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新明朝4.8M-第2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大成殿烧香按部就班,一切照例,乏善可陈,随后与生员见面才是重头戏。

    愁眉苦脸的李县尊在教谕和训导的陪同下,立在学宫明伦堂的月台上,而台下足足有一百多个秀才。又扫视几眼人群,他忽然发现在学的生员都是年轻人,大概年老的不是回家闲居就是举为贡监了。

    看见这个人数,年纪还普遍偏轻,李估便能知晓,江都县科举水准必然不错,不比苏州诸县差多少。若这群人将来能出几个进士就可以是自己的关系了……,

    既然在场以年轻人为主,李县尊忽的灵机一动,抛开了崔师爷提前拟好的文四骈六稿子,直接开了。。

    “吾尝闻士子当以天下为己任,敢为天下之先!无论国家兴亡还是地方起废,士人皆有重责也!此责既是我等朝廷命官的,也是尔等莘莘学子的,但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诸贤生朝气蓬勃,鼻当兴旺之时,好似此刻辰时之日yu上中天,天下之望皆在尔等身上也!望诸贤生勿负大好年华,皆成国之栋粱,以使吾辈后继有人!”

    又道:“本官无才,本次观风之试,以县治为题!诸贤生尽可献言佐助本官,佳者有奖!”

    李大人口才了得,嘴中有理,面上有情,情理结合。又正值太阳上升之时被他拿来比喻,以致情景交融,将一干县学生员褒扬的热血澎湃、吹捧得意气风发,恨不能明天就能中了皇榜以展xiong中抱负。

    反正学宫之内、文庙对面稍稍放低身段不丢人,反而可以视为虚怀若谷、尊奉士人……,

    诸生皆知李县尊虽大有才名,但并非正途读书人,品行有点放dàng不羁的名士派头。没想到今日一见,竟然如此谦谨有德,如此敬重他们,不禁ji动的高呼“学生定不负老父台厚望!”

    互动的很成功,李估便悄悄松了口气,这一关算是过去了。除了诗词外,抄袭点别的也很有好处哪。

    他对县学的庞教谕表扬道:“江都学风不错,士风醇厚!不似我苏州,读书人尽多狂怪浮躁之徒,使人恼火而唏嘘!县学教化有方!”

    庞教谕陪笑道:“哪里哪里,方才县尊所言发人深省,尤其辰时之日四字真乃学子良言也!吾yu将此四字刻石立于明伦堂前,ji发学子向上之心,望县尊勿怪!”

    这相当于功德碑了,尤其还是立在学宫里的,放在上辈子就算江都县学校的校训,谁不喜欢这种虚名?李县尊心里大悦,嘴上却道:“本官才浅学疏,故而日常教化之事学官自可做主,无复再请。”

    “那下官就擅自做主了。”庞教谕拱手道。

    此人有前途,当清水教官真可惜了,将来考核时保举他一个卓异好了,李大人心想。

    却又见跟班义哥儿悄悄来到身边,对他说道:“从衙中传报,有金员外遣人送信来,他们几家盐商联合为大人上任接风,望大人不吝赏光。”

    李估先是一愣,又微微一笑对崔师爷道:“本官见过一次,那金百万看似粗,但实则粗中有细。明明他自己完全可以解决的问题,却偏偏要聚众,有意思。”

    崔监生疑huo的问道:“我看东主隐隐间似乎就不想与盐商亲近?关系太僵,将来在扬州做官被动得很,很多事情离不了盐商支持。”

    李估想了想道:“扬州盐商貌似强大不可一世,靠着金山银海操纵江北。其实不过是一群肥大的猪,京师千岁殿下已经对这块肥肉虎视眈眈,他们还在浑然不觉。本官且走一步看一步罢,将来如何难说得很,可利用就利用,但不能沉靡一气。“!。

二百九十八章 扑朔迷离的前任(求月票啊)

    李县尊将金百万邀约放置一边,继续巡视县学。这时代生活节奏慢,比较郑重的邀请当然不能一上来便不问青红皂白的定下年月日,是要先征求贵宾意见,而后才有再邀甚至三请四请,所以受邀的李大人不用着急答复。

    天近午时,县学庞教谕请李县尊留下用酒饭。李大人对此人观感还算不错,欣然应邀。

    一行人出了明伦堂,沿着甬道向后行去。到了教谕办公所在的破烂学署时,李佑瞥见两侧楹联,哑然失笑。左边写着“百无一事可言教”,右边写着“十有九分不像官”,半是自嘲半是牢骚,却又令人捧腹。'搜索最新更新尽在shuhaige。'

    入屋坐定,李佑指着外面道:“你这门前两联,怨气太甚哪。”

    庞教谕苦笑道:“近年来左近州县的学署衙前,十分流行这副对子。下官门前这个也是上一任教谕留下的。”

    其实这两句倒也贴切,县学府学之类确实是个清水闲散衙门。首先生员打心里更愿意认县尊当老师,其次童生考秀才、生员考举人又要靠地方官和提学官提挈,而教谕只能挂着学官名头管些杂务,地位可想而知。

    李佑点评道:“言语太直白,与学宫之地不匹配。本官赠你一对:冷署当春暖,闲官对酒忙。”

    “好!”屋内众人一起喝彩,崔师爷赞道:“清冷闲情中见风雅逸致,妙不可言!”

    庞教谕喜不自胜道:“县尊才名冠于江左,有此一联相赠,下官足慰生平矣。”

    闲扯完毕,摆酒用饭不提。

    午后李县尊回到县衙,翻了翻没甚要紧公务,便在后衙花厅召集了师爷,汇总一下上任两日的情况。

    负责钱粮仓库的周杰希禀告道:“在下这两日忙于与前任江知县幕属交接钱粮赋税。草略的清查账册和点检实物。其他尚可过得去,唯有银库一项有七百两亏空。”

    “如此之多?江大人如何说的?”李县尊问道。按照制度,凡是公帑出现这种亏空。官员须得自掏腰包补上。

    “江知县的幕席说他们手头拮据,离任进京花销又大,请东主高抬贵手。”

    另一师爷庄成贤皱眉道:“官场上前任比似前辈,后任比似后辈。交接清点钱粮有个规矩,后任礼当对前任相让一二分,不可过于苛刻。但七百两这个数目不小,让了他倒显得东主年轻好欺负。其中轻重,还请东主斟酌拿捏。”

    多和少都是个相对的概念…李佑继续问道:“江大人那边可曾说明了是什么原因?”

    周杰希答道:“甚是奇怪,他们支支吾吾解释不清,说来说去只是求东主高抬贵手、必有后报。别的什么也说不上来。”

    官员在任上,使用公帑有出有入,出现亏空也不算奇怪,但都到交接时候还不解释清楚就是怪事了。

    说实在的。做官谁没个三长两短,你要将事情摆清楚,后任也许就替你担下了。可江大人既不说清楚,又不肯填补亏空,那还怎么交接?

    就算李佑看在官场前辈面子放他一马,但又怎敢担着不明来历的亏空?谁知道这是不是能坑死人的大坑。

    具体原因李佑懒得琢磨,不管前任贪污也好,挪用也好。反正只要他不接手亏空就没有责任。便挥挥手道:“先拖着,本官不急。着急离任进京选官的是他。一日不走便多一日花销,更虚度一日光阴。”

    李大人确实不急。只要他这个后任不签相当于离任审计的“保结书”,不能证明一切都已交接清楚,那么前任江知县就不能走人。

    议完交接之事,崔真非又禀报道:“昨日东主签发了追讨金家盐课之牌票,但衙役持票去了后没有讨到,欲回来销票,东主准不准?”

    牌票这个东西,专为某事而发,比如追讨税银、锁拿人犯、调解纠纷等等,乃是地方衙门胥役合法办差的凭证,没这个凭证,百姓就可以不认。因为出去办差油水大,所以衙役们抢夺牌票那是争先恐后,甚至要掏钱贿赂小吏。

    但也得看办差对象。李县尊昨日签发的牌票内容是到巨商金百万家追讨盐课,被点差的奸猾衙役掂量自己分量和金百万差的太远,实在惹不起金老爷,所以均不积极,虚应一番便想回来销票。

    有的衙役还嘀咕道:“李县尊乃是咱们衙役一行的传奇先辈,怎的十分不体谅小役苦楚,派这等没头没脑的差事。”

    听了崔师爷询问,李佑断然道:“继续追讨,不得销票,敢有懒惰不力者大板子侍候!”

    庄师爷对此很疑惑,“盐商势大,东主明知不可为而行之,如此相迫欲何为也?只怕招惹强敌得不偿失。”

    李大人解释道:“本官只为投石问路,摸一摸扬州盐商的根基,试一试这里面水深水浅,量一量他们的硬度。至于招惹强敌之虑,不必担心,本官自有消解之法。”

    庄师爷不晓得金宝儿之事,所以不明白东主所言消解之法指的是什么。

    崔师爷又提醒道:“明日是放告之日,东主首次坐堂收状,内外瞩目,须得选些案子办好看些。”

    再无他事,李大人起身回到内衙。却见几房妻妾婢女团团坐于池塘柳下,围着一男一女两个小娃娃说笑,真乃令人陶醉的和睦景象。

    李佑也不进屋,凑过去坐下,听刘娘子对他说道:“听说了扬州北郊春日胜景,妾身等人都极向往的,如今已是暮春,方才商议欲作惜春之游,夫君意下如何?”

    李老爷点点小竹道:“定然是你多嘴鼓动大家了。”

    小竹没有如同往常撒娇闹事,气咻咻的哼了一声,侧过头去不理。

    自打从京师回来,小脾气见长啊,李佑惊异的想道。

    金宝儿笑着拍了小竹一下,“老爷不要误会,是奴家提起出游的。”

    “其实是奴家先说了那日和老爷春游之事…”四房程姨娘怯怯的说。

    李佑便答应了,并大包大揽道:“有何不可,本老爷这就遣人去河上征发画舫,明日便可成行!只是我初来乍到公务缠身,陪不得你们了。”

    当夜,扬州城里下了场小雨,不过天亮时就放晴了。

    李县尊精神抖擞,在花厅坐了一坐,准备升堂理事。却有张三风风火火冲进来,一直到老爷身边,才低声道:“有大事!公馆小吏来禀报,前任江知县昨夜上吊自尽了!”

    什么?李大人惊得起身,那江大人怎么会上吊呢,这心理素质也太差了罢。万一要乱传起来,说是他李佑处事苛刻逼死了前任,这名声可不好。

三百二十二章 认亲之后(求保底月票)

    李佑打发长随回了县衙,那边金姨娘对此有心理准备,听到夫君传话后没有犹豫,上了轿子在几名衙役的护卫下往金百万宅第而去。

    金家前院大堂上,李佑悠然自得,金百万夫fu则有点不安静,频频翘首向外望,时过正午,谁也没有心思吃饭。'搜索最新更新尽在shuhaige。'

    不知等了多久,却见一顶小凉轿抬进仪门,停在堂前。金姨娘从轿中现身,在婢女小竹的扶持下轻移步伐上了台阶。

    她走到门口处时,金百万夫fu双双看清了她那亮丽的容貌,抱有的一丝疑虑登时烟消云散。年龄、出生、名字全都对的上,长相又与金家夫人依稀肖似,若说不是失散女儿肯定说不过去。

    金百万正斟酌第一句话怎么说时,身旁夫人却先失态了,她突然扑过去抱住了金宝儿,只管嚎啕大哭。

    金家夫人嘴里字不成词语不成句,还带了徽州口音,含含糊糊的李佑听不出她说什么。看到夫人如此,金员外也只好走上前去,在母女身边唏嘘不已。

    金宝儿白皙的脸庞泛出两片粉红,也不知是心情ji动还是被抱太紧的原因。她不知所措的茫然抬头四望,直到看见夫君对自己点点头鼓励,才仿佛吃了定心丸回过神来。

    认亲大戏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站在不远处的婢女小竹也忍不住陪伴着掉了几滴眼泪,提起袖子擦了擦眼。作为无话不说的贴身婢女她最知道,金姐姐xing子温和柔顺,从不怨天尤人悲春伤秋,也从不惹是生非。是一个知足幸福最招夫君宠爱的娘子。但金姐姐心里深处还是存着些无父无母、无根无基的伤感。

    如今苦尽甘来一切圆满,太令人感动了,小竹又要提起袖子抹眼泪。却有人在边上碰了碰她,随即有张香喷喷的帕儿递到面前。

    小竹顺手接过擦干眼泪,转头才发现不知何时老爷挪到了她身边。

    “老爷我见你走的满脸汗,所以给你汗巾擦擦,你抹掉眼泪作甚?快继续哭,这时候需要背景人物煽情。尤其是你那双闪亮亮的大眼睛效果奇佳。”心情不错的李老爷小声嘀咕道。

    小竹“扑哧”笑出声来,却又想起一个敏感问题,“这么香的汗巾,定是女儿家贴身si密之物,不随便给人的,老爷是从哪里取来?”

    李佑指了指后面,“方才找她借用的,手到擒来。”

    小竹目光越过老爷肩膀,瞧见个金家使女站在远处面红耳热、手足无措,还羞羞怯怯的瞥着老爷。不由得嘟哝:“老爷处处不忘害人,她今晚定要思春失眠了。”

    “你也常常如此?”李佑逗弄道。

    小竹向老爷靠近,抛了一个偷偷练习很久的媚眼儿,悄声道:“奴家已经比金姐姐还高了…”

    李佑很诚恳的说:“这种风格不适合你。老爷建议你向程姨娘学习一二。”

    认亲戏码一时半会演不完,有些话估计一时半会也说不完。

    想至此,李佑恢复了正堂官威严,走上前去,口气略带矜持的对金百万道:“衙门里有几件要紧案子须得审理,本官告辞了。晚饭后打发人来接宝姐儿。贵府不要慢待她。”

    欣喜归欣喜,但面对突如其来又极具冲击力的女婿,金百万也需要时间来适应…

    当日下午,金百万便从窖中取出了十箱白银,yu用几日功夫筹备团圆宴。

    消息不胫而走,李大人令人审美疲劳的又一次成为扬州城新闻主角。不得不说,这件事颇有传奇xing。已经有若干闲散文人蠢蠢yu动,要将此事改编为戏曲。

    次日,同为盐商的富豪们蜂拥而至金家,一时间金百万宅中宾客如云、高朋满座,仿佛成了盐商会馆。

    一方是盐业七个最大巨商之一,另一方是扬州城几十年来最强势的县尊,不由得盐商们不关注。

    其实县衙强势倒没有什么,但总是与盐商作对,就使得盐商们很头痛。

    常言道县官不如现管,对于盐商而言,盐运司是一定要巴结讨好的现管,江都县只是小小的县官而已。但从李大人这里,他们也体会到了县官的厉害。虽然有府衙出面揽事与县衙相抗,但不知为何,大家对罗知府没有多大信心。

    就在这时,李大人主动认亲,突然成了盐商的女婿,这意味着什么?

    盐商不缺钱,缺的都是钱财之外的一些东西,所以对金百万的运气无不羡慕。无论对李大人厌烦也好痛恨也好,但都不得不承认李佑确实是个很光鲜耀眼的人物,天下有名的才子官员。一夜之间金百万得了如此便宜女婿,怎能不令人艳羡。

    “金兄好福气!女儿失散多年,一朝认亲居然能带回如此佳婿!”

    “不想金兄成了太上县尊,此后县中事要多仰仗金兄了!”

    诸如此类话语充斥于堂中,使得金员外唯有“喜洋洋则已”。

    忽而门子来报,有县衙衙役求见,众人又纷纷笑道:“这定然是女婿来问候老丈人了。”

    那衙役入了金家大堂,发现满眼都是本地大人物,从中找到主人金百万,勉强打起精神上前道:“奉县尊之命,向金家员外老爷追讨近三年所欠盐课,共计七千四百一十两。至于以前的,大老爷说了都抹掉不计。”

    原本热闹非凡的大厅内忽然鸦雀无声,好像事情不太符合大家的美好想象。

    “还奉县尊之命,前典史孟公明涉及殴伤人命案子,须缚至县衙候审。不知此人在金员外这里么?”

    众人继续惊异无声,李大人明摆着故意来刁难金百万,这有点不科学。

    众目睽睽下听到这些,金百万恼羞成怒的重重拍案而起,对衙役斥道:“滚!”

    怎么又来这套?他不差几千两银子,如果为了女婿政绩砸出上万两银子真不算什么。但他要的是脸,讲究的是面子!李佑这就是在扫他的面子!

    众人纷纷劝道:“金兄不必在意,这必然是李县尊酸气作祟,故意要摆出一付清高架子…”

    如云的宾客散去后,金百万还在堂上独坐并愤愤的生闷气,口中骂道:“这些做官的,都做的没人味了!还讲不讲亲情了?”

    这时候有个内宅使女过来传话,道是夫人有请,金员外便离开了前堂。

    金百万正房夫人,也就是金宝儿的生身母亲姓谢,与金百万算得上患难夫妻。谢夫人见了丈夫道:“这些年亏待了宝儿,天可怜见,终有相聚之日。但我金家女儿岂可为人做妾?总要想个法子才好。”

    金百万皱眉,这确实也是个心病,不过这两日只顾得高兴了没有来得及细想。!。

三百二十三章 骚动不安的大房(求月票!)

    金姨娘认亲的事情不但在外头传扬,在内衙宅中也泛起了阵阵漪澜。

    当晚李老爷退了衙宿在大房刘娘子这里。吃过饭后他懒洋洋的躺在特制的躺椅上,两只脚很自然地垂在身前木盆中。

    大房陪床婢女梅枝半蹲半跪,使劲给老爷洗脚,而刘娘子静静的坐在绣墩上看着丈夫。'搜索最新更新尽在shuhaige。'

    李佑享受着统治阶级的腐朽生活,阖目养神并口中赞道:“遍观各房,只有梅枝你敢用力气,洗起来最舒爽啊。”

    梅枝难得被李佑夸赞一次,不过没有接话,心不在焉的问道:“金姨娘真是那个金百万家的女儿?不会是老爷你假冒的罢?”

    “这还能假的了?你休要胡猜乱疑。”

    作为忠心护主的婢女,李家大房的护城河,梅枝本来对关姨娘的警惕指数最高。不料素来低调无害的金姨娘才是真老虎,居然有金百万这样的父亲,使得忠心小婢的危机感骤增,毕竟这个家世太强大了,那可是天下最有钱的人之一。

    弯弯绕绕、旁敲侧击的话梅枝不大会说,很直白的抬头对老爷道:“小婢若是金百万那样的人物,定然不愿自己女儿做没名分、见不得人的偏房小妾。”

    梅枝担心的也有道理。这年头妻妾地位相差悬殊,从纲常上说,妻子是女主人,妾室只能排在主人和奴婢两个阶层之间。特别是有头有脸的人家,女儿给别人做妾是很丢人的事情,金百万有点想法绝对是正常的。

    就算妻妾名分不变,但小妾嚣张起来翻身骑在了女主人身上,对忠义梅枝而言那是也不可忍的!

    李佑想想道:“你多虑了,宝姐儿不是喜欢相争的人。”

    正说话间,李老爷的脚抬起时不经意从梅枝胸前轻轻掠过,顿时一股酥麻快感从脚底传来。好似发现了有趣物事,他又故意将脚贴到梅枝饱满丰盈的胸前,隔着薄薄的纱衣上上下下的蹭来搔去,又酥又痒的忍不住发出几声呻吟,小弟弟也蠢蠢欲动。

    梅枝又羞又愤道:“老爷不要乱作怪,要把袄子裹肚弄坏了!”

    “解开它就不用怕坏了。”李佑很猥亵的建议道。

    梅枝的杏核型眼眶渐渐被怒气撑大,正要说什么,却有有婢女奉了大管家李四的命令到内院禀报事情。“金姨娘接回来了,但金家派了马车同行,满载绸缎金银,说是代替金姨娘打赏给家里下人们的。”

    梅枝便顾不得反抗老爷的性骚扰了,立即指控道:“老爷你看!这是收买人心!”

    李佑抬手阻止梅枝继续说下去,皱眉问道:“家里人都晓得了么?”

    “那金家仆役进了内衙便主动张扬此事,只怕宅中上下都晓得了。”

    李老爷眉头皱得更深,金宝儿认亲,他别的不担心,最担心的就是大户人家里那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金百万这样的顶级大盐商,已经不是普通的四民之末了,自己岳父猜测的那些即使当真,只怕也仅仅是冰山一角,背后还不知有多深的水。只不过碰上了背景更大、同时握有守备司武力的自己才显得无可奈何,换成普通知县,早被吃的渣都不剩了,但这不代表自己可以小看大盐商背后的势力。

    总而言之,金家今晚弄出这么一出,肯定是巨大财富光环下优越感作怪故意来试探的罢…李佑拿定主意,下令道:“传老爷我的话,东西收下,分发给宅中下人。但所有上门的金家仆役要全部拿下,以喧哗县衙的罪名每人重责三十,绝不得轻放。送回金府时,告他家知下不为例!”

    李佑踏上便鞋,又起身对刘娘子道:“我到金姨娘那里看看,少待就回来。”

    梅枝扯着李佑袖子道:“一定要回来。”

    “小姐不急丫鬟急。”李佑哑然失笑道。

    一直默不作声的刘娘子这时候突然红着脸开口,“妾身也急的。”

    自家懦弱内向的夫人很少这样鲜明的表态,李佑大感出乎意料,忍不住回首盯着刘娘子。

    鼓足勇气说出心里想法,刘娘子有点不好意思,羞涩的低头瞄着自己脚尖,耳朵里却听见夫君说“娘子有进步啊”。

    她晓得,说话时候夫君一定是嬉皮笑脸的罢。

    又听到梅枝抱怨:“能不急么,谁叫老爷你中看不中用。”

    接着听见夫君大声道:“胡说八道!老爷我什么时候不中用了?哪次没喂饱你这小浪蹄子?你叫唤的比你家小姐声音都大。”

    刘娘子本想抬头劝一下,听见夫君荤言荤语的提到她,又害起羞接着垂头不语。

    梅枝伸出手指头算道:“家里四房,算上奴婢和小竹,去掉喝过药的金姨娘,总共有五人。到现在只有关姨娘生出来了,其他一个也无,老爷你说自己中用不中用?我家小姐能不着急么?心里能安稳么?”

    这…李佑语塞,他总不能将自己打野食的丰功伟绩报出来。最后怒道:“小竹不算!”

    “那谁知道呢,那话儿只长在老爷身上。”梅枝撇撇嘴,抬起木盆,跨出门槛倒水去了。

    到了院子里,又见关姨娘房中的绿水探头探脑的进来,在门外唤道:“老爷在这里么?我家小姐要找老爷说几句话。”

    梅枝意有所指道:“你们关姨娘也担忧了么。”

    一夜无话,次日李佑便签发了牌票,去金家催讨盐课和明目张胆捉拿前典史孟公明,以示敲打之意。

    你金百万在官场内有势力不假,但本官却是真正官场中人,一样有强大的或明或暗后台,这点差别要搞清楚才好。

    具体区分就是,应该是金员外成了李县尊的偏房老丈人,而不是李县尊成了金家的女婿。

    在金家,被新女婿敲了两棒子,还在莫名其妙的金百万得知昨晚的事情,却与夫人吼了起来,“原来如此!谁叫你那样干的?李佑他不是普通官员,绝非池中之物,你这点上不得台面的小伎俩管个屁用!他不会吃你这套,今天反手就将我金家的面子扫了!”

    谢夫人道:“可怜的宝儿被我夫妻亏待许多年,一天福也没有享过,想起来我这做娘的就心痛,如今寄人篱下当小妾成什么样子?什么办法也得用!你当初背着我卖女儿,遭了报应生不出儿子,现在不想法子补上,还好意思再说没用的?”

三百二十五章 李大人是个好官!(求月票保驾!)

    如果说之前是李佑投鼠忌器,那么现在就换成金百万投鼠忌器了,悄然间主客易位,只因为李佑找他认了个亲。

    当然李佑认亲的影响还不仅仅止于此,其他盐商对李佑的态度也微妙起来,心怀不满想做出点动作的纷纷停手。李大人摇身一变成了盐业领袖金家的女婿,这个身份可就使人挠头了。

    在盐商们看来,李大人和金百万之间再怎么斗也是翁婿关系,若外人胡乱插手对付李大人,谁知道金百万心里将怎么想?

    盐商圈子里的上层人物心里都清楚,金百万未必是七大巨头中最富有的,但由于某些不能公开的原因却是最不好惹的。万一催生了“翁婿倪于墙内而共御外辱”的效果岂不是自讨苦吃…

    面对这个打乱计划的意外,只怕金员外自己一时半刻都想不明白该如何是好。所以众盐商大都觉得,无论怎么做最好还是等金百万自己先明确了主意再说其它,不然后果太难预料。

    一时间扬州盐商“万马齐喑究可哀”,或者说都在观望金百万如何去做。

    “东主高明!如此盐商这边暂且会消停几日,可以专心应付府衙了。”庄师爷听说了后,连连拍马道。

    经过大风大浪的李大人不会因为这点小手段就沾沾自喜的,喟然叹道:“此乃旁枝末节,县试才是干系严重的大事。大宗师的批文也该到了,他若真受府衙所邀按临江都县,本县便威风扫地了。”

    若连科举这项核心权力都丧失了,县衙脸面靠别的什么都挣不回来。而且李佑下达过寄籍人口禁止考试的法令。大宗师若肯来多半是为了钱财。不会按照他的法令行事,更不会将富甲天下的盐商排除在外,那么他的县尊权威将受到很大损害。

    庄师爷安慰道:“淮安府学道衙门那边还是没有消息,但车到山前必有路,东主暂且宽心。”

    李佑递给庄师爷几张文书,“趁着机会,将这些告示张贴出去,若能张扬起来。万一县试事有不谐时可以遮掩一二颜面。”

    话说自从李大人上任江都县以后,各种博眼球的事情层出不穷,便催生了一门新职业,美其名曰“信使”。许多闲散人物游荡于县衙大门外,一旦有了新的惊人告示或者惊人消息,哪怕获知李大人写了什么新诗词,便立刻飞奔到城中各大酒楼茶铺进行传播散布,以此来赚几个赏钱。

    所以如今江都县县衙外面的闲汉远多于往,李佑交给庄师爷的几张告示刚一贴出来,半日内便是满城皆知了。

    第一张告示。“江都县正堂谕:盐商王淳、刘重选、周恒、邬钰、姚士铨、孙开鼎六人虽寄籍江都县,向不服本县管教,屡纠不改,藐视县衙。既如此便不必居留江都。自今日起,六人并全家从江都县寄籍除名,限十日内离境回原籍,过期以流民论。敬告府内各县同僚,不可收留此六人。”

    告示意思很简单,既然你们六个不服我江都县的王法。那么就别在江都县住了。对此扬州民众皆惊呼,县尊这是要动真格了!

    从两个多月前,李县尊就以涉案名义大张旗鼓要捉拿这六人归案审判,中间曲折反复多次,最后通过府衙插手,这六人才得以彻底脱罪,到此似乎已经平息。

    没想到刚正不阿的李县尊依然紧咬不放。另辟蹊径玩了这么一手狠的。作为需要时常与盐运司打交道的盐商,若被赶回几百里外的徽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