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中的仙与大王-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秀儿的运气真好,燕大王不由自主地感叹道。



  第二、三件。是夏侯惇之所需,也是此次攻山之后燕小乙所需要的。



  前后两次遭受无妄之灾,任燕小乙再心胸宽广、再对太平道有顾忌,也必须有所回报。



  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然而,此牙、此血,都需要实力支持。燕小乙必须尽可能地增强自己的实力、势力,才能对太平道饱以老拳,打痛、打伤、甚至打死,才能在即将发起的“黄巾起义”中抵挡住张角必然会派出的进攻!



  而无论是个人实力的增长,还是白虎势力的扩展,都离不开系统抽奖。



  就如这[剑仙模板],可以使任秀儿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骤变为拥有可瞬杀十人、数十人“仙法”的女剑仙。



  [历史武将模板],可以赋予夏侯惇[玄冰斩]、[重击]两种武将技,更重要的是激活'战意'、'精武'、'死战'的极品特性,使夏侯惇的实力暴涨一大截。



  可以说,这两种[模板]一经使用,必然又将白虎山的整体实力提升一个台阶。



  至于最后一枚[历史武将模板],眼下尚无人能用。燕小乙的心里正有些想法,需要仔细琢磨琢磨。



  “大王,午时已至,用餐吗?”任秀儿推门而入,问道。



  自从燕小乙为她拟定“升级路线”之后,这小姑娘就将原本“小精怪”的称呼改作“大王”、“小大王”,倒是让燕小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觉得若有所失。



  “啊,秀儿,来来来,本大王给你弄了件宝贝!”



  燕小乙献宝似的递过[剑仙模板]。



  “谢谢大王!谢谢大王!”



  小姑娘乍听说有“仙宝”赐下,激动得差点跳起来,好一会才平复心情,小心翼翼地从“小大王”的手中接过那“仙宝”。



  “握碎就行。”



  “好!”



  小姑娘颤抖着双手,使劲一握!



  “噗哧!”



  那“仙宝”光团如一条滑溜的小泥鳅,从小姑娘的手里跳了出来!



  怎么回事?



  燕小乙疑惑地将光团捉回,拿在手里,上上下下翻看了一遍,没发觉什么特异之处,便又递给了小姑娘。



  “噗哧!”



  滑溜的小光团,再一次自秀儿手中跳跃而出。



  如此三番,燕大王“捉”光团都捉得累了,小姑娘依然握不住那可恶的小家伙,气得泪花直在眼眶里打转。



  可依旧无济于事。



  “大王!”



  小姑娘可怜巴巴地望着燕大王。



  而燕小乙同样束手无策,直到李进等人进门,他还在挠着头皮,毫无头绪。最后不得不求助于众人。



  “女子不为将?”



  面对大王的“求助”,巫罗反问道。



  燕小乙摇了摇头,这不可能。《三国群英传Ⅶ》其中一大卖点,就是女将争霸。



  貂蝉、甄宓、甘倩、孙尚香等史实武将之外,还有一大筐的虚设女将,如赵云的女儿赵葳、关羽的女儿关凤、张飞家的两个女汉子--张莺莺张燕燕等等。



  女子不可为将,在《三国群英传Ⅶ》里绝对行不通。



  “年龄太小?”



  “小姑娘太漂亮了?”



  众人也弄不清其中的缘故,干脆就胡言乱语起来。



  燕小乙翻了翻白眼,没再理会这些人,转而对一脸沮丧的任秀儿安慰道:“没事秀儿,就算是这次‘仙宝’无缘,不还有下次吗?这样吧,这件仙宝就先放在你那儿,再试几次。”



  在燕小乙的劝慰下,小姑娘总算恢复了平静。不过她拒绝了小大王“留宝在身”的提议,带着失望与低落,转身去准备午饭了。



  燕小乙也很失望,不过在百般无计之后,也不得不放弃,转头就要与李进几人说话。



  一阵阵的哭声,隐隐约约,自山下传来。



  燕小乙皱起眉头:“这是怎么回事?”



  众人沉默片刻,由夏侯惇首先开口道:“昨日招收的四十四名外门弟子,攻山战后仅余十九。其中七人叛逃,十八人战死。”



  “今晨,我等几人将此噩耗通知了诸位外门弟子的家属。”



  “距此不远的人家已经赶到,现在怕是悲伤过度,才哭出了声。”



  燕小乙听到这一席话,刚才“信仰值获取速度未降”的庆幸感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对死去弟子的歉疚,对其家人的惭愧。



  “召集白虎山所有成员,也请诸弟子的家人上山来,我有话说。”
【002】有功者赏
  白虎山脚,甲字号擂台之上,立有三丈圆木两根。左一绑有卜已,右一缚有左髭。



  卜已耷着脑袋,不言不语。任死去弟子们的亲属,如何在他身上撕挠捶打,他都一动不动,死人一般。



  而左髭丈八,虽在战时受了重伤,如今口中也被塞了根短木以防其吞舌自杀,却仍然时不时地挣扎一番,尤其在看向不远处的燕小儿时,暴躁狂乱,闷吼不断。



  燕小乙这会儿却没空理会左髭丈八,他面对着聚集来的一应弟子及逝者亲属,一言未发,先拱手鞠躬,深深作了一长揖。



  抱拳过顶,处上及下,执之甚恭。



  一应弟子见状,又惶又恐。李进、巫罗几人赶紧上前去扶“小大王”,其他人则纷纷避开这一揖礼,不敢受。



  长揖常用在平级、同辈之间,多含对受礼者的尊敬。



  而这些弟子,包括前倨后恭的夏侯惇在内,虽然上山的时日尚短,但经过了昨夜一战,都有了白虎山的归属感。



  “白虎山上,大王座下”!



  有了这种自觉的弟子们,哪敢接受“山大王”的当面一礼。所以,一个一个都避往一旁,连称“不敢”。



  而那些亡去弟子的亲属长辈,也都受宠若惊。“仙人下凡尘、真人历世俗”的燕大王,竟然亲躬于眼前。



  可受不得!



  “大王莫如此,我等市井之人当不起!”



  “白衣纬带,岂敢受仙人长揖!”



  “大王,我只怨乖儿命苦不能长随仙人左右,可不是怨大王你呐!”



  “大王无需如此!”



  年长者,还之以礼;年幼者,也如白虎弟子一般避开来。



  燕小乙挥手止住李进等人,切切实实地行完此揖,开口道——



  “本大王区区一礼,诸位自然受得。”



  “昨夜太平贼人攻山,两千五百之众,势大难敌。全赖诸位弟子同心戮力、不计生死,方使我白虎山度过险关,进而力擒敌酋。”



  说完此两句,燕小乙面向众弟子,清咳两下,大声道——



  “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



  “众弟子有功,自然当赏!”



  “四真传弟子,计大功一件!等级达标,即赐仙兵!”



  “夏侯元让,计大功一件!擢升真传弟子,赐以仙宝!”



  “九内门弟子,计大功一件!待兵种满级,另赐仙宝!”



  “十九外门弟子,计大功一件!一月期满,赐小仙宝!”



  “另外,大功十件,可抵仙宝一枚!”



  一众弟子听了,大为振奋。



  仙宝与小仙宝之分,众人已有共识。



  仙宝,可使一介凡夫立时踏上仙道,拥有人人艳羡的“仙法”。



  小仙宝,则可使人立获一套如意兵甲,此外,拥有了近似“仙家”的身份,拥有了踏足仙道的可能。



  刀兵之灾、厮杀之祸,谁都不想沾染,也都避之犹惟恐不及。就拿昨夜的一番苦战来说,若非必要,又有谁愿意提着大好头颅拼死冲杀在乱军中?!



  然而,在燕大王宣布了一项项的赏赐后,众弟子们对“战场厮杀”的态度又有了变化。



  “仅仅”是一番舍命拼杀,便换来“仙宝可期,仙道在望”。



  若以后都是如此,那“战场厮杀”也未尝不是件好事!甚至如潘凤、夏侯惇等人,竟开始泛起“多多厮杀”的念头了!



  以拼命换仙家前程,值得吗?



  值!相当值!



  白虎弟子们可以毫不犹豫地就此回答。而白虎山外的乡民们,甚至都深恨自己连拼命的资格都没有!



  汉时的人,尤其是东汉末的人,可称得上多灾多难。



  旱灾、涝灾、蝗灾、瘟疫……,天灾频繁,黎庶遭难。



  就单说这瘟疫。自元初六年(119)年至建安二十二年(217)的百年间,就曾有几十次的大瘟疫。而在东汉末期的数十年间,大瘟疫更是连绵不断,其死亡人数之多,简直无从统计。东汉末的短短三十年中,有明确记载的全国性大瘟疫就有十二次。



  而在瘟疫流行期间,家破人亡者比比皆是。就算是繁华的中原之地,也是“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诸天灾之外,尚有人祸。



  盗贼蜂起、叛乱多发。



  别的不提,就说三国的这些名臣良将们,就有不少人遭遇过贼灾。



  比如那“毒士”贾诩,比如那“老好人”鲁肃。



  贼灾之外,还有苦徭重赋,还有苛政猛于虎……



  生逢乱世,人命本就不值钱。若仅凭“拼命”就能换来仙家重宝,换来青云直上,换来光耀门楣,换来子孙之福,又有哪个不愿意?



  再说了,黔首黎庶本就没有多少出头的路。



  举孝廉、参军,汉末为数不多的寒门崛起的两种方式。然而,“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这时候的举孝廉已经被豪族世家垄断,别说寒门,就算是落魄些的士族都不一定混上。



  参军倒是可以,但若想“刀剑觅封侯”,那还得需要一个个的条件。



  其一,你得是良家子,也就是不在七科谪内或者非医、巫、商贾、百工之子女。不然,就难了。



  其二,你得有以一敌百敌千的武勇、或者领军决策的统帅与谋略,若不能如此,那就只能“马革裹尸还”了。



  其三……



  总而言之,平民白身若要出人头地,难如登天。



  而眼下,一条通天路,就铺在了面前。



  众人心怀激动之时,燕大王转而对那些亲属说道——



  “诸弟子以死护我白虎山,本大王必厚葬之。”



  众亲属连连道谢。燕小乙又道:“厚葬是应做之事。此外,我还有话要说。”



  “若逝去的弟子,为家中独子,其父母可迁至白虎山。山上的所有人都可承其亲,敬奉至终老。”



  “若逝者尚有兄弟姊妹,可任选一位送上白虎山,不拘男女,直接成为白虎山内门弟子、获得小仙宝。若无意,可获钱财抚恤。”



  “诸位,意下如何?”



  燕小乙话音刚落,便有一老者急声问道:“当真可获仙宝?”



  “不拘男女?”



  “大王,我方三十过八,可能得仙宝?”



  “……”



  燕小乙一一回答。



  到最后,到场的九家亲属无一例外地选择了“上山,成内门弟子”。



  有此“仙家幸事”在,白虎山脚的悲苦气氛总算是消了一些。



  这时候,一名商贩突然出言问话:“大王,你先前所说的‘白虎山大比’,‘不计身份’,可属实?”



  “自然属实。”



  “我等七科谪者亦可?”



  汉时有一类被政府圈定为“七科谪”的被监督管制的人员,包括有:商人、商人的子女孙子、商人的侄儿、原本有“市籍”者、罪吏、亡徒、赘婿。



  这些人相当于被扣上了“有罪”的帽子,地位非常之低。就算是上了战场,得了功勋,也得先“将功赎罪”、脱了“七科谪”的帽子,再论其他。



  而如今,若能如其他“良家子”一般踏上此“仙途”,那他们就算是舍却万贯家财,也心甘情愿。



  所以此时此刻,一个个的贩夫商贾,都紧紧盯住了燕大王。



  “可!”



  “谢谢大王!”



  众商贩大喜过望,齐齐跪倒在地。



  夏侯惇、陈县令、杜畿等人,却紧紧皱起了眉头。
【003】杜夏要走
  夏侯惇之所以皱眉,是怕小大王因“可招七科谪”之言,招来比太平道更大的祸患。比如说士族,比如说汉廷。



  这两方势力,无论哪个,在夏侯惇看来,都能碾碎此时的白虎山。



  罢了,等无人时候,一定要向大王进言。



  夏侯惇在心里这么盘算,而陈县令与杜畿则另有所思。



  自从燕小乙说起那句“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他们俩就一直愁眉暗锁。



  要知道,这句话并不完整。当年李克对魏武侯说起这话的时候,可是还在前面加了四个字——



  “为国之道”!



  而且,单单是这句话还好说,可若要再联想一下“燕大王”之前的所作所为,那就不免引人遐思了!



  “聚众邀名”、“招揽壮士”、“收商贾心”,这一幢幢、一件件的事,与“为国之道”四个字扯到一起,那就只能有一个解释!



  谋逆!造反!



  一想到这儿,陈县令就觉得头痛。



  太平道此次攻山造成的动静、对时政的影响,远较上次为大。就算张角那厮再怎么贿赂“十常侍”,也必然遮盖不住。到那时,陛下会如何对待白虎山?



  还有,随着燕大王的信徒日益增加,其“事迹”越传越广。怕用不几年,便会天下尽知。到那时,天下人会如何看待“燕大王”?



  而身为鄄城一县之令长,竟多次参与到“白虎事宜”中。天下人会如何看待他?



  若陛下当真将“燕大王”视作不轨之臣,他陈县令又该何去何从?



  另外,不走“大比”这条路的话,要怎样才能获得一枚仙宝?



  陈县令是满脑门的问号而不得解。



  而与此同时的杜畿,却更多的是后悔。他自来到这白虎山,就一直在后悔!



  后悔自己看什么热闹,以至于深陷太平众贼之围中!



  后悔今晨为何不早早离去,以至于听到这等招灾的话!



  后悔怎么与这等枭雄之辈相见,以至于自己的前程也未卜难料了!



  再等片刻,必须辞行!



  必辞!必辞!



  三人心思各异,却在听到燕大王接下来的一段话后,彻底苦下脸来。



  “诸弟子丧葬之事,你等山脚商贾一力承担,万勿懈怠!”



  “请大王放心!我等几人就算是竭尽家资,也必使诸弟子亲属满意!”



  “好!前有‘供养白虎山’,后有此次‘厚葬之举’,甚好甚好!”燕小乙大悦,思考了一番,道,“一个月后,特批你等举行一次小型的擂台赛。最终得胜者,可为‘白虎山外门弟子’,并获得一枚小仙宝。”



  “谢……谢大王!”



  众商贩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更有甚者,哽咽不能语。



  商贾之辈,哪得别人这般看重过?



  就算是当年桑弘羊,怕也没到如此地步吧?



  等燕小乙招呼李进、夏侯惇等人回山好久,商贩们也还没有从激动中回复过来。



  ※※※



  “夏侯元让,昨日一番夜战,你出力甚多,配得上真传之位与这件仙宝。如此,拿去吧。”燕小乙将'历史武将模板'拿了出来,递于了夏侯惇。



  “谢大王恩典!”



  夏侯惇虽一向沉稳,但双手接过大王赐予的仙宝时,却喜不自胜,形于颜色。



  先前大王在擂台赛上问出那三个问题时,自己虽一一作答、也都是心里话,但仍免不了心中惴惴,不知是否合大王的意。



  后来,大王将他招收入内门,并定下了半年之约,他的心里才算是安定了些。当然了,在看到别人使仙法、唤如意兵甲时,心里憧憬、向往是少不了的。



  方才,在大王说出那句“众弟子有功,自然当赏”时,他还没觉得自己与仙宝近在咫尺。



  直到那句“夏侯元让,计大功一件,擢升真传弟子,赐以仙宝”!



  恍恍惚惚,犹如梦中!



  如今将这一枚光团托在手心里,他才确信了,这不是在做梦。



  “捏碎吧!”



  “好!”



  夏侯惇在任秀儿羡慕的眼神中,将此光团一捏而碎。



  ------



  【姓名】夏侯惇



  【模板】武将



  【等级】1级'0/172'



  【忠诚】95



  【属性】'武力96'、'智力70'、'体力135/135,回复+1/天'、'技力46/46,回复+1/天'



  【特性】战意、精武、死战



  【武将技】重击、玄冰斩



  ------



  '战意',增加必杀技发动几率。



  '精武',使用武将技消耗技力减5。



  '死战',体力低于一半时,提高必杀技使用几率,体力越低,几率越高。



  ※※※



  白虎山就此多了一员大将。



  三个特性,'战意'、'精武'、'死战',每一个都很实用。



  '战意',虽赶不上赵云等人的'骁勇',但也胜过《三国群英传Ⅶ》中九成九的武将。



  '精武',减少技力的消耗,就1点/天的回复速度来说,这一特性超级实用。



  '死战',唯有典韦等人才拥有的特性,超级实用。



  '战意'、'死战'的特性,是要等夏侯惇的武器熟练度达到一定程度且必杀技出现后,才能发挥其功能。



  到那时,他的实力会得到爆发式的提升。



  “多谢大王!”



  感受着身体的变化,夏侯惇确信自己已经掌握了两种仙法。潘凤在擂台将自己一举击败的那两种仙法!



  如今我夏侯也有了!



  夏侯惇在激动之余,再次对燕大王表示了感谢。



  燕小乙看着夏侯惇高达95点的忠诚度,笑了笑,没说什么。



  夏侯惇以后会不会转投“人妻曹”,燕小乙尚不确定。之所以赐下此'模板',原因有三。



  其一,有功者当赏。



  其二,眼下的白虎山确实需要扩充实力,而夏侯惇的实力不容错过。



  其三,就算是夏侯惇与白虎山分道扬镳,燕小乙也相信自己拥有抹杀他的实力。“封武将技”、“封必杀技”之流,可不是吃素的。



  “元让,你以后弃刀用枪吧。”



  夏侯惇的专有必杀技是奔雷枪,若是用刀,肯定激发不了。



  “是,大王!”



  夏侯惇不问缘由,直接应下。环视了一下会客厅,见在场的李进、任秀儿等人都是白虎山最核心的人,并无外人在场。夏侯惇便与大王说起了商贾的事。



  “没什么大不了的。”



  燕大王摆了摆手。



  士族、汉廷,这些都不重要。



  他的根基在于'信仰系统',在于那些数量最多、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平民百姓。



  只要能拉拢住他们,'信仰值'就能源源不断地聚拢来。'信仰值'有了,他一切都有了!



  “大王,我想回家一趟。”



  夏侯惇在离家之时,只是对其父道了一声“同郡访友”。至如今,也有些时日了。他须得回家一次,以免老父亲担心。



  燕小乙再次看了一眼夏侯惇那95点的忠诚度,点头答应。正要与他多说几句,也好让他回来的时候搭上一个夏侯渊什么的。



  这时,山顶上传来小孩子的哭闹声。不一会,高鲁来报——



  杜畿要走!
【004】为天下最
  “伯侯当真要走?”



  “畿游历访友日久,需早日还家,以免家中阿母挂念。”



  “那……好吧。”



  扯到“孝道”的层面上,燕小乙也没奈何,只得任杜畿下了山。



  不过,在山脚下为其主仆三人送行时,看到辒辌车中依依不舍、掀起窗帘直唤“小哥哥再会”的小洛洛,燕小乙心中一动,将一个小光团递了过去。



  “这可使不得!!”



  杜畿忙伸手挡下。



  此物他自然识得。



  白虎山短短数日,对他的认知冲击最大的,便是这名为“仙宝”的光团。普普通通的凡人,一旦拥有了这类“宝物”,便一步登天,拥有了人人艳羡的仙家手段。



  然而,他与这白虎山“燕大王”只是初识,虽说有“一夜的同袍之义”,但万万当不起这“仙宝”馈赠。



  更何况,他已在心中认定“白虎山为是非之地,燕大王乃枭雄之徒”,今后若想平安度日,他就绝不能与此山、此人扯上关系。



  所以,此宝,绝对碰不得!



  杜畿正推搡拒绝着,一只胖乎乎的小手忽然伸过来,一把就将这光团抓在了手里!



  “谢谢哥哥。”小洛洛甜甜地笑着。



  “呃,洛洛啊,这是他人之物……”杜畿苦吧着脸,努力地劝说自家的宝贝闺女放下那“光团团”,可话刚说到一半,就看到了小洛洛扁起了小嘴巴,眼眶里也开始泛起泪花。



  杜畿忙住了嘴,心里开始百般的纠结、感慨、后悔。



  接下来的时间里,小洛洛便一直将那光团托在手心,颠来滚去,玩得不亦乐乎。



  直到车架走起、三人启程,杜畿也最终没能递还“仙宝”,他叹了口气,抬手一礼,道:“大王珍重,杜某告辞。”



  “伯侯一路顺风!”



  ※※※



  杜家三人离开后,巫罗、潘凤等人仍然是满脸的惊讶与不解。



  就算是秀儿用不到,也不至于将那“仙宝”丢给一个见面时间不超过三天的小姑娘吧。



  而且,这小姑娘年仅五六岁,手不能提、肩不能扛。就算是使用了此“仙宝”、获得了无与伦比的仙法,难道还真能将其丢上战场,为白虎山出工出力?!



  “大王,这杜伯侯是何人?”



  夏侯惇突然出言问道。其他人顿时反应过来,对啊!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小大王看重的,应该是那杜畿杜伯侯!



  看着一脸好奇的众位弟子,燕小乙并未讳言,直接开口说了一句后世对杜畿的评价:“此人为政,政绩常为天下最。”



  汉末时,“清议”之风盛行。所谓“清议”,即是“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执政”。



  “互相题拂”,即是士人之间的相互标榜、彼此品评。



  其中影响最大的,应是那“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之评。而最为后世所熟知的,当是许劭评人妻曹的那句“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



  另外还有“荀氏八龙”、“司马八达”、“辛陈杜赵”、“三人一龙”以及诸葛家的“一龙、一虎、一狗”等等。



  燕大王评杜畿,也可算在此列。然而,如他这般用词的,却是不多。



  “常为天下最”,这等评价不可谓不高。毕竟,以“天下”作评语的人,本就不多。细究起来,也只有那几个。



  “天下模楷李元礼”!



  “天下俊秀王叔茂”!



  王畅王叔茂,位列三公、教化一方;李膺李元礼,时人标榜,乃有“登龙门”之誉。



  他杜畿何德何能与此二人共用“天下”之评!



  旁人若出此言,夏侯等人必先唾其面,而后暴打之!



  但是,此话是出于燕大王之口,而且言之凿凿、不容置疑。



  难道此人真有经天纬地之才?



  夏侯、巫罗等人,忍不住在心里发出疑问。



  不然的话,怎受小大王如此看重?!



  ※※※



  其实,在燕小乙的心里,杜畿的地位不如他们几人想象的高,但也不差。



  杜畿,在历史上,为曹魏重臣。



  曹操将其视作西汉萧何、东汉寇恂一般的人物,使其镇守河东十六年;曹丕则在登魏王之位后,即赐爵、封侯、拜为尚书。



  说起来,杜畿可算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能臣,虽然远比不上他那个得了大脖子病的孙子,也不在《三国群英传Ⅶ》的系统中,但对于现在“文臣谋士一个也无”的燕大王来说,可算是一蓬甘霖了!



  然而,久旱逢甘霖,一滴!



  杜畿只是在白虎山晃荡了一圈,就驾车返乡了!



  虽然燕小乙在其临行前甩出了“仙宝”攻势,但是否“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仍未可知。



  难道要我学着“穿越文”中的主角,去游历四方。



  满地图乱跑,去和赵云、典韦、太史慈等人结拜?



  或者去颍川、洛阳,用《将进酒》、《短歌行》哄骗郭嘉、荀攸?



  能行吗?



  咱这小胳膊短腿光屁股蛋,能行吗?



  ※※※



  在燕大王苦思冥想着“将来大计”时,巫罗突然跪倒在地。



  “大王,巫罗请战。”



  “请战?”



  “巫罗愿往钜鹿一行,一报我白虎山众弟子之仇;二扬我白虎山之名;三延那太平贼子起事之机,也为我白虎山多争取些时日!”



  在巫罗的心里,白虎山两次太平兵灾,都是因他而起。为了印证“小大王可预知将来”之事,他夜探仓亭卜已家,因此打草惊蛇,招来了太平贼的两次攻山。



  致小大王陷入险境的同时,也使好多外门弟子丢了性命。



  一直愧疚在心、甚为遗憾的巫罗,终于在今日向大王请战!



  请以此身入钜鹿郡!



  请以仙法乱太平营!



  请以仇雠之血,补巫某遗憾!



  总之一句话,



  请杀太平人!



  ※※※



  巫罗战意澎湃,燕小乙却皱起眉头。



  昨夜攻山之后,巫罗、潘凤、李进三人,等级仅仅提升了一二级不等。高鲁、杜仲等八名内门弟子,获取经验最多者属高鲁,不过也就升了一级,成为了[2级长枪兵]。



  按照燕大王的盘算,在“黄巾起义”前的这几个月里,白虎山要慢慢积蓄自己的力量。



  白虎众弟子需要慢慢提升自己的等级。如巫罗、潘凤者,最少也要提升到10级以上,然后配备上燕小乙即将抽到的“仙兵”,从而发挥出颇为可观的战力。



  而他燕小乙,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