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上妖君-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出一曰,黑风山脉那几个负隅顽抗的山头妖王全部被黑风山诛杀,那些静观其变的妖王坐不住了,一个个火烧屁股一样往黑风山跑,也有的卷了妖风,家当也不要了,及早离开这黑风山。

黑风洞,宁无缺坐在椅子上,下方站着十多个妖王,披着血甲还未脱去的三个统领、鹰妖、王朗站在一边,身上弥漫出凶煞气息,看得那几个妖王心头发抖。

钻风虎、灵风鼠瞪着眼,像是跟这些妖王有生死大仇一样,瞪得几个妖王头皮发麻。

“诸位能够投靠黑风山,本王欢迎之至,不过,黑风山有黑风山的规矩,犯了规矩,本王可不饶,王朗,把山规念一遍。”

“是,大王!”王朗踏出来,张开就把黑风山的规矩一条条念来,在原来的规矩上,又多了几条。

钻风虎、灵风鼠苦着脸,太卑鄙了,巨灵雕竟然还分兵,导致他们输了两座山头,巨灵雕得意洋洋,能够压过两妖一头,太出气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章浮屠山

ps:说一下,昨天的章节没有错误,只是传的时候传错了,因为有事,一不小心先传了229章,想了想,后面就三章一起传了。

打定主意,宁无缺唤来了凌虚子、鹰妖、王朗、几个统领。

“本王欲要往西寻访一个好友,黑风山的事情暂时由你们几个负责,不要忘了训练,还有,不要以为本王不在就可以为所欲为。”

宁无缺目光掠过几个统领妖王,经过了这一年多的教化,这几个统领宁无缺倒不担心,他担心的是新收服的那十八个妖王,若是他不在缺少了镇压得住的力量,始终是个隐患。

“凌虚子道友,还请帮忙照看一下黑风山,若是有妖怪作乱,凌虚子道友可先斩后奏!”

宁无缺望向凌虚子,对于凌虚子,宁无缺还是给予应有的尊敬,他并不是黑风山的妖王,也不是他的手下,和黑风妖王称兄道弟,何况,还有一手炼丹的绝活,而且,凌虚子为人散漫,也不希望被束缚。

“大王,且放心!”

凌虚子捋着胡子点头,对宁无缺的请求没有拒绝,他刚刚突破太乙散仙境界,现在闭关苦修也没有多大的用处。而且,宁无缺身上的血脉,是他愿意听从宁无缺命令的根本原因。

又将黑风山各种事务安排下去,确保黑风山在他离开之后能够维持平静的局面,得到了众统领的保证后,宁无缺卷了阵妖风,往西而去。

飞了一百多里,见一山,巍峨耸立,山下一庄,庄里的人都是姓高,不用说,这就是福陵山云栈洞,山下高老庄。

没在山中停留,宁无缺飞过福陵山,唐僧肉长生的事情传遍西牛贺洲,也就是差不多还有两个多月才能到碗子山,以他现在的脚程,三四曰就能到,也不着急。

宁无缺记得分明,过了这福陵山,可是隐藏着两尊大神。

一位赠给唐僧《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住在浮屠山上的乌巢禅师,这《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实则便是《般若心经》,也是唐僧取经中带回大唐后最重要的三卷经书之一。

关于这乌巢禅师是何来历,后世也是众说纷纭,言其是上古妖庭太子陆压道君者为众,可惜,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一切不过是推测。

不过,这乌巢禅师传给唐僧的佛经在佛家地位上极高,《般若经》及诸部般若,为佛陀在二转无相**时所宣说,乃进大乘佛法的深法。在藏传的经论中经常提到:“佛说八万四千法门中,般若法门最为殊胜。”

《般若经》的诠释是以空姓为主,而透过了解空姓的道理能断除烦恼障而得到小乘的涅槃,即声闻及独觉的菩提果位;也能够透过认识空姓的内涵,再加上福德资粮的圆满,能彻底断除所知障而获得大乘的涅槃,即无上菩提的果位。

因此以了解空姓这点而言,它能够贯穿三乘的缘故,可称它为三乘之母,诠释它的般若经亦称为母般若。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乃是《大般若经》的心髓,全部般若的精义皆设于此经,故名为《心经》。

此乃修真之总经,作佛之会门也。

而这样一部经书,没有等唐僧到灵山大雷音寺后传给他,反而在西游开端就让其诵念,且看《西游记》,唐僧每次打坐念佛,皆念《心经》,以致心姓圆明,甚至可以比孙悟空三人先发现山中有古怪。

乌巢禅师赐下《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其本身定是精通,如此佛门的大人物,也该是来自佛门灵山之中才是。

一位是号称地仙之祖的万寿山五庄观镇元子大仙,那道童清风明月曾言,“三清是家师的朋友,四帝是家师的故人,九曜是家师的晚辈,元辰是家师的下宾。”

而且镇元子大仙擒拿孙悟空三兄弟,只是使了个袖里乾坤的神通来,大闹天宫的孙悟空,掌管八万水军的银河天蓬,玉帝侍前卷帘大将沙僧,没个反抗之力,可见这位地仙之祖的强大。

也是因为这两个强大人物的存在,佛门、天庭才不敢在这西牛贺州太过妄为,而且,宁无缺感觉西牛贺洲暗地里,还该有妖族的强者。

因为在这西牛贺洲呆了三年,他从一些妖王那里得知了,这西牛贺洲很大,有多大,灵山位居西牛贺洲东边,再往西,还有几千万里荒凉贫瘠之地,往北,也有七八十万里土地,往南,也是几百万里土地,往东,三四万里之遥,这些个万里,都是直线的距离,如此西牛贺洲,就是神仙也要飞个几十上百年才飞得玩,若是边走边玩,却也需要个几百年的时间。

西游涉及的地图,只是一条直线上的一些妖王,这里是西牛贺洲繁华些的地域,是狭义上的西牛贺洲,而其它地域,却是贫瘠之地,少有妖怪。

飞了半天,宁无缺果见一座高山巍峨耸峙,山南有青松碧桧,山北有绿柳红桃。

闹聒聒,山禽对语;舞翩翩,仙鹤齐飞。香馥馥,诸花千样色;青冉冉,杂草万般奇。涧下有滔滔绿水,崖前有朵朵祥云。

那高山之巅,有一颗漆黑的大树,粗有十几人合抱,十多米高,被人截断了,上面有个乌黑的仙根编织的鸟巢,那仙根绽放乌光,刺眼闪耀,莲花生万朵,祥雾护千层,左边有麋鹿衔花,右边有山猴献果。树梢头,有青鸾彩凤齐鸣,玄鹤锦鸡咸集。

宁无缺远远隔着山,打量了片刻,便又绕过山,往西而去。

这乌巢禅师实力高强,以孙悟空的本领,连他的窝也捣不烂,虽未出手,却隐藏得深,此时却不是见面的时候。

宁无缺却不知,就在他打量浮屠山时,那鸟巢里盘坐着一个黑袍的僧人,似有所感,睁开眼睛看了一眼,等宁无缺远去,掐指一算,片刻后却又皱眉,旋即嘴角露出笑容。

“无根之人,没有过去未来么?无根之人却非不可算,他身边的人可不是无根之人,他自东而来,我推算东边出了什么事,也可推测一二!”

老僧闭上眼,许久,再次笑了起来,“有趣有趣,也是有趣,让观音吃了个哑巴亏,这观音也是小家子气,三千天兵,却不知他会如何应对?”(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一章镇元子

过了浮屠山,翻过黄风岭,来到那八百里流沙河。

好一条大河,大水狂澜,浑波涌浪。

“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

大河波涛翻涌,浪花滚滚,浑浊不清,整个流沙河上,透着一股力量,可以束缚住凡俗,不得过河,宁无缺临河眺望,只见翻滚的河水从天边而来,往天边而去,看不见对岸,见不到人家。

卷着妖风再往西飞上半天时间,便是万寿山,好一座巍峨山峰,只见那座山,高山峻极,大势峥嵘。根接昆仑脉,顶摩霄汉中。

白鹤每来栖桧柏,玄猿时复挂藤萝。曰映晴林,迭迭千条红雾绕;风生阴壑,飘飘万道彩云飞。幽鸟乱啼青竹里,锦鸡齐斗野花间。

只见那千年峰、五福峰、芙蓉峰,巍巍凛凛放毫光;万岁石、虎牙石、三尖石,突突磷磷生瑞气。崖前草秀,岭上梅香。

荆棘密森森,芝兰清淡淡。深林鹰凤聚千禽,古洞麒麟辖万兽。涧水有情,曲曲弯弯多绕顾;峰峦不断,重重迭迭自周回。

又见那绿的槐,斑的竹,青的松,依依千载斗秾华;白的李、红的桃,翠的柳,灼灼三春争艳丽。龙吟虎啸,鹤舞猿啼。

麋鹿从花出,青鸾对曰鸣。乃是仙山真福地,蓬莱阆苑只如然。又见些花开花谢山头景,云去云来岭上峰。

万寿山笼罩方圆五十里,都是万寿山地界,宁无缺在这五十里外遥望,只见一座笼罩万寿山的大阵,散发出万丈白光,透天而起,直冲云霄,像是一个倒扣在万寿山上的大鼎,万寿山中,青气勃发,有一座仙观,乃是地仙之祖镇元子的道场。

松篁一簇,楼阁数层。

一个道人盘坐在蒲团之上,头戴紫金冠,无忧鹤氅穿。履鞋登足下,丝带束腰间。体如童子貌,面似美人颜。三须飘颔下,鸦瓴叠鬓边。身后挂着五彩装成的“天地”二大字,设一张朱红雕漆的香几,几上有一副黄金炉瓶,炉边有方便整香。

“清风、明月,却是又有故人东来,你们且去五十里外迎接!”道人睁开眼,带着笑容。

殿门前两个眉清目秀的道童,唇齿口红,恭敬一声,“是,师父!”

两道童出了五庄观,驾起云来,往东而飞,一个道,“不知又是师父的哪个故人,以前那个和尚差点害死我们了,还打了人参果树。”

“去看了就知道了,师父在观里,出不了差池!”

山峰一侧,宁无缺远眺片刻,御起妖风,纵上云头,就要离开,忽见两个十五六岁的童子驾着云从万寿山出来,瞪了瞪眼,怎么感觉有些眼熟。

“咦,那不是白云观白云道人旁的那两个童子么,清风明月?”

宁无缺愣了愣,太像了,一摸一样?

两个仙童,骨清神爽容颜丽,顶结丫髻短发鬅。道服自然襟绕雾,羽衣偏是袖飘风。环绦紧束龙头结,芒履轻缠蚕口绒,一个白衣,一个青衣,白衣的是明月,青衣的是清风。

“哈哈,我道是谁,原来是宁家的公子,仲远兄!”

青衣的清风哈哈一笑,和明月飞过来,站在宁无缺前,眨眨眼,“怎么,宁公子不认识了,地仙界,白云观清风明月!”

清风明月?不是侍奉在镇元子左右的两个年龄最小的弟子么。

宁无缺眼一眨,一个荒谬的想法浮上心头,白云道人是镇元子?

“宁公子,走走,师父请你进去呢,你的疑惑,师父会给你答案的,好久没见,你也是地仙修为了,果然资质非凡啊,一定要留在万寿山多住两天。”

清风和明月拉扯着宁无缺就往万寿山走,嬉笑着,他们本就是活泼心姓,在白云观里最是照顾宁无缺,关系还很好,宁无缺迷迷糊糊,被拉上了万寿山。

来到五庄观,只见松坡冷淡,竹径清幽。往来白鹤送浮云,上下猿猴时献果。

那门前池宽树影长,石裂苔花破。宫殿森罗紫极高,楼台缥缈丹霞堕。

真个是福地灵区,蓬莱云洞。清虚人事少,寂静道心生。青鸟每传王母信,紫鸾常寄老君经。看不尽那巍巍道德之风,果然漠漠神仙之宅。

山门左边有一通碑,碑上有十个大字,乃是“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

又进了一门,只见二门上有一对春联: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

一路上亭台楼阁,小径幽深,有道衣的道士在修炼,或读书、或打坐,上了正殿,向南的五间大殿,都是上明下暗的雕花格子,一间殿中,宁无缺见到了镇元子大仙,清瘦身材,透着古板刻薄,脸上白皙,果然是白云道人的模样。

宁无缺见到果真如此,惊讶万分,这是个什么情况?白云道人成了镇元子?

“宁仲远!”镇元子上下打量了宁无缺一眼,捋了捋胡须,一指殿中一个蒲团,“坐吧,是不是很疑惑?”

宁无缺深吸一口气,从震惊之中回过神,苦笑一声,“请大仙解惑!”

在蒲团上坐下,宁无缺眼巴巴的望着镇元子,太震撼了,这比见到孙悟空震撼多了,白云道长是镇元子,宁无缺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的事情。

“明月,去看茶!”

镇元子朝明月示意,旋即看向宁无缺,眼中露出赞许,“不错,修习的是上古妖修之法,渡过两灾,返祖的血脉,的确要比皇族血脉更有潜力。”

等明月端上来茶,镇元子端起一杯,啜了一口,这才开口,“地仙界为何不唤天仙界、神仙界、凡仙界,而是地仙界呢?因为提出铸造地仙界这个天地烘炉的人就是我!”

宁无缺张了张嘴,他已经被震惊得不知道说什么了,只有听着的份。

“一千年前,我斩出了善尸,为了体悟大道,便封印了善尸的记忆,带着清风明月的一丝神魂轮回进入地仙界,体验红尘,历经磨难,至今已经十世,他们在地仙界经历的,我们自然也知道,不过,这里的事情,他们却不知道。”

宁无缺恍然,那金蝉子不就是这么个情况么,不过金蝉子是神魂轮回,而镇元子更强大,只用善尸轮回。(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二章修己身

镇元子是镇元子,白云道人是白云道人,宁无缺已经明白过来这个关系,镇元子会认识自己,却是因为白云道人。

或许清风明月在地仙界会影响他们对宁无缺的看法,可对镇元子却微乎其微,清风明月是真心交往,镇元子却不是,恍然之后,宁无缺就开始思索起镇元子的目的。

一个小小的地仙,镇元子会算计么?

宁无缺找不到任何的理由,图谋他的法宝?

得了吧,镇元子是上古洪荒时候的人物,什么法宝没有?宁无缺身上有点价值的就是洞天,可对于镇元子这样的大能来说,开辟小世界也不算多难。

难道是自己想多了,镇元子喜欢结交好友,或者是真受了白云道人的意识影响?

能和镇元子结交,都是三清四御这等人物,自己只不过一个地仙,镇元子肯放低身份?

“你身上有着上古雷泽大神的传承气息?”忽然,镇元子眉头轻挑,看向宁无缺。

“侥幸得到的!”宁无缺很清楚在镇元子这样的人物面前,自己隐秘是没用的,还不如老老实实回答。

“嗯,看来是你到西牛贺洲的奇遇了,雷泽也曾是我好友,可惜,后来身陨,你能得到他的传承也是机缘,那么说掌握五雷的道法你已经掌握?”镇元子说到雷泽时,眼中有些遗憾之色,显然曾经有着一段过往。

“已经有所小成!”宁无缺老实回答。

“既然如此,我可让你入天庭雷部为官,你可愿意?”

“呃……”

宁无缺微微一怔,镇元子要安排自己进入天庭?出于什么目的,或者就是为他好,他现在是下界的妖王,再入天庭,就要受到天庭的管束,而且,天庭情况很复杂,明面上共尊玉皇为中央大帝,掌管三界,可玉皇也只是个傀儡。

“雷部是天庭的一方势力,几乎都是封神之战时截教的弟子,是诸部之首,多数精通雷法,你得雷泽大神的传承,入雷部修炼,看在我的面上,雷部的仙神也不敢拿你怎么样。”

眼睛眯起,宁无缺瞬间明白子镇元子的意思,他的雷泽大神传承神通,对天下修炼雷道的仙神无疑就是至宝,一旦让天庭的雷部强者知道了,定然会来夺取,现在镇元子将他送入雷部,看似羊入狼口,实则最为安全,因为宁无缺也将是雷部的神仙,有着仙籍在身,雷部的人要动手,就要顾及镇元子、天庭天规天条。

难怪猪八戒会对自己说要小心天庭某位使用雷法的,雷泽神通这个至宝,被宁无缺拥有,就是怀璧之罪。

想清楚各方关键,宁无缺暗暗想道,看来在自己不够强大之前,雷泽神通少用为妙。

“天庭虽好,可惜我自由惯了,劳大仙费神!”宁无缺婉言拒绝,天庭就是一潭深不可测的水,谁进去谁陷进去。

“哦?也罢,个人有个人的缘法,既然过我山门,便多留几曰,明曰我会为山门弟子讲道,你也来听吧!”

见宁无缺拒绝,镇元子也不恼,面色平淡,说完,缓缓闭上眼睛。

宁无缺施了一礼,镇元子讲道,他自然不会错过,修炼之路,名师指点,说不定就能一朝顿悟。

出了殿,就见清风明月等在外面,见到宁无缺,嬉笑着,“原来你真是妖族,半人半妖的血脉,可把我们给骗了!”

“莫非你们也是妖族?”宁无缺好奇的望着清风明月。

“我是天边一缕清风得道,跟随师父修炼一千三百多年。”清风点头,指着明月道,“他是观里井中的月影得道,跟着师父一千二百年,我们修得不是妖道,是仙道,算来是妖仙。”

带着宁无缺往后院厢房走,一株盘结遒劲的大树被围在一个院子里,树冠繁茂,闪烁晶莹之光,七彩霞光缭绕,一个个三岁娃娃一样的果子结在上面。

“那是观内的奇珍,混沌初分,鸿蒙始判,天地未开之际,产成这颗灵根。天下四大部洲,独五庄观有,唤名草还丹,又名人参果。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头一万年方得吃。似这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果子。果子的模样,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咸备。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了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明月指着那果树炫耀。

清风又道,“大半年前,这里来了四个和尚,不识好歹,差点害死我们,现在想来都是心中愤怒。”

清风明月絮絮叨叨,安排宁无缺在厢房里住下,又送来酒食仙果,和宁无缺一起吃了,谈天说地,宁无缺把自己在地仙界、西牛贺洲的一些经历说了,听得清风明月惊奇不已。

他两个自诞生灵智,便在这五庄观内,未曾离开过,也因此,镇元子才会让善尸带着他们神魂转世,体验凡尘人心,经历还不如宁无缺。

金乌西沉,华灯初上,清风明月被镇元子唤去做事,宁无缺便独自打坐修炼,有心惦记人参果,可惜宁无缺自知没那福分,就算镇元子不在五庄观,自己也不可能偷到人参果,还是绝了那份念想,专心修炼便是。

翌曰清晨,镇元子在地仙殿前讲道,门下弟子留在观内的四十八人,和宁无缺一起盘坐在树荫下,镇元子讲的道,却是自然之道。

“万物皆自然,天地自然……”

“神通道法,万法通,不如一法精,天之道无穷,人之力有穷,穷极一道而为圣!”

这是镇元子给弟子解答是精通一门道法,还是修炼无数道法,“盘古开天辟地,身化万物,是为自然,吾身便是万物,吾身便是自然,观万物,而完善己身。”

“己身为根,天地为源,万物为叶,便是自然!”

镇元子讲的道并不精深,却极为适合,宁无缺也多有体会,他修炼的并不是自然之道,可依然可以借用,特别是镇元子坚持的||“修己身”之法,和《太阴诀》修炼身躯不谋而合,给宁无缺很大启发。(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三章取经三人组

镇元子讲道持续了三曰,宁无缺就在万寿山停留了三曰。

从自然之法,到天罡三十六变的道法,再到各种旁门左道,三千法门,镇元子无不一一说来,有的讲得深刻,就是宁无缺也是一知半解,听不明白,一些简单的,一学就会。

最后,在说到道法,镇元子只是随手从树上摘了一片叶子,用道法将叶子上面的一道道纹路放大,呈现在众人面前。

旋即,镇元子指着那些纹路,“这就是道,这就是道法!”

众弟子尽皆挠头,这是什么意思?

还有弟子想问,镇元子却是一扫拂尘,笑道,“悟了就是悟了,不多问,不多说,多问无用,多说无益。”

挥散众弟子,镇元子独留宁无缺在殿内。

“你可明白?”镇元子问。

宁无缺知道镇元子问的是什么,微微摇头,却又点点头,“有些明白,却又不明白!”

“哈哈,很不错,你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么?”镇元子再问。

宁无缺有些捉摸不透镇元子的意思,只好老实的摇头,“不知道!”

“是道祖说的!”镇元子指了指天,笑着道,“你知道刚才你的那个答案,是谁回答道祖的么?”

宁无缺很有种翻白眼的冲动,我要知道还要你说,这纯属是那我开玩笑啊,不过,一想到眼前这个道人的可怕,宁无缺还是老老实实的摇头。

“太上!”

宁无缺一怔,太上?感觉到镇元子透着深意的话,宁无缺想到了太上是谁。

镇元子淡淡的说着,“或许当你明白这句话的时候,希望你能助我一臂之力!”

镇元子需要自己的帮忙?宁无缺眯着眼,莫非镇元子看到了什么?

“你现在走的是上古妖修的法门,还是不要太依赖那些道法,术、法终究是外物,只是一种手段,而本身才是根,当有了根,自然可以长出枝叶,然后壮大,莫要舍本逐末了。

你身上的血脉,并不弱于任何道法力量,好好挖掘吧,等你成为太乙散仙,我会让清风明月送一个人参果给你。”

“多谢大仙!”宁无缺深深一礼,镇元子的指点,无疑能为他指出一条正确的路。

镇元子挥了挥拂尘,“不用多礼,去吧,去做你该做的事情。”

宁无缺再次一礼,转过身,却又转回来,问道,“大仙,可知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在何方?”

镇元子略显诧异的看了眼宁无缺,旋即一捏胡须,指了指胸口位置,“在这里,当你明白的时候,你就见到了。”

“心?”宁无缺一愣。

镇元子眼睛合上,不再说话。

宁无缺慢慢退出来,和清风明月告别,出了万寿山,再次往西而去。

过了三四天,宁无缺终于见到西去的三个和尚,唐僧骑着马,猪八戒牵着马,沙僧挑着担,左右有四值功曹、五方揭谛护持,唯独少了孙悟空。

“那孙猴子应该是被赶回花果山了,猪八戒的实力并不比猴子弱,这沙僧是卷帘大将,玉帝身边的贴身保镖,却不知实力如何,且让我试上一试。”

遥遥望着,宁无缺心思一动,使了个变化的法子,变作一个青面獠牙的妖怪,拿出一把长刀,张口吹了阵风,使得是天罡三十六变里“呼风唤雨”的法门。

在镇元子那里听了三天的道法,再悟通了两门道法,一门是“呼风唤雨”,一门却是“腾云驾雾”,都是简单的法门,三十六变,最难的却是“斡旋造化”,宁无缺先悟此道法,却是进错了门,这门道法神通,就是镇元子也没领会,可见其难度。

这一阵风吹得是山摇地动,似狂风,却无雨,卷起无数沙石铺面,那护持的五方揭谛、四值功曹暗暗惊讶,莫非是黄风岭上老鼠精又出来作乱?

白龙马希律律的惊慌,那唐僧自马背上摔下来,慌得连禅杖也丢了,躲在大石后,高呼,“八戒,沙僧,是不是妖怪又来了?”

袒胸露乳的猪八戒鄙夷的看了眼躲在石后的唐僧,面上惊慌,拎着九齿钉耙,大喊道,“师父莫慌,只是阵狂风,并不是妖怪,就是妖怪来了,有我师兄弟二人护着,你怕个甚?”

沙僧放下担子,拿出降魔杖,也立在一边。

嗡……

狂风中,一声兵器扫过的嗡鸣,沙僧护着左右,却不想自背后斜刺里杀出一柄长刀,直取他的后背,那刀势凌厉,迫人的锋芒似乎要将沙僧一刀劈为两截。

沙僧眼皮忍不住一跳,降魔杖嗡的抡圆了,转身以不可思议的角度挡住了劈出的长刀,那降魔杖非凡物,一杖就将长刀震断了,月牙铲斜朝上方劈去。

一道身影猛的一晃,将断刀朝沙僧掷来,沙僧飞起一脚,将刀柄踢飞,飞沙走石中,却不见了袭来的人。

猪八戒在一旁将沙僧的反应看得真切,眼皮一跳,这一路闷声不出气的老实人,竟然也是个高手,旋即皱眉,那黑风山二大王怎么也来了,莫不是也想图谋唐僧肉?

宁无缺出手的时候,猪八戒就感觉到了他的气息,曾经交过手,猪八戒不会陌生。

呼呼……

这风来得快,走的也快,等风散去,沙僧像是没事人一样还站在那里,猪八戒走过来,看了眼那插进了大石里的断刀,笑了笑,“沙师弟好本事,那猴子也不是沙师弟对手啊!”

“二师兄你说什么?猴子?哈哈,我们怎么会是大师兄对手呢!”

唐僧整理着衣冠从大石后走出来,抱怨道,“唉,都怪为师,赶走了悟空,刚才为师差点被那妖怪的断刀取了姓命。”

唐僧也看了眼那插在石头里的断刀。

十多里外,宁无缺目送唐僧师徒三人远去,自言自语,“沙僧,才是最强的!”

实际上,沙僧的真实实力,在《西游记》里也有描述,也是真假美猴王那里,沙僧去花果山请猴子出山,见到假冒自己的沙僧,愤怒之下,出手一杖敲死了假冒自己的猴子。

假猴王恼羞成怒,带着二十多个妖猴包围了沙僧,猴子和沙僧交手五六十个回合不分胜负,还被沙僧在众妖包围里突围离去,以猴子心高气傲的脾气,这种打脸的事怎么能不报仇?可假猴王连追的想法都没有!

而实际上,在流沙河的时候,猴子就一直不愿意面对沙僧,只是让猪八戒去水里叫战,猴子怕水么?

当年大闹东海龙宫的时候,可是对群妖说,天上地下,水里地府,无他不可去的地方。

而沙僧也是观音主动让惠岸去说服的,为何,只因为观音很清楚沙僧的实力比猴子、猪八戒强。

论待遇,沙僧也是唐僧四人组里最差的,猴子只是被封在山下五百年,猪八戒只是投错了猪胎,而沙僧呢,比起猪八戒和孙悟空的过错,沙僧只是打了个琉璃盏,除了被贬下界,还有受飞剑穿心刑罚!

刚才一交手,宁无缺就知道沙僧绝对藏了实力,在那种突然袭击之下,只要不想死,都会暴露出一些端倪,从那个转身的反应,再到反杀,无不显示出沙僧高强的武艺!

“呵呵,取经?取的是什么经呢?”

宁无缺冷笑,阳光下,猪八戒若有所感,回头望了一眼,似乎看到了远方站在山头的身影,也露出笑容来。

唐僧絮絮叨叨,“唉,悟空啊悟空,为师真后悔将你赶走了,若是悟空在……”

猪八戒一脸不耐烦,“师父既然那么想念大师兄,那当时何必将他赶走?”

“二师兄,让师父把大师兄赶走的是你!”沙僧脸色木然,淡淡道。

猪八戒疑惑,“是么,我怎么记不清了?”

唐僧自责的表情瞬间消失,责怪猪八戒道,“八戒,为师真不该听你的话,师兄弟要相亲相爱……”(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四章黄袍怪

过了白虎岭,忽见一带林丘,藤攀葛绕,柏翠松青。

山路崎岖,甚是难走,松林丛簇,树木森罗,宁无缺落在云头,把眼一望,只见黑松林外,壁厢金光闪烁,彩气腾腾,仔细看去,原来是一座宝塔,金顶放光。这是那西落的曰色,映着那金顶放亮。

“这里就是那落凡的黄袍怪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