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地狱商人-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点妄言,信者行之,不信者笑之,没事的时候看看没有坏处的
先个人感觉:【不对的地方希望有人帮忙指点下,谢谢】
不管是功德还是阴德,都是由心而出,而且必须是真心,没有任何功名利禄覆盖,什么都不求的真心——要是抱着功利之类的心,那就落下乘了。
做好事还是默默的好:帮人不需要大张旗鼓的宣扬什么,夸你一句顶多心理美美的,养成习惯反而容易飘飘然忘乎所以然,做好事是帮人,一句感谢足矣!
多做好事少做恶:人在做,天在看,老话常说: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怕天不怕!做人还是多修善德的好点,哪怕不为其他,最少心安,对不?
至于为什么做善事最好不让人知道?一般情况下,人家知道了就会夸你,说某某人是善人怎么这么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奖励,你就做那么点好事,知道夸的人越多,这奖励分的功德越多,你实际上挤攥下来的就越少,所以想要哪种,自己看着办!
另外,有事没事多顺手帮帮别人,哪怕是指个路,搀扶下老弱病残孕,给别人让个坐什么的,不要一下子想积累太多,就像本人起的名字——功德无量,说实话,哪有什么无量的功德,都有算计的,一口吃不了个胖子,不如咱积少成多,慢慢攥。
还有,希望大家不要乱搞“放生”之类的,特别是不论什么品种、原本生活在什么地方、是野生的还是家养的就乱放——放生、放生,顾名思义是放别人一条生路,现在的放生大多是“放死”,放生功德确实很大,可是你放死,个人感觉不算你杀生之罪已经万幸了:
不是所有的鱼、虾、蟹、龟都适合放水里,也不是所有的飞禽鸟兽都适合入山林,君不见,好多前脚放生的动物,没过两天就死在放生地附近了,为什么?有些是因为你放生地不是野生生活的原地,至于家养的,更是放一个死一个——要知道它们可一直是人来喂养,至于如何野外觅食是一窍不通,你让它们怎么活?
所以我个人认为,除非是野生的、原产地的,否则还是不放的好!
还有,感觉劝人行善自己抄写劝善的经文,所得的善不比动不动捐多少万修佛像的差,所以看到为善的赞扬句搭个帮手,为恶的劝说一句阻止一下,一句话,一个帮助的问题,费不了多大的劲,只有好处没坏处的。
功德
功德——修德有功,性德方显。一切众生本体中具有如来的智慧德相,这是本性固有的妙德,所以叫做“性德”。虽本有性德,但以缠缚在妄想执着之中,性德无法显现,故须依靠自身修持的功德,来扫荡一切尘劳妄想。修持的功德称为修德,譬如明镜,镜面上盖满了种种污垢,镜光不能显现。镜子竟同废物。但当我们努力去擦除尘垢,一旦功效圆满,尘垢全消,“镜净心明,本来是佛。”所以说:修德有功,性德方显。所以行人应抓紧修德,才不辜负本有的性德。
功是指善行,德是指善心。又世人拜佛诵经布施供养等,都叫功德。
地藏菩萨本愿经》第十品:较量布施功德缘品,这个标题也可看出,功德不是缘起及所缘的果报,利益、钱、物是果报,在第十品中也说得分明,经中原文有“功德”“福利”“果”“报”这些词,仔细看的话,可以很清楚地明白功德不是福利,不是果报,是什么?是善行!是布施、修寺、造像、抄经等善行!标题的意思就是说:分别考量布施功德所缘的福利福报。
与福德的区别
福德是可以自己与他人受用享受的,比如金钱、房屋等;而功德是自受用的,修持清净心是可以让福德转化为功德。断恶修善是因,得到福德是缘,获得福报是果,有大福德自然有大的福报,但是不管怎么大也脱离不了六道。而功德不一样,功德是可以帮助勇猛精进修持佛法的自身脱离六道,来到一真法界乃至极乐净土所必须的,简单的说,就是功德大就是功夫得大力,功夫成片,果报自然稀有殊胜。
——另外,注意一点,不要想着靠修桥铺路、盖庙宇来挣功德——
净空法师在>;一书中说到:
当年;达摩祖师见梁武帝。梁武帝(他以帝王之尊护持佛法);问他:我在江南建了四百八十座寺庙;度出家人几十万人;我的功德大不大?达摩祖师摇头:并无功德。
一盆凉水浇头;没有功德啊!
怎么知道他没有功德呢?他有这个念头就没有功德;他还有分别;有执着;有妄想;哪来功德啊?寺庙里面出这个钱;不是功德啊!功德要自己修;功是功夫;一分功夫一分收获啊!功夫是什么?持戒是功夫;得定得清净心是德;清净心是功夫;开智慧是德;功德是戒定慧啊!你出一点钱;你的戒就得到了吗?出一点钱你就得到定了吗?出一点钱就开智慧了吗?功德不时福德;出钱出力修一点福德;不是功德;所以这个一定要晓得。
阴德
佛曰:何谓阴阳。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人之无过咎而横被恶名者。子孙往往骤发。阴阳之际微矣哉。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阴德是指不被人知道,不是为了自己而做的善事,就是你做了善事好事别人不知道,就叫阴德,这样得的福报才大。
阴德很重要,如何积阴德?请记住几句经典的实话
阴德很重要,如何积阴德?请记住几句经典的实话阴德,就是默默做好事,不告诉别人。阴德是使命运向好里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力,中国古人非常重视阴德,反而认为阳德(做了点好事嚷嚷的人们都知道了)只是得到了一些虚名,于改变命运向好发展没有太大的实际利益。
总之,多积积阴德没有坏处:
1)如果钱还宽裕,别养二奶,偷偷帮助几个贫困山区的学生。别让人家知道你是谁,要不然见面了多尴尬,多不好意思。但是你心里一定会觉得舒坦,比包二奶提心吊胆的要好得多!
遇到夜里摆地摊的,能买就多买一些,别还价,东西都不贵。家境哪怕好一点,谁会大冷天夜里摆地摊?
3)遇到学生出来打工的、勤工俭学的,特别是中学生、小姑娘。她卖什么你就买点,如果她不是家庭困难,出来打工也需要勇气的,鼓励鼓励她吧!
4)捡到钱包就找找失主,如果你实在缺钱就把现金留下。打电话告诉失主就说你在厕所里捡到的。把信用卡、身份证、驾驶执照还给人家,一般人家也不会在乎钱了。把人家的地址记在你的笔记本上,以后发达了去找人家道个谦,把钱还给人家!
遇到迷路的人打听某个地址,碰巧你又知道,就主动告诉一声。别不好意思,没有人笑话你
6)遇到迷路的小孩和老头老太太,能送回家送回家,不能送回家的送上车、送到派出所也行,如果有电话的替老人或小孩打个电话就走,反正你也不缺那两个电话费!
7)雨雪的时候、天冷的傍晚或者是雪天的傍晚,遇到卖菜的、卖水果的、卖报纸的,剩的不多了又不能回家,能全买就全买,不能全买就买一份,反正吃什么也是吃、看什么也是看,买下来让人早点回家!
8)上车遇到老弱病残、孕妇,让座的时候别动声色,也别大张旗鼓。站起来用身体挡住其他人,留出空位子给需要的人,然后装作下车走远点。人太多实在走不远,人家向你表示谢意的时候微笑一下!
9)如果时间还宽裕,就请把这几句话多转几个地方,毕竟好人多了咱们心里也舒坦!谢谢!
只要心中常存善念。
阴德是隐藏的德行,更是心念不动不求回报的德行,与阳德的公开行善立求回报是相反的。古德云:“阴德是做好事而不为人所知道,上天会加以赐福;而阳德则是做好事让人知道,得到大家的称赞而享有盛名”,其实被人称赞就是一种享福,所以做了好事被人知道后,大家把你称赞一番;那会把做好事所积的德都给抵消了。所以普尘也奉劝大家一句少听奉承的话,别人“奉承”你,是你都没付出就在享受了那更可怕。当然是人都喜欢听好话,听了感觉很舒服就会心满意足(无心受者不在此内),“心满意足也是养生的大忌”。对于阴德,古代称之为“阴骘(zhi)“,《文昌帝君阴骘文》中谈到无论我们做好事或坏事,都会报应在自己和亲属身上的,正是“近在己身,远在儿孙。“《周易本义》里面也提到果报理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表明了“为善得福,造恶得祸“的原理。多做好事,而不沽名钓誉才是阴德。在阴德的阐述中,佛教以因果业力解释,而道家则用得时失时来解说,二者之间是事同名不同而已,但劝人向善的目的是相同的。道家典籍《太上感应篇》说:“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是用其道理的。试想做好事就是多交好朋友,而造恶为非则会树立冤敌,普尘认为不管道家佛家儒家都谈到积阴德,只是说法不同而已,终极目标无非就是保命长生,根基好的人可以“得道成仙”都为此用矣。
昔人有云,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其义本于孔圣赞易。文言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善而曰积,不尚阳德而尚阴德也。庆而曰余,不在一身而在子孙也。必举家咸务阴骘,而后可称积善之家。亦必此身先得本然之庆,而后子孙受其余庆。是故余庆易晓,而本然之庆难晓也。书曰,考终命。又曰,祈天永命。此可以言本庆乎,未尽也。当以二氏因果之说,参合易传之说。
道家谓积功行者,天曹除其冥籍,异诸仙籍,以至于入无极大道。佛家谓修净业者,临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至于成无上正觉。皆言此身之本庆也,其义隐然合于余庆二字中,而儒者未之察耳。有宋钜儒,兴起斯文。以忠孝节义之纲维末造。真有罔极之功于万世,而于此不无遗照焉。乃廓然尽扫天堂地狱,以及三世修因证果之说也。程朱盖曰,君子有所为而为善,则其为善也必不真,何事谈及因果,其勉君子至矣。以吾观于君子小人之心,无所为而为者至少也。君子之作善也多近名,苟不彻于十方三世之因,必不足以涤其名根。小人之作恶也多为利,苟不惕以罪福报应之果,必不足以夺其利根。程朱勉君子无所为而为善,独不虑小人无所忌而为恶耶。然后知孔子道及余庆余殃之际,乃彻上彻下之言也。
愚讲修身齐家之道,一一以孔子之庸德庸言为矩。而所以行庸德,谨庸言,亦必归重于程朱之绳墨。独于三世因果,及三祗修证之实际,则不得不破程朱之关。正欲断君子之名根,拔小人之利根,而使之同修阴骘也。
修阴骘亦岂易言。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充无穿窬之心,则阴骘可修矣。其大要不出老氏之三宝,曰慈,日俭,曰不敢为天下先,而以忠信出之。
报人之德,不报人之怨。
分人之过,不分人之功。
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隐人之恶,不隐人之善。
我不负人,而任人之负我。
我不谤人,而任人之谤我。
以深心提人于生死之海,而人以浅心钝置之,毋弃毋亟。
以热心共人于风波之舟,而人以冷心遐遗之,毋忮毋求。
销大衅于曲突徙薪,而勋名有所不必取。
蒙极诬于明珠薏苡,而心迹有所不必明。
为国家扶欲坠未坠之纪纲,则众嫌不必恤,而又不以气节自有也。
为世教发难明当明之道术,则众咻不必虞,而又不以门户自标也。
流俗之所争趋者吾避之,流俗之所共恶者吾察之。
幽则必阐,而过则必原。
其道必不诡于中庸,而其心则不求人知,而求天知。
不患人之不己知,而求为可知。
求可知之中,不求可为乡愿知,而求可为狂狷知。
不求可为狂狷知,而求可为中行知。
不求可为一乡一国之善士知,而求可为天下之善士知。
不求可为天下之善士知,而求可为万世之善士知。
亦不必求为万世之善士知,而求可为依中庸之君子遁世不见知而不悔者,默相知于天眼遥观、天耳遥闻之中。
又不求生前之遐福,而求可质诸三界之鬼神。
不求死后之荣名,而求可俟千百年之后圣。
则阴骘之至也。阴鹭之至,人不知而天知之。可以转凡身而为圣身,离人道而登天道。上帝命之治世,诸佛提之出世矣。此非从身所感本然之庆欤。一身不足以尽积善之庆,故其余又及于子孙。皆感应自然之理也。传家者审诸。
………【佛家五眼六通】………
五眼
一)人眼
又称肉眼,指常人的视觉能力。
二)天眼
天眼不是指天上的眼。佛家讲有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欲界指人有各种**,欲就是人的眼。到了色界,**不再起作用了,可是物质还存在。在色界里边的四大(地水火风这四种物质)形成的眼根(能接收外界事物的功能)就叫天眼。练到天眼的时候,普通意识就不再起作用了,**也不再起作用了。天眼不像现在说的特异功能那样——不是通过练功练出来,而是当练功到了一定程度,从色界逃出欲界,才能出现天眼。佛学是这么讲的。不过,它说的天眼跟现在说的透视不等同,不完全是一回事。讲天眼的功能,不管内外、远近、精细、大小、昼夜都能看着,这个内外就是透视,远近就是遥视。当然,在古代他们说得都是比较粗糙的,还不是非常精细。过去讲,看三千大千世界如掌上观纹。这个三千大千世界,基本上还是指的地球。一看,山河湖海、人的活动,很远都能看着了。真是把现在整个宇宙都看着了,恐怕还不是。另外,过去有的气功书讲,你要往上走,要出阳神,但要到太阳,到月亮,外面有个罡风(相当于地球大气层外面的电离层),一下就把你吹化了,出不去。过去练气功有功夫的人能感觉到这个问题。功夫需要达到一定层次,才能突破罡风层,才能出地球这个圈圈。对于天眼这个功能,佛家很有研究,已经认识到一者是练功练出来的、修出来的,叫修得;一者是报得,是上世修好,这辈子生下来,没修没练就有了的。其实就是现在小孩子的特异功能,古人分辨不清这些问题。以前说佛、菩萨,一生下来就有报得,这说明那时候人的功能还不是很强,科学不发达,没全面研究这些问题。所以我们认为,说天眼相当于透视功能、超视觉功能这讲对了;说有修得、报得两种情况也讲对了,但说是天上带来的报得则是讲错了。
三)慧眼
慧眼实际不是眼。慧眼是说能看到事物都是空的。天眼看到的是真东西,看见张三、李四,看见东西,比人眼看得远了点、细了点,能从外面看见里面等。慧眼就不是了,一看是空的,没东西,看得万物皆空,不存在了,都是假的,没这个真东西,这叫慧眼。实际上慧眼是体察思维。他感觉到空,感觉到了无形无象的气了,这是练功练到这个层次,功能进化了,层次提高了。但他只是有了功能,还不能够认真地分辨,还不懂得机理,不懂得万事万物的气一凝聚,可以变成有形之物,而有形之物里面也有气。这些道理他还不懂,只是感觉到了。到了这个层次就叫慧眼,这时已超出普通层次去了,叫空谛,也叫真谛。
四)法眼
法眼不仅看得事物空了,而且看到事物的因缘变化,看到事物会变化、会转化,把握事物的整体性的程度高了。看到事物里边不仅有气,是空的,而且空还可以变成实,还能找出具体东西的前因后果,这就叫做法眼。所以,它比慧眼高了一层。法眼对事物怎么来的,怎么变化的,怎么去解决,事物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道理都懂得了,它更高一层了。大伙一听,“我们这都有法眼了,我们都会讲混元气理论了。”但你感觉到了没有呢?你没有感觉到不叫法眼,你光会说,那是“法嘴”在“说法”,你得感觉到它才行。
五)佛眼
佛眼最彻底了,对一切万物都明了。到了佛眼的时候,他里边既有人眼、天眼、也有慧眼、法眼,而这时的人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你仅仅有其中某一个眼就不一样了,它是全面都了解,非常彻底了,都包括在里边了。所以人眼它也能用,法眼也能用,慧眼也能用……到了人这个阶段,就要用人眼。此即所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人鬼一起见,人鬼两说话。”这一切都有了。所以不是说成了佛的时候,人眼、天眼、慧眼、法眼都没有了,无所着了,而是都有。人眼也是佛眼、法眼也是佛眼;用人眼是一切都见,用慧眼也是一切都见。没有不包括在里边的,都全部觉了。所以,到了佛眼的时候,是一切无所不见了。当然,佛学讲这个,有的是站在宗教的角度说的,他在练功入定的时候,把入定里边显示出来的夸大了,不是真正从现实世界来观察描述的;有的东西就讲得不完全符合事实。哪些不符合事实,我们不多去批判它,因为一讲那个问题就长了。
六通又叫六神通——六种神通。神通神通,以神来通。六神通包括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境通、漏尽通。
一)天眼通:天眼通就是有了天眼的神通。天眼咱们讲过了,就不多说了。
二)天耳通:是听觉的神通,隔很远能听着。《西游记》中有个地藏王,他有个谛听,从这个洞能听出人的好坏,听到人的本来面目。实际上听也好,看也好,即不是用眼睛看,也不是用耳朵听,而是意元体的接收功能,只不过天眼通是借助视觉表现出来,天耳通是借助听觉表现出来而已。
三)他心通:别人想什么能知道,这也是意元体的接收功能。他不借助耳朵,不借助眼睛,别人心里边想什么,能直接知道了。常人要用说话交流,而什么叫说话?发出声音叫说话。其实脑子里面一想那本身就是用意念在说话。什么叫意念呢?普通的“念”是用声带,用气流振动声带,意念是用意来念,意里边的念,本身它也是个念。意念是运动的,他心通就是把意这个运动感觉到了。其实,眼通、耳通、心通都是意元体的接收功能,心通只是没借助别的东西,别人想什么直接知道了,事物是什么样子也能知道了。
四)宿命通:就是有了预知功能,能够查过去,查未来。可是过去书上写的宿命通,还有能看着天堂地狱了,上辈子怎么回事,下辈子怎么回事,这一辈子是什么变来的,也可以知道。对此需要说两句。宿命通能查知过去的事情,能查知整个社会过去的事情,这是对的。如你要查知唐朝,用意念推到唐朝,那时候是什么事什么事,追出来都是对的。用预知功能查知后面来的东西,也可以是对的。但是,在这里边,有的人说能看你上辈子是猴转的,这辈子是猪转的,什么是大蚧蛤蟆转世的、老虎转世的,等等。不懂的人一听,自己上辈子是个仙女,挺高兴。说上辈子是一条毒蛇就不高兴了。其实这是错误的。那为什么他对以前的历史上的事情说的就是对的,说上辈子人能转世就不对了呢?这是因为古人没能认真研究、没有全面考察这些问题。实际是什么呢?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活动当中,都要接触外界很多的气、很多的信息,尤其是混元气的变化。开始在受精卵混元气的时候,就不仅仅是精/子和卵子的混元气,还有精/子卵子结合时候互相作用的混元气,还有周围环境的混元气。精卵的混元气放射到周围的环境并与之结合起来。这里的一放、一结合都是带着信息的。到胚胎的混元气,在母体发放出去很远再收回来,又是一开一合。在以后的生命活动当中,你也会接收外界各种信息和气。所以,每一个人的身体里面接收的气都不完全一样。如果你接收到某一种事物的信息,这个信息在你身上起反应了,那么意元体对这个信息在你身体上起的反应,就会使你的形体有所表现。同学们可以到大街去看,有人的脸看着像猴脸,有的像猪脸,有的像虎脸,有的脑袋像蛇的脑袋,这就是那些神经内在的信息不知不觉起作用的缘故。那些有功能的人一看,看到了这些信息,比如说看到蛇的信息,他就说你上辈子是蛇变来的。就是这么个实质。是从你现在身体当中,查知到还包括着哪些非人的信息来说的。他们说是上辈子转世来的,是不知道其实质是信息集中来的,是个错误的判断,咱们讲过意识造形,有些个抱养的孩子可以像她爸爸妈妈,这就说明遗传性也是可变的。因此,形象是可变的,过去讲“诚于中形于外”,里面是什么样的意识状态,外在的五官相貌都可以发生变化。所以,同学们自己要经常高高兴兴,喜笑颜开,“我们这儿练气功的,都得意识混元”,慢慢你的相貌也就开始变得越来越好了。否则,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尽恨人,将来变得不像老虎就像蛇,意识这个气就跟那个结合了。这就是通过意识来改变形体。有功能的人查知到这些信息,就认为是上辈子来的。一看人家慈眉善目的,就说上辈子是菩萨。因为现在庙里头塑的菩萨都是慈眉善目的,他们就不懂菩萨也有立眉瞪眼的,在蒙古、西藏塑的观音菩萨,是拿着大刀瞪着眼睛的。所以,宿命通出现的问题,就是由这些错误的认识而来的。
五)神境通:又叫神足通。可以把距离缩短,很远一下子就跑过去了,身体没有障碍,能够穿越障碍了。
六)漏尽通;佛家讲的常人都是有漏业。你有各种妄想,就有各种思念,有了各种思念,就有烦恼,有烦恼就是有漏。漏尽就是没有漏了,什么烦恼都没有了,烦恼一般有贪、嗔、痴、慢、疑,它是佛教最根本的无明烦恼。你把这些烦恼断了,形成戒定慧了,它就不再进入轮回,这是佛家说的漏尽。而道家也把佛家漏尽这个词拿来了,他说人的生殖之精叫漏尽,练功练的使这个精没有了,叫漏尽通。他把佛学的话改了。道家经常出现这些文字笑话。柳华阳写的《慧命经》就出现最大的笑话。他说漏尽就是精,慧命也是精。斩了赤龙、白龙就是漏尽。他说西方的梵语、中国华语都叫漏尽。因此,印光法师批他;“柳华阳是魔子魔孙。”道家里边有好多文字笑话。比如佛家讲三昧,就是三摩地,也叫三摩地黑(是梵音的音译名)。三昧真火是入定后出了气光。道家把三昧真火改成三味真火,把日字旁改成口字旁,讲什么三味真火是精气神,五味真火是心肝脾肺肾,还有七味真火、九味真火,都成了文字笑话。佛家这儿讲个漏尽,道家说马阴藏相了就是漏尽通了。
………【一些解释:背背】………
背背:又叫背笼神,或者叫背篓神,就像人们把得道的黄鼠狼称为黄大仙,把某些夜晚游鬼称为夜游神一样,其实背背也一样,带着个神的号其实是鬼,或者连鬼也不算,只能说是灵或者是精,就是因为某种原因,某些棺材虽然下葬却什么都没有装,天长日久成了精怪,喜欢夜晚出来,幻化成年长者,有些背背笼,有些没有,也许是因为没有盛放过东西的缘故,所以喜欢背人,因为爱见人说“背背”所以很多地方把它们叫背背,其实不算是恶鬼,只是喜欢吓唬人,因为它老爱把人背到荒郊野外坟场之中,胆子小的吓的够呛。
见到背背两种处理方法:
1,它说“背背”不要理会他,拿你一点办法也没有。
2胆子大的人可以让它背着,不过记着到任何地方,听他说到地方了也别下来,一直让他背,挨过鸡叫五更就成口大棺材了。
以上只是听老人说的,大家一笑了之)
不过可以讲个我们小时候亲眼见过的事,当时还上过电视的:以前是老街道,市里有一家兄弟俩都结婚的,应该是混混类的,那时候雷管什么的没有禁,好多人弄了雷管炸鱼,他们俩也一样,兄弟俩家门前有颗大槐树,那时大概是十月左右,一夜之间开了满树槐花,白白的一大片,我们都跑过去看过稀奇,当时还有电视台的过来录像,不过当时没有什么专家谈现象,就在开花后第二天或者第三天,兄弟俩带着雷管去炸鱼,结果不知道怎么的就把自己炸死了,然后没两天花就谢了,因为比较邪乎,当时传的全市都知道
当然,咱不敢宣传说什么,只是真的感觉比较邪乎。
………【推荐净空法师讲的《地藏菩萨本愿经》】………
净空法师讲的《地藏菩萨本愿经》非常棒,有心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感觉听起来非常舒服的!
………【第一章:阎王要人三更死】………
“10、9、8、7、6、5、4、3……。!”
嘎吱——吱!
伴随着一阵刺耳的急刹车摩擦声,一些靠近路边路边地头干活锄地者,疑惑的抬起头,然后吃惊的瞪直了眼:在所有人的直视下,一辆长途客车歪歪斜斜的打了数个“S”型,却依然逃脱不了最终的命运,在撞倒轧过一辆停靠在路边的自行车之后,一头扎进路边不是很深的路沟之中!
所有人仿佛都被着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一个个都木木的站在那里,直到沟中传来阵阵凄惨的求救声之后,才如梦初醒一般一边呼喊着,一边丢下锄头向翻倒的客车跑去:
“救人了!快救人啦!”“翻车了,快来人哪!”
伴随着呼喊声,远处两个正锄地的,也丢下锄头呼喊着就向翻车的地方跑来!
而在百米之外的后面,一辆大型货柜车也急急的刹住车,险险的停住——不过却是停在后面几十米的地方!
“啊——!二十!二十!车……车翻了!你刚才坐过的车竟然翻了!”司机是名年轻漂亮的姑娘,二十岁左右,看到车祸的她看着翻倒的车先是尖叫了一嗓子,接着扭过头瞪着两只清纯迷人略带慌乱的眼睛,冲着坐在副驾驶的少年大声喊道。
“我知道了,不要这么大声!”在她身边的少年十七八岁左右,清瘦的脸颊,浓浓的眉毛,一双冷漠仿佛已经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