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史上第一混乱-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金少炎又犯愁道:“可是怎么往来运呢?”
帐外,已经习惯了现代操练的300战士喊着号子从我们门前经过:“一二一,一二一……”胡一二一赶忙跑出去:“谁喊我?”……
我看看王寅道:“你那拉人的平板车还在吗?”
王寅这会儿也领悟了我们的意思,点头道:“在是在,可是从咱们那儿往这拉东西不怕化了呀?”
李元霸拄着牛屎锤闷声闷气道:“粮食还怕化?脑子有问题吧?”
我们看看李元霸的牛屎锤,又都笑了——我记得他来前是把这东西绑在车顶上的,当时我没多想,可是后来也纳闷,这玩意儿没在时间轴里化成一堆锅碗瓢盆呢?现在看来,兵道开通之后物品也应该可以流通了,否则明军走到元朝还不都变成小蝌蚪了?
我跟王寅说:“不管怎么样你先拉一车试试吧,成不成也就看它了!”
金少炎抓出两块金砖给王寅。王寅不接,随口道:“不就一车方便面的事儿吗?这个钱咱哥们还掏得起——当然了,这钱你最后是得给我报了,也别金砖了,相同体积的人民币就行。”
王寅走后,尉迟恭道:“我看咱们还得想一个万全之策,去那么远的地方拉供给未必就一定成功,而且这么一车一车拉毕竟是杯水车薪,最多解决一部分问题。”
“那照你看呢?”
尉迟恭微微一笑道:“我问你,我们这么多人都是为谁打仗来的?”
我听他口气微妙,不大确定地说:“为了我呗。”
尉迟恭摇摇头道:“不是。”
“……那是为了谁?”
“从情意上讲,我们当然是为了你,可客观上讲,这一战谁得益最大那就是为了谁——谁得益最大呢?”
“……是啊,谁呢?”
尉迟恭提示道:“如果我被人家几十万大军打得就要国破人亡了,可突然又冒出几百万人来顶住了这帮人,那么你说是谁得益最大?”
我一拍头道:“你说宋徽宗那小子!”
尉迟恭笑道:“对喽,咱们几百万人帮他把敌军围在他家门口这么长时间,难道不该找他要点好处吗?”
我哈哈笑道:“说的对呀,咱们怎么把正主给忘了,早该朝丫要粮食了!”
金少炎小声道:“强哥,我一个人应付得来。”
我瞪他一眼道:“去,这会儿可不是争风吃醋的时候!”还做生意呢,一点节约成本的意识都没有,这就像你去旅游,反正是包车,一个人也是去10个人也是去,如果凑上10个人,摊在你头上的费用不就少了10倍吗?
说到这我纳闷道:“对了,咱们在姓赵的这小子(刘东洋瞪我)家门口打了这么多天仗,怎么不见他出动静呢?”
方腊笑道:“谁家的皇帝谁了解,赵画家八成是吓破胆了。”
我嘿嘿坏笑道:“这可是个宰大肥羊的好机会,谁去?”
第一百六十三章 赵氏子孙
…
历史上有这么几类皇帝,第一类是明君,在政治上纵横捭阖,个人也励精图治,你可以说他们奸猾狡诈,但从皇帝的本职工作上讲他们就是很出色,李世民和康熙算这一类;第二类是荒淫无道型,好容易逮着这么个差事,我就可劲祸害,怎么高兴怎么来,这一类的典型比较多,从纣王周幽王到隋炀帝都是这一类;第三类是无才苦熬型,在职期间兢兢业业可无奈就是没有当皇帝的命,最后落个身死家败,典型是崇祯;第四类就很值得玩味了,他们介于昏庸和苦熬之间,他们一般都在某一方面有很高的天分,可就是不大会治国也懒得好好治国,这些皇帝里有的会做木匠活有的会吟诗作对有的会画画,因为自身原因,国家被他们败了,这就是所谓的命运悲剧,他们如果不当皇帝可能对社会的贡献会更大,陈后主和宋徽宗就是这一类的。
而陈后主和宋徽宗这种艺术天分极高的皇帝,在败国伊始还是很感伤的,当他们回天乏力的时候会产生很强烈的愧疚和感慨,这一方面能为他们的艺术的升华带来灵感,也可以逼迫他们为自己最后做一点事情……
比如宋徽宗这个时期就开始积极求和,而且脾气也变得好多了。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txt电子书下载
太监跑进去不大一会儿又满脸尴尬地走了出来,支支吾吾道:“皇上礼贤下士,亲自来请二位了。”
在他身后,一个惆怅的中年人唉声叹气地跟出来,看了我们一眼,侧身站着往大厅一摆胳膊道:“两位请。”
这在他的皇帝生涯里应该是史无前例的,我生怕刘东洋得寸进尺,赶紧拉着他随着宋徽宗进了太守府处理公务的正厅。
进了厅子宋徽宗挥手让侍从都退下,一些做给别人看的繁文缛节也就此都免了。刘东洋大剌剌地往椅子里一坐,一言不发。我趁这个机会好好打量了一下宋徽宗,发现这老小子还是挺帅的,面皮白净唇边微须,戴了一顶皇帝日常起居戴的软帽,气质优雅中又带了三分忧郁。他见刘东洋不太友好,便冲我微笑了一下,摆手让我坐下,问道:“这位便是萧将军吗?”
我挠头道:“嘿嘿,好说,好说。”不知道为什么,对这个可怜虫我有点横不起来,我们之间本来没有任何矛盾,我还是来讹人家的,虽然口口声声说是为了他好,可这件事上宋徽宗已经得不到任何好处了,李师师救出来基本也没他什么事了,按人界轴他还必须得退位……
宋徽宗道:“萧将军,朕闻你携虎狼之师号称800万,把金国四王子完颜兀术围困在太原府外已达数日,却不知将军意欲何为?是要帮我大宋复兴河山,还是有虎视中原,一举扫平我宋金好自立为王?”
这是问我是想帮他还是想黑吃黑,不等我回答,宋徽宗忽然表情古怪道:“据朕所知,将军乃是水泊梁山上排名第一百零九位的义士。梁山之名朕早有耳闻,可是朕费尽猜疑总也想不通,你们是怎么啸聚起百万之众的——将军号称800万虽然未免夸张,但据探马回报,300万恐怕还是有的。”看来他手底下也不全是吃干饭的。
宋徽宗眉头紧皱,缓缓道:“最让朕好奇的是,我大宋各地的子民虽有迁徙移居,可总人数并没有少啊。那么将军的人马从何而来?坦言说吧,这件事之匪夷所思,比先前的金兵80万北下中原更让朕寝食难安。”嘿,又多了一个被数学困扰的,不过他比我还差点,我是碰上两位数以上的乘法才头疼呢,他这可就是简单的加减法!看来艺术家数学都不行……
我轻轻地拍着腿道:“怎么跟你说呢,反正这事最后也不能瞒你就全实说了吧,这300万人只有25万是你们本地的——”
宋徽宗摇头道:“那也不对,南边大理、西边的西夏和吐蕃就算发倾国之兵也难凑齐此数,何况将军所带人马大部分都乃中原之兵啊。”
我说:“你急什么呢,听我把话说完。在你们赵家人当皇帝以前,你总该知道这江山还有别的皇帝吧?”
宋徽宗向上拱手道:“我太祖皇帝为解民之倒悬,陈桥驿勉为其难黄袍加身,乃是得于后周柴氏的天下——可这两者有关系吗?”
我撇嘴道:“再往前呢?”
“再往前……”
“说大国!”
宋徽宗道:“那便是李渊和李世民父子建立的唐了。”
我点头道:“嗯,跟这个就有关系了。再往前我怕你说得累,直接告诉你吧,我们联军除大唐60万精兵以外,还有秦始皇麾下25万秦兵和项羽的30万楚军,至于蒙古人和明军跟你一时也说不清,你只要知道我们这些人都是从各朝代聚起来的就对了。”
宋徽宗算了算道:“这么说你们是八国联军?”他把方腊和梁山算成两股势力了。
我跳脚道:“能不能给起个好点的名字,叫多国部队不好吗?”
宋徽宗呆呆无语,良久才喃喃道:“这怎么可能……”
刘东洋一拍桌子站起身来,怒道:“怎么不可能!你到底是干什么吃的?还得你老祖宗替你分忧解难,你这个不肖的昏君!”
宋徽宗讷讷道:“这位是……”
我说:“这位就是你祖宗赵匡胤手下的将军,我们联军里有60万人就是他老人家派来的。”
宋徽宗愣怔半晌,忽然变色道:“尔等竟敢胡言乱语辱我祖上!”这种事毕竟不是马上就能接受的,所以我们一提赵匡胤宋徽宗是蔫兔子发威也火了。
刘东洋把一直托在手里的纸卷往前一递道:“你自己看吧!”
宋徽宗犹豫了一下这才一把抓过,撕毁封漆展开纸条一看,顿时脸色大变,一双手也哆嗦起来,看到最后,整个人就像打摆子一样剧颤不已,像神经病似的不停嘀咕着:“这可如何是好,真真羞煞我也……”
我忍不住探过身去想看看上面写什么。宋徽宗触电似的把纸条合上,对我怒目而视。我没事人一样溜达在一边,说:“你信了?”偷偷使个读心术,却什么也没读出来。
宋徽宗面如死灰,长叹道:“我真的是个不肖子孙!”
我说:“信了就好,那咱们说正事吧。”
宋徽宗控制了一下情绪,对我深施一礼道:“萧将军助我抗金,乃是我大宋的恩人,还请受赵佶一拜。”
我远远跳开道:“别乱搭关系,谁想帮你啊——我媳妇折里头知道吗?要不是因为这个,就算你祖宗跟我是哥们我也不乐意来。”先占他一个便宜。
宋徽宗眉开眼笑道:“原来萧夫人也不幸被那完颜兀术掳去了。”
我瞪眼道:“我媳妇被抓你高兴什么呢?”
宋徽宗忙调整出一副惋惜的模样道:“不敢不敢,既然这样,萧将军就不必客气,佶愿以倾国之力相助将军破金,迎回夫人。”
我微笑道:“嗯,找你就是这事儿。我那300万人等着吃饭呢,你把粮草备足。”
宋徽宗信誓旦旦道:“区区小事,自当忝任。”
我问:“能搞多少?”
宋徽宗微一思量便说:“太久了不敢说,一季之份不在话下。”
那就是三个月,这大概是他能承受的极限,总算把实话套出来了。
我嘿嘿一笑道:“那就这么说定了。不过你心里在想什么我也知道,除了我媳妇,那个金兀术还抓了一个叫李师师的小妞儿,你是惦记着往回捞她呢吧?”
宋徽宗一愣,随即尴尬道:“呵呵呵,萧将军都知道了?”
我把脸一沉道:“那我就把丑话说在前面,这个小妞你甭算计了。”
“这是为何,难道将军对她……”
我连忙摆手:“不是我啊,你别乱说,让我媳妇听见那还了得?”
宋徽宗松了口气道:“那就好。”
“虽然不是我,但却是我一个兄弟。你也别心理不平衡,那小子长得比你帅,以前是不如你有钱,不过你这也快破产了那就又不能比了,最重要的是师师和他已经勾兑上了,你总不愿意皇冠上绿油油吧?”
宋徽宗反应过我说的意思以后,先是沉默了半天,然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道:“既是如此也就罢了,将军破金之后就随他们去吧。我身为皇帝,总算能为天下苍生谋福,使百姓免于涂炭。”
我心也一凉,他嘴上说的好听,什么为苍生谋福,其实还是更注重他的皇位不失。李师师不过是他身边众多女人中的一个,看来他对她的情谊也就那么回事,虽然这样皆大欢喜,可我还是替李师师不值。
我冷言道:“还有一件事也得跟你说在前头,我们可不是破金的,人一救出来我们就走。”
“那……”
“也就是说你的皇帝位子得让出来,你还得跟金兀术去一趟五国城。对了,还有你儿子。”
宋徽宗脸色越来越难看,最后一甩袖子道:“一派胡言,要是这样我为什么还要帮你?”
我针锋相对道:“因为我们800万雄师就驻扎在太原府外,想夺你的江山也是易如反掌!”
宋徽宗道:“你就不怕我跟完颜兀术联合起来对付你们吗?”
刘东洋喝道:“你敢!”
我微微一笑,制止住刘东洋道:“说实话我还真不怕,不说我们300万人马对付你们富富有余,我既然能从秦楚大唐借兵,也能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借,在你之后,还有元明清,到时候可就不是号称的800万了!”
宋徽宗怒道:“我真没想到这世上还有你这么卑鄙的人!”
我乐道:“那是你缺乏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身边这样的人可不少。”
宋徽宗满脸沮丧,讷讷道:“那你说我到底能得什么好处?”
我说:“你虽然当不成皇帝了。可是我能保证你的子民不受涂炭。这样,你的罪过也轻一点,你祖宗不至于一见你就抽你!”我继续说,“还有,按以前的发展,你和你儿子被抓到五国城以后还得了两个封号,一个昏德公一个昏德侯,过的日子比战俘还不如,人家想起来了给你扔点冷饭馊菜,想不起来你们就饿着。你如果跟我合作,我可以替你俩申请政治避难,给你们送到山清水秀的地方去。据我所知你的画在后世很值钱,不难再过上混吃等死的日子。”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TXT小说下载
宋徽宗难过道:“我的大宋江山就真的没希望了?”
我安慰他道:“想开点吧,当年你祖宗抢人家的江山的时候,姓柴的那家跟谁哭去?反正再过多少年以后都是一家人,老百姓不受苦是最重要的。”
宋徽宗泫然欲泣道:“好吧。粮草我晚上就给你送过去,你可千万别不管我呀!”
我拍拍他肩膀道:“老赵你也就是生不逢时啊,要生在好年代在美院当个教授什么的,有的是漂亮姑娘给你当裸模,每天换着画能画到你肾亏!”
事情谈妥我和刘东洋起身往外走,我一个劲看着被宋徽宗紧紧攥着地纸条,实在忍不住了,道:“那上面到底写的什么,我能看看吗?”换谁也得好奇啊,区区一张纸条就能让人轻信原本一天一夜都未必能说清的事,这得是什么级别的秘密?难道是家族病史?赵家人都脚生六指儿、臀生痔疮、双手牛皮癣、眼睛是色盲?
宋徽宗见我目光灼灼,怕直接拒绝得罪了我,他把纸条捏在手里掐去最上面一条,把剩下的都给了我。我一看上面的字虽然半认识不认识,可根本没有什么惊天秘密。前半段是赵匡胤跟宋徽宗聊的一些家常话,中间话锋一转措辞严厉地痛骂宋徽宗不肖,最后却又以长辈的口气殷殷勉励小佶同学不要自暴自弃,不管身在何位都要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云云。
最关键的地方看来就是被宋徽宗掐去那一段,那么小一点地方能写什么呢?
带着满腔的疑问,我们离开了太原城回到联军大本营。
是晚,一车车的粮草从太原城里源源运进联军大营。北宋的军队已经被打垮,他们原计划在此与金兵鏖战,所以囤积很厚。同时,王寅和方镇江的运输工作也很顺利,联军物资空前丰富。晚上10点半的时候,我们开始统一分发物品,不论各军手里还有没余粮,一律按人头均摊。联军士兵除了得到两天的口粮以外,还每人领到5袋方便面,两袋面包,一听午餐肉和一听沙丁鱼罐头。除此之外,还有250毫升牛奶和三筒矿泉水——这些瓶子都被他们妥善地保存起来以便日后行军再次使用。王寅的不着调再次得以体现,他硬是以进货量多的借口跟人家厂家讹来半车口香糖……
我们的联军士兵嚼着口香糖,用午餐肉铁盒煮方便面,一边用那种粗野而满不在乎的口气跟同伴谈论着女人。太原城上,宋徽宗在近侍的陪伴下向联军阵地张望,只见星火点点一直绵延到千里之外。他身边那个太监心惊胆战道:“皇上,奴才一辈子见过的人加起来也没这么多。”
宋徽宗满腹心事,随口道:“你知道什么,下面乃是多国部队。”
至此,多国部队一词正式诞生,并且这段传奇一直为北宋人民所铭记。
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阅兵
…
按照惯例,东道主梁山队是最后出场。土匪们没有带人,光是自己和方腊的八大天王松散地溜达上来。开始是不断冲观众招手致意,走到中间居然朝人家金营里的人竖起中指。
金兵见这群人手势暖昧神色得意,也不知是什么意思,有的出于礼貌也有的不想吃亏,纷纷竖起中指回敬。张顺阴着脸道:“妈的失算了,人家人多!”
然而这次阅兵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除了我们用的喇叭多少给了金军一些震撼以外,金兀术依旧没有动静。可能我们一开始的方针就不太对,这种炫耀武力的方式对他现在这种死猪不怕开水烫的人威慑有限。
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决定改变政第——很简单,那就是继续围而不打。我就不信他的80万人也能从21世纪的食品厂解决供给问题。
晚上几个将领找到了我,提议我们搞一次对抗性的军事演习,这还是受启发于我提出的理论。秦琼道:“我觉得军事演习是个很不错的主意。特别是中原兵,最少的就是实践,打起仗来自然不如每天行猎的外族兵。”
尉迟敬德道:“尤其是现在咱们各国兵种齐全,搞一次联合演习可以总结出很多实战经验,对以后的配合作战很有意义,也算大家不白来一趟。”
我点头道:“可以。不过要注意尺度,还有阵亡的判断标准,可不要真玩出人命来。”
王贲道:“放心,我们在演习过程中仍然会打联军旗号。对抗只不过是象征性的。”
我说:“那就好。”
吴用在一边道:“我也提个建议。各位虽然现在都会熟练使用电话了,不过演习的时候就不要用了,毕竟以后的日子还要照常过,太依赖科技产品反倒不是好事。”
众人想了想,都点头。
为了给战士们以切身的体会,他们虽然被告知这是一次演习,但演习的具体时间并没有通知。这是一次以锻炼队伍应急素质和观察新人表面为主要目地的演习。
头头们一商量,决定在凌晨两点半钟由梁山、蒙古人、楚军和明军组成的红方对唐、宋、秦联军代表的蓝方发动突然袭击。双方均不设总司令,而是由多方首脑协商调度和临时发布军令。这样难度要大很多,也对以后的行动有着切实的意义。
2点半一到,蒙古骑兵慢慢接近蓝军营地,在被哨兵发现后这才喊杀着进行极速冲锋。那几家的联军虽然知道这是在演习,可是时间具体是真的不知道,所以也着实慌乱了一阵。不过秦琼和王贲等人都是带兵的老手,不多时就稳住了阵脚。唐军在“损失”了3000人的情况下终于结起盾牌大阵,由秦弩一顿狂射。蒙古人纷纷落马。在盾牌后面,是严阵以待的宋军重步兵巨型阵。胡一二一急忙跟木华黎协商让蒙古军退了下来,换以等量的明军重步兵。王贲大公无私地把一半军力分给秦琼指挥,几万秦军在宋军后方进行掩射,大批大批的明军被判定阵亡,躲在一边休息去了……
与此同时,熟悉地形的梁山军和善于迂回奔袭的楚军已经偷偷摸到了担任主力的唐军两边。喊杀声一起,蒙古人再次上马对蓝军完成了一次合围。秦琼见状急命唐军收缩,刘东洋不但不以唐军的退缩为忧,反而默契地把宋军主力都顶了上去。等红方人马损失惨重地突破了宋军防线,唐军的一字长蛇阵已经完成。秦琼感激地拍了拍已经“阵亡”的刘东洋肩膀道:“刘兄弟,我一定会给你报仇的!”
进入了一字长蛇阵的红方军终于迷惑了,他们完全搞不清对方到底有多少人,就见眼前的敌人一触即走,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的。他们这才发现,自己费尽千辛万苦只不过是闯进了人家的包围圈里。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一员黑甲将军从容地指挥着梁山和方腊军里的头领对长蛇阵里的阵胆进行一一击破。此人正是熟知唐军内情的尉迟恭。这也是我们送给秦琼的一个小责难。指挥中心很想知道他将怎样完成这样一个艰难的命题:当在战争中遇到身边的高级将领叛变该怎么应付?
一时间十八条和一百零八条好汉以及八大天王展开了大混战,我们还刻意把武松方镇江宝金邓元觉这样版本的将领分在不同阵营,所以一看之下有很多长成一模一样的人在打架……
这仗打在这个份上,就只好看谁家猛将更多了。两军交战,总是互有擅场:你力气大,我速度快;你阵法娴熟,我兵种齐全。可样样都势均力敌的话,那就只好听天由命了。
我们演习,各国都只是抽调了一部分人马,可这样也有几十万人。几十万的人厮杀声响彻百里,一些被碰倒的火把,还有我们特意为了模拟真实感安排的焰火燃烧出燎天的亮光(为此我还准备了一支1万人的救火队预备着)……
我坐在帐篷里,不断听有人回报演习情况。说实话,要不是事先知道这是一次演习,任谁听见这杀声和火光都要心惊肉跳的。我终于发现一个真理:假的或模拟出来的东西总是比真的还能迷惑人。很简单,因为它们的原意就是为了迷惑人的——像假花、假发、假烟假酒、假钞……而且这模拟战场上的喊杀声实在是比真打仗还要惨烈。说是演习,第一次接触的各国战士们其实是当游戏来玩的。这百万人的过家家在他们看来很有意思,机不可失,让半米以外的一刀砍中被判定阵亡后,免不了抓住最后的过瘾机会兴高采烈地大喊一声:“啊,我死得好惨啊!”
真打仗的时候你会这么喊吗?而且真打仗的时候人越打越少,这是光打不见少,所以我们这仗打了一个多小时以后,那吵吵声简直让我头疼。
演习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摆在桌上的一排电话中有一只忽然边响边震起来。我抓起一看,见是负责在最前方放哨的时迁。我接起来叫道:“不是说了吗,今天晚上一切按原始的来,不许用电话!”
时迁叫道:“不用不行了,金兵从营里冲出来了!”
我有点意外道:“他们冲出来干什么?有多少人?”
时迁道:“就冲着我们演习的地方。大概在5万人马以上了!”
我吃惊道:“这是要干什么?”
吴用在一旁提醒道:“金兵八成以为咱们内讧了,要趁这个机会把联军一举击溃!”
“我靠!”我叫了一声,刚想问时迁前方负责警戒的兵力顶不顶得住。吴用眼睛一亮道:“咦,这也不失为一个好机会——让前边的部队撤下来,放金兵进入咱们的演习场。”
我想了一下道:“这样行吗?如果不防御,金兵从他们大本营到达演习场只需要5分钟的马程。”我们的包围圈实在已经收得太近了。
吴用手摸桌上一排电话微笑道:“5分钟已经足够了。”
我顿时恍然。如果靠传令兵传达命令,5分钟很可能什么也做不了。但是用电话的话,5分钟好象确实充裕。
我马上拿起电话紧急通知这次演习的将领:“本次演习结束。从现在起立刻进入实战准备!”吴用在一边道:“让大家不要停止喊杀,全体更换旗帜。”
吴用的判断是没错的,我们的演习歪打正着,金兀术虽然不清楚联军各部底细,但他知道这些人马并不是一国的。所以他见我们这里又是喊又是烧的,真以为敌军内讧。任何一个统帅都不可能放过这样的机会——他之所以这么长时间以来不动声色甚至就是在等待这样的机会,但谨慎之余他还是只派了5万人来试探我们。
金兵从营地出发,所遇敌人全部不战而退。这在平时或许值得警惕和防备,但在此刻却绝对是一个印证元帅判断正确的好兆头。带兵的副帅粘罕一马当先,不住地催部下加速前进。
利用这段时间,全体联军已经做好了迎敌准备。参加演习的部队全部撤下本国旗帜,只留联军标志——我们育才的小人儿三角旗。为了很好地贯彻吴用的提议,战士们并没有停止叫喊,往往是两个人面对面站着不动,嘴里却叫得比下油锅还惨烈。二傻还把吃面包用的果酱涂遍全身,战士们也纷纷效仿,更有不少人躺在地上把刀剑夹在胳股窝里装死。明明没一个人受伤,但放眼看去那折戟沉沙的场面太催人泪下了。
粘罕跑到距演习场不足20米的地方,只抬头一看便大喜若狂。只见面前身着各色服装的士兵喊杀不止,不少人鲜血淋漓。战场上已经是一片狼籍,粗一判断便知这里已经肉搏了一个时辰以上。这是丝毫做不得假的,粘罕兴奋地一声大喝,马鞭一举,5万金兵以潮水之势涌了上来……
在指挥部,我盘腿坐在一大桌电话前头忙得不亦乐乎,拿起这个放下那个,两眼通红声嘶力竭地喊:“什么,2号高地已经拿下?很好,我会给你记功的!”“我明白了,敌人已经被包围。原3号地区需要秦弩大面积轰炸。”“刘东洋,让你的第二第三步兵军团往前推进10米……你连老子的声音都听不出来了?好吧好吧,口令是‘门朝大海,三河合水万年流!’”没办法,刚才是演习还好说,现在可是动真格的,死板的刘东洋生怕有人趁乱摸鱼,非要得到口令这才行动。
……粘罕的5万人往前一凑合就被早已发动的唐军长蛇阵分成了几小块。他们的骑兵冲锋都撞在巨盾上化作了鼻青脸肿。掌握了坐标技术的秦军躲在后面好整以暇地朝天放箭,可恶的抛物线原理使那些飕飕叫唤着弩箭在金兵看来明明是要落在唐军头上最后却偏偏射到了自己。
并不擅长死守的唐军撤下后是结成重阵的宋明联军的步兵团。在局促的地形里,金兵的冲锋被坚固的防守顶歪了。没有广阔的平原让骑兵蓄力,第一排的冲锋一旦受阻,后面的人马简直就是一只把自己人推上刀锋的手。饱受折磨的金兵终于学会了全体下马和重甲在身不便肉搏的重步兵展开白刃战,可惜对手并不愿意这么干。他们缓缓散开两边,露出了身后早就迫不及待的蒙古骑兵。等金兵再想上马,蒙古人已经从遥远的地方一瞬而至。比战胜骑在马上的步兵更没挑战的就是屠杀没有马的骑兵,战斗力并不弱的金兵下了马连同样在步下作战的梁山军和秦军都远远不如。让他们最郁闷的是,一直听说过没见过的战车也再现辉煌。这种落伍很久的东西在步兵群里的威力得到了很大展现……
整场战役中金兵是郁闷的、无助的、莫名其妙的。他们一败涂地的速度让他们觉得对方为了这一战似乎已经酝酿了上千年的阴谋。一开始的时候,他们中很多人还以为联军的内讧并不是假的,突然反噬是因为同仇敌忾。当然,他们很快就不这么想了。那些已经“头破血流”的联军战士仍然在矫健地战斗。如果这还可以解释为勇悍的话,那么他们看到当地上被长剑洞穿的某个“尸体”突然蹦起来突施暗算以后,再愚蠢的人也该明白这是怎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