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薛家子-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罢,哪一家不是富贵大家,就是子孙再不成器,也不至于被称一个呆字,果然是世人看错了。”
贾敏听着林如海的话,心里也欢喜,谁也不希望自家亲戚给自己丢脸不是,虽然只是她二嫂的亲戚,可是离着这么近,又是直系拐着弯的亲戚,大家都知道的亲戚,外出交际什么的也是有人说起的,这样的亲戚里有个傻孩子就是贾敏听了也觉得脸上无光。
如今好了,自己亲眼见了,那是个可爱的孩子,自家丈夫也说了,那孩子是个聪明的,只是延请的夫子不得力,把孩子给折腾的厌学,这才有了这么一个名声,不是孩子自己的不是,她心里立马感觉背脊又直了好些。
“说起来,那孩子不但不是什么呆子,说一句精怪也是可以的,他想事情的方式和常人不同罢了,就为了这个,问出来的问题也分外的尖锐,或许就是这些问题那些夫子答不上来,最终不得不羞恼成怒,说他不可教,这才有了这么个名声。”
林如海是个官场之人,官场的人最擅长的就是揣摩人心,他从自己的角度去想了想,给出了这么袷薛蟠名声的由来,让那不知名的夫子背了黑锅,若是薛蟠知道了,恐怕要笑出声来了,一下子把他洗的白白的,从此他就能当个聪明孩子了,多好。
倒是贾敏听了林如海的话很有些好奇,忍不住问道:
“精怪?这孩子怎么精怪了?妾身觉得这孩子说话什么的挺讨喜的啊!”
听到妻子说薛蟠说话讨喜,林如海忍不住笑了起来。
“是,这孩子说话是讨喜,可是他讨人嫌的时候,为夫都能气死,这孩子,你是不知道,那一日我们说起以德报怨,何以报德的时候,他这个混小子,说这道理就是圣人不说,那也是人人知道的,圣人真是嘴碎,我听得都想要揍人了,你猜他是怎么说的?”
林如海难得卖起了关子,贾敏也来了兴趣,眨着大眼睛,一脸疑惑的看着丈夫,弄得林如海一阵的心热,最终咳嗽一声,这才解开谜底。
“他说这外头街上随处可见,一个人若是被人揍了,那他必定会揍回来,没有那个天生就是喜欢被人欺负的,若是那天出现一个人被揍了,还主动送上门去继续挨揍,那么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揍人的那个是他的债主,这么简单的道理,那里还需要写到书里?街上看看全知道了。你说我听了这话,还能怎么样?”
听到这些,贾敏也忍不住想笑了,忍不住也细细的想了想,然后接口道:
“若是他这么说,倒是也有道理,可是若是真的这样,岂不是世上都不用读书了不成?到街上随便看看,就能看出世间所有的道理了,哪有这样的事情,读书人明理,那是看清楚了道理中蕴含的大义,那里是一介小儿能明白轻重的,更不用说那些百姓了,他们又能知道多少,就是如今知道的,也是千百年来受到圣人言论影响才有的。可是这毕竟只是少数,书里的道理那么多,圣人言论的深度,便是读到老也不一定能全明白呢。”
“你这话和我说的差不离,可是你不知道,那小子接口就说道:那圣人难道就不是人了?既然他也是人,也是血肉之躯,也是爹生父母养的,那么他的道理又是哪里来的?必然也是经历了世间的事情,然后总结出来的,这样说起来,岂不是说其实道理本身就已经存在在这个世间,圣人不过是整理了出来而已。你说说,这孩子,这都什么脑子,我每次和他说话,不是被气的不成,就是被他这反驳给弄得无言以对,最了不得的是这孩子居然还给了我一个对子,说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你听听,这还是个不学无术的孩子能说出的话?反正我看着,这孩子不一般,绝对的不一般啊!”
林如何一边说一边的摇头,看似对着薛蟠有无数的怨念,可是那眼睛里闪动的却是赞赏的眼神,他是读书人,是书香门第,官宦世家,所以他不能说圣人怎么样,也不能赞同薛蟠的那些个诋毁之言,但是这不代表他就不欣赏薛蟠这一番能质疑权威,天马行空的思维,能在这个年纪就有这样的思考,这绝对是一个天才,这样年纪的孩子,哪一个不是父母先生说什么是什么的?那都是处在一个模仿和学习的阶段,只有薛蟠这奇异的孩子才能在学习中找出不解,找出不认同并且予以反驳,。
从这个角度来说那些夫子不教导他也是有缘由的,时间多少的读书人只在书里的方寸之间周旋,那里尝试过走出书本去看问题?在这样的迂腐思想下,那里能接受的了这样思维活跃的孩子的言论!自然的,能说出这样话的孩子在他们的眼里就是不堪教化了,自然也就成了呆子了。
林如海和这些夫子自然是不一样的,他是官宦之家出身,是官场中人,所以他更明白这些书和世间之事的区别,也明白儒家兴起的根本原因,董仲舒兴儒那是因为政治需要,是为了世间能有一个新的次序,是为了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权势。
孔孟之道啊!和现实已经有了太多的区别,薛蟠,那真是个好苗子,就凭着他这份敏锐,将来若是做官,必定能成就不小。
“听说蟠儿白日总是带着玉儿玩耍,这一个大小子,和奶娃娃能玩些什么?”
林如海适时地转移了话题,虽然他自己觉得薛蟠这言论没有什么错误,可是这毕竟是儒家一统天下的世道,这言论是不好传出去的,不然不说薛蟠,就是听了这些言论的自己只怕也会被那些个读书人讨伐了,还是当个笑话的好。
听到林如海这话,聪明如贾敏自然知道丈夫的意思,于是忙也跟着换了话题说起来:
“这蟠儿说,小花小草的,有了太阳才能长大,长高,人也是一样的,像他常在外头跑,所以也长得壮实,他家一个旁支的兄弟,一天到晚在家里窝着的,就瘦弱的很,所以他要带着玉儿也常晒晒太阳,以后好长得壮实些,哎呦,老爷,不是我说,这小子和闺女就是不一样,这孩子那个活泼的,妾身看着又是好笑,又是头疼,不过你也别说,或许他这话真有些道理,不过是每日上午在院子里微微的走动,晒晒太阳,这几日玉儿脸色看着也好了好些,就是妾身似乎也多了几分力气呢。”
居然有这样的事情?林如海眉毛一挑,诧异起来,他从来没有想过把人和小花小草一样看待,居然还有这样的效果。难不成这是真的?若真是这样,自家闺女这弱症岂不是就有了痊愈的可能?
能听到这样的消息,林如海自然是欢喜的,忍不住又问道:
“哦,这孩子,心眼倒是好,他还说什么了?还有什么让玉儿变壮实的法子没有?说来我听听,看看这小子的身子就知道将来必定少病痛的孩子,咱们没有什么养孩子的经验,家里也没有什么老人可以请教,倒是可以学学这薛家养孩子的法子,他们家孩子虽然也不多,可是却个个都养的很不错呢。”
说起养孩子,贾敏自然是最上心的,和丈夫探讨起来也更加的起劲了,忙不迭转过身子,依偎在林如海身边,掰着手指头说道:
“你还别说,这蟠儿还真是有好几个法子,他说他早上最喜欢和粥,而且是只喝粥油,就是熬粥之后嘴上面那层乳白色的粘稠汤水,说那个最是香甜,妾身也试了试,那就和喝白水一般,没有什么滋味,可是喝了下去,身子总是暖暖的,很是舒坦,在一个说是睡前喜欢和奶,还是羊乳,再不成牛乳也是可以的,用杏仁和茶叶煮了,去了异味喝,说是喝了睡得香甜,这个妾身没试,总觉得有腥味,倒是玉儿喝了几日,果然晚上睡觉香甜了好些,不容易惊夜了。还有。。。”
贾敏零零总总的说了好些薛蟠来了之后家里饮食生活上的尝试,听得林如海眼睛都亮了好些,他怎么听怎么觉得这里头含着大学问,绝对的养生之道啊!还都是寻常之物,富贵人家最容易忽视的,果然,薛蟠身子好不是没有道理的,只是这一个孩子怎么知道这么多?他又疑惑了起来。
“这孩子,这些个我都没怎么听说过,他那里知道这么多?”
“我也问了,说是他奶娘以前说的,让他身边的人这么给他吃,去年他奶娘家里出了事儿,赎了身走了,他想着奶娘,就一直遵循奶娘的吩咐,这么养身子,这事儿就是他娘知道的也不多,听说,这方子好像还是从前朝什么大户人家那里得来的,哎,老爷,咱们怎么就没有这个好命呢,没有这么一个老人,若是早些知道,就是老爷您的身子估计也能有法子好好调理了,这公事这么忙,您都瘦了好些了。”
“如今你不是也知道了吗,既然玉儿用了有用,咱们就按照这个方子用着,你我也跟着一起用,养身子的方子大多性温和,长期用着才能看到效力,看看蟠儿这身子,那就是明证,说不得养好了,咱们还能再有个孩子,玉儿也不至于孤单不是。”
说着说着,这两口子就腻歪上了,好在薛蟠一心改善他们家饮食的事情没有出岔子,至于你说为什么改善饮食?
乖乖,你还记得红楼贾府的食谱不?那大鱼大肉的,贾敏是贾家的闺女,她当家,你觉得林家的食谱能清淡到哪里去?就算是因为身子的原因,大夫的嘱咐,他们家相对的用时蔬多些,甚至有书里明证,什么吃饭后多久喝茶之类的,但是这不能改变他们家依然是用荤油做菜的习惯,这样的菜能好吃?更别说他们家那一家子弱弱的身子了!就是薛蟠这个肉食主义者都受不住啊!
在这样的情况下,养生系列就被薛蟠隆重的推出了。至于这样一来林家的命运是不是会改变?这个真心不好说,这能说可能吧!反正后面还有机会呢!不用着急!休息,休息一下!
第十章
薛蟠的度娘系统其实真的不怎么好用,因为每次出来的都是最初级的东西,可是就是在初级的东西,也有他自己的价值,比如说,在查证些什么花草,什么最基本的养生知识上,还是很给力的,就是不查,就凭着现代人的信息爆炸的熏陶,他也能说出一二三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取得一些效果自然是没问题的。
一大早起来,薛蟠就洗漱,然后喝一碗他称之为米油的米汤,吃几口小馒头,或是黑米的,或是高粱的,总之是五谷杂粮的东西,只是每一样都做的很是精致,虽然是客居,可是作为第一个暂住在他们家的孩子,林家给与了充分的重视,总想着从这个孩子身上寻找些养孩子的经验,以后好用到自家主子身上去,谁让薛蟠壮实呢!一看就知道是养的极好的,在这个富贵人家孩子夭折数量颇高的时代,看着都让人眼红不是。所以对于薛蟠提出的要求那是样样点头啊!
吃完了早饭,就到了薛蟠的锻炼时刻了,这小子就在自己院子里的空地上,开始做操,当然不是第八套广播体操,这个太另类,估计能把人吓着,他做的是最古老的五禽戏,从度娘那里学的,不用太精通,只要有几个动作就成,完全就是锻炼一下手脚,让自己身体多多舒展的意思,薛蟠脑子清楚着呢,估计这里的丫头婆子都是眼线,自己一举一动都会有人告诉贾敏,自然不会出格什么的,同时也用这锻炼告诉贾敏,自己身子好的缘故,世人都知道,武将的身子比文人好百倍,原因就是人家武将练武啊!这么简单的道理,不用说都是能明白的。而薛蟠锻炼就是要告诉贾敏和林如海,想要身子好,那就要锻炼。
等到他做完锻炼,差不多林妹妹也起来了,他就开始请安,然后开始带着林妹妹逛园子,虽然这个一岁多的孩子因为身子不好,走路都勉强,一直以来都是奶娘抱着到各处走动,可是有薛蟠带着,哪怕是偶尔只是下地走上几步,那也是运动了,更别说还有小太阳晒晒,增加点钙质,呼吸新鲜空气,而不是在屋子里闷着,这无论是心情上,还是其他方面都让林妹妹很是高兴,孩子哪有不喜欢动的,就是看看这五颜六色的花园子也比千篇一律的屋子里呆着强不是。
中午吃饭就不说了,薛蟠喜欢素油做菜,甚至更喜欢喝汤,像是一些什么清鸡汤啊,什么排骨山药汤啊!甚至还有猪肝汤,猪肚汤,骨头汤等等,一系列的带着养身意味的清淡汤品,虽然因为害怕暴露自己和年纪不符的知识不好说什么药膳汤品,可是就是这样也已经很不错了,最起码这些东西补身子很有效果,而且还不明显,带着一丝细雨润无声的意思。
到了下午,太阳比较晒,所以薛蟠也很是识相,没有带着人家小姑娘出门受罪,要是把嫩嫩的妹妹晒成小黑炭,那估计林如海能把他直接赶出去不可。不过不出门也不是不能运动不是,在屋子里,薛蟠带着林妹妹先午睡半个时辰,养养精神,然后就开始做游戏,有时候是拍手游戏,比如什么两只小蜜蜂之类的,再或者来个丢手绢!反正丫头不少,不缺人。再或者让木匠做了好些木板贴上彩纸,做拼图什么的,反正都是些活动量不大,但是绝对让你在活动的小游戏。这样的游戏既不会出格,让大人觉得不适合大户人家孩子玩耍,也不至于真的就死板板的一动不动,没有了活力,这几个小游戏可是费了薛蟠不少的脑子才想出来的呢!就是他家妹妹薛宝钗都还没有享受的东西,绝对是便宜了林家了,以后说不得他们家其他孩子也能享受这样的全方位细致的游戏好处了。
到了晚饭,那就是林如海回家的时候了,薛蟠没有了游戏的时间,因为他直接就被林如海揪到书房开始再教育了,这样一般也就是半个时辰左右,等他出来,人家林妹妹基本已经喝了羊奶准备睡觉了,薛蟠最多偶尔去讲个笑话什么的在逗一逗孩子,他也只能回自己屋子,开始做功课,然后直接睡觉了。
这个就是薛蟠在林家基本上每一天的安排,很是有规律,就是林如海看了,也觉得这个孩子很有些调理,能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不像别家的孩子那样,瞎玩瞎闹,没有个章法,绝对是个有出息孩子的样子,很是欣赏,当然从薛蟠自己口里就会说,这是做客呢,他这是不能丢了薛家的脸,要当一个好哥哥,要做个好孩子,不管是为了脸面还是什么,反正他的行动也好,言谈也好,林如海都觉得这个孩子很不错就是了。
常常晒到太阳,常常走动几步,常常笑口常开,这样十几天下来,不说林妹妹肺活量增加了多少,最起码手脚是开始运动开了,脸色也显得红润了些。再加上跟着薛蟠吃的那些个米油,滋补着身体最基本的营养,那些晚上的羊奶,牛奶之类的保证了睡眠,伙食上开始用素油,调理了肠胃,到了大夫来例行检查的时候,林妹妹的弱症就有了明显的改善。
当然这不是说薛蟠的方子就是灵丹妙药,而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这么吃过,这么调理过,这让常年都没有什么变化的身体一下子有了一个很明显的改善,自然这看起来效果就一下子明显了很多。
有了大夫的确认,不说贾敏了,就是林如海听了也是满脸的欣慰,只觉得自己这一次接受薛家寄放孩子那是绝对的做对了,不单是全了亲戚的情分,还给自家带来了新的希望,看看闺女如今这样子,健康长大那是绝对值得期待的,就是自家媳妇,因为每次薛蟠带着林妹妹出去逛园子不放心,总是跟着,也加大了活动量,这些日子以来,脸色也已经好看了很多,不再是当初刚生产完后那苍白的样子了,脸上带着丝丝的红晕,看着就有了精神,就是他自己,每天跟着喝那些据说很是补身子的汤品,也觉得自己身子轻松了很多。
能不轻松吗,没有了那些荤油的油腻,一家子肠胃都解放了,林如海连胃口都好了几分,饭多吃了好几口,再加上那些汤品的滋补,那些米油,羊奶的效用,让他那是吃嘛嘛香,睡觉也沉了些,睡眠质量上去了,自然精神头也上去了,连带着吃饭更香了,这样一个良性的循环操持了半个月,很多的负面状态都有了改善,自然身子轻快了。
林如海是个知恩图报的,自我感觉占了大便宜,得了人家薛家养身的秘方,自然对于薛家的事情也上心了几分,都不用薛讯说话,就暗地里帮着把薛家的一些辣手的事情给帮着处理了,甚至请了薛家兄弟一起去那个太医院的供奉串门子,请他老人家帮着给检查身体。
按照林如海原本的性子,他自我感觉身子不错,是不会去找大夫的,看大夫干嘛?上杆子找药吃吗?别看他大男人一个,可是也有孩子气的一面,那就是不喜欢吃药,实在他是吃怕了,想想吧!这么些年没有孩子,这两口子得吃了多少药啊!嘴巴都吃的快没有味觉了,所以自打媳妇怀孕以后,他是看见大夫就想躲。总觉得已经没有了看大夫的必要,若不是自家闺女身子不好,需要常常请大夫查看,怕养不大,他都不会让大夫上门了。
只是他如今因为薛蟠,感觉身子比以前有了长进,突然对于养生有了兴趣,就想着来听听这老太医的意见,又想着薛讯兄弟中老二好像病刚好,自然也做了一次人情,索性请他们兄弟一起来,让老太医看看,也算是变相的还上一些人情了。
林如海真的只是好心,只是赶巧,只是心血来潮,不想这一次一来,还真的看出了大毛病了,或者说,若不是这一次他们来,这三个,哪一个都不是长寿的男人估计就会和唯一的解除生命隐患的机会擦身而过了。
也许这就是命,这就是薛蟠带来的蝴蝶,就是他们三个改变命运的起点了。
第十一章
刘供奉是个很不错的太医,当然,医术不好也当不了太医不是,但是他这不错,不是指医术上头的,而是他的医德上的好,寻常的太医,或者说是为了自己的安全,或者说是为了显得自己有水平,常常做一些看病以外的事情,比如说,把小病说的严重些,或者把病情说的复杂些,甚至开方子的时候,尽量开药开的谨慎些,也就是不敢用重药,这样一来,很有可能就是小病拖延成了大病,或者是大病治好特别慢什么的。
当然也不能说人家这么做的就是恶人,要知道在宫里当大夫,一个不好,就容易引起什么连锁反应,和政治连上关系,最终把自己给折进去,在这样的情况下,明哲保身那绝对是属于寻常人最正常的选择,而刘供奉呢!则不一样,说他是一根筋也好,说是品德高尚也好,反正他就是个有什么说什么的性子,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五十多岁,还没有到了告老的年纪就被排挤出来了,或者说是人家善心,不愿意让他继续在那池子浑水中晃悠,怕他送了命,直接让他脱离了那样的环境。
到了扬州老家,因为当初在太医院的名声,这让刘供奉在江南一带名声大振,求医的不计其数,只是身份在那里摆着,所以往来的大多是些官宦人家,这也是薛讯一开始自己没法子求上门,要托了林如海的缘故,皇商听着好听,底子里依然是个商户,士农工商,商户的地位太低,没有插队的可能啊!
从一开始请上了刘太医就已经为他们薛家的将来提供了改变的契机,而这一次三人过来,更是让他们的命运有了很大的改善。
第一个上去诊脉的自然是属于病号的薛诚,薛蟠的二叔,刘太医摸着胡子,眯着眼睛,细细的感受了一下脉象,随后轻吐了一口气,这才慎重的说道:
“不是老夫说的难听,你这脉象上看,这次的病虽然是好了,可是你这身子的底子却依然不成啊!这是劳累过度的迹象,损了不少的元气了,若是不能好好的保养,只怕以后会影响了寿数,你以后不可在四处奔波了,最起码要安生的在家中静养一二年才成,配合着老夫的方子,细细的调养,三个月后在来诊脉,如此才能有痊愈的可能。”
听到这话,不说薛诚了,就是薛讯脸色都变了,他们家这两个兄弟,薛讯是家主所以是属于坐镇家中的,而薛诚,则是属于行商一类,四处奔波,为薛家寻找商机,没法子,这个时代,没有什么便捷的通讯工具,所有的商品信息都是靠着可靠的人四处探寻,再加上他们家还担着皇商的名声,需要不时的为内务府提供最新的货色,没有一个行商那是绝对不成了。
而薛家是属于那种全家资金集合,然后又家主一脉掌控经营,其他几房都是只属于分红的那种,是属于绝对的资金集中,权利集中的典型,这要是薛诚不能四处行商。那么对于薛家来说这家里的生意最起码会下降好几成,能不让他们变色吗!
不过钱财再重,也重不过人命,更何况是自家亲弟弟,所以不过是一转眼,薛讯立马说道:
“也好,这几年你都没有好好回家歇歇,正好好生的在家帮我整理些铺子上的事情,拢拢这几年的总账,顺带把你这些年的行商见闻都写一写,以后也好给后辈们做个指引。至于如今这行商的事情,也是时候让家族中那些小子们出来走动走动了,总是这么躺在那里等吃的,以后没有了我们,他们怎么过日子,总要学点本事,将来也好有出息,为家族出力。”
薛讯一句话,就是直接把薛诚想要推辞的话给堵回去了,虽然这样一来,势必将会把一些权力,财力分散到了各个房头上去,给嫡支嫡脉将来带来些掣肘甚至是麻烦,可是这也是目前最好的法子了。
再说薛讯说的也没错,家里那些比他们小的同辈,还有那些已经长达的小辈们如今一个个都是不事生产,靠着家族吃喝玩乐,都已经成了纨绔子弟,若是在这么下去,若是万一哪天薛家这嫡支的人没了,倒了,只怕他们连吃饭都成问题,如今正好把他们提溜出来,让他们学着做些生意,四处走动一下,也能开开眼界,学点本事,最不济也能让他们在金陵少闯些祸事。
所以薛诚听了薛讯的话,默默地想了想,随后就点了点头,当然他也有自己的想法,自己作为家族行商,也是家族的眼线,权利其实很大,早就有不少人眼红了,那些族人,只看到银子,权利,却都忘记了连着这些的是无数的辛苦和艰辛,甚至为了表示不平,总是寻找借口要银钱,似乎自己和大哥贪污了他们多少家业一样,有时候自己想想都觉得心寒。
如今自己趁着养病,把这权利下放一些,也好让他们知道知道自己的苦楚,顺带也能给大哥减轻些压力,省的他们总是一天到晚寻借口寻事,等他们知道了这做生意的难处,明白了祖宗们定下规矩的苦心,到时候在收拾残局也是可行的,最多这一二年里家里挣得少些就是了,就是亏本也不是不可以,如今家里也不是亏不起,等着他们碰了鼻子,糟了罪,说不得家族中还能少些闲言碎语,多些同心协力的好苗子呢!
看到薛诚点头了,薛讯也松了口气,自己这个弟弟不是个贪图权利的,知道好歹,也明白自己的好意,他自然很是欢喜,到底是亲弟弟,他总是偏心些,想着家中那些一天到晚无所事事,吃着他们辛苦挣来的银钱换来的山珍海味,还不时说着酸话的族人,他就一阵的腻味,弟弟修养身子,让这些眼高手低的自己去试试,只要操作的好,他能让这些家伙以后一个个在没有说话的份。他当家主这么些年,也不是什么软柿子,心狠手辣不至于用到族人身上,可是下点绊子,给点颜色他还是做得出来的。
等着薛诚向着刘供奉行了礼,拿了药单子,接下来就是林如海了,薛诚是病人,还是刘供奉本来就在治病的病人,自然是第一个看病,而接下来薛讯和林如海那都是头次上门请脉,这时候自然要讲个身份,讲个谦让,一个是官,一个是商,自然是林如海先,这世道,就是个处处讲究身份,有个尊卑的地方,薛讯一边谦让,一边心里暗暗的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自家儿子上进,只要儿子以后也能有个官身,到了外头,他也能挺起了腰杆子做人了,不用处处让人。
刘供奉给林如海搭脉才一会儿,这眉头就皱了起来,脸色也有些沉重,看的林如海心里一阵的发慌,他自己暗暗的感觉了一下,好像没有什么不妥当啊!这是怎么了?
不用他开口问,那喜欢直言不讳的刘供奉就说话了:
“老朽是真的没有想到,林大人的身子居然这样的虚弱,你能这般健康的活到现在,简直就是不容易啊!只怕这平时吃了不少的珍贵药材了,只是老朽要说一句,您这估计是从胎里就带出来的,身子很是羸弱,再加上少年之时,用功太过,有些损耗,所以你这底子实在是不成,再加上林大人这些年似乎还吃过不少虎狼之药,若是这般下去,能活到四十出头都是好的了。”
什么叫大惊失色,这就是啊!林如海的脸色都白了,他如今可是已经三十多了,离着四十可是不远了,这么说岂不是他就快死了?他可是连个儿子都没有呢!唯一的闺女才一岁多,他这要是死了,这可怎么好?
至于你说刘供奉说的不是真的?这个不可能,因为林如海自己知道,这刘供奉说的都是真的,他确实自小身子就不好,后来因为父亲早逝,为了能重整家业,他少年时读书很是刻苦,这才有了二十不到就成为了探花的辉煌,可是这读书刻苦的代价,就是他身子弱,这个就是他自己也是知道的,至于这虎狼药?这么些年没有孩子,他不吃虎狼药可能吗?为了求子,他和贾敏两个吃的药,那药渣子都能把府里地面给铺满了。
所以刘供奉一说,他心里就开始慌了。
“这可怎么好?这,这,刘供奉,你也是知道的,学生家中小女才一岁多,子嗣更是稀薄,至今连个承嗣的人都没有,若是学生在,这林家,只怕就要烟消云散了,你可一定要想想法子啊!”
反正一没有什么外人,林如海也不怕丢脸了,直接就说出了心里话。而那刘供奉也皱着眉头,一边点头,一边细细的思索,随后叹了口气,询问道:
“我刚才把脉,倒是觉得你最近生机旺了些,似乎有什么改善,请问林大人,最近你可吃过什么?做过什么?”
这一问,林如海立马想到了薛蟠在他家的折腾,忙不迭把这些说了出来,并且说起了自家媳妇和闺女因为这样跟着吃,跟着动,身子也有些起色的事情,听得刘供奉眼睛都亮了起来,猛点头,然后笑着说道:
“这也是林大人你的福源了,这几个方子确实不错,五谷杂粮确实养身,少了荤油,清了肠胃,倒是让你这有些弱症的脾胃有了滋养的空隙,米油一说老朽也是听过些,据说贫民百姓总有用着米油当成大补之物养身的,可见确实有效。既然如此,这些大人你大可继续坚持,在一个适量的活动手脚,对于活血,行血都有好处,能适当的活动,必然能少些外邪入侵。怪不得你这身子有了新的生机,既然这样,老朽再开一个温补的方子,大人每日服用一次,配合如今你正在实行的法子用,少则三月,多则一年,你这身子必然能有所改善,到时候林大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