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名探千王-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逸生抬起头来望着我,似是在判断我所说的是不是真的,旁边的管家赵普则是一头的雾水,搞不明白我跟苏逸生说的是什么。

    “你或许还在奇怪我为什么会知道你和赵氏兄弟的关系吧?”看出苏逸生的心眼儿已经开始活动,再加一把劲儿他就会开口了。

    苏逸生没有答声,但他的眼神显然表明他很关心这个问题。

    “是你让我传信儿的那个人告诉我的。”我淡然答道。

    青云道长既然肯把这件事告诉我,也就表明了他对这起绑架案的态度。

    苏逸生作出了决定——他可以怀疑我的信用,但师父做事向来有他的道理,自已照着去做,不会有错的。



………【第三百一十二章 野茶馆】………

    茶馆有很多种,高雅的有象玉楼春,荔香园,所谓“小轩数盈,位置雅澍,楠桌几椅,鼎彝杂列,夕阳将坠,座客常满,促膝品茗,乐正未艾”,只不过这样的高雅之处也只有北平城里才能找到,享受得起的,至少也是生活在社会中上阶层的有闲有钱人士,至于绝大多数,还是以兼营饭点的二荤铺式茶馆为主,类似于早点摊,除卖茶水外,还经营蜂糕,肉馒头,烂肉面之类的饭食,档次虽低了一些,但经济实惠,好吃不贵,非常适合一般市民的消费水准。至于比这种茶馆档次还要低一级的,那就要算是路边的野茶馆了。所谓的野茶馆称之为“馆”其实并不是很贴切,因为被称为馆,至少要有一间屋子,而常见的野茶馆往往是在路边几棵相邻的大树间用苫布搭起一个可以遮阳避日的大棚了事,故此叫做茶摊其实更恰当。

    汤记老茶就是这样的一个野茶摊儿。

    交道口是一个三岔路口,如果从山坡高处往下看,其形状类于是英文字母“Y”,三岔的方向分别朝向北平城,兴隆县,再就是雾灵山主山脉。在通向雾灵山的兴隆县两条支路所形成的夹角平地上长着几棵粗有一搂的大叶儿杨树,杨树之间有一块大约三四丈见方的空地,在空地上支着五六张方桌,方桌旁摆着几张条凳,方桌和条凳都是用当地最常见的槐木所制,很简陋,但也很实用,过往行路客人走得累了,可以停下来喝喝茶,歇歇腿儿,饿了的话可以买两个肉馒头垫垫肚子,时间富裕不急着赶路的话还可以要一碟瓜子或者花生慢慢磨牙。

    茶摊儿的经营者是一对五十多岁的夫妻,汤记老茶,丈夫自然是姓汤,这是一个非常和善的老头儿,不管什么时候看到都是乐呵呵的,人虽很瘦,但身子非常硬朗,挑着满满的两大桶茶水走五六里路,身上连汗珠也不冒一颗,不要看是乡下人,却是能言善道,很会聊天儿,不仅如此还会说书,兴致来了,摆开桌子,讲几段三国演义或水浒英雄,倒也是绘声绘色,招来茶客们的阵阵掌声。

    日上三竿,艳阳高照,和平时一样,汤老头儿出摊卖茶,摊子摆出来还没多久,就已经有两三个赶脚的客人在桌旁坐下,水还没有烧开,汤老头儿一边往灶里添柴一边跟客人有一搭无一搭的闲聊。

    “,也不知怎么回事儿,从昨天下午开始,各个路口都有警察设卡,而且查得特别严,我到宋庄去看三大爷回来,在黑石湾那儿被堵着了,足足耗了一袋烟的功夫才好不容易查完放行。老汤头儿,消息灵,知道是出了什么事吗?”

    “呵,这我也不太清楚,不过听人说,昨天上午有人有青石峪被人绑票了,警察设卡,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吧。”老汤头儿不太确定地答道。

    “绑票?青石峪?那里是赵家兄弟的地盘,该不会是他们两兄弟下的手吧?”

    “呵,那谁说的准。”老汤头儿笑笑说道。

    “,这兄弟俩现在的胆子也越来越大了,听说上个月在猫儿沟那件案子也是他们做的,满满一车上好的杭州丝绸被他们一锅端,全都给拿走了,货东还挨了一刀,左胳膊差点就没有剁下来,手真狗狠呀。”

    “喂,别胡说,那两兄弟最记仇,万一这话传到他们耳朵里,非得找你算账来。”

    “呵,怕什么,这里不就咱俩还有老汤头吗?我不说,你不说,老汤头不说,赵家兄弟到哪儿知道去。老汤头儿,你说对不对?”

    听着两个人的闲侃,老汤头只是轻轻一笑,并没有把话接过来。

    “踏踏踏踏”,马蹄声急,一骑由远而近,骑在马背上的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上穿灰色双排扣西服,下穿青色长裤,脚上是一双黑帮高腰薄底快靴,脸如冠玉,目似朗星,眉宇间带着几分放浪不羁的洒脱。

    正在聊天儿的两位茶客不约而同地望着越来越近的一人一马,老汤头虽然不象他们两人那样明显,依旧低着头在烧水,但眼角余光却也紧紧盯在那个年轻人身上——在这乡下农村,穿洋人衣服的人本就不多,穿洋人衣服还能穿得如此得体漂亮的,那就更是凤毛麟角,不需靠近,便可以看出这个年轻人不会是这周围哪个大户人家的子弟,因为那种帅气洒脱的气质绝不是乡下土财主所能调教出来的。

    这匹马的速度很快,从出现在人们视线中到来到茶摊边没超过半分钟,“吁!”,手勒丝缰,马背上的年轻人轻声喝止,跨下骏马前蹄离地,后腿站立,发出唏溜溜一声嘶鸣,然后四蹄落地,踏踏踏踏,向侧移动几步,这才站稳。

    好俊的骑术!

    正在烧水的老汤头儿心中暗自喝了声好。

    让疾驰中的骏马在短短数秒钟内停下并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情,最起码,他自认自已没有这种本事。

    马上的年轻人目光四处扫了一遍,先是挂在树上‘汤记老茶’的幌子,然后落在添柴烧水的老汤头儿身上,注视片刻,随后片腿从马背跳落地面,整个动作干净利落,给人一种行云流水的自然感。

    老汤头儿心中又是一动,这个人身手如此敏捷,莫非是练家子?



………【第三百一十三章 接头】………

    没有理会别人注视自己的目光,年轻人自顾自地来到一张空着的桌子旁坐下。也许是有陌生人出现的原因,另外两个客人没再继续聊天儿,把胳膊支在桌子上等着水开上茶。

    年轻人四下又看了一眼,随后伸手拿起桌上的茶杯在桌面上摆弄起来——共有四个茶杯,三个向下倒扣排成一个品字,最后一个则杯口向上架在这品字中间,摆完之后,直身坐好,环顾左右,似是在欣赏周围的风景。

    “这个人是不是精神有问题,没事儿玩人家的茶杯干嘛?这么一弄,以后来的客人还怎么喝茶?”另外桌上的两个客人看到这个年轻人的举动,心里想到。

    年轻人的举动老汤头儿也同样看在眼里,没动声色,他继续烧着开水。

    水很快烧开了,老汤头提着水壶,先给那两个人把茶沏上,这才来到年轻人桌旁,“呵,这位客人,面生的很,是哪个村的呀?”一边沏茶倒水,老汤头儿一边和客人搭着话。

    “呵,您搞错了,我不是本地人,只是路过。”年轻人笑笑答道。

    “我说呢,我在这儿摆茶摊七八年,十里八村的人很少有不认识的。不知道您是从哪里来呀?”老汤头儿问道——所谓和气生财,路边摆茶摊的人喜欢和客人聊天儿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个

    年轻人淡然一笑,“从来处来。”

    “呃?那是到何处去呢?”老汤头儿不动声色,继续问道。

    “当然是到去处去了。”年轻人答道。

    精神病是不是也会传染?这个年轻人不正常,怎么连老汤头儿说话也这么古怪?什么叫‘从来处来’?什么又叫‘到去处去’?这是老和尚问禅打哑谜吗?旁边喝茶的两位客人听得是一头雾水。

    “呵呵,茶刚沏上,水很烫,您慢慢喝,要不要来碟瓜子?”切口对上了,老汤头儿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不过现在旁边有人不方便说话,先等一等再详谈。

    要了一碟瓜子,一碟花生,年轻人悠闲地品着茶水——乡下路边摊上能有什么好茶,不过是解渴消暑之物,但心远地自偏,若是有心,就算是白开水也可以品出味道。

    那两位客人只是赶路累了,喝壶茶,歇歇脚,缓过劲儿来自然是付钱走人,乡下茶摊,不是赶集逛庙会的日子本来客人就不会太多,小树林里于是只剩下两个人。

    老汤头儿把灶里的柴火弄小一些,向两边路上望了望,见没有人走动,便拍了拍身上沾着的草木灰,来在年轻人的对面坐下。

    “呵呵,小兄弟,敢问怎么称呼?”

    年轻人淡淡一笑,抱拳拱手,‘前辈客气了,在下姓江名一凡。”

    老汤头儿同样还礼,“呵,原来是江兄弟,不知是哪条道上的朋友,怎么会知道我们的联络暗号?”老汤头儿皮笑肉不笑,非常警惕地问道——他这里是雾灵山上赵氏兄弟安排在山下的眼线,任务就是搜集消息情报,其职责类似于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名好汉中的旱地忽律朱贵,只不过人家家大业大,开的是客栈酒馆,他开的则是路边茶摊。

    “在下有事要和贵寨当家人商量,至于你们的联络暗号,是一位朋友告诉我的。”我答道。

    “哦,是哪位朋友呢?”老汤头儿问道——他这里是山上赵氏兄弟一伙强盗对外的联系通道,如果不问清底细,随便什么人要见赵氏兄弟自己就带上山去,他们一伙早不知道已经被剿灭多少次了。

    “苏逸生。”我答道。

    “苏爷?他不是被陈家人抓起来了吗?!”老汤头儿眼神一寒,条件反射般地右手伸向自己的后腰——当土匪强盗,那是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的玩命营生,一旦被官府抓到,轻则几十年的苦狱,重则丢命掉脑袋,所以做这行的戒心都非常强,因为不强的早就见了阎王。

    “呵,你不用那么紧张,如果真要对你不利,也就不会只有我一个人在这里了。”我坦然笑道。所谓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一个接头传信的老头儿,并不会放在我的眼里。

    听完我说的话,老汤头儿的手收了回来,但眼中的警惕之色并未消除。

    “你是什么来路?为什么要见我们当家人?”

    “呵,苏逸生被抓,你们绑架陈家的客人应该是为了救他。我此行的目地就是解决这个问题。你可以放心,我代表的即不是陈家,也不是官府,而是漕帮。”

    我微笑答道。

    “漕帮?,这件事和漕帮有什么关系?!”老汤头儿的脸色变了。

    “既然我说是和漕帮有关,那自然就是和漕帮有关了,至于到底是什么关系呵呵,莫非你有权替你们的两位当家人做决定?”我笑道。

    什么事都让你知道了,我还跟赵氏兄弟谈什么?干什么的就吆喝什么,当好你自已的联络官就行了。

    “你不说出和漕帮有什么关系,我怎么向两位当家人通报?”老汤头儿知道,和漕帮沾上关系就绝不是什么小事,和帮众数以万计,势力遍及整个北方六省的漕帮相比,赵氏兄弟这点儿势力根本就是个屁,他哪里敢大包大揽,自做主张,万一我不是吹牛骗他,这个责任他可担不起。

    “呵,好吧,既然你信不过我,我也没必要向你多做解释,就此别过,希望你能好自为之。”

    微微一笑,我起身离座,随手从口袋里摸出一枚银元在老汤头儿眼前一晃,然后轻轻摆在桌面,当手掌离开桌面时,银元已经成为桌面的一部分。



………【第三百一十四章 土匪】………

    老汤头儿的脸都绿了。

    桌子是他用了七八年的东西,用得虽不是什么上好木料,但那终究也是木头做的,这个年轻人不动声色,只是随手一按,便将银元平平整整嵌进桌面,如此功力,连山上的两位当家人都未必做得到,由此可知,此人绝非寻常之辈。漕帮人多势众,高手如云,搞不好,这个年轻人真是漕帮的,万一因自已的拒绝而激怒漕帮,这个责任自已真的担当的起吗?

    “呃,江兄弟,性子怎么这么急?有话好商量嘛。”能被赵氏兄弟选中当情报联络官,老汤头儿自然也是一位八面玲珑,心思缜密,懂得轻重缓急之人,权衡利弊之后,他也不敢把话说绝,马上换上一付笑脸紧走几步劝说道。

    “哦,那你有什么提议吗?”我停下脚步,微笑问道——我来到这里是干什么的?当然是见赵氏兄弟,人还没有见到,又怎么可能轻易离开。刚才的作法,不过是欲擒故纵,逼对方马上表态。既然对方松了口,我自然是借梯下楼,乐得商量了。

    “这”老汤头儿感到很为难,一方面,他对我的身份来意不明,不敢直接带到山上见当家人,另一方面又怕我真有紧急要事,万一耽误了,这个责任他担当不起。

    “事情太大,我不敢做主,这样吧,我马上向两位当家的通传消息,见与不见,由两位当家人决定,你看怎么样?”老汤头问道。

    “什么时候能有回信儿?”对一个负责打探消息的小头目而言,这大概是他最后的底限了。

    “很快,中午过后就差不多了,最晚也在太阳落山之前。”老汤头儿怕我不同意,赶忙解释道。

    让人这个马上带自已上山可能性不大,终究赵氏兄弟绑票是为了救苏逸生的命,并非是要对李茹男不利,在事情还没发展到必需用武力解决的时候,就不能把人逼得太紧,要知道土匪之所以被称为匪,就是因为身上的匪气,赵氏兄弟我虽然没有见过,但听很多人的介绍,这两位应该属于那种有勇无谋的莽汉,很容易热血上头,冲动起来就什么都不管了,否则的话,当年也不会和前警察局长的儿子发生冲突,失手杀人了。所谓逼虎跳墙,我如果用武力强逼老汤头带路上山的话,先不说他会不会带正确的路,就算带到赵氏兄弟那里,这两个人也可能赌气,觉得我没把他们哥俩放在眼里,反会对李茹男等人不利。

    “好吧,我可以等。中午过后,我会过来听信儿,记住,太阳落山之前若是没有回信,后果你们自负。”

    交待过后,我飞身上马,脚跟一磕马肚带,战马如离弦之箭飞驰而去,不大一会儿的功夫,身影便消失在远处的土丘背后。

    望着远处的一人一骑消失在土丘背后,老汤头儿叹了一口气,脸色变得异常沉重——为了救苏逸生,赵氏兄弟不惜违反自已定下不抢本地人的山规,绑架陈家客人。陈家是本地望族,五里八村,有很大的影响力,与这样的家族结怨,本就不是什么明智的事情,不过既是山贼土匪,想完全不与本地人结怨也不大可能,做也就做了,大不了以后更小心也就是了,但现在,怎么把漕帮的人给招来了呢?自已是专门负责打听消息的探子,耳目也算灵通了,为什么以前没听过陈家和江湖帮派有联系?苏逸生可是个有胆色的人物,否则两位当家人也不会和他成为过命的朋友,以他的性格,绝不会轻易把赵氏兄弟一伙的秘密联络点和联络方法供出来,而这个年轻人居然就问了出来!都说漕帮人多势众,帮内高手如云,能人辈出,看来真不是吹的。

    叹罢了气,他转身来到茶棚旁,从放杂物的柜子里摸出一张纸和一支炭笔,略一思索,在纸上写了几行字,写完之后把纸条卷成一个细细的纸卷,然后从草丛里拎出一个柳条筐,探手进去一阵摸索,等缩回来时,手里已经多了一尾信鸽,信鸽腿上拴着一个小竹筒,汤老头儿把纸卷塞进竹筒,扭头看看,见四下并无旁人,于是双手举起向天上抛去,扑愣愣,信鸽双翅展开,在老汤头儿的头顶转了两圈,然后调头向雾灵山上飞去。

    望着鸽子越来越小,最终变成一个小小的黑点再也看不到了,老汤头儿这才松了一口气——该做的自已都已经做了,往后怎么发展,也只有听天由命了。

    树林在雾灵山上是最常见不过的了,在半山腰处就有这么一处树林,树林很茂盛,已至初秋,树叶大部分变成了黄色,有些却还绿意未消,风吹叶动,波光闪闪,岂止漂亮二字所能表示。

    树林深处有几间小木屋,木屋很简陋,基本可以用拼凑二字来形容,木屋围着的中间是一块空地,空地上的杂草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又被人用碾子压过了不知多少遍,平整结实,连块超过小指甲盖大的碎石都没有。

    空地边上,或坐或立围着十来号人,一个个穿得五花八门儿,各有不同,既有锦袍丝褂,也有兽皮短衣,有的人蓬头垢面,象是十多天都没洗脸,有的一表斯文,大秋天的,手里还象模象样的拿着把纸扇没事儿就扇两下。

    空地里一个人正在练刀,练刀的是一位身形粗壮的大汉,虎背熊腰,脸黑如炭,虽已入秋,却只穿着一件无袖的对襟短褂,纵跳腾挪,刀光闪动,虎虎生风,端得是彪悍凶狠,每发一招,必是大喝一声,声如霹雳,有似猛虎下山,舞到酣时,更是刀走连环,将浑身上下都罩在一片光团之中。

    “好,好啊!”

    掌声不断,围观的人群中不时发出阵阵喝彩声。



………【第三百一十五章 信息】………

    练罢多时,练刀的汉子双脚点地向空中高高跃起,口中霹雳般的一声怒吼,双手反握刀柄,刀尖向下狠狠向地面插去,咔的一声,雪亮的钢刀如插豆腐一般深入地面足有一尺多深。

    刀插入地,掌声雷动,围观的人们嗓子都快喊哑了,练刀的汉子得意非常,一张黑灿灿的脸上满是目空一切的骄傲,站起身来,也不拔刀,昂然走到旁边的方桌旁,接过别人递上来的一碗茶水,一仰脖,咕咚咕咚便喝了下去,空地中那把钢刀刀把上系着的红绸被山风吹得横起飞扬,场面煞有气势。

    “二当家,您这刀算是练绝了,最后那一招叫什么来着虎入深山,嘿,那叫一个高,这一刀下去,不要说是一个人,就是一头老牛也得给钉在地上爬不起来!”

    摇纸扇那位笑着凑上前来奉承道——这是一个长相有些猥琐的男人,三十几岁的年纪,穿一件灰色的长衫,歪戴着一顶瓜皮小帽儿,明明獐头鼠目,一付鼓上蚤时迁的模样,偏偏故做洒脱,要装出诸葛孔明的派头,结果不论不类,给人的感觉却只是滑稽可笑。

    “哈哈,那还用说,这趟五虎断门刀那是咱们赵家祖传的把式,传到我这辈儿已经是第十二代了,哪一招哪一式不是千锤百炼,不是咱吹牛,论把式,兴隆县里咱赵家兄弟不敢说自已是数一数二,但要单论刀法,咱赵家兄弟要说自已是第二,就没有人敢说是第一!”黑脸汉子听得是越发得意,嘴撇的都快咧到腮帮子上去了。

    “哈,那是,咱当家的是什么人,那是天上的武曲星下凡,要不是改朝换代没了武举考试,两位当家的去了,肯定状元探花,全都给包圆了。

    众人乱嚷嚷着吹牛拍马,把黑脸汉子捧得是天上有,地下无,当真是有骆驼不吹牛,哪儿管什么肉麻不肉麻。

    这里,就是雾灵山上土匪赵氏一伙的据点之一,耍刀的黑脸汉子便是赵氏兄弟中的老二赵尚西,而那个长相猥琐摇着纸扇的则是这伙土匪中的军师,名叫宋连书,本来家境不错,家中有地有田,算是个中农,父母起这外名字,是希望他多读书,读好书,长大以后考举功名,光宗耀祖,谁想他却是烂泥扶不上墙,吃喝玩乐,什么都好,就是不好学习,年纪大些,又染上了嫖赌恶习,父母管教也没有用处,终于把好好的一个家给败光了,父母二人气得一病不起,最终撒手而去。宋连书这下更是逍遥自在,仗着读过书,脑子比一般人活,坑蒙拐骗,什么样的坏事几乎就没有他没做过的,没有背景,没有真本事,对他这样的人而言,被人识破抓到官家治罪那是再寻常的事了,不过他犯的大多是一些小案子,被抓到了,无非是关个十天半个月便又给放出来,次数一多,他和管牢房的警察倒成了熟人,进进出出,就好象回到自已家里似的。那一次,赵尚西摊上人命案子被抓进监牢,正好和他关在一个号子里,宋连书得知他杀了警察局长,佩服他的胆量,对他照顾有佳,使赵尚西非常感动,当夜赵尚东劫牢反狱的时候,便顺手也把他救了出去。宋连书无家无业,光棍一条,一想到哪儿反正都是混,于是便跟着他们二人上山当了土匪,虽手无缚鸡之力,但一来土匪之中识文断字之人不多,二来他脑子里也的确有些鬼主意,靠着他的计谋不仅连做几件案子,抢了不少钱,而且避过了数次官府的围剿,由此奠定了他在这个团伙里三当家的身份,不过相对于‘三当家’这个称呼,他更喜欢别人叫他为‘军师’。

    正在一群人叫叫嚷嚷闹得开心的时候,有人偶一抬头,发现远处天空飞来一物,定睛一看,却原来是一只白色的鸽子。

    “哎,快看,山下来信儿了!”那个人大声叫道。

    鸽子越飞越近,渐渐来到了林中空地上方,盘旋几圈,落在了其中一间木屋的房顶,早就有手脚麻利的土匪搬着梯子爬到房上,伸手把鸽子抓住,然后跑回空地将之交给宋连书——论地位,自然是赵尚西更高,不过这个大老粗除了自已的名字,可说是斗大的字识不了一萝筐,交给他反正也是要转给宋连书,所以也就没必要多过这一道手续了。

    接过信鸽,宋连书把纸卷儿从竹筒里取出,随手把鸽子交给别人,自已则展开字条观看,其余众人自知身份不够,知趣的跑到另处该干嘛干嘛去了,只有赵尚西还留在原处喝着茶水。

    字条看罢,宋连书不自觉地把扇子放进嘴里咬了起——这是他的习惯,碰到了比较头疼的事情就会如此,也幸好扇子只是他装酷摆造型的道具,坏了也不心疼,而以他的品味,用的也是那种一个大子儿能买好几把的便宜货,要不然,单是这笔开销就有够瞧的。

    “哎,军师,写的什么呀?”宋连书喜欢装酷摆造型,他的习惯山上的土匪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更不要说和他经常在一起的赵家兄弟了,见他又咬起了扇子,赵尚西放下茶碗开口问道。

    “老汤头儿来信,说山下来了一个人,说要见两位当家的。”宋连书答道。

    “是什么人?”赵尚西问道。

    “姓江,叫江一凡。”宋连书答道。

    “什么来头?为什么要见我们?”赵尚西问道。

    “这个人自称漕帮,到于为什么,可能和咱们刚刚绑票的那几个人有关。”宋连书答道。

    “漕帮?漕帮的人跑到这儿干嘛?”听到宋连书所说,赵尚西也是一惊,漕帮的大名他当然听过,不过兴隆县地处偏僻,并非是什么大地方,漕帮势力虽大,却也不可能把手伸到每个地方,至少,作为本地的坐山雕,地头蛇,他没听说过兴隆县有漕帮的人在活动。

    “不清楚,不过老汤头儿信上讲,这个人很强硬,说要是不见面,后果由咱们承担,老汤头儿已经跟对方说今天晚上之前给回信儿。”宋连书答道。



………【第三百一十六章 带路】………

    “后果由咱们承担?嘿,好大的口气!何着拿咱们赵家兄弟当回事儿!”一听这话,赵尚西的火爆脾气给点着了,人争一口气,佛为一柱香,他是个没有城府的粗人,性子直来直去,最受不了的就是别人看不起他。

    “是啊,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漕帮势力是大,但兴隆县地面,那是咱的天下,哪儿由得他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没有真本事想要在土匪窝里活的滋润,吹牛拍马,察言观色那是最起码的功夫,宋连书也是一样,见二当家不高兴了,他也一样义愤填膺,似乎比直接骂他老娘反应还大(问题是,他的老娘就是被他自已气死的)。

    人就是这样,气越憋越大,火越拱越高,赵尚西本就是个炮仗脾气,沾火就着,被宋连书这一扇风点火儿,更是气得两太阳冒火,七窍生烟。

    “娘的,军师,告诉老汤头儿,叫他把人带上山来,我倒要瞧瞧,到底是怎么个三头六臂了不起的主儿!”赵尚西哼道。

    “这”,宋连书到底是读过几天书,肚子里的弯弯肠子要多一些,听赵尚西下达了这样的命令,直觉感到有些不妥。

    “怎么了?”越是不喜欢动脑子的人越不想动脑子,总习惯于将分析判断这种事交给别人去做,赵尚西就是一个不喜欢动脑子的人,做事只凭自已的感觉好恶,所以才会把宋连书视为智囊,对他的话言听即从,很少有不听的。

    “嗯,咱们刚刚劫了陈家的人,整个兴隆县都轰动了,到处都在抓咱们,此时正是风口浪尖的时候,咱们可大意不得。这个人来路不明,如果真是漕帮的人,就肯定不会是一个人。在不明底细的情况下把人带到山寨,搞不好会被漕帮的人跟踪,咱们的山赛虽说够隐蔽,但万里有一,万一被人摸上了门,那咱的麻烦可就大了,这不能不防。”宋连书答道。

    “呃,倒也是不过咱也不能不见,不然,还不让漕帮以为我赵家兄弟胆小怕了他们不成!”赵尚西稍稍一愣,旋即摇摇脑袋大声说道,他是那种宁肯被打死,也绝不能被吓死的人。

    “见当然是一定要见,不过,咱不能在山寨见,依我之见,不如在山下找一个地方见面,咱们事先先在周围按排好人手,漕帮来的人要是多,咱们就脚底抹油,一走了之,对方如果来的只有一个,那见面就见面,不怕他耍花招,您看怎么样?”宋连书想了想后说道。

    “好,就照你说的办。”赵尚西不耐烦地挥了挥手,算是同意了宋连书的提议。

    约摸着下午两点,我再一次来到汤记老茶,这个时候茶摊的生意明显要比上午好的多,五六张桌子几乎全满了客人,老汤头儿忙里忙外,忙得是不亦乐乎,此外,他的老婆和儿子也来帮忙,端茶递水,烧火做点心,有说有笑,看来也是做惯了生茶水生意。

    远远听到马蹄声,老汤头儿的耳朵就竖了起来,见我来到茶摊前翻身下马,连忙乐呵着迎了上来,“呵,江老弟,你来啦,坐坐,顺子他妈,快给江老弟上茶。”

    抹桌子擦凳子,老汤头儿把我请到靠边上的一张桌子旁坐下,一边吩咐着老婆给端茶上点心,我微笑着点头回应,装成是真的茶客模样和老汤头儿闲扯着,旁边的茶客见我这种装束派头的人也来光顾路边的野茶摊儿刚开始也有些好奇,不时拿眼睛往这边看,但时间一长,新鲜劲儿过去了也就各聊个的,不再东张西望。

    见周围的人不再注意这里,我压低声音小声问道,“怎么样,有回信了吗?”

    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