第二卷 创锁记

第八十一回 酒楼开张

十月初三日,李彦与夏熙早早在彦熙楼的后院中碰头,将今日开张要做的事情重新安排了一遍,看着时间差不多,便亲自带着伙计去门前布置。

刚准备做事,便听身后响起一个弱弱的声音:“老板,这张纸真的能抵五分银子么?俺……俺现在能领么?”

李彦他们回头一看,只见身后站着好几个乞丐,最前面的那个手上正是一张彦熙楼的优惠券。

夏熙愣了愣,旋即露出微笑,礼貌地说道:“抱歉,这优惠券只能抵扣,不可兑换银钱。”

“那……俺要买米面,或者麦子……”乞丐小心翼翼地扬了扬手上的优惠券:“这总可以了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