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仆二主的射雕生活-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往回缓缓走了一会儿,小红马居然还一边走一边啃着草,然后远远地就看到了后面三骑四人赶了过来。

    到了近前,李秋水似笑非笑地看着她:“小可,这马好像真的不错呢。”

    尚可笑着翻身下马,对郭靖道:“真是匹好马,我根本都不用怎么用缰绳,它就知道该怎么跑,还自己回来找你们,我简直就是在它背上看风景的。”

    郭靖过去爱抚了小红马一会儿,对尚可道:“它真的是很通灵性的,我也很喜欢它。”

    仆实的话,但是却很能看出他对这匹马的感情。

    尚可这时才发现,自己骑了人家的马,居然连人家的名字都不知道,于是便对他道:“对了,昨天到现在,我还没有问你的名字呢,你叫什么名字?我叫尚可。就是和尚的尚,可以的可。”

    郭靖挠了挠头:“啊,是我不好,我没有告诉你我的名字,是我太失礼了。我叫郭靖,郭子仪的郭,靖康的靖。”

    尚可愣了一下——她看过《神雕侠侣》,当然知道郭靖这个名字。然后再一想小红马和江南七怪,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到了什么世界。

    尚可本来准备等放了暑假看一下《神雕侠侣》的前传《射雕英雄传》的,但是却没想到自己居然会穿越到这本小说里。

    这时尚可很后悔没有提前看一看这部小说,不然就能知道剧情了。

    尚可倒是可以接受穿越到非现实的小说里,起码可以不用担心搅乱历史什么的。只是郭靖到底是怎么变成一代大侠的,她心里完全没谱——现在的郭靖,她一只手都能赢他。

    但是现在一个美妙的前景放在了尚可的面前——郭靖是未来的一代大侠,只要能跟着他,那好处一定是大大的。而且他的人不错,有了好处分自己一份,那是完全不在话下的。

    但问题是,李秋水和童姥两个如同神一般的存在,怎么可能答应让自己跟着郭靖而不是跟着她们。

    就尚可的观察,江南七怪远不是李秋水和童姥的对手,如果自己跟她们反目成仇,江南七怪别说不会来帮没有交情的自己,就是来帮忙,也是白白送命而已——李童两个,可不是心慈手软的主!

    于是偷着看看李秋水和童姥,却发现她们两个在低声交谈着什么,自己却因为功力太浅,完全听不到。

    那边韩宝驹和郭靖也在说着话,却只是与他说一些要提防别人,不要轻易把马或别的东西给人,因为汉人不像蒙古人那样淳朴的居多。

    这时童姥对尚可使了个眼色,尚可走了过去,李秋水道:“本来我们两个陪你呢,是因为你没有江湖经验,现在我看那个傻小子人也忠厚,你跟着他们,他们也不会赶你走,或不理你。等到了中原,我们就转道西去,到时候再来找你。”

    尚可大感意外——这是自己盼了许久的自由么?看来跟着郭靖郭大侠,果然好处多多。

    李秋水这时又道:“你也不用害怕,我们也不会马上就走的,这段路我们还是要陪你走完,路上还要再传你一些功夫。”

    尚可一听传功夫,不禁皱起眉头——之前李秋水和童姥两个人在传她功夫的同时也是在暗中较着劲,如果尚可把某一方的功夫练得比另一方更好,另一方会怪尚可不用心学,然后在接下来的教授中狠狠地操练尚可,让尚可苦不堪言。

    李秋水看到尚可的表情,笑着说:“你别害怕,我教你的功夫不会伤人,只会让你自保罢了。”说着扭过头去看了一眼童姥,然后再对尚可笑道,“这门功夫可是我逍遥派独有的,你可得入我的门下才行。”

    看童姥一眼的意思是——我要收她为徒,你不会有什么意见吧?

    但是童姥果然就说:“收什么徒?她早就是我灵鹫宫的人了。”

    李秋水掩嘴笑道:“师姐你好性急。好吧,便不收徒,不过,北冥神功可是我的功夫呢。”

    童姥道:“你爱传不传,难道就只有你的北冥神功能让她行走江湖?”

    李秋水“啊呀”了一声道:“师姐难道要传她北冥真气?可是她已经学了小无相功了。”

    童姥瞪了她一眼,不再说话。

    李秋水的身子比童姥的高一些,坐在童姥的身后,笑盈盈地用右手在她右肩上一搭,然后把下巴搁在她的左肩上:“师姐不要怕,我不会有了徒弟有不理你的。”

    童姥怒道:“你少碰我!”

    李秋水嘻嘻笑着离开她的身子,这时后面的柯镇恶等人也来了,见众人无恙,便也各自心安。

    于是一行十人继续向南走去,晓行夜宿,径向东南进发,在路上走二十来天,终于过了大漠草原。

    这天离张家口已经不远,郭靖初到中原,见四周景物均是生平未见,心情不禁甚是舒畅,双腿一夹,纵马疾驰而去。

    江南六怪见了,知道他在草原上养成的豪性发了,也不在意。尚可这段时间来与郭靖相处得很不错,见他打马狂奔,却有些担心,便对身边的朱聪道:“朱二叔,郭大哥不会出什么意外吧。”

    朱聪笑道:“他一身蒙古人打扮,到了大金国的土地上,不会出什么事的。”

    事实上金宋两国也已经和平很久了,便是两国之间的往来也很多,郭靖就是汉人打扮,女真人也不会把他怎么样。

    不过朱聪与尚可相处了这些日子,也知道她其实也是个没什么江湖经验和人生阅历的人,所以不但对她放下了戒心,有时还会指点她一些江湖规矩。

    朱聪也旁敲侧击地问过尚可李秋水和童姥的身份,但是尚可只说她们是一个很古老的门派的传人,并没有多说什么。

    但是朱聪等人见李秋水和童姥的武功似乎都不弱,但是也一样没有什么江湖经验的样子,心里也不禁感到奇怪。

    其实童姥与李秋水前世很少涉足于江湖,只是自己练功,然后过着自己与世隔绝一般的生活——哪怕李秋水贵为西夏的贵妃,也不出宫,整天躲在后宫里。

    当然她也不怎么得宠——不然她脸上的井字形的疤,还不把西夏国主吓死。

    童姥更是只在灵鹫宫里发号施令,极少下飘渺峰。所以若论江湖经验,她们两个还不如江南六怪。至于江湖规矩,她们两个更是因为当年一身武功强横无匹,所以从来不守什么江湖规矩。

    不过朱聪等人只当是她们年纪小,所以不懂罢了。现在听尚可这样问,朱聪也知道她是关心郭靖,便随便说了两句敷衍一下,好安安她的心。

    尚可听了朱聪的话,果然也就放了心,便与他们一起乘马前行。

    九人六骑,慢慢前行,走了约莫一个多时辰,终于走上了一条像样的大路,却见那一边转过来四骑白色骆驼,驼背上各乘着一个白衣男子。

    尚可练了内功,目力极好,只见这四个白衣人都是二十二三岁年纪,眉清目秀,颈中都翻着一条珍贵的狐裘,却都是女扮男装的——因为四人均无喉结(不可能这么巧,四个人都是小喉结的),且眉目中流转的神采,都不是男人所有的。

    尚可盯着她们看,江南六怪中的几人也没见过这样的白骆驼,不禁也多看了几眼。四个乘客见了,都微微皱眉,似要发作。但是见江南六怪面目怪异,又人数大大超过己方,便各自扬鞭,催着骆驼快步走了。

    李秋水对童姥道:“这白骆驼,我当年在西夏倒是见过的。”

    童姥哼了一声:“有什么稀奇,我还见过全白色的鹿呢!”

    李秋水笑道:“师姐总是好胜些,我并没有说师姐没见过,也没说这白骆驼有什么稀奇的,你怎么就说这样的话来了。”

    童姥道:“你说这话,分明是欺我没有骑过这白骆驼,而你在皇……你骑过!”

    李秋水微微一笑,不再多言,但是童姥却仍是气哼哼的。

 第八章 分道扬镳

    尚可对她们两个斗嘴已经见怪不怪,自然不放在心上,江南六怪却只当她们是小孩子斗嘴,听着反觉她们童趣盎然。

    童李二人一边说着话,一边与江南六怪一起来到黑水河边,遥遥看见郭靖在路边的一个酒家外和望着,身边拴着他那匹小红马,另一边的树桩子上,却拴着八匹白色骆驼。

    刚才只是四人四骑骆驼,看来这里又有她们的同伴在。

    只是尚可不知道,原著中韩宝驹骑术精湛,在第二批,也就是与尚可她们相遇的那四个人到达这黑水河边时,他已经先到了。只是现在路上有了尚可和李秋水童姥的加入,行路的速度减缓了一点,这才在两批人都到了之后才赶到黑水河边。

    郭靖一见到韩宝驹,忙上前道:“三师父,小红马病了,大概是被我累坏了。”

    众人一怔,韩宝驹一边下马一边道:“怎么了?快带我去看!”

    郭靖拉着韩宝驹,一边急急走向小红马,一边道:“它身上出血了!”

    众人听了都是一惊,但是尚可却知道这是一匹汗血宝马,所以一点也不紧张,只是跟了过去。

    韩宝驹过去手摸了一把马肩上的汗血,仔细看了一下,然后笑着安慰了郭靖,朱聪也是摇头晃脑地掉起了书袋。

    李秋水则对童姥笑道:“师姐,这是天马,当年你在天山,有没有看到过这种马?”

    童姥看了她一眼:“我没有看到,你在西夏有看过么?”

    李秋水和童姥看上去只有十来岁,但总是一口一个当年,一口一个西夏和天山,江南六怪听了心中有些疑惑,但也不好细问。

    这时江南六怪已经把郭靖拉入了小饭馆,朱聪向众人说了这汗血宝马的来历,众人都赞叹不已。

    这时另一桌上八个穿白衣的女扮男装者也都听得津津有味,艳羡不已,便小声说着要抢马杀人的话,让柯镇恶心头恼火,而李秋水和童姥更是心中好笑——对方功夫太差,童姥连怒火也发不出来。

    最后朱聪道:“殊不知这大宛天马的骁健,全由野马而来。汉武帝以倾国之力得了几匹汗血宝马,但没贰师城外高山上的野马与之□,传了数代,也就不怎么神骏,身上也渗不出红汗了。”

    尚可没有那么深的功力,听不到那边八个人的谈话,只是在听着朱聪讲故事。听到这里便道:“什么不再神骏呀,只是因为离了那地方,不再有寄生虫咬它们的小血管罢了。你这匹马大概是偶尔脱了群跑到草原上的,所以身上还有这种寄生虫。”

    朱聪听了一怔:“什么寄生虫?”

    尚可道:“就是一些喜欢吸血的小虫子,进入了马皮下沉睡着。一旦马奔跑起来,体温上升,小虫子被热醒,就会吸噬血管,吸取马血。由于虫子太小,所以所咬的伤口也小,对马不会有太大的损害,血也会从汗孔中随着汗一起排出。”

    江南六怪听了,有的若有所思,有的却不以为然,朱聪更是不信——他自认为饱读诗书,自然更相信典籍所载,怎么会信这样的小女子的话。

    童姥和李秋水听了却是互觑了一眼,知道她这又是来自未来的知识了——事实上也的确是如此,尚可虽然没有看过《射雕英雄传》,但是她的同班同学看过的不少,也有人谈起过郭靖的汗血宝马,说到寄生虫的事,她听在耳中,才有如今这样的见解。

    郭靖听了却是宁可信其有的,他极爱这匹马,听了尚可的话忙问道:“这种小虫在哪里?怎地挖出来?”

    尚可耸了耸肩:“不是用挖的,我听说用一些除虫的药水涂抹在马身上就行了。”

    郭靖又问道:“用什么药水?”说着又把眼去看韩宝驹。

    韩宝驹道:“若是真有虫蚁,我自有除病之方。”

    尚可道:“平常的药水,只怕除不掉这寄生虫,要用烈性一些的,还要用铁刷子刷,让药水深入皮肤。”

    韩宝驹道:“真这么厉害?”

    尚可笑道:“韩三叔这样问我,我也不敢保证啊,万一出了事,我可不敢担保。反正这小虫也害不了马的命,随它去也不要紧的。”

    郭靖却对韩宝驹道:“三师父,咱们想想办法吧。”

    韩宝驹深爱这个唯一的弟子,自然有求必应。他身上医马的良药自然是有的,只是按着尚可的说法,还得加些烈性的药,却是此处难找,只得去得大的城镇才有,只得好言安慰郭靖。

    郭靖心疼爱马,几乎落下泪来。尚可见到他这个样子,一点也不像个豪杰大侠,心中也是好笑。

    这时旁边的八个少女互相调笑了一番,纷纷离开上了骆驼离去,柯镇恶便问众人可知白驼山是什么来历。

    众人皆说不知,唯有童姥面色微变,李秋水和尚可心知有异,但当着众人也不好问。柯镇恶双眼已盲,看不见童姥的神色变化,其余诸人都只顾着和柯镇恶说话,没来注意童姥脸上些许的神情变化。

    柯镇恶这时又说那八个女子说了灵智上人等各路黑道好手齐聚中都,也许对大宋有所不利,要跟着这八个女子去周围探访一番。

    南希仁便让郭靖自己骑了小红马抢先去了嘉兴,一则是让他自己历练一番,二则也是怕他跟着自己等人去一起冒险——这灵智上人参仙老怪等人,都是黑道上的高手,便与全真七子相比,也只是稍逊一筹罢了,江南七怪其实并无实力与他们抗衡。只是他们侠义为怀,自然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柯镇恶等人在这边与郭靖说话,那边童姥李秋水也在商议。

    李秋水先问童姥这白驼山是什么,结果这白驼山与天山一样,都是在西域。当年这白驼山叫做白驼洞,乃是灵鹫宫下三十六洞之一。

    童姥这次与江南六怪同行了一段时日,也曾让尚可问过他们灵鹫宫的事,结果江南六怪都说不知这个门派,童姥心中已经知道灵鹫宫多半已经没落,心中正是伤感,如今见到当年自己的下属传人,自然想要跟过去看看。

    李秋水道:“我看那几个白衣人谋划要夺那傻小子的马,却不知我们是跟着这六怪,还是跟着那傻小子先走。”

    童姥道:“这六怪要查明那些黑道上的人的用意,哪有空去寻白驼山,自然是跟着那个傻小子了。”

    尚可道:“可是你们不是说要去天山么?”

    李秋水瞥了她一眼:“你是不是和那傻小子待得久了,傻也被传染了——这时候哪里有空去那么远的地方,自然是先找个舌头来问问。听那八个女娃子说了,她们的什么少主也在中都,咱们赶了过去,把那少主擒了来问问便是。”

    童姥点了点头,尚可道:“可是咱们分道扬镳,自己可没有马啊。”

    李秋水道:“过了黑水河,就有城镇,咱们过去买了马,带等着那傻小子一起上路。”

    尚可苦着脸:“那要我去和他们道别么?”

    李秋水笑道:“我可没说要去道别——脚长在我自己身上,我什么时候走,还非得他们同意不成。”

    尚可道:“可那也太失礼了啊。”

    说着回头去看那边,正巧听到南希仁对郭靖说到“打不过,逃”四个字,心想这郭靖真的是大侠么?怎么这么蠢?连好汉不吃眼前亏的道理也不懂?

    她穿越来这里后,除了童姥和李秋水,还没有遇到过别人。这次与郭靖一起走了二十多天,早也把他当成了朋友,心里也怕他出什么事。

    李秋水见了笑道:“只是片刻工夫,咱们过了河买了马就又和他一起上路了,你有什么舍不得的?”

    尚可脸上一红,道:“你胡说什么呀,我去就我去。”

    这时便走了过去,向六怪说了自己三人要赶着去江南,不愿意与他们一起在这里附近调查了。

    六怪早知她们三人身怀武功,虽然见她们三个人年纪幼小,但毕竟与她们没什么深交,所以也就没有阻拦她们。郭靖为人朴实,却道:“你们和我一起走吧。你们又没有马,我过了河,去替你们买了马骑吧。”

    蒙古人的马都是家庭的重要财产,不肯轻易卖人。部落和马又是战略物资,更不会轻易买卖了。所以一路南下,虽然遇到几个蒙古部落,却也没有买到马。郭靖虽然迟钝了些,但也知道汉人的镇子上是有马卖的。

    尚可一听正好——李秋水和童姥身上的钱其实不多,说是去买马,多半是要去抢的。她可不想没来由地当强盗,所以还是跟着郭靖,打打秋风揩揩油的好。

    郭靖根本不懂财不可外露的道理,这次成吉思汗和拖雷等人给他的金银财物,他都放在包袱里,尚可早看见了。

    于是尚可回去跟李童二人一说,李童二人也没有异议,于是四人牵着马,便先行了一步,去黑水河渡口找船渡河了。

 第九章 小试牛刀

    却说郭靖向六位师父磕了头,与尚可等三人一起结伴同行。虽然四人看起来都是没什么江湖经验的,但江南六怪本就是让郭靖增增加一些阅历的,如果有一个江湖老手在旁边教导,只怕郭靖自己还体会不到。

    再加上多几个人,其实也是多几分安全——虽然三个少女来历很可疑,但也没有表现出什么恶意来。

    于是江南六怪把他们送上船,目送他们过河,便回头去附近探听白衣白驼的少年男女的下落。

    过了黑水河,走不多远果然看到一个城镇,四人进去后找到了马市。郭靖长于蒙古,又是韩宝驹的高徒,相马之术还是懂的,挑了三匹好马,连一张金叶子都用不了,还找了一大把碎银铜钱和“会子”。

    会子是南宋的纸钞,尚可从来没有见过,还拿过来看了很久,郭靖为人忠厚,还以为她缺钱,便道要送给她。

    但尚可只是觉得有意思而看看罢了,怎么会收人家的钱,便还给了郭靖。

    之后郭靖拿着韩宝驹给的药方,到镇上的药店里买了药,再与韩宝驹给的药丸捣碎了合在一起,用水调和了,再用铁刷子轻刷马肩和马臀。不多时果然看见有很多细小如细尘的小虫顺着药水流到地上。

    郭靖对着小红马道:“小红马啊小红马,我不知你平日里竟然如此受苦,真是委屈了你了。”

    尚李童三人见他说得真挚,却也没有为他与一匹马说话而笑话他。

    把药水刷了一遍,这小红马的皮肤略有损伤,但却不防碍行走,况且以另三匹普通马的脚力,小红马放慢了脚步也跟得上。

    于是四人四骑一起上马南下,并没有耽搁太久的时间。

    出了小镇,驰出十余里后,只见地势忽地高了起来,道旁高山夹峙,怪石嵯峨,不禁让郭靖暗暗心惊,手按在腰间的剑柄上,凝神前望。

    尚可见了还没有什么,童李二人见了自然又在心里笑他傻了。

    又缓驰了一会儿,转过了一个山坳,只见前面四个男装的白衣女子骑在白骆驼上,拦于路间。

    郭靖远远将马勒住高叫道:“劳驾借光。”

    童姥和李秋水均想,人家摆明了要来抢马,你武功又不比人家高出多少,不抢先下手,是等着后下手遭殃么?果然是个傻子!

    那边四个女子果然都大笑起来,其中一人还让郭靖过去,并说:“怕甚么?又不会吃了你的。”

    郭靖脸上一阵发烧,不知如何是好,便向尚可这边看来。虽然尚可等人看上去比他还要年轻,但是尚可有时发表的见解却很独到——比如这次说汗血宝马有寄生虫什么的——所以郭靖在潜意识里就觉得尚可是很可靠的,现在遇到了这事,便不由自主地向尚可这边看来。

    尚可心想刚才你的师父让你打马冲过去,你怎么不冲?转念一想,知道是因为自这边三匹马慢,如果他打马冲过去了,自己这三个人就要被四个女子留下来。

    尚可知道郭靖为人厚道,他不知道童姥和李秋水的武功,是断不会丢下三人自己跑的。于是便想着怎么跟郭靖说,让他一个人先走。

    这时只听另一个又女子笑道:“你的马不坏啊!来,给我瞧瞧。”

    她的语气全是对小孩子说话的样子,郭靖正在想该怎么办,李秋水靠近小红马,在它的屁股上并指一戳,令小血马一声长嘶,狂奔起来。

    对面一个白衣女子纵身上前,长身便来扣小红马的辔头。那小红马一声长嘶,忽地腾空跃起,窜过四匹骆驼。郭靖在半空犹如腾云驾雾一般,待得落下,已在四女身后。

    这一下不但四女吃惊,连郭靖和尚可、李童二人也是大感意外。

    这时只听得一女娇声怒叱,郭靖回过头来,只见两件明晃晃的暗器扑面飞来。

    郭靖怕暗器有毒,除下头上皮帽,扭身兜去,将两件暗器都兜在帽里,耳中还遥听得两个女子隐约赞道:“好功夫。”却只是没空勒马,转眼见已经奔出一二里地了。

    却说这边剩下的一个女子扬剑便向童姥和李秋水走来,想要把她们扣作人质,然后追上去逼郭靖就范——这马太快,她们还真怕郭靖逃了。

    童姥和李秋水当然是不能出手的,李秋水便对尚可使了一个眼色。尚可知道这是要让自己出手——实际上尚可这是第一次与人真正动手,而且对方还拿着武器,自己却是空手,心里还是有点忐忑的。

    不过想到若是让童李二人出手,只怕这几个女的一个也活不了——尚可毕竟是来自现代的,并不是那种视人命如草芥的人。

    所以思量一下,还是自己搏一下算了。

    于是翻身下马,也对着那个白衣女走去。

    那白衣女见到尚可走过来,一剑便向尚可刺来。

    原来这女子见尚可年纪稍大,只以为尚可会些武艺,而李童二人只是小孩子,杀了尚可,便能威慑另外两个,于是出手便不容情。

    尚可见她长剑直取自己咽喉,心中也是火大——怎么你不问青红皂白,上来就要杀人!

    于是脚下一转,避开这一剑,一招天山折梅手,便把剑夺了过来,然后拿手一搭她的脉门,运起刚学的北冥神功,瞬间将她的内功吸得干干净净。

    原来李秋水所说的不会伤人的功夫,就是北冥神功。这门功夫只吸人内功,不伤人性命,倒也不是虚言。只是江湖中有些人以功夫自矜,失了内功,只怕会当场自刎,另有些人仇家遍天下,被吸走内功,和死也没什么差别。

    不过尚可却想不到这么多,只是觉得这门功夫不伤人,又能益己,的确是好功夫,所以学起来也很卖力。她身具北冥真气,又有李秋水亲自指导,学起这门功夫来也很快,此时已经比当年的段誉要强多了,只要两手掌心搭上对方的身子任何一处,就能吸取对方的内功。

    这女子的内功也的确是差劲,尚可这一下小试牛刀,便把她的一身内功吸了过来。

    不过这也是因为对方的内功和她差得太远,如果倒过来她的内功比对方差得很远的话,人家能一下子震开她的,不然前世的争斗中,李秋水早用北冥神功把童姥的一身内力吸得干干净净了——当年段誉吸了七个无量剑弟子的内功,是因为大家都没有经验,而且内功也同样不高明,再加上是一个一个上前,所以等于是往火里添柴了,一点挣脱的法子也没有。

    对抗这一类功夫,如果内功相差不多之人,只能以抱元守一之法拖延时间。当年慕容复不敢就这个法子对抗丁春秋的化功,只是怕内力全缩之下,对方又用毒攻罢了。

    尚可用这法子对付这白衣女子,妙就妙在对方从来没有听过这门功夫,一被搭住脉门,下意识地就要动内力把对方的手指弹开——脉门这种要紧地方,岂能被人抓住。

    结果内力一催,入泥牛入海,瞬间一身内力便被吸光,心中又惊又怒之下,想要出口警示同伴,却连嘴也张不开——当年无量七剑能出声唤同伴前来,是因为段誉本身毫无内力,等于他一个能够容纳内力的丹田太小,所以只能缓缓吸纳内功。等到他吸了七人的内功,那盛放内功的丹田的容量就大了许多,再吸那严妈妈时,就快了许多,便是此理。

    尚可的北冥神功要远超过半通不通的段誉,那白衣女子登时委顿于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另外三女见了又惊又怒,却不逃走,各自仗剑从三个方向向尚可刺来。

    尚可武功远超其中一人,但三人围攻,尚可江湖临敌经验不足,不免有点手忙脚乱。

    童姥见了心里有些不快,心想怎么对付这样的三个不入流的人还要这么久?李秋水察颜观色,已知其意,便笑道:“她们是白驼山的人,自然小可要手下留情,不然也是失了你的面子。”

    童姥一想也是,便只注目观看。

    那边尚可初显慌乱,但很快就因为轻功远超对方而占据了主动,反而倒过来牵着她们三个的鼻子打了。

    事实上尚可学武的资质并不是很高,她能达到现在的高度,完全是托了遇上了李秋水和童姥这两个超级高手的褔。小无相功乃是第一流的内功,几乎能与九阴九阳相提并论,天山折梅手也是最精妙的擒拿手法,哪怕尚可领悟不到精妙处,童姥也会从中指点,再加上凌波微步,哪怕是至不济也能自保,就更不用说已经练到了中段的北冥神功了。

    这时远方马蹄声响,原来是郭靖去而复返——他怕尚可等人遇险,自然在勒住小红马后旋即赶回,却没想到这么点功夫,尚可就已经解决了一个了。

 第十章 西毒传人

    这三个女子见一个尚可就已经拿不下了,郭靖刚才在马上接她们暗器的手法,显然武功也是高于她们的,再加一个他,自然她们三个就更不敌了。

    于是三女娇叱一声,各自散开返身奔向自己的骆驼。

    童姥道:“别放走一个!”

    尚可轻功高出三人不少,但是追上一个点住穴道后,另两个已经上了马了。

    尚可掏出几枚铜钱掷去,却只将其中一人击下马来,另一人却纵驼狂奔逃去。

    郭靖为人仁厚,见她逃走也并不阻拦,反而将小红马一勒,让出道来,任她狂驰而去。

    童姥大怒,对郭靖微笑着道:“我刚才说不要放走一个,你没听见?”

    虽然面带笑容,但是这话说得颇为无礼。不过郭靖为人忠厚,又见她只似个孩子,所以也没放在心上,只道:“她已经逃走啦,何必赶尽杀绝。”

    童姥见郭靖不认错,脸上笑意更盛:“那么你是怪我太心狠手辣了?”

    郭靖挠了挠头:“姑娘言重了,只是她们又没有伤害到你,得饶人处且饶人吧。”

    郭靖难得用一次成语,但是这句话是前几天尚可取笑郭靖的,说他心地太过善良,总是得饶人处且饶人。要知道这句话乃是南宋初年的词人姚宽所著的《西溪从语》中所载的一首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