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幸福武侠-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智若禹汤?”

曹惠伟、魏雨生、蒋鑫等几个老生面面相觑都有些懵然,他们在老生中并不是学问最好的那一层次,很多工农技艺的书还没攻读到。

秦虎、秦龙等太极社是不点到自己头上就不怎么积极抢答。

因此,塔阁上。

沉默!

一片沉默!

孟述圣脸一沉,沉声道:“魏雨生、曹惠伟你们几个怎么不抢答?”

曹惠伟、魏雨生、郑林兰、方山海、蒋鑫都脸色一变,魏雨生连恭敬说道:“孟圣人,非学生不愿抢答,只是您提的这个……学生答不出,所以。”

“对,孟圣人,学生惭愧!”

曹惠伟、郑林兰、蒋鑫、方山海也连说道。

“答不上?”

五楼很多官员顿时笑了,真正讲到了地头怎么锄草的手工和农事的书,连他们很多都没看过,这些天龙寺寺生答不上完全正常,若是答得出反而有点不正常。

孟述圣眉却是一拧,又看向秦虎、秦朝等太极社七人:“那你们七个小娃娃,是不是也答不上?”

“嘿嘿!”

秦虎咧嘴一笑,站起身一摆衣袖:“孟圣人前辈,您老德高望重,闻名天下,是我大理一等一的高人,您老出面来考问小子等人,所谓不看僧面看佛面,学生等人自然要退避三舍……”

“说正话!”孟述圣喝断秦虎的滔滔不绝。

“意思就是这问题不是答不上,而是要照顾您的面子。”秦虎脆声脆气高声说道。

“答得上?”

孟述圣眉只是一挑,这在他的意料之内,可五楼很多官员则是眼睛都微微瞪大了。

只见秦虎摇头晃脑的脆声道:“您想,您老这种地位的人提出的问题,若是一提出,学生等人不假思索便能答上,岂不是太掉您老人家的面子了。”

孟述圣一举手:“瞿有丰,既然你能答得上,就回答问题吧,废话少说点。”

“那好。”秦虎点了下头,才高声道,“您老提出的这句话,其实是出自一部百科全书似的书。”

“‘百科’全书?”

孟述圣眉一挑:“这‘百科’两字用得好,你继续说。”

“这部书,是北魏时期的大家贾思勰写的。”秦虎眉飞色舞道,“这书名叫做‘齐民要术’,禹:上古时期的皇帝,又被叫做大禹、夏禹,他最有名的便是……”

秦虎这一说。

“是《齐民要术》!”

“原来是《齐民要术》!”

“这孟圣人居然考《齐民要术》的内容,他这第一问起点也太……”

虽然读书生不侍庄稼,不读农书,可《齐民要术》不同,这本书是一本真正的牛书,虽然大理民间少有人收藏,可名声很大,很多典籍中都点到过此书,不说读书人大多听说过这书,就连普通民间也很多人知道有这书。

“《齐民要术》是一本真正让人头痛的书……”

整个五华楼一个个都看着塔阁上的秦虎,明元臣、孔吉庆脸色都有些微微发红,他们读的书多,涉及到工农的句子也多,可像《齐民要术》、《氾胜之书》、《四民月令》、《神农》等根本就没读过。

而《齐民要术》就算真拿出来给他们攻读,也不是一件易事。

因为这部书太复杂,涉猎太广太大了,这是一本什么书?是囊括了农业、生产技术、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的大部头著作。

举个例子,里面讲到的烹任饮食,列举的菜点品种便达三百种。

酱、腌、糟、醉、蒸、煮、煎、炸、炙、烩、熘……

做脯腊、做乳酷、做豆鼓、做齑、做鱼鮓、铸灌肠……

光一个烹任便能让你头痛,何况其他类别。

“这小娃娃难道就已经……”

明元臣、孔吉庆一个个屏着息看着塔阁上。

塔阁上秦虎侃侃而谈:“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有夏禹和商汤一样的智慧,也不如亲身经历、亲自实践,说明智慧再高,不去实践也不会有所建树,强调实践的重要作用。孟圣人,你提的这个不算难,这句话只是《齐民要术》序言里的句子,最难的是齐民要术里面的内容,那些才叫复杂着哩,你要问……”

“够了,这一题你答对了!”孟述圣沉声打断秦虎的话,“老夫第二问是:‘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孟述圣声音清朗响起,这一题依然是《齐民要术》里的,只是更深入里面的内容,《齐民要术》的序言读过的很多,可真正涉及到内容,这读过的人至少便要少了九成,因此这第二问比第一问更难。

只是

“美田之法?”

周围有些观看的人都有些懵了,“‘绿豆’、‘小豆’、‘胡麻’?这都什么?不都是庄稼名字么?”

四楼栏杆附近,段誉、齐灵皓、高明贞等少年吃完饭,很多准备继续睡觉的这时也来了兴趣。

“世子,你知道孟叔叔在问什么么?”

“珏成,你听,好像孟叔叔真的在问他们农事哩!”

……

众少年兴致勃勃观看着,议论着,段誉也来了兴趣,对秦虎等人的学问,说真的,段誉不怎么太看在眼里,上午明元臣、孔吉庆等人的考问,佛经,易经等段誉涉及到的,秦虎等人答得出的,他段誉也答得出,至于另外的算学、军事、道藏、经典,那些不是他段誉的主攻范围。

“那算学、军事等,若是我感兴趣,想学……”段誉很有些不屑。

“唯一奇怪的是,那郭奋发……”

“郭奋发以前学问好像很差劲,这一次……”

段誉这样想,其他少年中的‘精英’大抵也有这想法,他们和天龙寺寺生不同,很多都是只攻自己感兴趣的几门,有擅棋的,有擅书法的,有擅作诗,而上午秦虎等人的表现,至少在他们所懂的那一行里,并没有太过惊艳。

“孟叔叔拿着农民的事来询问他们,哈哈……这下有得瞧罗!”

……

五楼上。

“老夫问完了,你们都可以抢答。”孟述圣声音落下。

可是

沉默!

又一次沉默!

“怎么,他们答不上么?”五华楼一个个人看着塔阁,特别是看向曹惠伟、蒋鑫等老寺生。

“你们……”孟述圣正要再开口时。

秦虎又站了起来:“孟圣人,既然几位师兄们相让,那便还是由我来回答吧,您问的这个还是《齐民要术》里的记载,讲的是给地施肥,施绿肥……”

“好,你说得很详细,那下一题是‘一行菜一行土……’”

“这说的是鲜菜冬季贮藏的方法,原句是:‘九月、十月中,于墙南日阳中掘作坑……’……”

“没错,我这一题是‘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

养蚕、养牛、养马驴骡、养羊、养猪、养鸡、养鹅鸭、养鱼……

栽桑、种榆、种棠、种桃、种李、种槐、粟树、木瓜、花椒……

耕地,深耕、浅耕、初耕、转耕、纵耕、横耕、顺耕、逆耕……

……

孟述圣一个个考问提出,都是《齐民要术》里面的,这一次曹惠伟、魏雨生等老生完全成了陪衬,甚至很多时候孟述圣直接点他们名字让他们回答,也无法让他们答出。

而太极社众人,面对着孟述圣抛出的问题,前面的耕作、养殖等还是能轻易答出,可到了制酒曲、酿酒、制造酱油、做醋、制糖等加工酿造方面,内科、外科、传染病防治、兽医之类的医学方面,秦虎、秦启、秦树、郭奋发便有些踌躇,而这时一般是段无丙和秦龙接替,可段无丙、秦龙比秦虎等人也好不了太多,所以到了后面大多时间都是秦朝救场。

第五卷天龙寺第七十二章岳武穆的师傅

“所以,不喝生水,不吃生食便不会得这种病……”

五华楼外,内力传出的复述声远远飘出。

整个大楼,很多人都呆呆的坐着,看着塔阁,看着五楼的方向,而五华楼外面整条大街,人虽多,却比较安静,很多人都是静静的站着听。

孟述圣的考问。

和上午不同,上午明元臣、孔吉庆、魏瑞东等人的考问虽然精彩,来这五华楼观看的人虽然也觉得很过瘾,可那种过瘾,只是觉得双方都很厉害,可这一次。

孟述圣说的是民生,是耕作,是手工,是商业……是与每一个人切息相关的,更何况后面秦朝‘救场’时,对孟述圣的回复,除了点及到了《齐民要术》本身所记叙的内容外,还在条件允许,不引起人们怀疑的情况下,对那些内容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归纳,进而推衍。

举一反三的把前世的科学知识,神不知鬼不觉的加入了进去,而这往往能让人茅塞顿开。

听着太极社,特别有些秦朝的讲叙。

“圣人呐!”

“孟圣人不愧是圣人呀!”

一些农户,一些工匠,商户,听着听着便不由自主眼泪流出,劳作了半辈子,原来耕种要这样种才是最好,原来那种工具应该那样做,原来酱油是这么酿出来的,原来我们也可以自己酿酒,原来我家那个孩子是可以不死的,就是因为没有消毒……

问政!

什么是问政?

这才是真正的问政,听着内力传出的问答,很多老者心中唏吁不已,这一刻,他们这些商旅,这些流浪者,这些大理城的百姓不再是纯粹的好奇和看热闹,而是真正切身加入进去。

四楼栏杆附近。

“世子,没想到你老师孟伯他对工农商也这么了解。”

“明贞,我们先前还是小瞧了这些天龙寺的。”

……

这一帮少年虽然依然有些人一幅翘着嘴角,不在意的模样,可趾高气扬的神态和先前,和上午相比少了许多内在的自信,一些先前非常傲气的更是神色有些茫然和黯然。

上午考问的是广和多。

他们从秦虎等人嘴里听到了一部部自己从未涉及过,甚至连名字都没听过的书,虽然有些震憾秦虎等人涉猎之广,可多少可以在心里给自己安慰,那些书的种类数目虽多,可每本书的内容肯定少,不是几百字,就是数千字而已。

可这一次。

孟述圣反反复复只攻一部书。

可就这一部书,涉猎之广,讲叙的内容之多,之复杂,也让这些眼高于顶的少年意识到了什么叫差距。

“就这一部书,引用了的古籍怕有二百种吧!”齐灵皓手指绕着圈,眼里有着掩饰不住的震憾,“一部《齐民要术》居然内容这么难学?”

“一个耕地便有深耕、浅耕、初耕、转耕、纵耕、横耕、顺耕、逆耕、春耕、夏耕、秋耕、冬耕、轮耕……这么复杂,这里面还有各种气候时节,施肥、除草、除虫、栽作、收集、种子贮藏……每一样都名堂那么多……”刘珏成狠狠捏着拳头,脸上虽然在笑,可眼里却有着茫然。

“这《齐民要术》讲农工,讲种地,养殖,制造工具,有造酒、有制酱、有制盐、制糖、制醋也罢,可怎么连医学也有,就算有医学,可不止医人,连医兽都那么多名堂?”高明贞看似表情平淡,可一向慵懒的身子却是有些崩紧了。

……

段誉眼中也有些惊讶,不过不是很在意。

“看来这太极社段海峰等人擅长的就是《齐民要术》,就和我擅《易经》,学佛经和棋弈一样,不过老师也真是的,只问《齐民要术》里的,怕是专门在捧他们。”段誉依然很自信。

时间飞逝,孟述圣自然不可能将《齐民要术》全部内容都一一询问,只是大概一点询问到后,便从《齐民要术》转到《神农》再转到《氾胜之书》、《四民月令》这其他工农书上,不过都只是每本书询问三道题便结束,问完工农商后。

“我大理崇佛,因此这接下来我要问的便是佛经。”孟述圣的声音响起。

“佛经?”

段誉眼睛顿时暴发出明亮的光芒,听工农商的问答虽然也有收获,可那根本不是段誉的兴趣,之所以听,只是上午睡多了,下午根本睡不着,可这佛经。

棋、易经、佛三门是段誉最爱,而这其中又以佛经排在第一位。

“上午明元臣、孔吉庆那些老先生,问出的佛家问题,根本就是粗浅得很,不知老师会考问什么?”段誉连坐直身子,竖起了耳朵。

“我这个问题很简单。”孟述圣笑眯眯的说道,“佛家讲究‘涅槃’,你们十多人便从曹惠伟、蒋鑫开始,从左到右一个个轮着来,把自己对‘涅槃’的理解都讲出来。”

“什么?”

很多人一皱眉,讲佛经,以自己的话讲叙‘涅槃’。

大理信佛,连做皇帝的退位后都往往出家为僧,普通百姓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即便是不识字的的百姓多多少少也知道点佛家知识,甚至有些人都听过佛家大师讲经。

而这讲经,可不是容易的事,没有对整个佛学有着全盘的理解,根本讲不好,除非你是依葫芦画瓢,照着‘老师’的话来背。

“呃……”

听着孟述圣的要求,段誉也有些傻眼,随即便嘴角翘了起来。

“有趣,我还以为老师会帮衬这些人,没想到老师也是大大的坏呀,哈哈,讲佛,若是讲经文也罢,可讲‘涅槃’。”段誉乐得眼里都是笑,若是指明讲某一篇经文,遇到简单的经文,只需把注释背出即可。

可指明一个佛家思想点,这就是不能背,而是必须用自己的话来讲。

“讲‘涅槃’,我也能讲一些,可是要讲好,再攻读十年也许还勉强。”段誉摇了摇头。

这时旁边的乔灵皓推了下段誉:“世子,这下有乐子瞧了,孟伯伯这明显是为难人嘛,十二三个都要讲,这前面的倒是占便宜,可后面的,越往后,便越没新东西讲。”

“嗯。”段誉一点头,眼神看向太极社七人,特别是最后一个秦朝,都露出怜悯之色,从曹惠伟、蒋鑫开始,那么一圈轮下来,是先轮完老寺生,再到太极社众人,而太极社众人中又属秦朝最后轮到。

“嗯,曹惠伟,开始吧,不计时,你能讲多少就讲多少。”孟述圣笑眯眯说道。

“是,所谓的‘涅槃’指的是‘圆寂’,在佛学上其实有解脱……”曹惠伟连讲了起来,他对佛学还是很下了一番苦工的,可是讲‘涅槃’要讲得好却是件难事,幸亏孟述圣并没有太大的要求,所以曹惠伟只需要多讲点,把自己知道的一切都讲出来即可。

众人都听着,段誉听了一会也点了点头,虽然曹惠伟讲的内容比不上他段誉掌握的,但能说这么多也算是不错。

一柱香后,曹惠伟停下了。

“涅槃就是‘消灭’,‘吹散’……”曹惠伟后蒋鑫开始,可蒋鑫只是说了寥寥数句,便惨然坐下,他和曹惠伟对佛学的掌握其实相差无几,可曹惠伟先讲,把一切他懂的都讲完了,他再说就根本说不出新内容,只能勉强凑几句应付过去。

而后

“涅槃在佛家是用来……”

“一切法皆从因缘而生……”

……

林依荣讲了三句,魏雨生讲了二十多句,方山海站了起来。

“哈哈,前面几位师兄已经把涅槃各个方面都讲到了,我再说,也不过是换种说法讲同样意思,就不献丑了,当然……”方山海瞥了秦朝几人一眼,“几位师弟如果还有补充,我倒是欣然乐见,不过……哈哈。”笑着坐了下来,眼神瞥着下一个的秦虎,而整个五华楼。

“越往后能说得就越少,这些小娃娃。”一双双目光也都看着塔阁。

塔阁上秦虎笑眯眯的站了起来。

“佛家中,大、小乘经义都是以证涅槃为最终的目标,大乘所得无量,而小乘所得则有量……”秦虎的声音响起。

“咦?这瞿有丰。”方山海眼微微一缩。

段誉也眉一扬,到了这时秦虎还能讲出新内容,确实出乎他的意料。

“所以圣人无心合道,内心契合宇宙大道,就可达到解脱自在的涅槃境界,嗯,够了,还有一些观点留给他们几个说,我就不多说了。”秦虎坐下,这一次他讲了十二句,而后秦启、秦树讲了七八句,段无丙、秦龙讲了三十多句,最后所有人目光都看向塔阁上最后一个人秦朝。

段誉也看着秦朝。

“这几个太极社的。”段誉微微眯着眼,心里很有些触动,“到了那个时候,那后面两个,居然还都讲了三十多句。”段无丙、秦龙虽然在佛学上还没完全及得上段誉,可也快赶上了。

“这最后一个,若是还能讲出十句,增加一个新观点,那便……”段誉的脸色很凝重,甚至有些紧张。

第五卷天龙寺第七十三章拳到至高唯养生

山包上秦朝枪出如电,一片飘下的落叶被他枪尖一点便成为碎屑,怜妙玉忽然眉一挑。

“秦公子,接招!”

玉手一挥,旁边树上三截挂在枝叶间的断枝,莫名的如箭飞射而出,从三个方向射向秦朝,赫然与先前周侗所施展的暗器十分相似。

“嗯?”

秦朝枪一摆,一枪刺出。

如先前陈广一样,枪刺在半途中便开始扭曲,点中第一根树枝,又点上第二根,第三根。

怜妙玉微微一笑。

“看来你真的掌握到了陈广的精髓,不过这样值得么?”

君月如一双凤目也注视着秦朝,陈广的枪法只是稍有独到之处,既用软枪代替硬枪,因为枪的材质变了,自然招式也生出相应的变化,其余若要说起,君月如、怜妙玉根本不屑一顾。

不说慈航静斋所拥有的武技,无论拿出那一种来,都远远高于陈广的枪法,就秦朝本身。

“你们秦家寨虽然不怎么样。”怜妙玉说道,“那一套被你们寨中用来做镇寨之宝的五虎断门刀,其实不过尔尔。”

五虎断门刀在后天武学中,也是地级武学,可是在两女眼中屁都不是。

只是这屁都不是的刀法到了秦朝手里。

“佛家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你的刀法在后天武学中很早便迈过了这三重境界。”怜妙玉说到这,心里很有些感慨,秦朝年纪轻,出身又不算多好,一个极落后,都差点要灭亡的武林世家。按理说怜妙玉以为这样的人不可能身手有多高。

可是怜妙玉还记得第一次给秦朝喂招的场景。

“他明明所有心思都发在学问上面,刀法也就每天打打那套慢悠悠的二郎断门刀,可是刀法的境界却是……”

每一招,每一式都是最简洁的,最佳的,最适合的。

“一丝一毫都不浪费。已经掌握了刀法的一切终极奥妙。”

怜妙玉眼中,秦朝的刀法已经到了返朴归真,后天武学的最高层次,后天中不是没有比秦朝更好,更巧妙的招式,但是境界却没有更高的,只有各人使用不同而已。

天天玩学问,练毛笔字,年纪也不大。刀法却达到了,怜妙玉因此很好奇秦朝的刀法是谁教出来的,可是……

一番番打听之后才知道。

这人居然没有师父,就算在秦家寨学刀法,也是自己看别人练刀,而后学来的。

而且在秦家寨时就练刀练得不是很勤,反而天天练字。

这很让人惊讶,要知道搏击虽然有资质之分。可不练习就算是千百万年来最好的资质,也会无法使用到手。这和毛笔书法是一个模样。

就是你心到,手不到。

可秦朝,可不是心到手不到,而是指哪打哪,一把刀在他手中如臂使指,这种掌控力比很多练了一辈子刀的人都强。

直到怜妙玉前些天实在忍不住了。询问之下。

秦朝双眼一翻,道:“你哪只眼见我没练刀?”

“本公子七岁就将刀法融入到了书法中。”

“本公子练字就是练刀,不然你以为我干嘛每天必练书法。”

练字就是在练拳。

听了这个说法别说怜妙玉,就是君月如也是瞪着眼睛瞠目结舌,半天表情都像木了一样。

正因为如此。怜妙玉做秦朝的保镖,真的很轻松,秦朝有这样的刀法,内功也是后天中一等一的,除了要小心先天外,后天武林中,她怜妙玉还用得着操心么?

而前些天,秦朝一举突破至先天。

而且还是一进入先天,便达到了先天中级,天下能威胁到他的人更少了,怜妙玉就更轻松了。

“秦公子你刀法在未入先天之前,便达到了后天的顶级境界,现在又进入了先天,还是先天中级,已经能够感悟到天地玄奥,这刀法更是进入到了一种契合天地玄奥的玄妙之境,后天武学更是没什么用了,为何还非要学这枪法?”怜妙玉询问道。

“我这不是学枪。”秦朝手一抖,枪往前刺,枪身拐了半个弯,枪头却往身后刺去。

“不是学枪?”

“是学感悟!”秦朝沉声。

“啊!”两女瞪眼。

“感悟天地玄奥。”秦朝眯着眼。

形意枪,太极鞭。

学枪,就是为了琢磨出形意拳。

“内家拳,我本来已经到了一个瓶颈。”

十年太极修炼,日夜不辍,秦朝的太极拳本来已经接近到了一个瓶颈,可是这一年河底捉鱼,水中打拳,又使他的太极拳进度重新步入到了高速道。

可秦朝明白就算利用这种方法将太极拳境界一直往上推去,走到终点,自己的内家拳也是不完美的。

“太极鞭。”

“我练到极致也只是将太极内家拳练到了极致。”

如果不知道形意拳这一脉内家拳也罢,可是知道了,又感觉到河底打拳,使太极内家拳隐隐有很快突破这一层次,达到另一个境界的预兆。

秦朝岂能不急。

“苗幼才好造型。”树小的时候想把它弄成什么样,便能弄成什么样,可等长成了参天大树,你去把树杆折成各种花样试试?秦朝明白,内家拳最好是一开始就走上正确的路,不然等以后太极拳境界太高了,就算知道了形意拳法,再去修炼。

太极拳境界太高反而成了一种阻碍,极难练好。

“而且练武和书法相似。”

“书法讲究侧锋、中锋。”

武学之中,月棍、年刀、一辈子的枪。

棍是没有锋的,便如书法中的硬笔,所以月棍。

刀有锋,却只能一面出锋,相当于书法中的侧锋。因此年刀。

而枪则是四面出锋,相当于书法中的中锋,书法高手都讲中锋,要练一辈子,枪亦如此。秦朝将鞭练到了极致,远远不够。只有将枪也练到极致才能真正的掌控手中任何武器,那时才是内家拳第一阶段的大成之境。

内家拳第一阶段会是什么样?

秦朝不敢揣测。

内家拳虽然也讲搏击格斗,可是前世无数人都知道,用内家拳来格斗,是大材小用,它真正的大作用在于‘养’。

拳到至高唯养生。

内家拳又叫养生拳。

学拳初始,劲力可以粗,可越往后,内家拳便越穷究劲力。这究劲力,就是究自身,掌控自身的每一根毛孔,每一块肌肉,渐趋入微,那时虽然肌肉本身的力量还是那个力量,可发挥出来的却是另一层次。就像同样的汽油在不同的车子上,不同的档位上能够发挥出的效用不同一样。人随意一出拳,一伸腿。都能像炮弹出膛一样。

炮弹出腔那是什么层次?

那是蹭着伤,碰着碎。

脆弱人体在这种巨力下,根本无可抵挡。

“越是入微,搏击时发挥出的力量就越恐怖,天地是最公平的,你用出多少力。作用于外,就有多少反作用力作用于内。”

就像一拳击打在墙上,你用多大力击墙,墙就有多大力反传递到你手上。

当使用内家拳技巧将每一拳的威力提升到一个程度时,对自身肌肉、韧带、关节的拉伤、甚至内脏的震动伤害也是非常大的。这时就更讲究对自身肉体的控制入微,才能控制自身肉体的任何一处都符合人体工程、生物力学、生理要求等等,只有这样处处合规才能免去自身伤害。

这种处处控制自身肉体,使之符合一切人体工程、生理生物工程各种规则,从而让自身的肉体器官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便是养。内家拳真正的目的为的是长生大道,而非生死搏击。

而这一世,秦朝又发现了内家拳的另一个奥妙。

内家拳是掌控自身肉体的拳。

自然境界越高,对肉身掌控就越厉害,器官就越灵敏,浑身上下四万八千毛孔便如四万八千眼睛一样。

因此内家拳是用身体去打拳。

什么意思,就是内家拳无招无式,全凭对方的劲力攻击,因之而动。

太极拳谱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太极拳讲究‘舍己从人’,用身体去感悟感觉别人招式的劲力走向,从而做出应对。

所以内家拳真正博击有时招式很难看。

内家拳是用身体去听劲。

先天高手感悟天地玄奥,也是放空心灵,听任身体去听天地的劲。

秦朝发现这两者是完全一致的。

“上一次我之所以如此快感悟天地玄奥成功,晋入先天,真正的功臣便是内家拳。”发现了这一点后,秦朝岂能不再一次把如何提升内家拳的境界提上一个高度。

除了海底打拳,平日里太极书法,太极拳不离手外,唯一能最快速度提高内家拳修养的便是学到内家拳另一分支形意拳。

“感悟天地?”怜妙玉好笑的看着秦朝,“你倒是给我说说,如何练枪就是感悟天地啦?”

秦朝瞟了怜妙玉一眼:“道可道,非常道。这练枪如何感悟天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以怜姐姐你的智商,我更是无法给你解释。”

“我的智商很低?”怜妙玉跟了秦朝这么久,当然明白‘智商’这个词的意思,她气鼓鼓瞪了秦朝一眼,“你秦仙傲不是很聪明,出版过《工具论》论的么,按《工具论》所载,天下还有讲不明白的道理么?尤其是你秦仙傲讲不明白的。”

“本公子真要开口说法,虽然没有佛道菩萨那种天花乱坠,地涌金莲,但是百兽伏首,万禽向道还是可以的。”秦朝笑看着怜妙玉,“本公子连只猪都能说得它明白,你怜妙玉虽然笨点,可要你听明白也不是不能,只是凭什么?”

怜妙玉一瞪眼:“别耍贫嘴,快说!”

秦朝将枪往地上一扔,左勾手,右掌一划,比划了个太极拳‘单鞭’的姿式。

“我这一次是为了完善这一门拳法。”秦朝说着,笑看着怜妙玉,“怜姐姐你真的想知道,等跟我回了秦家寨,给你婆婆敬过茶再说。”

怜妙玉脸微微一热,转过头:“不肯说就算了,别找借口来胡说八道。”

“我可没胡说八道,你们以后就知道了。”秦朝转身往陈广、周侗、杨同三人所在的山坡走去,心里有些憋郁,怜妙玉、君如月至今对秦朝不冷不热,丝毫没有愿做他女人的迹象。(未完待续……)

第五卷天龙寺第七十四章前辈

私塾后山陈广、周侗、杨同并肩往山下走去。

“陈兄,我今日来找你,除了介绍杨兄与你相识外,还有两件事,其一,不知你看过最近的报纸没有。”周侗笑说道。

陈广苦笑一声:“小弟隐居这深山僻野,可不像你们住在东京,出门撒泡尿都能随手买到报纸,我这要买报得专程出门一趟,哪得那么方便,半月前的报纸倒是看了,后面的准备过两天出山一趟,怎么,最近这报上出了什么了不得的事?”

“确实出了一件大事。”周侗说道,“这事不忙,我知道你肯定没法买到报纸,故而带来了,等会给你看便是,倒是另一件事,就是苏星河奉请天下精通棋艺的才俊,驾临河南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