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中的仙与大王-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最后两句,杜仲直接无语了。还“必然一战而败”!我那乖儿呦,阿翁怕你连一式“玄冰斩”都承受不住!



  唉,幸亏你不在白虎山,不然这般语气定会招惹到潘真传!



  咦,不对!潘真传好像是奉大王之命赶去了涿县!



  他俩不会这么巧碰上吧?



  应该不会……吧?
【008】名为海关
  【出现了一个重要的人物】



  此时的潘凤,才入了幽州地界,路途劳顿,刚寻了一座传舍准备歇息一晚。



  “大兄,你数千里跋涉,当真只为寻一人吗?”



  称他“大兄”的,是个八尺有余的汉子,络腮胡须、雄壮威武,虽稍显木讷,但不失为一名英雄好汉。只是腰腹间缠裹了几层葛布,面色也稍差。



  潘凤问清两人应住的屋舍所在后,对这汉子道:“当真如此!莫说是数千里,就算是万里之遥,只需小大王吩咐一声,潘某也必定欣然前往。”



  “小大王真是仙人在世吗?”



  “那当然!”



  潘凤左右手分别提着一大一小两个行囊,去寻屋舍。那汉子跟在身后,伸手想要帮忙,被潘凤一口拒绝了。



  “你还有伤在身,别太用力了。再说了,这点东西又费不了潘某多少力气!”



  “大兄,你远游千里怎还带了这么多东西?”



  “哈哈,也没多少。”潘凤咧嘴一笑,看了看左右手中的大小行囊,对汉子道,“这小行囊中,装的是一些换洗衣物、过所文书。大行囊里,是我在沿途郡县城池中寻到的一些精巧的小物件。”



  “大兄要这些物件作甚?”



  “嘿嘿,拿回去给小大王玩耍。”



  光是买下这些小玩意就花费了他不少的钱财,幸亏临行前阿翁往他的行囊里多塞了几块马蹄金,才没使他落入颠沛流离、困窘度日的境地。



  “嗯?”汉子听了潘凤的话,愣了一下,问道,“小大王年方几何?”



  在这几日的行程中,他总听“大兄”说起“小大王”,心里大约有了些印象。既然占了一个“小”字,那就肯定不是手持铜鸠、鹤发童颜的长者仪态。



  最大的可能,还是高冠博带、大袖飘飘的年轻处士,玉树临风、潇洒倜傥!



  然而,任他如何想,也没料到这“小大王”竟然是如此的小!尚处在“贪于玩耍”的年岁!



  若真如此,那就算不是黄发垂髫,怕也大不过总角之年吧!



  “年方几何?”潘凤听了这话也是一愣,迟疑地道:“秀儿曾说过‘小大王是初出洞府’,具体的年岁,我们都不清楚。不过,小大王的个头一直没见长,总是五尺左右。”



  “五尺左右?”汉子一估摸,啧,还真是垂髫童子!



  入了屋舍,两人收拾了一番。



  汉子又问:“大兄,如你这般武艺,在白虎山上可居得首位吗?”



  “我?居于首位?”潘凤苦笑挠头,“前三都排不进去,更别说首位!”



  “不能吧?”汉子有点不信这话。凭“大兄”的武艺,就算是投身军旅,也能挣回个杂号将军。怎么在那白虎山连前三都排不进去?



  “哈哈,我这点微末技艺,别说他们,比你都要差得好远!”



  与李进相见之前,潘凤颇以武艺自矜。登上白虎山后,接连遇到李进、巫罗、夏侯惇等人,他对自己的武艺高低越来越有自知之明。



  而在与夏侯惇擂台一战后,他对武艺的态度更是发生了变化——



  不在乎!



  不在乎武艺高低!



  那日,'重击'、'玄冰斩'在手的他,轻松战败了武艺远超自己的夏侯惇。而如今,他得“小大王”赐下了威力更胜前两者的'冻血刀',那就更不在意什么武艺了!



  “大兄说笑了,我可挡不住你那‘冻血刀’随手一下!”



  “那是仙法之威,别说是你,就算是我白虎山上武艺第一的李献之,估计都扛不住!”



  潘凤前几日赶路的时候,正好遇到一窝山贼与这名为“海关”的汉子厮杀。



  百十来口,虽执刀弄枪,本也不被这汉子放在眼里。可惜他已整整四天米水未进,手脚都短了力气。若不是潘凤出手,还真有可能折在贼人手里。



  这大汉的武艺绝对不低!



  潘凤的武艺稍差,但与李进、巫罗几人待得久了,看人的眼光可是不差。这“海关”的武艺,远胜自己,就算是比不上巫罗,但也相差无多。



  至于汉子所说的“挡不住‘冻血刀’随手一下”,是因为那日潘凤拿一众山贼试验了一下'冻血刀'的威力。



  冻血一出,巨刀在握!



  十息之内,塑成冰雕八十六座!



  片刻间,众贼尽灭。这“海关”因此对其口称“大兄”,视作天人,追随至今。



  而潘凤,了解了仙法'冻血刀'的同时,也提升了等级。



  ——————



  【姓名】潘凤



  【模板】武将



  【等级】4级'17/1421'



  【忠诚】99



  【属性】'武力75'、'智力29'、'体力147/150,回复+1/天'、'技力55/55,回复+1/天'



  【特性】枪术(持枪时,提升杀伤力)



  【武将技】重击、玄冰斩、冻血刀



  ——————



  '武将技·冻血刀',召来聚集冻气的冻血刀,有时会以大范围冻气伤敌,消耗技力20。



  这'冻血刀'消耗的技力'玄冰斩'还要少3点,但威力远超于后者。



  一旦用出,便有一把巨型的冰霜之刀出现在潘凤掌中,敌方尚未近身就先被寒气冻伤。此外,更有大范围内的冻气几率出现,就如之前潘凤试验的那般,直接将成百成群的敌人冻成冰雕!



  尤其让潘凤兴奋的,是这“冰霜巨刀”直接将自己的力量、敏捷提升近倍!武力由75骤升至125点!。



  他虽然看不到自己的“属性面板”,但就像之前的巫罗一样,潘凤也对自己的“身体数据”知之甚详。



  他确信,只要'冻血刀'一出,就算是李进、巫罗来了,都得避其锋芒!



  只可惜,这'冻血刀'每每一出,不过十息!



  十息之内,霸气绝伦;十息之后,刀散冰消!



  若能长持此“冰霜巨刀”该多好!这样的想法自他用出'冻血刀'的那一刻,便一直盘旋在脑海里。



  潘凤不满意,而“海关”则是满脸的羡慕:“余生只此一仙法,亦足矣!”



  “等寻到了人、办完小大王交待下的差事,你就与我一起回山。别的不敢保证,以你的武艺,做个内门弟子还是轻易而举的!至于仙法,慢慢来,总会有的。”



  这海姓汉子的武艺不差,算得上一员大将。而且性情敦朴,不是虚浮矫激之人。潘凤觉得,如果“小大王”见了此人,肯定乐意收下。



  这海关却不如潘凤想象中的兴奋,他迟疑了片刻,问道:“大兄,你白虎山真如你所说,与那太平道势如水火?”



  “怎么着,你是畏惧张角那厮势大,不愿上白虎山?”



  路途之中,潘凤曾与这汉子说起过自己的行程目的,也提过“白虎太平交恶”的事。此时听他问及太平道,便觉得汉子是顾忌到太平道的势力,才出此言。



  “那倒不是,只是以前听说那‘大贤良师’仁慈宽厚、活人无数,怎么就与白虎山起了矛盾?”



  “张角那厮欲行谋逆之事,遭‘小大王’预知,之后便两次攻山!害了我白虎山十余位弟子!”潘凤的脸色由晴转阴,皱眉望向汉子。



  “不可能吧?”汉子犹自不信,“当初‘大贤良师’救……”



  “海关!”潘凤厉喝一声,“我是看在你唤我一声大兄的份上,才说了这么多!”



  “太平张角,即是我白虎大敌!你若心向太平,那我二人就此分道扬镳!他日再见,视若寇仇!”



  “大兄,我……”



  “别说了,我去打听一下去往涿县的路,你仔细想想吧!”
【009】升级之难
  【今天只此一更,明、后、大后天两更。那6根小萝卜、4根大萝卜,咱是够不着了。。。。】



  燕小乙自然不知道巫罗、潘凤与杜洛洛、夏侯惇的行程如何,他只能在属性面板上看到四人的等级、经验、法力、血量几项的变化,由此推测他们在途中是否遭遇到战斗,战况如何。



  四人中,杜洛洛所经的战斗最少,只模板开启那一次。



  潘凤、夏侯惇在其次。前者的经验隔三差五就能提升一次,想必这一路上山贼路匪遭遇了不少。而后者在先前的几日确实增长了不少的经验,但近期的三五日里却未见动静,燕小乙估摸着夏侯惇应该是到达谯县了。



  战斗最多的,当属巫罗。他从第六日起,经验、等级就飞速上涨。如今他已高达六级,在白虎山所有的真传、内门弟子中,可称得上是鹤立鸡群、独占鳌头。



  巫罗的经验条时不时地往上跳跃一小截,燕小乙不用多想,就知他厮杀之频繁、战况之激烈,远超其余三人。



  为巫罗担心的同时,燕小乙也少不了一番的羡慕。



  若我能有八尺身长,若我能提三尺青锋,定不让你几人专美于前!



  唉!可怜我的小个头!



  也不知这小小的萝卜头,啥时候能长成一棵参天大萝卜?呃,树!



  “大王,你的‘长个头补身子虎骨人参汤’熬好了,快趁热喝了吧。”



  任秀儿提来一个热气腾腾的陶罐。随之而来的是满屋子的药苦肉香味。



  “又要喝?好苦的!”燕大王皱巴着小脸,很不情愿。



  “这可是陈县令从中山甄家讨来的偏方,据说灵验着呢!”



  “这已经是第十七罐‘据说灵验’的偏方了!可为啥我这个头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呢?!”



  燕大王“要长个、长大个”的心病,白虎山上下无人不知,万千的信民无人不晓。



  许许多多的人,不管是出于怎样的心思、要达到怎样的目的,都纷纷搜罗偏方、献上汤药。



  从“长大个野雉三七汤”到“高高个人参马骨汤”,再到如今的“长个头补身子虎骨人参汤”。



  从深山老林中挖得、捕得,从世家豪族中求得、购得,一股脑地煮成粥、熬成汤,最后进了燕大王的小肚子里。



  然后,众人就眼巴巴地望着、看着、等着,可小大王的个头愣是不长!



  都快仨月了,还是这小模样,还是这小体格!



  愁死一大堆的人!



  良药苦口,但“据说”利于长个。为了“快快长大”的燕大王,即便不情愿,也只能苦着脸将一罐汤药喝完。



  秀儿简单收拾了一下就离开了,燕小乙还没等歇歇,陈县令来访。



  “见过大王。”陈县令行了一礼,口中嗫嚅,欲言又止。



  燕小乙见状,忙道:“陈县令有话只管说,你于我白虎山也不算是外人了,无需多虑。”



  他倒不是说客气话,实在是因为最近这些日子里,陈县令的所作所为当得起“不是外人”四个字。



  十多天里,陈县令待在白虎山的时间远多于鄄城县的官寺。太平道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他必先传达至白虎山;朝野之中但有相关的议论流传出,也必一一告知于燕大王。



  出力甚众!



  由不得白虎山薄礼待之!



  “大王,陈某欲为犬子求一枚小仙宝。不知大王…”。



  昔日赵县尉以官身强求,被燕大王一口拒绝。后来几百人擂台争胜,也只五十三个夺得机缘。



  仙家重宝,不可轻赐。陈县令一直有这样的认知。本打算在功劳、苦劳攒足后,才向燕大王提出“小仙宝”的要求,可他实在是架不住自家不孝子的苦苦哀求,没奈何于今日开了口。



  “刀盾、长枪、弓、弩,你可任选其一。”



  “谢大王赏赐!”见大王一口答应,陈县令忙不迭地道谢,之后又仔细考虑了一下,道,“选择弩吧!”



  那不孝子,没力气、没武艺,不习刀枪、不修羿射。这般的酒囊饭袋,陈县令其实也没多少选择,左挑右捡,终是选择了弩兵。



  鸡卵大的光团出现,陈县令小心翼翼地接了过来,口中不停道谢。



  “行了,你先回去吧。”



  “谢大王!”



  陈县令走后,燕小乙翻看起这几日的收获。



  五十枚[兵种模板],可惜多是[重步兵模板]、[强弩兵模板]等较为普通的,连个骑兵都没有。最特殊的,也就是十枚[重戟兵模板]了。



  [重戟兵],长枪兵的进阶兵种,基本的能力完全相同,但拥有更高的命中率。在战场上还有少许机会发动特殊的“横扫”攻击,同时杀伤前方一排,最多三名敌军。其基本属性为'等级1,攻击力6、防御力1、移动力5'。



  除此之外,还得了七枚[自创武将模板]。燕小乙全部存在了抽奖系统中,并未着急取出。



  麾下的内门弟子早晚都得兵种满级,那时[自创武将模板]的需求就多了起来。现在开始储备,就当是未雨绸缪了。



  可惜没有抽到'历史武将模板'。也是奇了怪了,自己发现秀儿的“真实身份”前,一连出了几件'历史武将模板';在此之后,就愣是一件都没在见到过!



  除去这两种模板,燕小乙还抽到三件等级要求在10级左右的刀枪剑,待以后赐予几名真传弟子用,属性上要较[大砍刀]差上好多。



  另外,还有一件奇怪的道具。



  “'内政系统碎片',凭此开启‘内政系统’。”



  《三国群英传Ⅶ》中,一个季度可以开启一次“内政”,处理分封官职、买卖道具、装备武将、外交活动等事务。



  游戏中如此,那在东汉末开启“内政”,燕小乙就不知道会是怎样一种场面了。难道会在一个异空间里召集所有的武将?拥有全地图的扫描?自由购买兵器道具?



  然而,就算燕小乙的想法再多、疑问再多,也没什么用。



  这所谓的'内政系统碎片',只是一个比'兵种模板'还要小的不规则光团。属性描述里面,也只是简简单单的“开启内政系统”。除此,再无其他信息。燕小乙也根本使用不了。



  难道说要把'碎片'集齐才能使用?



  百思不得其解,最后燕小乙只得将它与那七枚'自创武将模板'放在一起,以待后用。



  正无奈呢,李进推门而入,他带来的又是一个目前无解的问题:“众弟子‘升级’速度极其缓慢,大王可有良策?”



  这“升级”一词,自然源于燕小乙。



  内外门弟子包括李进这个真传弟子在内,随着“小仙宝加身”的时日渐长,对“升级之难”越来越有了认识。



  这些人中等级最高的,当属'长枪兵'李进,不过也仅仅4级。他可是参加了两次“攻山战”的人物啊!



  李进如此,其他人就更不说了。就拿新晋的十八名内门弟子来说,他们整日里习刀射箭,也算得上勤勉,可时至今日,等级还是区区的1级!



  升级,太难了!



  “你问有何良策?无策!”



  燕小乙也很无奈,要解决这一问题,估计得等到'仙道'模板再一次升级了。



  然而,以目前'信仰值'获取的速度来看,想要升级'仙道'模板,那就算是一次抽奖都不用,也得等上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可如今太平道起事时间未知,白虎山随时都有强敌攻山的危险,他正需要抽奖来增强实力,哪能只顾模板升级!



  最多将'信仰值'一分为二,六成作抽奖用、四成储存起来以供升级。但是,这种想法虽好,依然解决不了白虎山众弟子“升级之难”的问题。



  希望夏侯、巫罗他们此次出行,能多多宣扬一下本大王的“威名”,最好能掀起再一轮的“信仰狂潮”吧!



  燕小乙如此期盼着,可夏侯几人却未如他的愿。
【010】夏侯与曹
  【我都服了这破电脑了,我接着码!!】



  立冬已有两三日,天气渐凉,而谯县县城一家院落中却是异常的热闹。



  这院落呈日字形,三进三出。前院有井,屋后有厕,两侧有廊,最后一排的堂屋当中还立有楹柱。



  夏侯惇就倚靠在这楹柱上,看着院中表情各异、议论纷纷的诸位从弟、表侄,心中不愉。



  他在前几日就已安返谯县。一开始他“得仙宝、位列白虎真传”的消息尚未传开。他与家中阿翁谈论琐事,与族里弟兄把酒言欢,着实享受了几天清净日子。



  然而,过上两三日,待那些参加了“白虎山大比”的沛国人陆续返乡后,夏侯家的平静生活就被打破了。



  或是乡县游侠、或是高门士子、或是行商坐贾,夏侯惇家登门拜访者络绎不绝。



  不停地有人问他--



  “燕大王何等样人?”



  “可得长生否?”



  “元让可否展示一下仙法仙术?”



  “可能携我入那白虎山门?”



  “倾我一身所有,购一仙宝,可能行?”



  诸如此类的问题,乱得夏侯惇头晕脑胀。他好不容易应付走,亲属朋友又来相问。



  于是他索性召集了夏侯、曹氏两族的青年俊杰,将自己白虎山一行的所作所为、所见所闻,和盘托出。末了,夏侯惇道:“大王的仙法确非虚妄,诸位若属意仙家修行,万万不可错此良机。”



  他所说的都是心里话。



  此时的白虎山燕大王一脉,立下山头才不过两三月。长老之位空悬、真传之位也只五席,而内外门弟子加起来仅过半百。这数量可说不上多。



  琅琊于吉,只会烧香诵经、符水疗病,其精舍中即有数千吴会人侍奉之。



  钜鹿张角,持九节杖、念符水咒,只言“以善道教化天下”,亦有十万太平徒众追随之。



  而燕大王,挥手即定人生死,唤雷霆、招神龙;一轮“耀阳”照临下土、映一县之夜空,纤毫毕现、一如白昼!



  这等仙家手段,岂是于吉、张角之流可能比!



  然与此两人相比,大王身边的追随者少得可怜,眼下尚不足百名。



  亟需补充!



  仙家门槛,虚席以待,正是凡夫俗子力争仙缘之时!



  大禹凿山开龙门,黄河自中流下。每逢暮春之时,即有黄鲤鱼不远千里、逆流而上。跃过此门者便化为龙,不过,归来伴凡鱼。



  好多人都觉得,两个多月后的“第二届白虎山大比”就是一道龙门!只有擂台得胜、脱颖而出者,才如那幸运的“黄鲤鱼”,就此“蜕去凡胎”,踏上仙途。



  也正是因此,夏侯惇能想象的出“第二届白虎山大比”参与人员的数量必然远远超过“第一届”。其激烈程度、晋级难度,也当远胜“第一届”!



  谯县之中,夏侯与曹多结姻亲连理,虽不同姓,几可视作一家。



  县里传言“曹夏一家多俊杰”,然而在夏侯惇看来,两家勉强能称得上青年“俊杰”的只二十余位。若上得擂台,可稳坐“内门弟子”之位者,仅二三名。



  这还是比照“第一届白虎大比”的水平估算的,若遇上更为激烈的“第二届”,这人数怕就更少了。



  幸好,燕大王在他临行前告知,身为‘真传弟子‘,他夏侯惇拥有两名“内门弟子”的举荐名额、五名“外门弟子”的招收名额。



  七个名额,夏侯惇想“发放”给两族子弟。如此,“一人得道”的他,也算得上惠及亲属了。



  然而他虽有好意,别人却不一定会接收。



  “此‘燕大王‘可能赐长生、能活死人?”



  开口的是曹洪曹子廉,年仅十五,有武勇、善理财,颇受长者看重。



  夏侯惇回想了一番,回答道:“长生与否尚不可知。亡去者,大王亦无可奈何。然濒死之人,大王一指可活。”



  “神龙的模样,族兄可亲见?”



  “未曾。”



  “那‘燕大王‘可能腾云驾雾?”



  “未得见。”



  “你所说‘烈阳‘…”



  夏侯惇对曹洪连续不断的质疑颇为不耐,皱眉打断道:“神龙之吼,雷泽一乡尽闻之;烈阳跃空,我白虎山上下皆观之!即便不能腾云驾雾又何妨,称仙道真足矣!”



  曹洪还要再问,夏侯惇挥手止住:“大王之能,无可置疑!子廉若无他事,毋须再言!”



  曹洪瘪瘪嘴,不再言语。他虽受族里长者看重,但面前的人可是“滕公双子”夏侯惇,容不得他过于放肆。



  “孟德曾说过此小儿是淫祀野神、祸乱之源。这事,大兄你是知道的。”



  第二个开口的,是夏侯惇的族弟,夏侯渊夏侯妙才。



  “在见到真正的仙法仙宝之前,我与孟德的想法一般无二。”对这个本家兄弟,夏侯惇还是很看重的,“真仙与否、野神与否,妙才上了白虎山就一清二楚了。”



  “还是先告于孟德,看他怎么说吧。”



  夏侯渊摇摇头,拒绝了族兄的提议。



  夏侯惇很无奈,妙才族弟自幼与孟德交好,行事多以其为主。论起亲疏,自己反倒像个外人。



  罢了,罢了!



  各人福缘,强求不得!



  只要日后莫说我夏侯惇不念亲族就行!



  先后遭拒的夏侯惇,没了先前的热情。言谈之间,没再提起白虎山,只论兄弟叔侄情意。



  只是后来抵不过族中少年们的苦苦强求,施展了[玄冰斩]。



  三道突兀的冰轮闪现,停不逾秒,径直碾向三丈远处。



  “唰!”



  冰轮忽地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夏侯惇身前一道长逾三丈、宽约二尺的冰霜小径。



  院中的温度,骤然下降,如同深冬化雪之日,透彻入骨的凉意裹来!



  曹夏俊杰们,纷纷打了个哆嗦,都在一刹那清醒过来。



  这就是仙家手段吗?!



  众人慢慢体会着空气中的凉意,眼看着那冰霜小径渐渐融化,留下了一地的水渍,都默然无语。



  半晌,才有一个十五六岁的曹家少年开口问道:“族兄,这便是仙法吗?”



  “是仙法,不过只是最基本的。只要得大王赐下‘仙宝’,就可立时拥有。”



  在《三国群英传Ⅶ》中,刚出场的武将自带两种技能——'重击'、'玄冰斩',而文臣则是'赤焰'、'玄冰斩',属于最基础的标配技能。夏侯惇虽然不知道这些信息,却可以从自己与潘凤身上体会到这一点。



  “族兄,你看我能得仙宝吗?”



  “能不能,得大王说了算。”



  眼前这位少年,夏侯惇倒也熟悉。年仅十五,好弓马骑射、游历乡野,虽颇具英武,却因不修行检而令族中长者不喜。



  “那我随族兄去白虎山!”



  “好!”



  ————



  冀州钜鹿,平乡县城。



  “报!”



  “贼人又驾了巨鹰逃出重围,我太平五十力士、百二道众亡于阵中!”



  “咣当”一声,食案被掀翻在地,瓜果、麦饭洒了一地。



  “气煞我也!巫罗!不杀你某就不姓张!”
【011】天使来了
  【困死我了!】



  张角很愤怒!



  打从卜已那儿听说了“燕大王”这一号人物,张角就觉得此人肯定是个麻烦!



  御使雷霆,一指活人!



  惯以“诚心向道”、“符水活人”等手段骗人的张角,绝不相信这世上还有什么真仙神人!所谓“雷霆”、所谓“活人”,要么把戏、要么幻术!



  他当时就将这“燕小儿”定性为同行对手,一个凑巧知道了他太平机密的同行!一个为太平大事而不得不杀之的对手!



  也是因此,他派出了左髭丈八及数百力士,命其联合卜已一方的太平徒众,一举将那“白虎山”杀灭干净!



  然而接下来的发展,出乎了张角的意料。



  “燕小儿”座下有两员大将,一枪一槊就挡下了他太平道上千的人马!而且,那原本凡夫俗子一个的巫罗,竟然召唤出了神龙!



  神龙啊!



  张角后来特意寻来“攻山之战”中的力士反复询问,确是神龙无疑!大为震惊的同时,张角的心里更有一股疯狂地冲动——



  此“燕小儿”尚属幼年,若我张角杀之,那一应仙法仙宝不就尽归于我?!



  若此事成,我哪还用“符水活人”?伸一指即可!



  若此事成,我哪还用“分设渠帅”?唤神龙即可!



  若此事成,我哪还叫“大贤良师”?叫“大仙良师”!



  满怀憧憬的张角,不等左髭丈八回返,就又指派了两千余众,再命左髭、卜已二人攻杀白虎山。



  然而,二千五百余太平众再次溃败!左髭、卜已两大将更惨遭曝亡!



  怎么可能?!



  根本不信此战果的张角,先后将四名传令兵斩了首级。然而,事实如此,由不得他不信。



  “鬼刀”、金黄色“太阳”!新的仙法!



  张角听了数名力士的详细叙说后,心中不自主地泛起恐惧——若那“鬼刀”指向了我?若那“金色太阳”近在咫尺?结果会怎样?



  任他身边有数千名死士可舍命相护,任他麾下有十万、数十万的太平教徒追随,那死亡的恐惧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久久不散!



  直到他将载有白虎山“燕大王”所有信息的竹简,前前后后翻看了不下数十遍,张角心中的恐惧才一扫而空。



  他发现了那“燕小儿”及其麾下两“仙仆”的弱点!致命的弱点!



  “法力”!



  若法力不足,那就形同常人,一剑可杀!



  任你仙法通天、杀人盈野,总有法力耗尽的一时!



  若你能杀百人,我就派去千人!



  若你能杀千人,我就派去万人!



  若你能杀万人,我倾太平之力,取你性命!



  想通此理的张角,正要再起大军、挥师白虎,京师马元义传来了中涓封谞的口信。说他太平道“两攻白虎山”已引起谏官的注意,怕有人要行“刘陶旧事”,故而令他近期内务必低调从事、莫惹风波。



  张角正犹豫不定,巫罗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