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中的仙与大王-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胡说乱语,我杜仲何时有强娶……,哎,巫罗来了,我去迎一下。”



  “呸,竖子!”



  “……”



  “区区精怪,何劳巫司祭……”



  “杜仲,收起你的那点小心思!仙神之流,不是你可非议的。”



  “不过是一个刚出山门的小小精怪,哪称得上仙?!”



  “得法修行便是仙,何分精与怪。”



  “司祭,野神淫祀不足为……”



  “呸,你懂的甚么神、甚么祀!竖子,不足与言修行!”



  “……”



  “嘻,里正大人已经受‘呸’两次了。”



  “潘小儿……”



  ------------



  “不知是谁将‘燕大王救治我母’的事传播了出去,引来了如此多的人!”望着院里院外少说也得七八百人的热闹场面,李狗蛋心中有些惴惴不安,问一旁的李太公道,“太公,你说人这么多,会不会惊扰到大王施法?燕大王非说不让我去迎他,牛车、驴车也一概不要。太公,你说是不是燕大王不喜见我?”



  见他患得患失,李太公正要安慰几句,却听得外面的人群中嚷嚷起来,忙让下人去问发生了什么事。



  不大会,下人来报,说是潘医匠与杜里正起了争执,引得两人的儿子也厮打起来。而后里正之子杜鹏敌不过医匠之子潘求凰,却纠集同里的玩伴与之相敌对。如今闹得正欢实呢!



  李狗蛋皱起眉头,几步迈出大门,推开乱哄哄围观的人群,走到骚乱的中央。



  “只配在家门口乱吠的杜小儿,连五棍都接不住,你就是喊再多的人来又能怎样,又能奈我何!”



  一条八尺有余、雄壮威武的汉子,被临泽里几个青壮男子围在中央,却丝毫不惧,还嚣张地拿着一根短木棍对着为首的杜鹏指指点点:“就这点本事,还敢宣扬自己十岁能开两石弓、十二岁能猎杀虎狼,真是笑话!与你这等人物同列为‘鄄邑三貙’,是潘某平生最大的耻辱!”



  同样壮硕却稍显稚嫩的杜鹏,面皮涨得通红,奈何技不如人,不得不受他言辞上的侮辱。父亲杜仲与那潘医匠吵吵闹闹不知道闹到哪儿去了,不能相帮于他,杜鹏一时之间心弱口拙,实在说不出转寰现下尴尬处境的场面话,最后恼羞成怒,对着左右一挥手:“都给我上,我就不信了,这么多人收拾不了你一个!”



  几人抄起长短木棍、半截青砖,就要下死手。



  潘求凰嘴上说着轻视的话,手底下却马上严阵以待。毕竟,对手虽说不济,却也不是纸糊的,不是他随手可以拿捏的。



  两方又要开打,却见李狗蛋忽然闯进场中,一把将那杜鹏提起,抖手一甩,便是一丈开外。



  “谁!!”杜鹏狼狈地摔在地上,气急,扯着嗓门一吼,抬头却看见是李狗蛋,马上就缩了缩脖子,没了言语。虽说他因为父亲杜仲的缘故,在临泽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与李狗蛋比起来,不管是名望还是武力,都逊色一筹。



  他曾因为不服气而向狗蛋伸过手,却被对方打到没脾气。真说起来,他最怕的人,不是父亲杜仲,而是这个年纪与自己相仿、并称“鄄邑三貙”的人。



  李狗蛋如法炮制,将其他几人也一一丢出场外。到最后一人时,不待他动手,就将手里的半截砖头急忙忙抛下,讪笑着道“狗蛋哥,先动手的不是我”。狗蛋这才转身面向潘求凰。



  刚才还满面骄橫的潘求凰,见李狗蛋出手甚疾、臂力更惊人,内心一比较,自己怕是不敌,忙扔掉短棍拱手道:“李兄,非是潘某人故意捣乱,实在是形式所迫,不得已而为之。”



  看看天色,与燕大王约好的时辰就要到了,李狗蛋也不愿多生事端,同样一拱手:“今日为母疗病事大,希望诸位多担待。”说完转身走了。



  杜里正与潘医匠不知从哪里转了出来,都是鼻青脸肿、头上长包。两人各自拉过自家的孩儿,分立两旁,你瞪我、我瞪你,暗地里还叫着劲。



  鄄邑三貙的第一次相会,就这样草草而终。



  ------



  白虎山脚,燕小乙与任秀儿慢慢走来。



  看着路旁越来越多的人停下手中的农活、家务事,行着敬畏的注目礼,追随在两人身后。



  “之前听说燕大王形如小儿,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据说精怪要数百年才得以化形,那岂不是说‘燕大王’要比你我都大上好多?”



  “你说错了,是比我们几个糟老头子加起来还要老!”



  “啊,若是大王与我有亲,我是否该叫曾曾曾曾曾爷爷??!”



  “该不该且另说,你反正没那福分与大王有亲!!”



  “……”



  可能是小女孩在临泽里中说多了“小精怪”的可爱、可亲,又或者是燕小乙“形如小儿”的外貌极具欺骗性,乡民们虽说对“燕大王”尊崇有嘉,却都不畏惧、害怕。如今跟在身后,虽不敢直接与“它”接触,好奇而不带恶意的议论却实在不少。



  小女孩看着身后乱糟糟的人群,对燕小乙道:“小精怪,估计今天会有好多的人来看你施巫术。”



  虽说小女孩也是“虔诚信徒”,却执意称呼燕小乙为“小精怪”,而不是似李狗蛋、任昂或者其他人那般敬称“燕大王”、“大王”。燕小乙因此多次数落她,就想听她喊一句“大王”,看是不是跟《封神榜》里妲己喊纣王一个味,可最终也没能让她改口,只能随她去。



  “来就来吧,看就看吧,越多越好。”来得人越多,就能“收获”越多的信徒,信仰就来得越快。这是燕小乙目前最喜欢的事。



  “你们精怪不都喜欢在深山里修行,不问世事、不喜与人接触的吗?”小女孩说着不知道从哪儿听来的“精怪常识”。



  “我还小……”



  “哦……”



  越往临泽里里面走,人就越多。待两人领着长长的“尾巴”走到李狗蛋家门前的时候,围观的人,已不下一千。



  流鼻涕的童子、坐牛车的乡绅、吆喝叫卖的小贩,三教九流、各样人物。燕小乙甚至在人群中看到了两个头裹黄巾、作道人打扮的中年人。乡民见了这两个道人,都纷纷打招呼、施礼节,口称“仙师”。不用小女孩提醒,燕小乙就知道那应该是张角手底下的“太平道人”。那两个道人似乎与杜里正颇为熟络,交谈很热切。



  杜鹏在人群中,远远地看见巧笑嫣然的任秀儿,本要上前招呼一下,想到自己鼻青脸肿的模样,停了脚步。



  李太公与李狗蛋俩早就在门前候着,一见燕小乙来到,忙上前见礼,李狗蛋更是深深一个长揖:“阿母就拜托燕大王了!”



  燕小乙摆了摆手致意,场面话不多说,直接道:“救人为先,将你母亲抱出来,放到院子里。”



  听了燕小乙的话,李狗蛋返身回屋。围观的人群,立时议论纷纷,如同一锅粥将熟一般骚乱起来。



  “活了大半辈子,没想到还有亲眼看到施法术的一天!!!”



  “听说当日燕大王为任昂疗病,符水、药石一概不用,只一伸手便治好了。不知今日会如何?!!”



  “若真如你所说,岂不是比潘医匠还要厉害!哈哈,是吧潘医匠?”



  周围的人听了,也纷纷打趣那潘医匠。



  “我肯定是不行”潘医匠笑呵呵地朝对面掀了掀眉毛,“兴许杜里正能行呢。”



  “潘鼠子!”



  “哦,怎么了,杜强娶?”



  “杜强娶?!!鼠子!你辱我太甚!哇啊啊啊啊,且再做过一场,定要你……哎呀呀……卑鄙!!竟然偷袭!!”



  “吼……哈……”



  “我打……”



  “早听说潘杜二人素有仇隙,今日一见果真如此!”



  “好像当年二人同求一女,争抢了将近两年,最后是潘医匠稍胜一筹,抱得美人归。两人也因此成仇雠。”



  “嗯,据说潘医匠特意为自己的儿子取名为凤、表字求凰,以炫耀自己当年‘辉煌’的夺爱史。杜里正因此气得三天没吃下饭呢。”



  “还有还有……”



  ……



  人们的话题,纷纷乱乱。多是翘首以观施法的,也有探讨潘杜二人相杀相攻关系的,更有那打听潘夫人昔日相貌的。大人小孩、七姑八婆,乱哄哄一片,如菜市场一样。



  燕小乙还没说什么,李太公实在看不下去了。待李狗蛋小心翼翼地将继母刘氏放到院中特意置办的矮床上以后,太公举了举手中的铜首鸠杖,高喊了一句:“各位乡亲,且肃静片刻!”



  众人收了收声,安静下来。



  太公又道:“请大王施法!”



  燕小乙上前,一千多双眼睛的注视下,伸出右手,心中暗念--



  “使用[武将技·命疗术]。”
【007】一指活人
  万众瞩目之下,燕小乙右手食指的指尖上忽然一团亮光闪现,先是如豆灯一盏微微亮,白日里并不起眼,围观的人使劲揉巴眼睛才看得清。看那孱弱的光亮,众人都摒起气息,生怕喘一口粗气、吹一阵风儿,就会将它弄散了。



  这团光,在燕小乙的食指尖摇曳片刻,便翩然跃起,如流星经天,划过一道美丽的亮线,来到骨瘦如柴、昏迷待死的刘氏身前,〃噗〃地碎溅开,似落花纷纷,撒遍刘氏的周身。



  李太公与狗蛋离得最近,看得最清楚--刘氏的面色原本是垂死的灰白,受此亮光之后,迅速变得红润起来。



  有希望!!



  狗蛋激动了,下意识攥紧拳头,两眼直直地盯着阿母的脸。



  紧接着,刘氏的手指动了动,然后是手掌、手臂、双腿、胸膛、头颅。



  最后在一双双瞪大的眼睛前,刘氏长吸了一口气,〃啊〃地一声醒来,坐起,睁开眼睛。



  狗蛋一下扑了过去,搂紧刘氏,堂堂八尺大汉竟嚎啕大哭,旁人看了都觉得心酸,李太公转过身偷偷抹起了泪。



  〃哇!〃



  院子里、围墙上、桑树上的人见证了这个奇迹的发生,啧啧称奇的同时,马上急不可耐、连比带划地讲给那些隔得远、看不清、看不见的人听。



  在场的人,随口慨叹了一下狗蛋的纯孝,接着就议论起燕大王的神奇法术。



  〃任昂没撒谎!〃



  〃泰一显灵,大王威武!〃



  〃与泰一何干?!〃



  〃果然是无符水、无药石、挥手而愈,果然是神奇!〃



  〃燕大王真是陆地的神仙、在世的西王母,哦,不对,是在世的东王公!〃



  〃巫罗,你曾游历九州诸郡,足踏东海西域、南蛮北疆那么多的地方,可曾见过这般神奇的法术?〃



  〃不曾见过。〃里中的巫祝--巫罗,沉默片刻,道:〃八年前,我与那大贤良师坐论《太平经》,张角承认只会以符水疗病与一些唬人把戏;六年前,琅琊宫中,于吉只谈炼铅化汞、幻人耳目的小手段;三年前,我苦寻上古真正的巫术、仙法却不得门而入,心里苦闷绝望,正好遇到一个闻名兖青豫三州、自称得到尸解、地仙道统的道人,我本以为这次大道可期,却没想到仍然尽是愚弄凡人的江湖把戏,就算最后我将那人的眼睛戳瞎一只,他也没用出什么‘大道法术‘。自那以后,我就觉得身处末法、修真无望,这才返还乡里。〃



  巫罗,在雷泽乡乃至鄄城县,都是个有名的人物。他生于巫觋之家,自幼见闻便是三牲粢盛、社祭流程。十岁时读到典籍中一段文字,性情大变。



  〃古有十巫,居灵山。上下于天,宣神旨、达民情。〃



  这是典籍中对上古十巫的描述,与他所熟悉的、有关巫的〃大傩、禹步〃等截然不同。



  他甚是向往之、心慕之。于是便取上古十巫最末者--巫罗为自己的姓名,以铭心志,而后背乡离家,远游四方以求学得上古真巫的本领。



  踏深山恶水、入古川大泽,遍访有名姓的巫、道、方士,乃至游侠、剑手,然而他却总是失望而归。



  二十年后,巫罗归家,一郡的游侠儿闻讯前来拜见。许多人暗地里都说他有大侠郭解的威风,以至于当时的鄄城县县令都携礼物登门打探他的口风,怕他有什么不好的举动。



  然而让所有人目瞪口呆的是,巫罗重操祖业,专司临泽里的春秋社祭、嫁娶丧葬事宜,除了曾指点过几句李狗蛋的武艺之外,再没有任何与修仙、寻巫、习武有关的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仿佛一潭死水,再没起任何波澜。



  直到今日,直到刚才,直到燕小乙指尖闪现出亮光的那一瞬间,感受到那蓬勃的生命力,巫罗确信,他终于找到了自己向往已久的东西--神秘的巫术、仙法。



  心潮澎湃的巫罗就要挤开人群,拜见神通广大的燕大王,却听到〃啪〃的一声耳光响起。



  原来是〃被施法〃的刘氏醒来后,见里里外外无数人围观,不明所以,又有些不知所措,随手甩给了李狗蛋一巴掌。



  〃哭什么哭!我还没死呢,你个鼠子,想咒死我啊!〃



  在仙法疗病、皆大欢喜的场面中,这一巴掌显得特别刺耳。



  李狗蛋许是承受惯了,没觉得什么不好,反而高兴地对刘氏说道:〃阿母,你手上有劲了,你的病好了!!〃



  乡邻们却看不过眼了,临泽里出了名的悍妇--孙氏离得最近,见状,恶声道:〃李家嫂子,做人要讲良心,狗蛋为你奔波操劳、舍家舍业,别说我们,你心里也得有数吧?!就是大户人家的奴婢也不像你这样肆意打骂的吧?!〃



  〃我们李家的事,你一个外人张什么口!〃刘氏也不是善茬,翻了翻白眼,〃怎么着,还想撒泼撒到我们李家来?〃



  〃我再怎么泼妇也比你这没人性的‘疯老妪‘贤惠!〃



  〃你才没人性呢!狗拿耗子的贼婆子!〃



  李狗蛋见两人起了争执,先劝自家母亲,被重重甩了一巴掌,再劝孙氏,也被她气呼呼地推到一边。



  〃我今天非得说道说道!〃孙氏不去看苦苦哀求她别吵架的狗蛋,拧起眉毛,对刘氏大吼,〃八年了,你就跟个米虫、跟一头猪似的,全指着狗蛋养活才苟活到现在!你咋还有脸打他?!〃



  〃要不是我李家救他养他,他早就死在野地里了!这克父克兄的东西,欠我们李家的永远还不清,生是李家的奴,死是李家的婢!我愿意怎么打,就怎么打!〃



  〃李二他们是死于瘟疫,关狗蛋何事?〃



  〃那就是他克死的!这一次我差点病死也是他克的!〃



  到此时,围观的人,尤其是临泽里的人,都看不下去了。



  虽说这么多年,临泽里人已见惯了〃刘氏的刻薄〃,但此时此刻、此情此景,群起激愤。以孙氏为首的临泽里人,纷纷出言指责刘氏。



  就连燕小乙都皱起眉头。光听任秀儿说起这刘氏的事就已经挺气人了,没想到见了面更让他觉得刘氏心狠德薄、枉为人母。



  〃克个屁!要是没狗蛋,你早病死了!〃



  〃没他,我还不得病呢!〃



  〃你咋就没病死呢!〃



  〃嘿,泰一神保佑,没死成!〃



  〃关泰一什么事!要不是狗蛋求到燕大王那儿,你早就死掉了!〃



  〃我没死,是泰一护着我,〃



  刘氏得〃大王一指〃而活,精神出奇的好。面对这么多人喷口水,毅然不惧,一一反驳回去,反闹得众人郁闷、气愤更甚。颇有一番诸葛孔明〃舌战群儒〃的风范。



  而燕小乙在一旁听了许久,见刘氏总是提起〃泰一〃,而且还很恭敬,于是心里有了计较。
【008】天雷劈桑
  【新人新书,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



  在众人气呼呼地与刘氏对峙的时候,燕小乙上前一步,叫了一声“刘氏”。



  众人见此,注意力立马转了过来,与刘氏一起看向这个粉粉嫩嫩、却又“神通广大”的“燕大王”。



  燕小乙开口问刘氏:“你尊‘泰一’是吗?”



  “泰一”,也即“太一”。《史记·封禅书》云:“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东南郊。”



  乃是传说中的天神,相当于现代人常说的“老天爷”。汉时“醮诸神,礼太一”,人常祀之。



  刘氏在与众乡民的争论中,约摸了解了刚刚发生的事情的经过。面对使用了“非凡手段”救治自己的燕小乙,她心里感激是有的,但更多的是畏惧,虽然不明白燕小乙问及“泰一”的缘由,却不敢无礼,只低头回答道:“逢岁旦、春秋日时,必以香火、牺牲祀之。”



  众人也不理解燕小乙的意思,不过多数人觉得“燕大王”会从“祀神”这一角度,以言辞劝说刘氏。



  所有人都没料想到,接下来发生的,将是他们一辈子都无法忘却的震撼画面!



  燕小乙听了刘氏的回答,停顿了三四秒的工夫,没再理会她,而是大喝三声--



  “泰一何在!”



  “泰一何在!”



  “泰一何在!”



  一声比一声大,一声比一声让人惊讶。



  第一声喊时,所有人都愣住了!



  第二声喊时,所有人都在想--“这是在干吗?”



  第三声喊时,所有人都回过神来--这是在呼唤天神“泰一”!!!



  上古之事久远,无人能知。单说秦汉以来,压根也没听说有哪个凡人与天神有过沟通、交流,更不用说见面了。当然了,野史流传里倒是有的,比如说那“东方朔偷桃”、“汉武帝与西王母”等等。可这些“故事”,也就是茶余饭后对付两句,没有谁会当真。



  然而,此时“身具神通”的“燕大王”,于万众瞩目之下高呼“泰一”之名,这不得不令人多想--难道说,他们这些凡人今日真有幸得见“天神的真容”?



  一念至此,好奇的乡民、心切的巫罗、惊疑不定的太平道人,对刘氏再没了关注,一心盯住了口中念念有辞的燕小乙。



  然后,就见他并指如剑,斜下指向身前一尺之地。



  一个呼吸的工夫,雷光闪耀,如一条条龙蛇在方圆一丈的地面上游走、盘伏,间或传出一阵阵闷雷声、霹雳响。



  一生信奉、供奉“泰一天神”的刘氏,看着电光缭绕的场面,喃喃自语:“泰一便如此吗?”



  燕小乙不答,面向那一团团游走的雷光,高声道:“兹有济阴郡、鄄城县、雷泽乡、临泽里中,寡母刘氏、养子李狗蛋,相依十五年,本当母慈子孝、相互扶持以度日。但,今日有乡民道‘刘氏不慈’、刘氏道‘养子克亲’,纠缠不清、不辨对错。故特邀君上前来,辨别是非功过。君上乃是天神之尊,当全知全晓、明察秋毫、惩恶扬善。”



  电光涌动之势更甚、加之霹雳声声作响,似是在回应燕小乙。



  有此肃穆、庄重的气氛配合,虽然燕小乙的说辞有些不伦不类,但场中的众人,没有人会计较这些“次要”的细节,都将全部的注意力放到了“天神”--那团团雷光身上。



  燕小乙转身,目光越过人群,挥手指向李狗蛋家门口树叶茂盛的桑树,喝道:“此为刘氏卧坐纳凉之所,若狗蛋确实‘克父克兄’,则此树可活;若不然,请天降雷霆而击之!”



  原本在树下挤作一团的围观人群“哄”地一下散开来,树上的轻浮少年也一个个如饺子下锅一般“扑腾扑腾”跳下树,躲得好远之后才回转头一脸兴奋地望向这棵“可怜的桑树”。



  所有人仰起头,不顾骄阳正盛,全盯着蔚蓝色的天空,看是否有乌云盖顶、是否有风雷涌动。



  等了二三十息过去,依然是万里无云、碧空如洗。那两位太平道人心里渐渐放松下来,互相对视了一样,撇了撇嘴,心里都道:“这小孩子的鬼把戏还真多!天降雷霆,呵呵,雷霆个屁!我也是真傻了,竟然还真相信了!呵呵!”



  “咔嚓!”



  一道闪电突兀地出现,“轰”地一下劈向桑树。将原本有些不耐烦的众人惊骇在当场,也使场面立刻安静下来。那两个太平道人撇开的大嘴都还没来得及合拢!



  桑树上,浓烟滚滚,更有几道尚未消散的电光噼里啪啦炸响。这还未完,接二连三的闪电就在这晴天骄阳的当下,一道一道、奇准无比地轰在这棵可怜的桑树上。



  在围观人群粗重的喘气声中,在九道雷电与火焰的摧残下,不到半个时辰,这一株“可怜的桑树”变成了一堆草灰。



  刘氏、狗蛋、李太公、秀儿、潘凤、杜鹏、两道士……,一干人等,看着这堆草灰,感受着“雷霆的伟力”,心里充满了对“天神”、对面前这个“小小的山大王”的敬畏。至于刚才对燕小乙的置疑,早就不知道丢到哪儿去了!



  刘氏尤甚,她的心里除了敬畏,还充满了无尽的惶恐、恐惧,她不知道自己刚才对“燕大王”的不甚恭敬,会不会招来“天神的雷霆震怒”!会不会自己也将像这棵桑树一样化为灰灰,风一吹就什么也不会剩下的“灰灰”!



  “扑通”一声,刘氏面向燕小乙跪倒在地,颤抖着、哽咽着:“泰一饶命!大王饶命!村妇刘氏知错了!”



  这一句话说出口,她的心里仿佛有一样东西“咔嚓”一下碎裂开。不知怎么就想起了这十几年来自己的所作所为。自己做得确实过分了。竟然那么狠心让一个小孩子用稚嫩的肩膀承担起了整个家。而自己也真如那孙氏说的“米虫”一样,心安理得地享受起一切!枉为人母,愧对人子!



  一想到这儿,刘氏顿时羞愧、后悔、惭愧……百感交集,最后一把抱住了因为担心她而上前来的李狗蛋,大哭了起来。



  “我儿啊!阿母对你不住啊!我儿啊,这些年苦了你了!”



  听了这一句,李狗蛋笑了,接着又哭了:“阿母,你真的好了!”



  他的阿母回来了。



  围观的人群,尤其是临泽里的人,有不少转过头抹起眼泪。就算是那“悍妇”孙氏也擦把一下两眼,继而笑着对旁边的人说道:“这‘疯老妪’终于是不疯了。”



  “是啊,狗蛋的苦总算是受完了。天神保佑,大王保佑!”



  “大王保佑!”孙氏回过神来,也恭敬地念道。



  “大王保佑!”



  “……”



  此起彼伏的声音中,先是一两个年长的老妪跪倒、五体投地。然后场中的一千多人就像是疾风骤雨之后的麦田,统统跪伏在地上。任昂、潘凤、杜鹏、杜仲、乡间的轻浮少年……,就连看惯了燕小乙“可爱模样”的任秀儿、那两位对“大贤良师”敬若天神的太平道人,此时此刻,也都异常恭敬地随众人跪了下来。



  而原本一句句、一声声的议论,都停下来,转换、汇集成反复一句--“大王保佑”!“大王保佑”!“大王保佑”!



  燕小乙没见过这样的场面。不过,好在这些天他也幻想过“浮雷阵一出,乡民无不拜服”的场面。所以,也没慌张。



  没说什么“众卿平身”一类的怪话,也没理会下跪的众人。燕小乙“收了神通”--使“浮雷阵”消散之后,燕小乙在众人虔诚、敬畏的眼神中,由任秀儿陪同着,踏上了“回山”的路程。



  众人议论了好久,才各自散去。



  潘医匠父子架上上牛车,赶回县城。



  潘父看了今日这一出“燕大王救人、打雷”的大戏,心里说不出的激动,念叨了一路的“燕大王是真人在世、仙家人物,我回去一定给他立个牌位,天天叩拜”,却总听不到儿子的回应,转头看潘凤,却见他神色恍惚,忙关心地问道:“儿子,你这是怎么了?”



  “阿翁,我从三年前便以‘勇武’名传于乡县、郡里,得了‘鄄邑三貙’的名号。本以为自己的武艺就算不能在天下排上名号,怎么也得在郡县之中拿个头名。”潘凤心里实在有些感慨,“没想到今日便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再到‘燕大王施法’,就更觉得自己真算不上什么了。”



  潘医匠一看儿子说这话,马上着急了,忙道:“儿子,‘小大王’那是仙人,咱们比不上。那李狗蛋算是什么,你才是最厉害的!什么‘鄄邑三貙之首’,那都是别人看他孝顺而捧出来的!他算什么,只要你斧头一挥……”



  潘凤摇了摇头,道:“他比我强,不管是力气、反应,都比我强。虽然没能比试,但既然他能跑到山里杀死那大虫,那枪法、武艺,最起码也不下于我!”



  “没事儿子,等回到县里,我再给找个厉害的枪棒师傅,再……”



  “没用的。别说是县里,你看咱们济阴郡能在武艺上胜过我的,能有几个?”



  “济阴没有,咱就去别的县!兖州没有,咱就去别的州!你放心!”



  “阿翁。”



  “怎么了,我儿?”



  “燕大王怎么样?”



  “什么!!”



  ------



  潘医匠为自家孩子武艺的事苦恼,杜里正也不顺心。



  本来与他谈笑风生的两个太平道人,竟然一句话也没留、稽了稽首就离开了。他本来还想借此机会认识一下名满天下的“大贤良师”呢,竟然一点机会都没给!



  满肚子不如意的杜里正回到家中,还未来得及坐下来喝口热汤,就听儿子杜鹏开口了--



  “阿翁,我想出门远游!”



  “什么!!”
【009】起错名了
  【新人新书,求点击、求推荐、求收藏!】



  不提临泽里中的众人是如何的激动纷纷、议论纷纷,也不提那两个太平道人是如何恍惚地离开临泽里。



  单说燕任两人一路走来。



  燕小乙还沉浸在刚才“千人跪伏”的场面里。前世平凡度日的他,此时心里一股说不出的滋味,不能说是自豪或者骄傲,但很明显他很享受别人崇拜、虔诚的眼神。



  -----



  【姓名】燕小乙



  【属性】'武力10'、'智力10'、'体力20/20'、'技力0/20'



  【模板】仙道



  【道具】无



  【武将技】[武将技·命疗术]



  【信仰值】48。51/1000



  【信仰载体】牌位×78'+信仰值0。1/天'、虔诚信徒×15[+信仰值0。1/天]、泛信徒×7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