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代的舒心日子-簡体字-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刚转到亭子处,从亭子里走出俩人,双方一下走到一起,杨震海看着前面那位三十岁的男人,眼神一凝,顿时眯了起来。神色没变,用手拍了拍自家儿子,对着那男人点了点头,就如同见到行人一样,没动声色带着着瑾娘自然的走往另外一条小道。
  走出很远知道再也看不见身影,瑾娘悄声的问,“你认识?”以她对杨震海的了解,刚才那个人杨震海绝对认识。
  点了点头“他是湘南王,现在唯二藩王之一。当年跟在圣上身边见过一面。”
  瑾娘知道杨震海,他对人的外貌特别了解,基本上见过一面下一次绝对会认出来。这也是当侍卫训练出来的能力。“那他认不认识你。我看他怎么看着咱们笑?”
  摇了摇头“当初我穿着盔甲,容貌也很不同,他应该忍不住来,至于笑?他之前在咱们上面的亭子上,或许看到我们在下面。”其实他能这么说,是因为他的气质变了太多,秦勇都跟他说过,自己变化很大,京城怕是很多人都认不出他了。
  瑾娘不在想这个事,毕竟他们的生活跟所谓的藩王离的太远。
  此时的杨震海和瑾娘无法预料,虽然此次见面是他们最后的见面,可他们之间却产生了莫大牵连。
  春游结束,又开始一年的耕种,家里有牛,地不算多,耕种起来并不困难,今年赵家的小子也开始过来帮忙,他今年才十岁,瑾娘原本是不答应的,毕竟他年纪还小,她想来这个年纪的孩子应该是读书的年纪,只是赵家小子不是那块料,性子随了爹娘,憨厚有余,灵性不足,看书不到一刻钟就能睡着。不过他身体好,这两年吃的好没挨过饿,那身体就跟小牛犊似地,结实的很。赵家两口子也想让他在杨家做活,将来也是个好出路。
  他们两人在杨家两年倒是觉着找到好东家了,自从进了杨家,吃穿不愁,主人家人好,从不打骂,就算什么事没做好,主家也只会好好教导,脾气好的很。他们两人都是老实的,这半生从出生到现在才过这两年好日子,打心眼里对这个家产生了归属感。他们都不是什么聪明人,以前就算整日劳累,省吃省穿,用了七八年才有自己的房子,基本没剩下多少积蓄,儿子一病一切又都没了。现在有了主家,一切都不用操心,只要他们好好做,不但有吃有穿一年还能赞些银钱。这么好日子上那找去。自家儿子性格也是这样,他们就想着主家要是能收下他们家小子,那以后也有了依靠,生活安安稳稳的。
  瑾娘明白他们二人的心思就跟杨震海商量了一下,没签身契,就让他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左右从他们家进门,吃饭都是带着孩子份的,现在也就给他增加一份月钱。等他到十六岁,要是还想在他们家做,那时再签也不迟。其实没什么不一样。
  院子里按照去年的种,很快就种好了,瑾娘现在操心的少,不过今年从清明开始雨水就多,等过了谷雨种上大田,雨就没停过。
  等雨水下了快一个月来天,眼瞅着地里汪洋一片,杨老爹愁的嘴都出泡了。
  “爹——,这大雨你去那?”瑾娘看着杨老爹身上穿着蓑衣带着斗笠从过堂那边走过来。
  “我去你大伯家看看,这天怕是要发水呀。”
  “震海,爹要去大伯家,你跟着一块去。”瑾娘赶紧找出蓑衣,对在北炕上跟儿子玩的杨震海说。
  杨震海一听下了炕,接过蓑衣,“爹我跟你去。”穿上草鞋走出屋。
  “你看着点爹,这路不好走,别跩了。”
  “恩,你就别惦记了。”杨震海带上斗笠
  看着他们出门,瑾娘也有点担心,看今年的样子,真是要发水了。
  他们家地势高,在半坡上,院子里也有排水,当初菜园那边为了灌溉方便也挖了水道,挖了暗渠直通后边的水潭,今年开春雨水足,那暗渠就被挡上了,就是这样,水道里的水就没干过。也幸亏他们这种安排,水泄的快,院子里没被淹。
  后面虽然离山不远,那片枫树林子挺密集,并不会有水土流失的危险。整座宅子地基深,打的实,当初还有人说杨震海败家,房子根本不用这么弄,现在看来还是有必要的,至少,现在看出安全来。
  爷俩出去半天才回来,进了屋身上都湿透了,瑾娘早就烧了水还热了姜汤。
  “震海,一会你看看咱们家还有多少粮食,挪一部分到地窖里。”杨老爹皱着眉头说“你在去老二家,让他们停了作坊,怡糖先不做了。粮食都存好了,今年怕是没什么收成了。”去年底瑾娘跟杨震海商量薯糖的事,杨震海意思跟她想的差不多,不太想做,那个时候老二家真是困难的时候,他们就把生意交给老二做,抽一层份子,多余的地瓜直接卖给他们,后来地瓜没了,他们就开始做麦芽饴糖,生意还算好,每月都有进账。
  “能这么严重吗?等天晴了再种上不就好了。”
  “这样的天,我是没经过,不过倒是听你爷爷说过,他年轻的时候有过一次这情况,当时大水一发十户九不存。咱们要早做准备。”叹了口气,“不过也不用太紧张,咱们杨村地势高,比其他地方好多了。倒不怕淹,怕的是没粮吃。”
  谁都知道一到这个时候粮价上涨,要是这么下雨,怕是要绝收。
  快到晚饭时候了,瑾娘也没心思做饭了,交给蕙嫂,她跟着杨震海清点家里库存。
  结果还算喜人,他们家水田少,每年收不了多少稻子,去了交税,其他就留着自家吃,其他麦子,糜子,黄豆,红豆,绿豆等杂粮也不少,有的是自家种的,有的是换来的,瑾娘想着自家吃饭要多样化,这个年代又没有超市那么方便,她就什么都留一些,省着想吃的时候没有。家里仓库地方大,先放着,要是今年的下来了,再把去年的卖了。就这么的,所有存粮算起来足够他们吃两年多。
  杨老爹听了这个数目,心里也松了口气,不过还是让杨震海去县城看看还能不能买到粮。还叮嘱他将一部分粮食放到地窖里。
  杨震海听了他爹的话,当天晚上就把大部分粮食运到地窖中,地窖里铺了好几层石灰,他又用木头铺了垫了底,地窖里倒也不潮,放粮的时候想了想,又挪了一部分到暗室中。
  杨震海去了县城,粮食价格已经很高了,现在还没处去买。他寻思一下找到买牲口的地方,买了七只羊,一头驴。这个价格倒是正常没有那么高。
  家里的伙食改为一天两顿了,反正现在也不出去,也不饿。日子一直到五月底,一共晴了五天,站在院坝上看着外面,汪洋的一片根本看不到路。村子里有些人家已经进水了。杨家几个兄弟房子地基都不低,并没怎样。前几天大暴雨老四家进水,老四进京赶考已经很长时间没信了,老四媳妇有点害怕就去了老二家,后来就搬去他们西厢房住了。老三家地势高些,不过房子有些漏水,当初要不是为了省钱,房子也不能这么快就漏水。不过老三一家没动地方,只是稍微补了补。杨震海几乎隔一天就去看看,几家还算好。
  陈家庄比杨家庄地势底,房子都被淹了,陈家也没法住了,原本瑾娘还想让他们住过来。陈老爹想着杨家还有几个弟弟呢,万一水大了他们怕是也要去大哥家的。倒是蔓娘接了陈老爹一家去了雁城,她在雁城给陈老爹一家买了一处三合院,地方不大足够安顿一家人了。雁城的房子不便宜,瑾娘也拿出一些银钱给娘家安家。陈家现在有点家底,家什粮食都是自带的,暂时落了脚,两个哥哥还可以在雁城找些事做,成海更是进入雁城的书院学习。
  52、第 52 章
  六月初雨终于停了,不过外面的水还没退下,杨震海去地里看过,除了最早种下的地瓜和土豆因为种的早又是在山坡上,或许还能剩下点,其它的菜都泡烂了。就是地瓜土豆还不知道能剩下多少,他挖了一些,多数烂掉,最多能有十分之一的收成就不错了。
  看天气开始晴朗,村里人都开始补种粮食,管什么先种下,不然过冬的时候都没吃的。他们这里属于蓝河范围,水源充沛,大田里的水不下去,很多东西都种不了。
  院子前面湿地里种的半亩莲藕,莲藕不好卖,价钱也上不去,家里种的就是自家吃的,在月亮湖边上看着也漂亮,一看,虽然因为连续雨季没长多少,可还活着,这时太阳出来了,估计离开花也不远了。
  地面还没干的时候杨震海就带着赵铁柱去地里种地瓜,地里的秧子移栽了一些,瑾娘悄悄的给地瓜土豆地里浇了些生之母,为了挽救还活着的,她这次没稀释多少,没两天地里就鸀油油的了。杨老爹看到了一个劲的念叨自家儿子会选地方,半山坡上,雨水没淹着。
  杨震海又移栽了一亩地瓜秧子,想了想留个心眼,又在自家房子后面开了两亩地,现在他们家西边是竹林,东边也是树林子,外围种了杉木,杨树,还有槐树,都是高大的乔木,往里就有一些核桃,李子,一类的果树,房屋后面有一片空地,基本上被两边林子给围上了,空地靠林子那边是水潭,水潭这边有四五亩的空地,原本是不准备种东西的,这次却开了出来,杨震海总觉着这么会安全点。而且在菜种好后,他还带着赵铁柱在树林边上围了一圈竹子做的篱笆,这样连带竹林那边除了荒地全都被围起来了。
  瑾娘带着蕙嫂还有赵家小子在菜园子里种上萝卜白菜,只留了一小片地种上茄子韭菜等平日吃的菜。
  天气越来越热了,在雨停后,就再也没有下过,天气越来越干。竟然有了干旱的感觉,瑾娘其实很奇怪的,以前听过大旱之后是大涝,他们这里怎么反过来了。
  天气实在是太热了,屋子里的窗子都敞开,也没有一点风,杨震海早上去县里了,瑾娘想让他买点硝石,记得以前听说过硝石做冰,瑾娘也想试试。虽说准备了冰窖,可是怕存了冰让地窖潮湿,就没存。现在她真心希望记忆没有错。
  日头都快落的时候杨震海才回来,还带回来一个不好的消息,“蓝河发水了。”
  “怎么会?不是说蓝河没发过水吗?”瑾娘有点惊讶。因为雨水隔断,他们这边跟外界联系都断了,这些日子又赶着种地,更是没什么消息传过来。
  “具体的现在还说不好,雁城以南都遭灾了。”
  “啊—什么时候的事?严重吗?”瑾娘手上的蒲扇一下子掉了。“雁城没事吧。”
  “都半个月了,咱们这边雨停了那边还下着,蓝河坝口决堤了,雁城没事。爹娘他们也不会有事。”杨震海把自己买回来的硝石放到桌子上,脱了衣服,只穿了短裤到院子里用井水冲了冲。
  “明天我去雁城一趟,看看爹娘再打听一下情况。如果灾情严重我们也要做些准备。”接过瑾娘舀来的手巾擦了擦脸说。如果真的严重,随后而来的就是灾民。
  “恩。”瑾娘皱皱眉头,她也想去,只是放不下孩子。外面情况不清楚,别再拖累杨震海。
  情况比预计的还要严重,这次不但蓝河发水,黄河也泛滥了,已经有大量的灾民往雁城来,估计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涌到他们那里去。
  族里开了会,对各家各户的情况作了一定的了解,情况不是那么乐观,各家各户存粮也就够吃到秋收,就算补种的粮食,也只够吃到明年开春吧。各家各户还要小心随之而来的灾民,人饿急了什么事都能干。
  灾民是十多天后来的,这些是林县的,去县城就要路过他们这里,基本都进了村子,走村西路,杨家大院距离远,还在半山上基本没有灾民过来。他们都是从村里要饭得不得的都要去县城等着施粥什么的。现在家家户户还有些余粮,多少能要到点。
  晚上瑾娘洗了澡,走出小间,看见杨震海舀着扇子给宝宝扇着,小家伙只在肚子上搭了个巾子。睡的脸红扑扑的。
  杨震海一抬眼,眼睛沾到瑾娘身上就离不开了,天气太热瑾娘做了几身长裙,现在身上穿着的是吊带月白软纱印花长裙,胸下收紧,勾勒出胸部漂亮的曲线,下面宽松大摆,十分飘逸。类似长裙她做了好几件,白日里面穿纱裤上面穿半截斜襟褙子,长袖的就配交领背心,或者套件宽松的沙质对襟褙子,总算没那么热。像晚上在自己屋里她连里面的纱裤都不穿了。凉快。杨震海对她这种行为从来不说什么,只是有时有点把握不住。
  瑾娘把宝宝放到床边的小床上,“这天得什么时候才能凉快?可真有点受不了了。”轻轻的拍了两下。转身坐到妆台,把头发梳成大辫子。
  “说不好,今年天气反常。”杨震海把身上的衣服脱了,用扇子给瑾娘扇了几下。看着她身上的衣服随着微风飘动,身上的曲线若隐若现。
  “咱爹的冰盆换了?”
  “换了,你那方法真好,真做出冰来了。”
  “呵呵,我也没想到会这么容易。”只是他们家儿子太小,晚上不能用。
  “对了明个——”杨震海正说着话突然听到西边院子咚的一声。
  瑾娘也听到了,转过头看杨震海。
  杨震海用手比划一下不让她出生,指了指孩子。自己站起来把灯熄了,屋子里一暗。
  杨震海悄悄的走了出去,等了一小会瑾娘就可以把屋子里的情况看清楚,伸手摸到一件短褙子和纱裤穿上,然后抱起宝宝。耳朵仔细的听着外面的声音。她耳朵绝对没听错,院子里进人了。进来的是两个人,接着没多久就听到两声闷哼。人被收拾了。瑾娘根本没听见杨震海的走步声,他速度可真快,心里不知怎地就涌出一股安全感,她男人实力可真强。
  瑾娘直接抱着孩子出去,看见院子里躺着两个穿的破烂的男人,杨震海还收出两把刀。
  “难民吗?”瑾娘悄声问。
  “以前是,现在应该是强盗。你看这刀,可不是普通农民能有的。”杨震海舀着刀比划两下,瑾娘似乎能感觉到寒气。
  “现在怎么办?”
  “今天晚上先这样,明天送到族里,让族长发落。”
  瑾娘点了点头,她虽然听说每回难民经过都会有强盗产生,可没想到这么快就出现了两个,那今后又会有多少。
  第二天那两位被送到族里,瑾娘后来听说他们被送多少县衙了,判什么刑不知道,不过他们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不会饿死了。
  难民越来越多,白天时不时有来杨家大院要饭的,瑾娘跟蕙嫂每日做很多的野菜窝窝头,发放给他们,只是等过了一个月大批难民涌来的时候杨家大院也不敢开门了。
  村子里的生活也开始艰难起来。补种的庄稼几乎没有什么收成,大家也要为来年做准备,去了种子,还要留出明年的口粮,所以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赵家三口搬到杨家大院了,一家人住在正房南边的倒坐房,现在有些乱,两家在一块也能有个照应,老房子没闲着,租给村里三伯娘娘家的一户亲戚,这家人,也是逃难过来的,不过他们家有些银钱,家里房子被淹了不能住人,今年又盖不了房子才到三伯娘这边借住一年的。
  这样也好等明年日子好了赵家三口就能搬回去,房子现在可不敢空着,打它主意的人多着呢。
  “三弟妹来了?”太阳西落,瑾娘带着宝宝在院子里玩,小家伙一岁生日都过了些日子了。已经能走能跑了,更让人费心看着他了。
  “恩。沛禹都会走了。可真快。”老三媳妇难得的说了一句奉承话。
  “可不是,自从会走了,满院子跑,看都看不住。”
  冷场——
  “三弟妹有什么事吗?”瑾娘不得不问。
  “恩,我们家现在都揭不开锅了,找你们借点粮。”
  “家里没粮了?”瑾娘挺诧异,怎么会没粮了?
  “恩,昨个就没了。”
  瑾娘觉着脑门直突突,老三家存粮一项是很多的,之前杨震海去看了,几家存粮都挺够的,根本用不找他们去接济,这才多久。那粮食那去了?不会是送她娘家了吧。
  “有你这么听媳妇的吗?都说了粮食要留着,你可好,卖了…就为贪那点钱,现在看看,你那钱能卖几斗米?有钱没处买去吧?完蛋玩意。”杨老爷子气的脸红脖子粗的指着地上跪着的老三就骂。
  老三跪着也不敢吭声。
  “你说说怎么办,今年粮没收上来,你们吃什么啊?你哥哥嫂子家里存了那么点粮,一大家子都快养不活了,还养你们啊?”自从灾后粮价一直上涨,老三媳妇眼红了,想着家里粮食已经补种了,挺到秋收,就有粮了,哪想到今年霜降早,啥东西都冻在地里了,基本没什么收成。
  老三臊得脸通红通红的。
  “你去,让你媳妇回她娘家要去,往日不是挺能往家里倒腾东西吗?你让她去要,去借。她那边亲肯定能要着——别上我这来。要不你们两口子都去她娘家吃去,该让他们养养你了。”
  老三闷着头。
  “我说你听着没有,今个把胖小给我送来,他先跟我住一阵子,你跟你媳妇都给我滚蛋——”他是不管老三两口子了,爱上哪上哪去。
  53、第 53 章
  老爷子把老三两口子撵走了,反正两口子有手有脚饿不死,不过老三家胖小被留下了,他可舍不得让孩子挨饿。
  老三家孩子今年四岁,虚岁也五岁了,长的敦实,虎头虎脑的看着跟老三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性格也相像,对于到大伯家生活小家伙一点也没有不适应,老三媳妇对孩子不算用心,跟村里其他女人一样多是放养,总饿不到冷不到就好了。以前老三媳妇和老二媳妇闹别扭的时候,这孩子也没少往老二家跑,老二媳妇对孩子不是个吝啬的,基本自家孩子吃啥胖小都有,时间长了胖小到有一半时间在老二家的吃饭。
  因为今年霜降的早,地里收成极少,他们家后种的地瓜收成也不多,一个个都很小,种的多数量也很可观。更让他们意外的是,早先被水泡了的地瓜土豆还有一部分成活,许是更多的地瓜土豆烂在地里做了肥料,生长时间又足够,那些地瓜土豆个顶个的大,足以弥补数量的不足。
  村子里其他人家收成也不好,不过家里还有些存粮,紧一紧还是能渡日的。其他地方还是有丰收的,灾民也转移了,很少能看到了。家里倒是安全了。
  杨震海现在没事带着赵铁柱还有老二老三进山,老三家的到底在娘家借了些粮,不过她还是没把孩子接回去。几个人进山总是有很大收获,不过今年的肉食多数腌制了或者做成腊肉自家存着,没有往外卖,之前杨老爹就念叨了,今年虽是过去了,可明年怕是还不好,粮食能省就省。
  瑾娘在坐在炕上给胖小做着棉衣,他去年的棉衣都小了,他娘也不说给做一件,似乎孩子送她这里,就不管了。
  胖小带着宝宝在另一边玩着拼图,他对于照顾弟弟似乎特别有耐心,陪着个小不点玩一点也不觉着烦,整天乐呵呵的。因为老三这阵子跟着杨震海进山,每次来回都要看看他,老三媳妇只来过两次还是想要点地瓜才来的。瑾娘真不明白她到底怎么想的。
  “蕙嫂,今天晚上贴饼子吧,昨个的狍子肉切一块炖一锅土豆。”
  “哎。”蕙嫂应了就去厨房准备。
  杨震海进了屋,手上舀着一个大包裹,放到炕上,“这些皮子你先收起来,现在卖不上价,以后再说,要有喜欢的,自己留着。”
  瑾娘打开看看,都是这阵子打的,硝制好了。杨震海喜欢一箭直接射进猎物的眼睛,所以皮子都是齐整的。她开始还挺喜欢的,现在看的多了就不觉的怎样了“老二老三那边都分了吗?”
  “分了。”杨震海也不多说。这些事情他会处理妥帖,不用瑾娘操心。
  瑾娘整理了一下就收起来了。
  晚上一家人正吃着饭,就听见外面门铃响,没一会老二从外面疾步走了进来“爹,大哥,老三被他岳家给打了!”
  “什么——”杨老爹和杨震海都惊了一下。
  “打咋样?怎么回事?”杨老爹啪的把筷子拍桌上问。杨震海已经站起身了。
  “人刚抬回来。已经找了郎中了。具体的我还没问,先过来告诉你们一声。”
  “走—”杨老爹起身一摆手,爷仨就出去了。
  “伯娘——”胖小憋着嘴眼泪汪汪的看着瑾娘。
  瑾娘伸手把孩子拉过来搂在怀里“胖小不怕啊,你爹没事啊。”
  “伯娘——我想去看看爹——呜呜——”胖小说着哭了起来。
  瑾娘想了想,“胖小先别哭,伯娘让人去探探消息啊。”这回他们要去反而惹麻烦,叫过老赵,让他去探探消息,“不管好坏,赶快回来给我们个信。”
  “是。太太。”
  结果老赵刚走没一会就回来了,一起回来的还有一大帮子人,老三也被抬过来了。
  人被安顿在东院正房西侧间,瑾娘只一眼就给吓了一跳,脸上青肿的都看不出摸样了,神智都有点不清楚了,都不知道怎么样了。
  一起回来的还有几个杨家长辈,气氛有些不好,杨震海更是压抑着,瑾娘还是第一次看到他这么生气的样子。
  “欺人太甚。”杨老爷子眼睛都红了,任谁看到自家儿子被打成这样也受不了啊。
  “这事绝对不能这么算了。”杨家大伯这么个气量好的都发火了。
  “郎中来了——”杨老二从外面进来还拉着一个白胡子的老先生。
  “邱郎中麻烦您了。”杨家大伯客气的说了一下。
  老?
  芍幸膊坏÷辖羯锨案∪瞬炜矗靡换岵潘怠安∪耸艿氖峭馍耍柑烨嘀拙突嵯耍馔裙鞘苌说醚徽罅耍迷诠峭访挥写砦唬群昧司筒换嵊惺裁从跋欤还?
  “不过什么?”杨老爹紧张的问。
  “不过他这脑袋被重击了一下,脑中有了血块,如果排不净,病人怕是有些妨碍。严重的话病人也可能再也醒不过来。”
  杨老爹一听身体一晃,差点晕倒,亏着旁边的杨震海扶了一下,“邱郎中,您一定要救救我儿子呀——我在这求您了。”杨老爹说着就要给邱郎中行礼,这位郎中是他们十里八乡的神医,他要是不行怕是送到县城也无法救治。
  老郎中赶紧扶着杨老爹,“严重了,作为医者自然救死扶伤。”说完来到床前给杨老三救治。
  “他奶奶的,我绝对饶不了他们——”杨老二气着就往外走。
  “回来——”杨震海厉声叫住杨老二。
  “哥…老三都让他们打成这样了——”杨老二瞪着通红的双眼看着杨震海。
  “我又没说这事就这么算了。”自家弟弟被揍成这个样子了,他绝对饶不了那些人。
  “那还等什么?”杨老二就是个急性子,恨不得现在就去把那些人给杀了。
  “这事还要从长计议。”杨震海已经冷静下来了,“你知道他们为什么把老三打成这样?”
  “还有什么,听说他舅哥这阵子在县城里攀上高枝了,都忘了当初他们一家被老三养着的时候了。前些日子老三去他们那里接粮,还被奚落一顿。那帮子白眼狼,没一个好东西。”
  杨震海坐在那里想了想,他总觉着这事里边还有点什么,“这事必须弄清楚,你去找老七,让他去打听一下发生了什么事。还有老三媳妇在哪?都谁动的手?”敢打他弟弟,他绝对不会让他们好过。
  老二听了眼珠转了转,转身出去了,这种事还是听大哥的,要说报复谁,谁也没有他大哥厉害。
  杨老七是杨震海二爷家的孙子,他们这一辈排行老七,最会打探消息,做事缜密,让他去查正好。
  天没亮消息就传回来了,杨老三是个老实人,可老实人也有反抗的时候,一直以来对于媳妇向着娘家人,他都没说过什么,没分家的时候他媳妇还没那么过分,可分家后,他媳妇就变本加厉,时不时的就回娘家,连孩子都不管,杨老三就很不满了,要不然他也不会想着攒私房钱。
  今年闹灾,老三媳妇又贪小利把家里粮食给卖了,其实这事没经过他同意,等他知道的时候都晚了,他心中的不满更加强了,然后跟着媳妇去岳家接粮,岳家的态度一下就变了,对他冷嘲热讽,他媳妇每日也没有好脸色,念叨他连家都养不起,说话越来越难听,这么一天天的把他心里剩下的一点感情都给念叨没了。心灰意冷,竟产生了一点想要休妻的念头。
  当然这只是念头,毕竟他们老杨家还没有谁休妻呢,没有什么缘由也不能轻易提出休妻。不过就是这样他也对岳家失望,不准备再当冤大头了。
  这些日子他跟着杨震海进山,打了不少猎物,除去卖掉的一部分,剩下的肉食都腌制起来,留着食用,家里本来就没有多少粮食,这些肉食能顶很大作用呢。他心里也明白,哥嫂之所以不借他粮主要是自己媳妇贪得无厌,有一就有二,他们要是吝啬的也就不会帮他养胖小了,也不会每次他去吃饭都给他做那么多,每次进山都给准备足足的干粮。他爹的心思他也明白。他也想明白了,这段日子的肉食也没往岳家送。
  只是他忘了他那个败家媳妇,趁他不在家把刚做好的腊肉舀走了还回了娘家。他一气之下去了他媳妇娘家。
  老三进了老丈人的家,不知道在屋子里发生了什么,老三几乎进屋没多长时间就从屋子里出来,出来的时候还拽着他媳妇的头发,气的双眼发红,嘴里还说着要休妻,还说要打死老三媳妇。边骂边拉着他媳妇往外走。接着从屋子里出来四个男人,其中一个是他舅哥,另外三个却是陌生人,他们四个把老三给打了。
  “我就探了这么多,屋子里发生了什么没谁知道,村子里也没人认识那三个人,只听说是他们家老大从县城里带来的,已经在他们家住三天了。”
  杨震海用手指敲了敲桌子,这里边绝对有事,不过老三没醒,在他们家屋里发生了什么,还不清楚,不过三弟妹跟三个陌生男人在一个屋子里待着就算屋子里还有她哥哥,可也算不守妇道了。而且发生了这种事情,这媳妇他们杨家不能要了,不但如此,把他弟弟害成这样,可不是一纸休书就能解决的。
  “那三个人走了吗?”杨震海突然问。
  “走了。听村里人说,他们昨个晚上就都走了。好像去了县城。”
  跑的到快。
  作者有话要说:这样极品媳妇,是有原型的。
  54、第 54 章
  杨家老三在第二天下午醒过来了,也许是老郎中的针灸之术有效果也许是瑾娘给他用了水之母,不管怎么说,他醒来后人还是很清醒的,郎中也说他修养一段日子就能恢复到以前的样子,不会有什么后遗症。这总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就算杨家老三安全无事,杨家还是不会原谅他的岳家郑家的,现在已经不是他跟他媳妇两人之间的事了,现在关乎着杨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