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中的仙与大王-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稳妥起见,还是要自己出战!



  李进、巫罗心里如此盘算。而身为信徒们口口相传的“三仙仆”之一的潘凤,没被夏侯惇点名挑战,虽然心中也有些郁闷,但更多的是庆幸。



  庆幸自己没被选中,庆幸自己不会上台,庆幸自己不被别人轻松击败而丢人现眼。



  他虽然刚被“小大王”赐予仙宝'历史武将模板'、得了'重击'、'玄冰斩'两种仙法,但潘凤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武艺并没有增长多少。就像之前的巫罗,即便获得了'自创武将模版',一样在李进手底下走不过百十个回合。



  他潘凤也一样,如果上台与那夏侯惇对战,灰头土脸、丢人现眼是最大的可能。



  这么想想,心里还挺平和的。



  而挺平和的潘仙仆,听到一道声音传来:“潘凤,你上去打压一下这家伙的嚣张气焰!”



  潘凤以为自己幻听了!



  我潘凤?去打压那个叫夏侯惇的家伙?!!



  大王,不要啊!



  大王,你一定搞错了!
【028】最是无能
  【感谢“熬吧二”兄弟的1888赏,第一位弟子啊。本来今天还想努努力弄个双更呢,计划赶不上变化,科里事太多了。明天加油!】



  潘凤拖起长柄斧,缓缓走向庚字号台。



  巫罗与李进仍不放弃,极力劝说着燕小乙改变主意:“潘求凰的武艺远逊于那夏侯元让,上台对战必输无疑!还是换由我二人出战吧!”



  燕小乙却不知出于哪方面的考虑,很坚决地拒绝了两人的提议。



  没奈何,李、巫二人只得在心底为潘凤打气,希望这小子不会输得那么惨。



  “潘小子,打起精神来!”向来与潘凤不对付的巫罗,一见他畏首畏尾的模样,就气不打一处来,“输人不输阵,别丢了小大王的脸面!”



  潘凤听了这话,才强打起精神,单手按住高台的边沿,一跃而上。



  罢了罢了!今天拼着受伤、受辱,也要死战到底!



  不为自己,只为报小大王的知遇之恩!



  潘凤刚要见礼,就听对面的夏侯惇以一种极为淡漠的语气对他说道:“不用见礼,也无需通名了。潘凤是吧,今日算你倒霉,撞在我的手里,过来领死吧!”



  无足轻重的小卒子,配不上夏侯的尊重。而将要死去的人,更不需要通名报姓!



  本来还没打算拿你开刀,但既然你特意伸了狗头过来,我夏侯惇就顺手斩了,反正也不费什么工夫!



  ……



  “还什么潘凤潘求凰,出了鄄城县,谁认识你啊!”



  “就是!就是!无名小卒不值一提!”



  “会不会这潘求凰真有些本事?要不然,燕大王也不会放他出来丢人啊?”



  “不可能!我可是听说了,当初潘求凰要拜见燕大王,被巫罗阻了去路。那打得叫一个惨啊!”



  “这我也听说过。潘求凰这人的武艺确实一般。”



  “哈哈,还是咱们沛国的夏侯霸气!‘过来领死吧’!听听,真真正正的威武霸气!”



  若在平时,夏侯惇如此作为,兴许被评价为“骄狂无礼”。但在这比赛的当口,一应沛国人,要的就是强势,要的就是骄狂,要的就是夏侯惇横扫全场。



  当然了,这些人并不知道夏侯惇心中的腾腾杀气,“过来领死”也被认为是战斗开始前的“言辞交锋”。



  而心里原本还有些惴惴不安的潘凤,听夏侯惇这么说话,顿时心里就憋了一肚子火。又听台下的人对着他一轮编排,这心火就烧得更旺了。



  什么叫无需通名?什么叫不用见礼?什么叫过来领死?



  就算你武艺高强,也用不着这么侮辱人吧!



  得,潘某今天就是拼着一身剐,也得崩掉你一颗狗牙!



  “夏侯狗崽子看斧!”



  潘凤提着斧头直奔夏侯惇,照着头一下砍了过去。



  然而,甫一交手,潘凤便知不敌。不过这时候的他也顾不上那么多了,咬起牙关与这惹人生厌的家伙硬拼。



  奈何潘、夏侯二人的武艺,确实是天壤云泥之别。两人连连对劈了一十八下,夏侯惇行若无事,潘凤却已感到双手发麻、隐隐作痛了。



  夏侯惇瞧出潘凤的窘境,忽然打消了原本“一鼓作气,斩首杀人”的打算。他撤刀防守,转而将进攻放在言语上:“什么鄄邑三貙、白虎仙仆,稀松平常得很啊!”



  夏侯惇如此说,台下的围观人群也随之得意起来,仿佛台上举重若轻、胜券在握的人,是他们自己。



  “哈哈,我就说嘛,这潘凤的武艺不行!”



  “是啊,夏侯元让还没还手呢,这潘凤就手脚不稳了。”



  “三仙仆之一的潘凤如此,那另外两名仙仆呢?”



  “我觉得吧,肯定不如咱们沛国的‘滕公双子’!”



  “我觉的也是。”



  “所以说啊,燕大王虽有仙力,却不能识人啊!”



  “是啊是啊,若是将仙宝尽送与咱们沛国人,那……”



  随在燕小乙左右的巫罗,听着从庚字号台传来的一道道声音,越听越愤怒!



  这帮沛国人,竟学那夏侯小儿直呼“潘凤”!辱人如此,该杀!



  更可恶的是,这帮家伙竟对着“小大王”评头论足起来!



  天杀的沛国人!该杀,该杀,该杀!



  观战的巫罗已是如此恼怒,更不用说遭受了一切“嘲讽与屈辱”的潘凤了。他顶着一腔怒火,提斧再度杀上,拼尽了一切地杀上。



  “砰!”潘凤被一脚踹飞,凌空呕出一团鲜血,尽洒在自己的衣裳、身下的高台上。然后“噗”的一声,身体砸落在地,撞起一蓬蓬的尘土。



  夏侯惇慢慢走了过来。



  潘凤挣扎着,拄靠着长柄斧,艰难地站了起来。“咚!”地一声,他又被夏侯惇一刀背砸倒在地!



  他挣扎、他反抗、然后被击倒!



  他再挣扎,他再反抗!然后再次被击倒!



  如此反复!



  他还没有放弃。



  可任凭他如何努力,任凭殷殷的鲜血渗透了他的衣裳,一次次的结局依旧没有改变——他一次次被击倒在掺杂着鲜血与汗液的泥土里。



  这场面,看得李进与巫罗都觉得心酸。两人也终于坐不住了,都要下场替换下来潘凤。可是,还是被燕小乙阻拦住了。



  庚字号台。



  潘、夏侯二人武艺的高低与差距,别说是内行人了,就算是那些看热闹的、起哄的,也能点评一二了。



  台下的沛国人,也因为更加肆无忌惮起来,竟合声对着潘凤大喊——



  “最是无能潘求凰!”



  “灰头土脸拜元让!”



  上百沛国人,个个红光满面,兴奋着、激动着,反复大喊这十四个字。



  “疯了吧你们?!”邻近的乡民都皱起眉头看着这些沛国人,“至于这样吗?不就赢了一场初赛吗?”



  “呦,济阴人输不起了吗?!”



  “得,当我没说,你们继续。”



  没人再跟这些精神都快有异常的沛国人搭话了。



  不过,好多人都在心里感叹,有这“最是无能潘求凰”一句话出现,潘凤的名声,怕是毁的一干二净了!



  而这时的潘凤,心里想的只有五个字——“爬起来再打”。



  他挣扎着还要再战的时候,夏侯惇终于失去了耐心。



  这位名将之后,缓缓拔出长刀,指向慢慢爬起来的潘凤:“潘凤,你这可怜的连个仙法都没混上的仙仆,就可以去死了!”



  潘凤闻言,身子停顿下来。



  他缓缓抬起了头。



  右眼肿得像个鸡蛋,眯着只能看见一条缝;鼻子青紫,两个鼻孔里都在不停地流血,看上去十分的可笑。



  这幅尊容,旁人看了都觉得狰狞可怖、殊为丑陋。而潘凤,却努力地抬起了头,看向夏侯惇。



  还对着他笑了笑,虽然这笑容特别的丑。



  “谢谢你!”



  潘凤的这一声“谢谢”,说得特别的真诚。



  夏侯惇都愣住了。谢谢我?谢我什么?



  然后,他看到了潘凤高高地举起了长刀,大喝一声——



  “重击!”
【029】神兽玄武
  【紧赶慢赶终于完成一章。今天在科室里打游击战、瞅空就码字,争取晚8点再更一章,加油!!】



  潘凤啊潘凤,你真是个大白痴!



  小大王派你上场的时候,明明就说了,“打压一下夏侯惇的嚣张气焰”,是“打压”!



  不是击败,是打压!



  小大王又不是不知道你的底细,派你上台肯定不是要你自找丢脸的,他必然有着自己的考量,必然是对你有所期待的。



  潘凤难得思考起来。



  他潘凤有什么好期待的?



  武艺低微、行事莽撞。若说还有什么优点值得期待,那也就是刚刚被小大王赐予的两种仙法了。



  是了!



  潘凤眼前一亮。



  我潘凤的武艺确实不如你夏侯惇,但潘某所拥有的,可不单单是武艺!



  我还有仙法!



  潘凤拿出仅剩的一把力气,高高举起长柄斧,然后在距离夏侯惇两步远处,大吼一声,奋力向前一击。



  “重击!”



  “这姓潘的脑子坏掉了吗?离那么远,你劈谁呢?!”



  “武艺不行,眼神还不好使了!”



  “这是在宣告投降吗?”



  台下的沛国人又是一阵子冷嘲热讽,就连夏侯惇也在心中嗤笑。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武艺低微,吼得再大声又能抵什么用,笑死别人吗?



  真是个蠢货!



  夏侯惇执刀上前,就待三刀两式将这不知所谓的“潘仙仆”打落擂台。却猛然感到一股巨大的冲击力自对面涌来。“嘭嘭嘭!”



  夏侯惇在间不容发的那一刻,横起长刀挡在身前,却依然被这股超强的力道,冲击得踉踉跄跄、一连倒退七八步,到最后虎口都崩裂了,才勉强将其挡下。



  “这应该就是所谓的‘仙法’了吧?威力还行,不过也就这样了!潘凤,若没有其他的手段,你可以去死……”



  他的话还未说完,三把刀轮就挟带着冻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碾了过来!



  夏侯惇根本来不及反应,就被这三把刀轮直接冲过了身体。



  而身体,则无伤无恙。



  “虚幻?幻术?唬人把戏?”



  然而,未等他细加思索,一股冰冷彻骨的冻气,自脚底涌向头颅。



  就在这秋日,就在这将近正午的骄阳下,白色可见的冻气迅速将夏侯惇包裹起来。



  如落冰窖、如入冷窟!



  冰霜覆体!寸步难行!



  夏侯惇就这么横着长刀,结成了一座冰冷、寂寥的“冰雕”,挺立在高台上。



  原本噪杂的台下,顿时鸦雀无声!



  所有的沛国人,都闭上了嘴巴。原本激动得红光满面的脸,个个如擦了铅粉一样的苍白。心里也像夏侯惇身上的冰霜一样,迅速冷却下来。



  其他几座高台处,台上打得火热的一对对、一双双,观战的一堆堆、一群群,都被这“冰霜冻人”的奇景,骇得停了手,纷纷行注目礼。



  不过,不同于失魂落魄的沛国人,其他人尤其是擂台上的众人,心里都是一片火热!



  艳阳之下,无水而冰霜降。



  这肯定是仙法了!果然神异!



  白虎山上三仙仆,巫罗可召唤神龙、驾乘巨鹰;李进拥有一套“可隐可现”的如意长枪与甲胄;就连此前盛传“不会仙法”的潘凤,这会儿也拥有了控制冰霜的“仙法”。



  据说,此三人都是由燕大王赐了“仙宝”,才得以修习仙法。



  “若我也能得了大王发放仙宝,是否也能学会这样神奇的仙法?”



  这是全场所有人心中共同的想法。



  而擂台上争雄的参赛者们,则更是目放宝光,心跳加速。



  都攥紧了手中的刀兵,奋力杀向对手!



  为了仙宝,为了仙法,请你去死!



  战况,由此更加激烈!



  而这一边的庚字号台下。



  所有人看着气喘吁吁的潘凤潘仙仆。



  他依旧是鼻青脸肿、血渍斑斑,面目可笑。但在这一刻,没人再以讥讽、嘲笑的心态看待他!



  仙仆,仙仆!



  沾了一个仙字,那就跃出了凡俗!



  你可以羡慕,可以嫉妒,却没有资格去嘲笑。



  因为你不配!



  仙凡有别,云泥之别,你配不上的别。



  精疲力尽的潘凤,迈着略有些蹒跚的步子,走到“冰雕”夏侯惇的跟前。



  他本想提起长柄斧,敲敲这厮的冰疙瘩脑袋,但实在是没了力气,连从不离身的斧头都掂不起来了。



  想想“小大王”之前所说的“打压他的嚣张气焰”,再想想刚才自己遭受的一系列的屈辱,潘凤咧开了满是血沫的嘴巴,笑了。



  “潘某的武艺确实低微,也确实远逊于你,可又能怎么样?”



  “我现在杀你,如宰一鸡狗!”



  潘仙仆伸出沾满鲜血的右手,拍了拍夏侯惇的“霜雪脸”。



  “我知道你能听得清,也能看得见。”



  “我还知道你对我起了杀心。”



  “不过,你放心。”



  “我是不会杀你的。”



  “因为‘小大王’只说要打压你一下,没说取你的狗命。”



  “你很幸运呐,夏侯小子。”



  “人常说,九尾狐代表着幸运。我倒觉得玄武更适合‘幸运’二字,夏侯小子,你以为呢?”



  潘凤说完,蘸着自己的血,和着夏侯惇脸上逐渐化开的雪水,在夏侯惇的脸上画了一个小小的——



  小乌龟。



  然后,径直下台走了。



  …………



  直到过了半柱香的功夫,夏侯惇才打着哆嗦,从僵冷、冰冻中缓过来。



  台下依旧围满了人,但气氛、态度与先前已有大不同。



  原本兴奋、激动的沛国人,都沉默下来。



  相对的,济阴人尤其是鄄城县人活跃起来。



  “瞧这夏侯惇落汤鸡的模样,真是好笑!”



  “你看他脸上的小神兽,潘仙仆画得还挺像呢。”



  “嘿嘿,还真是。”



  “自作自受!”



  这些济阴人有意无意地抬高着说话的音调,夏侯惇不用费神就听得一清二楚。



  类似于刚才潘凤受到的屈辱,现在被一股脑地丢到他的身上。



  然而与之前“仙法”带给他的震撼相比,这些屈辱又算不得什么。



  原来传闻真的无误,原来仙法的确属实,原来我夏侯惇才是真正的“无知村夫”啊!



  夏侯惇一言不发地下了高台,也没离开,而是在旁人异样的目光中,带着一身的水渍、湿冷,走向燕大王所在的高台。



  遭人奚落讥讽!任人指指点点!被人面上画龟!



  自幼至今,他从未受到过像今天这样的屈辱,但夏侯惇的心情反而慢慢激动起来!



  他不是没心没肺的傻子,更非变态的受虐狂。他只是确定了接下来要做的事,一件即将改变他一生的大事!



  “燕大王”不是淫祀,更非奸尻,而是真真正正的仙人!真人!



  而他夏侯惇,将在今日,踏上仙途。



  舍去我夏侯一身所有,也要踏上仙途!
【030】夏侯心思
  【不好意思,写了改,改了写,折腾到现在。哦,明天的一章要晚些】



  “仙法”、“巫术”,在原本的夏侯惇看来,尽是荒唐、可笑。



  在此之前,他虽不像巫罗那样一心“寻巫问仙”,但也曾因为幼年的经历而与所谓的“仙、巫、方士”等,多有接触。



  他六岁失恃。



  当时阿母重病卧床、奄奄一息,阿翁看药石无效,便请了沛国有名的巫祝。



  那巫祝,安台设坛、祈禳辟邪,做了整整三日的法事。而直至三日期满,也没有换来阿母的醒转。



  自那时,夏侯惇的心里便有了一个假设--如果天下真有灵验的巫术,阿母会怎样?我会怎样?



  由此,他对巫术、法术以及流传一时的仙法,起了兴趣。



  及年长,四方游历时,他求学于平原襄楷。



  这襄楷襄公矩,乃是当世有名的方士,号称“仰瞻天文,俯察人事”。



  夏侯惇随其学习了半年的天文阴阳之术。



  襄公矩为人正直,好学博古,确实是一位难得的老师。而夏侯惇,在这段求学生涯中,同样受益匪浅。



  然而,这与他想象中“晓阴阳,弄风雨”的方士不符。



  半年之后,他离开了平原,转道往南去了吴越之地。



  之所以去吴越江南,是因为“丁夫人”。



  丁夫人,姓丁,名夫人。是前汉有名的巫家。



  班固班孟坚,曾在他的《汉书·郊祀志》一篇中提到此人。



  “是岁,西伐大宛,蝗大起。丁夫人、雒阳虞初等以方祠诅匈奴、大宛焉。”



  这丁夫人与虞初,建造方士之祠,诅咒了匈奴、大宛的大军,也因此得以青史留名。



  这是夏侯惇找到的,少数在正史中记载着“巫祝”事迹的一段文字。



  虞初,虽在后世号称“小说家之鼻祖”,但在正史中一直评价不高。



  在183年的汉末,尤其如此。



  再过上十几年,虞初所著的《周说》,更是在仲长统“《百家》杂说,请用从火”的主张下,被那些正统文人一把火烧了干净。



  而“黄车虞家”,也是“成也虞初,败也虞初”,逐渐没落,不显于世,也无从找寻了。



  反倒是原本声誉稍逊的丁夫人,留下“诅军丁”一脉,一直居住在越地。而且依旧是“巫祝传家”,在吴越之地颇有名望。



  夏侯惇在“诅军丁家”待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虽然没学到,但大致了解了所谓的“巫”。



  “诅军丁”的巫祝,其职能大约可分为五种:交通神鬼、卜凶问吉、辟邪禳灾、祭祀丧葬、治病救人。



  所谓“交通神鬼”,在夏侯惇看来就是个笑话,因为亲眼看到一位“迎河神”的丁家巫祝,失足落水而死。



  至于辟邪禳灾、治病救人,他幼年就体会过,不足为信。



  祭祀丧葬,也只是礼仪主持,无半点神异之处。



  只剩下那“卜凶问吉”。夏侯惇经历无数次后,也没了兴趣。



  越地最常用的占卜法,是“鸡骨卜”。“诅军丁家”犹善此法。



  具体的流程,是卜者将鸡宰杀后煮熟,取鸡两眼骨,上有孔裂,若似人形则吉,不似则凶。



  来占卜的越人,尽信无疑。而夏侯惇则多次追踪对比、反复勘察考究,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占卜,就是一门话术”。



  大失所望的夏侯惇返乡归家,此后数年,都一心扑在武艺上。



  再待后来“尸解仙”的修行法门流传在东汉十三州的大地上时,他才稍稍转移了一下注意力。



  但是他依旧一无所获。



  直到“燕大王分发仙宝”的消息传来,直到他赶来白虎山,直到他被冰封之后,终于有了转机。



  仙法,真正的仙法,出现了。



  来之前,好友曾将燕大王的仙法斥为“障眼的戏耍杂技”。



  什么是戏耍杂技?



  郡县中的闹市里,豪门大户的庭台上,那些倡伎所做出的匪夷所思的动作--飞丸跳剑、披胸受刃。



  当然了,还有传自极西之地大秦国的“口中吐火,自缚自解”;或者西南夷掸王国的“幻人”,所拥有的吐火、自支解、易牛马头的幻术。



  然而,夏侯惇亲身感受到的“冰霜仙法”,不是与政事纠缠不清的天文阴阳之术,不是乡里之间闹剧一般的傩戏,更非这些障眼的杂耍。



  那是真真正正的仙法,夏侯惇追寻了很多年的“真正法术”。



  为了它,夏侯惇愿献出自己的所有--资财、武艺、名望,所有一切。



  抱着这样的心态,夏侯惇来到燕小乙的台前。



  他首先看到的是潘凤,一个精神抖擞,丝毫看不出伤势的潘凤。



  夏侯惇一愣,然后就想明白了。这应该就是传闻中燕大王“一指疗伤”仙法的功劳了!



  他的心里因此更加的火热。



  仙法啊!



  接下来,不管潘凤、巫罗他们俩作何表情,夏侯惇恭恭敬敬地对着太师椅上的燕小乙行了一个大礼,然后道:“大王,夏侯惇请求大王再给予一次初赛的机会?”



  若能再登擂台,决赛名额必然在握!获取仙宝的九个名额,也必然有我一个!



  然而,夏侯惇没有等来是或否的答案。他等来的,是三个问题。



  “若得仙宝,需等上一年半载,你可等得?”



  “能!”



  夏侯惇毫不犹豫地答道。



  “得了仙宝,须随在我左右。几年或者几十年,你可随的?”



  “能!若我通过决赛,必以师礼奉大王一生一世!”



  夏侯惇依旧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若有一日,我与你的良友亲朋,结怨、成仇,你当如何做?”



  这一句话问下来,别说是夏侯惇,就算是一旁的巫罗、潘凤,甚至是李进、任秀儿,还有那陈县令、赵县尉以及台下数以百千计的人群,都愣在当场。



  忠义不能两全!



  这是自古以来都难以作答的难题!多少名载一世的先贤、豪杰,面对这个问题时,都束手束脚、无可奈何。更不用说他们这些普通的凡俗人物。



  “将我的良友亲朋送返归乡,然后回山向大王谢罪。”



  良久之后,夏侯惇如此回答。



  燕小乙听了之后,未做评价,而是允了他以及其他的被打败的人“再登台”的机会。



  夏侯惇跪谢之后,若有所思地去了,而身边的人则陷入沉思中。



  潘凤没想那么多,他只是在心里一直摆弄着“阿翁与大王”这座天平。而巫罗则想到了更多、更远。



  比如说,大王今日问此话的用意何在?大王招揽信徒的用意何在?大王今后会做什么?我在将来当如何做?



  直到日落西山,“初赛”结束,他们这些人也没有想出心中最合适的、能完美解决“大王与亲朋”问题的方法。



  而通过“初赛”的五十三个人,除去之前表态的夏侯惇,在来到燕小乙身前行礼见过之后,都道了一句“若得大王看中,必以此身此生,犬马为劳!”



  而燕小乙仍未做评价,他与任秀儿一人一边抬着太师椅,就要上山回屋了。



  扑通一声,旁边有人跪了下来。
【031】五十三人
  【我有时间,但是,这些时间稀碎稀碎的!啊啊啊!还有3天,长白班、科里蹲的七月就要过去了!努力!努力!努力!】



  “求大王赐予一枚仙宝!”



  跪倒在地的,是燕小乙一直不怎么待见的赵县尉。



  “不可能。”



  燕小乙摇了摇头,他很怀疑这家伙是不是得了失心疯,否则也不会在这众目睽睽之下,直接伸手讨要“仙宝”。



  五十三名通过“初赛”的人员,听了这话直瞪眼。个别脾气暴躁的,甚至都骂出了口。



  我们打生打死,为的也仅仅是一个决赛名额。你倒好,开口就是仙宝。



  想得太美了!



  “那大王赐予一个决赛名额也可!”



  这赵县尉的风向转得倒很快,见方才燕小乙拒绝得坚决,场上的气氛又不对,便马上改了口,退而求其次,要个决赛名额。



  “什么叫也可?!”



  “君有疾乎!”



  “赵县尉是吧,有本事就上台与我们一战,别在那儿烦扰‘小大王’!”



  “这鄄城县的县尉可真有意思,你以为这是在市井肆舍买菜呢,还带讨价还价、挑挑拣拣的!”



  赵县尉不理会这些人的挑衅叫骂,只拦在燕小乙跟前,抓住那太师椅,反复恳求,一幅死缠烂打的架势。



  陈县令以及其他相熟的人,都来劝这赵县尉,莫要无理取闹。



  也确实是无理取闹。



  其一,你不合“三十六岁限制”的规定,若让你进了决赛,其他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甚至年龄更大的人该如何安排;



  其二,“初赛”已经结束,五十三名决赛者已经确定,让你空降插入,凭什么?就凭你是鄄城县的县尉?



  笑话!



  你不看旁边还有一堆落选的县尉、贼曹、游徼、亭长……,正眼巴巴地看着的吗?



  然而,就算是别人将其中原因一条条、一例例地分析给赵县尉听,可他就是一根筋地拦把在那儿,谁说也不走。



  燕小乙的脸色,渐渐难看起来。



  潘凤巫罗他们赶紧上前,要将这姓赵的“劝退”。



  这时,夏侯惇越众而出,来到赵县尉跟前。



  “燕大王分发九宝于诸生,提携我等去寻那原本虚无缥缈的仙途。我夏侯惇感恩,我五十三人同感恩!”



  “白虎山下、九擂之上,我五十三人今日苦苦争胜、流血流汗;明日又将有绝大多数的人,无缘此九宝,而失意离开。”



  “然而,我等流血之时,甘之如饴;离开之时,也必然无怨无悔!”



  夏侯惇的这几句话,一下说到了其他五十二人的心坎里。



  旁观者们也暗暗点头称赞。就连潘凤,也因此对夏侯惇有些改观。



  说到底,君子坦荡荡、正正堂堂,才是大好男儿的仪态、风度!



  功名只向马上取!



  仙宝,也仅凭掌中刀!



  似赵县尉这般死缠烂打、胡搅蛮缠者,徒惹人厌!



  夏侯惇说罢这一席话,“呛啷”一声,长刀出鞘,直指其眉心。



  “你为一县之尉官,休作女儿态!”



  “拔出你腰间长剑,与我同登九擂台!”



  “胜我,名额自取!”



  “不胜,请速离此山!此地!”



  “呛啷!”



  “呛啷!”



  “呛啷!”“呛啷!”



  刀剑出鞘声,不绝于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