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邪性碧血剑-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文 第十章离别安家,前往华山
处理完袁承志的伤口之后,安大娘便听得安小慧将刚才袁承志舍命相救的情形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而袁承志也同时将自己保存好的毒经《赤雅》拿出来交给了安大娘,并说道:“婶婶,这本书上主要记载了各种毒药的配制方法,也有我对毒药的一些微薄见解,希望你以后可以用得上。”
安大娘听完之后,望着袁承志,心道:“想不到他小小年纪,居然如此侠义心肠,并且很是懂事,看来我再也不能在耽搁他了,让他在这里浪费时间和年华,要好好成全他才行。”
安大娘的父亲楚老拳师楚大刀,是江湖上有名的人物,和华山派当代掌门人神剑仙辕穆人清颇有交情。安大娘想的不再耽搁袁承志,便是要委托哑巴带袁承志上华山,拜穆人清为师,好让他以后能得报大仇。
“小慧,承志,你们快些准备,我们马上离开这里。”想罢,安大娘便起身去收拾东西,准备要离开这里。
小慧随着他母亲东迁西搬惯了,听得安大娘的话后,不以为奇。安大娘收拾了一下随身物件,打了两个包裹。然后又下厨房做了午饭。
二更时分,门外传来一阵轻轻的脚步声,一人飘然进来,原来便是那个哑巴仆人回来了,他身材魁梧壮实,行路却轻飘飘的,落地仅有轻微的响声,可见他的内力很高深,轻功也是不凡。
袁承志见了哑巴,心中大喜,扑上去一把拉住了他,连问道:“崔叔叔见到了他要找的人了吗?他好了么?”
哑巴一把抱住了袁承志,咧开了嘴看着他傻笑着,显然再见到袁承志他也颇为开心。他也同时点了点头,表示崔秋山所中的毒药已经去掉了。
见到哑巴点头之后,袁承志也放心了,对自己这即将谋面的师傅也肃然起敬,同时心中也想着以后一定要找到灵芝、朱果等灵药,配制出能够解所有毒药的丹丸。
哑巴放下袁承志后,安大娘便走到他面前,和他打了一阵手势,哑巴不住点头,双手连连鼓掌,甚为欣喜,表示对她的提议衷心赞成。
和哑巴做完手势之后,安大娘转身拉着袁承志到了内屋,依依不舍地说道:“承志,我一见你就很喜欢,就当你是我的亲儿子一般。今天你不顾性命救了小慧,我更加永远忘不了你。今晚我要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去,你就跟着哑伯伯去吧。”
袁承志听到这里,有些欢喜,又有些悲伤,欢喜的是自己终于要到华山学艺了,悲伤的是就要和小慧妹妹、安婶婶二人分别。想到此,袁承志的眼泪也忍不住地往下,同时真心地说道:“安婶婶,我舍不得你和小慧妹妹。”
安大娘微笑道:“傻孩子,我也舍不得你呀。不过跟着我在一起我怕你会有危险。我要哑伯伯带你去一个老爷爷那里。他是你崔叔叔的记名师父,生平只收过两个真正的徒弟。不过那都是许多年前的事了,只怕他现在未必肯再收徒弟。但是你资质好、心地又善良、人又聪明,他一定会喜欢你的,哑伯伯是他仆人,我请他带你去找他。到了他那里,一定不要随意使用毒药,同时不可以偷懒,要将他所有本事都学全啊,将来婶婶和小慧妹妹还需要你这个男子汉来保护了。”
说完,安大娘从腕上脱下一只金丝镯子来,给他戴在臂上,轻轻一捏,金丝镯子已经收小,不再落下。
“那安婶婶你要常来看我啊。”说着,袁承志也从衣袋中取出一支自己所配制的最后一支七星海棠和它的解药交到了它手里,让她以后受到官兵追捕之时,点燃即可以将所有人毒倒。
而后,安大娘又写了一封信交给哑巴请他转呈给他主人,然后再次吩咐袁承志道:“承志,你到了那老爷爷那里,要好生听话,将来学成归来,要像你爹那样,做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莫要贪图富贵,爱慕虚荣。”说到后面时,安大娘想起自己贪慕虚荣和权利的丈夫锦衣卫安剑清,说话的声音也有些发颤。
袁承志不再多说,只是坚定的点了点头。四人出门,分道而别。安小慧知道就要和袁承志分别,哭泣着、却远远地望着他离开,直到再也看不见袁承志的背影还是伫立在那里。
哑巴知道袁承志受了伤,流血甚多,身子衰弱,于是把他抱在手里,迈开大
步,行走若飞。
这般晓行夜宿,不断的向北行走了一个多月时间。袁承志的伤处也已经好了,只是在左眉上留了一个小疤痕。
见袁承志业已康复,哑巴也不在客店投宿,随便找了个破庙或者岩洞便歇了。在客店打尖时,都是袁承志出口点食物。哑巴对吃的东西并没有什么主见,拿来什么就吃什么,可是一顿至少要吃两斤面,让首次见到饭量如此之大咋舌不已。
又行多日,深入群山,愈走愈高,到后来已无道路可循。哑巴手足并用,攀藤附葛,尽往高山上爬去。袁承志揽住了他头颈,见山势如此凶险,双手拚命搂紧,唯恐一失便粉身碎骨,同时心中想到:他们在这险峰顶上,粮食和用具大概也是如此搬运上来的吧。如此攀登了一天,上了一座高峰的绝顶,只见峰顶是块大平地,四周古松耸立,穿过松林,眼前出现五六间旧屋。哑巴脸露笑容,似是久客在外、回归故乡一般。袁承志知道这便是华山,想到将要在这里生活至少五年时间,袁承志心中也对以后山上的生活期待了起来。
哑巴拉着袁承志的手走进石屋,屋内尘封蛛结,显是许久没人住了。他拿了一把大扫帚,里里外外打扫干净,然后烧水煮饭。
这样地一直待在石屋中过了三天,袁承志心急起来,做手势问师父在什么地方。哑巴指指山下,袁承志示意要下去寻找,哑巴却摇头不许。
袁承志便安心地在山上住了起来,等待着师傅回来。
正文 第十一章名门华山,再添传人
袁承志在华山上住了下来。虽感寂寞,但他却发现了山上有无数的珍贵草木,用它们炼制了不少药物;本来与哑巴言语不通,经过这几日单独相处,也能通过手势简单的和哑巴沟通了。
一天晚上,睡梦中的袁承志忽觉灯光刺眼,揉揉眼睛,坐起身来,只见一身青衣的老人手执蜡烛,站在床前,他须眉俱白,长长地一直垂到了腰部,但却两颊却红光满面,站在那里就如同山岳伫立一般,正笑嘻嘻的打量着自己。
袁承志看见这样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便明白他是穆人清,自己以后的师傅了。他连忙爬下炕,恭恭敬敬的在他磕了几个响头,口中称道:“徒儿拜见师父,师父您可回来啦。”
穆人清明显地对听袁承志的乖巧很满意,听见他的话之后,哈哈大笑道:“你这娃儿,是谁教你叫我师父的?你怎知我肯收你做徒弟呢?”
袁承志听他语气,知道他愿意收下自己了,也喜悦地回答道:“是安婶婶教我的,她还说师父您老人家很和蔼啊!”
穆人清盯着袁承志表情,拉过他的手,严肃地说道:“你这句话可是半真半假啊!她有教你是真的,但是说我很和蔼就是你自己编的假话吧。不过呢?那个小姑娘这一次可是做了一件好事情,我看在与你父亲的交情上,就收你为我的关门弟子吧。现在你好好地睡一觉,等天亮之后我还要对你进行入门测试的哦。”说完之后就离开了。
袁承志听了师傅的话,一阵惭愧。当着怎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自己当着想师傅这样一般的君子说谎真是太没有必要了,自己的阅历还是肤浅了一些。他也对师傅话中父亲的面子很不理解,难道自己父亲在武林之中也很有地位吗?能够交往到这样的武林耆老。这样想着,也慢慢地又睡着了。
次日早晨天还未亮,袁承志就起来了。哑巴已然知道老人答应收他,喜得把他抛向空中,随手接住,连抛了四五次。
穆人清在房里听到袁承志的嬉笑声,踱出房来,笑道:“好啊,承志,你小小年纪,竟然如此嫉恶如仇,更难能可贵的是你这般侠义心肠,居然都知道行侠仗义,救人妇孺。那可是行走江湖之人的必须的品德啊!你有什么本事,使出来让我瞧瞧。”
袁承志听得师傅的话,便将自己仅仅学过的一套伏虎掌法从头到尾练了一遍,一会就打完了掌法,穆人清看后更是高兴,自己真是捡到了一个宝贝了。目前江湖已是风波不断,自己门派上次没有参加抢夺血参、血梨的行动,让各大门派已经颇有微词,现在因为自己武功太高,别的门派才不敢找自己的弟子们的麻烦,可也时时地担心没有可以继承自己衣钵的弟子,将来必然受到别派的排挤,真是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啊,就是因为自己一门没有参加那一次行动,今天才让他的孩子投到了自己的门下。
他口中也不乏赞美之词:“太好了,你不贪多,更难能可贵的是,你还将自己的理解加如了这一套掌法之中了。虽然师傅当年也是练武奇才,而你心无旁骛地专心练习这一套掌法两三个月时间就可以抵得上我练习三年,就是凭借这样一套掌法,在江湖之上也算得上三流高手了。”
袁承志却没有任何高兴的表情,因为他知道千位三流高手都难以到达二流高手,上万的二流高手一生都没有机会到达一流高手的境界,而一流高手中除了微乎其微的个别可以成为绝顶高手,其余之人都是郁郁而死的,最高境界的绝世高手更是几百年才能够出现了一个。自己的目标是成为旷古绝今的绝世高手,成为江湖之中的一个不败神话,现在距离神话还很远呢?
看见受到自己这样称赞,袁承志却没有任何情绪上的波动,穆人清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这样冷静的人,正可以传承自己的剑法,将几百年没有现世的剑法发扬光大。
这时候哑巴已经摆好了一张香案,穆人清取出一张画,画上绘的是一个中年书生,神态飘逸,仙风道骨。袁承志见了,心中很是疑惑,这个书生怎么会是本门的祖师爷呢?本门历史上没有这样的一个人啊?
穆人清亲自点燃香烛,对着画像恭恭敬敬的磕了几个头,对袁承志道:“过来承志,这是我们华山派的开山祖师风祖师爷,过来给他磕几个头。”
他恭恭敬敬的一连磕了九个响头之后,才被师傅叫停。可是起来之后的他更是疑惑了,心情也反应到了脸面上。
看见师傅笑吟吟的正要开口说话,袁承志迅速地走到他身前跪下磕头,算是正式拜师、入了华山山门了。穆人清微笑着受了他的拜师礼,然后将他扶起来说道:“从今而后,你就是我华山派的弟子了。我多年前收过两个徒弟,此后一直就没有再遇到过聪颖肯学的孩子,这些年来就再也没有了传人。你是我的第三个弟子,也是我的关门徒弟。你可得好好的学,别给我丢人现眼。”袁承志连连点头应是。穆人清道:“我姓穆,叫做穆人清,江湖上朋友叫我做神剑仙猿。你记着点,下次别让人家问住,你师父叫甚么呀?啊哟,对不住,这个可不知道。”穆人清说道最后,学着袁承志的语气,那模样,甚为搞笑。
袁承志哈得一声,笑了出来神剑仙猿穆人清武功之高,当世实已可算得第一人,他在江湖上行侠仗义,近二十年来从未遇过对手。只因所作所为大半在暗中行事,不留姓名,别人往往不知是受了他的好处,是以名气却不甚响亮。
他脾气本来很是孤僻,这次见袁承志孤零零一个孩子很是可怜,加之与他父亲有旧,也是一对忘年朋友。穆人清无子无女,一剑独行江湖,临到老来,忽然见到一个聪明活泼的孩童,心中喜欢,也将袁承志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正文 第十二章亡父经历,独孤九剑
在拜师之后,穆人清看见袁承志的聪慧,心中高兴不已,也决定了一件事情。将本门清规戒条和两个师兄的情况简略地说了一下,他就厉声地喝道:“袁承志,快快跪下!”
激动的声音之中饱含内力,将供桌上的香烛震动得不断摇晃,袁承志身子一下就软倒在了地上,在条件反射之下双膝跪在了地上,而凝重的气氛,让他也不敢抬起头,双眼紧紧地盯着面前地板,恭敬地听着师傅接下来的训话,明白训话肯定是关系极大,他心中也是忐忑不安。可等了很久也没有等到师傅开口,他慢慢地抬起了头,看见了面前的师傅已经激动得泪流满面,口中也数着:“
归妹趋无妄,无妄趋同人,同人趋大有。甲转丙,丙转庚,庚转癸。子丑之交,辰巳之交,午未之交。风雷是一变,山泽是一变,水火是一变。乾坤相激,震兑相激,离巽相激。三增而成五,五增而成九……”
听见这样几句话,袁承志身子也开始颤抖,脑袋中仅仅余下了三个字——总诀式。心中疑惑道:独孤九剑又怎么到了华山手中呢?不是明末开始,华夏武功衰落,已经没有了以后的绝顶神功了吗?
感觉到弟子正用不解和疑惑的眼光注视着自己,穆人清揩去了脸上的眼泪,笑着问到:“承志,你的父亲应该给你说过这门剑法吧?他也给你说过独孤九剑是怎么回到华山中的吧?想当年,他……”可是却看见袁承志一脸疑惑的表情,也就将下面的话收住了。
袁承志一直就不明白父亲在抗击后金之前的事迹,无论是历史、野史还是自己父母亲人,都仅仅告诉自己,那三十五年时间中,父亲一直就在读书,直到万历四十七年参加廷试中了进士。
父亲一个小小的七品福建邵武知县,到京城做职务报告,喜欢高谈阔论的他仅仅凭借和友人谈话时候,发表了一些对辽东军事中肯见解,就引起了朝廷的注意,军事才能不凡,从而晋升为了兵部职方司主事,一个没有任何家族背景的小小地方官,一下就被派到中央政府的国防部去办事。这是在讲究门阀出生的时代很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
天启二年九月,才刚在兵部任职的父亲又毛遂自荐,担当起了镇守山海关的主将。这样幸运的事情,虽然是在朝廷无人抵抗后金的背景之下,可怎么就轮到了书生出生的父亲呢?不是别的书生呢?
就算是轮到了他,父亲一介书生,又是凭借什么本事,将所有大将领导起来,在宁远打得满清大败而撤,连努尔哈赤这样的绝代英雄也郁闷、嗑血而死呢?皇太极一般的枭雄也没有任何办法,最后不得不使用离间计,让父亲于“忠心”二字上栽了跟头。
父亲建造的宁远城墙将满清重兵阻挡在山海关之外长达二十一年之久,如果不是吴三桂将清兵引进关来,不知道还要阻挡满清多少年呢?
他心中一直就疑惑:一介书生,无论怎么聪慧也难以领导明军在山海关一线与满清战斗了足足八年时间,让后金进退不得;后世的抗日战争虽然总领导人是毛主席,可他还有十大元帅作为助手啊,自己父亲的那些部下都是后来才显示出了他们的才能啊,当时,他们还仅仅是父亲手下的一个个“学徒”,所以取得宁远大捷那样以几千疲惫的明军战胜十几万满清大军的胜利,是是多么的不容易啊,真可说得上是一个奇迹了!。
一切的一切,都说明父亲年轻时代不是仅仅在读书,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密辛,而这些密辛也是让父亲从平凡走向伟大的主因。
听见师傅好象明白自己父亲年轻时代的事迹,袁承志急切问道:“师傅,你认识我的父亲吗?他当年都做了什么啊?你给我说说可以吗?”
穆人清点了点头,接着又摇了摇头,以此来回答了他的前后两个问题。转而却目光缅怀地望着西峰,缓缓叙述起了华山现在藏有“独孤九剑”的原因。
在本朝永乐年间,泰山派、衡山派、华山派、嵩山派、恒山派结为同气连技的五岳剑派,在江湖上扬名立万。后来魔教十长老攻打华山,五派看家剑法尽为所破,高手伤亡惨重,许多剑法就此失传。五派恼羞成怒,设毒计把十长老诱入山腹石洞中害死,从而凭一些二流剑法继续称雄武林。
五岳剑派在一团和气中不乏争权夺利的丑行。嵩山派掌门左冷禅、华山派掌门岳不群都想独霸五岳,为此把陷害、收买、暗杀等卑劣手段都用上了。各派内部也不安宁。华山派有剑、气二宗火并,泰山派有玉玑子等人的吃里扒外。五岳剑派很不光彩地合并为五岳派后,窃居五岳派掌门的岳不群故伎重演,把五岳高手骗入华山山腹石洞中,加上左冷禅突然闯入,互相残杀,同归于尽。最后,只有令狐冲统属的恒山派人马还算齐整,但五岳剑从此一蹶不振;“岳不群”三个字,也成了伪君子的代名词。
话说回来,但是在这之前,华山派弟子便分为了两派,一派注重外功招式的练习,是为剑宗,一派注重内在修养,是为气宗。
两派之人为了争夺门派主导地位,一直纷争不断。而剑宗却出了个旷世奇才——祖师爷风清扬,他于机缘巧合之下学得独孤九剑,打遍天下无敌手。华山两宗火并之前,气宗弟子与一个外人以计谋买了个妓女来冒充小姐,让祖师爷返回江南娶亲,可当他得讯之后赶回华山,剑宗好手已然伤亡殆尽,一败涂地。否则以他剑法之精,倘若参与斗剑,气宗无论如何不能占到上风。当风祖师爷重回江南岳家,他的假岳丈全家早已逃得不知去向,也明白了这是一个骗局,自己受到了气宗的愚弄。从此之后风祖师爷自觉再无面目会见武林同道,就一直在思过崖畔隐居而忏悔思过,终生也未离开过华山了。
但是岳不群却有个好弟子——令狐冲前辈!令狐前辈在华山思过崖思过的时候,得到了风祖师爷传授“独孤九剑”,后又得奇遇,学会了魔教教主任我行的“吸星大法”和少林寺的“易筋经”。
无奈他却早被岳不群逐出师门。不过虽然他不再是华山弟子,但是对华山的感情还在。因此,他隐居之后,将自己所知道的华山武学全部都刻在了他待过的思过崖。
但令狐前辈天赋异禀,所以才学得了那些无敌的武功,后来华山虽然拥有了独孤九剑,可向两位先贤一般学成的人也就没有了。后人都仅仅从上面悟出适合自己的剑法,大部分华山弟子有了这些招式,又渐渐的转向剑宗,尊风清扬为祖师。虽然经过这几百年的发展,华山武学已经渐渐做到了剑气兼顾,也成了武林泰斗,但与那个时代不可同日而语也一直就是各代掌门心中永远的痛,很多人是死不瞑目。
说完这些密辛的穆人清对着弟子道:“找到一个能够修炼本门神剑的弟子,是几百年来华山所有掌门的最大职责,可是好几百年却苦苦地没有找到。我听秋山说过你使用毒药的本事,已经到了无影无形的境地了,而最难能可贵的是,凭借你父亲所留下的一本书,就可以解开江湖之中的不解之毒,这样悟性之人真是千年难见啊!也是因为你自己的悟性,我才会将你收你弟子,传承本门的独孤九剑。你的大师哥和二师哥在剑法一道是狗屁不通,却反而舍本逐末苦苦学习别的功夫,真是两个笨蛋。”说到后来,更是对弟子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愤慨,也骂起了两个弟子,也将还跪在地上的弟子扶了起来。
听到这里,袁承志也明白了两位师哥不学习师傅的剑法的原因,是本门剑法太高深了,一般人根本就无法入门。他心中也对两位师哥有一些佩服:明知道自己不可能将独孤九剑练成,干脆就放弃了剑法的修炼。这样懂得取舍的人真是两个聪明人啊!
正文 第十三章九剑传承,初闻秘辛
当穆人清将一篇独孤九剑第一招“总诀式”长达3000余字的心法总纲完整背诵出来之后,就考教弟子能够记得多少的时候,脸色连续地变了两下,第一下是惊诧,第二下是高兴,然后将袁承志抱到了怀里,说道:“真是天赐我如此麟儿啊!承志一遍就将这样拗口而且内容不连贯的总纲记全了,真不愧是圣手书生的孩子啊!博闻强记当世第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高兴之下,他也将自己当成了伯乐。
袁承志另一世的记忆中神雕三步曲之中的高深内功不少,更有着内功顶峰的九阴九阳两部秘籍的全篇,。也许是受到了本体的影响,他最喜欢的武器也是剑,可记忆之中刚好缺少绝世剑法,所以他也迟迟没有选择高深神功练习,而等待着机会到达华山,找到这个时期剑法的颠峰之作金蛇剑法。没有想到的是,在这个时代华山还有完整的独孤九剑,并且自己父亲更是与自己师傅同时代,切是武林之中的一个显赫人物,也明白了小说《碧血剑》仅仅描绘了这个时代的一个小小的角落,还有很多发生过的事情没有被记载下来,他也对将来的江湖充满了期待。
“圣手书生”,原来自己父亲在江湖之上还有这样一个雅号啊!他的记忆也很厉害啊!难怪自己从小就被父亲强迫读书,在六年时间内就读完了父亲几十年时间读过的所有书,原来自己继承了父亲这样的优点,他心中对神秘的父亲敬佩不已,知道师傅是害怕自己知道了那些事情,不能够安心地练习武功,也没有开口询问,仅仅是无奈地收回神思,仔细倾听起师傅教导自己剑法。
“独孤九剑是一位叫做独孤求败的人所创造,就是凭借这中“料敌机先”在别人出招之前就出手的剑法,他无敌于天下,毕生想求一败而不可得最终寂寞而死。剑法一旦施展出来有进无退,招招都是攻招,攻敌之不得不守。
第一招“总诀式”,内容你已经记住,我相信凭借你的天赋,在三几个月时间也就可以融会贯通;第二招是“破剑式”,用以破解普天下各门各派的剑法。
第三招“破刀式”,用以破解单刀、双刀、柳叶刀、鬼头刀、大砍刀、斩马刀等种种刀法。“破刀式”讲究以轻御重,以快制慢。
“破枪式”,包括破解长枪、大戟、蛇矛、齐眉棍、狼牙棒、白蜡杆、禅杖、方便铲种种长兵刃之法。
“破鞭式”,破的是钢鞭、铁锏、点穴橛、拐子、峨眉刺、匕首、板斧、铁牌、八角槌、铁锥等等短兵刃,
“破索式”,破的是长索、软鞭、三节棍、链子枪、铁链、渔网、飞锤流星等等软兵刃。
“破掌式”,破的是拳脚指掌上的功夫。对方既敢以空手来斗自己利剑,武功上自有极高造诣,手中有无兵器,相差已是极微。天下的拳法、腿法、指法、掌法繁复无比,这一剑“破掌式”,将长拳短打、擒拿点穴、魔爪虎爪、铁砂神掌,诸般拳脚功夫尽数包括在内。
“破箭式”这个“箭”字,则总罗诸般暗器,练这一剑时,须得先学听风辨器之术,不但要能以一柄长剑击开敌人发射来的种种暗器,还须借力反打,以敌人射来的暗器反射伤敌。
第九招“破气式”,只是传以口诀和修习之法,此式是为对付身具上乘内功的敌人而用,神而明之,存乎一心。
独孤九剑虽只一剑一式,却是变化无穷,学到后来,前后式融会贯通,更是威力大增。最后这三招更是难学,我也没有学成。”
他说到高兴之处,还拿起身边的剑舞了起来。让面前两人只感到一阵子眼花缭乱的剑光在面前跃动,没有看清楚一招一式。然后,他又对利用各种武器慢慢地教起了弟子的具体招式。
这样一招一式地练了两个月时间,袁承志已经掌握了本门招式,可还是一边练着,一边体会着九剑秘诀。穆人清走到他身边,口中说道:“好,使完那招‘白虹贯日’,剑顺势拖下,别出心裁,长剑一勒,自然而然的便使出‘有凤来仪’,不等剑招变老,就转“金雁横空’。长剑头顶划过,一勾一挑,轻轻巧巧的变为“截手式”,转折之际,天衣无缝。你已经体会到了剑术之道——行云流水,任意所至。真是好极了。”说完之后,他率先鼓起了掌。
袁承志感觉到神清气爽,内力也有一些提深,收剑站到一旁,等待着师傅的吩咐。
教导有这样的弟子,穆人清感觉无比的幸福和轻松,自己最多将招式比画两遍,他就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现在自己才将本门的招式传完,他使用出各种招式就已经有了“意”的境界了,也高兴地开口说到:“只有‘招’而不存‘意’的九剑也不算上真正的九剑,如果不通晓剑意,剑诀的种种变式只不过是标准公式而已。几百年来,本门无数前辈就停滞在这种境界。无招和独孤九剑招式互相补充配合,才是形神兼具的九剑,也才能收克敌制胜之效。等到你真正通晓了这九剑的剑意,则无所施而不可,便是将全部变化尽数忘记,也不相干,临敌之际,更是忘记得越干净彻接下来。将华山剑法一招一式固有的套路动作拆开使它不存任何招数,再自由组合套路形成浑成一体的招式使出来:各招浑成。这都是活学活使,只是第一步。要做到出手无招,那才真是踏入了高手的境界。真正的无招是没有痕迹可以寻找的,别人怎么可以破去你的进攻呢?”
悟性超常的袁承志听了之后,点头明白。心中想着师傅的教诲,手中重新使用出了剑招,对剑“意”琢磨到了更多。
正文 第十四章姑姑驾到,侍女贞烈
袁承志在华山上面勤学武功,只觉得时间过得飞快,一晃一年时间就过去了。一天,穆人清将他叫到身前,交给了他两本陈旧的书册,说道“打开看看,都是两本什么书?”
一翻开扉页,袁承志“啊——”地叫了起来,手也抖动起来,原来是两本完整的秘籍,易筋经和九阴真经。他明白华山的易筋经是有令狐冲留下的,但是九阴真经怎么也会出现这里呢?并且比自己记忆之中更加完全,还有九阴补遗中的九阴白骨掌和轻功螺旋九影,他也疑惑地看着自己师傅。
“那本真经是你的父亲交给我保管的。我一直不传你本门内功,就是先等你将独孤九剑练好,才将这本真经还给你,让你修炼真经上面的内容。当年的武林,梅超风、周芷若之流仅仅凭借残破不全的真经,就让武林血雨腥风,看见它威力是多么的强大,我也担心你沉迷于上面的武功之中,丢弃了对剑法的修炼。”穆人清语气苦涩地说到。
袁承志后,双眼也湿润了起来,语气哽咽地喊道:“师傅,我……。我……”
还没有说出来,就被师傅阻止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