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幸福武侠-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啧啧!”乔灵皓吐了下舌,“九爽、清平、三公,我大理的文官来了这么多,我爹怕也在里面。”
“大家都小心点。”乔灵皓旁边的少年‘刘珏成’沉声道,“五华楼问政,文武百官能到的都会到,我们的老头子肯定也在这里,说不准正看着我们,大家的言行举止都收敛点,别太放肆了。”
“知道了,刘珏成,我们又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低低的声音响起,而后——
“老人家,您先请!”“这位大哥,请让一让!”先前还飞扬跋扈的一伙少年顿时变得风度翩翩,彬彬有礼,贵族气息十足,这些判逆期的少年如此,后面的大小姑娘少女们就更是不用说了。
五华楼和状元楼、好汉堂一样,都是越往上走,层次便越高级,段誉一伙都是家世清贵,自然不可能和贩夫走卒一样呆在下楼,一行人慢慢吞吞的保持着最佳风仪,来到了三楼。
“这四楼,问政期间只给有学问的人,你们这些少年还是坐三楼吧。”三楼通往四楼的门口,守门的是皇宫禁卫,那挎着大刀的方脸禁卫正朝着段誉等人喝斥。
“这位大人。”刘珏成连笑说道,“你看这位是镇南王世子,而这位是善阐侯……”他指着旁边段誉、高明贞正要介绍。
方脸禁卫一摆手:“我知道是世子,可上面有命,这四楼、五楼只认学问不认身份。”
“方叔。”段誉这时拉开刘珏成,笑眯眯的上前道,“我老师是孟圣人,高大哥也是善阐侯高叔叔亲手**出来的,而他们个个都是身学渊博,虽然我们不敢说自己如何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可也勉强算得上个学问人,上这四楼还是够格的。”
方脸禁卫这才咧嘴一笑:“也对,孟圣人的弟子,善阐侯的孙子怎么可能不学无术,嗯,算你们过关了,上去吧。”
段誉等人上了四楼,眼一扫便发现这大堂中已经坐了不少人,这些人大多是些老头子。
“那是孔吉庆!”
“那个老先生是魏瑞东!”
……
众少年也认出了,这些坐在大堂的人,虽然名声比不上孟述真、闻士达等一帮大理文坛精英,可大都也是一方有点小名气的学问人,众少年可不敢太过放肆,找了些空的座位坐好,这时——
“咦,来了!”乔灵皓突然手一指。
众少年倚着近天心的栏杆往下看,只见一楼的天心处,七个十二三岁左右的少年,五个青年书生正走在登上天心阁塔的楼梯上。
“就是这几个?”高明贞撇了撇嘴。
“高明真小姐。”乔灵皓转着冲一边叫道,“那个在算学上打败你的段海峰是哪一个?”
高明真探着头,看着登塔的人根本没理乔灵皓。
“高姐姐。”
“明真,段海峰是哪个?”旁边几个少女也好奇询问,这里的少女,大小姑娘大部份都去过看闯状元楼,可也有几个是没去过的。
“就那个,最漂亮的孩子。”高明真淡淡说道。
“哦,走第三的那个呀。”顿时那几个少女点头,她们和段誉一伙挨得较近,说的话自然也传到了众少年耳里。
“哼,就那个,也不乍样!”乔灵皓嘀咕着。“嗯,看起来瘦瘦弱弱的。”“呆九那个傻子,居然拜他为师!”旁边少年也是小声嘀咕着,他们虽不能入天龙寺,可本身也是有名师指点,再加天龙寺藏经阁对他们开放,自家藏书也丰,自然不像外人一样把天龙寺寺生看得很高,内心中反而有点故意和天龙寺寺生较劲的想法。
“嗨,奋发,呆会你可得给我们指点一下。”
塔阁楼梯上,秦朝一行人拾阶而上,秦启、秦树和郭奋发说着话。
“奋发,五华楼问政,我听说文武百官都会到,你虽然没上过朝,可老师那种身份,你应该认识所有的官员和名人吧?”秦树低声说着。
“所有倒不会,但四五十个还是认识的。”郭奋发咧嘴笑道。
没多久,一行人便到了塔阁的五楼。
“嗨,你们坐那边,我们五个坐这边。”曹惠伟笑说道,曹惠伟、郑林兰、蒋鑫、朱华、方山海、魏雨生在一旁端端正正坐了下来,眼微微扫视着四周,只见不远处五楼一双双眼睛威严的瞪过来,五人不由都有些拘紧。
“哇,这戴官帽,穿官袍的人还真够多的。”秦虎、段无丙却是在这楼层上四处跑,甚至还和五楼那些瞪过来穿着官袍,戴官帽,一个个看起来威猛的文武官员大眼瞪小眼的对瞪。
“看,那三个是我大理国的三公,司徒华赫艮、司马范骅、司空巴天石……”
“三公?”
秦朝眯着眼看过去,天龙八部中,万劫谷救段誉那一节,这三公可是立过大功的,“那华赫艮,发迹前是个盗墓的,这事怕是少有人知道。”
“而那穿紫袍的是淮庆侯李相爷……”
“那个胡子半灰半白坐在……”
郭奋发低声介绍着,众少年,包括曹惠伟五个青年都竖着耳朵听着。
忽然秦朝一皱眉:“奋发,镇南王王爷和皇上好像都没到。”在这四周的官员中,秦朝根本没看到朱丹尘的身影,而且若是保定帝和镇南王在,郭奋发第一个介绍的便是他们。
“嗯。”郭奋发一点头,也觉得疑惑,五华楼问政,皇上居然不驾临?镇南王也不来,甚至善阐侯高升泰也没到。
“哈哈,那几个老寺生无趣得紧,倒是这七个太极社的娃娃活泼,一点也不怯场,难怪弄出这么大的事,国之英才呀。”
塔阁四周五楼一些官员和秦虎、段无丙孩子气的瞪眼,另一些则是说笑着。
“初生牛犊不畏虎,后生可畏呀,对了,既然这些人都到了,这五华楼问政,我们便直接开始吧。”
“嗯,早点开始吧,听说这七个孩子个个厉害,怎么个厉害法,哈哈,我都等不及了。”
……
很快,这些官员便有人作了个手势。
“李相爷下令了,擂鼓吧。”五华楼三楼一个阁厢里的彪形大汉眼睛一亮说道。
(谢谢‘ZPeter’打赏!)
第五卷天龙寺第六十六章为何不抢
“咚!”
“咚!”“咚!”
雄壮高昂的鼓声响起,一下子便充斥满了整个五华楼,那五华楼从上到下,五层楼所有人群不由自主都停下了喧闹。
“诸位!”
沉闷的声音耳边响起,鼓声也嘎然消逝。
“今奉圣上之命,在此举办五华楼问政。”声音是从五楼响起,却回荡在五华楼每一个人耳边,更远远飘出响荡在大街小巷里,“五德具备,五行轮转不息是为五华,五华问政,主考五经,涉及算术、工匠、兵事、农田、户籍、礼乐、刑罚、吏制……”
“我大理创国至今,五华楼问政,百年难得其一。”
“而这,非我大理国不愿……”
……
“五华楼问政,是荣耀,可这荣耀,不是滥发的,每一次问政的主角,上届孟述圣,上上届高升泰,再上上次桑耶,孟述圣、高升泰、桑耶,都只是一个人,而规定,一次五华楼问政,荣耀也只归一人,而这一次,也不例外!”
声音说到这,停顿了下来。
四周一个个人瞪眼看着楼上,五华楼问政,确实每次邀请的只是一个人,给的荣耀也只有一个人,从无例外,而这一次一下就是邀请了十二个,众人原本还以为改了规章,没想到。
“这次的这个人是谁?”
声音再次响起。
“在这里,这塔阁上段海峰、段无病、张鹏阳、宋二勇……魏雨生,他们十二人,我告诉你们,这每一个人都有可能,但最终归谁,老夫也不知道,因为,这一次,这次的荣耀,必须抢!”
“抢?”
“十二个都有可能?”人们更迷糊了。
“今年的五华楼问政,具体规则就是。”声音越发洪亮,“提问者提出问题后,被问政者,必须抢着回答……”
“抢答?原来是这样!”很多人顿时露出笑脸,塔阁上曹惠伟、秦虎等人则是皱着眉。
“谁答得好,胜利便归谁,这抢答规则是提问者提出问题后,必须说‘我的问题结束了,请回答’……”声音详细的讲叙着规则,很快这规则讲完,这时那声音似乎带上一丝笑意,“往常提问向来是当政者,做官的提,但今年,问政时间延为三天,而提问者,第一天上午便让给诸位在野的名人雅士和大儒们,请四楼的各位大儒、夫子、先生们准备提问,对了,诸位千万不要手下留情,这十二个天龙寺的高才,可个个腹中墨水多着哩。”
声音停下,整个五华楼却是静了一会。
“哈哈,既然大家都谦让,那便让我孔吉庆第一个提问吧,孔某人学识不高,提不出什么高深的问题来,只是抛砖引玉,给诸位高人做个开路先锋。”
四楼声音响起,而后便听到那声音说道:“几位天龙寺的高才,请问:‘以随侯珠弹千仞之雀’语出何处?”
“是这题?”
秦虎一皱眉,太极社其余人也眉一挑,有些疑惑。
“五华楼问政,这问的也太简单了吧?”秦虎眯着眼,正要开口,一瞥旁边,只见段无丙手指懒散的敲着膝,秦龙撇着嘴,秦朝闭着似乎在睡觉。
“嗯,小朝小龙都不抢,这些没技术含量的题,抢了也没意思。”秦虎连也闭着眼,装着打瞌睡的模样,秦虎、秦朝、秦龙、段无丙这么做,本想抢的郭奋发、秦启、秦树连也闭上嘴。
只听四楼上孔吉庆捋着胡须:“诸位,我的问题结束了,请回答。”
这音一落。
“我曹惠伟请……”
“我蒋鑫请求……”
“我郑林兰请求……”
……
一道道声音响起,只见五个老生几乎齐齐开口。
“这一次,第一个开口的是‘蒋鑫’,‘蒋鑫’,你来回答。”主持的声音响起。
“是!”蒋鑫兴奋的站了起来,“‘以随侯珠弹千仞之雀’语出《庄子-让王》,‘随侯珠’指的是一种宝珠,《淮南子-览冥训》高诱注:‘隋侯,汉东之国,姬姓诸侯也。隋侯见大蛇伤断,以药傅之。后蛇于江中衔大珠以报之,因曰隋侯之珠,盖明月珠也。’‘随侯珠’也叫‘隋珠’……”
蒋鑫清朗的声音在五华楼回荡,同时也有内功高手将他的声音复述着向五华楼,甚至五华楼外的百姓传播。
“那太极社?”
四楼栏杆旁高明贞一双剑眉微微一拧。
“明贞兄。”段誉一下便看到了,不由询问,“怎么,这道题很难?”段誉攻读学问是随兴趣来,兴趣至,再难也很快能学到手,可兴致不到,再怎么逼他也不理,这《庄子》、《淮南子》,若换一个他这种年龄,这种身份的人,早就读过,可段誉偏偏没读过。
而高明贞。
作为善阐侯的孙子,也继承了善阐侯的聪明和勤奋,众少年中,论学问,高明贞是执牛耳的,甚至段誉等人眼中,高明贞假于进入天龙寺,也能处于顶尖。
蒋鑫能回答得出这问题,高明贞却皱眉,不止段誉好奇,齐灵皓、刘珏成等少年也都看着高明贞。
“不是,是太简单了。”
“简单!”
段誉一下就反应过来了:“你是说,这么简单的提问,那太极社七个居然……”
“对了,那七人都没抢答。”其余少年也说道。
高明贞点了下头:“这么简单的,那七个都抢答不了,居然被邀请进了这五华楼。”
来这看问政,不止段誉这些人,可以说整个五华楼,众人最关注的还是七个太极社的少年,第一个问题七个少年都口都没开,也有些人疑惑。
塔阁上。
“意思就是用明珠去打飞得很高的鸟雀,喻指舍重求轻,舍本求末,得不偿失。”蒋鑫说到这,得意的一扬眉,“我的回答结束,还请孔先生点评。”
“没错,你答得很完整,不愧是天龙寺的高才。”孔吉庆声音响起,而后一个有些尖锐的声音响起,“这第二个问题便由我明元臣来问吧,我的问题是:《左传》中说三折肱为良医,而……”
明元臣后——
“第三个问题,我来说,天下事有……”
“几位天龙寺的高才,听好罗!……”
……
四楼的老夫子书生,学问家们,或《尚书》、《左传》、《礼》、《诗》、《论语》等经典,或《史记》、《汉书》、唐诗,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典籍,或算学、礼乐、工商士农,一个个问题拿出来考问。
郑林兰、方山海、魏雨生、蒋鑫、曹惠伟这些老生也争先恐后的抢着答,偶尔怪异、得意看向太极社七人。
时间流逝。
“嗯?怎么回事?”
“你看那太极社的,好像一直都没抢到。”
“不是没抢到,而是根本就没抢。”
……
太极社众人风雨不动,五华楼中观看的人有些也低声议论起来。
“从问政开始到现在有四盏茶工夫了吧,四盏茶,一语不发?”
“应该是这些老夫子问得太难,不过也正常,能来五华楼,被请上四楼的,哪个是简单的。”
“嗯,这问政向来是百官当提问官,这次让非官员来问,怕是破天荒第一次,这机会岂能错过,他们还不一个个都拿出老本,拼命表现,换作我也选最难,最能表现自己高深学问的问题来询问。”
这些观者猜得有一点没错,四楼孔吉庆、魏瑞东、明元臣等名震一方的大儒,除了一开始出了几道简单题外,后面大多都是挑着自己掌握的最高深,最难的题来考问。
“呵呵,有趣,这太极社的小娃娃,还真够傲的。”
五楼上,这些官员们一个个看着抢答,有的疑惑,可有些知道了些内幕的却是笑眯眯的,孟述圣左边坐着一位穿着紫袍的老者,正是大理国淮庆侯李保和,先前开场的主持就是他。
“孟老头,这七个小娃娃这么傲,这么下去,可不行呀。”李保和笑眯眯说道。
孟述圣眉一耸:“再等等吧,这上午还有一点时间,如果这七个娃娃还不动,我们再想办法,你看老郭那做他们老师的都没急,你这急什么。”
“我不急,我不急,哈哈!”李保和笑着,这时——
“那七个少年。”只听四楼响起一道声音。
四楼孔吉庆、明元臣等‘大儒’们其实也一直注意到了秦朝等七个太极社的一直没抢答,有些人看不过去,便故意出些如‘鸡鸣村巷白,夜色归暮田’这柳宗元的诗,‘瞻前而顾后兮’这《离骚》的句子,连《论语》里面的东西都拿出来考问,想让七个少年抢答一下,至少留点脸面。
毕竟百官的学问比他们更深厚,考问时出题也会更难,若这时不抢答,到了百官考问更抢答不了。
可这七人依然哑口无言。
“你们七人既然被请来五华楼问政,为何不抢答。”明元臣严厉的声音响起。
第五卷天龙寺第六十七章铆上了
“这明元臣!”四楼孔吉庆、魏瑞东等老者很多都皱起眉。
“那七个少年还是个娃娃,入天龙寺真算起来都没满一年。”明元臣名气很大,特别是他眼里容不得沙子的耿直性格更是大理城很多人都知晓,看到明元臣出面,三楼、二楼、一楼很多人也不由皱眉。
“这些少年被请来这五华楼也是皇上的意思,他们答不上,答不了你们这些学了一辈子的老儒们的提问,也极为正常,不能怪他们,可这明元臣,居然……”
很多人暗自摇头,可五楼,那孟述圣、郭叙真、闻士达、李保和等一个个知道太极社七人底子的,却是都笑了起来。
“有乐子瞧了。”淮庆侯李保和乐得直拍掌。
“嗯,这明元臣要吃亏了。”
“这七个孩子中,最调皮的就是瞿有丰,哈哈,明元臣一向自认嫉恶如仇,谁的面子都不卖,这次要踢到石头上了。”李士奇冷冷道。李士奇、孟述圣、郭叙真、闻士达等一个个都来了兴趣。
“快看那瞿有丰。”
……
只见塔阁上原本仰着身子半坐半躺,看起来都快睡着了的秦虎,猛的坐了起来。
“老先生,你是说我们吗?”秦虎脆声道,眼睛闪着明亮的光芒。
“没错,就是你们七个娃娃。”明元臣冷厉的声音厉声响起,“相鼠无皮,人而无仪,你们七个,既然来到这五华楼问政,就得接受考问,这五华楼问政已经一个时辰了,你们七个娃娃,一言不发,一个考问都答不上,有何资格列于塔阁之上?有何资格享受我大理国问政的荣耀?……”
“慢着!”
秦虎嚷叫的声音响起,“老先生,你要说什么?直接说,别东绕西绕,鸟语一样,我听了这大半天,都不知道你讲的什么东西!”
“你……”明元臣眉毛一竖。
这时秦启也高声说道:“老先生,慢点讲,大家都是读书人,讲点风度,别泼妇骂街一样,端的让人笑话。”
“愚子不可教也!”明元臣陡然一声厉喝。
“老先生。”段无丙优雅温和的声音响起,只是这声音是用内力传出的,语调柔和亲切,声音却一下压制住了明元臣的厉喝声,“诸位在场的前辈,大师们,并非学生七人不愿接受考问,只是……”
“只是什么?”明元臣沉声喝道。
“只是诸位前辈拿出的考问,太那个了。”段无丙笑眯眯的,声音却极为清朗,“这些出题,虽然不是三岁小孩都能答得出,可也只是七岁小孩的水平,这种题拿来考问我等,若是在别的地方也罢,可偏偏是这五华楼,我们若还抢着答,岂不是掉了五华楼问政的架子么?”这话一出。
“七岁小孩?”
整个五华楼一片安静,而后四楼沉重的喘息声响起。
不仅明元臣吹着胡子,瞠目瞪眼,孔吉庆、魏瑞东等一个个原本想给太极社七人面子的老先生,老学究,一方大儒们也都胸脯起伏。
“这七个小孩?”
“刚刚那孩子说了什么,我没听错吧?”三楼、二楼、一楼,甚至五楼一些不知内幕的官员,都瞪着眼,而后看向旁人,议论起来。
“好,好!你们七个。”明元臣气极反笑了,“真是夏虫不可语冰也,诸位,这一场五华楼问政,老夫告退……”
这时——
“五华楼问政,新增一条规则,可以点名考问。”主持的声音响起,这话一出。
那原本甩手往楼下走去的明元臣眼睛顿时一亮。
“七个小孩,老夫来考考你们。”明元臣一转身,便又走到四楼向塔阁的栏杆处,厉声道,“自足者不足,自明者不明,语出何处?是何意思?你们七个小孩来答。”
“我来答吧!”秦虎懒洋洋的声音响起。
“好!”明元臣瞪着秦虎,他出的这题,不是读书极丰,涉猎广,强闻博记的人根本不可能答上。
“这‘自足者不足,自明者不明’。”秦虎淡淡说了起来,“是唐朝魏征写的一篇文章‘群书治要-刘别传’里的,就是说自以为精明的人其实并不精明,说明人不能自我夸耀,越是自夸,就越显得他并无可夸之处。”
“没错。”明元臣眉一挑,秦虎的回答虽然不详细,可也都点到了。
“那‘自炫自媒者,士女之丑行;不制不求者,明达之用心’又是何意思?还是你回答。”明元臣再次厉喝。
“自炫,就是自我夸耀,自媒,就是自己介绍自己,士女是男女的意思,至于不制不求,来自于《诗-邶风-雄雉》,原句是‘不制不求,何用不臧?’……”秦虎淡淡的继续说着,没多久便答完了。
‘自炫自媒者’这句话出自南朝梁代一个不怎么出名的人‘肖统’的文章,而且这句话,有些典故很生僻,秦虎这回答不仅将原句出处讲清,更将句子里一些典故出处也讲得一清二楚。
明元臣眉心微微一拧,神情颇有些凝重。
“那我再问你‘自满者,人损之,自谦者,人益之’又是何意?”明元臣厉喝继续响起。
“这是讲自以为满足的人……”
“那这一句‘君子常虚其心志,恭其容貌,不以逸……’……”
“这出自汉代徐干《中论-虚道》,君子经常是虚心……”
……
五华楼里,严厉的声音和懒洋洋的声音交替响起,每一次秦虎答完,明元臣便抢着提问,而且完全和秦虎铆上了,专指着要秦虎回答,而秦虎也完全不假思索,张口就来,每一次都答得不详细,却滴水不漏,只是神情颇为慵懒,一幅不过如此的表情。
时间过去。
明元臣脸色虽然依然拉长,口气严厉,可眼中也闪一丝丝骇然。
“嗯?那个小孩!”
“这都问了百多句了吧,好像还真没问住他。
明元臣和秦虎的问答一直都没停,这五华楼学问人多,可半桶水的人更多,原本很多认为太极社七人不发一言是学问不够的,这时看了也一个个瞠目结舌。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普通书读得不是特别多的只是觉得秦虎将明元臣每一个考问都答得圆满无碍,很是震憾惊讶,可内行。
“这明元臣呀,居然尽问这些,还真够犟的。”
“他要不犟,以他的学问,早就名列朝班了。”
四楼,五楼这些学问不错的人很多都笑呵呵的,外人不懂,可他们自然知道,明元臣的考问,其实紧扣一个意思‘教训’。
看似是在考问,实际上是在教训秦虎要‘谦恭责己’,不过众人也佩服,这明元臣和秦虎你来我往,明元臣光劝人要‘谦虚’的典句,便已经出现了五十八个,‘责己’的四十三句,句句出自不同的前人文章,而秦虎,面对着明元臣这搜遍典籍提出的每一句,居然也能句句答对出处,和典句意思。
时间逝去。
秦虎和明元臣两人的每一句话都有内力高深者以内功复述着向外面传播出去,而明元臣的考问,半桶水的书生,普通百姓很多都听不懂,可秦虎的解释,大抵还是能听懂的,听多了。
“厉害!”
“明先生平日里其貌不扬,只听说他学问很深,那时不知怎么个深法,幸亏这个瞿有丰的小娃娃解释,啧啧,同样一个意思,却能搜经索典,用数十上百种不同的语句讲出。”
“以后得小心了,不能得罪读书人,不然人家骂你,用千百种骂法对着你骂,你都听不懂,还以为他在赞你夸你哩。”
……
再愚蠢也看出了明元臣是借着考问在教训训斥。
普通百姓,三楼、二楼、一楼的书生们看得眼睛发亮一个个兴奋得很,可四楼却是一片凝重。
“吉庆兄,还有多少时间?”
“还有两盏茶,便到午时了。”孔吉庆眉心拧着,别人只当明元臣是在借考问教训秦虎,可他们却知道,内情没这么简单。
“元臣现在是骑虎难下。”
“我这倒是有些题,只是……”
魏瑞东拿着一张宣纸,那上面写满了拇指大小的字,都是各种有难度的经义之题。
“可元臣那老古董,根本就不看这个,非要以一己之力。”魏瑞东摇头一叹,段无丙、秦虎等人看不起他们提的问题,说成是七岁小孩难度的题,倘若众人不拿出一堆难住他们的题,岂不是证明了自己的学问真的不怎样。
现在明元臣考问秦虎,看似借机训斥,可不这样,又能怎样?
“元臣脾气不行,可学问还是很不错的,他都……”魏瑞东叹着气,明元臣虽是借机训斥,可同一个意思的话,用五六十种,甚至几百种不同典故提出来,这得读多少书?
明元臣提的一些‘典故’一说出来,坐在这里的人都有些不知道出处。
可秦虎却无一答错。
这也把他们吓住了。
明元臣难不住秦虎,他们在这的人也没把握,所以也任着明元臣抢着发问。
第五卷天龙寺第六十八章皆雅言也
“嗯?”忽然孔吉庆瞥向一旁。
“呼噜~~”
声音响起,只见左前方栏杆处段誉、高明贞、乔灵皓、姜司等两伙人,一些都已经睡着了,打着震天的呼噜,那镇南王世子段誉更是嘴角流着口水,也倚着桌子睡得正香。
“这些个不是王公贵族,就是孟、郭、黄等大儒家的公子小姐们,怎么?”孔吉庆摇了摇头,随即看向塔阁上,塔阁上,秦虎懒洋洋的回答着话。
而秦朝、段无丙等六个孩子要么在睡,要么玩手指,弄衣角。
“马上就要到时间了。”孔吉庆眼里闪着光,“一到中午,这一场结束,若还难不住这些娃娃们,丢脸的是我们整个四楼的。”
这一次问政,虽然时间是三天,可给他们四楼的大儒们只有一个上午。
一个上午一个问题都没难住被问政的,若是像南掌国‘桑耶’,吐番国的‘赞萨摩’,或者孟述圣、高升泰等成名多年才来五华楼接受问政的人还好说一点,可这些,尤其是七个少年,才十二岁左右,到天龙寺还没满一年。
“只能取巧了。”孔吉庆眯着眼看着塔阁。
这时——
“所以‘圣人之弘也,而犹有慙德’就是圣人那样弘大,尚且感到惭愧。我的回答完了。”秦虎懒洋洋道。
“还……”明元臣正要说话。
“小孩!”
孔吉庆一声更大的厉喝,抢先说道,“小孩我问你,‘皆雅言也叶公’出自何典籍?”
“皆雅言也叶公?”
秦虎一皱眉,经过秦朝的训练,疯魔般学了这么久,凡是真正掌握的典籍,他一般都是他人一说出,脑中便很快有了答案,可这一次。
秦虎大脑飞速运转,一页页的读过的书整张图案飞速在脑海中闪现。
“咦,这孔吉庆?”
不止秦虎皱着眉,整个五华楼,四楼一些没睡觉的公子小姐们,那一个个的大儒,魏瑞东,林辅芹,甚至明元臣也是瞠目瞪眼望着孔吉庆。
五楼的孟述圣、郭叙真、黄通明等文坛高手宗师级人物们,一个个文武官员,包括李保和也相互探询,孔吉庆这一问,他们也摸不着头脑。
“皆雅言也叶公?”
秦朝眯着眼,也坐直了身子。
“古文中‘也’字多用于断句,放在句末,这一句‘也’字却是在中间,皆雅言也叶公按字义,应该是……”秦朝反复心中吟诵着,剖析话句的意思,再从意思去推断句子所谓的类别,而后……推衍着。
可是让秦朝疑惑的是即便这样推理,在脑海中的资料库也找不到原句的出处。
“咦?”
猛的秦朝脑中闪过一道灵光,而后眼睛顿时迸发出明亮的光芒。
“哈哈,原来是截搭,差点被这老先生给难住了。”秦朝心里又是好笑又是好气,“若不是我来自前世,还真弄不明白他居然拿了个截搭来考问人。”
中国古代选仕是采用科举制度,而科举制度在明清时节考的是‘八股文’。
八股文的题目只能选自《四书》,可是从明朝到清代中叶,三四百年中,府、乡、会试,大小考试,出的八股文题不知有几千几万,四书从头到尾,所有的句子都曾被出作题目,而这产生的名文是很多的。
于是。
有些考生便专门背熟了一些名文,考时照抄一篇,如果阅卷官看不出,取中了,被检举出来,阅卷官可是要担重罪甚至杀头的,所以为了防止考试抄袭成文便有了这‘截搭’,就是将不相干的两句话合在一起。
“明清时截搭类型很多,这老先生的‘截搭’算是最简单的。”
想到这,秦朝低着头叫道:“小虎。”
秦朝的声音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