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吉庆有鱼-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及。不过还是忙迎上来打招呼,眼睛更是不住的往顾金兰坐着的骡子车上扫。

    簇新的骡子车走走停停了半晌,自打上了进村的岔道儿,遇上的乡亲基本上就都是自家人了,好几个以往玩的好的从兄弟、再从兄弟,甚至三从兄弟都索性丢下田里的活计跟了上来。

    更有胆大手快的一把夺了顾金彪手里的鞭子,洋洋得意的舞起了响鞭驾起了骡子车。没能抢到的只好看着膘肥体壮的骡子和簇新的清油轿车眼馋心热,心里盘算着等干完活能不能借了骡子车在村里走一遭过过瘾,也威风威风。

    碓房里本就动静不小,再加上蒋氏和初一婶子的嗓门也不小,又都在气头上,待到反应过来出来看时,骡子车已是停在院子里了。

    顾金兰被大儿子赵春江扶着下了车,还没来得及招呼刚刚走到门口的蒋氏,村口住着的几家妇道人家已是得信赶了过来了。

    还未进院子,一个婶子就“哎呦”了一声,上前搂了赵春江,“这才大半年不见,咱们大哥儿都已是大小伙子了!你们瞧瞧,只看这形容,就知道必是个读大本书念大本字的读书人,和咱们乡下孩子真真两样的。”又去瞅顾金兰,语气里满是艳羡,“大兰子,你可真是有造化的,以后只待享福就是了。”

    话音一落,又一个嫂子“啧啧”两声咯咯笑道:“婶子这话可差了,咱们兰姐早就享福啦!您瞅瞅这一身,穿的鲜亮戴的金贵,我竟认不出来,不过只瞧着就知道比下头蒋巷里蒋大财主家的当家娘子还要体面尊贵哩!”

    话音一落,迎来一片附和,又探着脑袋问衣裳是什么料子的,簪子是不是赤金的,这车是不是新买的,骡子又得几两银子?

    咂过舌后又连声夸了起来,夸骡子牙口好、蹄跨棒、毛色亮,又夸轿车用料精、龙骨结实。

    好话儿一车一车的,简直连骡子车都快盛不下了。

    顾金彪身边也围拢了四五个兄弟,一声叠着一声的追问着县城里的人和事儿,关切的不得了。

    还有几个小子颇为艳羡的看着顾金彪身上穿着的青布直身长衫,想象着自己什么时候也能穿上。

    碓房里刚刚还只有金鱼儿三人在场,而且正针尖对麦芒,火药味十足。不过一眨眼的功夫,竟已是乌泱泱的站了一院子人了,而且欢声笑语个个喜笑颜开,热闹的就跟赶大集似的。

    蒋氏起先还不敢置信,直到看到顾金兰才知道不是哄人的话,又忙踮脚去寻顾金彪,见他穿着自己亲手做的长衫谈笑风生的,当即就红了脸。

    不过到底还是欢喜占了上风的,也就瞬间,浑身都是力气,心气儿也顺了,哪里还顾得上初一婶子。

    拽着眼睛晶亮的金鱼儿三步两步的就赶了上来,高声唤了声“大姐”,又偷偷地斜眼去瞄顾金彪,想看看他是胖了还是瘦了。

    初一婶子刚刚已经打定主意这回一定要好好掰扯掰扯,要把陶氏揪来,让她看看她家好儿媳的牙口有多利,连长辈都不放在眼里。也要把族长请来,让大家伙瞅瞅陶氏良心有多坏胆子有多大,竟敢明堂正道儿的破坏白纸黑字的乡约村规,欺负她们家没人倚仗。

    可一见到顾金兰顾金彪,一肚子的雄心壮志登时就泄了个一干二净。虽心有不忿,还是走进了人群里。

    她敢挤兑金鱼儿,也敢和蒋氏陶氏拌嘴,却不敢和顾金兰大小声,哪怕顾金兰只是晚辈。

    顾金彪最擅交际,顾金兰更是长袖善舞,言笑晏晏的几句话就把大家伙哄得欢欢喜喜的干活的干活,家去的家去了。

    初一婶子也趁机溜了,蒋氏只当没瞧见。

    暗自啐了一口,这种小人小事儿她一手一脚就料理了,哪里至于劳动大姑姐的。

    金鱼儿已近两年不曾见过顾金兰了,就是顾金彪,也大半年不见了。

    可一见之下,却一点儿也不陌生,也不似平日里那般木讷寡言。待得人群一散,就上前唤了声“大姐”、“二哥”。

    声音不是顶响,可也不像往常那般只喊在喉咙口,语气更是无限欢喜。

    二人忙齐齐应了一声,顾金兰更是赶忙握了金鱼儿的手。

    只是还不待说话,眼底的笑意就浅了浅。

    手也是顿了顿,才轻轻的摩挲起了金鱼儿布满了薄茧并且发红发烫的双手,心里一酸,更是一错不错的上下打量起这个自己最放心不下的小妹妹来。

    继续求点击求推荐求收藏~也请订阅了《春》的姐妹们挪步投张完本满意票,多谢多谢啦~
第 009 章  做主
    上上下下的打量着金鱼儿。

    身量倒比去年见时长了好些,已是齐到自己耳朵了。

    只是却穿了一身翠蓝小袖衫、紫布裤。

    都是一钱四分银子一匹的梭布,正好一身,看起来也有五六成新,家常穿着也算过的去了。可这样暗沉颜色,就是出了门子的媳妇也不作兴穿的这样老气的,没得衬得人又黑又暮气。

    心底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不过还是揽着金鱼儿笑道:“咱们家四丫头都是大姑娘了。”

    金鱼儿一愣,随后就红了脸。

    毕竟这些年来这样的话她真是没少听人对顾锦鲤说,而说这样话的人差不多也就那么一个意思,她就是再木讷,可经不住还有萧飒呢!

    蒋氏多有眼色啊,忙笑嘻嘻的应声附和,有的没的,把金鱼儿夸成了一朵花,听的顾金兰顾金彪皆是满脸笑意,金鱼儿却是小脸涨红。

    金鱼儿出生时顾家的日子也就勉强糊口活命,陶氏日日下地干活尤不及,更别说什么营养保养了。

    可金鱼儿却生的玉雪可爱,大眼睛黑头发,十指尖尖,非常讨人喜欢。

    从顾三小陶氏到底下的几个兄姐就没有不喜欢的,就是顾金兰这个看到孩子就头疼的抱着也很悦意。

    顾三小上头有两个哥哥,下头还有弟妹,老祖母光带老来子和大房二房的孩子就已是忙的团团转了。陶氏又要下地干活,也不得空。没法子,只能把孩子们往地里拖。干活的时候就把孩子们扔在稻草窠里。时不时的瞅上两眼,爬远了就抱回来,饿了就喂两口。

    顾金兰和大弟顾金琥都是这样被拉扯大的。

    后来顾金兰渐渐长大,屋里头的活计,还有下头的几个弟妹,就慢慢的托给她照料了。

    可是顾金兰自己都还是个孩子呢,又哪里十分会照料孩子的。再加上灶头锅尾的已是忙得不可开交了,再有个或是调皮或是打架或是哭闹或是肮脏了衣裳的添乱,就是再好的脾气也忍不住要发火骂人,恨不得全都拴在八仙桌上。

    可金鱼儿却自小就和旁的兄姐们不一样,伶俐乖巧,极少添乱。

    打小饿了尿了都会哼哼,刚会走路就会跌跌撞撞的帮着拿东拿西,小嘴还跟抹了蜜似的,和那几个熊孩子一比较,顾金兰怎么会不喜欢不偏疼的。

    再加上那时候顾金兰已是十多岁了,都快出门子了,家里家外的活计都已上手,弟妹们也都慢慢懂事儿了,空闲的时候多了,和金鱼儿相处的时间自然也就多了,甚至是比陶氏还要来的多的。

    说是姐妹,可这情分却实比母女。就是出了门子,也还惦记着这个小妹妹。

    那年金鱼儿发热害病时,顾金兰正好做完了月子在歇娘家。刚做了母亲,正是心软的一塌糊涂的时候,眼看金鱼儿遭罪,心里真是针扎似的疼。

    事后更是后悔的要命,后悔自己怎么没有坚持,竟眼看着陶氏用土法给金鱼儿治病。知道陶氏想把疯疯傻傻的金鱼儿丢掉时,更是一口气跑了二三十里地赶了回来,和顾三小、弟弟们一起劝回了陶氏。

    这些年来自打她的日子越过越好,金鱼儿就更是成了她的一桩心病了。

    她过的好,自然也盼望弟妹们能过上好日子。

    所以这些年来眼看着金鱼儿渐渐好转,怎么能不开怀的,更是一心想替金鱼儿好好筹谋筹谋。

    顾金彪也是一样的心思。

    其实说起来,顾金彪疼金鱼儿的心思并不比顾金兰少。只不过这疼爱中,还深藏着一份愧疚。

    金鱼儿害病那年顾金彪已经十二岁了,正在蒋巷里的私塾念书。事前并不清楚,可事后却慢慢知道原来家里并不是一个大钱都没有。只是陶氏一心想着要给他攒束?,所以在金鱼儿烧糊涂了的时候死活不肯请大夫,只是用土法把金鱼儿浑身上下从头到脚的揉上了一遍又一遍……

    不过到底是男子,虽然愧疚,有些话却是很难说出口的,只知道自己一定要照顾好这个小妹妹。

    打量了金鱼儿一番,看来看去都觉着金鱼儿好像比过年见时瘦了,微皱着眉头刚想说话,赵春江见顾金兰顾金彪都不说话,已是欢欢喜喜的唤了声“四姨”。

    赵春江时年十岁,虽已是半大小子,也念了三年书,可性子还是跳脱的很。再加上刚刚已是被众人上下打量的眼神看的不自在极了,这会子见着终于轮到自家人说话了,还不得赶紧窜出来。

    又雀跃着问金鱼儿,“天还早呢,四姨还进山不?”

    顾金兰没好气的拍了他一记,嗔道:“这么大个人了,还就知道玩儿。”又问蒋氏,“怎么就你们两人在,娘和锦鲤呢?”

    顾金兰虽已是近两年未曾回来过了,可到底也不是就对娘家的事儿不管不顾的。像是这趟过来,就特地给坐了胎的杜氏带了几尺细棉布,自然知道杜氏是不便进碓房的。

    可陶氏什么样个性子,她是清清楚楚的,怎么会不在?

    还有锦鲤……皱了皱眉,看来是一点效果都没有啊!

    顾金彪也发觉不对了,毕竟他已是在城里的生药铺子里当了三年多的账房了,坐堂大夫、药工药徒的很是见过两个,那些个略略浅薄一些的药理医理也都听过两句。

    鉴貌辨色,自然就看出来这二人面色气血俱是比上回见时坏了不少的。

    蒋氏却欢喜极了,真是有福之人不用忙啊!

    面上更是欢喜不已,双手一拍,“大姐和相公回来的可巧,娘今儿请了蒋巷里的胡媒婆,要给三妹说人家呢,说不得开了春咱们家就能来个双喜临门了!”

    说着也不顾那姐弟二人的脸色,就活灵活现的细细论来,言罢又连声夸着两个小子,说顾文远顾文学这几天都在外头扯猪草,可能干了。最后还揽了金鱼儿再三的夸,“咱们四丫头真真实心眼,生怕我累着,什么都抢在前头……”

    蒋氏嫁进来整五年,自然知道能当半个家的大姑姐在这个家里最最在意的人除了公爹就是这个四丫头了,连婆婆都要退一射之地的。

    再加上刚刚和初一婶子吵架的时候,金鱼儿不由分说就挡在了她前头,怎么能不动容的。

    这丫头,说她傻,可却是个有良心的。比那些个看起来活泛可自私自利的要好的多。

    她也是个知恩图报的,这傻丫头不会说,她就帮她一把。

    好容易有人做主了,自然得有恩报恩有仇报仇了!

    扔在稻草堆里,绑在八仙桌腿上,都是我爸我叔他们小时候经历过的,现在想想真挺心酸的~
第 010 章  晕倒
    听说姑嫂二人已是两天一夜没怎么合过眼,而且光在这碓房就已是挨了一天一夜了,姐弟俩瞬间面沉如水。

    顾金兰是又气又无力,可有些话却不好在这里多说,索性捋了捋衣袖问蒋氏,“还有多少活计?咱们一起,早做完了早收工回家。”

    有地儿伸冤蒋氏已经很高兴了,忙拦道:“不用不用,大姐你赶了一天路肯定累坏了,快家去歇歇。”又看了眼顾金兰身上的云素纱衣裳,不舍道:“可别惹了灰,怪可惜了的。”

    金鱼儿也连连点头,她坐过车,腰酸背疼还颠的慌,可不得劲儿了,还不如走路呢!

    告诉赵春江,“坐车骨头疼,你先歇歇,待会我带你上山找八月炸和山葡萄去。”

    赵春江脸一红,早知道金鱼儿已经忙了两天一夜没有歇息过,他再是不会开这个口的,连连摆手,“不用不用。”想了想又道:“我们要在这住两晚呢,明儿再进山好了。”

    一听这话,金鱼儿就露出个笑来。重重的点了点头,旋身就和蒋氏一道打起了扇车来。

    顾金彪长这么大,因着被陶氏寄予厚望,还是小时候在碓房里拣过稻谷里的稻草杂物,旁的活计都不曾干过,更别提很有技术含量的打扇车了,只能干瞪眼。不过到底眼力见还是有的,看了会子,就知道帮着递粮装粮了。

    顾金兰嫁人前嫁人后倒都打过扇车,可自打几年前搬去了城里,就再也没做过这等活计了,一时间也不能上手。不过到底也是干惯了活的,见顾金彪在打下手了,转身就拿了扫帚打扫碓房去了。

    虽说主劳力还是只有姑嫂二人,可或许是有人帮忙打下手的缘故,也或许是见到了想见的人有了干劲,竟比之前快了不少。

    日头渐渐西沉,蒋氏抽空远眺,却还是不曾看到陶氏的影踪,心里又纳闷了起来。

    这婆婆虽然偏心眼,却不是个好吃懒做的,否则也生不出这么几个能干的儿女了。

    那么,难不成又掰了?

    不禁撇了撇嘴,这是 第 010 章 快乐~可我一点都不快乐,相亲遇到了个熊孩子,没两句话就问我家里人都是干什么的,朋友多不多。我还以为是个嘟奶嘴的,回家好报告爸妈。结果又balablala的告诉我,他大舅他二姑他哥们他发小的老婆等等等等都是什么什么单位的,以后结婚了生孩子了孩子念书了孩子生病了以及工作上投资上都能帮上忙……好不容易脱身,可到现在都惊魂未定,我竟然沦落到和这种人一起相亲的地步,伏桌哭晕~
第 011 章  拉车
    不管做什么事儿,都讲究个一鼓作气。

    金鱼儿蒋氏就是屏了那么一口气,所以等到稻米都扬好了还有些愣怔。

    这就好了?真够快的啊!

    只是高兴完了才发觉这手啊脚啊的,都已经不是自己的了。

    不过再是不敢歇息的,甚至连念头都不敢起,赶紧打扫院子,复又装车。

    五个人配合的很是默契,三两下就收拾好了。

    可等到拉车回家的时候,就开始出现争议了。

    金鱼儿家虽有一头耕牛,可正值农忙派大用场的时候,所以舂米运粮的都是用的一辆架子车。

    满满登登五六个箩筐,又是上坡,除了一人拉车,还得有人推车才行。

    可顾金兰和顾金彪却都不许金鱼儿拉车推车,要自己上。

    金鱼儿哪里肯的,蒋氏也不愿意。

    她虽也心疼金鱼儿,可到底更心疼自家男人。

    若是金鱼儿空着手走路,那她们两口子势必要一个推车一个拉车,这是怎么着都赖不掉的。

    家去的路是一里多地的上坡路,虽然已是抬了两筐粮食搁在骡子车上了,可架子车上的负重还是不轻的。拉车吃力,推车更吃力,都不是什么轻巧的事儿。

    忙帮金鱼儿把围肩子系好,推了她往后面去,“我来拉车,四妹妹,你同你二哥推车去。”

    蒋氏在陶氏面前拦着不让金鱼儿干活或是让她少干活,除了心疼金鱼儿,其实也是为了和陶氏打码头。可在顾金兰这个大姑姐面前,却再是不敢派重活给金鱼儿干的。

    推车虽比拉车吃力,可到底两个人,能相互分担些。金鱼儿又很有一把力气,也不必很担心久不干粗活的顾金彪。而且蒋氏盘算的好好的,顾金兰肯定不会干看着的。

    顾金兰确实不会干看着,可顾金彪却是不同意的。虽然心疼妹子,可也不是就不在意媳妇。

    只不过蒋氏这会子再是顾不上大半年没见过丈夫,顾不上羞涩了。

    死活不松口,甚至动了手,把麻绳制成的襻带拽在手里就是不松手,“你哪里还会干这种活计,又是写字打算盘的人,若是伤了胳臂怎么办,我们再指望谁去。”又嘀咕道:“还有这衣裳,这青布可得两钱银子一匹呢,勒破了岂不可惜?”

    还有一则,她是深知顾金彪的,看着身子骨结实,可因着念书不错,自小就没做过什么吃苦活计。不像顾金宝,不好念书,所以早早的就跟着下地干活。所以虽也有些力气,可估计是拉不动这架子车的。

    好说歹说了半晌,眼见都有人家炊烟袅袅了,蒋氏死活不松口,顾金彪也没办法。

    蒋氏虽然不像顾金宝似的会打算盘,可心里却自有一把好算盘。只是这回盘算的确实好好的,可却没料到自己还不如顾金彪,还没走出去十步远,就已经撑不住了。

    金鱼儿时常和蒋氏一起干活,蒋氏脚步一踉跄,立时就觉察出了不对,二话不说叫停了蒋氏。帮着蒋氏解下套在肩膀上的襻带,自己套了。

    顾金彪真是好多年没有做过这样的活计了,一霎时还真是不习惯。等到放下襻带要去拉车,蒋氏已是瞧见了。忙三两下的替金鱼儿收拾好,又走过来拉着顾金彪帮他理了理,自己也套上襻带后就开始奋力推车。

    金鱼儿的犟驴性子一半是天生的,一半是后来磨练出来的。用萧飒的话,那是登峰造极的。

    三人几次三番的要替换她拉车,甚至赵春江都瞧着心疼了,可她却死撑着一口气硬是不停不说,还越走越快,让人一点法子都没有。

    围肩子是用粗布缝成的,杜氏在做的时候还特地纳了些棉花进去,指望能减轻受力。

    可到底拉车不比驼柴背背篓,所以没一会的功夫,就已是觉着指头粗的襻带直往肉里勒了。

    不过即便肩膀上火辣辣的疼,即便脚下千斤重。可她还真是无暇顾及旁的。

    毕竟路不好走,家还远着呢!

    却没发觉老远处有三个人赶了一头牛大步走过来。

    是赶着骡子车的赵春江最先发现的。

    金鱼儿狠狠的眨了眨眼睛,眨掉眼睛里的汗珠子,定定看去,虽然还隔着一段距离,可泪珠的作用叫金鱼儿一眼就看出了迎头那人正是顾三小,那头牛就是她一直照料着的大黄牛。

    登时喘了一口气,招呼了一声就慢慢放缓了速度,慢慢的停下了架子车。

    这些日子以来,顾三小带着顾金琥顾金宝起早贪黑的下地干活,不到月亮上坡是不回家的。

    可昨晚没能拦住陶氏,顾三小怎么想都不放心,今儿一早公鸡还未打鸣就出了门,这会子天还未黑就早早的收了工,连家都没回,就想赶去碓房帮忙。

    却意外的在半道上碰到了金鱼儿,还看到了顾金兰三人,脚步迈得更大了。

    “什么时候到的?”顾三小三两步到了跟前,抬起大大的巴掌给金鱼儿抹了抹汗,把金鱼儿抹成了花猫才想起自己满手泥巴,是想去碓房洗手来着的。嘿嘿的笑了笑,又冲顾金兰道。

    顾三小心疼孩子,早些年的时候,也曾重男轻女过。毕竟日子过得没着没落的,就那么点吃的喝的,就是自己不吃不喝也得紧着儿子才是。

    不过自打生计有着后,就待几个女儿越发好了。这些年上更是觉着以前让几个姑娘遭罪了,现在有能力了,怎么着都得补偿补偿,不然心里过不去,毕竟都是自己的亲骨肉。

    所以给儿子攒家当的同时,还尽可能的私底下贴补出嫁了的二女儿顾金桂,让一心想要念书识字的三女儿顾锦鲤念书,更是掏心窝子的对金鱼儿好。

    今年过年时因为顾金兰没有回来,过完年还抽着空去了趟城里看望大女儿。

    盼了大半年,这会子看到大女儿大外孙回来,怎么会不高兴的。

    顾金宝看到大姐二哥大外甥,更是高兴的跳脚,一个箭步窜了上去,挨个唤了人就冲着金鱼儿和赵春江挤眉弄眼了起来。

    顾金琥一向干的比说的多,和姐姐弟弟说了几句话就套起了车。

    虽都累狠了,腿抽筋的腿抽筋,腰酸的腰酸,脚上长泡的长泡……可一家子能团聚,就比什么都强。

    赶了车,说说笑笑的往回走。

    三个小的坠在最后头嘀嘀咕咕。

    大多是顾金宝赵春江在说,金鱼儿在听。

    只是说着说着就齐齐撺掇起了金鱼儿,想让金鱼儿带他们进山。

    赵春江很小就搬去了镇上,后来又去了城里,还真是没什么可玩的,怎么会不心心念念的。

    顾金宝虽也念书了,可比赵春江还小一岁呢,正是好玩的时候,平日里满家里最最佩服的除了侍弄庄稼一把好手的父亲大哥,能进城里做事儿的二哥,就是这个进山如履平地的四姐了。

    虽说平日里跟着金鱼儿扯猪草扯的心烦,可一连好几天不上山,就又心痒痒的不行了。

    金鱼儿抿着嘴笑,动了动胳臂动了动腿脚,觉着自己还有点子力气。也正好找两味药敷敷肩膀解解乏,便点了头。

    舅甥俩见了,忙捂了嘴,偷偷摸摸的拎了个空箩筐,趁人不备拉着金鱼儿就一溜烟的跑了。

    顾金兰拦都没来得及,气的直跺脚。

    可金鱼儿三人却像飞鸟归林一般,欢快的不得了。

    求点击求推荐求收藏,好不好~
第 012 章  进山
    金鱼儿刚刚害病的那段日子,陶氏是非常伤心的。

    旁的什么都顾不上了,天天以泪洗面。

    而且隐隐的也有些责怪自己,更担心顾小三回来该如何交代。

    可时日一长,尤其是顾三小请遍了十里八乡的神婆仙姑大夫,金鱼儿还是没有丝毫好转后,伤心就渐渐化为不耐了。

    觉着庄户人家伤风发热的,不都是用的这样的土法么!怎么旁人一个晚上就神气活现,四丫头却烧坏了呢!

    显见啊,这是四丫头自己命里没福,怨不得旁人。

    这么一想,心里就舒坦多了。

    再等到坐了胎怀了顾金宝,就更加不上心了。看着金鱼儿闹得全家鸡飞狗跳不得安生,更看金鱼儿各种不顺眼了,一旦心里不痛快就拿金鱼儿撒气。渐渐的,还成了习惯。

    倒是顾三小,不论金鱼儿病前病后,都对她疼爱有加。

    尤其是在陶氏头一遭流露出想要扔掉金鱼儿的想法后,就更是恨不得把金鱼儿揣在怀里随身带着。

    毕竟虽说当时好说歹说的劝住了陶氏,可说句良心话,一颗心还是七上八下的,生怕哪天回来金鱼儿就真的不见了。

    再说顾三小也后悔着呢,金鱼儿害病的时候他正带着人给大户人家挖渠沟,吃住都在地里,一连好几天都没回家。等到闻讯赶回来的时候金鱼儿已是烧了一天一夜迷迷糊糊的了,登时那个后悔啊,觉着要是自己在家的话说不得就不会耽误了孩子。

    而这种事儿,有了一次,再是不能有 第 012 章 ,进进出出的都要带着金鱼儿。又见金鱼儿对什么都漠不关心,沉默的厉害,便更是一有机会就拉着金鱼儿看这个说那个的。

    虽说家里头养了些家畜,可庄户人家,养牛耕田,养猪过年,养鸡换盐,平时哪里舍得吃的。所以顾三小但凡得空,看着日子又对劲,就会进山挖陷阱下套子,运气好时能逮些獐子狍子什么的,运气不好也能拎只山鸡打打牙祭。

    年深月久的,父女俩感情越来越好,金鱼儿越来越依赖顾三小,也越来越喜欢进山。

    再到了这两年上,因着要拾柴扯猪草,就更是只要不刮风不下雨,就往山上跑。有时候一进山就是一天,连午饭都在山里头解决了。

    刚开始的时候家里人自然担心的很,尤其是顾三小,还曾悄悄跟在她屁股后面进过山,见她并不往深处走,还难得的机灵的很,以往和她说的那些话看起来都是记得的模样,才放下心来,不过到底还是日日要提点两遍的。

    陶氏和顾锦鲤也狠狠的责骂过,可金鱼儿平日里就很少吭声,挨打挨骂的时候就更是连表情都欠奉。

    陶氏本来就不大想瞧见金鱼儿,再见她每趟回来背篓里都不会是空的,也就任她去了。

    而且时间一长,倒也觉着还不错。野菜野果菌蘑的,家里的吃的喝的零嘴就从没短过,金鱼儿也不用在家吃饭。这一进一出的,倒也能省下不老少的。

    ……

    虽然除了白雪皑皑的隆冬时节,金鱼儿一年里有大半时间都在山林里行走。

    可若说最喜欢的,不是山花烂漫的春天,不是青山滴翠的夏天,也不是青松点翠的初冬,而是五彩斑斓、瓜果累累的秋天。

    秋天的山林是四季中最好看的。

    不说旁的,首先这漫山遍野的色彩就是极其丰富的。

    赤、橙、黄、绿、青、蓝、紫,五彩缤纷,应有尽有。

    鲜少开口的益柔见了也不免感叹,她虽擅画,可却再是调不出这样姹紫嫣红的颜色的。

    金鱼儿很赞同,可相比较而言,她更喜欢的还是大自然的馈赠。

    喜欢这弥漫在山林中的果实的甜香,喜欢这山林间丰厚丰饶的土产。

    而且和这世上的很多事都不一样,这些甜香、这些土产,只要你努力了尽力了,你就能够拥有。

    只是因着顾三小的耳提面命,金鱼儿进山虽已是似进菜园子一样频繁,可到底从来不敢深入的。

    不过也正因为此,倒是对入口处的这一大片地貌植被早已是烂熟于胸了。

    向阳的山坡上各自长着什么样的果子,哪根藤上结的果子好吃,哪一片的菌蘑多一些,哪里能采着有年头的草药,就没有金鱼儿不知道的。

    那熟悉程度,就好像真是自家的菜园子似的。

    所以刚进山也就一刻钟的功夫,已是把顾金宝、赵春江舅甥俩喂的肚儿圆了。

    而且顾金宝背着的箩筐里,成熟了的山梨、山枣、藤梨、野苹果、野山楂……已是装了大半筐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