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无上妖君-第2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着岁月时间的演变,那粒尘,破灭。化成了一股气,还是因为岁月之道,这缕气,不断破灭,不断凝聚,不断壮大。
最终这气在岁月的腐蚀下,化成了鸿蒙!
天地万物,乃至道,皆是由一气化鸿蒙,逐渐演化而来,但此中玄机,很难知晓。
看着眼前这奇妙意境,重新演化由无至有,一气化鸿蒙的道之演变,宁无缺依然心生动摇,感悟到无穷的玄妙!
道祖此时透出的是混元意志,继续波动。口中也继续讲道!
鸿蒙之始,一切由无至有,由无形化为有形。唯有时间,反从有形化为无形!
鸿蒙不断在岁月之道中,进行演化,终于一气再次大破灭,生出阴阳二气!
二气一出,阴阳交融,方始圆满之道。
阴阳之气。化为大道之基,万事万物,无阴阳,便为有缺,不成圆满!
故此,阴气下沉。化为浊气,生成地,阳气上升,化为清气,生成天!
天为阳,地为阴,阴阳交融。始成道!
随着道祖的讲道,以及奇妙意境的不断演化,万事万物,皆蕴含阴阳之道,阴阳,乃万物之根本,大道之根基!
人之灵魂,亦含阴阳之道。魂魄。魂为阴魄为阳,阴阳和合,方为灵魂圆满之道!
阴阳才是大道之基,是大道圆满的根本,最浅显的道理。才是最深刻的至理!
盘古开天,便是分化阴阳,阴阳交融。而为混元!
“泰初,天斗神形具足,双面双躯,前阳后阴。男阳女阴,女右男左。
初一,天斗踞而坐,手抟阴阳混元於掌,抡打八卦,时起而落,忽隐而现,集混元之气於一身也。
初二,黑白二气交错运转,其声如炸雷。
初三,黑白混元始开,正反向交替,其状如电掣星驰。
初四,天极星膨而崩裂,但闻巨响,爆发变星,有星河突现,其状如带荧荧,其色如火烁烁。顷,天河裂而星开,北斗七星显,蘦星璨璨,其象伟观。时有荧光之气显没,奇光异色,碔砆混玉,未知其象矣。”
被困在大觉金仙颠覆无数年的云中子,刹那明悟阴阳之道,道行自然又是大进,隐约之间,修为竟是无法压制,有一种释放一切,以力印证阴阳,以阴阳强行破道的强烈!
一股浩大无比的气息,在云中子身上不断滚动,这股气息,以前只是大觉金仙气象,而今,却是蕴含深刻无片的阴阳二气之混元气象,混元之境,更加清晰!
云中子似乎随手就能触摸得到,举手投足之间,就能证道混元!
此时,紫霄宫外之上,混沌之气化成了一团巨大无比、厚实无量的道之风暴沉沉的聚压在着。
紫霄宫外的混沌之气都被这道之风暴卷动,撕扯,一块又一块的被吞入其中!
整个紫霄宫都在颤动,都被忽然聚集的阴阳感悟所化成的道之风暴给卷动着。
所有强者都被这股气息惊醒,看向盘膝而坐,透出混元气息的云中子。
太上道人目露清冷之光,古拙清瘪的面向,淡淡而笑!
便是道祖也停下讲道,看向云中子。
一股浩大的道念,徐徐的在云中子周身旋绕而起,这股道念,如同一道清气。又如亿万游丝,刹那将云中子团团萦绕,而云中子整个身影,也慢慢的融入这亿万道念游丝中!
道念游丝慢慢凝聚,化成了一道气息,这道气息,至单至简,猛地游窜而动,拉出一道长长的细影。向空中的道之风暴蜿蜒飞去,竟自动的卷入了道之风暴中!
云中子以身化气,融入道之风暴中,那道气,一开始极是微薄。甚至有种转眼之间,被道之融合撕成碎片,被融合的迹象!
但转眼之间,就道气,竟是在道之风暴中,不断壮大起来,反而是他在吞噬道之风暴,不断融合道之风暴!
很快,一道粗壮无比的道气。就化成一条阳龙,在道之风暴中,不断游走,不断吞噬!
攸忽间,剩余的道之风暴,也在一种奇妙的道念波动中,停止了撕扯和卷动识海世界,而是逐渐化成了一只巨大的阴凤,和阳龙缠斗了起来!
道念与道念,不断的生着碰撞,终于,阴凤和阳龙在缠斗中,一片片阴阳气息。如同雾气一般,蒸腾而上。
大片大片的阴阳道气,不断衍生,不断扩散,转眼之间,整个混沌世界,便笼罩在一层阴阳道气之中!
浩大的异象,云中子四周,无数阴阳之气逐渐凝聚在一起,融入他的身躯,一道法则之光落下,让云中子气息暴涨,天地震动!
云中子破入混元境界,印证了道祖这条路的确可行,让诸多强者更是心热、眼红。
天地异象四起,道道金光绽放,法则和云中子交织,让他陷入修炼之中。
道祖只是看一眼,便接着讲道。
这时候,每个强者都是诚心倾听,生怕自己错过这种机会。
毕竟,道祖讲道,可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
宁无缺也有些领悟,有时候,闭门造车出门不合辙,太古的传承,并不能照搬照抄,有的东西在太古可行,在现在并不一定可行。
道祖的道,是有了印证的,自然也值得信赖。
宁无缺也不是才修炼的雏儿了,很多东西,都是可以明悟。
混元之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所谓大,就是既包涵宇宙的运化规律,又隐隐浮现着人生的本根,天地人混元一体。混元体可参与天地。
除了阴阳,还有岁月时间。
不是今天过去了就扔掉;不是明天刚刚来临就过时。不管如何变化,混元永存。
太极也好,八卦也好;经典也好,时尚也好。孔子也好,老子也好;文的也好,武的也好。总之,要包罗万象,要混元一气。
混元就是合乎自然之道。
道是什么,道就是混元。
混元是道之体。人是一个混元体,宇宙也是一个混元体。
譬如太极图也是混元,阴不离阳,阳不离阴。
混元就是要让人学道、知道、行道、布道、发展道。
道是人向更高境界迈进的通道。混元就是向真正的人学习。
真正的人就是得道的人!
这个道,是道德。
具有道德的人,这样的人不为私谋,总是相互交流,探讨人生;不为人师,而是愿意让人的智慧和能力成为自由自觉。
混元就要把智慧和能力取之于身心,让心灵和躯体,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苦难和坎坷,都祥和,都空而不空,都与道同体,与道合一。
道祖的讲述的混元,基本便是如此个概念,这和宁无缺传承之中的混元的确有些出入,太古之时的混元,讲的是法则混元,是法则、境界达到一定程度后,化开一片世界,可自成混元。
宁无缺怀疑盘古修炼的便是太古之法,开天辟地证道混元,而非融合阴阳二气,自身混元,这是两种不同的路,开辟天地证道混元,那混元世界之中,可演化无数道,这种道,反过来可助强者修炼。
道祖要化天地,甚至有夺天地的打算,便是因为这片世界,乃是盘古的道果,若是夺得,众生皆是他的道,可进军无上境界。
而融合阴阳二气,便是证己身之道,将自身化为混元!
“无极者,无形也,无名也,无量天边,至虚至灵,静极不动之理天也。
此理,虽神妙以浑然,实条理之分明,至无能生至有,至虚能御至实,为宇宙万物之本源。视之无形,而能形形;
听之无声,而能声声;超平九天之上,贯乎大地之下;虽不离乎气,亦不杂乎气;
贯乎太极之中,包乎太极之外;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杳兮冥兮,万劫而不坏,为生天生地之中,万物之始祖也。”
“具阴阳之体,变化有机,包三极而立混极之元,还终天而为始天之化,兹非太极之气母乎?”
紫霄宫内,道祖声音平淡虚无,却声声入耳,混元之道,一一揭露!
第七百六十九章圣人辟道场
紫霄宫之中,曼妙之音,如梦似幻,道霞四起,天花乱坠。
道祖头顶庆云之中,但演造化道果,另众强者沉迷其间,心中迷惑,如拨云见日,一一点醒,道心清朗,道行精进而如磐石般稳健,早时境界突破所带之波动,早已经静如渊海,点尘不起。。
大道三千,皆可成混元。
但其中最稳妥的便是以先天灵宝寄托执念,然后斩去,成就分身,便可脱去执念,认清自我。为何要以先天灵宝,其他东西可以寄托么,是可以的,但是空有道行,无降魔大法力,又如何可度劫数,须知某些劫数避无可避。
混元道果固然强大,能窥测到天数的运转,造化玄妙,亦可开天辟地,重炼地水风火,演化天地变化,但也只是一种境界,并非无敌,也会伤,也会化为灰灰,这也是为什么圣人般的存在也要争那气运,抢那先天灵宝。
况且,圣人毕竟也是人,只不过修为比起那些个天仙来说,更加高深些罢了。
更何况圣人也分三六九等,修为神通,各有不同。也有自成一脉,取各家所长,放弃斩三尸之法,选择以力证道。
在这三界之中,若真想活的逍遥,活的自在,还得靠自己的实力,势力,更要好好修炼,绝不可懈怠。
“妙元元妙,神元元神,真元元真,道元元道,德元元德,元德复妙,与物返矣。
元非元,妙形之先;形非形,混然而成。
妙元惚恍,忽然有象,妙元恍惚,忽然有物,物象杳冥。忽然有精,精元含神,忽然有真,非色之色,素朴含明,无状之状,无象之象。
元之大象。寥廓幽光,元和之鸣,元元独闻,元象之形,元元独见。
元元之元,真祖真母。帝先道始,象之元纪。吾始元元,元于无纪,复归吾始,吾不见吾始,孰云吾元始,是谓始终元纪之元。
元元胎光。九元之始,八卦之先,胎光始元,明明赫赫,恍恍惚惚,元元始光,妙生其有。
元显无藏,黎珠中大象;元起元没。黎珠中巨物。
元以大象含万象,元以巨物吞万物。
象中象,元非元,物中物,一非一。元象之元,含光自然,元元胎光。吾所谓象。”
道祖的声音在百年之后落下,百年讲道,这便不是多惊奇的事情,这个道。可是混元之道,其中之无穷变化,道祖也都未说尽,可以说,真要用言语来描述,道祖就是说上三四千年也不见得说得完。
紫霄宫内,一个个强者睁开双眼,眼中或有明悟,或有疑惑,却都是心悦诚服的朝着道祖一拜。
无论道祖如何算计他们,但这指道之恩,却不能不还,不能不敬。
这不仅是对道祖的尊敬,也是对道的尊敬,更是对自己的尊敬!
混元之道,悟了就是悟了,像云中子,已经是明悟混元,成就混元,而其它强者虽然羡慕,却也知晓这种事情急不得,一急,心态上就落了下乘,如何能证道?
保持一个平静的心态,是每个强者都会做到的。
当然,这各自的算计也是有的,云中子成了混元,阐教可就是有了两尊混元强者了,纵使元始天尊失去了圣位,可两尊混元,也让诸强者心中有了顾忌。
“这次讲道,到此结束,混元之道,万千无数,贫道能力有限,却也只知这些,尔等也可走自己的道。”
道祖看向诸强者,又看向诸位圣人,“无量量劫,天地破碎,量劫之后,当为盛世,天地大兴,洪荒强敌环视,当破而后立!尔等为圣,该引天地繁荣,护天地左右!”
“谨遵老师法旨!”诸圣人尽皆点头。
道祖又看向诸强者,“贫道已化天地,今后若无一道至尊、超脱天地出现,贫道不会再现,圣人建洪荒之后,贫道可挡玄荒一万年,一万年后,洪荒通往七荒的虚无之地当有天地之门出现,洪荒会有一场大战,尔等好自为之!”
话音落下,道祖身影虚无,逐渐消失在道台上,天地间,也失去了道祖的气息。
紫霄宫也逐渐虚无,缓缓消失,片刻后,众强者已经立身在混沌之中,四周哪有什么紫霄宫、道祖?
讲道结束,但众强者却没有退去,纷纷看向了几位圣人。
太上一扫拂尘,看向新圣人孔子、摩柯,微微稽首,“恭喜两位道友!”
摩柯双手合十还礼,而孔子却是微微抱拳欠身,脸上带着些许尴尬,要知道,他这个圣位,可是抢了元始天尊的。
孔子道,“多谢先生当年赐教!”
却是孔子立儒家之时,曾向老子请教过。
“区区小事,不必挂怀,你我皆是圣人,当不起先生称呼!”太上淡淡一笑,谦逊道。
女娲道,“两位道友尚未在三十三天外开辟道场,如今成圣,欲重开天地,还需两位道友先立下道场才是!”
“善!”接引合十道。
摩柯、孔子都是点点头,看向众强者,“吾欲在混沌之中开辟道场,尔等愿观看者可随吾等前去。”
圣人开辟道场,也是参悟道法的好时机,所谓开辟道场,便是在混沌之中开辟出一片小世界,宛如一次简单的开天辟地,对众强者而言,也是极为难得的。
当下,众圣和众强者跟着两位圣人在混沌之中飞了片刻。
在一片混沌之中,孔子踏前一步出现在虚空之中,双手张开,一团黑白光球飞出,射入虚空中。
随即轰的一声巨响,三十三天外的混沌世界顿时化做一团糨糊。
虚空中的混沌之气鼓荡不休,形成大大小小不等的黑白旋涡,仿佛那太极般。
那些旋涡大的有如日月星辰,小的如那碗般,旋涡之间碰装不断,声势浩大,其势正是开天辟地。
无穷无量的混沌愈演愈烈,沸腾撞击,孔子左手一指,一点火焰燃起,而后仿佛被那汽油浇灌般,越来越大,很快就布满整个混沌空间。
随后再那无边的熊熊烈火中又有大滔天洪水泛滥而出,而后又出现黄尘滚滚,最后整个空间又出现那的飑风横扫而过,正是那地水火风生成:无极生太极,太极分两仪,两仪演四象,四象化成地水火风。
那地水风火越演越烈,到了最后一个个斗大如日月,然后串连爆开,从中分出了两道气流,却是那清气和浊气。
随着清气上升演化成点点日月星辰照射下来,而随着浊气逐渐下沉,越来越后,沉淀凝练,有气转化为实质,渐渐形成平地,然后又演化出山川河流,一个天地便已然形成。
见天地已形成,孔子头顶飞出六书,此时的六书,浩然之气环绕,光华四射。
六书发出无边引力,牵引那些杂乱无章的星辰,然后按照天数重新排列好,而地底中的地脉亦被定住,按地理流转。
待到天地运转如意,再往下一指就见凸石成山,陷渠成河,大海汹涌澎湃,甚是壮观。树木花草,凭空显化,悠然生长,各式各样,万千飞禽,俯仰扑腾,奇异灵兽,呼嚎奔走,处处洋溢着生灵的气息。
群山之中,一座宫殿缓缓升起,正是孔子开辟的道场所在。
那宫殿和孔府一模一样,松竹梅柏环绕,浩然之气冲天,整片世界都在六书照耀下,流动着无穷浩然气息。
但见,正殿之上,挂着一块紫金大匾,上书两个篆体大字:“孔府”,气势恢弘,苍劲有力!
又有一座石碑立起,上书“礼义仁智信”,又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旁白。
摩柯也不落后,手一挥,一道道光芒刺破混沌,禅道立教镇压气运的,也是一本经书,乃是“摩柯无量涅槃经”,上面有着无数禅道众贤者的智慧的集合,就像摩柯就是禅道无数强者英灵结合而成一尊灵一样。
这本经书绽放无量金光,在混沌之中开辟出一个佛国,佛光浩荡,丝丝缕缕金光落下,佛徒的虚影幻化而出,在佛国内诵念“摩柯无量涅槃经”,而在最中央,无数大山里,有着一座寺庙浮现。
那寺庙之中,回荡着木鱼声,咚咚咚的敲着,像是敲在人的心上,带着一种叩问内心的意境,那钟楼上,青铜古钟敲响,洗涤人心,荡漾人性。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那寺庙隐藏在深山之中,带着一种“深山藏古寺”的离世之感,宁静、淡薄、悠远,便是禅道的两种不同意境,出世修心,入世度人。
两位新圣人的道场,和老牌圣人有着鲜明的不同,给人一种亲切之感,没有那种玄之又玄,妙之又妙的气息,一眼就能看明白,却带给人另一种感受。
可以说,两位新圣人在前圣人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开创,新的道,新的路,带给众强者别样的感悟。
便是几位老牌圣人,也有所感,太上看向孔子和摩柯,稽首轻叹,“三人行,必有我师,真乃圣言至理也!”
第七百七十章陆压相邀
“两位既然开辟了道场,也就有了圣人的力量,既如此,那吾等自该重建洪荒!”太上淡淡道。
“此乃量劫之道,破而后立,四大部洲已破,洪荒当出!”接引道。
“众生补天地,此次量劫,众生陨落,天地重现!”女娲颌首道。
太上看向众强者,“既然如此,那吾等便于百年之后,重开天地,诸位回去后,收拢各教弟子,重开天地,当一切归于虚无,天地重归混沌,非大觉金仙不能活!”
“善!”
众强者闻言,纷纷离去。
重现洪荒盛世,便是量劫之后的兴盛之始,众强者很清楚,四大部洲和洪荒比起来,还是有着巨大差距的,不仅仅强者层面,就是凡人,也有着巨大差距。
在洪荒时代,很多生灵出生便有着不俗的实力,修炼到高深境界更是要比四大部洲更快。
混沌外,三十三天大罗天中,宁无缺和镇元子、红云老祖结伴而行。
不久,一朵祥云飞来,却是身披金甲的孙悟空。
“你们怎么走那么快?也不等等俺老孙!”孙悟空嘿嘿笑着,瞄向红云老祖,“人参果树?”
红云老祖抱拳稽首,“见过孙大圣!”
“好说好说,你既然是大哥的宝树,那便是自家兄弟了。”孙悟空道。
孙悟空曾在西游之时,和镇元子结拜为兄弟,他却不知晓红云的过往,因此只当他是人参果树化形了。
“兄弟既然化形了,那人参果是不是给老孙尝尝?”孙悟空笑看着红云老祖。
“自然自然!”红云老祖呵呵笑着,翻手便拿出两个娃娃般的人生果,递给了宁无缺和孙悟空一人一个,“尝尝!”
宁无缺接过果子,不由暗想,红云真是个老好人!
“你个猴子!”镇元子苦笑着摇摇头。他虽然和孙悟空结拜了,可却没太多交集,但镇元子也听说天狱城之后,孙悟空四处挑战强者,突破自我,被很多强者都记住了他。
本想着实力变强之后,孙悟空性格会改变些。哪想到还是雁过拔毛的抠门猴子,让镇元子哭笑不得。
转念一想,孙悟空能够保持性格不变,却也是一种修行,保持本心,何人能做到?至少。很多强者在得到实力之后,或多或少,都会改变一些。
“悟空,你师父呢?为何这次量劫,却是没有见到他?”镇元子问道。
孙悟空吃着人参果,摇了摇头,|“不知道!”
镇元子点点头。笑道,“贫道要回五庄观,可去我那里坐坐?”
“不了,最近在追个人,本想看看他是否会在紫霄宫出现,却不想没有见到。”孙悟空摇了摇头。
“好了,俺老孙先走一步,日后再会!”
孙悟空一个筋斗。消失在天际。
“这猴子!”镇元子笑了笑。
红云老祖也是笑道,“孙悟空本心不变,实属难得,重情重义,不愧齐天大圣之名,老祖倒是比较喜欢他!”
红云老祖和孙悟空,也都是本心不改的修心之法。红云老祖一心向善,有一颗善心,被称为“老好人”,而孙悟空重情重义。虽然有些小毛病,可难掩他的伟大,重情重义重诺,敢作敢当,也是个英雄式人物!
“他在追谁?”红云老祖道,“我们可否助他?”
“这个,却是不知!”镇元子摇摇头。
宁无缺知道孙悟空在追谁,道,“蚊道人!当年蚊道人杀了移山大圣狮驼王,孙悟空出世之时,就曾去北海和蚊道人一战,后来在天狱城,我们想杀他来着,却不想蚊道人太谨慎,只进去一具化身,让他又逃了。”
“蚊道人?难怪,这家伙的确是个麻烦,逃起来,便是佛、截教也没杀掉他,而且,他那神通还很诡异,封神之时,他只不过元阳天仙,却吞了龟灵圣母,咬了接引的三品金莲,一跃成为大罗金仙巅峰。”镇元子对这蚊道人还是有些印象的。
“这天下万物,一物降一物,蚊道人如此厉害,总该是有克星的,向那虫儿、蝎子怕禽鸟,蚊道人也是有克星的吧?”红云老祖迟疑道。
“克星?”
宁无缺一怔,旋即脑海一道亮光闪过,他怎么把这个给忘了,虫妖在妖族之中级别很低,为何,因为有着天生克星。
誰让很多野兽都是以虫类为食物呢?
这蚊子自然也有克星,只要找到了克星,降服蚊道人就轻而易举了。
“若有机会见到孙悟空,再和他说一说。”宁无缺道。
却说三人结伴而行,在云端飞着,路经西海,前方一道浩大的金光腾起,挡住了去路。
正疑惑间,那金光之中走出来一个年轻男子,身穿金衣,周围金色火焰缭绕着。
“陆压?”镇元子讶然一声。
“见过地仙之祖、两位道友!”陆压稽首。
“无量天尊,道友多礼了!”三人还礼。
陆压目光落在红云老祖身上,笑道,“恭喜红云道友重修得道!”
红云对金乌没什么好感,只是伸手不打笑脸人,何况陆压对他客客气气,他也不能摆架子,也是道,“多谢多谢!”
“不知陆压道友为何而来?”镇元子道。
陆压看向宁无缺,笑道,“今日却是有事与啸月大王相商,可否移步?”
镇元子和红云老祖看向宁无缺,有些好奇陆压怎么和宁无缺有了联系。
宁无缺点点头,道,“自无不可!大仙、红云老祖,你们先回五庄观,我随陆压道友先走片刻,等会儿再去五庄观拜访!”
“大王自去便是!”镇元子和红云颌首道。
“请随我来!”
陆压转身便走,宁无缺跟上去,很快,两人消失在西海上。
“听闻陆压乃金乌太子,封神之时,斩仙飞刀戮神诛魔,只是封神之后,陆压便不见了踪影,听闻陆压化道为佛,入了佛门,号大日如来,平日里以乌巢禅师的身份行走,也不知真假。”镇元子道。
红云老祖道,“想必是真的,刚刚陆压出来时展现的大日元神,乃是金乌特有的火焰,也只有他们那一族,能入太阳之中久留!”
“嗯,既如此,他们都是妖族,想必出不了什么事,我们先回万寿山!”镇元子点点头道。
却说宁无缺随陆压来到一处秘境,鸟语花香,一株火焰神树矗立,秘境内不少妖族盘膝而坐,或修炼,或休息,都是散发出强悍气息的上古大妖!
那日与宁无缺争锋的计蒙也在其中,看到宁无缺来到,冷哼一声。
“就是他得到了混沌钟?”火焰树上,一只单足屹立的鸟儿看向宁无缺,
这株火焰树便是扶桑神树,在这片小世界高可接天,就像是世界树一样,流动混沌气息,上面有着不少禽类大妖,似乎在吸收着扶桑神树散发的火焰力量。
妖族有两件至宝,其一是混沌钟,其二便是扶桑神树,混沌钟镇压气运,扶桑神树则是可以培养强者,那火焰力量,可以淬炼血脉,在扶桑树上修行,可以让妖族体内的血脉更为纯净。
这单足鸟宁无缺却是见过,在魔神山中,随宁无缺他们一起出来的有几头大妖,一头青鸾,一头白猿,一只单足鸟,一头四不像。
这单足鸟,便是毕方!
宁无缺对毕方有印象,毕方却对宁无缺没什么记忆,毕竟,魔神山的时候,宁无缺在毕方眼里只不过是蝼蚁一样的弱者,哪会去记?
毕方乃是十大妖神之一,也是修炼火道法则的禽鸟,更是曾经两位妖帝手下的心腹。
所谓亲疏有别,十大妖神,也是有心腹、寻常手下之分的,像毕方、九婴、钦原、商羊、白泽都是两位妖帝心腹,属于最忠诚的一批妖族。
陆压微微颌首,毕方翅膀一挥,一股燃烧起来的风刮向宁无缺,这风极为邪气,就像是火焰之墙,压了过来。
宁无缺伸手一挥,那火焰之风还未接近他就化作一片光雨洒落。
“嗯,还不错!”毕方点点头,又闭上了眼睛。
“他是毕方,性格孤僻,别见怪!”陆压笑了笑,对毕方的试探不以为意,要是宁无缺不行,能被他看重,能被东皇看重,能被混沌钟认可?
“还没有恢复?”宁无缺一眼就看出毕方实力不过大罗金仙巅峰,暗道上古十大妖神,可都是大觉金仙之中的强者。
“天狱城的时候,受了伤!”陆压点点头。
宁无缺恍然,天狱城之战,毕方也参与了,难怪实力下滑。
秘境内,有近千的妖族,宁无缺放眼看去,有四十多位金仙,其余都是元阳天仙的年轻妖族,看起来都是气势不错的可造之材。
想必,这就是陆压这么多年收拢、积蓄的妖族力量了。
“这里是扶桑树撑起来的秘境,是我们短时间的藏匿之地,人族出了圣人,这几年不少人族强者都开始打压妖族,不得已之下,只好先藏匿一段时间,等洪荒重现之后,再出去。”陆压道。
宁无缺颌首,暗道妖族局势很不妙,要知道,妖族可都是傲气冲天之辈,能够龟缩隐忍在这里,想必是遭受了什么事情,让这些大妖也不得不低头。
第七百七十一章和陆压论人族未来
宁无缺猜的没错,在他闭关的这千年时间,儒门孔府、禅道珞珈山逐渐兴盛。
被收进了法宝小世界的年轻一辈行走四大部洲,虽说数量较少,却也有个数十万之数,难免会有矛盾。
一些人族的年轻强者,和妖族起了冲突。
这冲突,既有妖族之责,也有人族过激之过,乃是一些妖修擒拿人族年轻强者,吸食血肉修炼,引起人族年轻强者的攻击。
在这个过程之中,一些老实修炼的妖族也被卷了进来,大量妖族被打杀,也激起妖族的反弹,不少人族年轻强者被杀掉。
这样一来,两族之间的怨恨,越积越多,以至于孔府、珞珈山的弟子外出的时候,也遭到了妖族的毒手,禅教、儒教高层震怒,出手拔掉了几个妖族聚集地,让人族大为振奋,一些过激的年轻人也纷纷效仿,去攻打妖族。
陆压他们这些妖族老辈人物自然看不下去了,这些年轻妖族,都是他们收进小世界的,留作火种,是洪荒重现之后妖族振兴的根基,这次放出去,也是一种历练,若是寻常死亡,他们也不会管,但这种人族针对妖族的屠戮,自然不能不管。
陆压他们上门理论,但人族那几位也不是易与之辈,很清楚洪荒重现,人族要崛起,就一定没有妖族位置,那时候,妖族将是和人族争锋的唯一种族,这种时候,压制一下妖族最好不过。
因此,两教都对陆压他们爱理不理,陆压他们都是动辄出手的,自然气不过,和人族高手打了一架,这一打,却是让陆压都不由心惊。
本来。陆压还想着妖族强者不在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